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濁如何擬獨清,眾人渾濁我獨清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眾濁如何擬獨清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眾人渾濁我獨清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全唐詩》卷七百二十八
我國古代規模最大的`唐詩總集。共九百卷,收入近五萬首詩,錄作者兩千余人。《全唐詩》由康熙帝下令編修,由江寧織造曹寅(即曹雪芹的祖父)負責刊刻。下面是我帶來的《全唐詩》卷七百二十八,想對你有幫助。
卷728_1 【吟敘】周曇
歷代興亡億萬心,圣人觀古貴知今。
古今成敗無多事,月殿花臺幸一吟。
卷728_2 【閑吟】周曇
考摭妍媸用破心,剪裁千古獻當今。
閑吟不是閑吟事,事有閑思閑要吟。
卷728_3 【唐虞門·唐堯】周曇
祅氛不起瑞煙輕,端拱垂衣日月明。
傳事四方無外役,茅茨深處土階平。
卷728_4 【唐虞門·虞舜】周曇
進善懲奸立帝功,功成揖讓益溫恭。
滿朝卿士多元凱,為黜兜苗與四兇。
卷728_5 【唐虞門·舜妃】周曇
蒼梧一望隔重云,帝子悲尋不記春。
何事淚痕偏在竹,貞姿應念節高人。
卷728_6 【唐虞門·再吟】周曇
瀟湘何代泣幽魂,骨化重泉志尚存。
若道地中休下淚,不應新竹有啼痕。
卷728_7 【三代門·夏禹】周曇
堯違天孽賴詢謨,頓免洪波浸碧虛。
海內生靈微伯禹,盡應隨浪化為魚。
卷728_8 【三代門·再吟】周曇
萬古龍門一旦開,無成甘死作黃能。
司空定有匡堯術,九載之前何處來。
卷728_9 【三代門·太康】周曇
師保何人為琢磨,安知父祖苦辛多。
酒酣禽色方為樂,詎肯閑聽五子歌。
卷728_10 【三代門·后稷】周曇
人惟邦本本由農,曠古誰高后稷功。
百谷且繁三曜在,牲牢郊祀信無窮。
卷728_11 【三代門·文王】周曇
昭然明德報天休,礿祭惟馨勝殺牛。
二老五侯何所詐,不歸商受盡歸周。
卷728_12 【三代門·武王】周曇
文王寢膳武王隨,內豎言安色始怡。
七載豈堪囚羑里,一夫為報亦何疑。
卷728_13 【三代門·太公】周曇
昌獵關西紂獵東,紂憐崇虎棄非熊。
危邦自謂多麟鳳,肯把王綱取釣翁。
卷728_14 【三代門·再吟】周曇
東鄰不事事西鄰,御物卑和物自親。
天下言知天下者,兆人無主屬賢人。
卷728_15 【三代門·又吟】周曇
千妖萬態逞妍姿,破國亡家更是誰。
匡政必能除茍媚,去邪當斷勿狐疑。
卷728_16 【三代門·子牙妻】周曇
陵柏無心竹變秋,不能同戚擬同休。
歲寒焉在空垂涕,覆水如何欲再收。
卷728_17 【三代門·周公】周曇
文武傳芳百代基,幾多賢哲守成規。
仍聞吐握延儒素,猶恐民疵未盡知。
卷728_18 【三代門·夷齊】周曇
讓國由衷義亦乖,不知天命匹夫才。
將除暴虐誠能阻,何異崎嶇助紂來。
卷728_19 【三代門·管蔡】周曇
伊商胡越尚同圖,管蔡如何有異謨。
不念祖宗危社稷,強于仁圣遣行誅。
卷728_20 【三代門·成王】周曇
成王有過伯禽笞,圣惠能新日自奇。
王道既成何所感,越裳呈瑞鳳來儀。
卷728_21 【三代門·幽王】周曇
狼煙篝火為邊塵,烽候那宜悅婦人。
厚德未聞聞厚色,不亡家國幸亡身。
卷728_22 【三代門·平王】周曇
犬戎西集殺幽王,邦土何由不便亡。
宜臼東來年更遠,川流難絕信源長。
卷728_23 【春秋戰國門·祭足】周曇
吳魯燕韓豈別宗,曾無外御但相攻。
當時周鄭誰為相,交質將何服遠戎。
卷728_24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周室衰微不共匡,干戈終日互爭強。
諸侯若解尊天子,列國何因次第亡。
卷728_25 【春秋戰國門·隱公】周曇
今古難堤是小人,茍希榮寵任相親。
陳謀不信懷憂懼,反間須防卻害身。
卷728_26 【春秋戰國門·莊公】周曇
齊甲強臨力有馀,魯莊為戰念區區。
魚麗三鼓微曹劌,肉食安能暇遠謨。
卷728_27 【春秋戰國門·哀公】周曇
賢為鄰用國憂危,廟算無非委艷奇。
兩葉翠娥春乍展,一毛須去不難吹。
卷728_28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好龍天為降真龍,及見真龍瘁厥躬。
接下不勤徒好士,葉公何異魯哀公。
卷728_29 【春秋戰國門·平公】周曇
鴻鵠輕騰萬里高,何殊朝野得賢豪。
能知翼戴穹蒼力,不是蒙茸腹背毛。
卷728_30 【春秋戰國門·文公】周曇
滅虢吞虞未息兵,柔秦敗楚霸威成。
文公徒欲三強服,分晉元來是六卿。
卷728_31 【春秋戰國門·景公】周曇
覺病當宜早問師,病深難療恨難追。
晉侯徒有秦醫緩,疾在膏肓救已遲。
卷728_32 【春秋戰國門·衛靈公】周曇
子魚無隱欲源清,死不忘忠感衛靈。
伯玉既親知德潤,殘桃休吃悟蘭馨。
卷728_33 【春秋戰國門·陳靈公】周曇
誰與陳君嫁禍來,孔寧行父夏姬媒。
靈公徒認徵舒面,至死何曾識禍胎。
卷728_34 【春秋戰國門·陳蔡君】周曇
楚聘宣尼欲道光,是時陳蔡畏鄰強。
庸謀但解遮賢路,不解迎賢謀自昌。
卷728_35 【春秋戰國門·楚惠王】周曇
芹中遇蛭強為吞,不欲緣微有害人。
何事免成心腹疾,皇天惟德是相親。
卷728_36 【春秋戰國門·楚懷王】周曇
不聽陳軫信張儀,六里商於果見欺。
既舍黔中西換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卷728_37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不得商於又失齊,楚懷方寸一何迷。
明知秦是虎狼國,更忍車輪獨向西。
卷728_38 【春秋戰國門·韓惠王】周曇
韓惠開渠止暴秦,營田萬頃飽秦人。
何殊般肉供羸獸,獸壯安知不害身。
卷728_39 【春秋戰國門·頃襄王】周曇
秦陷荊王死不還,只緣偏聽子蘭言。
頃襄還信子蘭語,忍使江魚葬屈原。
卷728_40 【春秋戰國門·武公】周曇
猛獸來兵只為文,豈宜涼德擬圖尊。
君看豹彩蒙麋質,人取無難必不存。
卷728_41 【春秋戰國門·華元】周曇
未知軍法忌偏頗,徒解于思腹漫皤。
昔日羊斟曾不預,今朝為政事如何。
卷728_42 【春秋戰國門·臧孫】周曇
諸孟憎吾似犬獰,賢臧哭孟倍傷情。
季孫愛我如甘疾,疾足亡身藥故寧。
卷728_43 【春秋戰國門·公叔】周曇
吳起南奔魏國荒,必聽公叔失賢良。
無謀縱欲離安邑,可免河溝徙大梁。
卷728_44 【春秋戰國門·莊辛】周曇
莊辛正諫謂妖詞,兵及鄢陵始悔思。
見兔必能知顧犬,亡羊補棧未為遲。
卷728_45 【春秋戰國門·孫臏】周曇
曾嫌勝己害賢人,鉆火明知速自焚。
斷足爾能行不足,逢君誰肯不酬君。
卷728_46 【春秋戰國門·靈輒】周曇
失水枯鱗得再生,翳桑無地謝深情。
朱輪未染酬恩血,公子何由見赤誠。
卷728_47 【春秋戰國門·郭開】周曇
秦襲邯鄲歲月深,何人沾贈郭開金。
廉頗還國李牧在,安得趙王為爾擒。
卷728_48 【春秋戰國門·樂羊】周曇
杯羹忍啜得非忠,巧佞胡為惑主聰。
盈篋謗書能寢默,中山不是樂羊功。
卷728_49 【春秋戰國門·虞卿】周曇
割地求和國必危,安知堅守絕來思。
年年來伐年年割,割盡邯鄲何所之。
卷728_50 【春秋戰國門·豫讓】周曇
門客家臣義莫儔,漆身吞炭不能休。
中行智伯思何異,國士終期國士酬。
卷728_51 【春秋戰國門·毛遂】周曇
不識囊中穎脫錐,功成方信有英奇。
平原門下三千客,得力何曾是素知。
卷728_52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定獲英奇不在多,然須設網遍山河。
禽雖一目羅中得,豈可空張一目羅。
卷728_53 【春秋戰國門·田文】周曇
下客常才不足珍,誰為狗盜脫強秦。
秦關若待雞鳴出,笑殺臨淄土偶人。
卷728_54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門下三千各自矜,頻彈劍客獨無能。
田文不厭無能客,三窟全身果有憑。
卷728_55 【春秋戰國門·馮讙】周曇
兔窟穿成主再興,輩流狐伏敢驕矜。
馮讙不是無能者,要試君心欲展能。
卷728_56 【春秋戰國門·章子】周曇
在家能子必能臣,齊將功成以孝聞。
改葬義無欺死父,臨戎安肯背生君。
卷728_57 【春秋戰國門·卞和】周曇
磷磷誰為惑溫溫,至寶凡姿甚易分。
自是時人多貴耳,目無明鑒使俱焚。
卷728_58 【春秋戰國門·季札】周曇
吹毛霜刃過千金,生許徐君死掛林。
寶劍徒稱無價寶,行心更貴不欺心。
卷728_59 【春秋戰國門·孫武】周曇
理國無難似理兵,兵家法令貴遵行。
行刑不避君王寵,一笑隨刀八陣成。
卷728_60 【春秋戰國門·夫差】周曇
信聽讒言疾不除,忠臣須殺竟何如。
會稽既雪夫差死,泉下胡顏見子胥。
卷728_61 【春秋戰國門·少孺】周曇
寶貴親仁與善鄰,鄰兵何要互相臻。
螳螂定是遭黃雀,黃雀須防挾彈人。
卷728_62 【春秋戰國門·蘇厲】周曇
百步穿楊箭不移,養由堪教聽弘規。
身隆業著未知退,勿遣功名一旦隳。
卷728_63 【春秋戰國門·鬻拳】周曇
鬻拳強諫懼威刑,退省懷慚不顧生。
雙刖忍行留痛恨,惟君適足見忠誠。
卷728_64 【春秋戰國門·荊軻】周曇
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騎駕群胡。
有心為報懷權略,可在於期與地圖。
卷728_65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幾尺如霜利不群,恩仇未報反亡身。
誠哉利器全由用,可惜吹毛不得人。
卷728_66 【春秋戰國門·陳軫】周曇
丹青徒有逞喧嘩,有足由來不是蛇。
殺將破軍為柱國,君今官極更何加。
卷728_67 【春秋戰國門·田饒】周曇
廚拋敗肉士懷饑,倉爛馀糧客未炊。
臨難欲行求死士,將何恩信致扶危。
卷728_68 【春秋戰國門·鮑叔】周曇
忠臣祝壽吐嘉詞,鮑叔臨軒酒一卮。
安不忘危臣所愿,愿思危困必無危。
卷728_69 【春秋戰國門·晏嬰】周曇
正人徒以刃相危,貪利忘忠死不為。
麋鹿命懸當有處,驅車何必用奔馳。
卷728_70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下澤逢蛇蓋是常,還如山上見豺狼。
國中有怪非蛇獸,不用賢能是不祥。
卷728_71 【春秋戰國門·又吟】周曇
馬斃廄人欲就刑,百年臨盡一言生。
賴逢賢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惡聲。
卷728_72 【春秋戰國門·叔向】周曇
重祿存家不敢言,小臣憂禍亦如然。
明開諫諍能無罪,只此宜為理國先。
卷728_73 【春秋戰國門·師曠】周曇
老能勸學照馀生,似夜隨燈到處明。
往行前言如不見,暗中無燭若為行。
卷728_74 【春秋戰國門·智伯】周曇
三國連兵敵就擒,晉陽城下碧波深。
風濤撼處看沈趙,舟楫不從翻自沈。
卷728_75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攻城來下惜先分,一旦家邦屬四鄰。
徒逞威強稱智伯,不知權變是愚人。
卷728_76 【春秋戰國門·襄子】周曇
君子常聞不迫危,城崩何用急重圍。
叛亡能退修文德,果見中牟以義歸。
卷728_77 【春秋戰國門·楊回】周曇
三逐鄉閭五去君,莫知何地可容身。
楊回不是逢英鑒,白首無成一旅人。
卷728_78 【春秋戰國門·顏回】周曇
陋巷簞瓢困有年,是時端木飫腥膻。
宣尼行教何形跡,不肯分甘救子淵。
卷728_79 【春秋戰國門·子貢】周曇
救魯亡吳事可傷,誰令利口說田常。
吳亡必定由端木,魯亦宜其運不長。
卷728_80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一言能使定安危,安己危人是所宜。
仁義不思垂教化,背恩亡德豈儒為。
卷728_81 【春秋戰國門·鄭相】周曇
鄭相清賢慎有馀,好魚魚至竟何如。
退魚留得終身祿,祿在何憂不得魚。
卷728_82 【春秋戰國門·子產】周曇
為政何門是化源,寬仁高下保安全。
如嫌水德人多狎,拯溺宜將猛濟寬。
卷728_83 【春秋戰國門·管仲】周曇
美酒濃馨客要沽,門深誰敢強提壺。
茍非賢主詢賢士,肯信沽人畏子獹。
卷728_84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社鼠穿墻巧庇身,何由攻灌若為熏。
能知窟穴依形勢,不聽讒邪是圣君。
卷728_85 【春秋戰國門·范蠡】周曇
西子能令轉嫁吳,會稽知爾啄姑蘇。
跡高塵外功成處,一葉翩翩在五湖。
卷728_86 【春秋戰國門·屈原】周曇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卷728_87 【春秋戰國門·黃歇】周曇
春申隨質若王圖,為主輕生大丈夫。
女子異心安足聽,功成何更用陰謨。
卷728_88 【春秋戰國門·王后】周曇
連環要解解非難,忽碎瑤階一旦間。
兩國相持兵不解,會應俱碎似連環。
卷728_89 【春秋戰國門·樊姬】周曇
側影頻移未退朝,喜逢賢相日從高。
當時不有樊姬問,令尹何由進叔敖。
卷728_90 【春秋戰國門·齊桓公】周曇
三往何勞萬乘君,五來方見一微臣。
微臣傲爵能輕主,霸主如何敢傲人。
卷728_91 【春秋戰國門·中山君】周曇
敵臨烹子一何庸,激怒來軍速自攻。
結怨豈思圍不解,愚謀多以殺為雄。
卷728_92 【春秋戰國門·趙簡子】周曇
簡子雄心蓄霸機,賢愚聊欲試諸兒。
假言藏寶非真寶,不是生知焉得知。
卷728_93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諤諤能昌唯唯亡,亦由匡正得賢良。
一從忠讜無周舍,吾過何人為短長。
卷728_94 【春秋戰國門·趙宣子】周曇
門人曾不有提彌,連嗾呀呀孰敢支。
臨難若教無茍免,亂朝爭那以獒為。
卷728_95 【春秋戰國門·韓昭侯】周曇
去年秦伐我宜陽,今歲天災旱且荒。
對此不思人力困,樓門何可更高張。
卷728_96 【春秋戰國門·魏文侯】周曇
冒雨如何固出畋,慮乖群約失乾乾。
文侯不是貪禽者,示信將為教化先。
卷728_97 【春秋戰國門·郤成子】周曇
陳樂無歡璧在隅,宰臣懷智有微謨。
茍非成子當明哲,誰是仁人可托孤。
卷728_98 【春秋戰國門·秦武陽】周曇
丱歲徒聞有壯名,及令為副誤荊卿。
是時環柱能相副,誰謂燕囚事不成。
卷728_99 【春秋戰國門·田子方】周曇
太子無嫌禮樂虧,愿聽貧富與安危。
賤貧驕物貧終在,富貴驕人貴必隳。
卷728_100 【春秋戰國門·淳于髡】周曇
穰穰何禱手何赍,一呷村漿與只雞。
以少求多誠可笑,還如輕幣欲全齊。
卷728_101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戲問將何對所耽,滑稽無骨是常譚。
昔時王者皆通四,近見君王只好三。
卷728_102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曲突徙薪不謂賢,焦頭爛額饗盤筵。
時人多是輕先見,不獨田家國亦然。
卷728_103 【春秋戰國門·田子奇】周曇
少年為吏慮非循,一騎奔追委使臣。
使者不追何所對,車中緣見白頭人。
卷728_104 【春秋戰國門·百里奚】周曇
船驥由來是股肱,在虞虞滅在秦興。
裁量何異刀將尺,只系用之能不能。
卷728_105 【春秋戰國門·孫叔敖】周曇
童稚逢蛇嘆不祥,慮悲來者為埋藏。
是知陽報由陰施,天爵昭然契日彰。
卷728_106 【春秋戰國門·魯仲連】周曇
昔迸燒牛發戰機,夜奔驚火走燕師。
今來躍馬懷驕惰,十萬如無一撮時。
卷728_107 【春秋戰國門·宋子罕】周曇
子憐溫潤欲歸仁,吾貴堅廉是寶身。
自有不貪身內寶,玉人徒獻外來珍。
卷728_108 【春秋戰國門·宮之奇】周曇
虞虢相依自保安,謀臣吞度不為難。
貪憐璧馬迷香餌,肯信之奇諭齒寒。
卷728_109 【春秋戰國門·王孫滿】周曇
九牧金熔物像成,辭昏去亂祚休明。
興亡在德不在鼎,楚子何勞問重輕。
卷728_110 【春秋戰國門·顏叔子】周曇
夜雨鄰娃告屋傾,一宵從寄念悲驚。
誠知獨處從燒燭,君子行心要自明。
卷728_111 【春秋戰國門·張孟譚】周曇
強兵四合國將危,賴有謀臣為發揮。
城內蒿銅誠自有,無謀誰解見玄機。
卷728_112 【春秋戰國門·公子無忌】周曇
按劍臨籠震咄呼,鷂甘梟戮伏鳩辜。
能憐鈍拙誅豪俊,憫弱摧強真丈夫。
卷728_113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趙解重圍魏再昌,信陵賢德日馨芳。
昏蒙愚主聽讒說,公子云亡國亦亡。
卷728_114 【春秋戰國門·侯嬴朱亥】周曇
屠肆監門一賤微,信陵交結國人非。
當時不是二君計,匹馬那能解趙圍。
卷728_115 【春秋戰國門·再吟】周曇
走敵存亡義有馀,全由雄勇與英謨。
但如公子能交結,朱亥侯嬴何代無。
屈原的五言律詩(越短約好)
寫屈原的:春秋戰國門·屈原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屈原那時還沒有五言。 屈原的九章:惜往日之曾信兮,受命詔以昭詩。
奉先功以照下兮,明法度之嫌疑。
國富強而法立兮,屬貞臣而日娭。
秘密事之載心兮,雖過失猶弗治。
心純厖而不泄兮,遭讒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聰明兮,虛惑誤又以欺。
弗參驗以考實兮,遠遷臣而弗思。
信讒諛之溷濁兮,晟氣志而過之。
何貞臣之無罪兮,被讟謗而見尤!
慚光景之誠信兮,身幽隱而備之。
臨沅、湘之玄淵兮,遂自忍而沉流。
卒沒身而絕名兮,惜癰君之不昭。
君無度而弗察兮,使芳草為藪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恬死亡而不聊。
獨鄣癰而蔽隱兮,使貞臣為無由。
聞百里之為虜兮,伊尹烹於庖廚。
呂望屠於朝歌兮,甯戚歌而飯牛。
不逢湯、武與桓、繆兮,世孰云而知之!
吳信讒而弗味兮,子胥死而后憂。
介子忠而立枯兮,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為之禁兮,報大德之優游。
思久故之親身兮,因縞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節兮,或訑謾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實兮,聽讒人之虛辭。
芳與澤其雜糅兮,孰申旦而別之?
何芳草之早夭兮,微霜降而下戒。
諒聰不明而蔽癰兮,使讒諛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賢兮,謂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嫫母姣而自好。
雖有西施之美容兮,讒妒入以自代。
愿陳情以白行兮,得罪過之不意。
情冤見之日明兮,如列宿之錯置。
乘騏驥而馳騁兮,無轡銜而自載。
乘氾泭以下流兮,無舟楫而自備。
背法度而心治兮,辟與此其無異。
寧溘死而流亡兮,恐禍殃之有再。
不畢辭而赴淵兮,惜癰君之不識。;ie=gb2312bs=%C7%FC%D4%ADcl=3si=guoxue.baidu.comword=%C7%FC%D4%ADct=270532608
關于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古詩大全
下面是我整理的關于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古詩大全,一起來看看吧! 《祠南夕望》 杜甫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 興來猶杖履,月斷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 《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許渾 清湘吊屈原,垂淚擷蘋蘩。 謗起乘軒鶴,機沉在檻猿。 乾坤三事貴,華夏一夫冤。 寧有唐虞世,心知不為言。
《端午》 文秀(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春秋戰國門.屈原》 (唐)周曇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離騷》 陸龜蒙 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 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夜泊湘江》 于武陵 北風吹楚樹,此地獨先秋。 何事屈原恨,不隨湘水流。 涼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 一作南行客,無成空白頭。 《靈均》 黃滔 莫問靈均昔日游,江籬春盡岸楓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浙西李尚書奏毀淫昏廟》 徐凝 傳聞廢淫祀,萬里靜山陂。 欲慰靈均恨,先燒靳尚祠。 以上就是我整理的關于端午節紀念屈原的古詩大全,喜歡記得收藏哦~
悼念屈原詩詞十首
一、《祠南夕望》
杜甫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
興來猶杖履,月斷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
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
二、《競渡詩》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三、《端午》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四、《浣溪沙》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
流香漲膩滿晴川。彩線輕纏紅玉臂,
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
五、《五月五日》
梅堯臣
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
何嘗奈讒謗,徒欲卻蛟龍。
未泯生前恨,而追沒后蹤。
沅湘碧潭水,應自照千峰。
六、《和端午》
競渡深悲千載冤,忠魂一去詎能還。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
七、《乙卯重五詩》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八、《端午》(唐)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
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九、《春秋戰國門·屈原》
唐五代?周曇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十、《感遇二十五首其七》
(宋·張耒)
懷王棄屈子,憔悴楚江湄。
終然葬魚腹,終古耀文詞。
千年洛陽客,作賦不無譏。
謂當棄之去,覽德乃下之。
君臣本大倫,當以恩義持。
如皆輕合散,是與涂人夷。
靈均豈愿沉,深意實在茲。
傅懷終泣死,何亦拳拳為。
端午節的詩句詩詞2021 端午節經典古詩詞20首
1.端午
李隆基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
鹽梅已佐鼎,曲糵且傳觴。
事古人留跡,年深縷積長。
當軒知槿茂,向水覺蘆香。
億兆同歸壽,群公共保昌。
忠貞如不替,貽厥后昆芳。
2.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李隆基
五月符天數,五音調夏鈞。
舊來傳五日,無事不稱神。
穴枕通靈氣,長絲續命人。
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
方殿臨華節,圓宮宴雅臣。
進對一言重,遒文六義陳。
股肱良足詠,鳳化可還淳。
3.五絲
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4.端午日伏蒙內侍賜晨服
楊巨源
彩縷纖仍麗,凌風卷復開。
方應五日至,應自九天來。
在笥清光發,當軒暑氣回。
遙知及時節,刀尺火云催。
5.競渡詩
盧肇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
鼙鼓動時雷隱隱,獸頭凌處雪微微。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
向道是龍剛不信,果然奪得錦標歸。
6.端午日賜衣
杜甫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
細葛含風軟,香羅疊雪輕。
自天題處濕,當暑著來清。
意內稱長短,終身荷圣情。
7.惜別行
杜甫
肅宗昔在靈武城,指揮猛將收咸京。
向公泣血灑行殿,佐佑卿相乾坤平。
逆胡冥寞隨煙燼,卿家兄弟功名震。
麒麟圖畫鴻雁行,紫極出入黃金印。
尚書勛業超千古,雄鎮荊州繼吾祖。
裁縫云霧成御衣,拜跪題封向端午。
向卿將命寸心赤,青山落日江潮白。
卿到朝廷說老翁,漂零已是滄浪客。
8.聽蘆管
白居易
幽咽新蘆管,凄涼古竹枝。
似臨猿峽唱,疑在雁門吹。
調為高多切,聲緣小乍遲。
粗豪嫌觱篥,細妙勝參差。
云水巴南客,風沙隴上兒。
屈原收淚夜,蘇武斷腸時。
仰秣胡駒聽,驚棲越鳥知。
何言胡越異,聞此一同悲。
9.題武關
杜牧
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
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墻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
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
10.端午
文秀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11.七律端午
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
鬢絲日日添白頭,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12.同州端午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
兒童見說深驚訝,卻問何方是故鄉。
13.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權德輿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
彩縷同心麗,輕裾映體鮮。
寂寥齋畫省,款曲擘香箋。
更想傳觴處,孫孩遍目前。
14.競渡歌
張建封
五月五日天晴明,楊花繞江啼曉鷹;
使君未出郡齋外,江上早聞齊和聲;
使君出時皆有準,馬前已被紅旗引;
兩岸羅衣撲鼻香,銀釵照日如霜刃;
鼓聲三下紅旗開,兩龍躍出浮水來;
棹影斡波飛萬劍,鼓聲劈浪鳴千雷;
鼓聲漸急標將近,兩龍望標目如瞬;
坡上人呼霹靂驚,竿頭彩掛虹霓暈;
前船搶水已得標,后船失勢空揮撓。
15.競渡曲
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
靈均何年歌已矣,哀謠振楫從此起。
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耆鬣動,螮蝀飲河形影聯。
刺史臨流褰翠幃,揭竿命爵分雄雌。
先鳴余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
風俗如狂重此時,縱觀云委江之湄。
彩旗夾岸照蛟室,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車注。
16.端午
徐夤
五月巴陵值積陰,送君千里客于郴。
北風吹雨黃梅落,西日過湖青草深。
競渡岸傍人掛錦,采芳城上女遺簪。
九嶷云闊蒼梧暗,與說重華舊德音。
17.寄朱錫珪
賈島
遠泊與誰同,來從古木中。
長江人釣月,曠野火燒風。
夢澤吞楚大,閩山厄海叢。
此時檣底水,濤起屈原通。
18.湘川懷古
清江
瀟湘連汨羅,復對九嶷河。
浪勢屈原冢,竹聲漁父歌。
地荒征騎少,天暖浴禽多。
脈脈東流水,古今同奈何。
19.春秋戰國門屈原
周曇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
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20.乙卯重五詩
陸游
重五山村好,榴花忽已繁。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
舊俗方儲藥,羸軀亦點丹。
日斜吾事畢,一笑向杯盤。
端午節的詩句 端午節詩句大全
端午節在中已經歷經了幾千年的歷史,歷史上有關于端午節的傳說,也有分為很多的版本。那么關于古代詩人筆下的端午節,究竟是什么樣子的,他們描述的端午節又是什么場景呢?
端午臨中夏,時清日復長。李隆基《端午》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陸游《乙卯重五詩》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殷堯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邊貢《午日觀競渡》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貝瓊《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文天祥《端午即事》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杜甫《端午日賜衣》
阿房舞殿翻羅袖,金谷名園起玉樓,隋堤古柳纜龍舟。張可久《賣花聲懷古》
碧艾香蒲處處忙。舒頔《小重山端午》
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莫唱江南古調,怨抑難招,楚江沉魄。吳文英《澡蘭香林鐘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褚朝陽《五絲》
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關于端午節的詩詞名句
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佳人相見一千年。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
國亡身殞今何有,只留離騷在世間。____張耒《和端午》
屈子冤魂終古在,楚鄉遺俗至今留。____邊貢《午日觀競渡》
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____趙蕃《端午三首》
碧艾香蒲處處忙。誰家兒共女,慶端陽。____舒頔《小重山·端午》
獨寫菖蒲竹葉杯,蓬城芳草踏初回。____湯顯祖《午日處州禁競渡》
五月五日午,贈我一枝艾。____文天祥《端午即事》
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鬟。____蘇軾《浣溪沙·端午》
風雨端陽生晦冥,汨羅無處吊英靈。____貝瓊《已酉端午》
良辰當五日,偕老祝千年。____權德輿《端午日禮部宿齋有衣服彩結之貺以詩還答》
鶴發垂肩尺許長,離家三十五端陽。____殷堯藩《同州端午》
不效艾符趨習俗,但祈蒲酒話升平。____殷堯藩《端午日》
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____劉克莊《賀新郎·端午》
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____盧肇《競渡詩 / 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粽包分兩髻,艾束著危冠。____陸游《乙卯重五詩》
石溪久住思端午,館驛樓前看發機。____盧肇《競渡詩 / 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____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宮衣亦有名,端午被恩榮。____杜甫《端午日賜衣》
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____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____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端午節的詩詞佳句集錦
1、輕汗微微透碧紈,明朝端午浴芳蘭。蘇軾《浣溪沙端午》
2、便當裹米粣,爛醉作端午。陸游《春晚嘆》
3、年年端午風兼雨,似為屈原陳昔冤。趙蕃《端午三首》
4、好酒沈醉酬佳節,十分酒,一分歌。蘇軾《少年游》
5、粽團桃柳,盈門共飲,把菖蒲、旋刻個人人。秦觀《端午》
6、舊俗傳荊楚。正江城、梅炎藻夏,做成重午。許及之《賀新郎》
7、彩線輕纏紅玉臂,小符斜掛綠云鬣。佳人相見一千年。蘇軾《浣溪沙》
8、綠楊帶雨垂垂重。五色新絲纏角粽。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9、正是浴蘭時節動。菖蒲酒美清尊共。歐陽修《漁家傲五月榴花妖艷烘》
10、高詠楚詞酬午日,天涯節序匆匆。陳與義《臨江仙高詠楚詞酬午日》
11、入袂輕風不破塵,玉簪犀壁醉佳辰。蘇軾《浣溪沙端午》
12、小雨濕黃昏。重午佳辰獨掩門。李之儀《南鄉子端午》
13、誰家兒共女,慶端陽。舒頔《小重山端午》
14、兒女紛紛夸結束,新樣釵符艾虎。劉克莊《賀新郎端午》
15、空惆悵,誰復吊沅湘。舒頔《小重山端午》
16、沖波突出人齊譀,躍浪爭先鳥退飛。盧肇《競渡詩/及第后江寧觀競渡寄袁州剌史成應元》
描寫紀念屈原的唐詩的賞析
01江上吟
李白(唐)
木蘭之ど程鬧郟玉簫金管坐兩頭。
美酒尊中置千斛,載妓隨波任去留。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屈平詞賦懸日月,楚王臺榭空山丘。
興酣落筆搖五岳,詩成笑傲凌滄洲。
功名富貴若長在,漢水亦應西北流。
02笑歌行
李白(唐)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見曲如鉤,古人知爾封公侯。
君不見直如弦,古人知爾死道邊。
張儀所以只掉三寸舌,蘇秦所以不墾二頃田。
笑矣乎,笑矣乎。
君不見滄浪老人歌一曲,還道滄浪濯吾足。
平生不解謀此身,虛作離騷遣人讀。
笑矣乎,笑矣乎。
趙有豫讓楚屈平,賣身買得千年名。
巢由洗耳有何益,夷齊餓死終無成。
君愛身后名,我愛眼前酒。
飲酒眼前樂,虛名何處有。
男兒窮通當有時,曲腰向君君不知。
猛虎不看幾上肉,洪爐不鑄囊中錐。
笑矣乎,笑矣乎。
寧武子,朱買臣,扣角行歌背負薪。
今日逢君君不識,豈得不如佯狂人。
03祠南夕望
杜甫(唐)
百丈牽江色,孤舟泛日斜。興來猶杖履,月斷更云沙。
山鬼迷春竹,湘娥倚暮花。湖南清絕地,萬古一長嗟。
04端午
文秀(唐)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05題屈原祠
(唐)洪州將軍
蒼藤古木幾經春,舊祀蔡瞇∷濱。行客謾陳三酎酒,大夫元是獨醒人。
06屈原廟
(唐)崔涂
讒勝禍難防,沈冤信可傷。
本圖安楚國,不是怨懷王。
廟古碑無字,洲晴葸有香。
獨醒人尚笑,誰與奠椒漿。
07春秋戰國門.屈原
(唐)周曇
滿朝皆醉不容醒,眾濁如何擬獨清。江上流人真浪死,誰知浸潤誤深誠。
08夜聞江南人家賽神,因題即事
(唐)李嘉v
南方淫祀古風俗,楚嫗解唱迎神曲。
鏘鏘銅鼓蘆葉深, 寂寂瓊筵江水綠。
雨過風清洲渚閑,椒漿醉盡迎神還。
帝女凌空下湘岸,番君隔浦向堯山。
月隱回塘猶自舞, 一門依倚神之祜。
韓康靈藥不復求,扁鵲醫方曾莫睹。
逐客臨江空自悲,月明流水無已時。
聽此迎神送神曲,攜觴欲吊屈原祠。
09酬皇甫十六侍御曾見寄(此公時貶舒州司馬)
(唐)李嘉v
自顧衰容累玉除,忽承優詔赴銅魚。
江頭鳥避青旄節,城里人迎露網車。
長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憶舊廬。
更枉新詩思何苦,離騷愁處亦無如。
10五絲
(唐)褚朝陽
越人傳楚俗,截竹競縈絲。
水底深休也,日中還賀之。
章施文勝質,列匹美于姬。
錦繡侔新段,羔羊寢舊詩。
但夸端午節,誰薦屈原祠。
把酒時伸奠,汨羅空遠而。
11涉沅瀟
(唐)李紳
屈原死處瀟湘陰,滄浪淼淼云沉沉。蛟龍長怒虎長嘯,山木波浪深。
煙橫日落驚鴻起,山映余霞杳千里。鴻叫離離入暮天,霞消漠漠深云水。
水靈江暗揚波濤,黿鼉動蕩風騷騷。行人愁望待明月,星漢沉浮鬼長號。
屈原爾為懷王沒,水府通天化靈物。何不驅雷擊電除奸邪,可憐空作沈泉骨。
舉杯瀝酒招爾魂,月影暄開乾坤。波白水黑山隱見,汨羅之上遙昏昏。
風帆候曉看五兩,戍鼓咚咚遠山響。潮滿江津猿鳥啼,荊夫楚語飛蠻槳。
瀟湘島浦無人居,風驚水暗惟鮫魚。行來擊棹獨長嘆,問爾精魄何所如。
12題武關
(唐)杜牧
碧溪留我武關東,一笑懷王跡自窮。鄭袖嬌嬈酣似醉,屈原憔悴去如蓬。
山墻谷塹依然在,弱吐強吞盡已空。今日圣神家四海,戍旗長卷夕陽中。
13太和初靖恭里感事
(唐)許渾
清湘吊屈原,垂淚擷O蘩。謗起乘軒鶴,機沉在檻猿。
乾坤三事貴,華夏一夫冤。寧有唐虞世,心知不為言。
14夜泊湘江
(唐)于武陵
北風吹楚樹,此地獨先秋。何事屈原恨,不隨湘水流。
涼天生片月,竟夕伴孤舟。一作南行客,無成空白頭。
關于描寫紀念屈原的唐詩50首集錦賞析關于描寫紀念屈原的唐詩50首集錦賞析
15歸山作
(唐)護國
喧靜各有路,偶隨心所安。縱然在朝市,終不忘林巒。
四皓將拂衣,二疏能掛冠。窗前隱逸傳,每日三時看。
靳尚那可論,屈原亦可嘆。至今黃泉下,名及青云端。
松牖見初月,花間禮古壇。何處論心懷,世上空漫漫。
16湘川懷古
(唐)清江
瀟湘連汨羅,復對九嶷河。浪勢屈原冢,竹聲漁父歌。
地荒征騎少,天暖浴禽多。脈脈東流水,古今同奈何。
17賦
(唐)李嶠
布義孫卿子,登高楚屈平。銅臺初下筆,樂觀正飛纓。
乍有凌云勢,時聞擲地聲。造端長體物,無復大夫名。
18聽彈沈湘
(唐)雍裕之
賈誼投文吊屈平,瑤琴能寫此時情。
秋風一奏沈湘曲,流水千年作恨聲。
19芳草
(唐)黃滔
澤國多芳草,年年長自春。應從屈平后,更苦不歸人。
20古意二首(擬陳拾遺)
(唐)孫A
其一
屈子生楚國,七雄知其材。介潔世不容,跡合藏蒿萊。
道廢固命也,瓢飲亦賢哉!何事葬江水,空使后人哀。
21續幽憤
(唐)曹鄴
繁霜作陰起,朱火乘夕發。清晝冷無光,蘭膏坐銷歇。
惟公執天憲,身是臺中杰。一逐楚大夫,何人為君雪。
匆匆鬼方路,不許辭雙闕。過門似他鄉,舉趾如遺轍。
八月黃草生,洪濤入云熱。危魂沒太行,客吊空骨節。
千年瘴江水,恨聲流不絕。
22三閭大夫
(唐)劉威
三閭一去湘山老,煙水悠悠痛古今。青史已書殷鑒在,
詞人勞詠楚江深。竹移低影潛貞節,月入中流洗恨心。
再引離騷見微旨,肯教漁父會升沈。
23招屈亭
(唐)汪遵
三閭溺處殺懷王,感得荊人盡縞裳。
招屈亭邊兩重恨,遠天秋色暮蒼蒼。
24屈祠
(唐)汪遵
不肯迂回入醉鄉,乍吞忠梗沒滄浪。
至今祠畔猿啼月,了了猶疑恨楚王。
25漁父
(唐)汪遵
棹月眠流處處通,綠蓑葦帶混元風。
靈均說盡孤高事,全與逍遙意不同。
26三閭廟
(唐)汪遵
為嫌朝野盡陶陶,不覺官高怨亦高。
憔悴莫酬漁父笑,浪交千載詠離騷。
27過鄂州
(唐)魚玄機
柳拂蘭橈花滿枝,石城城下暮帆遲。折牌峰上三閭墓,遠火山頭五馬旗。
白雪調高題舊寺,陽春歌在換新詞。莫愁魂逐清江去,空使行人萬首詩。
28競渡曲
(唐)劉禹錫
沅江五月平堤流,邑人相將浮彩舟。靈均何年歌已矣,
哀謠振楫從此起。楊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
蛟龍得雨G鬣動,EX飲河形影聯。刺史臨流褰翠幃,
揭竿命爵分雄雌。先鳴馀勇爭鼓舞,未至銜枚顏色沮。
百勝本自有前期,一飛由來無定所。風俗如狂重此時,
縱觀云委江之湄。彩緙邪墩鎮允遙羅襪凌波呈水嬉。
曲終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東注。
29湘弦怨
(唐)孟郊
昧者理芳草,蒿蘭同一鋤。狂飆怒秋林,曲直同一枯。
嘉木忌深蠹,哲人悲巧誣。靈均入回流,靳尚為良謨。
我愿分眾泉,清濁各異渠。我愿分眾巢,梟鸞相遠居。
此志諒難保,此情竟何如。湘弦少知音,孤響空踟躕
30楚竹吟酬盧虔端公見和湘弦怨
(唐)孟郊
握中有新聲,楚竹人未聞。識音者謂誰,清夜吹贈君。
昔為瀟湘引,曾動瀟湘云。一叫鳳改聽,再驚鶴失群。
江花匪秋落,山日當晝曛。眾濁響雜沓,孤清思氛氳。
欲知怨有形,愿向明月分。一掬靈均淚,千年湘水文。
31旅次湘沅有懷靈均
(唐)孟郊
分拙多感激,久游遵長途。經過湘水源,懷古方踟躕。
舊稱楚靈均,此處殞忠軀。側聆故老言,遂得旌賢愚。
名參君子場,行為小人儒。騷文f貞亮,體物情崎嶇。
三黜有慍色,即非賢哲模。五十爵高秩,謬膺從大夫。
胸襟積憂愁,容鬢復凋枯。死為不吊鬼,生作猜謗徒。
吟澤潔其身,忠節寧見輸。懷沙滅其性,孝行焉能俱。
且聞善稱君,一何善自殊。且聞過稱己,一何過不渝。
悠哉風土人,角黍投川隅。相傳歷千祀,哀悼延八區。
如今圣明朝,養育無羈孤。君臣逸雍熙,德化盈紛敷。
巾車徇前侶,白日猶昆吾。寄君臣子心,戒此真良圖。
32讀史五首
(唐)白居易
其一
楚懷放靈均,國政亦荒淫。彷徨未忍決,繞澤行悲吟。
漢文疑賈生,謫置湘之陰。是時刑方措,此去難為心。
士生一代間,誰不有浮沉。良時真可惜,亂世何足欽。
乃知汨羅恨,未抵長沙深。
33偶然二首
(唐)其一
楚懷邪亂靈均直,放棄合宜何惻惻。漢文明圣賈生賢,
謫向長沙堪嘆息。人事多端何足怪,天文至信猶差忒。
月離于畢合滂沱,有時不雨何能測。
34和萬州楊使君四絕句。競渡
(唐)白居易
競渡相傳為汨羅,不能止遏意無他。
自經放逐來憔悴,能校靈均死幾多。
35浙西李尚書奏毀淫昏廟
(唐)徐凝
傳聞廢淫祀,萬里靜山陂。欲慰靈均恨,先燒靳尚祠
36湖中古愁三首(其二)
(唐)李群玉
昔我睹云夢,窮秋經汨羅。靈均竟不返,怨氣成微波。
奠桂開古祠,朦朧入幽蘿。落日瀟湘上,凄涼吟九歌。
37競渡時在湖外偶為成章
(唐)李群玉
雷奔電逝三千兒,彩舟畫楫射初暉。喧江雷鼓鱗甲動,三十六龍銜浪飛。
靈均昔日投湘死,千古沉魂在湘水。綠草斜煙日暮時,笛聲幽遠愁江鬼。
38詠史詩。武關
(唐)胡曾
戰國相持竟不休,武關才掩楚王憂。
出門若取靈均語,豈作咸陽一死囚。
39南游
(唐)鄭谷
凄涼懷古意,湘浦吊靈均。故國經新歲,扁舟寄病身。
山城多曉瘴,澤國少晴春。漸遠無相識,青梅獨向人。
40旅中送遷客
(唐)吳融
天南不可去,君去吊靈均。落日青山路,秋風白發人。
言危無繼者,道在有明神。滿目盡胡越,平生何處陳。
41靈均
(唐)黃滔
莫問靈均昔日游,江籬春盡岸楓秋。
至今此事何人雪,月照楚山湘水流。
42吊靈均詞
(唐)皎然
昧天道兮有無,聽汨渚兮躊躇。期靈均兮若存,問神理兮何如。
愿君精兮為月,出孤影兮示予。天獨何兮有君,君在萬兮不群。
既冰心兮皎潔,上問天兮胡不聞。
天不聞,神莫睹,若云冥冥兮雷霆怒,蕭條杳眇兮馀草莽。
古山春兮為誰,今猿哀兮何思。風激烈兮楚竹死,國殤人悲兮雨tt。
雨tt兮望君時,光茫蕩漾兮化為水,萬古忠貞兮徒爾為。
關于描寫紀念屈原的唐詩50首集錦賞析古詩詞鑒賞
43讀離騷經
(唐)貫休
湘江濱,湘江濱,蘭紅芷白波如銀,終須一去呼湘君。
問湘神,云中君,不知何以交靈均。我恐湘江之魚兮,
死后盡為人。曾食靈均之肉兮,個個為忠臣。
又想靈均之骨兮終不曲。千年波底色如玉,
誰能入水少取得,香沐函題貢上國。貢上國,
即全勝和璞懸璃,垂棘結綠。
44南楚懷古
(唐)劉長卿
南國久蕪沒,我來空郁陶。君看章華宮,處處生蓬蒿。
但見陵與谷,豈知賢與豪。精魂托古木,寶劍捐江皋。
倚棹下晴景,回舟隨晚濤。碧云暮寥落,湖上秋天高。
往事那堪問,此心徒自勞。獨馀湘水上,千載聞離騷。
45離騷
(唐)陸龜蒙
天問復招魂,無因徹帝閽。豈知千麗句,不敵一讒言。
46端午日
(唐)殷堯藩
少年佳節倍多情,老去誰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趨習俗,
但祈蒲酒話升平。鬢絲日日添頭白,榴錦年年照眼明。
千載賢愚同瞬息,幾人湮沒幾垂名。
47溪夜宴詩(屈大夫歌)
(唐)水神
鳳NN以降瑞兮,患山雞之雜飛。玉溫溫以呈器兮,
因QQ之爭輝。當侯門之四辟兮,嘉謨之重扉。
既瑞器而無庸兮,宜昏暗之相微。徒刳石以為舟兮,
顧沿流而志違。將刻木而作羽兮,與超騰之理非。
矜孑孑于空江兮,靡群援之可依。血淋淋而滂流兮,
顧江魚之腹而將歸。西風蕭蕭兮湘水悠悠,
白芷芳歇兮江蘺秋。日兮川云收,棹四起兮悲風幽。
羈魂汩沒兮我名永浮,碧波雖涸兮厥譽長流。
向使甘言盛行于曩昔,豈今日居君王之座頭。
是知貪名徇祿而隨世磨滅者,雖正寢之死乎無得與吾儔。
當鼎足之嘉會兮,獲周旋于君侯。雕盤玉豆兮羅珍羞,
金卮瓊匈夥較壯輟8倚蔥餒飧枰磺,無誚余持杯以淹留。
48吊靈均
(唐)王魯復
萬古汨羅深,騷人道不沉。明明唐日月,應見楚臣心。
49謁三閭廟
(唐)竇常
君非三諫寤,禮許一身逃。自樹終天戚,何裨事主勞。
眾魚應餌骨,多士盡J糟。有客椒漿奠,文衰不繼騷。
50過三閭廟
(唐)戴叔倫
沅湘流不盡,屈宋怨何深。日暮秋煙起,蕭蕭楓樹林。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