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不知遠山眉黛如何描,眉是遠山不描而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還不知遠山眉黛如何描,以及眉是遠山不描而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遠山如黛的詩句
1. 關于遠山黛的詩句
關于遠山黛的詩句 1.關于“遠山黛”的詩詞有哪些
1,《荷葉杯·絕代佳人難得》唐 韋莊絕代佳人難得,傾國,花下見無期。
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閑掩翠屏金鳳,殘夢,羅暮畫堂空。
碧天無路信難通,惆悵舊房櫳。2,《菩薩蠻·雨晴夜合玲瓏日》 唐 溫庭筠雨晴夜合玲瓏日,萬枝香裊紅絲拂。
閑夢憶金堂,滿庭萱草長。繡簾垂,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3,《清平樂·西池煙草》 宋 晏幾道西池煙草,恨不尋芳早。
滿路落花紅不掃,春色漸隨人老。遠山眉黛嬌長,清歌細逐霞觴。
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4,《生查子》宋 晏幾道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
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
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5,《鷓鴣天·秀樾橫塘十里香》金 蔡松年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6,《清平樂·西池煙草》 宋 晏幾道西池煙草。
恨不尋芳早。滿路落花紅不掃。
春色漸隨人老。遠山眉黛嬌長。
清歌細逐霞觴。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
7,《浣溪沙》 宋 李結花圃縈回曲徑通。小亭風卷繡簾重。
秋千閑倚畫橋東。雙蝶舞馀紅便旋,交鶯啼處綠蔥瓏。
遠山眉黛晚來濃。8,《生查子》 宋 張孝祥遠山眉黛橫,媚柳開青眼。
樓閣斷霞明,簾幕春寒淺。杯延玉漏遲,燭怕金刀剪。
明月忽飛來,花影和簾卷。
2.關于遠山的詩句有哪些
1. 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溫庭筠《菩薩蠻·雨晴夜合玲瓏日》
2. 幾處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橫波。遠山低盡不成歌。——晏幾道《浣溪沙》
3. 遠山眉黛嬌長,清歌細逐霞觴。——晏幾道《清平樂·西池煙草》
4. 翠眉饒似遠山長,寄與此愁顰不盡。——晏幾道《玉樓春》
5. 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辛棄疾《臨江仙·手拈黃花無意緒》
6. 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
峰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歐陽修
7.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許渾《早秋》
8. 蛟龍斬處翻滄海,暴虎除時拔遠山。——呂巖《七言》
9. 天際云根破,寒山列翠回。幽人當立久,白鳥背飛來。 ——齊己
10. 遠山雪有一峰白,別浦楓余幾樹紅。——納蘭性德
3.關于“遠山黛”的詩詞有哪些
1,《荷葉杯·絕代佳人難得》唐 韋莊
絕代佳人難得,傾國,
花下見無期。
一雙愁黛遠山眉,
不忍更思惟。
閑掩翠屏金鳳,殘夢,
羅暮畫堂空。
碧天無路信難通,
惆悵舊房櫳。
2,《菩薩蠻·雨晴夜合玲瓏日》 唐 溫庭筠
雨晴夜合玲瓏日,
萬枝香裊紅絲拂。
閑夢憶金堂,
滿庭萱草長。
繡簾垂,
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
憑欄魂欲消。
3,《清平樂·西池煙草》 宋 晏幾道
西池煙草,
恨不尋芳早。
滿路落花紅不掃,
春色漸隨人老。
遠山眉黛嬌長,
清歌細逐霞觴。
正在十洲殘夢,
水心宮殿斜陽。
4,《生查子》宋 晏幾道
遠山眉黛長,
細柳腰肢裊。
妝罷立春風,
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
說與青樓道。
遍看潁川花,
不似師師好。
5,《鷓鴣天·秀樾橫塘十里香》金 蔡松年
秀樾橫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靜年芳。
胭脂雪瘦熏沉水,翡翠盤高走夜光。
山黛遠,月波長,暮云秋影蘸瀟湘。
醉魂應逐凌波夢,分付西風此夜涼。
6,《清平樂·西池煙草》 宋 晏幾道
西池煙草。恨不尋芳早。滿路落花紅不掃。春色漸隨人老。遠山眉黛嬌長。清歌細逐霞觴。正在十洲殘夢,水心宮殿斜陽。
7,《浣溪沙》 宋 李結
花圃縈回曲徑通。小亭風卷繡簾重。秋千閑倚畫橋東。雙蝶舞馀紅便旋,交鶯啼處綠蔥瓏。遠山眉黛晚來濃。
8,《生查子》 宋 張孝祥
遠山眉黛橫,媚柳開青眼。樓閣斷霞明,簾幕春寒淺。杯延玉漏遲,燭怕金刀剪。明月忽飛來,花影和簾卷。
4.關于遠山的詩句有哪些
眉黛遠山綠。
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溫庭筠《菩薩蠻·雨晴夜合玲瓏日》幾處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橫波。
遠山低盡不成歌。——晏幾道《浣溪沙》遠山眉黛嬌長,清歌細逐霞觴。
——晏幾道《清平樂·西池煙草》翠眉饒似遠山長,寄與此愁顰不盡。——晏幾道《玉樓春》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
——辛棄疾《臨江仙·手拈黃花無意緒》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峰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
——歐陽修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許渾《早秋》蛟龍斬處翻滄海,暴虎除時拔遠山。
——呂巖《七言》天際云根破,寒山列翠回。幽人當立久,白鳥背飛來。
——齊己遠山雪有一峰白,別浦楓余幾樹紅。——納蘭性德。
5.關于遠山的詩句
1.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許渾《早秋》
2.蛟龍斬處翻滄海,暴虎除時拔遠山。——呂巖《七言》
3.消息玄門窮八卦,飛騰自在遠山岑。——宋太宗《逍遙詠》
4.效顰常鎖遠山愁,蹙損東風翠黛羞。——朱權《宮詞》
5.遠山凝翠疊青螺,秋水芙蓉映碧波。——朱權《宮詞》
6.豪持出塞節,笑別遠山眉。 ——杜牧《少年行》
7、朦朧的遠山,籠罩著一層輕紗,影影綽綽,在飄渺的云煙中忽遠忽近,若即若離,就像是幾筆淡墨,抹在藍色的天邊。
8、蒼翠的群山重重疊疊,宛如海上起伏的波濤,洶涌澎湃,雄偉壯麗。
9、大地何其廣袤,而山其實更壯闊。山的面積是陸地的三倍。山雖然以石為懷,卻從不嫌棄泥土,始終與泥土相依相伴。山雖然雄奇偉岸,卻甘愿把泥土表露在自體周圍。人們贊嘆山之偉大,而山卻把泥土捧在自己的峰巔。山因為有泥土,孕育了堅貞不渝的青松,青松以其蒼翠蔥蘢描繪著大山永遠不老的情懷。山正因為有泥土為伴,方襯出挺拔茂盛英姿勃發青春常在。
6.請問“眉如遠山黛,眼如秋波橫”這兩句詩出自何處
出處是《天龍八部》之雪滿天山路,這是游戲的背景故事。在第六回中是這樣描寫美人的:眉似遠山黛,眼如秋波橫,櫻桃紅唇,淺淺笑靨。
這兩句不是古人的詩句,一說是今人根據“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化出來的。
原文:
《卜算子》
宋 王觀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
欲問行人去那邊,眉眼盈盈處。
才始送春歸,又送君歸去。
若到江南趕上春,千萬和春住。
譯文:
水像美人流動的眼波,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想問行人去哪里?到山水交匯的地方。
剛送走了春天,又要送你回去。假如你到江南,還能趕上春天的話,千萬要把春天的景色留住。
“眉如遠山黛,眼如秋波橫”便是化用于“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二句,實則描寫江南的春景。
擴展資料:
遠山眉
遠山眉,最早源于劉歆的《西京雜記》。
“遠山眉”,也有詩句"眉如遠山含黛,膚若桃花含笑,發如浮云,眼眸宛若星辰”,形容女子漂亮非凡。遠山眉細長而舒揚,顏色略淡,清秀開朗。
古人形容美女“眉如遠山”,那么多的詩文里,女子的眉要么是含著若有若無的情意,要么是帶著淡淡的哀愁,讓人浮想聯翩。遠山眉細長而舒揚,顏色略淡,清秀開朗。
"眉如遠山含黛,膚若桃花含笑,發如浮云,眼眸宛若星辰”形容女子漂亮非凡。是為“遠山眉”一詞的來源。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百度百科—遠山眉
古人是如何形容美人的?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看見漂亮小姐姐搜腸刮肚也沒法說出她的美感與妙處,只會說「好好看」「好驚艷」,再無其他形容詞了,飽受詞窮之苦。
美人之美,并非人人都能有幸一睹其芳容,更多的是「但聞其名不見其人」。
古人寫詞寫詩寫文,美到極致,那天姿國色的美人在他們的筆中又是如何被演繹的呢?這里整理了一些描寫美女子的詞句,以供欣賞:
01
“翩若驚鴻,婉若游龍。榮曜秋菊,華茂春松。髣髴兮若輕云之蔽月,飄飖兮若流風之回雪。遠而望之,皎若太陽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淥波。”
曹植的《洛神賦》是描寫女子的巔峰之作,文章主要寫自己途經洛水邂逅伏羲之女洛神及與她無疾而終的愛戀。
上述是他向馬車夫描述所遇神女的樣貌,可以說把世間最美好的詞匯都賦予了這位驚為天人的神女。
《洛神賦》原名《感甄賦》,有觀點認為洛神其實寫的是曹植的嫂嫂甄妃:
翩然若驚飛的鴻雁,婉約若游動的蛟龍。容光煥發如秋日下的菊花,體態豐茂如春風中的青松。她時隱時現像輕云籠月,浮動飄忽似回風旋雪。遠而望之,明潔如朝霞中升起的旭日;近而視之,鮮麗如綠波間綻開的新荷。
02
「東家之子,增之一分則太長,減之一分則太短;著粉則太白,施朱則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齒如含貝;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
描寫女性之美,能與千古一絕《洛神賦》相媲美的,莫過于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賦》。
「嫣然一笑,惑陽城,迷下蔡。」和李延年所寫的「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有異曲同工之妙。
03
「頭上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緗綺為下裙,紫綺為上襦。行者見羅敷,下擔捋髭須。少年見羅敷,脫帽著帩頭。耕者忘其犁,鋤者忘其鋤。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
不直說她相貌如何,單從路人的坐觀羅敷,忘乎所以,即可知秦羅敷非同尋常的美貌。
04
「兩彎似蹙非蹙罥煙眉,一雙似喜非喜含情目。態生兩靨之愁,嬌襲一身之病。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嫻靜時似嬌花照水,行動處如弱柳扶風。心較比干多一竅,病如西子勝三分。」
紅樓美女如云,其一病嬌顏鼻祖黛玉妹妹:
似蹙非蹙、似喜非喜、淚光點點、嬌喘微微、嬌花照水、弱柳扶風這些詞單拎出來,就很有內味兒。
其二薛寶釵:「臉若銀盤,眼似水杏,唇不點而紅,眉不畫而翠。」
與黛玉的病態美不同,薛寶釵豐盈秀美,血氣旺盛,是一種健康美。
其三渣女顏王熙鳳:「一雙丹鳳三角眼,兩彎柳葉吊梢眉。身量苗條,體格風騷。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啟笑先聞。」
「柳葉吊梢眉」嫵媚風情,「丹鳳三角眼」增加戾氣與世故,「體格風騷」說明身材凹凸有致,富有韻味。
其四溫柔可親賈迎春:「腮凝新荔,鼻膩鵝脂,溫柔沉默,觀之可親。」
膚質、膚色之美可比新剝開的荔枝、柔滑細膩的鵝脂。
05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
取自宋代史學家司馬光的詞作《西江月》。
全詞是:
「寶髻松松挽就,鉛華淡淡妝成。青煙翠霧罩輕盈,飛絮游絲無定。相見爭如不見,有情何似無情。笙歌散后酒初醒,深院月斜人靜。」
此詞是一首艷情詞,寫抒情詩人在宴會上所遇舞女及情思。
上片寫舞妓的美姿,下片寫詩人對她的戀情。
舞妓隨手挽了一個松垮的髻發,和尋常煙花女子不同,她只薄薄地在臉上搽了點鉛粉,無需過多裝飾,即可撩人心懷。她款款而來,應眾人之邀,獻舞一支。宴會中央,美人羅衣飄飄,裙裾隨風搖曳,好似青煙翠霧籠罩著她那輕盈曼妙的身姿。配合著音樂,一舉一動,猶如春天紛飛的柳絮游絲,纖麗柔和,飄忽不定。
唉,此等絕色佳人,相見不如不見,有情不若無情。笙歌散盡,人走樓空,酒后初醒,庭院深深,靜寂無聲,唯有一彎月斜在天邊,頭腦還昏脹著,心上已茫然若失。
06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
取自唐代詩人徐凝的《憶揚州》全詩為:
蕭娘臉薄難勝淚,桃葉眉尖易覺愁。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桃葉并非真指眉如桃葉,和蕭娘一樣均指思慕的佳人,源自晉代王獻之的愛妾名。
回想當初,蕭娘不舍別離,向我依依揮別。她的臉龐是那樣的小巧清薄,簡直掛不住眼里流出的盈盈粉淚。原是如此精致秀美的一名女子,柳眉彎彎,面色粉嫩,哪舍得讓她難過呢?如今,眉尖一蹙,嘴角一耷拉,早已暴露了內心的愁緒,惹人憐愛。若是天下明月夜有三分,那揚州便占了二分。不為別的,只為此城中 「臉薄難勝淚,眉尖易覺愁 」的桃葉蕭娘們。
07
「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 」
出自唐代詩人韋莊的《菩薩蠻》全詩為:
「人人盡說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還鄉,還鄉須斷腸。」
“春水碧于天”是景色好,“畫船聽雨眠”是生活好,“壚邊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是人好,江南水邊賣酒的姑娘個個膚白貌美,好似天邊的月亮。
08
「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
出自唐代詩人杜牧《贈別二首·其一》
全詩為: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這首詩是杜牧調任監察御史,離揚州赴長安時,與歌妓分別之作。
十三四歲的妙齡少女,正如二月梢頭含苞欲放的豆蔻花,體態輕盈,身姿裊娜,嬌小秀美。揚州路十里春風蕩漾,珠簾幕布中多少佳人姝麗,沒有哪個能比得上她。
09
「手如柔荑,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出自《詩經·衛風·碩人》,不僅寫出美人之形,還寫出了美人之神。
如果說站在面前的這位手美、膚白、頸長、牙齊、彎眉的夫人不曾撥動你的心弦。那下一刻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便足以誤人終身。美人不僅美在硬件,更美在一顰一笑、一舉一動所帶來的嬌羞媚態。這也是動態美遠遠比靜態美要撩人心魄的緣由所在。
10
「芙蓉不及美人妝,水殿風來珠翠香」
出自王昌齡的《 西宮秋怨》,寫姿色漸衰的深宮怨女。
芙蓉花開也比不過美人妝容,水邊宮殿方向來的風中裹挾著妃子身上的陣陣芳香。可見美人不僅美在形神,真正勾人的還有處處留香的體香。
李白的《長相思三首》中也寫出了女人香迷人之處:
「美人在時花滿堂,美人去后花馀床。床中繡被卷不寢,至今三載聞余香。」
11
「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
選自白居易的《長恨歌》,全詩形象地敘述了唐玄宗與楊貴妃的愛情悲劇。
中國四大美人之一楊貴妃究竟有多美?
「楊家有女初長成,養在深閨人未識。天生麗質難自棄,一朝選在君王側。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
詩中寫出了她驚天的美貌。
12
「芳容麗質更妖嬈,秋水精神瑞雪標。鳳眼半彎藏琥珀,朱唇一顆點櫻桃。露來玉指纖纖軟,行處金蓮步步嬌。白玉生香花解語,千金良夜實難消。 」
出自《水滸傳》,描寫名妓李師師的美貌。
李師師是北宋末年紅極一時的名妓,在仕子官宦中頗有聲名,是文人雅士、公子王孫競相爭奪的對象。
能在歷史的長河中留下姓名的青樓女子寥寥無幾,她能留名千載的原因在于生平與那么多著名詞人交往過,就我們熟知的就有晏幾道、秦觀,還有張先、周邦彥,甚至和當朝皇帝宋徽宗相熟。小說水滸傳中與英雄燕青有染。
晏幾道曾作《生查子》寫她的色容: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13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
取自《詩經·國風·周南》,是一篇慶賀年輕夫婦新婚之歌。
「夭夭 」形容花枝繁盛,「灼灼 」形容花色鮮艷。
可見,古人及其喜歡 「以花比人」 。
女子俏麗比桃花:桃之夭夭,灼灼其華女子
女子清秀比芙蓉: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飾。
女子清素比秋菊:俏麗若三春之桃,清素若九秋之菊
14
「脈脈眼中波,盈盈花盛處。」
說明女子的眼睛明亮清澈,這雙眼睛脈脈含情看著來人,再輔以盈盈的笑意,誰能不為之傾倒。
古人寫女子的眉眼十分傳神,有動態圖的效果。像嵇康的 「顧盼生輝,撩人心懷 」就很有感覺。
15
「美人既醉,朱顏酡些 」
選自屈原的《招魂》。
美人飲酒醉態如何?朱顏酡些,更顯媚態,令人心動。
16
「指如削蔥根,口如含朱丹。纖纖作細步,精妙世無雙。」
出自《孔雀東南飛》,寫出劉蘭芝纖細嫻雅的身姿。
17
「媚眼含羞合,丹唇逐笑開。風卷葡萄帶,日照石榴裙。」
出自何思澄的《南苑逢美人》,葡萄帶,石榴裙,既新穎又別致。
18
「纖腰之楚楚兮,回風舞雪;珠翠之輝輝兮,滿額鵝黃。」
出自《紅樓夢》,纖腰楚楚,珠翠輝輝,搖曳生姿。
19
「淡眉如秋水,玉肌伴輕風。」
出自《紅樓夢》,淡眉說明女子容貌精致秀氣,玉肌說明膚色白嫩細膩,伴清風點出女子身形小巧,體態輕盈。
PS:首發于公主號:完全富貴女士
形容遠山的詩句
眉黛遠山綠。春水渡溪橋,憑欄魂欲消。——溫庭筠《菩薩蠻·雨晴夜合玲瓏日》
幾處睡痕留醉袖,一春愁思近橫波。遠山低盡不成歌。——晏幾道《浣溪沙》
遠山眉黛嬌長,清歌細逐霞觴。——晏幾道《清平樂·西池煙草》
翠眉饒似遠山長,寄與此愁顰不盡。——晏幾道《玉樓春》
憶得舊時攜手處,如今水遠山長。——辛棄疾《臨江仙·手拈黃花無意緒》
山色無遠近,看山終日行。
峰巒隨處改,行客不知名。——歐陽修
高樹曉還密,遠山晴更多。——許渾《早秋》
蛟龍斬處翻滄海,暴虎除時拔遠山。——呂巖《七言》
天際云根破,寒山列翠回。幽人當立久,白鳥背飛來。 ? ? ? ? ? ? ? ? ? ? ? ? ? ? ? ? ? ? ? ? ?——齊己
遠山雪有一峰白,別浦楓余幾樹紅。——納蘭性德
《生查子·遠山眉黛橫》鑒賞及譯文
《生查子·遠山眉黛橫》
宋代:張孝祥
遠山眉黛橫,媚柳開青眼。樓閣斷霞明,簾幕春寒淺。
杯延玉漏遲,燭怕金刀剪。明月忽飛來,花影和簾卷。
《生查子·遠山眉黛橫》譯文
遠山好似女子的眉,黛色深深,柳枝好似女子睡眼初睜,饒有媚態。時間推移,閣樓中昏昏暗暗,初春的淺淺寒意穿透幕簾。
酒杯嫌漏壺滴漏的太慢,蠟燭害怕再被剪刀剪去燭芯。突然明月升上夜空,將那映照在簾幕上的花影連著簾幕一同卷起。
《生查子·遠山眉黛橫》注釋
生查子: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尊前集》注:雙調。元高拭詞注:南呂宮。四十字,上下片格式相同,各兩仄韻,上去通押。
遠山眉黛橫:化用晏幾道《生查子·遠山眉黛長》“遠山眉黛長”句。
延:嫌棄。
《生查子·遠山眉黛橫》賞析
這首詞是寫一位女了從傍晚到深夜的春愁。主人公的感情與周圍環境自然融合,風格清婉淡雅,讀時須細細體味,久而方知其味。
上片寫傍晚。
開頭二句寫環境同時暗中引出人物。《生查子》是個小令,形式宛如兩首仄韻的五言絕句,篇幅短小,不能盡情鋪敘,用筆務須精神。因此它在描寫景物的同時即照顧到人物,抓住主要特征,勾勒幾筆。遠山以眉言,楊柳以眼說,便是抓住未出場的女主人公最傳神的地方加以暗點。遠山,是古代一種畫眉的式樣。《西京雜記》卷二云:“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臉際常若芙蓉。”宇文氏《妝臺記》還說因受卓文君影響,時人效畫遠山眉。“媚柳開青眼”,本謂柳葉初生,細長如人之睡眼初睜,饒有媚態。元稹《生春》詩第九“何處生春早?春生柳眼中”,即指此。通常詩詞中皆以柳葉比眉,這里詞人為了避免落套,而以柳葉形容美人之俏眼,用語可謂新奇。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韋莊《荷葉杯》詞云:“一雙愁黛遠山眉,不忍更思惟。”可見遠山眉往往含有愁情。一雙遠山眉、新柳眼,已隱隱透露出女主人公的淡淡哀愁。
三、四兩句逐漸寫到人物所處的環境。“樓閣”乃女子的居處,“簾幕”乃室內陳設的帷幕,有時也指帳子。賀鑄《減字浣溪沙》有“樓角紅綃(一作初銷)一縷霞”句,色彩明麗,此詞“樓閣斷霞明”,與賀詞詞境近似。“簾幕春寒淺”,表明此刻女子正無聊獨處,漸覺陣陣微寒飄入妝樓,傳向羅幕。他沒有圍,似可窺見女主人公的內心世界。
過片二句寫夜間女主人公的活動。比之上片寫傍晚景色,又更加細致一層。然細品詞意,此乃寫女子長夜難耐的心情。所謂“杯延玉漏遲”(作秦觀詞者“延”字為“嫌”),是說主人公以酒銷愁,但覺時間過得太慢,正是俗語所說的“歡娛嫌夜短,愁苦怨更長”了。“燭怕金刀剪”,是說把燒焦了的燭芯剪了一次又一次,以至不堪再剪。這是描寫女子獨對孤燈,坐待天明。這兩句中,杯和燭本為無知之物,但詞人卻把它們擬人化,竟說酒杯也嫌漏刻過于遲緩,蠟燭也怕剪刀剪得頻繁。語似無理,然而詞中的無理之語,往往是至情之語。其心情之痛苦,自是不言而喻了。
最后二句,以振蕩之筆寫靜謐之景,遂使詞情揚起,色調突然趨向明朗。從詞中寫景來看,先是寫傍晚時的霞明,次是寫夜深時的燭暗,至此則讓鉆出云縫的明月,穿簾入戶。詞中人物的感情也仿佛隨著光線的變化,時而陰沉,時而開朗。其中“忽飛來”三字,表現月色之突然明朗,心情之突然暢快,非常準確。寫月亮如此生動,在整個宋詞史上也極其突出。月月色未現時原無花影,“花影和簾卷”顯然在“月色飛來”之后。不說看月而說卷簾,說卷簾又用“花影和簾卷”這樣優美精致的詞句來表述,不純是以景結情,還通過行動以表達內心。此刻閨中佳人是怎么想的呢,作者沒有明言,只是把這種帶有象征意味的景象呈現出來,讓讀者去想象,去品味。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含蓄不盡,意在言外。
《生查子·遠山眉黛橫》作者介紹
張孝祥(1132年-1169年),字安國,號于湖居士,漢族,簡州(今屬四川)人,生于明州鄞縣。宋朝詞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詞》1卷。其才思敏捷,詞豪放爽朗,風格與蘇軾相近,孝祥“嘗慕東坡,每作為詩文,必問門人曰:‘比東坡如何?’”
描寫眉毛的古風句子
2015-07-22
聊聊
眼如單鳳,眉似臥蠶”,哈哈,宋江、關羽都是這種“臥蠶眉”。
古詩中一般將美女的眉喻為遠山、春山,遠山很淡,這是無可懷疑的,春天的山不像夏天的山那么濃郁,因此這些顏色都是淡淡的。
漢代的眉式有八字眉、遠山眉、廣眉,這些眉樣唐代還有,白居易《新樂府·時世妝》:“雙眉畫作八字低。”《西京雜記》載“文君姣好,眉色如望遠山。”西漢卓文君眉如遠山,一時成為時尚,稱為“遠山眉”。漢氏伶玄《趙飛燕外傳》載,趙飛燕妹合德,為薄眉,號“遠山黛”。兩漢流行廣眉,當時民諺有“城中好廣眉,四方且半額”的說法。隋朝盛行長峨眉,唐初又流行廣眉。唐詩人張籍《倡女詞》:“輕鬢叢梳闊掃眉。”開元、天寶后,長眉再度時髦,又稱柳眉。唐詩人王衍《甘州曲》:“柳眉桃臉不勝春。”晏幾道《菩薩蠻》:“哀箏一弄湘江曲,聲聲寫盡湘波綠。纖指十三弦,細將幽恨傳。當筵秋水慢,玉柱斜飛雁。彈到斷腸時,春山眉黛低。”在這首詩中春山喻美人的眉峰。古代女子用黛(青黑色顏料)畫眉,故稱眉為眉黛。
水滸傳描寫李師師的詩句
1. 關于描寫李師師的詩句
關于描寫李師師的詩句 1. 誰能提供一下有關于描寫李師師的詩句
李師師與詩詞 李師師是北宋末年色藝雙絕的名伎,其事跡多見于野史,筆記小說。
李師師最擅長的是“小唱”,所唱多“長短句”,即今之宋詞。宋代有多位著名詞人曾經李師師有過交往,留下了多首跟她有關的詞作。
張先曾專為李師師創作新詞牌《師師令》,并有一詞云: 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
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長勝未起。
縱亂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
問東風何似。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於珠子。
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里。
武功員外郎賈奕曾與李師師交情深厚,由于宋徽宗常去李師師處,別人去不大方便,頗有怨言。一日偶遇李師師,便去她家中留宿,酒后不免醋意大發,寫了一首諷刺宋徽宗的詞: 閑步小樓前,見個佳人貌似仙;暗想圣情琿似夢,追歡執手,蘭房恣意,一夜說盟言。
滿掬沉檀噴瑞煙,報道早朝歸去晚回鑾,留下鮫綃當宿錢。 宋徽宗聽說后大怒,差點殺了他,最后被貶到瓊州做了個參軍。
秦觀曾作《生查子》詞寫她的色容: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穎川花,不似師師好。
2. 李師師詩句
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悶悶不樂,時有高俅、楊戩在旁陪侍,高俅見了,便進言道:“陛下貴為天子,何事不可為!正可及時行樂,以期不負韶華,況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自尋歡樂,未免老大徒傷。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當排遣愁懷,力尋歡樂,以免辜負年華。”正說著,忽然一陣風飄過管弦之聲。徽宗說:“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這樣快樂。朕欲出觀市廛景至,恨無其由。”楊戩立即說:“這個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樣。我等裝成仆從,自后窄門出去私行,就可以暢觀市廛風景了。”就這樣徽宗被兩個奸里引出皇宮。一路穿大街、過小巷,但見到處是歌臺舞榭,酒市花樓,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興,天色將暮的時候,來到金環巷。這里的風趣又與他處不同,戶戶家家,簾兒底笑語喧嘩,門兒里蕭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原來高俅常常在這里出入,尤其認得名妓李師師,特地把徽宗引來。有詩一首形容李師師的美貌:
嚲眉鸞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鳳鞋半折小弓弓,鶯語一聲嬌滴滴。
裁云剪霧制衫穿,束素纖腰恰一搦。
桃花為臉玉為肌,費盡丹青描不得。
歐陽修晏殊同時代的“張三中”(因其《行香子》詞中有“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之句)“張三影”(因其曾自舉平生得意之三詞帶影字詞句:“云破月來花弄影”[《天仙子》];“嬌柔懶起,簾幕卷花影”[《歸朝歡》];“柳徑無人,墮風絮無影”[《剪牡丹》)])之稱的著名詞人張先張子野,曾專門為李師師新創詞牌《師師令》,并有一詞曰:
香鈿寶珥,拂菱花如水。學妝皆道稱時宜,粉色有、天然春意。蜀彩衣長勝未起。縱亂云垂地。 都城池苑夸桃李。問東風何似。不須回扇障清歌,唇一點、小于珠子。正是殘英和月墜。寄此情千里。
“蘇門四學士”之一、善寫男女情愛、“文麗而思深”的秦觀秦少游,描寫李師師妝容相貌的詞作,就更加言簡意賅,生動傳神。一首《生查子》,廣為傳唱:
遠山眉黛長,細柳腰肢裊。妝罷立春風,一笑千金少。 歸去鳳城時,說與青樓道:遍看潁川花,不似師師好。
秦觀另一首贈給李師師的詞作《一叢花》寫出了一代名妓的風情韻致。詞曰:
年來今夜見師師。雙頰酒紅滋。疏簾半卷微燈外,露華上、煙裊涼口。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 假期誰料久參差。愁緒暗縈絲。相應妙舞清歌夜,又還對、秋色嗟咨。惟有畫樓,當時明月,兩處照相思。
而最富傳奇色彩的是精通音律、享有“詞家之冠”美名的周邦彥(字美成)的幾首詞。南宋張端義《貴耳集》記載:一天,風流皇帝宋徽宗趙佶突然駕臨李師師寓所。先他而至的周邦彥避之不及,情急之下,便躲到了睡床底下。宋徽宗當時給李師師帶去了一枚江南進貢的新鮮橙子,對坐享用,一番繾綣言談。徽宗離去之后,周邦彥根據床下親聞,寫成一首《少年游》詞,如下:
并刀如水,吳鹽勝雪。纖手破新橙。錦幄初溫,獸煙不斷,相對坐調笙。 低聲問:向誰行宿?城上已三更。馬滑霜濃,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后來有一次李師師在徽宗面前唱起這首詞,徽宗問是誰的作品,李師師不敢隱瞞,據實以告。宋徽宗聽后,狎妓秘密被人窺知的惱怒和醋意兼而有之,心中不悅,很快便下令將周邦彥“押出國門”。一二天后,徽宗再到李師師寓所時,適逢李師師給周邦彥餞行去了。坐等至深夜初更的宋徽宗,見到愁容滿面、臉帶淚痕的李師師,怒問其何事晚歸。得知是餞別被自己黜出京城的周邦彥去了,便問周邦彥離別之際有何詞作,李師師告以有一首《蘭陵王》,“柳陰直,煙里絲絲弄碧。隋堤上,曾見幾番、拂水飄綿送行色。登臨望故國,誰識京華倦客。長亭路,年去歲來,應折柔條過千尺……”。不料,聽李師師唱罷此曲,徽宗龍顏大悅,隨即下令召周邦彥回汴京,委以“大晟府樂正”一職——當時朝廷音樂機關的最高長官。
故事可能系附會演義而成,未必真有其事。但周邦彥跟李師師往來,寫過跟她有關的詞作,大約卻是事實。宋代無名氏《大宋宣和遺事》記載,周邦彥有一首《玉蘭兒》,記錄了他初見李師師的印象,“鉛華淡佇新妝束,好風韻,天然異俗。彼此知名,雖然初見,情分先熟。。。”。宋人陳鵠《耆舊續聞》記載,周邦彥到過李師師家后,寫了一首《洛陽春》,“眉共春山爭秀,可憐長皺。莫將清淚濕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3. 水滸傳施耐庵形容李師師的那首詩
香消玉殞知何處——宋徽宗與李師師
文人皇帝自有文人氣,與李師師的風流韻事為后人流傳。
一天,宋徽宗因游幸已倦,坐在千秋亭上悶悶不樂,時有高俅、楊戩在旁陪侍,高俅見了,便進言道:“陛下貴為天子,何事不可為!正可及時行樂,以期不負韶華,況人生如白駒過隙,若不自尋歡樂,未免老大徒傷。徽宗答道:“卿言甚是,朕當排遣愁懷,力尋歡樂,以免辜負年華。”正說著,忽然一陣風飄過管弦之聲。徽宗說:“朕深知九事之中,反不如小民這樣快樂。朕欲出觀市廛景至,恨無其由。”楊戩立即說:“這個容易,陛下只要扮作秀才模樣。我等裝成仆從,自后窄門出去私行,就可以暢觀市廛風景了。”就這樣徽宗被兩個奸里引出皇宮。一路穿大街、過小巷,但見到處是歌臺舞榭,酒市花樓,看得徽宗皇帝好不高興,天色將暮的時候,來到金環巷。這里的風趣又與他處不同,戶戶家家,簾兒底笑語喧嘩,門兒里蕭管嗷嘈。是汴京城有名的妓院所在地,原來高俅常常在這里出入,尤其認得名妓李師師,特地把徽宗引來。有詩一首形容李師師的美貌:
嚲眉鸞髻垂云碧,眼入明眸秋水溢。
鳳鞋半折小弓弓,鶯語一聲嬌滴滴。
裁云剪霧制衫穿,束素纖腰恰一搦。
桃花為臉玉為肌,費盡丹青描不得。
李師師原本是汴京城內經營染房的王寅的女兒,母親早逝,由父親煮漿代乳,撫養成人。據說她生下來不曾哭過,一直到三歲的時候,按照當時的習俗,他父親把她寄名到佛寺,佛寺老僧為她摩頂時,才突然放聲大哭,聲音高吭嘹亮,聲震屋瓦,那老憎合什贊道:“這小小女孩真是個佛門弟子!”當時一般人都把佛門弟子叫做“師”,“師師”的名字就由此而來。李師師四歲那年,她父親以罪入獄,病死獄中,從此由鄰居撫養,漸漸長得眉目如畫,通體雪艷,又善解人意,經營妓院的李媼將她收養,并延師教讀,又訓練歌舞,十三歲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態,掛牌應客,不久名滿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孫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輩,以一登其門為榮耀,就連山東水泊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漢的首領及時雨宋江也不遠萬里,冒死潛入汴京,為的是一親芳澤,事后還在墻壁上留詞紀興:天南地北,問乾坤何處,可容狂奴?借得山東煙水寨,來買鳳城春色。翠袖圍香,絞綃籠玉,一笑千金值。神仙體態,薄幸如何消得?回想蘆草灘頭,蓼花汀畔,皓月空凝碧。六六雁行八九,只待金雞消息!義膽包天,忠肝蓋地,四海無人識,閑想萬極,醉鄉一夜頭白。
李師師當時名聲日高,尋常人難得一見。宋徽宗被高俅領來,聽說要見名妓李師師,開始還說:“這恐未便。”在高、楊二人信誓旦旦地擔保絕不會走露風聲后,立即說:“既沒甚妨礙,朕就進去一游,只是略去君臣名分,勿使人識破機關。”高俅領命立即引徽宗入內,李師師早已迎了上來,徽宗見到師師暗暗地喝一聲采,李師師瞧著高俅對她微微一笑。徽宗三人各報一個假名,李師師原就與高俅相識,這時不由一愣,她原還以為是高球來玩,后來見高球在另一人面前居然還卑躬媚笑,她何等心靈性巧,立刻就知道那人來頭更大,那一份精神勁兒立即改變方向。宋徽宗看著李師師輕佻微逗、眉目傳情,早已忘記了自己是皇帝,便與李師師百般調笑起來。高、楊兩人乘機從旁鼓助興致,漸漸地謔浪笑傲,絕無禁忌,高、楊二人知趣退出。徽宗見二人退出,便抱起李師師人踩上床,李師師明知他是位大貴人,自然放出手段,百般奉承,宋徽宗但覺味道新鮮,歡娛無比。李師師有一種怪癖,凡是到她這里來,只要略通文墨,便得留詩詞一首。
她見宋徽宗雍容華貴,雅致非常,當然不會放過。宋徽宗詩詞、書畫無不冠絕古今,這時又正在興頭上,欣然命筆,用他那獨一無二的“瘦金體”書法寫道:淺酒人前共,軟玉燈邊擁,回眸入抱總含情。痛痛痛,輕把郎推,漸聞聲顫,微驚紅涌。試與更番縱,全沒些兒縫,這回風味忒顛犯,動動動,臂兒相兜,唇兒相湊,舌兒相弄。
4. 水滸之燕青寫給李師師的情詩是什么
相遇
琴聲悠悠繞梁行,遠山含黛瓔珞動。
冰肌玉骨輕紗舞,芊芊十指嫩如蔥。
桃紅粉面點朱唇,明眸皓齒巧笑生。
蓮步款款香陣陣,嬌羞百媚萬種情。
廳中才俊美貌男,儀容佼佼賽潘安。
談吐不俗多禮道,琴棋書畫亦通曉。
聲聲姐姐飄入耳,醉口醉心心鹿跳。
疑是前緣今生定,一見鐘情情醉了。
v 一見傾城無不曉,兩見傾國帝折腰。
三眼呆塑難挪步,四眼但愿君不老。
不求天地共長生,但求與君共相好。
燕青師師相會時,代做此文把情表。
5. 尋找一些關于青樓的詩句
憶青樓
破磚殘瓦似相識,
孤燕細語亦相知。
猶記紙醉金迷時,
秦淮河水盡胭脂。
嘆青樓
抬頭望,
飯已涼,
殘雪遍木床,
昔日青絲盡白霜,
人老珠黃,
晚景更凄涼。
舊時多少癡心漢,
山盟海誓皆相忘,
問蒼天!
我輩何罪?
所遇盡為負心郎!
昔日芙蓉花, 今成斷根草。
以色事他人, 能得幾時好?
1.章臺柳,章臺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縱使長條似舊垂,也應攀折他人手。
原指唐人韓君平,他在安史之亂中與妻子柳氏失散。戰亂之后,他不知道妻子是否還活著,更不知道她在哪里、是否改嫁?于是請人帶了一袋黃金和一頁詩文去尋訪妻子的下落。
而與丈夫失散若干年之后的柳氏已經削去頭發作了尼姑,嗚咽之余回信是一首《楊柳枝》:“楊柳枝,芳菲節,所恨年年贈離別。一葉隨風忽報秋,縱使君來豈堪折”
后有以章臺柳比喻妓女
2. 歡寢方濃,恨雞聲之斷愛;
思憐未洽,嘆馬足以無情。
使我勞心,因君減食;
再期后會,以結齊眉。
長安名妓劉國容,國色天香,才思敏捷,常與詩人們迭吟遞唱。她與新科進士郭昭述情濃似酒,離別時贈情郎的一首短詩。
雖寫離別,但卻是何等風光旖旎。
3.遣懷 作者:唐·杜牧
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
此追憶揚州歲月之作。杜牧于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淮南節度使牛僧孺幕府任推官,轉掌書記,居揚州。當時他三十一、二歲,頗好宴游。從此詩看,他與揚州青樓女子多有來往,詩酒風流,放浪形骸。故日后追憶,乃有如夢如幻、一事無成之嘆。
小杜也算是唐詩人中的風流才子
表面放蕩不羈,留連勝色,可其實他詩憂國憂民吧。
他另一首寫歌女的詩:
泊秦淮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4.這說到后庭花,不得不說南朝陳后主的貴妃張麗華,她本是歌妓出身,發長七尺,光可鑒人,陳后主對她一見鐘情,據說朝堂之上,還常將其放在膝上共商國事。當時楊堅正積蓄兵力,有奪取天下之心,而陳后主并不在意,還整天過著花天酒地的生活。陳后主在光照殿前,又建“臨春”、“結綺”、“望仙”三閣,自居臨春閣,張麗華住結綺閣,龔孔二貴妃同住望仙閣,整日只作飲酒賦詩之事。
陳后主曾做一首《玉樹后庭花》:
麗宇芳林對高閣,新裝艷質本傾城;
映戶凝嬌乍不進,出帷含態笑相迎。
妖姬臉似花含露,玉樹流光照后庭;
花開花落不長久,落紅滿地歸寂中!
5.白居易的《琵琶行》里亦有幾句:
十三學得琵琶成,名屬教坊第一部。
曲罷曾教善才服,妝成每被秋娘妒。
五陵年少爭纏頭,一曲紅綃不知數。
鈿頭銀篦擊節碎,血色羅裙翻酒污。
今年歡笑復明年,秋月春風等閑度。
弟走從軍阿姨死,暮去朝來顏色故。
門前冷落鞍馬稀,老大嫁作商人婦。
倒像是寫青樓女子的一生。
6.李賀的將進酒里有:
琉璃鐘,琥珀濃, 小槽酒滴真珠紅。
烹龍炮鳳玉脂泣, 羅幃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鼉鼓; 皓齒歌,細腰舞。
(可用作青樓酒宴描寫)
7.淫詞濫調:
幸因今日,得睹嬌娥。眉如初月,目引橫波。素胸未消殘雪,透輕羅。朱含碎玉,云髻婆姿。
兩眼如刀,渾身似玉,風流第一佳人。及時衣著,梳頭京樣,素質艷麗青春。善別官商,能調絲竹,歌令尖新。
十指如玉如蔥,凝酥體雪透羅裳里。
水精簾里頗黎枕,暖香惹夢鴛鴦錦。
以上雖然惡俗,有點低級趣味,但可用作青樓女子描寫的說。
以上是本人平時積累和剛剛的尋找,希望能幫上忙。。。
其實應該還蠻多的,你可以多找找那些經常留連青樓的詩人、詞人的作品。
6. 描寫妓女的詩詞
姜夔,柳永……古代詩詞人許多都寫過。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李白《對酒》: 葡萄酒、金叵羅,吳姬十五細馬馱。青黛畫眉紅錦靴,道字不正嬌唱歌。玳瑁筵中懷里醉,芙蓉帳底奈君何!
白居易《江南喜逢蕭九徹因話長安舊游戲贈五十韻》:“結伴歸深院,分頭入洞房。彩帷開翡翠,羅薦拂鴛鴦。留宿爭牽袖,貪眠各占床。綠窗籠水影,紅壁背燈光。索鏡收花鈿,邀人解袷襠。暗嬌妝靨笑,私語口脂香。”
《醉后題李、馬二妓》:“行搖云髻花細節,應似霓裳趁管弦。艷動舞裙深似火,悉凝歌黛欲生煙。有風縱道能回雪,無人何由忽吐蓮。疑是兩般心未決,雨中神女月中仙。”
杜牧《贈別二首》:娉娉裊裊十三余,豆蔻梢頭二月初。春風十里揚州路,卷上珠簾總不如。
秦觀《滿庭芳》:山抹微云,天連衰草,畫角聲斷譙門。暫停征棹,聊共引離樽。多少蓬萊舊事,空回首、煙靄紛紛。斜陽外,寒鴉萬點,流水繞孤村。 銷魂。當此際,香囊暗解,羅帶輕分。謾贏得,青樓薄幸名存。此去何時見也?襟袖上、空惹啼痕。傷情處,高城望斷,燈火已黃昏。
《一叢花》:“年時今晚見師師,雙頰酒紅滋,疏簾半卷微燈處,露華上,煙裊涼,簪髻亂拋。偎人不起,彈淚唱新詞。”
關于還不知遠山眉黛如何描和眉是遠山不描而黛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