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止可觀出自哪里,容止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容止可觀出自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容止是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儀容舉止,容止可觀,進退可度 這是什么意思
儀容舉止合乎規矩禮儀,前進后退動作均合法度。
古人云“立如松”,站的姿態式應該是自然、輕松、優美的。不論站立時擺何種姿式,只有腳的姿式及角度在變,而身體一定要保持絕對的挺直。
不良舉止:
如果在車里、餐桌上、會議室、電梯中等地方通話,盡量使談話簡短, 以免干擾別人。
如果下次手機在響起的時候,有人在旁邊,必須道歉說:“對不起, 請原諒”。然后走到一個不會影響他人的地方,把話講完在入座。
如果有些場合不方便通話,就告訴來電者說會打回電話的,不要勉強接聽 而影響別人。
以秀字的四字成語
1. 帶有秀字的四字詞語
眉清目秀、秀外慧中、秀色可餐、大家閨秀、苗而不秀
一、眉清目秀 [ méi qīng mù xiù ]
【解釋】:眉、目:眉毛和眼睛,泛指容貌。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氣。
【出自】:聞一多《屈原問題》:因為本是貴族子弟,所以往往眉清目秀,舉止嫻雅,而知識水準也相當高。
二、秀外慧中 [ xiù wài huì zhōng ]
【解釋】:秀:秀麗;慧:聰明。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出自】: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香玉》:卿秀外慧中,令人愛而忘死。
【翻譯】:你外表秀麗,內心聰明,讓人喜歡的忘記死。
三、秀色可餐 [ xiù sè kě cān ]
【解釋】: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原形容婦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麗。
【出自】:晉·陸機《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
【翻譯】:很少有那么潤澤肌膚;秀麗的景色似乎可以吃。
四、大家閨秀 [ dà jiā guī xiù ]
【解釋】:舊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兒。
【出自】:清·文康《兒女英雄傳》第八回:姑娘既是位大家閨秀,怎生來得到此?
【翻譯】:姑娘是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怎么能來得到這?
五、苗而不秀 [ miáo ér bù xiù ]
【解釋】:苗:指莊稼出苗;秀:莊稼吐穗開花。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出自】:郭沫若《玉簪花》:如果把我們栽種在陰暗偏陬,那就染上官氣暮氣,苗而不秀。
2. “秀”的四字成語有哪些
眉清目秀、秀色可餐、精采秀發、精采秀發、后起之秀一、眉清目秀白話釋義:形容容貌俊秀。
朝代:元作者:李真夫出處:元·李真夫《合同文字》:“有個孩兒喚做安住;今年三歲;生得眉清目秀;是好一個孩兒也。”二、秀色可餐白話釋義:形容女子姿容非常美麗或景物非常優美。
朝代:晉作者:陸機出處:·《日出東南隅行》:“鮮膚一何潤;秀色若可餐。”翻譯:肌膚是多么潤澤,美好的顏容使人忘掉饑餓。
三、精采秀發白話釋義:形容人精神煥發。朝代:晉作者:唐房玄齡出處:《晉書·慕容超載記》:“精采秀發,容止可觀。”
翻譯:精神煥發,容貌很好看四、后起之秀白話釋義:后用“后起之秀”指后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多指年輕人朝代:南朝·宋·作者:劉義慶出處:《世說新語·賞譽》:“卿風流俊望;其后來之秀。'”翻譯:你風流倜儻,是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五、山清水秀白話釋義:形容山水風景優美。
也說山明水秀。朝代:宋作者:黃庭堅出處:·《驀山溪·贈衡陽陳湘》:“盡湖南;山明水秀”翻譯:全湖南,山水風景優美。
3. 含秀字的四字成語
白衣秀士 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后比喻不成材。
大家閨秀 舊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也泛指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兒。
后來之秀 秀:特別優秀的。后輩中的優秀人物。
后起之秀 后來出現的或新成長起來的優秀人物。
精采秀發 精采:精神、神采;秀發:煥發。形容人的精神煥發。
娟好靜秀 形容容貌秀美,性情柔和。
眉清目秀 形容人容貌清秀不俗氣。
苗而不秀 指莊稼出了苗而沒有抽穗。比喻人有好的資質,卻沒有成就。
千巖競秀 巖:山崖;競:競賽。重山疊嶺的風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山清水秀 形容風景優美
4. 含秀四字成語有哪些
山清水秀 白衣秀士 筆老墨秀 不郎不秀 才秀人微 朝華夕秀 尺二秀才 齒危發秀 大家閨秀 東南之秀 豐肌秀骨 閨英闈秀 后進之秀 后來之秀 后起之秀 精采秀發 娟好靜秀 龍章秀骨 麥秀兩岐 麥秀兩歧 麥秀黍離 眉清目秀 苗而不秀 披林擷秀 千巖競秀 清瑩秀澈 山明水秀 山清水秀 神清骨秀 黍離麥秀 黍秀宮庭 黍油麥秀 水明山秀 水秀山明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秀才人情 秀才造反 秀出班行 秀而不實 秀色可餐 秀水明山 秀外慧中 燕金募秀 一時之秀 鐘靈毓秀 白衣秀士 指未曾獲得功名的書生。
筆老墨秀 指筆姿老到而墨韻清秀。 不郎不秀 原指不高不下。
后比喻不成材。 才秀人微 千巖競秀 巖:山崖;競:競賽。
重山疊嶺的風景好象互相比美。形容山景秀麗。
清瑩秀澈 清潔光亮、秀麗澄澈。 山明水秀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
形容風景優美。 山清水秀 形容風景優美。
神清骨秀 形容人長得神態清朗,氣質秀美。 黍離麥秀 哀傷亡國之辭。
黍秀宮庭 相傳西周亡后,所有舊時的宗廟宮室盡為禾黍之地。后以之作為感慨亡國之詞。
黍油麥秀 以之為亡國之痛的感嘆。 水明山秀 形容風景優美。
同“水秀山明”。 水秀山明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
形容風景優美。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秀才人情 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詩文。俗話說:秀才人情紙半張。
表示饋贈的禮物過于微薄。 秀才造反 知識分子對現實不滿,有所反抗、斗爭。
秀出班行 秀出:高出,引伸為才能出眾,優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出同輩。
秀而不實 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
比喻只學到一點皮毛,實際并無成就。 秀色可餐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
原形容婦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麗。
秀水明山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秀外慧中 秀:秀麗;慧:聯盟。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燕金募秀 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筑黃金臺以接待天下賢士。后以之為招納賢士之典。
一時之秀 一個時期的優秀人物。亦作“一時之選”。
鐘靈毓秀 鐘: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
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朝華夕秀 比喻有新意的文章。
尺二秀才 舊時用以譏諷寫俗字的書生。“尺二”即指當時“盡”字的俗體“盡”字。
齒危發秀 指年高眉秀。 大家閨秀 舊指世家望族中有才德的女子。
也泛指有錢有勢人家的女兒。 水明山秀 形容風景優美。
同“水秀山明”。 水秀山明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
形容風景優美。 秀才不出門,全知天下事 舊時認為有知識的人即使待在家里,也能知道外面發生的事情。
秀才人情 秀才多數貧窮,遇有人情往來,無力購買禮物,只得裁紙寫詩文。俗話說:秀才人情紙半張。
表示饋贈的禮物過于微薄。 秀才造反 知識分子對現實不滿,有所反抗、斗爭。
秀出班行 秀出:高出,引伸為才能出眾,優秀;班行:班次行列,指在朝為官的位次,后也指同列、同輩。才能優秀,超出同輩。
秀而不實 秀:莊稼吐穗開花;實:結果實。開花不結果。
比喻只學到一點皮毛,實際并無成就。 秀色可餐 秀色:美女姿容或自然美景;餐:吃。
原形容婦女美貌。后也形容景物秀麗。
秀水明山 山光明媚,水色秀麗。形容風景優美。
秀外慧中 秀:秀麗;慧:聯盟。外表秀麗,內心聰明。
燕金募秀 相傳戰國時燕昭王筑黃金臺以接待天下賢士。后以之為招納賢士之典。
一時之秀 一個時期的優秀人物。亦作“一時之選”。
鐘靈毓秀 鐘:凝聚,集中;毓:養育。凝聚了天地間的靈氣,孕育著優秀的人物。
指山川秀美,人才輩出。
聽說李煜以前終日紙醉金迷,縱情聲色,枉殺諫臣,具體說一下
李煜初名從嘉,字重光,號鐘隱,又號蓮峰居士。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彭城(今江蘇徐州)人。宋建隆二年(961年)在金陵即位,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宋太宗恨他有“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之詞,命人在宴會上下牽機藥將他毒死。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
【生平】
李煜“為人仁孝,善屬文,工書畫,而豐額駢齒,一目重瞳子。”,是南唐元宗(南唐中主)李璟的第六子。由于李璟的第二子到第五子均早死,故李煜長兄李弘冀為皇太子時,其為事實上的第二子。李弘冀為人“為人猜忌嚴刻”,時為安定公的李煜害怕李弘冀猜忌他,不敢參與政事,每天只是讀書為樂。
959年李弘冀在毒死李景遂后不久也死了。李璟打算立李煜為太子,鐘謨說“從嘉德輕志懦,又酷信釋氏,非人主才。從善果敢凝重,宜為嗣。”李璟怒,找了個借口把鐘謨貶為國子司業,流放到饒州。封李煜為吳王、尚書令、知政事,令其住在東宮。
宋建隆二年961年,李璟遷都南昌并立李煜為太子監國,令其留在金陵。六月李璟死后,李煜在金陵登基即位。
李煜“性驕侈,好聲色,又喜浮圖,為高談,不恤政事。”
971年宋軍滅南漢后,李煜為了表示他不對抗宋,對宋稱臣,將自己的稱呼改為江南國主。
973年,宋太祖命令李煜去開封時他托病不去。宋太祖就派曹彬領軍隊去攻打南唐。
974年十二月,曹彬攻克金陵。
在位十五年,世稱李后主、南唐后主。
975年,李煜被俘后,在開封被封為違命侯,拜左千牛衛將軍。史書上說趙光義多次強留小周后于宮中。每次小周后回去,都是又哭又罵,李煜在痛苦郁悶中,寫下《望江南》、《子夜歌》、《虞美人》等名曲。古代畫家還繪有《熙陵幸小周后圖》,明人沈德符《野獲編》中:“宋人畫《熙陵幸小周后圖》,太宗戴幞頭,面黔色而體肥,周后肢體纖弱,數宮人抱持之,周后作蹙額不勝之狀”。元人馮海粟就在圖上題詩:“江南剩得李花開,也被君王強折來;怪底金風沖地起,御園紅紫滿龍堆。”
據宋代王铚的《默記》記載,因其“故國不堪回首”“一江春水向東流”之詞而在978年被宋太宗用牽機毒殺。牽機藥有人說是中藥馬錢子,服后破壞中樞神經系統,全身抽搐,頭腳縮在一起,狀極痛苦。而《宋史》等正史均未說是毒死,記載為“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廢朝三日,贈太師,追封吳王。” 李煜死后,葬洛陽北邙山,小周后悲痛欲絕,不久也隨之而死。
【藝術成就】
李煜在藝術方面,具有很高的成就。
書畫
他能書善畫,對其書法:陶谷《清異錄》曾云:“后主善書,作顫筆樛曲之狀,遒勁如寒松霜竹,謂之‘金錯刀’。作大字不事筆,卷帛書之,皆能如意,世謂‘撮襟書’”。對其的畫,宋代郭若虛的《圖書見聞志》曰:“江南后主李煜,才識清贍,書畫兼精。嘗觀所畫林石、飛鳥,遠過常流,高出意外”。惜無書畫傳世于后。
詞
李煜的詞的風格可以以975年被俘分為兩個時期。
他前期的詞風格綺麗柔靡,不脫“花間”習氣。根據內容可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描寫富麗堂皇的宮廷生活和風花雪月的男女情事,
如《菩薩蠻》:
花明月暗籠輕霧,今朝好向郎邊去。刬襪下香階,手提金縷鞋。 畫堂南畔見,一晌偎人顫。奴為出來難,教郎恣意憐。
還有一類是在宋朝的壓力下感受到無力擺脫的命運時所流露的沉重哀愁,
如《相見歡》: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
他后期的詞由于生活的巨變,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至于其語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
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浪淘沙令》: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王國維認為:“溫飛卿之詞,句秀也;韋端己之詞,骨秀也;李重光之詞,神秀也”。而且還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周介存置諸溫、韋之下,可謂顛倒黑白矣”。此最后一句乃是針對周濟在《介存齋論詞雜著》中所道:“毛嬙、西施,天下美婦人也,嚴妝佳,淡妝亦佳,粗服亂頭不掩國色。飛卿,嚴妝也;端己,淡妝也;后主,則粗服亂頭矣。”。王氏認為此評乃揚溫、韋,抑后主。而學術界亦有觀點認為,周濟的本意是指李煜在詞句的工整對仗等修飾方面不如溫庭筠、韋莊,然而在詞作的生動和流暢度方面,則前者顯然更為生機勃發,渾然天成,“粗服亂頭不掩國色”。
李煜詞擺脫了《花間集》的浮靡,他的詞不假雕飾,語言明快,形象生動,性格鮮明,用情真摯,亡國后作更是題材廣闊,含意深沉,超過晚唐五代的詞,成為宋初婉約派詞的開山,后世尊稱他為“詞圣”。
李煜的詞,繼承了晚唐以來溫庭筠、韋莊等花間詞人的傳統,又受了李璟、馮延巳等的影響,將詞的創作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其主要成就表現在:
①擴大了詞的表現領域。在李煜之前,詞以艷情為主,內容淺薄,即使寄寓一點懷抱,也大都用比興手法,隱而不露。而李煜詞中多數作品則直抒胸臆,傾吐身世家國之感,情真語摯。所以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人間詞話》)
②具有較高的概括性。李煜的詞,往往通過具體可感的個性形象來反映現實生活中具有一般意義的某種境界。“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虞美人〕)、“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浪淘沙〕)、“自是人生長恨水長東”(〔烏夜啼〕)、“離恨恰如春草,更行更遠還生”(〔清平樂〕)等名句,深刻而生動地寫出了人生悲歡離合之情,引起后世許多讀者的共鳴。
③語言自然、精煉而又富有表現力。他的詞不鏤金錯彩,而文采動人;不隱約其詞,卻又情味雋永;形成既清新流麗又婉曲深致的藝術特色。
④在風格上有獨創性。《花間集》和南唐詞,一般以委婉密麗見長,而李煜則出之以疏宕。如《玉樓春》的“豪宕”,《烏夜啼》的“濡染大筆”,《浪淘沙》的“雄奇幽怨,乃兼二雄”(俱見譚獻《復堂詞話》)《虞美人》的“自然奔放”、“如生馬駒不受控捉”(周濟《介存齋論詞雜著》),兼有剛柔之美,確是不同于一般婉約之作,在晚唐五代詞中別樹一幟。正如納蘭性德所說:“花間之詞,如古玉器,貴重而不適用,宋詞適用而少質重,李后主兼有其美,饒煙水迷離之致。”(《淥水亭雜說》)
李煜本有集,已失傳。現存詞四十四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
他的舊臣說他有《文集》30卷及“雜說”百篇。《郡齋讀書志》載《李煜集》10卷,《宋史·藝文志》也載《南唐李后主集》10卷,均佚。《直齋書錄解題》中載《南唐二主詞》1卷,現能見到的有明萬歷四十八年(1620)墨華齋本,錄李煜詞34首,其中《望江南》一首可分為二首。后清代邵長光又錄得 1首,近代王國維為《南唐二主詞》補遺,增加了9首,不過其中有問題的似不少。據近代多數學者的意見,能確定為李煜詞的不過32首。其詞集注本有清劉繼增的《南唐二主詞箋》、近人唐圭璋的《南唐二主詞匯箋》、王仲聞的《南唐二主詞校訂》等。詹安泰的《 李璟李煜詞》,注釋頗詳。事跡見《新五代史》、《宋史》及馬令、陸游二家《南唐書》,今人夏承燾《南唐二主年譜》。
【九月十日偶書】
李煜
晚雨秋陰酒乍醒,感時心緒杳難平。
黃花冷落不成艷,紅葉颼飗競鼓聲。
背世返能厭俗態,偶緣猶未忘多情。
自從雙鬢斑斑白,不學安仁卻自驚。
【秋鶯】
李煜
殘鶯何事不知秋,橫過幽林尚獨游。
老舌百般傾耳聽,深黃一點入煙流。
棲遲背世同悲魯,瀏亮如笙碎在緱。
莫更留連好歸去,露華凄冷蓼花愁。
【病起題山舍壁】
李煜
山舍初成病乍輕,杖藜巾褐稱閑情。
爐開小火深回暖,溝引新流幾曲聲。
暫約彭涓安朽質,終期宗遠問無生。
誰能役役塵中累,貪合魚龍構強名。
【送鄧王二十弟從益牧宣城】
李煜
且維輕舸更遲遲,別酒重傾惜解攜。
浩浪侵愁光蕩漾,亂山凝恨色高低。
君馳檜楫情何極,我憑闌干日向西。
咫尺煙江幾多地,不須懷抱重凄凄。
【渡中江望石城泣下】
李煜
江南江北舊家鄉,三十年來夢一場。
吳苑宮闈今冷落,廣陵臺殿已荒涼。
云籠遠岫愁千片,雨打歸舟淚萬行。
兄弟四人三百口,不堪閑坐細思量。
【挽辭】
李煜
珠碎眼前珍,花凋世外春。未銷心里恨,又失掌中身。
玉笥猶殘藥,香奩已染塵。前哀將后感,無淚可沾巾。
艷質同芳樹,浮危道略同。正悲春落實,又苦雨傷叢。
秾麗今何在,飄零事已空。沉沉無問處,千載謝東風。
【悼詩】
李煜
永念難消釋,孤懷痛自嗟。雨深秋寂寞,愁引病增加。
咽絕風前思,昏蒙眼上花。空王應念我,窮子正迷家。
【感懷】
李煜
又見桐花發舊枝,一樓煙雨暮凄凄。
憑闌惆悵人誰會,不覺潸然淚眼低。
層城無復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
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梅花】
李煜
殷勤移植地,曲檻小欄邊。共約重芳日,還憂不盛妍。
阻風開步障,乘月溉寒泉。誰料花前后,蛾眉卻不全。
失卻煙花主,東君自不知。清香更何用,猶發去年枝。
【書靈筵手巾】
李煜
浮生共憔悴,壯歲失嬋娟。汗手遺香漬,痕眉染黛煙。
【書琵琶背】
李煜
侁自肩如削,難勝數縷絳。天香留鳳尾,余暖在檀槽。
【病中感懷】
李煜
憔悴年來甚,蕭條益自傷。風威侵病骨,雨氣咽愁腸。
夜鼎唯煎藥,朝髭半染霜。前緣竟何似,誰與問空王。
【病中書事】
李煜
病身堅固道情深,宴坐清香思自任。
月照靜居唯搗藥,門扃幽院只來禽。
庸醫懶聽詞何取,小婢將行力未禁。
賴問空門知氣味,不然煩惱萬涂侵。
【賜宮人慶奴】
李煜
風情漸老見春羞,到處消魂感舊游。
多謝長條似相識,強垂煙態拂人頭。
【題金樓子后】
李煜
牙簽萬軸里紅綃,王粲書同付火燒。
不于祖龍留面目,遺篇那得到今朝。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