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蘇軾戰爭的詩句有哪些(蘇軾關于戰爭的詩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關于蘇軾戰爭的詩句有哪些,以及蘇軾關于戰爭的詩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戰爭場面激烈的詩句
1. 關于激烈場面的詩句
2. 關于場面激烈的詩句
關于激烈場面的詩句 1.描寫驚險激烈戰斗場面的詩句有哪些
扈駕
年代:【宋】 作者:【呂定】
八月秋高戰馬肥,觀兵郊外振天威。
一聲鳳吹迎鸞馭,五色龍文雜袞衣。
劍戰橫空金氣肅,旌旗映日彩云飛。
令嚴星火諸軍奮,直斬單于塞上歸。
昭陵六馬,唐文皇戰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年代:【宋】 作者:【蘇軾】
天將鏟隋亂,帝遣六龍來。
森然風云姿,颯爽毛骨開。
飆馳不及視,山川儼莫回。
長鳴視八表,擾擾萬駑駘。
秦王龍鳳姿,魯鳥不足摧。
腰間大白羽,中物如風雷。
區區數豎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掃天帚,六合如塵埃。
艱難濟大業,一一非常才。
維時六驥足,績與英術陪。
功成鏘八鸞,玉輅行天街。
荒涼昭陵闕,古石埋蒼苔。
古劍行贈仇將軍北征
年代:【明】 作者:【鄭善夫】
將軍手提三尺冰,乃是鬼國之鐵,大齒之珍,滄溟水枯淬
不成。
莫邪斷發躍冶死,而后龜文漫理流天晶。
霜鋒閃爍鵜凝,萬金吳鉤拖赭纓。
北斗七宿土花發,青天寶匣回機衡。
魂斬斷犀俱細事,此物自是蒼龍精。
江翻河亥罔象急,提出白曜搖東溟。
飛芒殺白帝,喉下不可嬰。
豐城古獄誰識女,斗牛之墟元氣升。
沙塞秋高塵壓城,黃龍白狼不肯庭。
山甫無人武安死,戰馬西向徘徊鳴。
安西都護君好行,此物應世世當平。
丈夫叱咤鞭風霆,國難不赴非俊英。
劍乎!劍乎!吾與汝,同死生。 僅供參考
2.激烈戰爭場面的詩詞
李賀《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釋譯:戰事緊急,象烏云層層籠罩,要把城頭壓垮似的,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在秋天的景色里,鼓角聲連天,一場激戰后,邊塞上戰士們用鮮血染成象胭脂一樣的紅土,在夜里凝成了紫色。半掩著紅旗來到易水旁,由于霜露濃重,天氣寒冷,連鼓聲都沉悶,為了報答君王筑黃金臺招賢納士的知遇之恩,提著玉龍寶劍為君王奮戰捐軀。
后用“黑云壓城城欲摧”比喻氣焰囂張,氣勢洶洶,局勢嚴峻。
3.描寫驚險激烈戰斗場面的詩句有哪些
扈駕 年代:【宋】 作者:【呂定】 八月秋高戰馬肥,觀兵郊外振天威.一聲鳳吹迎鸞馭,五色龍文雜袞衣.劍戰橫空金氣肅,旌旗映日彩云飛.令嚴星火諸軍奮,直斬單于塞上歸.昭陵六馬,唐文皇戰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年代:【宋】 作者:【蘇軾】 天將鏟隋亂,帝遣六龍來.森然風云姿,颯爽毛骨開.飆馳不及視,山川儼莫回.長鳴視八表,擾擾萬駑駘.秦王龍鳳姿,魯鳥不足摧.腰間大白羽,中物如風雷.區區數豎子,搏取若提孩.手持掃天帚,六合如塵埃.艱難濟大業,一一非常才.維時六驥足,績與英術陪.功成鏘八鸞,玉輅行天街.荒涼昭陵闕,古石埋蒼苔.古劍行贈仇將軍北征 年代:【明】 作者:【鄭善夫】 將軍手提三尺冰,乃是鬼國之鐵,大齒之珍,滄溟水枯淬不成.莫邪斷發躍冶死,而后龜文漫理流天晶.霜鋒閃爍鵜凝,萬金吳鉤拖赭纓.北斗七宿土花發,青天寶匣回機衡.魂斬斷犀俱細事,此物自是蒼龍精.江翻河亥罔象急,提出白曜搖東溟.飛芒殺白帝,喉下不可嬰.豐城古獄誰識女,斗牛之墟元氣升.沙塞秋高塵壓城,黃龍白狼不肯庭.山甫無人武安死,戰馬西向徘徊鳴.安西都護君好行,此物應世世當平.丈夫叱咤鞭風霆,國難不赴非俊英.劍乎!劍乎!吾與汝,同死生.僅供參考。
4.描寫熱烈場面的詩詞
1、《正月十五夜》唐代詩人蘇味道
原文: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2、《午日觀競渡》明代詩人邊貢
原文: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譯文:在端午節這天,人潮洶涌,圍在岸上的人,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
3、《麗人行》唐代詩人杜甫
原文: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譯文: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5.形容場景的“詩句”
麗人行
作者: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際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控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遢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里面有很多形容場景的詩句~比如“黃門飛控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p>
6.形容戰爭場景的詩句
《燕歌行》: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撞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當恩遇常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邊風飄搖那可度,絕域蒼茫更何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楊炯的《從軍行》: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
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
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涼州詞(黃河遠上白云間)王之渙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塞下曲(月黑雁飛高)盧綸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闌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關于場面激烈的詩句 1.描寫驚險激烈戰斗場面的詩句有哪些
扈駕
年代:【宋】 作者:【呂定】
八月秋高戰馬肥,觀兵郊外振天威。
一聲鳳吹迎鸞馭,五色龍文雜袞衣。
劍戰橫空金氣肅,旌旗映日彩云飛。
令嚴星火諸軍奮,直斬單于塞上歸。
昭陵六馬,唐文皇戰馬也,琢石象之,立昭陵
年代:【宋】 作者:【蘇軾】
天將鏟隋亂,帝遣六龍來。
森然風云姿,颯爽毛骨開。
飆馳不及視,山川儼莫回。
長鳴視八表,擾擾萬駑駘。
秦王龍鳳姿,魯鳥不足摧。
腰間大白羽,中物如風雷。
區區數豎子,搏取若提孩。
手持掃天帚,六合如塵埃。
艱難濟大業,一一非常才。
維時六驥足,績與英術陪。
功成鏘八鸞,玉輅行天街。
荒涼昭陵闕,古石埋蒼苔。
古劍行贈仇將軍北征
年代:【明】 作者:【鄭善夫】
將軍手提三尺冰,乃是鬼國之鐵,大齒之珍,滄溟水枯淬
不成。
莫邪斷發躍冶死,而后龜文漫理流天晶。
霜鋒閃爍鵜凝,萬金吳鉤拖赭纓。
北斗七宿土花發,青天寶匣回機衡。
魂斬斷犀俱細事,此物自是蒼龍精。
江翻河亥罔象急,提出白曜搖東溟。
飛芒殺白帝,喉下不可嬰。
豐城古獄誰識女,斗牛之墟元氣升。
沙塞秋高塵壓城,黃龍白狼不肯庭。
山甫無人武安死,戰馬西向徘徊鳴。
安西都護君好行,此物應世世當平。
丈夫叱咤鞭風霆,國難不赴非俊英。
劍乎!劍乎!吾與汝,同死生。 僅供參考
2.激烈戰爭場面的詩詞
李賀《雁門太守行》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釋譯:戰事緊急,象烏云層層籠罩,要把城頭壓垮似的,戰士們的鎧甲在陽光照射下金光閃爍,在秋天的景色里,鼓角聲連天,一場激戰后,邊塞上戰士們用鮮血染成象胭脂一樣的紅土,在夜里凝成了紫色。半掩著紅旗來到易水旁,由于霜露濃重,天氣寒冷,連鼓聲都沉悶,為了報答君王筑黃金臺招賢納士的知遇之恩,提著玉龍寶劍為君王奮戰捐軀。
后用“黑云壓城城欲摧”比喻氣焰囂張,氣勢洶洶,局勢嚴峻。
3.描寫熱烈場面的詩詞
1、《正月十五夜》唐代詩人蘇味道
原文:
火樹銀花合,星橋鐵鎖開。
暗塵隨馬去,明月逐人來。
譯文:明燈錯落,園林深處映射出璀璨的光芒,有如嬌艷的花朵一般;由于四處都可通行,所以城門的鐵鎖也打開了。人潮洶涌,馬蹄下塵土飛揚;月光灑遍每個角落,人們在何處都能看到明月當頭。
2、《午日觀競渡》明代詩人邊貢
原文:
共駭群龍水上游,不知原是木蘭舟。
云旗獵獵翻青漢,雷鼓嘈嘈殷碧流。
譯文:在端午節這天,人潮洶涌,圍在岸上的人,驚怕地觀看著群龍在水上嬉戲,不知道原來這是裝飾成龍形的小船。船上彩旗獵獵作響震紀空中翻飛,敲響的鑼鼓喧鬧,清清的水流。
3、《麗人行》唐代詩人杜甫
原文: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譯文:三月三日陽春時節天氣清新,長安曲江河畔聚集好多美人。姿態凝重神情高遠文靜自然,肌膚豐潤胖瘦適中身材勻稱。綾花綾羅衣裳映襯暮春風光,金絲繡的孔雀銀絲刺的麒麟。
4.形容場景的“詩句”
麗人行
作者: 杜甫
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
態濃意遠淑且真,肌理細膩骨肉勻。
繡羅衣裳照暮春,蹙金孔雀銀麒麟。
頭上何所有?翠為荷葉垂鬢唇;
背后何所見?珠壓腰際穩稱身。
就中云幕椒房親,賜名大國虢與秦。
紫駝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盤行素鱗。
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黃門飛控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
簫鼓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遢實要津。
后來鞍馬何逡巡!當軒下馬入錦茵。
楊花雪落覆白蘋,青鳥飛去銜紅巾。
灸手可熱勢絕倫,慎莫近前丞相嗔。
里面有很多形容場景的詩句~比如“黃門飛控不動塵,御廚絡繹送八珍?!?/p>
5.形容場面很激烈的成語
唇槍舌劍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辯論激烈,言詞鋒利,象槍劍交鋒一樣。
大風大浪 指巨大的風浪。比喻社會的大動蕩、大變化。也比喻尖銳、復雜、激烈、艱苦的斗爭。
大浪淘沙 淘:用水沖洗。去掉雜質。在大浪中洗凈沙石。比喻在激烈的斗爭中經受考驗、篩選。
地動山搖 地震發生時大地顫動,山河搖擺。亦形容聲勢浩大或斗爭激烈。
急風暴雨 急: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爭。
金鼓齊鳴 金鐘戰鼓一齊響起。形容戰斗氣氛緊張激烈。
驚濤駭浪 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舌劍唇槍 舌如劍,唇象槍。形容爭辯激烈,言詞鋒利,針鋒相對,各不相讓。
駭浪驚濤 駭:使驚怕;濤:大波浪。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虎擲龍拿 擲:掙扎跳躍。指龍虎互相爭斗。比喻激烈的搏斗。
擊搏挽裂 攻打撕裂。形容爭斗激烈。
疾風暴雨 疾:又快又猛;暴: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爭。
疾風驟雨 疾:又快又猛;驟:突然而猛烈。形容風雨來勢猛。比喻迅猛激烈的斗爭。
金鼓連天 金鼓:古時作戰,用金鉦和戰鼓指揮士兵,擊鼓表示前進,鳴金表示后退;連天:響徹云霄。形容軍威盛大或戰斗。
金鼓喧闐 金鼓:金鉦和鼓。喧闐:聲音大。形容音樂演奏的聲音嘈雜熱鬧。亦形容軍威壯盛或戰況激烈
驚濤巨浪 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同“驚濤駭浪”。
驚濤怒浪 洶涌嚇人的浪濤。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同“驚濤駭浪”。
鯨波怒浪 猶言驚濤駭浪。比喻險惡的環境或尖銳激烈的斗爭。
龍爭虎戰 形容斗爭或競賽很激烈。同“龍爭虎斗”。
你追我趕 形容競賽激烈,大家都不甘落后。
槍林刀樹 猶言刀槍林立。形容激烈戰斗的場面。
槍聲刀影 指激烈廝殺的場面。
槍煙炮雨 形容激烈的爭戰。
槍煙炮雨 形容激烈的爭戰。
舌戰群儒 舌戰:激烈爭辯;儒:指讀書人。指同很多人辯論,并駁倒對方。
硝云彈雨 硝煙如云,子彈像雨。形容激烈的戰斗。
血戰到底 血戰:非常激烈地拼死地戰斗。指激烈戰斗到最后時刻。
6.描寫比賽場面激烈的句子或文章(1、2句)
不為掌聲的詮釋
不為刻意的征服
只有辛勤的汗水化作追求的腳步
心中堅定的信念
腳下沉穩的步伐
你用行動訴說著一個不變的真理
沒有比腳更長的路
沒有比人更高的山
希望在終點向你招手
努力吧用你堅韌不拔的毅志
去迎接終點的鮮花與掌聲
相信成功屬于你
你是運動場的心臟,跳動夢想;
你是漫長路的精神,激勵輝煌;
你們是將上下求索的人!
風為你加油,云為你助興,
堅定,執著,耐力與希望,
在延伸的白色跑道中點點凝聚!
力量,信念,拼搏與奮斗,
在遙遠的終點線上漸漸明亮!
時代的強音正在你的腳下踏響。
漫漫長路,你愿一人獨撐,
忍受著孤獨與寂寞,
承受著體力與精神的壓迫,
只任汗水溶于淚水,
可腳步卻從不停歇。
好樣的,縱然得不了桂冠,
可堅持的你,定會贏得最后的掌聲。
7.描寫比賽場面激烈的句子(②至③句)
跑道上 他們奔跑 用力與汗水 奔跑著 揮舞的手是生命的翅膀 揮灑的汗是不一般的旋律 他們向著一個目標飛翔 還不忘吟唱青春與活力 跑道上 承載的不再是腳印 而是朝陽的金光 他們輕松地跳到 橫桿之上 僅僅是一瞬間 有力的雙腿 變成了充滿力與美的夾角 再流星一般地劃過 落地 完成了跳高的過程 把這不大的地方當成舞臺的 是那跳動的未來的希望不 2.紅色的跑道上 紅色的跑道上,條條跑線躍然于上。
健兒們飛奔著,飛奔著,雙手擺動著青春,雙腿凝聚著力量,與空氣磨擦出力與美的火花。兩邊是吶喊助威的拉拉隊,眼前是飛動的終點繩。
紅色跑道上的道道閃電,向前,向前,向前,用力撞向緊繃的終點繩,把記錄刷出新的一頁,加油! 3.跳到橫桿之上 跳高健兒,小小的場地是你的舞臺,這足夠你在陽光下張開羽翼。奔跑,起跳,騰空,落地。
捕捉著畫面,你如燕子穿梭,完全飛到橫桿之上,用雙腿形成斗志與力量的夾角,用全身劃出亮麗的弧然后落地。也許流星并不少見,但在橫桿之上的流星,燃燒的剎那,帶來了最精彩的一瞬。
相信你能飛,跳高健兒們! 4.勝利的號角 --致拉拉隊 誰不想借校運會一展雄姿 你們一定希望 和我們一樣 能在賽場上揮灑青春的汗水 為班級增光添彩 但 總得有人做鮮花腳下的土壤 于是 你們—— 拉拉隊 將全部的熱情和希望 傾注在運動員身上 那么不起眼 只在跑道旁揮舞著雙手 提高嗓門助威 奔波忙碌著 但 你們高舉的雙手 是運動員力量的神樹 你們的吶喊 是給運動員的神祗的祝福 也許你們真的是勝利的號角 吹起時 為運動員添上 飛翔的羽翼 成功亦有你們的一半 衷心說聲 “謝謝你們” 5.英雄 你是否知道第一名已經越過了終點,落在后面的你還不顧一切地跑著,向著終點跑著,緊繃著臉,緊握著拳。失敗,對你來說,也許是最殘酷的刑罰,是希望的破滅。
無法接受,多少的努力在一剎那間付諸東流? 但你沒有放棄,你矯健的身姿詮釋著奧林匹克的精神,堅毅的雙眸燃燒著不滅的圣火,履行著一個運動員的職責!在你那竭盡全力奮力拼搏的時候,我們為你驕傲,為你感動,你用你那頑強的意志完成了你的任務,我們要為你佩戴勛章,你是我們的英雄。
北宋關于戰爭的詩句(宋朝描寫戰爭的古詩有哪些)
1.宋朝描寫戰爭的古詩有哪些
辛棄疾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漁家傲·塞下秋來》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士,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雪,猶未恥,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蘇軾 邊塞的詩句
【高適——燕歌行】
高適(700—765) ,盛唐詩人。字達夫。滄州(今河北省景縣)人,居住在宋中(今河南商丘一帶)。
高適為唐代著名的邊塞詩人,與岑參并稱“高岑”。筆力雄健,氣勢奔放,洋溢著盛唐時期所特有的奮發進取、蓬勃向上的時代精神。少孤貧,愛交游,有游俠之風,并以建功立業自期。早年曾游歷長安,后到過薊門、盧龍一帶,尋求進身之路,都沒有成功。在此前后,曾在宋中居住,與李白、杜甫結交。其詩直抒胸臆,不尚雕飾,以七言歌行最富特色,大多寫邊塞生活。
【原 文】
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
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
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
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
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
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當恩遇恒輕敵,力盡關山未解圍。
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后。
少婦城南欲斷腸,征人薊北空回首。
邊庭飄飖那可度,絕域蒼茫無所有!
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
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
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注 釋】
燕歌行:樂府舊題。詩前有作者原序:“開元二十六年,客有從御史大夫張公出塞而還者,作《燕歌行》以示適。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睆埞?,指幽州節度使張守珪,曾拜輔國大將軍、右羽林大將軍,兼御史大夫。一般以為本詩所諷刺的是開元二十六年,張守珪部將趙堪等矯命,逼平盧軍使擊契丹余部,先勝后敗,守珪隱敗狀而妄奏功。這種看法并不很準確。
漢家:漢朝,唐人詩中經常借漢說唐。
煙塵:代指戰爭。
橫行:任意馳走,無所阻擋。
非常賜顏色:超過平常的厚賜禮遇。
摐:撞擊。
金:指鉦一類銅制打擊樂器。
伐:敲擊。
榆關:山海關,通往東北的要隘。
旌旆:旌是竿頭飾羽的旗。旆是末端狀如燕尾的旗。這里都是泛指各種旗幟。
逶迤:蜿蜒曲折。
碣石;山名。
校尉;次于將軍的武官。
羽書;緊急文書。
瀚海;大沙漠。
單于;匈奴首領稱號,也泛指北方少數民族首領。
獵火:打獵時點燃的火光。古代游牧民族出征前,常舉行大規模校獵,作為軍事性的演習。
狼山:又稱狼居胥山,在今內蒙古自治區克什克騰旗西北。一說狼山又名郎山,在今河北易縣境內。此處“瀚海”、“狼山”等地名,未必是實指。
極:到……盡頭。
憑陵:仗勢侵凌。
雜風雨:喻敵騎進攻如狂風挾雨而至。
腓:指枯萎。
斗兵稀:作戰的士兵越打越少了。
身當恩遇:指主將受朝廷的恩寵厚遇。
玉箸:喻思婦的眼淚。
薊北:唐薊州在今天津市以北一帶。
度:越過相隔的路程,回歸。
三時:指晨、午、晚,即從早到夜。
陣云:戰場上象征殺氣的云。
死節:指為國捐軀。節,氣節。
李將軍:指漢朝李廣,他能捍御強敵,愛撫士卒,匈奴稱他為漢之飛將軍。
【譯 文】
唐玄宗開元二十六年,有個隨從主帥出塞回來的人,寫了《燕歌行》詩一首給我看。我感慨于邊疆戰守的事,因而寫了這首《燕歌行》應和他。
漢朝邊境舉煙火狼煙東北起塵土,
漢朝將軍辭家去欲破殘忍之邊賊。
男子本來就看重橫刀騎馬天下行,
天子賞識非常時赫赫英雄顯本色。
鑼聲響徹重鼓棰聲威齊出山海關,
旌旗迎風又逶迤獵獵碣石之山間。
校尉緊急傳羽書飛奔浩瀚之沙海,
匈奴單于舉獵火光照已到我狼山。
山河荒蕪多蕭條滿目凄涼到邊土,
胡人騎兵仗威力兵器聲里夾風雨。
戰士拼斗軍陣前半數死去半生還,
美人卻在營帳中還是歌來還是舞!
時值深秋大沙漠塞外百草盡凋枯,
孤城一片映落日戰卒越斗越稀少。
身受皇家深恩義常思報國輕寇敵,
邊塞之地盡力量尚未破除匈奴圍。
身穿鐵甲守邊遠疆場辛勤已長久,
珠淚紛落掛雙目丈夫遠去獨啼哭。
少婦孤單住城南淚下凄傷欲斷腸,
遠征軍人駐薊北依空仰望頻回頭。
邊境飄渺多遙遠怎可輕易來奔赴,
絕遠之地盡蒼茫更是人煙何所有。
殺氣春夏秋三季騰起陣前似烏云,
一夜寒風聲聲里如泣更聲驚耳鼓。
互看白刀亂飛舞夾雜大雪落紛紛,
從來死節為報國難道還求著功勛?
你沒看見拼殺在沙場戰斗多慘苦,
現在還在思念有勇有謀的李將軍。
【簡 評】
《燕歌行》是高適的代表作。雖用樂府舊題,卻是因時事而作的,這是樂府詩的發展,如果再進一步,就到了杜甫《麗人行》、《兵車行》、“三吏”、“三別”等即事命篇的新樂府了。《燕歌行》是一個樂府題目,屬于《相和歌》中的《平調曲》,這個曲調以前沒有過記載,因此據說就是曹丕開創的。 曹丕的《燕歌行》有兩首,是寫婦女秋思,由他首創,所以后人多學他如此用燕歌行曲調做閨怨詩。高適的《燕歌行》是寫邊塞將士生活,用燕歌行曲調寫此題材他是第一個。此詩主要是揭露主將驕逸輕敵,不恤士卒,致使戰事失利。歷來注家未對序文史事詳加考核,都以為是諷張守珪而作。其實,這是不符史實的。此詩所刺對象應是受張守珪派遣、前往征討奚、契丹的平盧討擊使、左驍衛將軍安祿山。
詩大體可分四段:首段八句寫出師。其中前四句說戰塵起于東北,將軍奉命征討,天子特賜光彩,已見得寵而驕,為后文輕敵伏筆。后四句接寫出征陣容。旌旗如云,鼓角齊鳴,一路上浩浩蕩蕩,大模大樣開赴戰地,為失利時狼狽情景作反襯?!靶N尽眱删鋵懙诌_前線。羽書飛馳,見軍情緊急;獵火照夜,說敵陣森嚴。第二段八句寫戰斗經過。其中前四句寫戰初敵人來勢兇猛,我軍傷亡慘重,后四句說至晚已兵少力竭,不得解圍?!吧酱ㄊ挆l極邊土”,說明戰場地形是無險可憑的開闊地帶,這正有利于胡騎馳突,故接寫敵軍如暴風驟雨之襲來?!皯鹗俊眱删溆脤Ρ确椒▽懗隽酥鲗Ⅱ湺栎p敵,不恤士卒,一面是拚死苦戰,一面仍恣意逸樂。這是詩中最有揭露性的描寫。大漠衰草、落日孤城的蕭颯景象,為“斗兵稀”作襯托,同時寫戰斗一直持續到傍晚?!吧懋敹饔龀]p敵”,正面點出損兵被圍的原因,是詩的主旨。第三段八句寫征人,思婦兩地相望,重會無期。詩雖古體,多用偶句,此段因內容需要,而猶著意作對仗。又此詩平仄轉韻,一般四句一轉,獨此段八句全用仄韻,與表現雙方搖搖不安的心緒相適應。殺氣成云,刁斗傳寒,都是極力渲染悲涼氣氛。末段四句,兩句寫戰士在生還無望的處境下,已決心以身殉國?!柏M顧勛”三字,仍是對將帥的諷刺。兩句詩人感慨,對戰士的悲慘命運深寄同情,詩以“至今猶憶李將軍”作結,再次點明主題。盛唐時,殷璠評高適曰:“其詩多胸臆語,兼有氣骨?!贝嗽姶_實可以作為代表。
【鑒 賞】
《燕歌行》不僅是高適的“第一大篇”(近人趙熙評語),而且是整個唐代邊塞詩中的杰作,千古傳誦,良非偶然。
開元十五年(727),高適曾北上薊門。二十年,信安王李禕征討奚、契丹,他又北去幽燕,希望到信安王幕府效力,未能如愿:“豈無安邊書,諸將已承恩。惆悵孫吳事,歸來獨閉門”(《薊中作》)。可見他對東北邊塞軍事,下過一番研究工夫。開元二十一年后,幽州節度使張守珪經略邊事,初有戰功。但二十四年,張讓平盧討擊使安祿山討奚、契丹,“祿山恃勇輕進,為虜所敗”(《資治通鑒》卷二百十五)。二十六年,幽州將趙堪、白真陀羅矯張守珪之命,逼迫平盧軍使烏知義出兵攻奚、契丹,先勝后敗?!笆孬曤[其狀,而妄奏克獲之功”(《舊唐書。張守珪傳》)。高適對開元二十四年以后的兩次戰敗,感慨很深,因寫此篇。
詩的主旨是譴責在皇帝鼓勵下的將領驕傲輕敵,荒淫失職,造成戰爭失敗,使廣大兵士受到極大的痛苦和犧牲。詩人寫的是邊塞戰爭,但重點不在于民族矛盾,而是同情廣大兵士,諷刺和憤恨不恤兵士的將軍。
全詩以非常濃縮的筆墨,寫了一個戰役的全過程:第一段八句寫出師,第二段八句寫戰敗,第三段八句寫被圍,第四段四句寫死斗的結局。各段之間,脈理綿密。
詩的發端兩句便指明了戰爭的方位和性質,見得是指陳時事,有感而發?!澳袃罕咀灾貦M行,天子非常賜顏色”,貌似揄揚漢將去國時的威武榮耀,實則已隱含譏諷,預伏不文。樊噲在呂后面前說:“臣愿得十萬眾,橫行匈奴中”,季布便斥責他當面欺君該斬。(見《史記。季布傳》)所以,這“橫行”的由來,就意味著恃勇輕敵。唐汝詢說:“言煙塵在東北,原非犯我內地,漢將所破特余寇耳。蓋此輩本重橫行,天子乃厚加禮貌,能不生邊釁乎?”(《唐詩解》卷十六)這樣理解是正確的。緊接著描寫行軍:“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碣石間。”透過這金鼓震天、大搖大擺前進的場面,可以揣知將軍臨戰前不可一世的驕態,也為下文反襯。戰端一啟,“校尉羽書飛瀚?!?,一個“飛”字警告了軍情危急:“單于獵火照狼山”,猶如“看明王宵獵,騎火一川明,笳鼓悲鳴,遣人驚!”(張孝祥《六州歌頭》)不意“殘賊”乃有如此威勢。從辭家去國到榆關、碣石,更到瀚海、狼山,八句詩概括了出征的歷程,逐步推進,氣氛也從寬緩漸入緊張。
第二段寫戰斗危急而失利。落筆便是“山川蕭條極邊土”,展現開闊而無險可憑的地帶,帶出一片肅殺的氣氛。“胡騎”迅急剽悍,象狂風暴雨,卷地而來。漢軍奮力迎敵,殺得昏天黑地,不辨死生。然而,就在此時此刻,那些將軍們卻遠離陣地尋歡作樂:“美人帳下猶歌舞!”這樣嚴酷的事實對比,有力地揭露了漢軍中將軍和兵士的矛盾,暗示了必敗的原因。所以緊接著就寫力竭兵稀,重圍難解,孤城落日,衰草連天,有著鮮明的邊塞特點的陰慘景色,烘托出殘兵敗卒心境的凄涼?!吧懋敹饔龊爿p敵,力盡關山未解圍”。回應上文,漢將“橫行”的豪氣業已灰飛煙滅,他的罪責也確定無疑了。
第三段寫士兵的痛苦,實是對漢將更深的譴責。應該看到,這里并不是游離戰爭進程的泛寫,而是處在被圍困的險境中的士兵心情的寫照?!拌F衣遠戍辛勤久”以下三聯,一句征夫,一句征夫懸念中的思婦,錯綜相對,離別之苦,逐步加深。城南少婦,日夜悲愁,但是“邊庭飄飖那可度?”薊北征人,徒然回首,畢竟“絕域蒼茫更何有!”相去萬里,永無見期,“人生到此,天道寧論!”更那堪白天所見,只是“殺氣三時作陣云”;晚上所聞,惟有“寒聲一夜傳刁斗”,如此危急的絕境,真是死在眉睫之間,不由人不想到把他們推到這絕境的究竟是誰呢?這是深化主題的不可缺少的一段。
最后四句總束全篇,淋漓悲壯,感慨無窮。“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勛”,最后士兵們與敵人短兵相接,浴血奮戰,那種視死如歸的精神,豈是為了取得個人的功勛!他們是何等質樸、善良,何等勇敢,然而又是何等可悲呵!
詩人的感情包含著悲憫和禮贊,而“豈顧勛”則是有力地譏刺了輕開邊釁,冒進貪功的漢將。最末二句,詩人深為感慨道:“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八九百年前威鎮北邊的飛將軍李廣,處處愛護士卒,使士卒“咸樂為之死”。這與那些驕橫的將軍形成多么鮮明的對比。詩人提出李將軍,意義尤為深廣。從漢到唐,悠悠千載,邊塞戰爭何計其數,驅士兵如雞犬的將帥數不勝數,備歷艱苦而埋尸異域的士兵,更何止千千萬萬!可是,千百年來只有一個李廣,怎不教人苦苦地追念他呢?杜甫贊美高適、岑參的詩:“意愜關飛動,篇終接混茫?!保ā都母呤咕?、岑長史三十韻》)此詩以李廣終篇,意境更為雄渾而深遠。
全詩氣勢暢達,筆力矯健,經過慘淡經營而至于渾化無跡。氣氛悲壯淋漓,主意深刻含蓄?!吧酱ㄊ挆l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大漠窮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詩人著意暗示和渲染悲劇的場面,以凄涼的慘狀,揭露好大喜功的將軍們的罪責。尤可注意的是,詩人在激烈的戰爭進程中,描寫了士兵們復雜變化的內心活動,凄惻動人,深化了主題。全詩處處隱伏著鮮明的對比。從貫串全篇的描寫來看,士兵的效命死節與漢將的怙寵貪功,士兵辛苦久戰、室家分離與漢將臨戰失職,縱情聲色,都是鮮明的對比。而結尾提出李廣,則又是古今對比。全篇“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二句最為沈至”(《唐宋詩舉要》引吳汝綸評語),這種對比,矛頭所指十分明顯,因而大大加強了諷刺的力量。
《燕歌行》是唐人七言歌行中運用律句很典型的一篇。全詩用韻依次為入聲“職”部、平聲“刪”部、上聲“麌”部、平聲“微”部、上聲“有”部、平聲“文”部,恰好是平仄相間,抑揚有節。除結尾兩句外,押平韻的句子,對偶句自不待言,非對偶句也符合律句的平仄,如“摐金伐鼓下榆關,旌旆逶迤礙石間”;押仄韻的句子,對偶的上下句平仄相對也是很嚴整的,如“殺氣三時作陣云,寒聲一夜傳刁斗。”這樣的音調之美,正是“金戈鐵馬之聲,有玉磐鳴球之節”(《唐風定》卷九邢昉評語).
關于戰爭的詩句宋朝
1.宋朝描寫戰爭的古詩有哪些
辛棄疾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漁家傲·塞下秋來》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滿江紅 岳飛
怒發沖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士,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雪,猶未恥,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士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念奴嬌 赤壁懷古 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2.關于戰爭的詩句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作者: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戰城南 去年戰,桑干原. 今年戰,蔥河道. 洗兵條支海上波,放馬天山雪中草. 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 兇奴以殺戮為耕作,古來為見白骨黃沙田. 秦家筑城備胡處,汗家還有烽火燃. 烽火燃不熄征戰無以時. 野戰格斗死,敗馬號鳴向天悲. 鳥鳩啄人腸,銜飛上掛枯樹枝. 士誶涂草莽,將軍空爾為. 乃知兵器是兇器, 圣人不得以而用之. 辛棄疾的 破陣子 醉里挑燈看劍 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 五十弦翻塞外生 沙場秋點兵 馬做的盧飛快 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 贏得生前身后名 可憐白發生 前出塞九首 戚戚去故里, 悠悠赴交河。
公家有程期, 亡命嬰禍羅。 君已富士境, 開邊一何多? 棄絕父母恩, 吞聲行負戈。
出門日已遠, 不受徒旅欺。 骨肉恩豈斷? 男兒死無時。
走馬脫轡頭, 手中挑青絲。 捷下萬仞岡, 俯身試搴旗。
磨刀嗚咽水, 水赤刃傷手。 欲輕腸斷聲, 心緒亂已久。
丈夫誓許國, 憤惋復何有? 功名圖麒麟, 戰骨當速朽。 送徒既有長, 遠戍亦有身。
生死向前去, 不勞吏怒嗔。 路逢相識人, 附書與六親。
哀哉兩決絕, 不復同苦辛! 迢迢萬里馀, 領我赴三軍。 軍中異苦樂, 主將寧盡聞? 隔河見胡騎, 倏忽數百群。
我始為奴樸, 幾時樹功勛? 挽弓當挽強, 用箭當用長; 射人先射馬, 擒賊先擒王。 殺人亦有限, 列(一作立)國自有疆。
茍能制侵陵, 豈在多殺傷? 驅馬天雨雪, 軍行入高山。 逕危抱寒石, 指落曾冰間。
已去漢月遠, 何時筑城還? 浮云暮南征, 可望不可攀。 單于寇我壘, 百里風塵昏。
雄劍四五動, 彼軍為我奔。 虜其名王歸, 系頸授轅門。
潛身備行列, 一勝何足論? 從軍十年馀, 能無分寸功? 眾人貴茍得, 欲語羞雷同。 中原有斗爭, 況在狄與戎? 丈夫四方志, 安可辭固窮? 九詠寄從兄湛之塞垣(并序) 兄卓犖經奇,與予讀書羅浮,有扶風、越石之志。
以驃騎從袁督師死于邊。 邊風 地角寒初斂,天歌云乍飛。
大旗危欲折,孤將定何依? 送雁侵胡月,驚霜點鐵衣??赡艽垫獕簦粸檫_金微? 邊月 秦時一片月,萬古照邊州。
白動狼煙塞,寒生驛火樓。 關山和淚到,圓缺及鄉愁。
盈手梅花色,難將寄隴頭。 邊塵 紫塞三關隔,黃塵八面通。
胡笳吹復起,漢月照還空。 雜沓仍隨馬,蕭條暗逐風。
將軍休拂拭,留點戰袍紅。 邊角 片角吹殘夜,雄關鐵鎖開。
古城連堞響,奔馬踏霜回。 玉塞降羌淚,天山旅雁哀。
何人聞此曲,不上望鄉臺? 邊笛 吹笛上高城,城秋月正明。胡兒雙淚下,漢塞一龍鳴。
沙柳愁中折,梅花夢里驚。徘徊三五弄,腸斷憶南征。
邊雁 候雁發金河,紛紛帶雪過。陣連關月小,聲斷塞風多。
高舉愁梁稻,低飛怯網羅。羽毛非敢惜,書禮奈君何! 邊馬 天馬應星晨,金羈虎豹茵。
驕盤春草短,叱撥桃花新。 窟凍長城雪,蹄穿大漠塵。
百戰交河道,功成還與人。 邊柳 嘆息陽關柳,青青能幾時?春光不可度,綠鬢已成絲。
歲歲愁扳折。依依綰別離。
故園有奇樹,日夜憶連枝。 邊草 王孫去不返,馬足共車輪。
萬里連天色,終年出塞人。 幾經金海雪,不見玉關春。
獨夜寒塘夢,相思愁白蘋。 江城子 平沙淺草接天長。
路茫茫,幾興亡。昨夜波聲,洗岸骨如霜。
千古英雄成底事,徒感慨,謾悲涼。少年有意伏中行,馘名王,掃沙場。
擊楫中流,曾記淚沾裳。欲上治安雙闕遠,空悵望,過維揚。
青玉案 傷心誤到蕪城路,攜血淚,無揮處。半月模糊霜幾樹,紫簫低遠,翠翹明滅,隱隱羊車度。
鯨波碧浸橫江鎖,故壘蕭蕭蘆荻浦,煙水不知人事錯,戈船千里,降帆一片,莫怨蓮花步。 江城子 醉來長袖舞雞鳴。
短歌行。壯心驚。
西北神州,依舊一新亭。三十六峰長劍在,星斗氣,郁崢嶸。
古來豪俠數幽并。鬢星星。
竟何成。他日封侯,編簡為誰青。
一掬釣魚壇上淚,風浩浩,雨冥冥。
3.有關戰爭的古詩
1. 春望
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2. 從軍行
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3. 出塞.
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 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 不教胡馬度陰山..
4. 從軍行
楊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辭鳳闕,鐵騎繞龍城.
雪暗雕旗畫,風多雜鼓聲. 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
5. 隴西行
陳陶
誓掃匈奴不顧身, 五千貂錦喪胡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 猶是深閨夢里人.
6. 涼州詞 王翰
葡桃美酒夜光杯, 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
7. 塞下曲
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城足今古,白骨亂蓬篙.
8. 從軍北征
李益
天山雪后海風寒, 橫笛遍吹行路難.
磧里征人三十萬, 一時回首月中看.
9. 雁門太守行
李賀
黑云壓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鱗開。角聲滿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報君黃金臺上意,提攜玉龍為君死。
10. 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辛棄疾
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可憐白發生!
11. 漁家傲
范仲淹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發征夫淚。
4.與戰爭有關的詩句
1、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王翰《涼州詞》
2、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
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
王昌齡《出塞》
3、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王昌齡《從軍行》
4、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
夜闌臥聽風和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陸游《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5、醉里挑燈看劍,夢回吹角連營。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聲,沙場秋點兵。
馬作的盧飛快,弓如霹靂弦驚。
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后名??蓱z白發生!
辛棄疾《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關于赤壁之戰的古詩詞
1、念奴嬌·赤壁懷古
宋代:蘇軾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遙想公瑾當年,小喬初嫁了,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檣櫓 一作:強虜)故國神游,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人生 一作:人間;尊 通:樽)
譯文:
大江浩浩蕩蕩向東流去,滔滔巨浪淘盡千古英雄人物。那舊營壘的西邊,人們說那就是三國周瑜鏖戰的赤壁。陡峭的石壁直聳云天,如雷的驚濤拍擊著江岸,激起的浪花好似卷起千萬堆白雪。雄壯的江山奇麗如圖畫,一時間涌現出多少英雄豪杰。
遙想當年的周瑜春風得意,絕代佳人小喬剛嫁給他,他英姿奮發豪氣滿懷。手搖羽扇頭戴綸巾,談笑之間,強敵的戰船燒得灰飛煙滅。我今日神游當年的戰地,可笑我多情善感,過早地生出滿頭白發。人生猶如一場夢,且灑一杯酒祭奠江上的明月。
2、赤壁
唐代:杜牧
折戟沉沙鐵未銷,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
譯文:
赤壁的泥沙中,埋著一枚未銹盡的斷戟。自己磨洗后發現這是當年赤壁之戰的遺留之物。
倘若不是東風給周瑜以方便,結局恐怕是曹操取勝,二喬被關進銅雀臺了。
3、赤壁歌送別
唐代:李白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譯文:
兩條英雄好漢在此處激烈戰爭,一決雌雄。頓時間,赤壁的江面上樓船遮天蓋地。
漫天的烈火把云海都映燒得通紅,那是周瑜用火攻把曹操擊敗。
你馬上就要高飛遠走,到那個世外桃源游山玩,你也會看到那場大戰留下的殘酷遺跡。
你要詳細地把你看到的一切寫信來告訴我,我想我肯定會被你的描述而壯懷激烈,萬分感動。
4、滿江紅·赤壁懷古
宋代:戴復古
赤壁磯頭,一番過、一番懷古。想當時,周郎年少,氣吞區宇。萬騎臨江貔虎噪,千艘列炬魚龍怒。卷長波、一鼓困曹瞞,今如許?
江上渡,江邊路。形勝地,興亡處。覽遺蹤,勝讀史書言語。幾度東風吹世換,千年往事隨潮去。問道傍、楊柳為誰春,搖金縷。
譯文:
每經過一次赤壁磯就引發一次懷古心緒。想當年,周瑜意氣風發,一心吞并環宇。萬騎臨江,鼓聲震天;在千艘列炬的拼搏中,那些潛居江中的魚龍因為受到戰火的影響都變得怒不可遏。水面上卷起了長長的火龍,在鼓角聲中,孫劉聯軍圍困住了曹操?,F在又怎樣呢?
江上渡口,江邊小路,全是地形險要的戰略要地,是當年眾雄生死爭斗的地方。今天我在此憑吊古跡,自己得到的深切感受,勝過讀歷史書籍。東風吹,光景移,已經改朝換代無數次了,歷史的往事隨江潮而折。問道旁的楊柳年年為誰而春,為誰搖動金黃的枝條。
5、賣花聲·懷古
元代:張可久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不堪回首,東風還又,野花開暮春時候。
美人自刎烏江岸,戰火曾燒赤壁山,將軍空老玉門關。傷心秦漢,生民涂炭,讀書人一聲長嘆。
譯文:
阿房宮內羅袖翻飛,歌舞升平;金谷園里玉樓拔地,再添新景;隋堤上古柳蔥郁,江中龍舟顯威名。往事難回首,東風又起,暮春時候一片凄清。
美人虞姬自盡在烏江岸邊,戰火也曾焚燒赤壁萬條戰船,將軍班超徒然老死在玉門關。傷心秦漢的烽火,讓百萬生民涂炭,讀書人只能一聲長嘆。
關于關于蘇軾戰爭的詩句有哪些和蘇軾關于戰爭的詩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