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曉什么意思,作者曉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秋曉什么意思,以及作者曉秋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古詩賞析
《好事近·秋曉上蓮峰》
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
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楖栗。
譯文翻譯
秋日晨曉上蓮峰,腳踏倚天懸崖上。誰與放翁相為伴?惟有天壇輕藤杖。
鏗然杖化赤龍飛,雷雨大作群山暗。談笑問好雨潤豐年,只笑僧徒空拖禪杖。
注釋解釋
好事近:詞牌名。又名“釣船笛”,《張子野詞》入“仙呂宮”。雙調四十五字,上下片各兩仄韻,以入聲韻為宜。
秋曉:秋天的早晨。蓮峰:指華山。《太平御覽》引《華山記》:“山頂有池,生千葉蓮花,因曰華山”。李白《占風》第十九首:“兩上蓮花峰。”此處指出詞人攀登的山峰。
躡(niè):踩,踏。倚天:形容極高。
放翁:陸游的號。
天壇:山名,即河南王屋山絕頂,傳說為軒轅祈天所。唐司馬承貞修道于此。宋人葉夢得《避暑錄話》:“余往自許昌歸,得天壇藤杖數十,外圓。”策:杖,此即指藤杖。
鏗(kēng)然:形容撞擊的聲音。忽變赤龍飛:據晉人葛洪《神仙傳》,壺公以一竹杖給費長房,費騎竹杖還家后,竹杖化為青龍。
禪龕(kān):供奉佛像的小閣子,此泛指禪房。楖栗(jí lì):木名,可作杖,后借為杖的代稱。
創作背景
這首詞的具體創作年代已不詳。約作于陸游閑居山陰時。《放翁詞》中有《好事近》詞十二首,覽其詞意,大抵皆為同一時期所作,其中寫了不少想象和夢游華山的詞,大多是借來表達收復河山的思想,這是其中的第十二首。
詩文賞析
陸游作品里多次提及華山,應是因為“華山天下險”,令人神往。《好事近》便是一篇神游之作,與其屢屢表現的家國之思不同的是,這篇詞作表達了為民謀福的愿望。
上片寫詞人幻想的登山情形。“秋曉上蓮峰,高躡倚天青壁。”“蓮”的意象常見于佛教文化,與后文提及的“禪龕楖栗”相映成趣。前兩句道明詞人登蓮花峰的時間是在秋天的早晨,而“倚天青壁”則形象地勾勒出蓮花峰高聳入云、蒼青一色的神韻,開闊了詞文的意境,映照出詞人曠達的胸襟。“誰與放翁為伴?有天壇輕策。”此詞中另一主角在此登場,即被詞人稱作伴侶的“天壇輕策”。“天壇”,在傳說中是天神聚會之所,可見詞人不僅僅是神游,更有神話色彩。在詞人看來,取自“天壇”、由輕藤制成的拐杖,蘊涵著無窮神力,成為詞人神游時的`至寶。雕鞍尚配寶馬,這拐杖既是神物,其擁有者的形象也被幻化得似人又似神,但詞人的想象力遠不止此。
下片是詞人由拐杖而生發的更加離奇的浪漫幻想。“鏗然忽變赤龍飛,雷雨四山黑”兩句化用晉人葛洪《神仙傳》中關于費長房的典故。在這里,詞人將“天壇輕策”化而為龍,去施云布雨。“鏗然”二字尤言巨響聲中,“天壇輕策”化而為龍,為這一轉化增添了神話色彩,同時也渲染了氣氛——頃刻間陰云密布,電閃雷鳴,造就出神龍天降的應有條件。尤其“四山黑”三字,既是說陰云低垂,遮光蔽日般籠罩,同時也烘托出神龍出現時的神秘情境。“談笑做成豐歲,笑禪龕楖栗”緊承前兩句,寫千里沃野受到神龍布雨的潤澤后,辛勤一年的農民終于獲得了豐收,“談笑”二字言其輕巧簡單;相較于此,“禪龕楖栗”終日陪伴著僧眾們誦經念佛,卻是百無一用。這兩句是詞人對佛家、僧人的嘲笑,倘與詞人生平志愿相聯系,說他在暗諷朝廷偏安江左,不圖恢復,也不為過。
整篇詞從頭至尾以情景相互交替的手法寫出,但是在細讀之后又可以發現景語之中有情語,情語之中含景語,情景相生相系。全詞的風格浪漫恣肆,將萬丈的豪情和高遠的景象緊密結合,繪制了一幅激情品揚的圖景。
秋曉原文_翻譯及賞析
雞唱秋窗白,蕭無一榻虛。開門殘月在,梳發曉鐘余。未得如鴻鵠,終羞作蠹魚。此生吾已矣,落魄老樵漁。——明代·李濂《秋曉》 秋曉 雞唱秋窗白,蕭無一榻虛。
開門殘月在,梳發曉鐘余。
未得如鴻鵠,終羞作蠹魚。
此生吾已矣,落魄老樵漁。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時有山僧出,殘陽獨掩門。——明代·梁有譽《東林寺前作二首》
東林寺前作二首
山色斜依寺,江流曲抱村。
時有山僧出,殘陽獨掩門。嵩渚先生麋鹿姿,早春樂事許誰知。晴游杏塢詩成捷,夜醉榆村酒散遲。身世一鋤聊半飽,江湖雙鬢未全絲。逢人不解藏蹤跡,笑贈山中五色芝。——明代·李濂《春興(四首)》
春興(四首)
嵩渚先生麋鹿姿,早春樂事許誰知。
晴游杏塢詩成捷,夜醉榆村酒散遲。
身世一鋤聊半飽,江湖雙鬢未全絲。
逢人不解藏蹤跡,笑贈山中五色芝。雙桐生空井,井空桐葉稀。稀葉不自蔽,鳳鳥將安歸。雙桐生空井,井泥泉不出。桐根日夜枯,何由伐琴瑟。——明代·劉基《雙桐生空井》
雙桐生空井
雙桐生空井,井空桐葉稀。
稀葉不自蔽,鳳鳥將安歸。
雙桐生空井,井泥泉不出。
桐根日夜枯,何由伐琴瑟。
曉秋的含義?
曉的最常用基本含義是拂曉,即天快亮的時候。
有詩曰:”飯囊傍晚盛殘月,歌板臨風唱曉秋“。這里把”曉風殘月“變成了“殘月”、“曉秋”。
無論是拂曉的風,還是拂曉的秋意,都只有一種感覺“涼”!
所以我認為曉秋的意思為:拂曉時分的秋意、秋風,引申為寒涼。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