惶恐灘在哪里 惶恐灘頭說惶恐是什么意思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惶恐灘在哪里,以及惶恐灘頭說惶恐是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出自哪里?
過零丁洋
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譯文
回想我早年由科舉入仕歷盡千辛萬苦,如今戰火消歇已經過四年的艱苦歲月。國家危在旦夕似那狂風中的柳絮,自己一生的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根,時起時沉。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可嘆我零丁洋里身陷元虜自此孤苦無依。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
注釋
零丁洋:零丁洋即”伶丁洋“。現在廣東省珠江口外。1278年底,文天祥率軍在廣東五坡嶺與元軍激戰,兵敗被俘,囚禁船上曾經過零丁洋。
遭逢:遭遇。
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
干戈:指抗元戰爭。
寥(liáo)落:荒涼冷落。一作“落落”。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從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絮:柳絮。
萍:浮萍。
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中的險灘。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丹心:紅心,比喻忠心。
汗青:同汗竹,史冊。古代用簡寫字,先用火烤干其中的水分,干后易寫而且不受蟲蛀,也稱汗青。
賞析
首聯中“起一經”當指天祥二十歲中進士說的,“四周星”即四年。天祥于德祐元年(公元1275,宋恭帝趙?的年號),起兵勤王,至祥興元年(公元1278,南宋衛王趙昺的年號)被俘,恰好四個年頭。此自敘生平,思今憶昔。從時間說,拈出“入世”和“勤王”,一說個人出處,一說國家危亡,兩件大事。唐宋時期,作為知識分子要想保家衛國,必須通過科舉考選,考選就得讀經,文天祥遇難時,衣帶中留有個自贊文說:“讀圣賢書,所學何事,而今而后,庶幾無愧”,就是把這兩件事拴在一起的。圣人著作就叫經,經是治國安邦的。
這兩句詩,講兩件事,似可分開獨立,而實質上是連結在一起的。干戈寥落一作干戈落落,意思相近。《宋史》說當時謝后下勤王詔,響應的人很少,這里所講情況正合史實。
頷聯還是從國家和個人兩方面展開和深入加以鋪敘。宋朝自臨安棄守,恭帝趙?被俘,事實上已經滅亡。剩下的只是各地方軍民自動組織起來抵抗。文天祥、張世杰等人擁立的端宗趙昱逃難中驚悸而死,陸秀夫復立八歲的趙昺建行宮于崖山,各處流亡。用山河破碎形容這種局面,加上說“風飄絮”,更加的形象生動。這時文天祥母親被俘,妻妾被囚,大兒喪亡,真似水上浮萍,無依無附了。
頸聯繼續追述今昔不同的處境和心情,昔日惶恐灘邊,憂國憂民,誠惶誠恐;今天零丁洋上孤獨一人,自嘆伶仃。皇恐灘是贛江十八灘之一,水流湍急,令人驚恐,也叫惶恐灘。原名黃公灘,因讀音相近,訛為皇恐灘。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境內贛江中,文天祥起兵勤王時曾路過這里。零丁洋在今廣東省珠江15里外的崖山外面,現名伶丁洋,文天祥兵敗被俘,押送過此。前者為追憶,后者乃當前實況,兩者均親身經歷。一身為戰將,一為階下囚。故作戰將,面對強大敵人,恐不能完成守土復國的使命,惶恐不安。而作為階下囚,孤苦伶仃,只有一人。這里“風飄絮”、“雨打萍”、“惶恐灘”、“零丁洋”都是眼前景物,信手拈來,對仗工整,出語自然,而形象生動,流露出一腔悲憤和盈握血淚。
尾聯筆勢一轉,忽然宕進,由現在渡到將來,撥開現實,露出理想,如此結語,有如撞鐘,清音繞梁。全詩格調,頓然一變,由沉郁轉為開拓、豪放、灑脫。“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磅礴的氣勢、高亢的情調收束全篇,表現出他的民族氣節和舍身取義的生死觀。誠然文天祥把做詩與做人,詩格與人格,渾然一體。千秋絕唱,情調高昂,激勵和感召古往今來無數志士仁人為正義事業英勇獻身。
文天祥所說的惶恐灘在今哪里?拜托各位了 3Q
惶恐灘:在今江西萬安縣,水流湍急,為贛江十八灘之一,最險的一灘。
滿意請采納
文天祥為什么要過零丁洋呢?究竟零丁洋在哪里呢?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句流傳千古的詩句出自南宋著名政治家、愛國詩人文天祥的《過零丁洋》,幾百年來在華夏流傳,經久不衰,激勵無數的仁人志士。
這首詩是文天祥被元軍俘虜后,公元1279年經過伶仃洋時所寫,詩中將文天祥憂國憂民,戰敗之時惶恐不安,被俘之后孤苦伶仃的心境,以及寧死不屈的氣節和愛國情懷真實地表露了出來。
文天祥,南宋時期吉州廬陵(今江西省吉安市)人,1256年僅20歲的他就以第一名考中進士,可謂金榜題名,可惜卻面臨的是一個即將風雨飄搖的南宋王朝。金朝1234年被滅以后,宋蒙之間的戰爭已經開始。1257年,蒙哥汗再次大舉攻宋,沒想到卻死在釣魚城,蒙軍撤退,宋蒙暫時處于相持階段。
忽必烈奪取汗位后,調整對宋攻擊的戰略方向,主攻襄陽,1273年襄陽城陷落。元軍一路勢如破竹,猛攻至南宋都城臨安(今浙江杭州)。從考中進士這十幾年中,文天祥雖已入仕但為人正直,遭奸臣賈似道、董宋臣等人的排擠、陷害,屢遭罷免,英雄無用武之地。1274年,文天祥被委任為贛州知州,奉詔征兵勤王,可謂受命于危難之際。文天祥率所征兵將萬余人沿贛江而下,前去拱衛京師,途中經過惶恐灘。
惶恐灘頭說惶恐,惶恐灘真的這么可怕嗎?確實是這樣的。惶恐灘位于江西省吉安市萬安縣境內,在萬安縣城南約2公里的贛江上,萬安水電站所在地就在惶恐灘。因為萬安水電站的建設,河道中礁石被炸掉或已淹沒于水庫之中,如今的惶恐灘看不到原來的面貌了,但是從水電站下游的贛江水道中尚存的礁石,依稀可以感受到昔日惶恐灘的危險。其他的只有從古人留下的記錄中來感受惶恐灘之險了。
惶恐灘在哪
惶恐灘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文天祥這千古名句中所說的“惶恐灘”是贛江上游的最后一個鎖口,江水湍急,暗礁林立,令人望而生畏。
惶恐灘又名十八灘、慌恐灘,贛江上游的贛縣湖江境內,從上游往下第一灘叫白澗灘,接著是鱉灘、茶壺灘、小湖灘、狗腳灘、大湖灘、銅盆灘、落獺灘、青州灘、良口灘、昆侖灘、曉灘、武索灘、小蓼和磊蓼灘、棉津灘、漂神灘,最后便是惶恐灘。贛江之險盡在這十八灘。
1978年底,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萬安水電站全面修筑,水庫大壩長1104米、高68.1米,建成后,不僅給故鄉人民送來充足的電力,提高了贛江的防洪能力,而且徹底消除了包括“惶恐灘”在內的贛江“十八灘”對來往船只的威脅,促進了航運事業的發展。而且大力發展網箱養殖,放養的右太湖銀魚、玻璃紅鯉魚、彭澤鯽魚等名優品種,如今,“惶恐灘”變成了“聚寶盆”。
文天祥《過零丁洋》中的“零丁洋”,到底在哪里呢?
宋朝著名愛國詩人文天祥曾有詩云:“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就著這句詩,我們看一看惶恐灘在哪里?伶仃洋又在哪里?
1、首先說說惶恐灘
惶恐灘位于江西省萬安縣境內,在距萬安縣城5公里的江面上,與桃園灘、白澗灘、鱉灘、橫弦灘、天柱灘,南風灘、狗腳灘、大湖灘、金沙灘、良口灘、昆侖灘、武索灘、小蓼灘、大蓼灘、棉津灘、漂神灘、茶壺灘并列,是千里贛江著名的十八險灘之一。也是贛江十八灘的最后一個鎖口,江水湍急,暗礁林立,令人望而生畏,贛江之險盡在這十八灘。
2、伶仃洋(零丁洋)
伶仃洋位于中國廣東珠江口外,為一喇叭形河口灣。又稱零丁洋、珠江口。其范圍北起虎門,口寬約4千米,南達香港、澳門,寬約65千米,水域面積約2100平方千米。
東由深圳市赤灣,經內伶仃島,西到珠海市淇澳島一線以北為內伶仃洋,水域面積1041平方千米。伶仃洋是珠江最大的喇叭形河口灣,屬弱潮河口,潮型為不規則半日混合潮。在其周邊有深圳市、珠海市、廣州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以及香港和澳門等經濟發達地區,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伶仃洋曾是南中國大門上的一道防線,南沙及東莞等地仍有抗擊外來侵略者所修建的炮臺遺址。鴉片戰爭前,伶仃洋和伶仃島曾被英美侵略者的鴉片販子用躉船和快艇強占,成為對我國進行鴉片走私的跳板。中國的崛起,那些曾經的苦難早已化作我們前進的動力,現在的中國早已不是睡獅,已經是一頭雄獅,一頭中國龍,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3、港珠澳大橋
是中國的一座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是連接香港、珠海、澳門的超大型跨海通道,全長55公里,建成后將成為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凌駕于伶仃洋之上的珠港澳大橋,一橋三地,串聯起了香港、澳門、珠三角,誓必為三地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共同發展,發揮聯動作用。
永遠也不會發生零丁洋里嘆零丁了,祝愿祖國明天更加繁榮昌盛,早日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過零丁洋詩歌首聯第一二句書寫了詩人一生中經歷了哪兩件事?
過零丁洋
南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作者、背景
文天祥(1236年6月6日-1283年1月9日),字宋瑞,又字履善。號文山。江西吉州廬陵人,南宋末政治家、文學家,愛國詩人,抗元名臣、民族英雄,與陸秀夫、張世杰并稱為“宋末三杰”。
公元1278年,文天祥在廣東海豐北五坡嶺兵敗被俘,押到船上,次年過零丁洋時作此詩。隨后又被押解至崖山,張弘范逼迫他寫信招降固守崖山的張世杰、陸秀夫等人,文天祥不從,出示此詩以明志。
元世祖忽必烈親自勸降他,許以中書宰相之職。文天祥大義凜然,寧死不屈。1283年1月9日于大都就義。終年47歲。著有《文山詩集》、《指南錄》、《指南后錄》、《正氣歌》等。
詩詞主題
全詩表現了慷慨激昂的愛國熱情和舍生取義、以死明志的決心,充分體現了堅貞不屈的民族氣節。
詩詞鑒賞
首聯
“辛苦遭逢起一經,干戈寥落四周星”
遭逢:遭遇,遭受。
起一經,因為精通一種經書,通過科舉考試而被朝廷起用作官。文天祥二十歲考中狀元。
干戈:指抗元戰爭。
寥(liáo)落:荒涼冷落。
四周星:四周年。文天祥從1275年起兵抗元,到1278年被俘,一共四年。
詩人回顧自己的仕途和征戰的經歷:(敘寫了詩人一生中經歷的兩件大事)一是他因科舉走入仕途;二是在國家危急存亡關頭,起兵抗元。
頷聯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絮:柳絮。萍:浮萍。
賞析:從修辭角度分析頷聯的表達效果。
用形象的比喻,將國家命運與個人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詩人以“風飄絮”形容國勢如柳絮飄散,無可挽回,以“雨打萍”比喻自己身世坎坷如雨中浮萍漂泊無依,時起時沉。表達了對國勢危亡的擔憂,對自己坎坷命運的悲嘆。
頸聯
“惶恐灘頭說惶恐,零丁洋里嘆零丁。”
譯文:惶恐灘的慘敗讓我至今依然惶恐,零丁洋身陷元虜可嘆我孤苦零丁。
惶恐灘:在今江西省萬安縣,是贛江中的險灘。1277年,文天祥在江西被元軍打敗,所率軍隊死傷慘重,妻子兒女也被元軍俘虜。他經惶恐灘撤到福建。
零丁:孤苦無依的樣子。
賞析頸聯
巧借“惶恐”“零丁”兩個地名的諧音雙關,暗示了形勢的險惡、作者境況的危苦和對前途的憂慮。
尾聯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采用直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