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別詩怎么寫,送別詩怎么寫好看
大家好,關于送別詩怎么寫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送別詩怎么寫好看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寫送別的古詩怎么寫作文250
1. 寫送別的古詩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瀝瀝漢陽樹,
芳草凄凄鸚鵡洲。
日暮鄉關何處是,
煙波江上使人愁。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斑馬鳴.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渭城朝雨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無言獨上西樓,月如鉤。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2. 描寫送別的古詩
贈汪倫----李白
李白登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 易水送別古詩賞析250字
唐高宗儀鳳三年(678),駱賓王以侍御史職多次上疏諷諫,觸忤武后,不久便被誣下獄。儀鳳四年(679)六月,改元調露(即調露元年),秋天,駱賓王遇赦出獄。那年冬天,他即奔赴幽燕一帶,側身于軍幕之中,決心報效國家。《易水送別》一,大約寫于這一時期。
從詩題上看。這是一首送別詩。從詩的內容上看,這又是一首詠史詩。詩人在送別友人之際,發思古之幽情,表達了對古代英雄的無限仰慕,從而寄托他對現實的深刻感慨,傾吐了自己滿腔熱血無處可灑的極大苦悶。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這兩句通過詠懷古事,寫出了詩人送別友人的地點。此地指易水,易水源自河北易縣,是戰國時燕國的南界。壯士指荊軻,戰國衛人,刺客。《史記·刺客列傳》載,荊軻為燕太子丹復仇,奉命入秦刺殺秦王,太子丹和眾賓客送他到易水岸邊。臨別時,荊軻怒發沖冠,慷慨激昂地唱《易水歌》:“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然后義無反顧,勇敢地啟程.這位輕生重義、不畏 *** 的社會下層英雄人物,千百年來一直活在人們的心中,受到普遍的尊敬和愛戴。詩人駱賓王長期懷才不遇,侘傺失志,親身遭受武氏政權的迫害,愛國之志無從施展,因而在易水送友之際,自然地聯想起古代君臣際會的悲壯故事,借詠史以喻今,為下面抒寫懷抱創造了環境和氣氛。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兩句,是懷古傷今之辭,抒發了詩人的感慨。昔時人即指荊軻。沒,死亡。荊軻至秦庭,以匕首擊秦王未中,被殺。這兩句詩是用對句的形式,一古一今。一輕一重,一緩一急,既是詠史又是抒懷,充分肯定了古代英雄荊軻的人生價值,同時也傾訴了詩人的抱負和苦悶,表達了對友人的希望。陶淵明曾有《詠荊軻》詩說:“惜哉劍術疏,奇功遂不成。其人雖已沒,千載有余情?!北磉_了對荊軻的崇敬與惋惜之情。賓王此詩,同陶詩交相輝映,但在意境的創造上更為含蓄有味?!敖袢账q寒”中的“寒”字,寓意豐富,深刻表達了詩人對歷史和現實的感受。首先,“寒”是客觀的寫景。此詩作于冬天,冬天北方的河水自然是寒冷的。其次,“寒”是對歷史的反思。荊軻這樣的古代英雄,雖然奇功不就,但也令人肅然起敬,詩人是懷著深切緬懷之情的。荊軻其人雖然早就不復存在了。可這位英雄疾惡如仇、視死如歸的英風義概還在,作為歷史見證的易水河還在。詩人面對著易水寒波,仿佛古代英雄所唱的悲涼激越的告別歌聲還縈繞在耳邊,使人凜然而產生一種奮發之情。復次,“寒”也是對現實的概括。詩人于易水岸邊送別友人,不僅感到水冷氣寒,而且更加覺得意冷心寒。“寶劍思存楚,金椎許報韓”(《詠懷》)的駱賓王,有著遠大志向,他愿灑滿腔熱血,干一番驚天動地的事業。然而現實是“天子不見知,群公詎相識”(《夏曰游德州贈高四》),生不逢時,沉淪寂寞,詩人心中充滿孤憤不平之氣,如易水河一樣,悠悠不盡。詩人在“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的偉大孤獨中,只好向知心好友傾訴難酬的抱負和無盡的憤懣。詩人感懷荊軻之事,既是對自己的一種慰藉,也是將別時對友人的一種激勵。
這首詩的中心在第四句,尤其是詩尾的“寒”字,更是畫龍點睛之筆。“寒”字,寓情于景,以景結情,因意構象,用象顯意。景和象。是對客觀事物的具體描繪,情和意,是詩人對客觀對象在審美上的認識和感受。正如古人所說:“象者,出意者也?!痹娙嗽谧匀粚ο螽斨?,讀者在藝術對象當中。發現了美的客觀存在,發現了生命和人格的偉大表現,從而把這種主觀的情和意,轉移到客觀的景和象上,給自然和藝術以生命,給客觀事物賦予主觀的靈魂,這就是詩歌創作和欣賞當中的“移情作用”。“今日水猶寒”中的“寒”字,正是這種移情作用的物質符號,這是此詩創作最為成功之處。這首詩題為送別,可又沒有交待所別之人和所別之事,全詩純為詠史抒懷之作。但吟誦全詩,那種“慷慨倚長劍,高歌一送君”的壯別場景如在目前。這是為什么呢?因為所詠的歷史本身就是壯別,這同詩人送友在事件上是相同的。而古今送別均為易水河岸,在地點上也是相同的。易水跨越古今,詩歌超越了時空,全詩融為一體。一古一今,一明一暗,兩條線索,同時交待,最后統一在“今日水猶寒”的“寒”字上,詩的構思是極為巧妙的。
這首詩以強烈深沉的感情,含蓄精煉的手法,擺脫了初唐委靡纖弱的詩風影響,標志著唐代五言絕句的成熟,為唐詩的健康發展開拓了道路。
4. 描寫送別的古詩
1、駱賓王 《于易水送人一絕》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崇敬荊軻古今一體,略去枝蔓直入史事,一種激越之情。
后兩句寓情于景,景中帶比,荊軻精神千載猶存,還有詩人對現實環境的深切感受。沒有離別的情景也不知所送為誰,純是抒懷詠志之作,開風氣之先。
2、王勃 《別薛華》 送進多歧路,遑遑獨問津。悲涼千里道,凄斷百年身。
心事同漂泊,生涯共苦辛。無論去與住,俱是夢中人。
——窮和獨是傳神之筆,迢迢千里唯失意的心來作伴,第三聯同情勸慰對方,也用以 *** ,雙方都會在對方的夢中出現,說明懷友之誠相思之切,不重惜別之情而寫悲切的身世之感、政治上的挫折,未能擺脫個人哀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杜少府上任,俱是客中之別不必傷感,一洗送別的悲酸之態,意境開闊音調爽朗,獨標高格。
《江亭月夜送別二首》其二 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寞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客居巴蜀之間所寫,通過對景物的描寫,間接地表達送走友人后環顧離亭仰望明月,遠眺江山。留連顧望之狀,凄涼寂寞之情自然浮現紙上,夜色深沉冷寂。
融情入景。寒,著此一字境界全出。
3、孟浩然 《留別王維》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歸。欲尋芳草去,惜與故人違。
當路誰相假,知音世所稀。只應守寂寞,還掩故園扉。
——怨懟之中又帶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摯動人,既沒有優美的畫面,又沒有華麗的詞藻,語句平淡近乎口語,對偶不工極其自然,言淺意深頗有余味。 4、王昌齡 《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首句寫蕭瑟的秋意,也渲染出離別的黯淡氣氛。
那寒意不僅在滿江風雨中也在離人的心頭。次句意境開闊,孤——襯心境,即景生情,情蘊景中,令人聯想到詩人孤介傲岸,冰清玉潔的形象。
含蓄、蘊藉、余味無窮。 《送別》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向,白云天盡時。 ——送友人歸隱,看似語句平淡無奇,細讀來卻詞淺情深,含有悠然不盡之意。
《山中送別》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 ——不寫餞別,匠心獨運,與他詩不同。
把道別作暗場,而寫別后的寂寞之感,悵惘之情,離愁,往往在別后當日的日暮而更濃重、稠密,卻只用掩柴扉來表達。從生活中拾取看似平凡的素材,運用樸素自然的語言,來顯示濃厚真摯的感情,往往味外有味,令人神遠。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 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友人奉命去安西,在渭城送別,前兩句點明時間、地點、環境、氣氛,寫景色調清新,明朗,這是一場深情的離別,卻不黯然銷魂,相反,倒是輕快而富于情調。三四句是極豐富內涵的一剎那。
5、李白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君直到夜郎西。
——首句寫景兼時令,楊花子規暗含飄零之感,次句寫五溪不著悲痛語而悲痛之意自現,過五溪見遷謫之荒遠,道路之艱難。后兩句抒情,人隔兩地難以相從而明月中天千里可共,所以寄愁于明月隨風而致。
此兩句有三層意思,一自己心中充滿愁思無可告訴,無人理解只好托于明月,二是惟有明月分照兩地自己和友人都可見到,三是因此也只有依靠她才能將愁心寄到別無他法。通過想象把無情月變成知心人,將自己感情賦予客觀事物使之同樣具有感情,也就是使之人格化,乃是形象思維所形成的巨大特點和優點之一。
當詩人要表現強烈的或深厚的情感時常常使用這種手法來取得預期效果。 《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前兩句敘事,后兩句抒情,以比物的手法形象地表達了真摯純潔的深情。
空靈而有余嘆,自然而又情真。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既不同于《送杜少府之任蜀川》那種少年剛強的離別,也不同于《渭城曲》那種深情的體貼,這是充滿詩意的離別,所以如此,是兩位風流瀟灑的詩人的離別,還因離別跟一個繁華的時代、繁華的季節、繁華的地區相聯系。
在愉快的分手中,還帶有詩人李白的向往。三月前加煙花,把送別環境中那種詩的氣氛涂抹得尤為濃郁,意境優美,文字綺麗。
后兩句看似寫景卻包含一個詩意的細節,友人遠去依然目送。 《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接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首聯交待行蹤,次聯隨和入用語貼切,景中蘊藏詩人開朗喜悅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氣。
頸聯寫了遠景和近景,尾聯依戀老鄉卻不說思念,而是說故鄉之水戀戀不舍地一路送來,懷著深情,更顯出自己思鄉的深情。言有盡而意無窮,意境高遠,風格雄健,形象奇偉,想象瑰麗。
11、高適 《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慷慨悲歌,是出自肺腑的詩作,又以。
5. 寫送別的古詩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芙蓉樓送辛漸》王昌齡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贈王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李白故人西辭黃鶴樓,[1]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3]唯見長江天際流。
6. 描寫送別的古詩
別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
罟師蕩漿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
江南江北送君歸。
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惟見長江天際流。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贈王倫》 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孟郊《古離別》 欲別牽郎衣, 郎今到何處? 不恨歸來遲, 莫向臨邛去。 ;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李白 楊花落盡子規啼, 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 隨風直到夜郎西
;謝亭送別;許渾 勞歌一曲解行舟, 紅葉青山水急流。 日暮酒醒人已遠, 滿天風雨下西樓.
山中送別 (唐)王維 山中相送罷, 日暮掩柴扉。 春草明年綠, 王孫歸不歸。
7. 寫送別的古詩有什么
1、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送沈子福之江東
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4、南浦別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6、別董大
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7、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關于送別詩有哪些?
俗話說“天下無不散之筵席”,人們總是在相聚時歡笑,離別時哭泣,但是人總是會有離別的一天。
古人離別的時候會送柳枝,表示自己的不舍之情,還會作詩一首來表達自己的感情,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關于送別的古詩有哪些吧。
1、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渭城曲》老朋友請你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陽關之后就難以遇到故舊親人了。
2、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f應物《寄李儋元錫》,去年那花開時節我們依依惜別,如今又是花開時節,我們已經分別一年了。
3、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陸龜蒙《別離》,大丈夫何嘗沒有滔滔眼淚,只是不愿意在離別的時候涕泗橫流。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一)
1.?同作逐臣君更遠,青山萬里一孤舟?!獎㈤L卿《重送裴郎中貶吉州》
2.?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畎住端陀讶恕?/p>
3.?嗟萬事難忘,惟是輕別?!馨顝独颂陨陈躁幹亍?/p>
4.?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f應物《送楊氏女》
5.?玉顏紅燭忽驚春,微步凌波暗拂塵?!蚴恐@《彭州蕭使君出妓夜宴見送》
6.?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醪g《送柴侍御》
7.?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獰o名氏《送別詩》
8.?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蹙S《渭城區》
9.?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王維《渭城曲》
10.?豈學書生輩,窗間老一經?!蹙S《送趙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11.?故關衰草遍,離別自堪悲。——盧綸《送李端》
12.?渡荊門送別——李白——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13.?蕃漢斷消息,死生長別離。——張籍《沒蕃故人》
14.?青楓江上秋帆遠,白帝城邊古木疏。——高適《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
15.?吳山青,越山青,兩岸青山相對迎,誰知離別情?——林逋《長相思·吳山青》
16.?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7.?孝廉因歲貢,懷橘向秦川。——孟浩然《送張參明經舉兼向涇州覲省》
18.?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 —— 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
19.?疆理雖重海,車書本一家。 —— 溫庭筠《送渤海王子歸本國》
20.?梧桐葉上三更雨,葉葉聲聲是別離。 —— 周紫芝《鷓鴣天·一點殘紅欲盡時》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二)
1.?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 高適《別董大二首》
2.?人間別久不成悲。 —— 姜夔《鷓鴣天·元夕有所夢》
3.?香中別有韻,清極不知寒。 —— 崔道融《梅花》
4.?李白《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楊花落盡子規啼,聞到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5.?別董大——高適——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6.?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維《渭城曲 》
7.?李白《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8.?薛濤《送友人》水國蒹葭夜有霜,月寒山色共蒼蒼。誰言千里自今夕,離夢杳如關寒長。
9.?醉別西樓醒不記。 —— 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10.?江亭夜月送別二首——王勃——江送巴南水,山橫賽北云津亭秋月夜,誰見泣離群亂煙籠碧砌,飛月向南端寂寂離亭掩,江山此夜寒
11.?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 杜牧《贈別》
12.?有意送春歸,無計留春住。 —— 如晦《楚天遙過清江引·有意送春歸》
13.?悲歡離合總無情。 —— 蔣捷《虞美人·聽雨》
14.?嚴維《丹陽送韋參軍》丹陽郭里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15.?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 蘇軾《水龍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16.?一別如斯,落盡梨花月又西。 —— 納蘭性德《采桑子·當時錯》
17.?送別——李叔同——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壺濁灑盡余歡,今宵別夢寒。
18.?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翖壖病段鹘隆ひ剐悬S沙道中》
19.?春來未有不陰時。——辛棄疾《鷓鴣天·送歐陽國瑞入吳中》
20.?客心已百念,孤游重千里?!芜d《相送》
關于送別詩句子有哪些(三)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醪端投派俑问裰荨?/p>
2.?春水別來應到海,小松生命合禁霜。——李覯《秋晚悲懷》
3.?野橋經雨斷,澗水向田分。——劉長卿《碧澗別墅喜皇甫侍御相訪》
4.?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 張泌《寄人》
5.?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6.?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7.?觸簾風送景陽鐘,鴛被繡花重。——顧敻《虞美人·觸簾風送景陽鐘》
8.?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9.?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R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10.?贈汪倫——李白——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11.?高適《別董大》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12.?一身去國六千里,萬死投荒十二年。——柳宗元《別舍弟宗一》
13.?春夢秋云,聚散真容易。 —— 晏幾道《蝶戀花·醉別西樓醒不記》
14.?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高適《別董大二首》
15.?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李白《渡荊門送別》
16.?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許渾《謝亭送別》
17.?浩蕩離愁白日斜, 吟鞭東指即天涯。 —— 龔自珍《己亥雜詩·其五》
18.?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 —— 許渾《謝亭送別》
19.?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徸哉洹都汉ルs詩·其五》
20.?蒼蒼竹林寺,杳杳鐘聲晚。 —— 劉長卿《送靈澈上人》
王昌齡送別詩有哪些
王昌齡,字少伯,漢族,河東晉陽(今山西太原)人,又一說京兆長安人(今西安)人。下面我們來看看王昌齡送別詩有哪些,歡迎閱讀借鑒。
1、《送張四》
楓林已愁暮,楚水復堪悲。
別后冷山月,清猿無斷時。
2、《送竇七》
清江月色傍林秋,波上熒熒望一舟。
鄂渚輕帆須早發,江邊明月為君留。
3、《送柴侍御》
沅水通波接武岡,送君不覺有離傷。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兩鄉?
4、《送郭司倉》
映門淮水綠,留騎主人心。
明月隨良掾,春潮夜夜深。
5、《送任五之桂林》
楚客醉孤舟,越水將引掉。
山為兩鄉別,月帶千里貌。
羈譴同繒綸,僻幽聞虎豹。
桂林寒色在,苦節知所效。
6、《送李十五》
怨別秦楚深,江中秋云起。
天長杳無隔,月影在寒水。
7、《送狄宗亨》
秋在水清山暮蟬,洛陽樹色鳴皋煙。
送君歸去愁不盡,又惜空度涼風天。
8、《送胡大》
荊門不堪別,況乃瀟湘秋。
何處遙望君,江邊明月樓。
9、《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送別的詩有哪些
送別的詩有哪些
1、《送元二使安西》
唐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唐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3、《別董大》
唐高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4、《芙蓉樓送辛漸》
唐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一片冰心在玉壺。
5、《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宋楊萬里
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6、《贈汪倫》
唐李白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7、《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8、《渡荊門送別》
唐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9、《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10、《送沈子福之江東》
唐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11、《南浦別》
唐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12、《別離》
唐陸龜蒙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杖劍對樽酒,恥為游子顏。
蝮蛇一螫手,壯士即解腕。
所志在功名,離別何足嘆。
13、《于易水送人一絕》
唐駱賓王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14、《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唐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猶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5、《送李侍御赴安西》
唐高適
行子對飛蓬,金鞭指鐵聰。
功名萬里外,心事一杯中。
虜障燕支北,秦城太北東。
離魂莫惆悵,看取寶刀雄。
16、《送杜十四之江南》
唐孟浩然
荊吳相接水為鄉,君去春江正渺茫。
日暮征帆何處泊?天涯一望斷人腸。
17、《賦得暮雨送李曹》
唐韋應物
楚江微雨里,建業暮鐘時。
漠漠帆來重,冥冥鳥去遲。
海門深不見,浦樹遠含滋。
相送情無限,沾襟比散絲。
18、《金陵酒肆留別》
唐李白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李白的送別詩有哪些
李白的送別詩有哪些
1、《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2、《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3、《渡荊門送別》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4、《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盡,輕舟已過萬重山。
5、《聞王昌齡左遷龍標遙有此寄》
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
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
6、《送賀賓客歸越》
鏡湖流水漾清波,狂客歸舟逸興多。
山陰道士如相見,應寫黃庭換白鵝。
7、《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8、《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9、《金陵酒肆留別》
風吹柳花滿店香,吳姬壓酒勸客嘗。
金陵子弟來相送,欲行不行各盡觴。
請君試問東流水,別意與之誰短長?
10、《赤壁歌送別》
二龍爭戰決雌雄,赤壁樓船掃地空。
烈火張天照云海,周瑜于此破曹公。
君去滄江望澄碧,鯨鯢唐突留馀跡。
一一書來報故人,我欲因之壯心魄。
11、《灞陵行送別》
送君灞陵亭,灞水流浩浩。
上有無花之古樹,下有傷心之春草。
我向秦人問路岐,云是王粲南登之古道。
古道連綿走西京,紫闕落日浮云生。
正當今夕斷腸處驪歌愁絕不忍聽。
12、《魯郡東石門送杜二甫》
醉別復幾日,登臨遍池臺。
何時石門路,重有金樽開。
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徠。
飛蓬各自遠,且盡手中杯。
寫出五句關于送別的詩句
1. 寫五句關于送別的詩句
寫五句關于送別的詩句 1.5個送別詩句5個寫愁的詩句
送別: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但去莫復問,白云無盡時
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巾
愁: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剪不斷理還亂,是離愁,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芭蕉不展丁香結,同向春風各自愁
夕陽西下幾時回,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西風殘照,漢家陵闕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少年不識愁滋味,愛上層樓。愛上層樓,為賦新詞強說愁。 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欲說還休,卻道天好個秋。
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2.關于送別和友情的詩句5句
1.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與君離別意, 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2.李白:《送友人》 青山橫北郭, 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 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 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 蕭蕭班馬鳴。 3.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4.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悒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5.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6.高適:《別董大》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7.李白:《贈汪倫》 李白乘舟將欲行, 忽聞岸上踏歌聲。
桃花潭水三千尺, 不及汪倫送我情。 8.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9.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千尺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10.李叔同:《送別》 長亭外, 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 海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 今宵別夢寒。
團聚的詩句 《回鄉偶書》 作者:賀知章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催。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清平樂·村居》 辛棄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吳音相媚好, 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 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 溪頭臥剝蓮蓬。
《十五夜望月》 王建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花間一壺酒,獨酌無相親。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
----李白《月下獨酌》 萬樹江邊杏,新開一夜風。滿園深淺色,照在綠波中一夜風:一夜春風。
唐 王涯《春游曲》.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李白:《送友人》 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濁酒盡余歡,今宵別夢寒。(李叔同:《送別》) 描寫友情的詩句 海內存知己, 天涯若比鄰。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高適《別董大》。
3.五首關于送別的古詩
1。送元二使安西--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送友人--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3。送沈子福之江東--王維
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4。南浦別--白居易
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5。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4.送別友人詩句5句
? 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 王維 (唐) - 《送沈子福之江東》 ?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 - 李白 (唐) -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 丈夫非無淚,不灑離別間 - 陸龜蒙 (唐) - 《雜曲歌辭·別離曲》 ?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 - 高適 (唐) - 《別董大》 ? 日暮酒醒人已遠,滿天風雨下西樓 - 許渾 (唐) - 《謝亭送別》 ?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 駱賓王 (唐) - 《易水送別》 ?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 王維 (唐) - 《送元二使安西》 ? 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 - 楊萬里 (宋) - 《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 ?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 李白 (唐) - 《渡荊門送別》 ? 柳條折盡花飛盡,借問行人歸不歸 - 佚名 (隋) - 《送別詩》 給你十句你自己挑吧。
5.五首關于送別的古詩
1。
送元二使安西--王維渭城朝雨浥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勸君更進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送友人--李白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
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3。
送沈子福之江東--王維楊柳渡頭行客稀,罟師蕩槳向臨圻。惟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歸。
4。南浦別--白居易南浦凄凄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5。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王勃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歧路,兒女共沾襟。
6.古詩中描寫離別的名句五句
1.與君離別意,同是宦游人。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2.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3.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李白:《送友人》(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4.渭城朝雨悒輕塵,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
(王昌齡:《芙蓉樓送辛漸》) 6.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高適:《別董大》) 7.桃花潭水三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李白:《贈汪倫》) 8.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送孟浩然之廣陵》) 9.輪臺東門送君去,雪上空留馬行處。
(岑參:《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10.長亭外,古道邊,芳草碧連天。晚風拂柳笛聲殘,夕陽山外山。
十名夠了嗎。
7.五首送別詩
芙蓉樓送辛漸 王昌齡 寒雨連江夜入吳, 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陽親友如相問, 一片冰心在玉壺。 [注釋] 1.芙容樓:潤州(今江蘇鎮江)的城樓。
辛漸:作者的一位朋友。 2.寒雨連江:潤州在長江邊。
這句是說,夜里長江上下了寒雨。吳:春秋時的 吳國在長江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吳。
3.平明:清晨。楚山:春秋時的楚國在長江中下游一帶,所以稱這一帶為楚 山。
4.洛陽:今河南洛陽,是辛漸所去的地方。 5.冰心:比喻心的純潔。
玉壺:冰在玉壺之中,進一步比喻人的清廉正直。 [解說] 一夜寒雨過后,詩人在芙蓉樓與友人話別,這時只有晨光映照著遠處的山巒。
他囑咐朋友,如果遠方的親友問起我,請把我清廉下直的心意傳達給他們。 送元二使安西 王維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注釋] 1.元二:姓元,排行第二,作者的朋友。
2.使:出使。 3.安西:指唐代安西都護府,在今新疆庫車附近。
4.渭城:秦時咸陽城,漢改渭城,在長安西北,渭水北岸。 5.朝雨:早晨下的雨。
6.浥(yì):濕。 7.客舍:旅店。
8.陽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西南,是古代通西域的要道。 作者簡介:王維(701-761),字摩潔,蒲州(今山西永濟縣)人。
通音樂,工書畫。唐代著名詩人。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李 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 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 唯見長江天際流。
[注釋] 1.黃鶴樓:故址在今湖北武漢市武昌蛇山的黃鵠磯上,傳說有神仙在此乘黃鶴而去,故稱黃鶴樓。 2.孟浩然:李白的朋友。
3.之:往。 4.廣陵:即揚州。
5.故人:老朋友,這里指孟浩然。 6.煙花:指艷麗的春景。
7.盡:消失。 8.唯見:只見。
9.天際:天邊。 [簡析] 李白是一位熱愛自然、喜歡交游的詩人,他“一生好入名山游”,足跡幾乎遍及整個中國,留下了許多歌詠自然美、歌頌友情的作品。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是歷來傳頌的名篇,這首詩是李白出蜀壯游期間的作品,寫詩人送別友人時無限依戀的感情,也寫出祖國河山的壯麗美好。 詩的起句“故人西辭黃鶴樓”緊扣題旨,點明送行的地點及自己與被送者的關系。
“故人”一詞說明了兩位詩人的深厚情誼?!包S鶴樓”是天下名勝,是詩人墨客流連聚會之所,又是傳說中仙人乘鶴升天之處。
而今兩位瀟灑飄逸的詩人在此道別,更帶有詩意和浪漫色彩。第二句“煙花三月下揚州”,緊承首句,寫送行的時令與被送者要去的地方。
“揚州”是東南都會,自古繁華,而“三月”又正是春光明媚,百花爭艷的季節。詩人用“煙花”修飾“三月”,不僅傳神地寫出煙霧迷蒙、繁花似錦的陽春特色,也使人聯想到處在開元盛世的揚州,那花團錦簇、繡戶珠簾,繁榮而又太平的景象。
孟浩然要去的地方真是好地方,時間也選擇得恰當。李白對友人的這次旅游自然十分欣羨。
“煙花三月下揚州”這清麗明快的詩句,正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愉快與向往。但李白又是富于感情的詩人,當友人揚帆遠去的時候,惜別之情油然而生。
從《李太白集》里,我們可以看到李白、孟浩然之間有著不少贈答詩。在《贈孟浩然》中,李白寫道:“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紅顏棄軒冕,白首臥松云?!笨梢娎畎讓γ虾迫皇嵌嗝淳磁?,兩人的情誼是多么深厚。
詩的第三、四句正是寫李白送別詩友時的惜別深情。“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p>
表面看來這兩句詩全是寫景,其實卻有著詩人鮮明的形象?!肮路苯^不是說浩瀚的長江上只有一只帆船,而是寫詩人的全部注意力和感情只集中在友人乘坐的那一只帆船上。
詩人在黃鶴樓邊送行,看著友人乘坐的船掛起風帆,漸去漸遠,越去越小,越去越模糊了,只剩下一點影子了,最后終于消失在水天相接之處,而詩人仍然久久佇立,目送流向天際的江水,似乎要把自己的一片情意托付江水,陪隨行舟,將友人送到目的地。這兩句詩表達了多么深摯的友情,然而在詩句中卻找不到“友情”這個字眼。
詩人巧妙地將依依惜別的深情寄托在對自然景物的動態描寫之中,將情與景完全交融在一起了,真正做到了含吐不露而余味無窮。 另外在詩歌的用韻上,詩人也頗具匠心地選擇了“樓”“州”“流”三個聲調悠揚的韻腳,吟誦起來余音裊裊。
這與孤帆遠去、江流天際的景象以及詩人目送神馳、情意綿綿的神態十分吻合。再加上語言清麗自然,意境雄渾開闊,這首詩真是令人越讀越愛,百讀不厭,無怪乎千古傳頌。
清人沈德潛在《唐詩別裁》中品評李太白七絕的藝術特色時說:“七言絕句以語近情遙,含吐不露為貴。只眼前景,口頭語而有弦外音,使人神遠,太白有焉?!?/p>
李太白的七絕在詩壇上的確是獨步了。(鄭伯殷) 別董大 高 適 千里黃云白日曛, 北風吹雁雪紛紛。
莫愁前路無知己, 天下誰人不識君。 [注釋] 1.董大:唐玄宗時著名的琴客董庭蘭。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稱“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簡析] 這是一首送別詩,送別的對象是著名的琴師董庭蘭。
盛唐時盛行胡樂,能欣賞七弦琴這類古樂的人不多。崔玨有詩道:“七條弦上五音寒,此藝知音自古難。
惟有河南房次律(盛唐宰相房官),始終憐得董庭蘭?!边@時高適也很不得志,到處浪游,常處于貧。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