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的代表詩人有哪些,宋朝詩人及代表作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宋朝的代表詩人有哪些,以及宋朝詩人及代表作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宋代詩人有哪些
宋代詩人有:朱晞顏、陸游、蘇軾、王安石、楊萬里、黃庭堅、劉克莊等等。
宋代,學過古代史的朋友都知道它是一個相對貧弱的國家,對外俯首稱臣多年來受到金國的騷擾。可是,就這么一個國家,詩人卻非常的發(fā)達,給我們現代留下了許多的瑰寶。一起看下宋代詩人有哪些?
詳細內容
01
朱晞顏(宋代詩人),(1132年~1200年),字子淵、子囝,休寧(今安徽休寧)人,宋孝宗隆興元年(1163年)進士,曾知靖州永平縣,政績頗好,當地為他立了生祠。隆興元年調當陽尉。歷知永平、廣濟縣,通判閬州,知興國軍、吉州,廣南西路、京西路轉運判官。
02
陸游(宋代詩人),(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漢族,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尚書右丞陸佃之孫,南宋文學家、史學家、愛國詩人。陸游生逢北宋滅亡之際,少年時即深受家庭愛國思想的熏陶。宋高宗時,參加禮部考試,因受秦檜排斥而仕途不暢。
03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屬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畫家。嘉祐二年(1057年),蘇軾進士及第。
04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號半山,漢族,臨川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慶歷二年(1042年),王安石進士及第。歷任揚州簽判、鄞縣知縣、舒州通判等職,政績顯著。熙寧二年(1069年),任參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變法。
05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zhèn)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又作“中興四大詩人”)。
宋朝的著名詩人有哪些
引導語:自古流傳下來的詩詞都非常的多,相信大家亦接觸過不少,那么你知道宋朝的著名詩人有哪些呢?接下來是我為你帶來收集整理的文章,歡迎閱讀!
1.辛棄疾
1104~1207年,南宋詩人。字幼安,號稼軒,濟南歷城人。耿京聚兵山東,節(jié)制忠義軍馬,留掌書記。紹興三十二年,令奉表南歸,高宗召見,授承務郎。寧宗朝累官至浙東安撫使,加龍圖閣待制,進樞密都承旨卒。曾寓居江西上饒、鉛山達十余年。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有《稼軒長短句》。
2.歐陽修
1007~1072年,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江西)人。天圣進士。累官知制誥、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是北宋古文運動的領袖。散文說理暢達,抒情委婉,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詩風與其散文近似,語言流暢自然,其詞深婉清麗。有《歐陽文忠集》,詞集有《六一詞》、《近體樂府》及《醉翁琴趣外編》。
3.蘇軾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一字和仲,號鐵冠道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蘇仙、坡仙,漢族,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文學家、書法家、美食家、畫家,歷史治水名人。
4.周邦彥
1056~1121年,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而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漂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興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曲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后人改名為《片玉集》。
5.陸游
1125~1210年,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著名愛國詩人,為南宋四大家詩人之一。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氣吞殘?zhí)數膼蹏髁x精神。著有《放翁詞》一卷,《渭南詞》二卷。
6.李清照
1084~?,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趙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反映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形式上善于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詞調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性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7.王灼云
若本朝婦人,當推詞采第一。作長短句能曲折盡人意,輕巧尖新,姿態(tài)百出;閣巷荒謠之語,肆意落筆,自古縉紳之家,能文婦女,未見如此無顧藉也。(碧雞漫志)
8.王安石
1021~1086年,杰出的政治家和文學家。字介甫,號半山,臨川(今江西撫州市)人。宋神宗時宰相。創(chuàng)新法,改革舊政,世稱王荊公。文學上的'主要成就在詩方面,詞作不多,但是其詞能夠“一洗五代舊習”,境界醒豁。今傳《臨川先生文集》、《王文公文集》。
9.晏幾道
約1040~1112年,北宋詞人。字叔原,號小山,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歷任穎昌府許田鎮(zhèn)監(jiān)、乾寧軍通判、開封府判官等。性孤傲,晚年家境中落。詞風哀感纏綿、清壯頓挫。有《小山詞》。
10.晏殊
991~1055年,字同叔,撫州臨川(今江西)人。北宋景德中以神童入試,賜同進士出身。慶歷中官至集賢殿大學士,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樞密使。其詞擅長小令,多表現詩酒生活和悠閑性致,語言婉麗,頗受南唐馮延巳的影響。原有集,已散失,僅存《珠玉詞》及清人所輯《晏元獻遺文》。又編類書《類要》,今存殘本。后人稱之為“詞人宰相”。
11.柳永
?~約1053年,北宋詞人。字耆卿,原名三變,字景莊,后改名永,排名第七,故名柳七,宗安(今福建)人。景佑進士,官屯田員外郎。為人放蕩不羈,終身潦倒。死時靠妓*捐錢安葬。而其詞多描繪城市風光和歌妓生活,尤長于抒寫羈旅行役之情。詞作流傳極廣,“凡有井水飲處,皆能歌柳詞”。有《樂章集》。
12.姜夔
1155~1121?年,字堯章,鄱陽人。號白石道人,慶元中,曾上書乞正太常雅樂,一生布衣,亦靠賣字和朋友接濟為生。他多才多藝,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詞格律嚴密。其作品素以空靈含蓄著稱。有《白石道人歌曲》。 四庫全書提要:夔詩格高秀,詞亦精深華妙,尤善自度新腔,故音節(jié)文采,并冠一時。
13.秦觀
1049~1100年,北宋詞人。字少游、一字太虛,號淮海居士,揚州商郵(今江蘇)人。歷官太學博士、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館編修等職。坐元佑黨籍。紹圣后累遭貶調。文辭為蘇試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詞詩,詞多寫男女情愛,傷感身世之作,是婉約詞人中一大家。詩風與詞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士長短句》。
14.賀鑄
1052~1125年,字方回,號慶湖遺老,衛(wèi)州(今河南輝縣)人。孝惠皇后族孫。元佑中通判泗州、太平州,后退居吳下。其詞題材較豐富,風格也多所變化,兼有豪放、婉約二派之長,善于融化前人成句。守格律、重用韻。今傳《東山詞》一卷、《賀方回詞》二卷。
15、黃庭堅
黃庭堅祖籍浙江金華人,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學家、書法家,江西詩派的開山之祖。黃庭堅在詩、書畫、散文方面有著很高的成就。特別是他的書法獨樹一幟,自成一派。在文學界,與蘇軾齊名。黃庭堅一生為官清正,做人嚴謹,以文壇宗師,孝廉典范名垂千古。
宋朝著名的詩人有哪些
中興四大詩人,又稱南宋四大家,中國南宋前期尤袤、楊萬里、范成大、陸游4位詩人的合稱。當時楊、陸的聲名尤著。尤袤流傳下來的作品很少;楊、范雖比不上陸游,但各有特色。楊萬里一反江西詩派的生硬槎椏,創(chuàng)立了活潑自然的誠齋體。楊萬里、陸游流傳下來的作品,數量之多是驚人的。中興四大詩人代表了宋代詩歌第二個最繁榮的時期。楊萬里有《誠齋集》,范成大有《范石湖集》,陸游有《陸放翁集》傳世。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下面是我?guī)痛蠹艺淼乃纬脑娙擞心男M蠹蚁矚g。
王安石: (1021~1086),北宋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屬江西)人。仁宗慶歷進士。
嘉佑三年(1058)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要求改變"積貧積弱"的局面,推行富國強兵的政策,抑制官僚地主的兼并,強化統治力量,以防止大規(guī)模的農民起義,鞏固地主階級的統治。神宗熙寧二年(1069)任參知政事。次年任宰相,依靠神宗實行變法。并支持五取西河等州,改善對西夏作戰(zhàn)的形勢。因保守派反對,新法遭到阻礙。熙寧七年辭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辭,還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封舒國公,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謚文。
周邦彥: (1056-1121)北宋詞人。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
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徽宗時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歐陽修: (1007-1072)北宋文學家、史學家。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
天圣進士。x館閣校勘,因直言論事貶知夷陵。慶歷中任諫官,支持范仲淹,要求在政治上有所改良,被誣貶知滁州。官至翰林學士、樞密副使、參知政事。王安石推行新法時,對青苗法有所批評。謚文忠。
吳文英: (約1212-1272)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今屬浙江)人。一生未仕,但交游甚廣,作詞較多。是一位重要詞人。今傳有《夢窗集》。
范成大: (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號石湖居士,平江吳郡(今江蘇蘇州)人。紹興二十四年(1154)中進士。任徽州司戶參軍,累遷禮部員外郎。后出知處州,減輕賦稅,興修水利,頗有政績。乾道六年(1170),他以起居郎、假資政殿大學x官銜,充祈國信使,出使金國,為改變接納金國詔書禮儀和索取河南"陵寢"地事,范成大在金國"詞氣慷慨",相機折沖,維護了宋廷的威信,全節(jié)而歸,并寫成使金日記《攬轡錄》。
黃庭堅: (1045-1105),字魯直,自號山谷道人,晚號涪翁,洪州分寧(今江西修水)人。英宗治平四年(1067)進士。哲宗立,召為校書郎、《神宗實錄》檢討官。后擢起居舍人。紹圣初,新黨謂其修史"多誣",貶涪州別駕,安置黔州等地。徽宗初,羈管宜州卒。工詩文,早年受知于蘇軾,與張耒、晁補之、秦觀并稱"蘇門四學士"。
劉克莊: (1187--1269)字潛夫,號后村,莆田城廂人,生于宋朝孝宗淳熙十四年(公元1187年),卒于公元1269年,享年83歲。是南宋一位著名的愛國詩詞家,創(chuàng)作了大量悲壯激昂的愛國詩詞。傳世著作有《后村先生大全集》,共196卷(其中包含5000余首詩,200余闕詞,4卷詩話和多篇散文)。他的詩既吸收了唐代名家的風采,也繼承了南宋前期的愛國詩人陸游的.風格,反映現實,雄偉豪放;與蘇軾、辛棄疾等人形成了一個風格雄健,影響廣泛的豪放派。他繼承了辛棄疾的革新精神,同時又發(fā)展了詞的散文化、議論化的特點。同時還是南宋后期的一位賢臣。他愛國愛民,為人正直,為當時的學者所敬仰,為后人所傳頌。
辛棄疾:( 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歸南宋,歷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任職期間,采取積極措施,招集流亡,訓練x隊,獎勵耕戰(zhàn),打擊貪污豪強,注意安定民生。一生堅決主張抗金。
李清照: (1084-約1151)南宋女詞人。號易安居士,齊州章丘(今屬山東)人。父李格非為當時著名學者,夫趙明誠為金石考據家。早期生活優(yōu)裕,與明誠共同致力于書畫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據中原,流寓南方,明誠病死,境遇孤苦。所作詞,前期多寫其悠閑生活,后期多悲嘆身世,情調感傷,有的也流露出對中原的懷念。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徑,語言清麗。論詞強調協律,崇尚典雅、情致,提出詞"別是一家"之說,反對以作詩文之法作詞。并能詩,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時詠史,情辭慷慨,與其詞風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詞》,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詞》輯本。今人有《李清照集校注》。
晏幾道 :(1030?-1106?),字叔原,號小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晏殊第七子,能文善詞,與其父齊名。其詞受五代艷詞影響而又兼"花間"之長,多抒寫人生失意之苦與男女悲歡離合之情,以小令見長,工于言情,語言清新,曲折輕婉。晚年家境中落,其詞多感傷情調。有《小山詞》。
元好問:( 1190--1257)字欲之,忻州人,金時杰出的文學家。元好問年輕時,正值蒙古軍南侵,山西各地兵荒馬亂,他帶著母親,逃到河南。殘酷的生活現實和顛沛流離的遭遇,給元好問以深刻的影響。他初步了解了社會和人民,開始創(chuàng)作一些反映現實,詛咒戰(zhàn)爭的詩歌。同時,寫下了《論詩絕句》30首,對魏晉以來的詩歌作了系統的批評,在文學批評上享有很高的地位。金亡后,元好問避居家鄉(xiāng),專事著述。他痛感國破家亡的痛苦,滿懷悲憤寫下了大量優(yōu)秀的現實主義詩篇。另外,他還著有《中州集》、《壬辰雜編》等史書。元人撰寫金史,多取材于此。
王沂孫: (約1230~約1291),字圣與,號碧山,又號中仙,家住玉笥山,亦號玉笥山人,南宋會稽人。善文詞,廣交游,同代周密稱其"結客千金,醉春雙玉"(《踏莎行.題中仙詞卷》)。
史達祖: (1163?-1220?)字邦卿,號梅溪,汴(今河南開封)人。尤其善于詠物,刻劃精工,形神兼?zhèn)洌诋敃r極負感名。姜夔稱其詞"奇秀清逸,有李長吉之韻。蓋能融情景于一家,會句意于兩得。"(《花庵詞選》引)有"梅溪詞"。
蘇軾: (1037-1101)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屬四川)人。蘇洵子。嘉佑進士。神宗時曾任祠部員外郎,因反對王安石新法而求外職,任杭州通判,知密州、徐州、湖州。后以作詩"謗訕朝廷"罪貶黃州。哲宗時任翰林學士,曾出知杭州、穎州等,官至禮部尚書。后又貶謫惠州、儋州。北還后第二年病死常州。
陸游: (1125-1210)南宋詩人。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陸游始終堅持抗金,陸游在仕途上不斷受到當權派的排斥打擊。陸游中年入蜀抗金,軍事生活豐富了他的文學內容,作品吐露出萬丈光芒,成為杰出詩人。詞作量不如詩篇巨大,但和詩同樣貫穿了愛國主義精神,"氣吞殘?zhí)?。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