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花陰如何寫愁,醉花陰的愁體現在哪些方面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醉花陰如何寫愁,以及醉花陰的愁體現在哪些方面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醉花陰》中李清照為什么“愁”呢?表現在哪里?
李清照的《醉花陰》寫于重陽節之時,她所愁苦的就在于與丈夫長久的分別,表達出的是一種濃郁的相思之情。而這種愁思具體的表現就在于以下幾點:其一是景色之愁;其二是節日之愁;其三是心境之愁。一、景色之愁
在這首詞作之中,李清照花費了大量的筆墨去描寫了景物,通過詞人離愁的視角看到的景物都被暈染上了一層悲涼和愁悶,從而讓整個客觀景象成為了詞人愁苦的共鳴體,不斷散發著濃烈的悲涼,感染著眾人。
“薄霧濃云愁永晝”,在開篇之時,“愁”就以及成為了一種濃烈且粘稠的東西,揮散不去。之后“半夜涼初透”“把酒黃昏后”,其中的悲戚之感通過景色更顯得濃郁和慘淡,富有著深刻的感染能力。
二、節日之愁
除了景色之外,詞作中還透露出了當時的創作時機——“佳節又重陽”,正如同“每逢佳節倍思親”一般的愁緒,到了節日之時,身邊卻依然沒有丈夫的陪伴,獨自一人飲酒,看著重陽節盛開的菊花,難免會幻想著夫妻二人共度良辰美景,飲酒作詩的場景,那是多么的幸福美滿。兩相對比之下,內心中的悲涼與愁苦自然就更增添了一層。
三、心境之愁
景色之愁、節日之愁都是外在的一種愁緒的表現,而《醉花陰》內在的愁思則是真正源自于心境,女子內心敏感的心緒在長久無人陪伴之后不斷發酵和萌芽,從而讓自身處于一種長久的悲涼的氛圍之中,所寫的詞也自然而然地表現出“愁”來。最終就落入到了“人比黃花瘦”的境遇之中。所思所想是如此之獨到,一個“瘦“字,讓愁苦之情油然而生,成為了千古之佳句。
李清照的詩詞《醉花陰》中的相思之愁是如何表現的?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永晝”,這只是詞人的一種心理感覺。時間對于歡樂與愁苦的心境分別具有相對的意義,一個人若對“薄霧濃云”特別敏感,擔心白天總也過不完,那么,她的心境定然不舒暢。“佳節又重陽”一個“又”字,是有很濃的感情色彩的,突出地表達了她的傷感情緒。緊接著兩句:“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丈夫不在家,玉枕孤眠,紗帳內獨寢,難免有孤寂之感。“半夜涼初透”,不只是時令轉涼,而是別有一番凄涼滋味。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暗示詞人高潔的胸襟和脫俗的情趣。同時也流露出“馨香滿懷袖,路遠莫致之”的深深遺憾。這是暗寫她無法排遣的對丈夫的思念。“莫道不消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三句,才共同創造出一個凄清寂寥的深秋懷人的境界。
李清照《醉花陰》 上闋中此人是如何渲染愁苦之情的?
通過創造的意境“薄霧”、“濃云”,借景抒發孤寂的愁情。“永晝”又點出愁的長久。
而“瑞腦銷金獸”,既寫出了時間的漫長,烘托出了環境的凄寂,更透露出詞人的百無聊賴的愁情。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