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梅花的詩句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很多朋友對于梅花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哪些和梅花的詩句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哪些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梅花的詩句大全
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大寒:一候瑞香,二候蘭花,三候山礬。
描寫梅花的古詩立春:一候迎春,二候櫻花,三候望春;雨水:一候菜花,二候杏花,三候李花。
描寫梅花的古詩有:《憶梅》、《紅梅》、《江梅》、《山園小梅》、《雜詩》、《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梅花絕句·之三》、《墨梅》、《早梅》、《梅花絕句》。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描寫梅花的古詩有哪些呢
描寫梅花的古詩有:《憶梅》、《紅梅》、《江梅》、《山園小梅》、《雜詩》、《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梅花絕句·之三》、《墨梅》、《早梅》、《梅花絕句》等。
1、《憶梅》李商隱(唐)定定住天涯,依依向物華。寒梅最堪恨,常作去年花。
2、《紅梅》王十朋(宋)桃李莫相妒,夭姿元不同。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
3、《江梅》杜甫(唐)梅蕊臘前破,梅花年后多。絕知春意好,最奈客愁何?雪樹元同色,江風亦自波。故園不可見,巫岫郁嵯峨。
描寫梅花的詩句
古代的`文人喜歡作詩,那么在古人都有哪些描寫梅花的詩句呢?下面是描寫梅花的詩句集錦,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1、寒雪梅中盡,春風柳上歸。——李白《宮中行樂詞八首》
2、銜霜當路發,映雪擬寒開。——何遜《詠早梅/揚州法曹梅花盛開》
3、玉骨那愁瘴霧,冰姿自有仙風。——蘇軾《西江月·梅花》
4、長記曾攜手處,千樹壓、西湖寒碧。——姜夔《暗香·舊時月色》
5、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6、葉開隨足影,花多助重條。——陰鏗《雪里梅花詩》
7、起來搔首,梅影橫窗瘦。——汪藻《點絳唇·新月娟娟》
8、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9、梅片作團飛,雨外柳絲金濕。——雷應春《好事近·梅片作團飛》
10、可有梅花寄一枝?雪來翠羽飛。——吳錫麒《長相思·以書寄西泠諸友即題其后》
11、天涯也有江南信。梅破知春近。——黃庭堅《虞美人·宜州見梅作》
12、看來豈是尋常色,濃淡由他冰雪中。——曹雪芹《詠紅梅花得“紅”字》
13、窗間梅熟落蒂,墻下筍成出林。——范成大《喜晴》
14、燒痕慘淡帶昏鴉,數盡寒梅未見花。——陳孚《詠永州》
15、兩岸月橋花半吐。紅透肌香,暗把游人誤。——真德秀《蝶戀花·兩岸月橋花半吐》
16、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柳宗元《早梅》
17、更無花態度,全有雪精神。——辛棄疾《臨江仙·探梅》
18、香聞流水處,影落野人家。——道源《早梅》
19、風光人不覺,已著后園梅。——史青《應詔賦得除夜》
20、雪里溫柔,水邊明秀,不借春工力。——辛棄疾《念奴嬌·梅》
21、候館梅殘,溪橋柳細。——歐陽修《踏莎行·候館梅殘》
22、疏是枝條艷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曹雪芹《詠紅梅花得“花”字》
23、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24、雪花全似梅花萼。細看不是雪無香,天風吹得香零落。——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5、愿借天風吹得遠,家家門巷盡成春。——李方膺《題畫梅》
26、入世冷挑紅雪去,離塵香割紫云來。——曹雪芹《訪妙玉乞紅梅》
27、試問梅花何處好,與君藉草攜壺。——張孝祥《臨江仙·試問梅花何處好》
28、春來茗葉還爭白,臘盡梅梢盡放紅。——韓元吉《送陸務觀福建提倉》
29、塞北梅花羌笛吹,淮南桂樹小山詞。——劉禹錫《楊柳枝詞九首·其一》
30、柳垂江上影,梅謝雪中枝。——晏幾道《臨江仙·身外閑愁空滿》
31、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開。——齊己《早梅》
32、醉折殘梅一兩枝,不妨桃李自逢時。——陸游《落梅》
33、剩水殘山無態度,被疏梅料理成風月。——辛棄疾《賀新郎·把酒長亭說》
34、雪似梅花,梅花似雪。——呂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35、春近寒雖轉,梅舒雪尚飄。——陰鏗《雪里梅花詩》
36、做弄得、酒醒天寒,空對一庭香雪。——張炎《疏影·梅影》
37、泛菊杯深,吹梅角遠,同在京城。——劉過《柳梢青·送盧梅坡》
38、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唐寅《把酒對月歌》
39、高情已逐曉云空。不與梨花同夢。——蘇軾《西江月·梅花》
40、江南臘盡,早梅花開后,分付新春與垂柳。——蘇軾《洞仙歌·詠柳》
41、雪月最相宜,梅雪都清絕。——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42、陌上風光濃處。第一寒梅先吐。——李彌遜《十樣花·陌上風光濃處》
43、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44、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45、匝路亭亭艷,非時裛裛香。——李商隱《十一月中旬至扶風界見梅花》
46、撥雪尋春,燒燈續晝。暗香院落梅開后。——毛滂《踏莎行·元夕》
47、二月春花厭落梅。仙源歸路碧桃催。——晏幾道《浣溪沙·二月春花厭落梅》
48、野橋古梅獨臥寒屋角,疏影橫斜暗上書窗敲。——明本《九字梅花詠》
49、梅定妒,菊應羞。畫闌開處冠中秋。——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50、猶余雪霜態,未肯十分紅。——王十朋《紅梅》
51、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王冕《白梅》
52、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盧梅坡《雪梅·其二》
53、百花頭上開,冰雪寒中見。——辛棄疾《生查子·重葉梅》
54、臨砌影,寒香亂、凍梅藏韻。——吳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賦》
55、云鎖嫩黃煙柳細,風吹紅蒂雪梅殘。——閻選《八拍蠻·云鎖嫩黃煙柳細》
56、去歲江南見雪時,月底梅花發。——張孝祥《卜算子·雪月最相宜》
57、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隨意穿簾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58、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
59、落梅庭榭香,芳草池塘綠。——晏幾道《生查子·落梅庭榭香》
60、步轉回廊,半落梅花婉娩香。——蘇軾《減字木蘭花·春月》
寫梅花的詩句有哪些
寫梅花的詩句如下:
1、越嶂遠分丁字水,臘梅遲見二年花。——杜牧《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2、未臘梅先實,經冬草自薰。——許渾《歲暮自廣江至新興往復中題峽山寺四首》。
3、寒柳翠添微雨重,臘梅香綻細枝多。—薛逢《奉和仆射相公送東川李支使歸使府夏侯相公》。
4、故里琴樽侶,相逢近臘梅。——崔道融《江上逢故人》。
5、不愁窮臘梅開晚,豫喜年來麥食新。——劉克莊《臺歷》。
6、渾疑入臘梅花放,已卜來年稻顆香。——吳潛《和袁尚書韻》。
7、江梅未有臘梅破,丈室不須香屈盤。——趙蕃《觀徐復州家書畫七首·并竹作門亭得山》。
8、柯莖全與臘梅同,色潔香幽梅亦通。——趙蕃《祝君適中所所居南山巖花二種日玉梅日含笑者·柯莖全與臘梅同》。
9、臘梅開盡欲凋年,痛飲千江壁底眠。——黃庭堅《送何君庸上贛石》。
10、劍南剩臘梅迎使,塞下新春柳映營。——宋祁《張宮苑拜嘉州刺史知恩州》。
11、此身不是京塵里,飯了沿山看臘梅。——樓鑰《即事·壯志摧頹貌亦衰》。
12、為貪賞物來猶早,迎臘梅花吐未齊。——歐陽修《冬後三日陪丁元珍游東山寺》。
13、未臘梅先發,經霜葉不凋。——歐陽修《初至夷陵答蘇子美見寄》。
14、臘梅孤館路,疲馬有誰逢。——歐陽修《送王公造判官》。
15、先臘梅花謝,不冰溪水流。——戴復古《雪后暖》。
16、破臘梅花強半白,先春草色未多青。——喻良能《陪通守李丈出郊》。
17、已霜桂樹垂凍壁,未臘梅蕊輝晴嵐。——韓維《孔先生以仙長老山水略錄見約同游作詩答之》。
18、等是美名無玷染,臘梅何事色如金。——胡寅《冬至前月赴季父梅花之集與韓蒲向憲唐干諸人·不辭開后苦寒侵》。
19、飛箋岳麓吟秋草,把酒襄陽醉臘梅。——孔武仲《寄劉貢甫》。
哪些詩句描寫梅花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
關于描寫梅花的詩句:
1、疏影橫斜水清淺,暗香浮動月黃昏。——林逋《山園小梅·其一》
2、不經一番寒徹骨,怎得梅花撲鼻香。——黃蘗禪師《上堂開示頌》
3、梅須遜雪三分白,雪卻輸梅一段香。——盧梅坡《雪梅·其一》
4、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陸凱《贈范曄詩》
5、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王安石《梅花/梅》
6、江南幾度梅花發,人在天涯鬢已斑。——劉著《鷓鴣天·雪照山城玉指寒》
7、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王冕《白梅》
8、相思一夜梅花發,忽到窗前疑是君。——盧仝《有所思》
9、有梅無雪不精神,有雪無詩俗了人。——盧梅坡《雪梅·其二》
10、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陸游《卜算子·詠梅》
11、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陸游《卜算子·詠梅》
12、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張謂《早梅》
13、尋常一樣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杜耒《寒夜》
14、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曹組《驀山溪·梅》
15、冰骨清寒瘦一枝。玉人初上木蘭時。——吳文英《浣溪沙·題李中齋舟中梅屏》
16、砌下落梅如雪亂,拂了一身還滿。——李煜《清平樂·別來春半》
17、竹影和詩瘦,梅花入夢香。——王庭筠《絕句·竹影和詩瘦》
18、梅雪爭春未肯降,騷人擱筆費評章。——盧梅坡《雪梅·其一》
19、姑蘇城外一茅屋,萬樹梅花月滿天。——唐寅《把酒對月歌》
20、煙霏霏。雪霏霏。雪向梅花枝上堆。——吳淑姬《長相思令·煙霏霏》
以上內容源于網絡
如果我的回答有幫助到您,請您給個好評。
關于梅花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哪些和梅花的詩句描寫梅花的詩句有哪些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