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以及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立秋節氣的詩詞四句
立秋,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13個節氣,立秋時節來臨,就預示著夏天即將離去,秋天就要到來,大暑時節已經悄然離去,再也不用躲在家里不敢出門了。下下面是我整理的有關立秋節氣的詩詞四句(精選5首),歡迎閱讀!
1、《立秋后自京歸家》
唐代:李郢
籬落秋歸見豆花,竹門當水岸橫槎。
松齋一雨宜清簟,佛室孤燈對絳紗。
盡日抱愁跧似鼠,移時不動懶于蛇。
西江近有鱸魚否,張翰扁舟始到家。
2、《立秋后題》
唐代:杜甫
日月不相饒,節序昨夜隔。
玄蟬無停號,秋燕已如客。
平生獨往愿,惆悵年半百。
罷官亦由人,何事拘形役。
3、《立秋七月節》
唐代: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4、《立秋日》
唐代:令狐楚
平日本多恨,新秋偏易悲。
燕詞如惜別,柳意已呈衰。
事國終無補,還家未有期。
心中舊氣味,苦校去年時。
5、《立秋日》
唐代:劉言史
商風動葉初,蕭索一貧居。
老性容茶少,羸肌與簟疏。
舊醅難重漉,新菜未勝鉏。
才薄無潘興,便便畫偃廬。
立秋的古詩四句 立秋節氣古詩賞析
導讀:古代的歲月比現代還長,盛行期間寫下的詩詞至今流傳,其中不乏有關于節氣的詩詞,如今是立秋時節,你知道立秋的古詩四句有哪些嗎?以下是我整理的立秋節氣古詩賞析,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來看看哦。
立秋的古詩四句
1、《立秋》宋朝·劉翰
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2、《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朝·李益
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3、《立秋日》宋朝·劉翰
亂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4、《玉樓春·立秋》明朝·葉紈紈
微云日暮庭花紫。一葉飄輕淡羅綺。扇驚長信泣佳人,山冷蒼梧悲帝子。樓前莫問相思字。深院螢飛照砧杵。西風燕去幾時歸,秋夢芙蓉江上水。
5、《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唐朝·元稹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6、《立秋后一日與朱舍人同直》唐朝·徐鉉
一宿秋風未覺涼,數聲宮漏日猶長。 林泉無計消殘暑,虛向華池費稻粱。
7、《立秋後一日,雨天欲暮,小立問月亭》宋朝·楊萬里
雨後林中別檨涼,意行幽徑不知長。風蟬幸自無星事,強為閑人報夕陽。
8、《立秋二首·對酒聊同楚人醉》宋朝·張耒
對酒聊同楚人醉,哦詩惟聽越吟聲。洞庭北岸孤城下,落月西風聽曉鶯。
9、《立秋後》宋朝·蘇轍
伏中苦熱焦皮骨,秋後清風渥肺肝。天地不仁誰念爾,身心無著偶能安。詩書久為消磨日,毛褐還須準擬寒。謾許百年知到否,相從一日且盤桓。
10、《立秋后一日池上雜興·小娃猶記喜歸時》宋朝·張镃
小娃猶記喜歸時,故唱前年自賦詞。但得池邊鷗鷺聽,更須門外野人知。
11、《閏六月,立秋後暮熱,追涼郡圃二首·上得城來眼頓明》宋朝·楊萬里
上得城來眼頓明,暮山爭獻數炎青。垂楊舞罷西風葉,一葉多時獨未停。
12、《伏中苦熱聞立秋將至成絕句催之》明朝·黃淮
聞說新秋次第來,先期特地遣詩催。要憑嚴令驅殘暑,散作清涼遍九垓。
立秋節氣古詩賞析
《子夜秋歌》
【唐】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提起秋天,一般的老百姓可能感觸不太深,但是對于戍守邊關的百姓來說,這可是有很大的意義的。秋天總是會勾起對于故鄉的思念,也總是會勾起對于遠方征途的厭倦。如是太平盛世,又有誰會喜歡常年在外打戰呢?
《秋夜曲》
【唐】王維
桂魄初生秋露微,輕羅已薄未更衣。
銀箏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歸。
秋風吹過,桂花芳香,天色已晚,沒有像往常一樣更衣入睡。假裝很開心的彈著我的古箏,不敢入睡,詩人在想著什么?或是詩中的女子為什么不忍歸房入睡呢?怕是心念良人久未歸吧!
《秋夕》
【唐】杜牧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
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
這首詩怕是這里最有愛的一首,天色微涼,牽著心愛的人的手,一起爬上那高高的山頭看那天邊的牽??椗?。多么美好的夜晚,如果可以的話,這樣的夜晚我愿意永遠不要離去。
《山行》
【唐】杜牧
遠上寒山石徑斜,白云生處有人家。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
杜牧的這首詩,把我心中最想要見的秋的樣子刻畫出來了。離開家沿著山間小路走,臺階彎彎曲曲的,山的高處,白云環繞著人家。最喜歡的是停下我趕車的腳步,就這么靜靜的坐在林間,看那,比二月的花還要美麗的霜葉!
立秋古詩詞經典
立秋古詩詞經典的有:《立秋》宋朝·劉翰乳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色無覓處,滿階梧桐月明中。
《立秋前一日覽鏡》唐朝·李益萬事銷身外,生涯在鏡中。惟將兩鬢雪,明日對秋風。
《立秋日》宋朝·劉翰亂鴉啼散玉屏空,一枕新涼一扇風。睡起秋聲無覓處,滿階梧葉月明中。
《宣府逢立秋》清朝·計東秋氣吾所愛,邊城太早寒。披裘三伏慣,擁被五更殘。風自長城落,天連大漠寬。摩霄羨鷹隼,健翮爾飛搏。
《詠廿四氣詩·立秋七月節》唐朝·元稹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讀唐代詩人元稹詠二十四節氣詩之《立秋七月節》
原文:
《立秋七月節》
不期朱夏盡,涼吹暗迎秋。
天漢成橋鵲,星娥會玉樓。
寒聲喧耳外,白露滴林頭。
一葉驚心緒,如何得不愁?
讀文:
不意間‘’朱明‘’之夏就要結束了,早晚吹來陣陣涼風迎接著‘’白藏‘’之秋悄悄到來。天上的銀河也已經架起鵲橋,只等牛郎織女在玉樓相會了。
聽著寒蟬不住地凄切鳴泣聲,看著晶瑩剔透般的白露在樹梢上垂滴,不知道該是期待還是恚怨,一種莫名的悸動涌上心頭。忽然,一片樹葉在樹枝上跌落了下來,這怎么能不驚動我們的心緒,又無意間撩撥出一絲閑愁,或許是擔憂那‘’秋風吹過瑟瑟下‘’吧……
附錄:
本人二十四節氣詩之
《立秋》
梧桐飛葉報金秋,
涼風起舞生白露。
幽怨雷聲多情意,
喜看晴空萬里出。
寒蟬鳴泣熱力別,
明月境遇高天路。
誰言草木動蕭瑟,
我欲收獲唱律竹。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