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無渡河悲劇如何理解 公無渡河詩意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公無渡河悲劇如何理解,以及公無渡河詩意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 ”原文是什么?
《箜篌引》
(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箜篌而歌曰)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當奈公何!
崔豹《古今注》曰:“《箜篌引》者,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發(fā)提壺,亂流而渡,其妻隨而止之,不及,遂墮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甚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子高還,以語麗玉。麗玉傷之,乃引箜篌而寫其聲,聞者莫不墮淚飲泣。麗玉以其曲傳鄰女麗容,名曰《箜篌引》。”
這四句話——
公無渡河:勸誡。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不能渡,不該渡。渡河就是死亡。所有的人,甚至渡河者自己,都清楚地知道這一點。
公竟渡河:質疑。為什么渡河?既然一切的理由皆告知渡河的荒誕,為什么竟然還是去了?到底是什么超越了死之恐懼的力量,令他毅然而行?
墮河而死:結局。渡河導致的死亡。這個悲劇,甚至是可以避免的,只要他服從任何一個不渡河的理由。但是一千個不渡河的理由也不能戰(zhàn)勝一個渡河的沖動,悲劇又是注定要生的。
將奈公何:追思。悲劇發(fā)生了,后來者哭泣呼喊,也無力遮挽,無法改變。結果又回到原來困惑上:為什么渡河?究竟是什么驅使一個人急急奔赴死亡?
答案只有一個:強大到瘋狂的人格力量。 它的主題,乃是瘋狂與死亡。 是的,死亡。命運的陷阱,死亡的沖動。波濤在前,命運已定,前進就是死亡,卻依然蹈死而不顧。這種執(zhí)著,緣自于強大到瘋狂的人格力量,命定要做無望之極的抗爭。
我們已經(jīng)習慣于庸常和合理的人生,即使常常遭遇莫名的傷害和挫折,也希望這個世界始終井井有條。具有強大人格力量者,卻往往拒絕接受這種庸常,時刻想游行于秩序之外。渡河,正是一個凝固了抗爭的極致和死亡的瞬間的意象。世上每多荒謬事,看上去稍微多一點理性,就能避免,偏偏是極大才智之士,往往蹈之。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深意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深意:請不要渡河,還是渡河。常用來諷喻對方身罹險境,卻執(zhí)迷不悟,苦勸不聽,并警告對方再不納諫將有嚴重的危險。出自《相和歌辭·箜篌引》。
《箜篌引》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
墮河而死,將奈公何!
譯文
請不要渡河,還是渡河,
渡河中被淹死了,這太無可奈何了!
《箜篌引》簡介
公無渡河名為《箜篌引》,出自漢樂府《相和歌辭》,晉代崔注的《古今注》中記載了這首詩的作者是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并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
一天早晨,漢朝樂浪郡朝鮮縣津卒霍里子高去撐船擺渡,望見一個披散白發(fā)的瘋癲人提著葫蘆奔走。眼看那人要沖進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著不讓他渡河,卻已趕不及,瘋癲人終究被河水淹死了。
那位女子撥彈箜篌,唱《公無渡河》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其聲凄愴,曲終亦投河而死。
子高回到家,把那歌聲向妻子麗玉作了描繪,麗玉也甚為悲傷,于是彈拔箜篌把歌聲寫了下來,聽到的人莫不吞聲落淚。麗玉又把這個曲子傳給鄰居女兒麗容,其名即《箜篌引》。
全詩描寫生動,氣勢磅礴,表現(xiàn)了一種知其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悲劇精神,體現(xiàn)了濃郁的悲壯色彩。
《箜篌引》“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是什么意思?
這首詩的意思是:請不要渡河,還是渡河,渡河中被淹死了,這太無可奈何了!
作者:朝鮮津卒霍里子高妻麗玉
創(chuàng)作背景:據(jù)載,艄公霍里子高正在撐船,突然有一手提酒壺的白發(fā)狂夫奔來,跳入河中。狂夫之妻緊陡,而未追及。妻子彈起箜篌,并唱起悲歌。隨后也跳入水中。霍里子高回家告以妻麗玉,麗玉遂作此歌。此詩為朝鮮文學史上所存最早詩歌。
詩歌賞析
詩中的“公”猶言“翁”,是對老年男子的尊稱。 “無”,通“毋”,別,不要的意思,禁止之辭。全詩大意是說:您先生不要渡河,可您先生竟然渡河,墮入河中淹死,我把您先生怎么辦!全詩四句,一氣呵成,每句一頓,每頓愈深,敘述出悲慘事件的完整過程,抒發(fā)詩人惋惜、悲痛、悔恨之情,真切而深刻。
敘述方式上用的是第二人稱:每句都有“公”字。 (第三句“墮河而死”主辭是“公”。)這是面對逝者傾訴親人悲泣與哀悼的表達方式。
全詩又以“河”為韻,前三句都有“河”字,這是詩中主人公遇難之所在,亦是詩人目擊心傷之所在。全詩以“公”字與“河”字連鎖全篇,體現(xiàn)了詩人全部思緒傾注縈系于此,造成回環(huán)往復、纏綿凄惻、沉痛莫名的藝術效果。結句含不盡之意。
李白公無渡河的解釋
《公無渡河》又題《箜篌引 》,為樂府古曲,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一位“白首狂夫 ”,在早上“披發(fā)提壺”,想徒步橫渡滔滔黃河!驚恐的妻子趕來,沒等她阻止,無情的波浪已將他吞沒。悲慟的妻子因此“援箜篌(古撥弦樂器)而歌 ”:“公無(毋)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聲情極為凄妻愴。歌畢,亦投身急流而死。
自梁至唐,劉孝威、張正見、王建、李賀、溫庭筠等,均以此題作過悲慨動人的歌詩。李白的這首《公無渡河》開篇就將巨筆伸向了蒼茫遼遠的往古——“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詩中以突兀驚呼之語,寫它在霎那間沖決力量和氣勢的象征——橫亙天地的昆侖山;隨即挾著雷鳴般的“咆哮”,直撞“萬里”之外的“龍”(今山西河津縣西北)。詩人只寥寥兩筆,就在“昆侖 ”、“龍門”的震蕩聲中,展現(xiàn)了“西來”黃河的無限聲威。“波滔天,堯咨嗟”!滔天巨浪吞噬了無數(shù)生民,茫茫荒古,頓時充斥了帝堯放勛的浩然嘆息:因為詩中用的是三言短句,這嘆息之音,聽來便愈加激切。于是,“大禹”出現(xiàn)了。大禹治水的神話傳說,本可以激發(fā)詩人的許多奇思。但此節(jié)重在描述黃河,故詩中僅以“大禹理百川”四句帶過,以表現(xiàn)桀驁狂暴的洪水在這位英雄腳下的馴服。然而,在“殺湍堙洪水”的近景上,詩人添了幾聲大禹之子“兒啼 ”,“兒啼不歸家”,寥寥五個字就使一位為公忘私 、“三過家門而不入 ”的治水英雄風貌,由此躍然紙上。黃河的荒古之害從此驅除,但它的浪波在洶涌歸道之際,卻在兩岸留下了“茫然風沙”!以上一節(jié)從荒古的河害,寫到滔天洪水的平治。
不僅展現(xiàn)了黃河那西“決昆侖”、東“觸龍門 ”的雄奇之境,更讓讀者從它“波滔天”的歷史危害中,領略了它所獨具的狂暴肆虐之性 。為下文作足了鋪墊。而今,那白發(fā)之叟,竟想“憑河”(涉水渡河)而渡,難道就不怕被它吞沒?詩之后一節(jié),正以極大的困惑,向悲劇主人公發(fā)出了呼喊 :“被發(fā)之叟狂而癡,清晨臨流欲奚為?”這呼喊仿佛是“狂夫”之妻的陡然驚呼!因為詩人緊接狂夫“臨流”之后,就急速推出了那位“旁人不惜妻止之”的深情妻子。于是,全詩的情景發(fā)生了驚人的突變:在轟然震蕩的浪濤聲中,詩人自身隱去了,眼前只留下了一位悲慟而歌的蓬發(fā)婦人:“虎可搏,河難憑。公果溺死流海湄(水邊)。有長鯨白齒若雪山,公乎!公乎!掛罥于其間 !”詩中以夸張的筆墨,痛歌狂叟的溺死浪波,終于作了巨若“雪山”的鯨齒冤魂。這景象是恐怖的。何況又從“援箜篌而歌”的狂夫之妻的慟哭聲中寫來,更覺有一種天旋地轉、惻怛號泣之悲。那“公乎!公乎”的呼叫,聲聲震顫在讀者耳邊,實在令人不忍卒聽。結尾詩人陡變雙行體為單行,似乎被悲憤籠罩,無以復言,便擲筆而嘆:“箜篌所悲竟不還!”
全詩就這樣結束了。黃河的裂岸濤浪卻還在洶涌,“狂夫”之妻的惻怛號泣還壓過浪波,在長天下回蕩!從詩中對黃河的描述看,它那狂暴肆虐、滔天害民之形,似乎頗有象征意味;至于“白齒若雪山”的“長鯨 ”,似乎更是另有所指。倘說它是對猖獗“河北 ”的安史之亂的隱喻(如《 北上行》一詩,即以“奔鯨夾黃河”喻安祿山之亂軍),那么“臨流”“憑河”的“披發(fā)之叟”又喻指誰?或者這只是一首抒寫《公無渡河 》“本事”的悲歌,并無其它寄寓之情?可以肯定:古歌中“白首狂夫”的渡河故事,經(jīng)過李白的再創(chuàng)造,帶有了更強烈的悲劇色彩。那位“狂而癡”的披發(fā)之叟,似乎正苦苦地追求著什么。其中未嘗沒有詩人執(zhí)著追求理想的影子在其中。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這一段的深意究竟在哪里?
對這句話完整地理解應該是“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其實這句的話意思可以粗淺的類比于"No zuo no die,you can try.You zuo you die,don't ask why"。這樣字面的意思就很明確了。但是前者更多得是包含了惋惜,后者更多的是戲謔。
公無渡河又作《箜篌引》,《相和歌辭》之一。據(jù)崔豹《古今注》記載,一天早晨,漢朝樂浪郡朝鮮縣津卒霍里子高去撐船擺渡,望見一個披散白發(fā)的瘋顛人提著葫蘆奔走。眼看那人要沖進急流之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著不讓他渡河,卻已趕不及,瘋癲人終究被河水淹死了。那位女子撥彈箜篌,唱《公無渡河》歌曰:“公無渡河,公竟渡河!墮河而死,將奈公何!常用吟此詩來諷喻對方身罹險境,卻執(zhí)迷不悟,苦勸不聽,并警告對方再不納諫將有嚴重的危險。
這句話結結合軍師聯(lián)盟中,汲步放走徐庶母子,曹操降罪曹丕,曹丕意識到此時抓與不抓對于自己來說都沒有好下場。而此時司馬懿提出“公竟渡河,公無渡河”意思顯然也是跳出“渡與不渡”的死局,迎來新的希望。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這兩句話,背后隱藏的更是一個人面對已經(jīng)知道結局的命運,卻毫不猶豫仍然沖上前去。旁人看來可能是瘋狂之舉,但只有這個瘋狂分本人知道,自己沒有選擇。這是一種悲壯,壯烈的行為。“世界上只有一種真正的英雄主義,那就是認清生活的真相后還依然熱愛生活。”
公無渡河悲劇如何理解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公無渡河詩意、公無渡河悲劇如何理解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