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甘逐二分是多少克 甘逐是什么藥

君既無情我便休2023-03-14 12:20歷史54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甘逐二分是多少克,以及甘逐是什么藥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甘遂的功效與作用_甘遂的藥用價值

導讀: 中藥專區,為您詳細介紹、圖片等,要更多相關知識,不妨來關注一下。

簡介 甘遂圖片 甘遂的與 甘遂的藥用附方 甘遂的配伍應用

甘遂簡介

甘遂,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塊根。本品呈橢圓形、長圓柱形或連珠形,長1~5cm,直徑0.5~2.5cm。表面類白色或黃白色,凹陷處有棕色外皮殘留。質脆,易折斷,斷面粉性,白色,木部微顯放射狀紋理;長圓柱狀者纖維性較強。氣微,味微甘而辣。

甘遂圖片

甘遂的與

瀉水逐飲;破積通便。主水腫;腹水;留飲結胸;癲癇;喘咳;大小便不通。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

1、《本經》:主大腹疝瘕,腹滿,面目浮腫,留飲宿食,破癥堅積聚,利水谷道。

2、《別錄》:下五水,散膀胱留熱,皮中痞,熱氣腫滿。

3、《綱目》:瀉腎經及隧道水濕,腳氣,陰囊腫墜,痰迷癲癇,噎膈痞塞。

4、《藥性論》:能瀉十二種水疾,治心腹堅滿,下水,去痰水,主皮膚浮腫。

【藥名】甘遂

【別名】貓兒眼、化骨丹、甘澤、腫手花、萱根子。

本品為大戟科植物甘遂的干燥塊根。開花前或秋末莖葉枯萎后采挖,撞去外皮,曬干。

【性味】苦,寒;有毒。

【歸經】歸肺、腎、大腸經。

【功能主治】瀉水逐飲。用于水腫脹滿,胸腹積水,痰飲積聚,氣逆喘咳,二便不利,消腫散結:外用可治癰腫瘡瘍。

【用法用量】內服:入丸、散,0.5-1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內服宜用炮制品。

體弱及禁用;不宜與甘草同用。

甘遂的藥用附方

1、水腫腹滿。用甘遂(炒)二錢二分、牽牛一兩半,共研為末,煎為水劑,隨時服用。

2、身面浮腫。用甘遂二錢,生研為末,放入豬腎中,外包濕紙煨熟吃下。每日吃一次至四、五次。如覺腹鳴,小便亦通暢,即是見效

3、腎水流注(腿膝攣急,四肢腫痛)。用上方加木香四錢,每用二錢,煨熟,溫酒嚼下。瀉下黃水為驗。

4、大小便不通用甘遂五錢(半生半炒)、胭脂壞了十文,共研勻。每服一錢,加白面四兩,和水做成面片,煮熟淡食。待大小便通暢后,再服平胃散加熟附子,每取二錢煎服。

5、水鼓氣湍。用甘遂、大戟各一兩,慢火炙后,共研為末。每取二、三分,加水半碗,煎開幾次,待溫服下。不過十服見效。

6、腳氣腫痛。和甘遂半兩,木鱉子仁四個,共研為末。每取四錢,放入豬腎中,濕紙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湯送下。不過十服見效。

7、疝氣偏腫。用甘遂、茴香,等分為末。每服二錢,酒送下。

8、痞癥(發熱、盜汗、胸背疼痛)。用甘遂包在面中,放漿水內煮十沸,去面。把甘遂在微火上炒黃,研為末。大人每服三錢,小兒每服一錢,臨星時服,冷蜜水送睛。忌油膩魚肉。

9、消渴。用甘遂(麩炒)半兩、黃連兩,共研細,加蒸餅做成丸子,如綠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湯送下。忌甘草。

10、風痰迷心癲癇。用甘遂二錢,研為末,放在豬心里。縛緊,紙懈,煨熟。取藥出,加辰砂末一錢,分成四份。每服一份,半用過的豬心煎湯調下。以大便下惡物為效,否則須再次服藥,此方名“遂心丹”。

甘遂的配伍應用

1、配甘草,“十八反”曰:甘遂反甘草。然現代藥理研究,尚未就此定論,正反結果,皆有報導。況二藥伍用,古有方證。《金匱要略》甘遂半夏湯,即為二藥相配之例,取其相反相成而具下水去飲,攻破利導之效。《醫宗必讀》講:“仲景治心下留飲,與甘草同行,取其相反而立功也。”

2、配牽牛子逐水泄熱通便。牽牛子性清降,走氣遭,通三焦,瀉水利尿。二藥相須,則逐水通便之力大增,使水熱壅實之邪由二便分消。故《圣濟總錄》二氣湯以此二藥為方,專治水腫腹滿,二便不通等證。

3、配大黃瀉熱逐水散結。大黃氣味俱厚,長于瀉實熱不通。二藥配合,相須相使,既大增攻破散結之功,又倍添逐水瀉熱之效,為治水熱內壅,水飲結胸等證的常用對藥。

4、配芫花、大戟攻逐水飲。大戟善泄臟腑水濕,芫花善消痰癖水飲。三藥合用,其逐水飲、除積聚、消腫滿之功甚著,經隧、臟腑、胸脅等積水皆能攻逐,故《圣濟總錄》名此為“三圣散”。

5、配白芥子祛痰逐飲。白芥子辛溫走散,專入肺經,善治皮里膜外及胸膈痰涎。二藥合用,則能祛逐停于胸膈,肋間之痰涎水飲,相得益彰。

6、配朱砂逐痰定癲。朱砂專入心經,質重可鎮怯,有鎮心神、治驚癇之功,二藥相合,善治風痰閉竅,癲癇驚狂,如《濟生方》遂心丹,以二藥為伍,共奏逐痰定癲之效。

7、配芒硝逐水破結。芒硝成寒,善能軟堅散結瀉熱,二藥伍用,能破固結,逐水飲,瀉實熱,對水熱互結,結胸腑實之證,尤為相宜。

該物種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毒性較大。對皮膚和粘膜有 *** 作用,食用過量出現腹痛、下瀉、嘔吐、脫水、嚴重時呼吸困難、循環衰竭而死亡。

以上就是一些甘遂的相關知識,如果想認識更多的中草藥,請繼續關注頻道。

【甘遂的與作用】、【甘遂的藥用價值】、【】、【】、【甘遂的副作用】

中醫中的分是多少克?比如甘草三分.甘遂五分;

問一下這甘草和甘遂是一個方子里的嗎?如果是你就好別喝因為中醫配伍里面有“十八反,十九畏”“藻、戟、遂、芫具戰草”這里的遂就是甘遂,草就是甘草,所以甘草和甘遂是不能陪在一起的!現在換算是一錢約等于3克!一分約等于0.3克!

甘遂的功效與作用

……

其他作用

生甘遂小量能使離體蛙心收縮力增強,但不改變其頻率,大量則抑制。

甘遂治病驗方

水腫氣喘用甘遂、大戟各30克,慢火炙后,共研末。每取6 克,加水半碗,煎開幾次.待溫服下。

耳卒聾閉用甘遂半寸.棉裹插耳內,口中嚼少許甘草。

麻木疼痛用甘遂60克、蓖麻子仁120克、樟腦30克.共搗作餅.貼患處。

腳氣腫痛甘遂15克.木鱉子仁四個,共研為末。每取12克.放入豬腎中.濕紙包好煨熟.空心吃.米湯送下。

【附方】

治卒腫滿,身面皆洪大:甘遂一分,粉之,豬腎一枚,分為七臠,入甘遂于中,以火炙之令熟。日一食,至四,五,當覺腹脅鳴,小便利。(《補缺肘后方》)

治水腫腹滿:牽牛子半兩(生用),甘遂(微炒)一錢。上二味粗搗篩,分作二服。每服,水一盞,煎至五分,放溫細呷,不計時。(《圣濟總錄》二氣湯)

治卒身面浮腫,上氣喘息:甘遂半兩(煨令微黃),蒜瓣半兩(煨熟,研),黑豆半兩(炒熱)。上藥除蒜外,搗羅為末,用蒜并棗肉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以木通湯下十丸,日二服。(《圣惠方》甘遂丸)

治太陽中風,下利,嘔逆,表解里來和,其人漐漐汗出,發作有時,頭痛,心下痞粳滿,引脅下痛,干嘔短氣,汗出不惡寒:芫花(熬)、甘遂、大戟。上三味,等分,各別搗為散,以水一升半,先煮大棗肥者十枚,取八合,去滓,納藥末。強人服一錢匕,羸人服半錢,溫服之,平且服。若下少,病不除者,明日更服,加半錢,得快下利后,糜粥自養。(《傷寒論》十棗湯)

治病者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雖利,心下續堅滿,此為留飲欲去故也:甘遂(大者)三枚,半夏十二枚(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芍藥五枚,甘草如指大一枚(炙)。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取八合,頓服之。(《金匱要略》甘遂半夏湯)

治風熱喘促,悶亂不安,俗謂之馬脾風者:辰砂二錢半,輕粉半錢,甘遂一錢半(面襄煮,焙干)。上為細末,每服一字,用溫漿水少許,上滴油一小點,抄藥在上,沉下去,卻以漿水灌之。(《田氏保嬰集》無價散)

治風痰迷心癲癇,及婦人心風血邪:甘遂二錢,為末,以豬心取三管血,和藥,入豬心內,縛定,紙裹煨熟,取末,入辰砂末一錢,分作四丸。每服-丸,將心煎湯調下,大便下惡物為效,不下再服。(《濟生方》遂心丹)

治膈氣哽噎:甘遂(面煨)五錢,南木香一錢,為末,壯者一錢,弱者五分,水酒調下。(《怪證奇方》)

婦人少腹滿如敦狀,小便微難而不渴,生后者,此為水與血俱結在血室也:大黃四兩,甘遂二兩,阿膠二兩。上三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頓服之,其血當下。(《金匱要略》大黃甘遂湯)

治宿食結于腸間,不能下行,大便多日不通。其證或因飲食過度,或因恣食生冷,或因寒火凝結,或因吐瀉既久,胃氣沖氣,皆上逆不下降:生赭石二兩(軋細),樸硝五錢,干姜二錢,甘遂錢半(軋細藥汁送服)。熱多者,去干姜;寒多者,酌加干姜數錢;嘔多者,可先用赭石一兩,干姜半錢煎服,以止其嘔吐。嘔吐止后,再按原方煎湯,送甘遂末服之。(《醫學衷中參西錄》)

治二便不通:甘遂末以生面糊調,敷臍中及丹田內,仍艾灸三壯,飲甘草湯,以通為度。(《圣惠方》)

治小便轉脬:甘遂末一錢,豬苓湯調下。(《衛生雜興》)

治麻木疼痛:甘遂二兩,蓖麻仁四兩,樟腦一兩。搗作餅貼之,內飲甘草(湯)。(《摘元方》萬靈膏)

治消渴:甘遂半兩(用麩炒透里黃褐色),黃連(去須)一兩。上件為細末,水漫蒸餅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二丸,薄荷湯下,不拘時候。忌甘草三日。(《楊氏家藏方》縮水丸)

治偏腫:茴香、甘遂。上二味,各等分,為末。酒調二錢,食前服之。(《儒門事親》)

治腳氣腫痛,腎臟風氣,攻注下部瘡癢:甘遂半兩,木鱉子四個。為末,豬腰子一個,去皮膜,切片,用藥四錢,摻在內,涅紙包,煨熟,空心食之,米飲下,服后須伸兩足,大便行后,吃白粥二、三日為妙。(《本事方》)

【配伍應用】

配甘草 ,“十八反”曰:甘遂反甘草。然現代藥理研究,尚未就此定論,正反結果,皆有報導。況二藥伍用,古有方證。《金匱要略》甘遂半夏湯,即為二藥相配之例,取其相反相成而具下水去飲,攻破利導之效。《醫宗必讀》講:“仲景治心下留飲,與甘草同行,取其相反而立功也。”

配牽牛子逐水泄熱通便。牽牛子性清降,走氣遭,通三焦,瀉水利尿。二藥相須,則逐水通便之力大增,使水熱壅實之邪由二便分消。故《圣濟總錄》二氣湯以此二藥為方,專治水腫腹滿,二便不通等證。

配大黃瀉熱逐水散結。大黃氣味俱厚,長于瀉實熱不通。二藥配合,相須相使,既大增攻破散結之功,又倍添逐水瀉熱之效,為治水熱內壅,水飲結胸等證的常用對藥。

配芫花、大戟攻逐水飲。大戟善泄臟腑水濕,芫花善消痰癖水飲。三藥合用,其逐水飲、除積聚、消腫滿之功甚著,經隧、臟腑、胸脅等積水皆能攻逐,故《圣濟總錄》名此為“三圣散”。

配白芥子祛痰逐飲。白芥子辛溫走散,專入肺經,善治皮里膜外及胸膈痰涎。二藥合用,則能祛逐停于胸膈,肋間之痰涎水飲,相得益彰。

配朱砂逐痰定癲。朱砂專入心經,質重可鎮怯,有鎮心神、治驚癇之功,二藥相合,善治風痰閉竅,癲癇驚狂,如《濟生方》遂心丹,以二藥為伍,共奏逐痰定癲之效。

配芒硝逐水破結。芒硝成寒,善能軟堅散結瀉熱,二藥伍用,能破固結,逐水飲,瀉實熱,對水熱互結,結胸腑實之證,尤為相宜。

【臨床體會】

關于治療腹水

對于腎功能正常的腹水病人,制甘遂能引起水瀉,尿量也同時增多,對于頑固的肝硬化腹水或腹腔腫瘤腹水,制甘遂9g水煎服,只有部分病人大小便增多而減少腹圍,部分病人不一定能使大便和尿量增多。生甘遂的作用強烈,0.5g吞服,病人即有劇烈的腹痛和水瀉,能取得一時之效。 對心源性腹水、腎源性腹水,一般不用甘遂治療,以免藥物對心、腎的毒性作用加重心腎功能衰竭。對低蛋白血癥引起的腹水辨證為脾腎兩虛證者,沒必要使用瀉藥。 對于常見的浮腫和腹水,現臨床大多使用西藥利尿藥,已經很少使用中藥峻瀉劑。只有在西藥出現耐藥失效時才會用中藥利尿。

關于治療腸梗阻

腹腔晚期腫瘤引起的腸梗阻,已經失去了手術的機會,用了大黃、芒硝,大便仍然不通,加甘遂為大陷胸湯,宜再加理氣和胃藥,如木香、厚樸、大腹皮、半夏等,以減輕胃腸道反應。 對于非腫瘤的腸梗阻,現臨床大多手術治療。手術后再以中藥調理。 急性胰腺炎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在大柴胡湯基礎上加甘遂以瀉下,控制炎癥,并使胰液、膽汁、腸液、炎癥滲出液等迅速排出體外,即保守治療是有可能獲得成功的。但必須在嚴密觀察之下進行,并隨時做好手術準備。

關于治療積液

胸膜轉移性癌癥,有頑固的胸腔積液;類風濕關節炎、骨關節炎,合并膝關節滑囊積液,病程時間長,曾經反復穿刺,滑膜增厚,積液很難吸收。對這些用了蠲飲的中藥治療無效,才可以考慮使用峻瀉藥,如甘遂、商陸等,內服和外敷可同時進行。 在治療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的復方白芥子泥外敷藥中,有少量制甘遂,用以增效。

甘遂的副作用

甘遂為中國植物圖譜數據庫收錄的有毒植物,其毒性為全株有毒,根毒性較大。對皮膚和粘膜有刺激作用,食用過量出現腹痛、下瀉、嘔吐、脫水、嚴重時呼吸困難、循環衰竭而死亡。小鼠口服10—50g/kg生甘遂或炙甘遂的乙醇浸膏,半數動物有明顯腹瀉,生甘遂作用強,毒性也大,58只小鼠服藥后死亡11只。熱水提取物有劇瀉作用。

甘遂的毒理作用類似巴豆酸和斑蝥素,對腸黏膜有強烈刺激作用,引起炎癥充血及蠕動增強,并有凝聚、溶解紅細胞及麻痹呼吸和血管運動中樞的作用。

甘遂中毒的潛伏期為0.5~2小時,中毒表現為: 腹痛、峻瀉、里急后重,或出現霍亂樣米湯狀大便,嘔心、劇烈嘔吐, 脫水,頭痛、頭暈,心悸,血壓下降,呼吸困難,脈搏細弱,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傳統文獻

《本草綱目》:有毒。

毒理試驗

LD50 :本品醇浸物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0.346g/kg。甘遂萜酯A小鼠腹腔注射的LD50為30mg/kg。

病理損害:本品每天10mg/mg兔靜注連續一周后,檢查心、肝、腎有中毒性病理改變,并有很強的溶血作用。

本品有胚胎毒性,能引起死胎和流產,但對存活的胎仔無致畸作用,對母鼠再受孕也無影響。

臨床觀察

甘遂有毒,屬峻瀉劑。制甘遂常規劑量水煎服,即能引起劇烈腹痛腹瀉,甚至惡心嘔吐反應。生甘遂末少量吞服,其反應更為強烈。對腎病患者,有可能加重腎臟病變。

宜忌配伍

瓜蒂為之使,惡遠志,反甘草。(《本草經集注》)。

凡氣虛、陰傷、脾胃虛弱,久病形衰及孕婦等皆當忌用。

用法用量

內服:入丸、散,0.5-1克。外用:適量,研末調敷。內服宜用炮制品。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粉劑每次0.3~0.6g,最多0.9~1.5g,裝入膠囊內吞服,否則易發生惡心、嘔吐。也可用水煎(常用量1.5~3g),但效果一般不理想,有時用到4~12g也不一定有瀉下作用。現代實驗已證實甘遂的有效成分難溶于水,故前人不以甘遂入湯劑是有科學根據的。

炮制方法

甘遂:揀去雜質,用水漂凈,撈出,曬干。

醋甘遂:取凈甘遂,用醋拌勻,置鍋內用文火炒至微干,取出晾干,(每甘遂100斤,用醋30-50斤)。

煮甘遂:取凈甘遂與豆腐同放銅鍋內,加水煮透,取出,除去豆腐,曬至八成干,切碎曬干。(每甘遂100斤,用豆腐50斤)。

煨甘遂:取凈甘遂置鍋內,加入麥麩同炒至焦黃色,取出,篩去麩皮。(每甘遂100斤,用麥麩30-40斤)。

土制:先將細土炒熱,加入甘遂用微火炒至膨脹發黃時,篩去黃土即得。

《雷公炮炙論》:采得(甘遂)后,去莖,于槐砧上細銼,用生甘草湯,小蕎苨自然汁二味,攪浸三日,其水如墨汁,更漉出,用東流水淘六、七次,令水清為度,漉出,于土器中熬令脆用之。

《本草匯言》:甘遂用甘草水浸三日,曬干,再以面裹煨熟用。

甘遂半夏湯

【處方】甘遂3克 半夏9克(以水200毫升,煮取100毫升,去滓)芍藥15克 甘草6克(炙)

【功能主治】治留飲脈伏,其人欲自利,利后雖自覺輕快,但心下仍然堅滿者。

【用法用量】上四味,以水600毫升,煮取200毫升,去滓。以蜜100毫升和藥汁,煎取200毫升,頓服之。

甘遂半夏湯的運用思路

【方藥歌訣】 ?甘遂半夏湯芍草,加蜜煎煮效果好,主治下利續堅滿,藥用相反效果高。

【學用導讀】 ?運用甘遂半夏湯主治病證,因方中既用甘遂又用甘草,所以臨證應當權衡病變證機而謹慎用之。

【中醫辨證】 ?大腸飲結證:下利膠結不暢,雖利后反覺舒服,但心下仍堅滿,按之似有物,腸間瀝瀝有水聲,或便結不通,苔滑膩,脈沉滑或伏。

用方思路:正確使用甘遂半夏湯,以主治大腸飲結證為基礎方,以主治胸中水結證為臨床擴大應用。

病變證機:邪熱內結,濁飲內生,熱飲相搏,以此而演變為大腸飲結病理病證。

審證要點:根據利下膠結不爽,心下堅滿,按之似有物,舌質淡,苔滑,脈緊或弦為用方審證要點。

【西醫辨病】 ?腸結核,腸粘連,骨結核,肺結核,結核性腹膜炎,肝硬化腹水,腹壁脂肪增多癥,慢性腸炎等。

【衷中參西】 ?合理運用甘遂半夏湯指導中醫辨證與西醫辨病,無論是治療消化疾病,還是治療泌尿疾病等,都必須符合甘遂半夏湯主治病變證機與審證要點,以此才能取得治療效果。臨證選用甘遂半夏湯治療西醫疾病還可用于:乳糜尿,慢性前列腺炎,腎積水,慢性腎炎等。

【中醫治法】 ?攻逐水飲,潔凈腸腑。

【方藥西用】 ?具有強心利尿、促進腸胃蠕動、抗菌、抗炎、抗病毒、抗結核、增強機體免疫能力等作用。

制作方法

【處方用藥】 ?甘遂大者,三枚(5g) ?半夏以水一升,煮取半升,去滓,十二枚(8g) ?芍藥五枚(15g) ?甘草炙,如指大一枚(3g)

隨證加減用藥:若大便不暢者,加大黃、芒硝,以瀉下通便;若胃脘痞硬者,加桂枝、萊菔子,以通陽下氣;若腸鳴明顯者,加茯苓、澤瀉,以滲利水濕等。

【煎服方法】 ?上四味,以水二升,煮取半升,去滓。以蜜半升,和藥汁煎服八合。頓服之。(現代研究甘遂主要成分難溶于水,故可煮余藥,沖服甘遂末。)

【方證研究】 ?水飲下注,膠結不解,則下利膠結不暢;水飲壅滯,濁氣不降,則利后心下堅滿不除,或心下堅滿按之似有物;水飲逆亂腸間,則腸間瀝瀝有水聲,或便結不通;苔滑膩,脈沉滑或伏均為大腸飲結之征。其治當攻逐水飲,潔凈腸腑。

方中甘遂降逆,攻逐飲邪,善行腸間經隧之飲邪。半夏醒脾燥濕,化飲降逆,宣暢氣機。芍藥補血益陰緩急。甘草益氣和中。蜜性甘緩,益氣和中,緩和甘遂與甘草之相反,并調和諸藥。

【使用禁忌】 脾胃虛弱證,慎用本方。

上一頁 全文完(共 20781 字) 展開全部內容

甘遂散作用與功效,有什么副作用?

甘遂散--《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處方】甘遂末3克。

【制法】用豬心血和勻。將豬心切開,入末于內,用線縛定,濕紙包,煨熟取藥,入辰砂末3克和勻,分作4丸。

【功能主治】治癲病。

【用法用量】每服1丸,用所煨豬心煎湯化下。如大便下惡物即止。如不效,再服1丸。

【摘錄】《雜病源流犀燭》卷七

甘遂散-- 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三

【處方】甘遂半兩(煨令微黃),檳榔半兩,牛蒡子2分(微炒),商陸1分。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水氣,心腹鼓脹,上氣喘息。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用豬腎1只,切作4-5片,摻藥,用濕紙裹,煻火中煨熟、空心頓服,又微呷酒2-3合。須臾,下利為效。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四,名見《普濟方》卷一九三

甘遂散--《新醫學》(1972;11:55)

【處方】甘遂1兩。

【制法】研為細末,裝瓶備用。

【功能主治】小便不通。

【用法用量】用時用甘遂散3錢,面粉適量,麝香少許(無麝香用冰片代),加溫水調成糊狀,外敷于中極穴處(臍下4寸),方圓約2寸。一般30分鐘即能小便通利。無效時可繼續使用或再加熱敷,療效更速。

【臨床應用】小便不通用甘遂散外敷治療不同疾病引起的小便不通患者共8例,外敷1次即排尿的5例;外敷2次排尿的2例;外敷2次再熱敷1次排尿的1例。

【摘錄】《新醫學》(1972;11:55)

甘遂散--《圣惠》卷八十八

【處方】甘遂1分(煨令微黃),檳榔1分,川大黃1分(銼碎,微炒),牽牛子半兩(微炒),甜葶藶1分(隔紙炒,令紫色)。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小兒水氣,遍身腫滿,大小便難,喘促不得睡臥。

【用法用量】每服1字,以溫水調下。以利為效。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甘遂散--《外臺》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處方】太山赤皮甘遂2兩。

【制法】上為末,以白蜜2合和。

【功能主治】妊娠子淋,大小便并不利,氣急,已服豬苓散不愈者。

【用法用量】每服如大豆粒,多覺心下煩。得微下者,每日1次,下后還服豬苓散;不得下,日2次。漸加可至半錢匕,以微下為度。

【摘錄】《外臺》卷三十三引《小品方》

甘遂散--《圣惠》卷五十四

【處方】甘遂1兩(煨令微黃),杏仁1兩(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澤瀉3兩,黃芩1兩,澤漆1兩,赤茯苓2兩,郁李仁1兩(湯浸,去皮微炒),陳橘皮1兩(湯浸,去白瓤,焙),川樸消2兩。

【制法】上為細散。

【功能主治】水氣遍身浮腫,心胸急硬,氣滿上喘,大小便澀。

【用法用量】本方方名,《普濟方》卷一九四引作「甘遂湯」。

【摘錄】《圣惠》卷五十四

甘遂散--《圣惠》卷八十八

【別名】甘遂破結散

【處方】甘遂1分(煨令微黃),青橘皮半兩(湯浸,去瓤,銼,焙),黃芩半兩,川大黃半兩(銼碎,微炒)。

【制法】上為粗散。

【功能主治】破痞除熱,破結散氣。主治小兒內有伏熱諸侯,腹內痞結,雖服湯得利,而滯實不去,心下堅滿,按之則啼;胸膈熱實,腹有留飲,腸內氣結而脹,時或壯熱。

【用法用量】甘遂破結散(《嬰童百問》卷五)。

【摘錄】《圣惠》卷八十八

甘遂散--《東醫寶鑒·外形篇》卷二引《入門》

【處方】甘遂蔥汁。

【制法】和丸。

【功能主治】耳聾。

【用法用量】綿裹塞耳中,口含甘草湯。兩藥須各兩處修制妙。

【摘錄】《東醫寶鑒·外形篇》卷二引《入門》

甘遂散--《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處方】甘遂(生)半兩,牽牛子(半生半炒)1兩,續隨子(去殼,研)1兩,大戟1兩,葶藶(紙上炒)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三焦氣不通,心腹脹,喘促,大小便不利。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空心濃煎燈心湯調下。利下水為效,未減更1服。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甘遂散--《幼幼新書》卷三十二引茅先生方

【處方】甘遂半兩,大戟半兩,黑牽牛半兩,檳榔半兩,陳橘皮(去白)半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末。

【功能主治】氣腫,水腫。

【用法用量】每歲1錢,五更初用蔥酒調下。不會吃酒用蔥湯調下。天明通下黃水來,可依形證調理。

【摘錄】《幼幼新書》卷三十二引茅先生方

甘遂散--《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處方】甘遂半兩,檳榔(生銼)1兩,木香1兩,牽牛子(半生半炒)1兩,萊菔子(研)1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三焦水氣,甚者四肢虛腫。

【用法用量】每服半錢匕,煎紫蘇木瓜湯調下,空心服,利下水為度。量人虛實加減。

【摘錄】《圣濟總錄》卷五十四

甘遂散--《圣濟總錄》卷九十七

【處方】甘遂1兩(炒),木香1分。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溫蜜酒調下,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總錄》卷九十七

甘遂散--《圣濟總錄》卷八十

【處方】甘遂(炒)1兩,蓬莪術(炮)1兩,青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大戟(微煨)3分,桂(去粗皮)3分,石菖蒲(米泔浸,炒干)半兩,木香半兩。

【制法】上為散。

【功能主治】水蠱水腫,腳氣。

【用法用量】每服1錢匕,空腹用蔥湯調下;漸加至2錢匕,微吐瀉為度。

【摘錄】《圣濟總錄》卷八十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27761.html

分享給朋友:

“甘逐二分是多少克 甘逐是什么藥” 的相關文章

醉金陵酒多少錢(金陵什么酒)

醉金陵酒多少錢(金陵什么酒)

請問洋河白酒46度海之魅500毫升多少錢一瓶? 洋河白酒46度海之魅500毫升166元一瓶。洋河白酒洋河 ,中國江蘇洋河酒廠股份有限公司商標。洋河酒歷史悠久,起源于隋唐,隆盛于明清,曾入選皇室貢酒,素有“福泉酒海清香美,味占江淮第一家”的美譽。2003年,洋河以味為主的綿柔型白酒質量新風格,成為白酒...

杜甫一共有多少詩(杜甫的詩還有多少)

杜甫一共有多少詩(杜甫的詩還有多少)

杜甫寫了多少首詩 杜甫共有約1500首詩歌被保留了下來,杜甫(公元712年2月12日~公元770年),字子美,自號少陵野老,唐代著名現實主義詩人,與李白合稱“李杜”。出生于河南鞏縣,原籍湖北襄陽。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稱為“老杜”。杜甫少...

哪個詩人字仲初(仲甫是誰的字)

哪個詩人字仲初(仲甫是誰的字)

王建的古詩原文《小松》 [ 唐 ] 王建小松初數尺,未有直生枝。閑即傍邊立,看多長卻遲。翻譯:小松剛開始時才只有幾尺高,還沒有橫生枝節閑暇時就站在旁邊站著看它,可它卻生長很慢王建簡介唐代詩人。字仲初,潁川(今河南許昌)人,享年約六十七歲。家貧,“從軍走馬十三年”,居鄉則“終日憂衣食”,四十歲以后,“...

呈湘需要投資多少錢(呈湘有幾家)

呈湘需要投資多少錢(呈湘有幾家)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呈湘需要投資多少錢,以及呈湘有幾家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無錫市新吳區呈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怎么樣? 無錫市新吳區呈湘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2017-06-13在江蘇省無錫市新吳區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

云在平水韻的哪個韻部(云的平水韻字)

云在平水韻的哪個韻部(云的平水韻字)

大家好,關于云在平水韻的哪個韻部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云的平水韻字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平和云押韻嗎 不押韻。平字是平聲字,屬于平水韻的平聲十二文韻部;韻字是仄聲字,屬于平水韻的去聲十三問韻部,...

溫庭筠多少恨(溫庭筠千萬恨)

溫庭筠多少恨(溫庭筠千萬恨)

大家好,關于溫庭筠多少恨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溫庭筠千萬恨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望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翻譯 昨夜的夢里存有多少...

果酒多少度適合閑飲(一般果酒多少度)

果酒多少度適合閑飲(一般果酒多少度)

大家好,關于果酒多少度適合閑飲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一般果酒多少度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葡萄酒適飲的溫度是多少? 各類葡萄酒大致的適飲溫度如下:清淡型白葡萄酒:8~10度;濃郁性白葡萄酒:10~...

祝允明是哪個朝代的人(祝允明被稱為什么)

祝允明是哪個朝代的人(祝允明被稱為什么)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祝允明是哪個朝代的人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祝允明被稱為什么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江南四大才子是哪四位? 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祝枝山、文征明、徐禎卿。祝允明(1460-1526年)是明代書法家,字希哲...

湖口到廬山大巴多少錢(湖口到廬山大巴多少錢啊)

湖口到廬山大巴多少錢(湖口到廬山大巴多少錢啊)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湖口到廬山大巴多少錢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湖口到廬山大巴多少錢啊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湖口到廬山多少公里?開車多長時間?如果坐車應該怎么坐?需要多長時間? 50多公里,1.5個小時.先由湖口乘車到九江...

滿院香的電話是多少(蒙陰滿院香電話是多少)

滿院香的電話是多少(蒙陰滿院香電話是多少)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滿院香的電話是多少,以及蒙陰滿院香電話是多少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金桂開花滿院香是哪一首詩 “金桂開花滿院香”這句話讓人想到了滿庭院的書香和花香。桂花在八九月飄香,剛好恰逢開學的時節,桂花在開花的時節...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