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斜如何理解,白日斜的斜讀什么音
很多朋友對于白日斜如何理解和白日斜的斜讀什么音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為什么不說“夕陽斜”而說“白日斜”?
因為“白日斜”比“夕陽斜”更能寫出作者感嘆時光不在的心情。自己本想為國報效,但青春不再,因為夕陽本來就是斜的,所以寫不出作者苦悶的心境。。
不信,你去問龔自珍
龔自珍《己亥雜詩》的“浩蕩離愁白日斜”中的“斜”作何解釋?
斜,日西斜,就是說太陽快落山了的意思。
斜,是指不正,跟平面或直線既不平行也不垂直的。另有古音念xiá,在部分古詩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韻。 ——斜-百度百科
斜 現代語音:xié 參考古音:xiá (在部分古詩中使用古音以求押韻,比如:遠上寒山石徑斜[xiá])——斜-百度百科
這兩句詩中”“白日斜”怎么理解?
本詩開頭兩句,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或天涯襯托離愁,這種表現手法和馬致遠的“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有異曲同工之妙。
抬頭看天,已是夕陽西下,黃昏將至,更添一種日暮途窮的感覺,表現了詩人胸中的憂慮、怨恨以及失落
己亥雜詩龔自珍賞析
原文:
己亥雜詩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詩意:
我辭官歸鄉,有如從枝頭上掉下來的落花,但它卻不是無情之物,化成了春天的泥土,還能起著培育下一代的作用。浩浩蕩蕩的離別愁緒向著日落西斜的遠處延伸, 離開北京,馬鞭向東一揮,感覺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對詩句的理解:
①句:在無邊無際的離愁中,眼看夕陽又西下了。
②句:自己離開京師回南方,馬鞭東指,從此便同朝廷遠隔了。
③④兩句:落紅并不是無情的東西,它懷戀大自然,即使委落塵埃,也要化作春泥,護有新花生長,作者以落花自比,寄托了要培植人才,為國家和社會竭盡余力的懷抱。
賞析1:
《己亥雜詩》共315首。己亥指清道光19年(1839),*片戰爭的前一年,當時龔自珍辭官南歸,后又北上迎取眷屬,在南北往返途中,寫就巨型組詩。本文選自《己亥雜詩》的第五篇。作者當時憤然辭官,離別親朋好友,愁腸百結,真可謂“浩蕩離愁”?!昂剖帯币辉~,除了說明愁緒之濃,還蘊蓄著對當時社會的不滿、對當政者的憤然、對人民生活的擔憂等各種復雜的思想感情,同時我們還可以想象作者辭官之時拂袖而去的情景。“白日斜”是說作者帶著離愁南歸,因為愁緒郁積在胸中,所以感覺上時間過得很快,不知不覺已日薄西山。這里不說“夕陽”而取“白日”,正好與作者當時的心情相吻合,也隱喻當時國勢漸頹的社會現實?!耙鞅蕖笔侵冈娙说鸟R鞭,“東指”點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鄉(浙江)。“即天涯”是說距離故鄉還很遠。從這一句,我們可以想見:詩人在傍晚時分,立在馬上,面向故鄉,翹首以盼,隨興賦詩,百感交集。此時詩人在想什么呢?想落紅護花。“落紅”即落花,全句的本義是說從樹上飄落的花瓣并不是無情之物,而是依附地表,腐爛成泥,化作精魂,養育來年的.春花。作者借自然的循環法則來自比,表示自己雖然辭官,但仍會關心國家的前途命運。這富有哲理的一句話,傳達出詩人“不在其位,亦謀其政”的難能可貴的精神,表明了詩人無比堅定的決心,成為千古名句,激勵著多少人“老驥伏櫪,志在千里”。
賞析2:
清道光十年(1839)春末,龔自珍因事辭去禮部主事之職,于農歷四月二十三日動身南歸。詩人客居京城達二十年之久,北京已成了他的第二故鄉。今日一旦離去,已屆四十八歲的晚年了。“先生官京師,冷署閑曹,俸入本薄,性既豪邁,嗜奇好客,境遂大困,又才高觸動時忌。”其辭官離京時的萬端棖觸,可以想見。
第一句“浩蕩離愁白日斜”,以“浩蕩”二字,極為凝練地寫出離愁的深廣?!鞍兹招薄比忠还P勾勒景物,以夕陽西沉、暮色蒼茫的氣氛,強化了詩人離京時的眷戀、悵惘、失落、孤獨的種種情懷。詩人南下,本是回到故鄉,然而他卻感慨道:“吟鞭東指即天涯”。離京標志著龔自珍政治生涯的終結,他仕途蹭蹬而一事無成,此次離京無望重返,于是當聽到馬鞭抽響,便油然而生出天涯斷腸之感。滿懷愁緒的他,無心賞景,相反,京郊寥落的春光只會增加他的悵惘。可是他的視野里出現了落花--他在好幾篇詩中吟詠過的“薄命花”、“斷腸花”!當他觸景會心的一剎那,想必有一絲幽怨、幾分哀婉吧:那落花一旦委地,就不能重返故枝,只能零落成泥碾作塵,不象征著自己的遭遇和命運么?如果詩人沉浸于感嘆年華已逝、青春不再,那么他就不是龔自珍了。出乎意料的是,詩人用移情于物的手法,借落花翻出新意,為我們展示了一個極為瑰麗的境界:“落紅不是無情物,化做春泥更護花”!在詩人看來,落花作為個體,它的生命是終止了;但一當它化作春泥,就能保護、滋養出新的花枝,它的生命就在下一代群體身上得以延續,體現出真正的生命價值--終將孕育出一個繁花似錦、絢麗燦爛的春天!這哪里是落花的葬詞?這分明是一首新生命的贊歌!
而詩人龔自珍此次南下,是到杭州主掌書院,聚徒講學。他不無怨恨、不無留戀地告別了過去,但又滿懷希望地迎接新生活,致力于培養年輕一代。他對國家民族的那一份執著的忠忱,至此化為薪盡火傳、澤被后人的一種使命感,“落紅”的形象,就成了崇高獻身精神的象征。反復吟誦此詩,便會深感詩人一片冰心,照人肝膽!
這首詩意象單純,而情景渾成,比興無端,而心跡昭然,短短二十八字,展示了詩人博大的胸懷,揭橥了一種難能可貴的生命價值觀,具有涵包天地的思想和感情容量,洵稱定庵詩的壓卷之作。
已亥雜詩 為何是白日斜
白日斜,夕陽西下的黃昏時分。說明了詩人離去的時間也可理解為詩人的人生、仕途已象夕陽一樣(也可后面的內容自己認為吧,我也不知道能不能這樣理解)
浩蕩離愁白日斜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這是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中的第一句,想要知道作者表達的感情首先要知道這句詩的字面意思。“浩蕩”這個一般可以形容潮水或者龐大的軍隊,表示巨大無邊際的意思。在這句詩中作者用“浩蕩”來形容“離愁”,表示自己的離愁就像煙霧潮水那樣浩大無邊無際?!鞍兹铡敝傅氖翘栮柟獾囊馑??!靶薄弊衷谶@里應該度“xia二聲”,與下一句的“吟鞭東指即天涯”押韻,“斜”字的意思是狹窄,偏斜,形容陽光已經西斜,借指自己的生命已經快到盡頭了。這句詩連接起來表達了作者無盡的離愁和感嘆韶光易逝的悲涼之情。當時的龔自珍受到排擠流落異鄉,已深知自己再無回天之力。
白日斜如何理解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白日斜的斜讀什么音、白日斜如何理解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