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哪些詩有賞析的詞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哪些詩有賞析,以及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經(jīng)典的古詩詞賞析
人生如戲,每一個人都是主宰自己生命唯一的導演。順從自己的內(nèi)心,才是最好的活法;笑看人生,才能擁有海闊天空的人生境界。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整理的經(jīng)典的古詩詞賞析,歡迎大家參考!
經(jīng)典的古詩詞賞析 篇1
《山中與幽人對酌》
【唐代】李白
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
【賞析】:從兩人對酌到請卿自便,相邀改日再飲,能于真率的舉止談吐中,將一種深情曲曲表達出來,自然有味,表現(xiàn)了一種隨心所欲、恣情縱飲、不拘禮節(jié)的人生態(tài)度。
《題秋江獨釣圖》
【清代】王士禛
一蓑一笠一扁舟,一丈絲綸一寸鉤。
一曲高歌一樽酒,一人獨釣一江秋。
【賞析】:全詩描寫了一個漁夫打扮的人,在江上垂釣的情形。前兩句近乎白描,后兩旬卻有著無窮意味。觀全詩,九個“一”巧妙嵌入其中,更是將詩與圖的意境表現(xiàn)得分毫不差。至于漁人釣的是魚?是秋?是瀟灑自在的生活?是無拘無束的心情?在詩人看來,這樣的秋江獨釣者,如此才是真正懂得生活樂趣的人。
《約客》
【宋代】趙師秀
黃梅時節(jié)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賞析】:梅雨季節(jié),陰雨連綿,池塘水漲,蛙聲不斷,詩人獨自期客而客人卻始終沒有出現(xiàn),詩人一人枯坐敲棋,寂靜無聊,靜靜地看著閃閃的燈花。
《人月圓·山中書事》
【元代】張可久
興亡千古繁華夢,詩眼倦天涯。
孔林喬木,吳宮蔓草,楚廟寒鴉。
數(shù)間茅舍,藏書萬卷,投老村家。
山中何事?松花釀酒,春水煎茶。
【賞析】:這首小令當是作者張可久寓居西湖山下時所作。通過感慨歷史的興亡盛衰,表現(xiàn)了作者勘破世情,厭倦風塵的人生態(tài)度,和放情煙霞,詩酒自娛的恬淡情懷。
《終南別業(yè)》
【唐代】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賞析】:王維的詩與畫極富禪機禪意,文學史上尊他為“詩佛”。水窮云起,在他看來正如人生境界的起落。這首詩沒有描繪具體的山川景物,卻能把不食人間煙火的世外高人形象和自然的安逸美好表現(xiàn)出來。不刻意探幽尋勝,而能隨時隨處領略到大自然的美好,這才是隱居的真諦。
《鷓鴣天·西都作》
【唐代】朱敦儒
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分付與疏狂。
曾批給雨支風券,累上留云借月章。
詩萬首,酒千觴。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
【賞析】:詞人以“山水郎”自居,寫自己熱愛山水乃出于天性,聲稱自己懶散的生活方式和狂放的性格特征亦屬天賦,將高潔與疏狂的品性統(tǒng)一起來,表現(xiàn)出不愿與污濁的社會同流合污的狂放。
經(jīng)典的古詩詞賞析 篇2
《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zhì),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qū)嬇f詩。
但夸端午節(jié),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賞析:這里的'“五絲”就是指百索、長命縷,表達了人們對長壽的一種期盼,反映出唐人樂生、重生的人生態(tài)度,他們追求幸福快樂的生活。
《端午日賜衣》
唐·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nèi)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端午》
唐·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賞析:端午節(jié)為農(nóng)歷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白晝越來越長,所以說“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時當端午,用鹽佐食梅子,飲酒歡樂,木槿茂盛,蘆葦發(fā)出清香,心情愉快的唐明皇祝愿天下安康長壽,以顯示皇恩浩蕩。
《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唐·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shù),五音調(diào)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xù)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賞析:唐代人將五色絲線編織成帶,佩在身上,稱為“長命縷”或者“續(xù)命縷”,所以說“長絲續(xù)命人”。而“九子粽”源于九子蒲(一種蒲草),“粽子”又與“種子”諧音,寓意得子,所以用九子蒲葉包裹粽子,表達多子多孫的美好祝愿。“方殿臨華節(jié),圓宮宴雅臣”說的是唐代皇帝會在端午節(jié)召請群臣宴飲。
《詩·五月五日》
宋·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jié)之貺以詩還答》
唐·權德輿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
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賞析:唐人有端午節(jié)贈物的習俗,不僅在君臣之間,一般社會成員和家人之間也有。權德輿做官需要值班,不能和家人一起過端午,家人就送來了衣服(輕裾)和彩結(jié)(彩縷)等節(jié)日禮物。
《表夏十首(其十)》
唐·元稹
靈均死波后,是節(jié)常浴蘭。
彩縷碧筠粽,香粳白玉團。
逝者良自苦,今人反為歡。
哀哉徇名士,沒命求所難。
賞析:“浴蘭”指古人端午節(jié)“浴蘭湯”的習俗,用草藥煎湯淋浴。因為粽子用絲線纏裹,所以說“彩縷碧筠粽”。早期的粽子是用黍米做的,也稱粽子為“角黍”。唐代開始用糯米代替黍米來制作粽子,色澤變白,味道香甜,所以形容粽子為“香粳白玉團”。
《端午日伏蒙內(nèi)侍賜晨服》
唐·楊巨源
彩縷纖仍麗,凌風卷復開。
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
在笥清光發(fā),當軒暑氣回。
遙知及時節(jié),刀尺火云催。
賞析:唐代皇帝在端午日會賞賜大臣衣服、扇子和百索等禮物,官員也要向皇帝進奉禮物,也以衣服為最常見。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
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
丹心照夙昔,鬢發(fā)日已改。
我欲從靈均,三湘隔遼海。
賞析:五月五日端午節(jié),你贈與我一枝艾草。故人看不到,新結(jié)交的知己在萬里之外。往日為國盡忠的人,現(xiàn)在白發(fā)蒼蒼。盡管三湘和這里相隔很遠,仍然想要從屈原那里獲得慰藉和力量。
《乙卯重五詩》
宋·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賞析:詩人在端午日,看看山村中盛開的石榴花,然后包粽子、掛艾草、采藥草,也在額上點了雄黃酒,傍晚忙完了,準備喝一杯。
有名的古詩賞析
王維《竹里館》賞析竹里館 ·王維獨坐幽篁里, 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 明月來相照. 【詩文賞析】
這首小詩總共四句.拆開來看,既無動人的景語,也無動人的情語;既找不到哪個字是詩眼,也很難說哪一句是警策. 詩中寫到景物,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幽篁”、“深林”、“明月”.對普照大地的月亮,用一個“明”字來形容其皎潔,并無新意巧思可言,是人人慣用的陳詞.至于第一句的“篁”與第三句的“林”,其實是一回事,是重復寫詩人置身其間的竹林,而在竹林前加“幽”、“深”兩字,不過說明其既非庾信《小園賦》所說的“三竿兩竿之竹”,也非柳宗無《青水驛叢竹》詩所說的“檐下疏篁十二莖”,而是一片既幽且深的茂密的竹林.這里,象是隨意寫出了眼前景物,沒有費什么氣力去刻畫和涂飾.
詩中寫人物活動,也只用六個字組成三個詞,就是:“獨坐”、“彈琴”、“長嘯”.對人物,既沒有描繪其彈奏舒嘯之狀,也沒有表達其喜怒哀樂之情;對琴音與嘯聲,更沒有花任何筆墨寫出其音調(diào)與聲情.
表面看來,四句詩的用字造語都是平平無奇的.但四句詩合起來,卻妙諦自成,境界自出,蘊含著一種特殊的藝術魅力.作者王維《輞川集》中的一首名作,它的妙處在于其所顯示的是那樣一個令人自然而然為之吸引的意境.它不以字句取勝,而從整體見美.它的美在神不在貌,領略和欣賞它的美,也應當遺貌取神,而其神是包孕在意境之中的.就意境而言,它不僅如施補華所說,給人以“清幽絕俗”(《峴傭說詩》)的感受,而且使人感到,這一月夜幽林之景是如此空明澄凈,在其間彈琴長嘯之人是如此安閑自得,塵慮皆空,外景與內(nèi)情是抿合無間、融為一體的.而在語言上則從自然中見至味、從平淡中見高韻.它的以自然、平淡為特征的風格美又與它的意境美起了相輔相成的作用.
可以想見,詩人是在意興清幽、心靈澄凈的狀態(tài)下與竹林、明月本身所具有的清幽澄凈的屬性悠然相會,而命筆成篇的.詩的意境的形成,全賴人物心性和所寫景物的內(nèi)在素質(zhì)相一致,而不必借助于外在的色相.因此,詩人在我與物會、情與景合之際,就可以如司空圖《詩品??自然篇》中所說,“俯拾即是,不取諸鄰,俱道適往,著手成春”,進入“薄言情悟,悠悠天鈞”的藝術天地.當然,這里說“俯拾即是”,并不是說詩人在取材上就一無選擇,信手拈來;這里說“著手成春”,也不是說詩人在握管時就一無安排,信筆所之.詩中描寫周圍景色,選擇了竹林與明月,是取其與所要顯示的那一清幽澄凈的環(huán)境原本一致;詩中抒寫自我情懷,選擇了彈琴與長嘯,則取其與所要表現(xiàn)的那一清幽澄凈的心境互為表里.這既是即景即事,而其所以寫此景,寫此事,自有其醞釀成熟的詩思.更從全詩的組合看,詩人在寫月夜幽林的同時,又寫了彈琴、長嘯,則是以聲響托出靜境.至于詩的末句寫到月來照,不僅與上句的“人不知”有對照之妙,也起了點破暗夜的作用.這些音響與寂靜以及光影明暗的襯映,在安排上既是妙手天成,又是有匠心運用其間的.
具體的范文模板
鏈接: 提取碼: gx4s
?
經(jīng)典古詩名句賞析大全
下面是我整理的《經(jīng)典古詩名句賞析大全》,歡迎大家閱讀和分享!
1、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詩句意思:將來一定要登上泰山的最高峰,縱目四望,方能看出群山是那么的低矮渺小。
理解賞析:“會當”是“一定要”的意思。這兩句是詩人望岳所產(chǎn)生的意愿,抒發(fā)了詩人定登絕頂?shù)暮狼椋菉^發(fā)有為的象征。既表現(xiàn)了詩人豪邁不羈的審美情懷,也讓我們感受到了詩人那種匡時濟世、建功立業(yè)的氣概和抱負。
2、沉舟側(cè)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詩句意思:沉舟旁邊,有千帆爭先競發(fā);病樹前頭,有萬木競相爭春。
理解賞析:詩人以沉舟、病樹比喻自己,固然感到惆悵,卻又相當達觀,反而勸慰朋友(白居易)不必為他憂傷。對世事的變化和仕宦的升沉,表現(xiàn)出豁達的襟懷。這兩句詩的形象比喻遠遠超出了詩人的主觀意圖,借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樸素的辯證法思想和向前看的樂觀精神,蘊涵新事物必將取代舊事物的哲理。
3、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劉禹錫《秋詞》)
詩句意思:自古以來,每當秋天到來,人們就為那寂寞孤獨的日子而感到悲傷,我說秋天的日子遠遠好于春天的日子。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以議論發(fā)端,警策有力。詩人針對志士失志,對現(xiàn)實失望,對前途悲觀的實質(zhì),強調(diào)秋天比那萬物萌生、欣欣向榮的春天還要好,進而喚醒人們?yōu)槔硐攵鴬^斗的英雄氣概和高尚情操。
4、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杜牧《赤壁》)
詩句意思:假如東風沒有給周瑜方便,那春光明媚的銅雀臺里早就鎖住大喬和小喬了。
理解賞析:這兩句是議論,強調(diào)周瑜取勝是靠天時地利之便,暗含機遇造英雄的哲理。
5、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李商隱《無題》)
詩句意思:這相思之情正如春蠶的絲(情思)悠悠無盡,只有到了死才能完結(jié);這思念之淚正像蠟燭的殘脂一點點地燃燒、消失,只有到它化為灰燼后,思念之淚才會流干。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巧妙地把自己的相思和情思,通過新穎恰當?shù)谋扔鳎焉鷦痈腥说男蜗竺枥L出來,表現(xiàn)了別后思念之深和對愛情無比堅貞的態(tài)度。蘊涵執(zhí)著追求的哲理。
6、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王安石《登飛來峰》)
詩句意思:不怕浮云遮蔽了視線,實在是因為自己處在最高層。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是全詩的重心,議論精彩,富于哲理。“浮云”是“邪臣蔽賢”的象征;“身在最高層”隱喻自己德才卓絕,不怕人毀謗,表現(xiàn)了詩人在政治上高瞻遠矚,立志改革的理想和抱負。
這兩句詩闡明了站得高、看得遠的道理。喻指掌握了正確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在觀察社會,處理問題時就能高瞻遠矚,信心百倍,排除阻力,克服困難,把事業(yè)推到一個新的高度。
7、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蘇軾《浣溪沙》)
詩句意思:誰說人生沒有再次年輕的時候?門前的溪水尚且能向西流去。
理解賞析:詞人就溪水西流抒發(fā)感慨,發(fā)表議論。用溪水西流證明人生也有返老還童的可能。表現(xiàn)了詞人被貶后壯志不衰、樂觀向上的情懷,蘊涵事在人為的哲理。
8、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詩句意思:在那山水連綿重疊的地方,真讓人懷疑路已走到盡頭了,無法前行;沒想到那柳色深深、花色紅艷的地方又出現(xiàn)了一座村莊。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寫山間水畔的景色,寫景中寓含哲理,如果鍥而不舍繼續(xù)前行,就會發(fā)現(xiàn)一個前所未有的新天地。反映了詩人對前途所抱的希望,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此消彼長的道理。
9、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shù)百年。(趙翼《論詩》)
詩句意思:祖國的大好河山代代都孕育出許多杰出人物,他們都以創(chuàng)造性的詩篇各自領導詩壇幾百年。
理解賞析:詩人肯定了每個時代都有他自己的天才詩人,他們以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詩篇領導當代詩壇,創(chuàng)一代詩風。詩句也含著強烈的追求創(chuàng)造精神,詩人呼喚要擺脫崇古、擬古的框框,走一條屬于自己的新路,創(chuàng)造出更多更好的適應當代人審美意識和要求的詩作。他鼓勵詩人們在繼承的基礎上力求創(chuàng)造,爭取做“領風騷”的“才人”。詩句蘊涵新事物必將代替舊事物的哲理。
10、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龔自珍《己亥雜詩》)
詩句意思:飄落的紅花原來并不是無情物,它們即使粉身碎骨也要把自己化作春泥,去滋養(yǎng)、守護花兒。
理解賞析:詩人借落花傾吐心曲,即使仕途上出現(xiàn)挫折,他也要進行新的斗爭,為改革和振興生我養(yǎng)我的中華大地奉獻自己的畢生精力乃至生命。
這兩句蘊涵的哲理是:世界上的事物都具有兩重性。就像“落紅”一樣,似乎無用,但它又能化泥護花,仍有價值和作用。因此“有用”和“無用”是相對的,關鍵是觀察者從什么角度去看。
11、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詩句意思:海日生于殘夜,將驅(qū)盡黑暗;江上景物所表現(xiàn)的“春意”,闖入舊年,將趕走嚴冬。
理解賞析:詩句不僅寫景逼真,敘事確切,而且表現(xiàn)出具有普遍意義的生活真理,在描寫景物、節(jié)氣之中,蘊含著一種自然的理趣,給人以樂觀、積極、向上的藝術鼓舞力量。
12、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采用了比喻的修辭手法,以春花喻冬雪,想象豐富奇特,從塞北的嚴酷環(huán)境,竟然想到春天的梨花,氣氛熱烈,色彩奇麗。
13、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理解賞析:這三句前后用七字句,中間用九字句,句句蟬聯(lián)而下,其中的“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安如山”等詞,聲音洪亮,節(jié)奏鏗鏘,境界開闊,恰當?shù)乇憩F(xiàn)了作者內(nèi)心的激情和火熱的希望。表達了詩人推己及人的博大胸懷和希望天下寒士都能安居樂業(yè)的美好理想。
14、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詩句意思:古往今來,人難免一死,為拯救祖國而死,舍生取義,一片丹心將垂于史冊,映照千古。
理解賞析:這激情慷慨的兩句詩,表明了詩人舍生取義的決心,充分體現(xiàn)了他的民族氣節(jié)。
1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李白《行路難》)
理解賞析:這兩句詩是全詩的高潮,“長風”“破浪”“直掛”“濟滄海”,這些詞一氣貫下,盡掃茫然苦悶帶來的沉郁之氣,將詩情推向一個境界開闊的頂點。在此,我們所聽到詩人充滿信心和展望的強音:盡管前路阻礙重重,但總有一天可以乘風破浪,到達理想的彼岸。這兩句詩突出地表現(xiàn)了詩人追求理想的執(zhí)著。詩人常以此詩句自勉或鼓勵他人執(zhí)著追求理想。
關于哪些詩有賞析和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