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陵春是如何抒作者的感情的 武陵春寫作手法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武陵春是如何抒作者的感情的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武陵春寫作手法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武陵春》這首詞抒發了詞人怎樣的情感?
武陵春 春晚 李清照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物是人非事事休 ,欲語淚先流.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只恐雙溪舴艋舟 ,載不動許多愁.
此詞寫于作者晚年避難金華期間,時在紹興四年(1134)金與偽齊合兵南犯以后.其時,丈夫既已病故,家藏的金石文物也散失殆盡,作者孑然一身,在連天烽火中飄泊流寓,歷盡世路崎嶇和人生坎坷,因而詞情極為悲苦.
上片極言眼前景物之不堪,心情之凄苦.
下片進一步表現悲愁之深重.
全詞充滿“物是人非事事休”的痛苦.表現了她的故國之思.構思新穎,想象豐富.通過暮春景物勾出內心活動,以舴艋舟載不動愁的藝術形象來表達悲愁之多.寫得新穎奇巧,深沉哀婉,遂為絕唱.
《武陵春》表達了什么?作者懷著怎樣的心情寫下?
《武陵春》是宋代著名女詩人李清照的代表作之一,這首詩以唯美憂傷的筆觸寫盡詩人內心的悲傷與憂愁,而這份憂愁來自于詩人內心對家國處于水深火熱境地的無限擔憂,以及與丈夫陰陽兩隔所受的煎熬。親人離去加上連綿戰火,片刻不得安寧的作者身心俱疲,因此便在暮春時節借凄涼景色寫盡內心的悲傷,表達郁結于心的苦悶與深深的憂愁。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簡單一句話描繪出了一幅暮春風雨過后百花凋零,泥土芬芳的景象,用詞簡潔凝練的同時富有韻味,一位內心愁苦倦于梳妝的閨中女子形象躍然紙上。其中已經令人產生無限感思。詩人的形象與表達的情感也在暮春景色的襯托下更加鮮明而強烈。而一句”物是人非事事休“更是寫出了景物依舊故人離去的無奈與憂傷。
這首詞不似其他寫閨中怨女對丈夫的思念,李清照的《武陵春》境界更加廣闊,不是一味寫兒女私情,她心中更有對家國的擔憂,心懷天下、腹有詩書的李清照不僅有女性的細膩柔和,也有男兒的廣闊胸懷。這首詞情感的跌宕起伏是男性詩人無法寫出的女兒家特有的情緒,正因為此,這首詞才會在詩詞界始終受到后人的稱贊與學習。
《武陵春》層層深入,由景及人再到情,這是經歷丈夫離世、家財散盡,于戰火連綿中顛沛流離的作者的內心宣泄。再見暮春,景色依舊,故人卻與世隔絕,曾經歲月再難重現,想說點什么還未張口,眼淚卻先一步流滿臉龐,這種哀愁語言表達出來的或許也只是萬分之一。深沉的、強烈的情感便化作了一篇千古傳頌的《武陵春》。
武陵春是怎樣抒發作者感情的
《武陵春》的作者李清扎通過描寫春花凋落表達自己對青春不再的惆悵,借助“雙溪泛輕舟”表達對丈夫去世的無盡悲傷。除了間接抒情,作者同時也有利用直接抒情手法,如“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使文章的風格既含蓄又直樸,率真 。
希望能幫到你!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