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庭芳是什么意思,滿庭芳全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滿庭芳是什么意思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滿庭芳全詩進(jìn)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guān)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滿庭芳》這首詞的意思是什么?
《滿庭芳》這首詞的意思是:
在閣樓中好似春天一般,平常不用的窗子將白晝都隔在了外面,走在畫廊里,發(fā)現(xiàn)這里非常深幽。篆香燒盡了,日影移上簾箔了,才發(fā)現(xiàn)黃昏將近。我喜愛梅花,自己種的江梅漸已長好,為什么一定要再臨水登樓賞玩風(fēng)月而荒廢了時光呢。沒有人來找我談話聊天,如今在這樣的寂寥環(huán)境里獨自面對梅花,就好像當(dāng)年何遜在揚州對花彷徨。梅花色澤美艷,它雖不像別的花那么畏懼霜雪,但畢竟嬌弱,難以禁受寒風(fēng)冷雨的摧殘。又是誰吹起橫笛曲《梅花落》,吹動了我的愁緒。不要怨恨暗香消失,落花似雪,要相信,雖然梅花蹤跡難尋而它情意長留。我很難說出我的家世,多想有一個美好的夜晚,淡淡的月光投下梅枝橫斜優(yōu)美的姿影,從這姿影里還能顯示出梅花的俊俏風(fēng)流。
這首詞出自李清照的《滿庭芳·小閣藏春》
全文具體如下;
小閣藏春,閑窗鎖晝,畫堂無限深幽。篆香燒盡,日影下簾鉤。手種江梅漸好,又何必、臨水登樓。無人到,寂寥渾似,何遜在揚州。
從來,知韻勝,難堪雨藉,不耐風(fēng)揉。更誰家橫笛,吹動濃愁。莫恨香消雪減,須信道、掃跡情留。難言處,良宵淡月,疏影尚風(fēng)流。
【滿庭芳】的意思是什么?【滿庭芳】是什么意思?
【滿庭芳】的意思是什么?【滿庭芳】是什么意思?
【滿庭芳】的意思是:滿庭芳mǎn tíng fāng?1.??詞牌名。有平韻、仄韻二體。平韻的,又有《滿庭霜》《鎖陽臺》等別名。雙調(diào)九十五字。仄韻的,《樂府雅詞》名《轉(zhuǎn)調(diào)滿庭芳》,雙調(diào),自九十三字至九十六字,共有七體。??●明王鏊《震澤長語?夢兆》:「﹝唐寅﹞一日過余,于山中壁間偶揭東坡《滿庭芳》,下有‘中呂’字。」參閱《詞譜》卷二四。?2.??曲牌名。南曲中呂宮、正宮,北曲中呂宮均有同名曲牌,常見者有二:一屬南曲中呂宮,字?jǐn)?shù)與詞牌同,用作引子。一屬北曲中呂宮,字?jǐn)?shù)與詞牌前半闋略異,用作小令,也可用在套曲中。★「滿庭芳」在《漢語大詞典》第8043頁 第6卷 60★「滿庭芳」在《漢語辭海》的解釋參見:滿庭芳
滿庭芳的拼音mǎn tíng fāng
滿庭芳是什么意思
滿庭芳
mǎn tíng fāng 1. 詞牌名。有平韻、仄韻二體。平韻的,又有《滿庭霜》《鎖陽臺》等別名。雙調(diào)九十五字。仄韻的,《樂府雅詞》名《轉(zhuǎn)調(diào)滿庭芳》,雙調(diào),自九十三字至九十六字,共有七體。●明王鏊《震澤長語?夢兆》:「﹝唐寅﹞一日過余,于山中壁間偶揭東坡《滿庭芳》,下有‘中呂’字。」參閱《詞譜》卷二四。 2. 曲牌名。南曲中呂宮、正宮,北曲中呂宮均有同名曲牌,常見者有二:一屬南曲中呂宮,字?jǐn)?shù)與詞牌同,用作引子。一屬北曲中呂宮,字?jǐn)?shù)與詞牌前半闋略異,用作小令,也可用在套曲中。
★「滿庭芳」在《漢語大詞典》第8043頁 第6卷 60 ★「滿庭芳」在《漢語辭海》的解釋
參見:滿庭芳
滿庭芳的英語單詞1.mantingfang
用滿庭芳造句
1.〖示例〗少年歡樂事,鸞笙鳳管,曲能宵分。怪盛筵必散,青鬢難存。 ★清 王嗣槐《滿庭芳》詞 2.〖示例〗少年歡樂事,鸞笙鳳管,曲能宵分。怪盛筵必散,青鬢難存。 ★清·王嗣槐《滿庭芳》詞 3.北苑研膏,方圭圓璧,萬里名動京關(guān),碎身粉骨,功合上凌煙。★宋·秦觀《滿庭芳·詠茶》詞 4.當(dāng)年,吟賞處,醉山頹倒,飛屑成堆。★宋·石孝友《滿庭芳·次范倅憶洛陽梅》詞
滿庭芳是什么意思?
滿庭芳是一個詞牌。詞牌名的意思是,滿庭院都是芬芳之味。
《滿庭芳》是詞牌名,又名《鎖陽臺》、《滿庭霜》、《瀟湘夜雨》、《話桐鄉(xiāng)》、《滿庭花》等。《清真集》入“中呂調(diào)”,《太平樂府》注“中呂宮”,高拭詞注“中呂調(diào)”。雙調(diào)九十五字,前片四平韻,后片五平韻。過片二字,亦有不葉韻連下為五言句者,另有仄韻詞,仄韻者,《樂府雅詞》中名《轉(zhuǎn)調(diào)滿庭芳》。
滿庭芳蘇東坡古詩的意思是什么?
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算來著甚干忙。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且趁閑身未老,須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
思量,能幾許?憂愁風(fēng)雨,一半相妨。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幸對清風(fēng)皓月,苔茵展、云幕高張。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
賞析這首《滿庭芳》以議論為主,夾以抒情。上片由諷世到憤世,下片從自嘆到自適。它真實地展現(xiàn)了一個失敗者復(fù)雜的內(nèi)心世界,也生動地刻畫了詞人憤世宿和飄逸曠達(dá)的兩個性格層次,在封建社會中很有典型意義。
詞人以議論發(fā)端,用形象的藝術(shù)概括對世俗熱衷的名利作了無情的嘲諷。功名利祿曾占據(jù)過多少世人的心靈,主宰了多少世人喜怒哀樂的情感世界,它構(gòu)成了世俗觀念的核心。而經(jīng)歷了人世浮沉的蘇軾卻以蔑視的眼光,稱之為“蝸角虛名、蠅頭微利”,進(jìn)而以“算來著甚干忙”揭示了追名逐利的虛幻。這不僅是對世俗觀念的奚落,也是對蠅營狗茍塵俗人生的否定。詞人由世俗對名利的追求,聯(lián)想到黨爭中由此而帶來的傾軋以及被傷害后的自身處境,嘆道:“事皆前定,誰弱又誰強。”“事”,指名利得失之事,謂此事自有因緣,不可與爭;但得者豈必強,而失者豈必弱,因此頁無須過分介意。這個思想來自老子。《老子》說:“柔弱勝剛強。”(第三十六章)又說:“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第七十八章)這就是“誰弱又誰強”一句的本意。一方面,“木強則折”(第七十六章);一方面,“水善利萬物而不爭。……夫唯不爭,故無憂”(第八章),蘇軾領(lǐng)會此意,故“得罪以來,深自閉塞,……不敢作文字”(黃州所作《答李端叔書》)。“飲中真味老更濃,醉里狂言醒可怕”(《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是他這個時期自處的信條。所以,“且趁閑身未老,盡放我、些子疏狂。百年里,渾教是醉,三萬六千場。”意圖在醉中不問世事,以全身遠(yuǎn)禍。一“渾”字抒發(fā)了以沉醉替換痛苦的悲憤。一個憤世嫉俗而以無言抗?fàn)幍脑~人形象呼之欲出。
下片于自敘中夾以議論。“思量,能幾許”,承上“百年里”說來,謂人生能幾;而“憂愁風(fēng)雨,一半相妨”,即李白“為歡幾何”之意。“風(fēng)雨”自指政治上的風(fēng)風(fēng)雨雨,所“妨”者是人生樂事。陸游《假日書事》詩所云“但嫌尤畏(尤才畏譏)妨人樂”,即是此意。蘇軾一踏上仕途便卷入朝廷政治斗爭的漩渦,此后命途多難,先后排擠出朝,繼又陷身大獄,幸免一死,帶罪貶逐,昔時朋友相聚,文酒之歡,此時則唯有“清詩獨吟還自和,白酒已盡誰能借。不惜青春忽忽過,但恐歡意年年謝”(《定惠院寓居月夜偶出》)。當(dāng)此時,詞人幾于萬念皆灰。“又何須抵死,說短論長”,是因“憂愁風(fēng)雨”而徹悟之語。他的《答李端叔書》中有一段話可作為這兩句詞的極好注解:“軾少年時,讀書作文,專為應(yīng)舉而已,既及進(jìn)士第,貪地不已,又舉制策,其實何所有。而其科號為’直言進(jìn)諫‘,故每紛然誦說古今,考論是非,以應(yīng)其名耳。人苦不自知,既已此得,因以為實能之,故嘵嘵至今,坐此得罪既死,所謂”齊虜以口舌得官“,真可笑也。然世人逐以軾為欲立異同,則過矣。妄論利害,才說得失,此正制科人習(xí)氣。譬之候蟲時鳥,自鳴自已,何足為損益。”可見“抵死(老是)說短論長”之要不得。詞人自嘲自解,其中實又包含滿肚子不平之氣。下面筆鋒一轉(zhuǎn),以“幸”字領(lǐng)起,以解脫的心情即景抒懷。造物者無盡藏的清風(fēng)皓月、無際的苔茵、高張的云幕,這個浩大無窮的現(xiàn)象世界使詞人的心量變得無限之大。那令人鄙夷的“蝸角虛名、蠅頭微利”的狹小世界在眼前消失了,詞人忘懷了世俗一切煩惱,再也無意向外馳求滿足,而愿與造化同樂,最后在“江南好,千鐘美酒,一曲《滿庭芳》”的高唱中,情緒變得豁達(dá)開朗,超脫功利世界的閑靜之情終于成為其人生的至樂之情,在新的精神平衡中洋溢著超乎俗世的圣潔理想,詞人那飄逸曠達(dá)的風(fēng)采躍然紙上。
蘇軾在詞中擅長抒寫人生。他高于一般詞人之處,在于他能從人生的矛盾、感情的漩渦中解脫出來,追求一種精神上的解放,正因如此,蘇軾描寫的人類心靈就比別人多一個層次。這也是他的詞能使人“登高望遠(yuǎn)”的一個重要原因。
END,本文到此結(jié)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guān)注本站哦!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