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有哪些詩詞,趙有關的詩詞
很多朋友對于趙有哪些詩詞和趙有關的詩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奇女子趙飛燕的故事及其描寫她的古詩詞有哪些?
【趙飛燕的故事】:趙飛燕出生后便被父母丟棄,三天后仍然活著,父母也覺得奇怪,就開始哺育她。稍大后,她同妹妹一同被送入陽阿公主府,開始學習歌舞。她天賦極高,學得一手好琴藝,舞姿更是出眾。 每當她纖腰款擺、迎風飛舞是,就好像要乘風而去一般。漢成帝劉驁喜歡游樂,經常與富平候張放出外尋歡作樂,他在陽阿公主家見到趙飛燕后,大為歡喜,就召她入宮,封為婕妤,極為寵愛,后又廢了許皇后,立飛燕為后,趙飛燕之妹趙合德亦被立為昭儀,兩姐妹專寵后宮,顯赫一時。漢成帝死后,趙飛燕姐妹無子,由定陶王劉欣即位,即漢哀帝,趙飛燕被尊為太后,哀帝沒過幾年就死了,漢平帝劉衍即位,后由于其妹合德害死了后宮的皇子,被送去陪葬陪孝成皇帝,趙飛燕則被貶為庶人。之后,從未干政的趙飛燕就這樣香消玉殞了。
【描寫她的古詩詞】:唐代大詩人李白: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
唐代詩人徐凝作《漢宮曲》題寫了:水色簫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
趙氏,號飛燕,出生于出身平民之家,家境貧窮,后在陽阿公主處學舞,為漢成帝劉驁第二任皇后。因其舞姿輕盈如燕飛鳳舞而得名“飛燕”。
環肥燕瘦 出自宋·蘇軾《孫莘老求墨妙亭詩》:“杜陵評書貴瘦硬,此論未公吾不憑。短長肥瘦各有態,玉環飛燕誰敢憎。”。釋義環是指的唐玄宗貴妃楊玉環,燕是指的漢成帝皇后趙飛燕。形容女子形態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藝術作品風格不同,而各有所長 。
據《西京雜記》記載她曾做《歸風送遠操》(又名《歸風送遠曲》)一首“涼風起兮天隕霜,懷君子兮渺難望,感予心兮多慨慷”。
1.借問漢宮誰得似,可憐飛燕倚新妝。——清平調
2.飛燕皇后輕身舞,紫宮夫人絕世歌。
圣君三萬六千日,歲歲年年奈樂何,——陽春歌
3.水色簾前流玉霜,趙家飛燕侍昭陽。
掌中舞罷簫聲絕,三十六宮秋夜長。——漢宮曲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詩句中有趙和王的詩句
《越中覽古》
李白
越王勾踐破吳歸,
戰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
只今惟有鷓鴣飛。
關于燕趙俠士的詩句
1. 關于燕趙的詩句
2. 關于俠士的詩句
關于燕趙的詩句 1. 關于燕趙的古詩詞
一、詩句:1、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2、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陳子龍《渡易水》3、燕趙有秀色。綺樓青云端。
眉目艷皎月。一笑傾城歡。
——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二十七》4、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
——錢起《逢俠者》5、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天長滄洲路,日暮邯鄲郭。
——高適《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二、拓展: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三、譯文:洛陽的東城門外,高高的城墻。從曲折綿長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
四野茫茫,轉眼又有秋風在大地上激蕩而起。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猶如動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也會讓人苦悶。
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時光流逝。
與其處處自我約束,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何不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 那燕趙宛洛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艷麗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
穿著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習練著箏商之曲。《音響一何悲》之曲因為琴瑟之柱調得太緊促,那琴聲竟似驟雨疾風,聽起來分外悲惋動人。
由于聽曲動心,不自覺地引起遐思,手在擺弄衣帶,無以自遣悵惘的心情。反復沉吟,雙足為之躑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調所感動。
心里遙想著要與佳人成為雙飛燕,銜泥筑巢永結深情。
2. 描寫燕趙的古詩
逢俠者 唐 錢起 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 邯鄲俠少年 唐 鄭鏦 夜渡濁河津,衣中劍滿身。
兵符劫晉鄙,匕首刺秦人。 執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
昨緣秦苦趙,來往大梁頻。 四望樓——曹鄴 樓在洛陽東,今廢。
秦時有貴公子賈虛每日宴其上。 背山見樓影,應合與山齊。
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鳴雞。 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
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 公子長夜醉,不聞子規啼。
【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 唐·王昌齡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十年守章句,萬里空寥落。
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
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天長滄洲路,日暮邯鄲郭。
酒肆或淹留,漁澤屢棲泊。獨行備艱難,孰辭干鼎鑊。
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理道須任賢,安人在求瘼。
故交負奇才,逸氣包謇諤。隱軫經濟策,縱橫建安作。
才望忽先鳴,風期無宿諾。飄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
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
吾謀適可用,天道豈遼廓。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
3. 關于燕趙的古詩詞有哪些
《逢俠者》 唐 錢起 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邯鄲俠少年》 唐 鄭鏦 夜渡濁河津,衣中劍滿身.兵符劫晉鄙,匕首刺秦人.執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昨緣秦苦趙,來往大梁頻.《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 唐·王昌齡 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十年守章句,萬里空寥落.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天長滄洲路,日暮邯鄲郭.酒肆或淹留,漁澤屢棲泊.獨行備艱難,孰辭干鼎鑊.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理道須任賢,安人在求瘼.故交負奇才,逸氣包謇諤.隱軫經濟策,縱橫建安作.才望忽先鳴,風期無宿諾.飄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吾謀適可用,天道豈遼廓.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 《逢俠者》【注釋】:(1)俠者:豪俠仗義之士。
(2)劇孟:漢代著名的俠士,洛陽人。(3)寸心:心中。
【譯文】:趙、燕兩地多慷慨悲歌的俠士,今天我們相逢于俠士劇孟的故鄉洛陽。心中悲壯不平之事向你訴說不完,無奈太陽西斜,只好再次分手而去。
《易水送別》作者:駱賓王 年代:唐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注釋】(1)易水:在今河北省北部易縣境內。戰國時期,俠士荊軻受燕國太子丹(即詩中的燕丹)的重托,到秦國刺秦王贏政(統一中國后的秦始皇)。
臨行時,燕丹等人在易水為其送行。荊軻唱著“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的歌,與眾人訣別。
后來刺殺秦王未遂而被殺。《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作者介紹】:王昌齡(698—約757)唐代詩人。
字少伯,唐京兆長安(今陜西西安)人。公元727年(開元十五年)進士及第,授秘書省校書郎。
公元734年(開元二十二年)中博學宏詞,授汜水(今河南滎陽縣境)尉,再遷江寧丞,故世稱王江寧。約在公元737年(開元二十五年)秋,獲罪被謫嶺南。
三年后北歸。公元748年(天寶七年)謫遷潭陽郡龍標(今湖南黔陽縣)尉。
安史亂后還鄉,道出亳州,被刺史閭丘曉所殺。釋義:①淇上:淇水之上。
淇水,即淇河。在今河南北部。
此詩重見高適集,詩題“微”上有“少府”二字。按,細加辨析,此詩當為高適所作。
高適嘗寓居淇上多年,其集中頗多淇上之詩,而現存的史料卻說明昌齡生平未嘗涉足淇上,此其一;此詩中自敘曾北上薊門,浪跡燕趙,歷滄洲,經邯鄲,淹留酒肆,棲泊漁澤,這些都跟高適的生平事跡相契合,而昌齡則沒有這些經歷,此其二;高適集中另有與薛三據交往的詩。
4. 形容“燕趙”的詩句有哪些
1、《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
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
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
擊筑落高月,投壺破愁顏。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2、《酬司空璲少府》 年代: 唐 作者: 高適 飄飖未得意,感激與誰論。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滿詞賦,札翰起涼溫。吾見風雅作,人知德業尊。
驚飆蕩萬木,秋氣屯高原。燕趙何蒼茫,鴻雁來翩翻。
此時與君別,握手欲無言。 3、《邯鄲南亭觀妓》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歌鼓燕趙兒,魏姝弄鳴絲。
粉色艷日彩,舞袖拂花枝。把酒顧美人,請歌邯鄲詞。
清箏何繚繞,度曲綠云垂。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
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我輩不作樂,但為后代悲。
4、《闕題》 年代: 唐 作者: 楊師道 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桂戶雕梁連綺翼,虹梁繡柱映丹楹。
朝光欲動千門曙,麗日初照百花明。燕趙蛾眉舊傾國,楚宮腰細本傳名。
二月桑津期結伴,三春淇水逐關情。蘭叢有意飛雙蝶,柳葉無趣隱啼鶯。
扇里細妝將夜并,風前獨舞共花榮。兩鬟百萬誰論價,一笑千金判是輕。
不為披圖來侍寢,非因主第奉身迎。羊車詎畏青門閉,兔月今宵照后庭。
5、《雜言》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燕趙多佳人,珠華炫天街。鄭魯有游女,折楊弄青梅。
春風趁姿媚,諧笑爭徘徊。幽閨有仇丑,修潔不自媒。
縫布以為裙,斷荊以為釵。(左角右奢)沙事機杼,蓬沓蒙煙埃。
誰將好德心,為爾停漸臺。
5. 關于燕趙的古詩詞
一、詩句:
1、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
2、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陳子龍《渡易水》
3、燕趙有秀色。綺樓青云端。
眉目艷皎月。一笑傾城歡。——李白《古風五十九首·其二十七》
4、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錢起《逢俠者》
5、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
天長滄洲路,日暮邯鄲郭。——高適《淇上酬薛三據兼寄郭少府微》
二、拓展:
古詩十九首·東城高且長
東城高且長,逶迤自相屬。
回風動地起,秋草萋已綠。
四時更變化,歲暮一何速!
晨風懷苦心,蟋蟀傷局促。
蕩滌放情志,何為自結束?
燕趙多佳人,美者顏如玉。
被服羅裳衣,當戶理清曲。
音響一何悲!弦急知柱促。
馳情整巾帶,沉吟聊躑躅。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
三、譯文:
洛陽的東城門外,高高的城墻。
從曲折綿長鱗次櫛比的樓宇、房舍外繞過一圈,又回到原處.。
四野茫茫,轉眼又有秋風在大地上激蕩而起。空曠地方自下而上吹起的旋風,猶如動地般的吹起。
使往昔蔥綠的草野霎時變得凄凄蒼蒼。
轉眼一年又過去了!在悵然失意的心境中,就是聽那天地間的鳥囀蟲鳴,也會讓人苦悶。
鷙鳥在風中苦澀地啼叫,蟋蟀也因寒秋降臨而傷心哀鳴。
不但是人生,自然界的一切生命不都感到了時光流逝。
與其處處自我約束,等到遲暮之際再悲鳴哀嘆。
何不早些滌除煩憂,放開情懷,去尋求生活的樂趣呢!
那燕趙宛洛之地本來就有很多的佳人美女,美女艷麗其顏如玉般的潔白秀美。
穿著羅裳薄衣隨風飄逸拂動,儀態雍容端坐正錚錚地習練著箏商之曲。
《音響一何悲》之曲因為琴瑟之柱調得太緊促,那琴聲竟似驟雨疾風,聽起來分外悲惋動人。
由于聽曲動心,不自覺地引起遐思,手在擺弄衣帶,無以自遣悵惘的心情。
反復沉吟,雙足為之躑躅不前,被佳人深沉的曲調所感動。
心里遙想著要與佳人成為雙飛燕,銜泥筑巢永結深情。
6. 形容“燕趙”的詩句有哪些
1、《登邯鄲洪波臺置酒觀發兵》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我把兩赤羽,來游燕趙間。天狼正可射,感激無時閑。
觀兵洪波臺,倚劍望玉關。請纓不系越,且向燕然山。
風引龍虎旗,歌鐘昔追攀。擊筑落高月,投壺破愁顏。
遙知百戰勝,定掃鬼方還。
2、《酬司空璲少府》
年代: 唐 作者: 高適
飄飖未得意,感激與誰論。昨日遇夫子,仍欣吾道存。
江山滿詞賦,札翰起涼溫。吾見風雅作,人知德業尊。
驚飆蕩萬木,秋氣屯高原。燕趙何蒼茫,鴻雁來翩翻。
此時與君別,握手欲無言。
3、《邯鄲南亭觀妓》
年代: 唐 作者: 李白
歌鼓燕趙兒,魏姝弄鳴絲。粉色艷日彩,舞袖拂花枝。
把酒顧美人,請歌邯鄲詞。清箏何繚繞,度曲綠云垂。
平原君安在,科斗生古池。座客三千人,于今知有誰。
我輩不作樂,但為后代悲。
4、《闕題》
年代: 唐 作者: 楊師道
漢家伊洛九重城,御路浮橋萬里平。桂戶雕梁連綺翼,
虹梁繡柱映丹楹。朝光欲動千門曙,麗日初照百花明。
燕趙蛾眉舊傾國,楚宮腰細本傳名。二月桑津期結伴,
三春淇水逐關情。蘭叢有意飛雙蝶,柳葉無趣隱啼鶯。
扇里細妝將夜并,風前獨舞共花榮。兩鬟百萬誰論價,
一笑千金判是輕。不為披圖來侍寢,非因主第奉身迎。
羊車詎畏青門閉,兔月今宵照后庭。
5、《雜言》
年代: 宋 作者: 艾性夫
燕趙多佳人,珠華炫天街。
鄭魯有游女,折楊弄青梅。
春風趁姿媚,諧笑爭徘徊。
幽閨有仇丑,修潔不自媒。
縫布以為裙,斷荊以為釵。
(左角右奢)沙事機杼,蓬沓蒙煙埃。
誰將好德心,為爾停漸臺。
7. 描述燕趙的風情的古詩詞有哪些
逢俠者 唐 錢起 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邯鄲俠少年 唐 鄭鏦 夜渡濁河津,衣中劍滿身.兵符劫晉鄙,匕首刺秦人.執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昨緣秦苦趙,來往大梁頻.四望樓——曹鄴 樓在洛陽東,今廢.秦時有貴公子賈虛每日宴其上.背山見樓影,應合與山齊.座上日已出,城中未鳴雞.無限燕趙女,吹笙上金梯.風起洛陽東,香過洛陽西.公子長夜醉,不聞子規啼.【淇上酬薛據兼寄郭微】 唐·王昌齡 自從別京華,我心乃蕭索.十年守章句,萬里空寥落.北上登薊門,茫茫見沙漠.倚劍對風塵,慨然思衛霍.拂衣去燕趙,驅馬悵不樂.天長滄洲路,日暮邯鄲郭.酒肆或淹留,漁澤屢棲泊.獨行備艱難,孰辭干鼎鑊.皇情念淳古,時俗何浮薄.理道須任賢,安人在求瘼.故交負奇才,逸氣包謇諤.隱軫經濟策,縱橫建安作.才望忽先鳴,風期無宿諾.飄飖勞州縣,迢遞限言謔.東馳眇貝丘,西顧彌虢略.淇水徒自深,浮云不堪托.吾謀適可用,天道豈遼廓.不然買山田,一身與耕鑿。
8. 描寫燕趙的詩詞
《渡易水》——陳子龍
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
易水潺湲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
======================
逢俠者
唐 錢起
燕趙悲歌士,相逢劇孟家。
寸心言不盡,前路日將斜。
==================
邯鄲俠少年
唐 鄭鏦
夜渡濁河津,衣中劍滿身。
兵符劫晉鄙,匕首刺秦人。
執事非無膽,高堂念有親。
昨緣秦苦趙,來往大梁頻。
關于俠士的詩句 1. 有關俠客詩詞集
這里收藏有幾篇:
俠客行
倚醉橫官道,攜書臥帝京。
月殘秋雁血,漏斷古蟬音。
碧野懸風露,青燈照古琴。
白頭何所寄?猶作水龍吟。
儒俠
鐵馬照山河,寒衣伴楚歌。
書香滌月影,墨韻蕩秋思。
葬劍悲聲切,拈花恨意遲。
君侯何所寄?柳絮怎堪拾。
荊軻
丹心負美名,撫筑傲俠群。
劍映秦都月,風嘯易水云。
悲歌成一笑,烈酒過千巡。
鑄劍當折劍,英雄我與君。
夢李白
夢里知是詩仙至,我命清風賒酒來
問我能飲千杯否?笑答舍命陪太白
寬衣礴帶寫春秋,甘為杜康階下囚
雄才濟世逢時耳,經綸豈為王孫留
云漢巍峨卿將醉,唐風追至勸君回
笑言酒興未及半,春風琵琶不必催
引歌醉臥東流水,落日豈知游子情
美酒泛得扁舟否?泊來故鄉秋月明
酣歌豈懼青春逝?白發尤能唱楚辭
秦關漢月俱風流,入卿袖中皆成詩
酒意闌珊君去矣,縱聲踏歌化彩云
推枕驚覺一夢耳,耳畔尤泛梁父吟
豪俠醉酒
月光照 百花香 花酒數杯不平身 身影襲花花自落
伊人笑 殘花香 酒撒七步詩滿月 月影照花花自傷
山風吹 野花香 狼嚎山谷寂寞夜 夜來山花花自香
江湖行 任花香 百般俠情皆風流 風流為花花自流
孤人葬花
真風雅 孤芳香 群劍共舞酬寡人 孤葉群花花難雅
浪天涯 幽自香 北風胡地歌高狂 幽人北花花亦涼
苦酒滿 釀醉香 浪高酒猛身搖晃 釀灑澆花花休滿
風吹散 遺花香 葉飛無人心空蕩 遺心葬花花隨風
終歸家
花太香 花兒未苞季未到 三年離家孤軍歸 只徒伊人想
花太香 黃昏獨行夕陽落 浪得天涯佳人待 唯記她幽香
花太香 聞得此香忘浪暈 風雅野山匆匆過 北風送胡香
花太香 霜兒未落菌已噬 殘香滿地無人葬 獨留往日香
青松搖,飄飄沙兒繞,天涯滄海角,琴心傲。
忠魂遙,照遍世間潮,花開花落,云煙渺。
冷月明,迢迢風陵渡,朝醉暮休醒,魂飛苦。
香冢孤,思絕青冥天,夢生夢碎,英雄淚。
2. 關于俠客的詩詞有哪些
1、《橫吹曲辭 隴頭吟》
年代: 唐 作者: 王維
長安少年游俠客,夜上戍樓看太白。
隴頭明月迥臨關,隴上行人夜吹笛。
關西老將不勝愁,駐馬聽之雙淚流。
身經大小百余戰,麾下偏裨萬戶侯。
蘇武才為典屬國,節旄落盡海西頭。
2、《張公子行》
年代: 唐 作者: 常建
一作古意
日出乘釣舟,裊裊持釣竿。
涉淇傍荷花,驄馬閑金鞍。
俠客(使君)白云中,腰間懸轆轤。
出門事嫖姚,為君西擊胡。
胡兵漢騎相馳逐,轉戰孤軍西海(海西)北(曲)。
百尺旌竿沉黑云,邊笳落日不堪聞。
3、《雜曲歌辭·俠客行》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我非竊賊誰夜行,白日堂堂殺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師海鯨。海鯨露背橫滄溟,海波分作兩處生。
分海減海力,俠客有謀,人不識測三尺鐵蛇延二國。
4、《雜曲歌辭·俠客行》
年代: 唐 作者: 元稹
俠客不怕死,怕在事不成,事成不肯藏姓名。
我非竊賊誰夜行,白日堂堂殺袁盎。九衢草草人面青,
此客此心師海鯨。海鯨露背橫滄溟,海波分作兩處生。
分海減海力,俠客有謀,人不識測三尺鐵蛇延二國。
5、《紫騮馬》
年代: 唐 作者: 楊炯
俠客重周游,金鞭控紫騮。蛇弓白羽箭,鶴轡赤茸秋。
發跡來南海,長鳴向北州。匈奴今未滅,畫地取封侯。
3. 贊美“俠客”的詩句有哪些
1. 俠客行唐 李白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
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三杯吐然諾, 五岳倒為輕。
眼花耳熱后,意氣紫霓生。救趙揮金錘, 邯鄲先震驚。
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2. 霧唐 李嶠曹公迷楚澤,漢帝出平城。
涿鹿妖氛靜,丹山霽色明。類煙飛稍重,方雨散還輕。
倘入非熊兆,寧思玄豹情。3. 遠山澄碧霧唐 李世民殘云收翠嶺,夕霧結長空。
帶岫凝全碧,障霞隱半紅。仿佛分初月,飄飖度曉風。
還因三里處,冠蓋遠相通。4. 賦得花庭霧唐 李世民蘭氣已熏宮,新蕊半妝叢。
色含輕重霧,香引去來風。拂樹濃舒碧,縈花薄蔽紅。
還當雜行雨,仿佛隱遙空。5. 水亭夜坐賦得曉霧唐 李益月落寒霧起,沈思浩通川。
宿禽囀木散,山澤一蒼然。漠漠沙上路,沄沄洲外田。
猶當依遠樹,斷續欲窮天。6. 詠霧唐蘇味道氤氳起洞壑,遙裔匝平疇。
乍似含龍劍,還疑映蜃樓。拂林隨雨密,度徑帶煙浮。
方謝公超步,終從彥輔游。7. 少年行 唐王維 新豐美酒斗十千,咸陽游俠多少年。
相逢意氣為君飲,系馬高樓垂柳邊。 出身仕漢羽林郎,初隨驃騎戰漁陽。
孰知不向邊庭苦,縱死猶聞俠骨香。 一身能擘兩雕弧,虜騎千重只似無。
偏坐金鞍調白羽,紛紛射殺五單于。 漢家君臣歡宴終,高議云臺論戰功。
天子臨軒賜侯印,將軍佩出明光宮。
4. 描寫俠客豪情的詩句有哪些
李白的:俠客行
李白
趙客縵胡纓,吳鉤霜雪明.銀鞍照白馬,颯沓如流星.
十步殺一人, 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與名.
閑過信陵飲,脫劍膝前橫. 將炙啖朱亥,持觴勸侯嬴.
三杯吐然諾, 五岳倒為輕.眼花耳熱后,意氣素霓生.
救趙揮金錘, 邯鄲先震驚.千秋二壯士,烜赫大梁城.
縱死俠骨香, 不慚世上英. 誰能書閣下,白首太玄經.
劍客(賈島)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從軍行(王昌齡) 青海長云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
出塞(王昌齡)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但使龍城飛將在,不教胡馬度陰山.錦瑟(李商隱)
5. 有沒有適用于俠客的古風句子,謝謝了
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
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
不安分的年華,這般輕狂氣霸。
箭曲弩歌笙琶,伴我縈繞天涯《唐門訣》
嘆塵世如摶沙 時光伸出枝椏
一代宗師佳話 同門恩情無價《唐門訣》
全貼給你算了……這是的
倚天問宇穹
持劍嘯蒼松
清輝攬日月 辟鴻蒙
紅塵紛繁亂
江湖風云涌
丹心昭天下
笑從容
00:58
碧血 鑄千秋天地英雄 魂如夢
圣火 點燃起萬丈光和亮
烈焰耀九重
一曲 日月同輝 拯救蒼生黎民于冰火
屠龍 共誰高歌 濁酒一杯沙場戰梟雄
01:20
馳騁 西風古道下
大漠逐黃沙
拭劍 笑昆侖不過只等閑 把酒話桑麻
關山 寂寞殘陽 笛聲何處芳草落天涯
不如 快意恩仇 醉里挑燈夢回連營下
01:42
故國江山美如畫
且看我 大挪乾坤華夏
好兒郎四海為家
傾盡天下
02:03
錯對 何須作答 刀戟聲喑啞
看狼煙 軟碎千載繁華
縱然 血洗黑木崖江湖叱咤
飲盡一杯 情仇愛恨 淡了眉間風華
(袖手天涯
只是為他)
02:34
劍氣嘯九天
浮生夢未遠
明月照樽前 伴無眠
前塵后土事
轉眼付蒼茫
叱詫天地間
了恩怨
劍舞玉笙寒
月移影凌亂
莫笑少年郎 太癡狂
長歌夜未央
縱馬越關山
踏平賀蘭闕 射天狼
03:52
日暮
涼煙古城垣 風霜玉門關
策馬 君可見塞外渺塵煙 朔風吹角寒
思量 英雄淚灑 將軍白發征人幾時還
徒留 一身孑然
看盡漫天風沙故人遠
04:13
斜雁兩行碧天長
誰共我
仗劍比肩天涯
彈一曲戰地琵琶
血染蒹葭(血染蒹葭)
04:34
風云 雷霆一念起 萬鈞人莫敵
虎嘯長空
龍吟震大地
放眼 看江湖兒女 烈血鑄劍義
鐵馬金戈 笑傲群雄 俠跡萬世睥睨
(春秋諸史 萬世睥睨)
04:56
功過(千秋功過) 春秋掩風跡
煮酒還無味(英雄無淚)
名利(浮名虛利)
終歸于成敗是非(黑白是非)
荒草(荒煙蓑草) 萋萋復萋萋
歿了古今事(血染征衣)
清風竹影(天地乾坤)
寒霜遍染 回首山河永寂
(榮華謝后
山河永寂)
05:28
我持倚天問宇穹
劍光電舞嘯蒼松
清輝一輪攬日月 辟鴻蒙
紅塵萬事紛繁亂
江湖俠義風云涌
一片丹心昭天下 笑從容
關于寫趙子龍的詩句
1.關于趙云的詩句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坂圍。
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的顯神威。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曹操軍中虎將出,趙云懷里小龍眠。
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躑馬前。
這是關于趙云在長坂之戰的詩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
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這是趙云截江就阿斗的詩
昔日戰長坂,威風猶沒滅。
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
鬼哭與神號,天驚并地慘。
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這是漢水之戰的詩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
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這是趙云73歲一個人砍了4個大將的詩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張。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留百世芳。
古風一篇當年玄德走江陵,路次當陽少甲兵。忽被曹瞞驅鐵騎,軍民打落盡逃生。趙云獨仗英雄氣,舍命渾如落葉輕。槍攪垓心蛇動蕩,馬沖陣勢虎飛騰。懷中抱定西川主,紫霧紅光射眼明。斬將奪旗世罕比,擎天保駕功業成。我來少歇長坂下,斑斑沙草血猶腥。子龍子龍在何處?仰天長問三兩聲。
2.贊美趙云的詩句
1、《詠史下·趙云》宋朝 陳普:子龍一身都是膽,更有仁心并義肝。士勸渠能和益土,百驚不動是人安。
趙云突遇大軍,絲毫不亂,挺槍驟馬殺入重圍,左沖右突,如入無人之境。曹兵始遭趙云猛然沖擊,陣勢散亂,但不久就圍攏起來。
2、《廟贊詩》清朝 南安玨:救主功勛大,興邦名譽彰。扁舟飛漢水,匹馬向當陽。義膽深包體,忠心并日光。留芳青史上,應是與天長。
趙云救出黃忠,奮力殺出重圍,已靠近自己營寨。但他發現部將張著在敵陣受傷被圍,遂又殺入重圍,救出張著,潰圍而出。
3、《三國演義》明朝 羅貫中: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趙云不但不關城門,反而命令將營門大開,令將士偃旗息鼓。曹操大軍追到,見營門大開,不見旌旗,不聞金鼓,懷疑有伏兵,引兵欲退。曹兵剛一轉身,趙云一聲令下,營中將士萬弩齊發,趙云更令營中擂鼓,鼓聲大震,號角齊鳴。
4、《贈繩伎》唐朝 白居易:絕藝當場萬目傾,兩竿朽索半空橫。反提雙女摩肩過,仰射孤鴻信腳行。膽似子龍身里滿,體如飛燕掌中輕。弄潮已嘆吳兒險,更有人從死處生。
趙云在曹軍中突來突去的拼命搏殺,其曹軍其他未參戰的一流高手們,并不是不知,而是都發現趙云此時是拼命搏殺突圍,趙此時的武藝發揮到了極致,自己要上去能否擋得住。
5、明代 趙璞《次何州判韻》詩寫道:神器將為詐力移,英雄奮起共維持。許身劉氏堅惟一,報效曹公示不欺。
趙云斬殺或殺傷,丟命受傷名譽俱損不合算,到不如讓那此懂不到此理的熱血將領去、死傷何該,等到你趙云殺累了,精氣神都下降了,自己再來撿落地桃子豈不妙哉。
趙云(?-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漢末軍閥混戰,趙云受本郡推舉,率領義從加入白馬將軍公孫瓚。期間結識了漢室皇親劉備,但不久之后,趙云因為兄長去世而離開。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趙云 (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3.關于趙云的詩詞
1、《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羅貫中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解析:體現了戰爭的激烈和趙云的勇敢無人能及。
2、《趙云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羅貫中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
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解析:體現了趙云的英勇無雙以及對君主的忠心。
3、《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云寡勝眾》羅貫中
昔日戰長坂,威風猶未減。
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
鬼哭與神號,天驚并地慘。
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解析:體現了趙云的英勇善戰的英雄氣概。
4、《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羅貫中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
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解析:體現了趙云年老時也戰績赫赫。
5、《討魏國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維詐獻書》羅貫中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解析:體現了趙云的忠誠護主,認為趙云的行為應該流芳百世,表達了對趙云的欣賞。
6、《廟贊詩》羅貫中
救主功勛大,興邦名譽彰。
扁舟飛漢水,匹馬向當陽。
義膽深包體,忠心并日光。
留芳青史上,應是與天長。
解析:描寫了趙云救主的偉大功勛以及英勇善戰的行為,對趙云進行了極高的評價,表達了對趙云的贊賞。
參考資料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04月01日
4.趙云的詩句
趙云沒有詩詞作品。
趙云(?-229年),字子龍,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長八尺,姿顏雄偉,三國時期蜀漢名將。
趙云跟隨劉備將近三十年,先后參加過博望坡之戰、長坂坡之戰、江南平定戰,獨自指揮過入川之戰、漢水之戰、箕谷之戰,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戰果。除了四處征戰,趙云還先后以偏將軍任桂陽太守,以留營司馬留守公安,以翊軍將軍督江州。除此之外,趙云于平定益州時引霍去病故事勸諫劉備將田宅歸還百姓,又于關羽張飛被害之后勸諫劉備不要伐吳,被后世贊為有大臣局量的儒將,甚至被認為是三國時期的完美人物。
去世后被追謚為“順平候”,以“常勝將軍”的形象在民間廣為流傳。
5.關于趙云的詩句有哪些
1、《劉玄德攜民渡江,趙子龍單騎救主》羅貫中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解析:體現了戰爭的激烈和趙云的勇敢無人能及。
2、《趙云截江奪阿斗,孫權遺書退老瞞》羅貫中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
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解析:體現了趙云的英勇無雙以及對君主的忠心。
3、《占對山黃忠逸待勞,據漢水趙云寡勝眾》羅貫中
昔日戰長坂,威風猶未減。
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
鬼哭與神號,天驚并地慘。
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解析:體現了趙云的英勇善戰的英雄氣概。
4、《趙子龍力斬五將,諸葛亮智取三城》羅貫中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
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解析:體現了趙云年老時也戰績赫赫。
5、《討魏國武侯再上表,破曹兵姜維詐獻書》羅貫中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
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彰。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
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解析:體現了趙云的忠誠護主,認為趙云的行為應該流芳百世,表達了對趙云的欣賞。
6、《廟贊詩》羅貫中
救主功勛大,興邦名譽彰。
扁舟飛漢水,匹馬向當陽。
義膽深包體,忠心并日光。
留芳青史上,應是與天長。
解析:描寫了趙云救主的偉大功勛以及英勇善戰的行為,對趙云進行了極高的評價,表達了對趙云的贊賞。
參考資料
羅貫中.三國演義.中國: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2006年04月01日
6.關于贊美趙云的詩詞
1. 《后出師表》
魏晉:諸葛亮
曹操五攻昌霸不下,四越巢湖不成,任用李服而李服圖之,委任夏侯而夏侯敗亡,先帝每稱操為能,猶有此失,況臣駑下,何能必勝?此臣之未解四也。自臣到漢中,中間期年耳,然喪趙云、陽群、馬玉、閻芝、丁立、白壽、劉合、鄧銅等及曲長、屯將七十余人,突將、無前、賨叟、青羌、散騎、武騎一千余人。此皆數十年之內所糾合四方之精銳,非一州之所有;若復數年,則損三分之二也,當何以圖敵?此臣之未解五也。
2. 《清水驛叢竹天水趙云余手種一十二莖》
唐代:柳宗元
檐下疏篁十二莖,襄陽從事寄幽情。
只應更使伶倫見,寫盡雌雄雙鳳鳴。
3. 《賀新郎(催花呈趙云舍)》
宋代:劉塤
辦著春游費。奈狂風吹寒,禁定滿城花事。天暝云深時度雨。院落秦箏未試。倩誰趲、杏嬌桃媚。韶色三停今過一,只淡黃楊柳裝愁思。芳徑滑,繡窗閉。
玉爐悶炷香溫被。憶去年、匆匆勝賞,夢沈煙水。遙望秋千新彩索,難把舊痕重系。待暖入、香紅十里。別擁雙鸞迎素月,教明年、不恨今焦卒。鶯共燕,汝知未。
4. 《雜劇·劉玄德醉走黃鶴樓》
元代:未知作者
第一折
今曹操敗走華容路,貧道領關、張二將,追趕曹操。說與趙云眾將,緊守赤壁連城:休要有失。則今日追曹操走一遭去。施謀略平欺管樂,領雄兵密排軍校。先拿住百計張遼,直趕上奸雄曹操。
5. 《雜劇·諸葛亮博望燒屯》
元代:未知作者
(劉末云)兄弟也,將在謀而不在勇。也有用著你那躁暴處,也有用不著你躁暴處,則依著你兩個哥哥者。(張飛云)二位哥哥去,您兄弟斷然不去。(劉末云)既然三兄弟不去呵,俺弟兄二人,點就軍卒,留下趙云、劉封、糜竺、糜芳,您眾將緊守著新野,小心在意。則今日直至臥龍岡訪孔明,走一遭去。獨跨蒼鸞何處游,神仙多管赴瀛洲。
7.關于趙子龍的詩句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坂圍。
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因的顯神威。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曹操軍中虎將出,趙云懷里小龍眠。無由撫慰忠臣意,故把親兒躑馬前。
這是關于趙云在長坂之戰的詩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這是趙云截江就阿斗的詩昔日戰長坂,威風猶沒滅。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
鬼哭與神號,天驚并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這是漢水之戰的詩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這是趙云73歲一個人砍了4個大將的詩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張。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留百世芳。
古風一篇當年玄德走江陵,路次當陽少甲兵。忽被曹瞞驅鐵騎,軍民打落盡逃生。
趙云獨仗英雄氣,舍命渾如落葉輕。槍攪垓心蛇動蕩,馬沖陣勢虎飛騰。
懷中抱定西川主,紫霧紅光射眼明。斬將奪旗世罕比,擎天保駕功業成。
我來少歇長坂下,斑斑沙草血猶腥。子龍子龍在何處?仰天長問三兩聲。
8.贊美趙子龍的詩句
血染征袍透甲紅,當陽誰敢與爭鋒!
古來沖陣扶危主,只有常山趙子龍。
昔年救主在當陽,今日飛身向大江。
船上吳兵皆膽裂,子龍英勇世無雙!
昔日戰長坂,威風猶未減。突陣顯英雄,被圍施勇敢。
鬼哭與神號,天驚并地慘。常山趙子龍,一身都是膽!
憶昔常山趙子龍,年登七十建奇功。
獨誅四將來沖陣,猶似當陽救主雄。
常山有虎將,智勇匹關張:漢水功勛在,當陽姓字鄣。
兩番扶幼主,一念答先皇。青史書忠烈,應流百世芳。
紅光罩體困龍飛,征馬沖開長阪圍。
四十二年真命主,將軍應得顯神威。
趙姓歷史名人、有關趙姓的詩、格言有哪些?
趙匡胤:本為后周大將,"陳橋兵變",代周為帝,建立宋朝,立國320之久,使趙姓的宗族聲望達到了最為輝煌的時期。
趙文淵:北周著名書法家,擅長楷、隸書。當時碑文多出其手,又在西魏時奉命編定了一部六體書法字典。
趙 勝:平原君,以"食客數千人"而著稱,是趙氏有史以來最負盛名的人物。
趙 雍:即趙武靈王,他提倡"胡服騎射",始創騎兵,這是中國軍事史上的一大進步。
趙之堔:清代"西泠八家"之一。
趙之廉:清代杰出書畫家、篆刻家。其書、畫、篆刻對后世都有一定影響,與任伯年、吳昌碩并稱為"清末三大畫家"。
趙 翼:明代史學家、文學家。長于史學,考據精賅,其詩與袁枚、蔣士銓齊名,并稱"江右三大家"或"乾隆三大家"。
趙孟頫:元代杰出書畫家。精于正、行書和小楷,其筆法園轉遒麗,人稱"趙體"。
趙 云:三國時蜀國大將,為"五虎上將"之一。
趙公明:相傳秦時得道于終南山。人稱之為"趙公元帥",被奉為"財神"。
關于趙有哪些詩詞和趙有關的詩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