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興的名詩有哪些 定興的名人都有誰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定興的名詩有哪些,以及定興的名人都有誰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待月西廂下,迎風夜半開。指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的詩名和譯文分別是什么?
這是小說《西廂記》中,崔鶯鶯小姐寫給張生的一首詩:
明月三五夜
唐 元稹
待月西廂下,迎風戶半開。
拂墻花影動,疑是玉人來。
詩意:在月光下癡癡地等待,看到墻上的花影拂動,喜以為是等待的伊人到來。
寫月下約會,熱切等待情人到來的心情,興奮而迷亂。疑是“玉人來”伊人來。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又稱“北西廂”,元代中國戲曲劇本,王實甫撰。書中的男女主角是張君瑞和崔鶯鶯。
《西廂記》中無不體現出素樸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詞華艷優美,富于詩的意境;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杰作,對后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
在經典古代名著《紅樓夢》中,也提到過此書。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共5本21折5楔子。作者王實甫,名德信,元代著名雜劇作家,河北省保定市定興(今定興縣)人。他一生寫作了14部劇本,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
《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西廂記》大約寫于元貞、大德年間,是他的代表作。這個劇一上舞臺就驚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愛,被譽為“西廂記天下奪魁”。
西樓蝶夢不堪記,虧剎平生我負卿.這句詩出自哪里
西樓蝶夢不堪記,虧剎平生我負卿。這句詩出自《西廂記》。
西樓蝶夢不堪記,虧剎平生我負卿。這句詩的意思是他要辜負你了,不要你了,他前面的事,解決不掉,自己很傷心,但只能放棄你。
《西廂記》原文為 淚縱如潮終有盡,前塵未了意難平。 西樓蝶夢不堪記,虧剎平生我負卿。這句詩的意思是眼淚再多也會有流干的一天,有一些事未完成無法一心一意,曾經的所有種種都可有可無!今生唯一虧欠的就是你!
《西廂記》全名《崔鶯鶯待月西廂記》,元代漢族戲曲劇本,王實甫撰。其書處處表現了道家的哲學閃光。道家哲學是中華民族的一種文化基因。它極大地影響著作為"人學"的"文學"。《西廂記》中無不體現出道家哲學上善若水、素樸之美、追求自由的思想。它的曲詞華艷優美,富于詩的意境。是我國古典戲劇的現實主義杰作,對后來以愛情為題材的小說、戲劇創作影響很大。
王實甫(生卒年不詳),名德信,今河北保定市定興縣人(古定興),生平事跡亦不詳。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元末明初賈仲明的〔凌波仙〕吊曲說王實甫“作詞章,風韻羨,士林中等輩伏低。新雜劇,舊傳奇,西廂記,天下奪魁”。明初朱權《太和正音譜》譽王實甫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可見,他的作品在元代和元明之際很為人所推重,《西廂記》其時已被稱為雜劇之冠,可知其人其劇在后世享有極高聲譽。
王實甫《長亭送別》賞析
王實甫之詞如花間美人。鋪敘委婉,深得騷人之趣。極有佳句,若玉環之出浴華清,綠珠之采蓮洛浦。下面給大家搜集整理了王實甫《長亭送別》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原文
(夫人、長老上云)今日送張生赴京,十里長亭,安排下筵席;我和長老先行,不見張生、小姐來到。(旦、末、紅同上)(旦云)今日送張生上朝取應,早是離人傷感,況值那暮秋天氣,好煩惱人也呵!“悲歡聚散一杯酒,南北東西萬里程。”
[正宮][端正好]碧云天,黃花地,西風緊,北雁南飛。曉來誰染霜林醉?總是離人淚。
[滾繡球]恨相見得遲,怨歸去得疾。柳絲長玉驄難系,恨不倩疏林掛住斜暉。馬兒迍迍的行,車兒快快的隨,卻告了相思回避,破題兒又早別離。聽得道一聲“去也”,松了金釧;遙望見十里長亭,減了玉肌:此恨誰知?
(紅云)姐姐今日怎么不打扮?(旦云)你那知我的心里呵!
[叨叨令]見安排著車兒、馬兒,不由人熬熬煎煎的氣;有甚么心情花兒、靨兒,打扮得嬌嬌滴滴的媚;準備著被兒、枕兒,只索昏昏沉沉的睡;從今后衫兒、袖兒,都揾做重重疊疊的淚。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兀的不悶殺人也么哥?久已后書兒、信兒,索與我凄凄惶惶的寄。
(做到)(見夫人科)(夫人云)張生和長老坐,小姐這壁坐,紅娘將酒來。張生,你向前來,是自家親眷,不要回避。俺今日將鶯鶯與你,到京師休辱末了俺孩兒,掙揣一個狀元回來者。(末云)小生托夫人余蔭,憑著胸中之才,視官如拾芥耳。(潔云)夫人主見不差,張生不是落后的人。(把酒了,坐)(旦長吁科)
[脫布衫]下西風黃葉紛飛,染寒煙衰草萋迷。酒席上斜簽著坐的,蹙愁眉死臨侵地。
[小梁州]我見他閣淚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見了把頭低,長吁氣,推整素羅衣。
[幺篇]雖然久后成佳配,奈時間怎不悲啼。意似癡,心如醉,昨宵今日,清減了小腰圍。
(夫人云)小姐把盞者!(紅遞酒,旦把盞長吁科,云)請吃酒!
[上小樓]合歡未已,離愁相繼。想著俺前暮私情,昨夜成親,今日別離。我諗知這幾日相思滋味,卻原來比別離情更增十倍。
[幺篇]年少呵輕遠別,情薄呵易棄擲。全不想腿兒相挨,臉兒相偎,手兒相攜。你與俺崔相國做女婿,妻榮夫貴,但得一個并頭蓮,煞強如狀元及第。
(夫人云)紅娘把盞者!(紅把酒了)(旦唱)
[滿庭芳]供食太急,須臾對面,頃刻別離。若不是酒席間子母們當回避,有心待與他舉案齊眉。雖然是廝守得一時半刻,也合著俺夫妻每共桌而食。眼底空留意,尋思起就里,險化做望夫石。
(紅云)姐姐不曾吃早飯,飲一口兒湯水。(旦云)紅娘,甚么湯水咽得下!
[快活三]將來的酒共食,嘗著似土和泥。假若便是土和泥,也有些土氣息,泥滋味。
[朝天子]暖溶溶玉醅,白泠泠似水,多半是相思淚。眼面前茶飯怕不待要吃,恨塞滿愁腸胃。“蝸角虛名,蠅頭微利”,拆鴛鴦在兩下里。一個這壁,一個那壁,一遞一聲長吁氣。
(夫人云)輛起車兒,俺先回去,小姐隨后和紅娘來。(下)(末辭潔科)(潔云)此一行別無話兒,貧僧準備買登科錄看,做親的茶飯少不得貧僧的。先生在意,鞍馬上保重者!“從今經懺無心禮,專聽春雷第一聲。”(下)(旦唱)
[四邊靜]霎時間杯盤狼藉,車兒投東,馬兒向西,兩意徘徊,落日山橫翠。知他今宵宿在那里?有夢也難尋覓。
(旦云)張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早便回來。(末云)小生這一去白奪一個狀元,正是“青霄有路終須到,金榜無名誓不歸”。(旦云)君行別無所贈,口占一絕,為君送行:“棄擲今何在,當時且自親。還將舊來意,憐取眼前人。”(末云)小姐之意差矣,張珙更敢憐誰?謹賡一絕,以剖寸心:“人生長遠別,孰與最關親?不遇知音者,誰憐長嘆人?”(旦唱)
[耍孩兒]淋漓襟袖啼紅淚,比司馬青衫更濕。伯勞東去燕西飛,未登程先問歸期。雖然眼底人千里,且盡生前酒一杯。未飲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內成灰。
[五煞]到京師服水土,趁程途節飲食,順時自保揣身體。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風霜要起遲!鞍馬秋風里,最難調護,最要扶持。
[四煞]這憂愁訴與誰?相思只自知,老天不管人憔悴。淚添九曲黃河溢,恨壓三峰華岳低。到晚來悶把西樓倚,見了些夕陽古道,衰柳長堤。
[三煞]笑吟吟一處來,哭啼啼獨自歸。歸家若到羅幃里,昨宵個繡衾香暖留春住,今夜個翠被生寒有夢知。留戀你別無意,見據鞍上馬,閣不住淚眼愁眉。
(末云)有甚言語囑付小生咱?(旦唱)
[二煞]你休憂文齊福不齊,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魚雁無消息!我這里青鸞有信頻須寄,你卻休“金榜無名誓不歸”。此一節君須記:若見了那異鄉花草,再休似此處棲遲。
(末云)再誰似小姐?小生又生此念。(旦唱)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煙暮靄相遮蔽。夕陽古道無人語,禾黍秋風聽馬嘶。我為甚么懶上車兒內,來時甚急,去后何遲?
(紅云)夫人去好一會,姐姐,咱家去!(旦唱)
[收尾]四圍山色中,一鞭殘照里。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
(旦、紅下)(末云)仆童趕早行一程兒,早尋個宿處。淚隨流水急,愁逐野云飛。(下)
賞析
《長亭送別》這折戲充分表現了一對戀人被迫分離時內心的痛苦和怨恨。在凄涼的氣氛和痛苦的內心獨白中表現了兩種不同思想的對立,戲劇沖突在一種獨特的形式中巧妙地得到發展。
鶯鶯的唱詞,體現了她大膽反抗而又溫順柔弱的性格特征,同時深刻地揭示了女主人公的內心矛盾,反映出封建社會婦女的地位和命運。作為一個相國小姐,她的反抗和怨恨表現得含蓄深沉,她不僅不能有越禮的行為,同時在情人離別時因有母親在身邊也不能暢抒情懷,這就顯示出她性格中溫順柔弱的'另一面。她的痛苦中,不僅有離愁別恨,而且包含著怕將來被遺棄的隱憂。
《長亭送別》充分表現出《西廂記》作為一部抒情詩劇的藝術特色。開頭化用范仲淹《蘇幕遮》中的詞句和意境,運用具有特征性的景物寫情,情景交融,構成凄清哀婉的詩的藝術境界。下面《滾繡球》一曲,則以主觀的情感去驅遣客觀的景物,既富于詩情畫意,又具有強烈的感情色彩。語言亦雅亦俗,既華美典麗又通俗生動。夸張、對比、烘托等藝術手法的運用,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例如“遍人間煩惱填胸臆,量這些大小車兒如何載得起?”是極夸張的句子,充分揭示出人物內心的痛苦和怨恨,真實動人。《三煞》中從笑和哭、喜和悲、暖和寒構成的鮮明對比里,強烈地表現出人物孤寂難耐的離愁別恨。而整折戲里,從頭到尾處處點染的西風黃葉、衰柳長堤等種種凄清的物象,使整個環境和背景彌漫著一種悲涼的氣氛,與人物的感情心境融化為一體,增強了戲劇語言的抒情性和藝術感染力。(李先秀)
擴展閱讀
王實甫(公元1260年-公元1336年),名德信,大都(今北京)人,祖籍河北省保定市定興(今定興縣)。元代著名雜劇作家,雜劇《西廂記》的作者。
王實甫與關漢卿、白樸、馬致遠齊名,其作品全面地繼承了唐詩宋詞精美的語言藝術,又吸收了元代民間生動活潑的口頭語言,創造了文采璀璨的元曲詞匯,成為中國戲曲史上“文采派”的杰出代表。
著有雜劇十四種,現存《西廂記》《麗春堂》《破窯記》三種。五本二十一折的《西廂記》不僅是他的代表作,而且是元代雜劇創作中最優秀的作品之一。《西廂記》取材唐代傳奇《鶯鶯傳》以金代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為藍本,演為五本二十一折的長劇。在當時雜劇中,號為“天下奪魁”,對后世影響很大。《破窯記》寫劉月娥和呂蒙正悲歡離合的故事,有人懷疑不是王實甫的手筆。另有《販茶船》《芙蓉亭》二種,各傳有曲文一折。
保定老詩人如今還有哪些
保定老詩人如今還有劉伶、賈島。劉伶是文學家、詩人,來自河北保定,被稱為“竹林七賢”之一。賈島是保定定興縣人,曾出家為僧,他的詩以五律見長,注重詞句錘煉。
浴浪鳥這首古詩的獨舞和什么相對?
獨舞依bai磐石,群飛動輕浪。奮迅碧沙前,長du懷白云上。zhi《浴浪鳥》唐朝:盧照鄰
詩句出自《浴浪鳥》dao,為唐朝詩人盧照鄰所做的一首詩,來自全唐詩:卷42-45。詩中作者把自己比成浴浪鳥,胸懷白云上,志向高遠。
盧照鄰:字升之,范陽人。十歲,從曹憲,王義方授蒼雅,調鄧王府典簽。王有書十二車,照鄰總披覽,略能記憶。王愛重,比之相如。調新都尉,染風疾。去官,居太白山,以服餌為事。又客東龍門山,疾甚,足攣,一手又廢。
乃去陽翟具茨山下,買園數十畝,疏穎水周舍,復豫為墓。偃臥其中,后不甚其苦,與親屬訣,自投穎水死,年四十。嘗著《五悲文》以自明。有集二十卷,又《幽憂子》三卷,會編詩二卷。盧照鄰與王勃、楊炯和駱賓王一起被稱為“初唐四杰”。
擴展資料:
盧照鄰的其它詩詞
長安古意,橫吹曲辭梅花落,詠史四首,曲池荷。
江中望月,酬張少府京之, 明月引,浴浪鳥。
雜曲歌辭行路難,橫吹曲辭關山月,贈李榮道士,橫吹曲辭紫騮馬。
失群雁,元日述懷,元召述懷月弓,益州城西張超亭觀妓。
相如琴臺,昭君怨,七夕泛舟二首,宴樣州南亭得池字。
定興縣姚村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書里的古詩有哪幾首
上冊:《夜書所見》葉紹翁,《九月九憶山東兄弟》王維,《望天門山》李白,《飲湖上初晴后雨》蘇軾
夜書所見 葉紹翁
蕭蕭梧葉送寒聲,江上秋風動客情。知有兒童挑促織,夜深籬落一燈明。
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 王維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門山 唐 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飲湖上初晴后雨 (北宋)蘇 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關于定興的名詩有哪些和定興的名人都有誰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