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賓王的代表作有哪些 駱賓王有哪些名篇
今天給各位分享駱賓王的代表作有哪些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駱賓王有哪些名篇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駱賓王代表作
駱賓王代表作是《帝京篇》。
《帝京篇》是唐代文學家駱賓王創作的一首詩。此詩描繪唐朝帝京長安的繁華,頗多壯詞,顯示出大唐帝國的強盛和蓬勃向上的時代風貌,提出了居安思危的警示,抒發了懷才不遇的悲憤。
全詩結構嚴謹,可分四段。第一段描繪京城勝狀,第二段描寫王侯貴戚的豪奢習氣,第三段描寫下層社會的優游宴樂生活,第四段抒發中下層知識分子的失意與苦悶。
從藝術手法上看,此詩運用賦法,為盛唐歌行的創作新開生面,不僅是駱賓王的代表作,而且是初唐歌行體詩的代表作之一,堪與盧照鄰的《長安古意》媲美。
駱賓王(626年?—687年?),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唐朝大臣、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
駱賓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間,任道王李元慶文學、武功主簿,遷長安主簿。儀鳳三年(678年),任侍御史,因事下獄,遇赦而出。調露二年(680年),出任臨海縣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隨英國公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撰寫《討武曌檄》。徐敬業敗亡后,駱賓王結局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空門。
駱賓王詩歌辭采華贍,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短篇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傳世。
駱賓王代表作詩
1、《詠鵝》
【作者】駱賓王?【朝代】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白話翻譯:
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潔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水面。紅紅的腳掌,撥動著清清水波。
2、《詠蟬 / 在獄詠蟬》
【作者】駱賓王?【朝代】唐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
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白話翻譯:
秋天蟬兒在哀婉地鳴叫,作為窮徒的我,不由得生出了陣陣悲傷。
我雖不到四十歲已是滿頭白發,哪還經得起那如婦人黑發般的蟬兒哀鳴的侵襲。
秋露濃重,蟬兒縱使展開雙翼也難以高飛,寒風瑟瑟,輕易地把它的鳴唱淹沒。
雖然蟬兒居高食潔,又有誰能相信我的清白,代我表述內心的沉冤?
3、《于易水送人 / 于易水送別》
【作者】駱賓王?【朝代】唐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白話翻譯:
在這個地方荊軻告別燕太子丹,壯士悲歌壯氣,怒發沖冠。
那時的人已經都不在了,今天的易水還是那樣的寒冷。
4、《在軍登城樓》
【作者】駱賓王?【朝代】唐
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白話翻譯:
城上軍威使人望而生畏,連江中的水都似乎殺氣騰騰。
現在,我身穿軍裝準備戰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時,一定載歌載舞進入長安京城。
5、《送別》
【作者】駱賓王?【朝代】唐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白話翻譯:
寒冷的更點長夜里敲個不停,清涼的夜晚像秋天中那么澄澈。
離別時分拿什么贈送給你?我這自有如裝在玉壺冰一樣真心。
駱賓王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駱賓王是唐朝的著名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駱賓王出生寒門,七歲能詩,人們稱他為“神童”,《詠鵝》便是此時所作,他的代表作還有《于易水送別》、《送別》、《在軍登城樓》等。
駱賓王簡介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唐初著名詩人,小時候被人們稱為“神童”,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駱賓王的代表作品有《詠鵝》、《與博昌父老書》、《在獄詠蟬》、《冒雨尋菊序》等。
駱賓王作品
1、《詠鵝》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2、《送別》
寒更承夜永,涼夕向秋澄。
離心何以贈,自有玉壺冰。
3、《在軍登城樓》
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駱賓王的代表作是什么!?!?!?!?!?
駱賓王(約626~?)
中國唐代詩人。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和王勃、楊炯、盧照鄰齊名,號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早年才華橫溢而貧困落拓。入仕初為道王李元慶府屬,曾由長安主簿入朝為御史,后任臨海縣丞。這期間,他曾遭貶戍邊,被誣下獄,兩度投身戎幕。光宅元年(684),隨徐敬業(即李敬業)起兵討武則天,兵敗后下落不明。他工詩,擅長七言歌行。長篇歌行《帝京篇》在當時就已被稱為絕唱。《疇昔篇》、《艷情代郭氏贈盧照鄰》等聲情并茂,詞華富艷瑰麗,具有時代意義。五律佳作如《在獄詠蟬》、《送鄭少府入遼》,或托物寄興,感慨深微;或樂觀豪邁,格高韻美。絕句小詩,如《于易水送人》、《在軍登城樓》,則是豪情激蕩,為初唐絕句之少有。他的駢文能在才華艷發、詞采贍富中寓清新俊逸之氣。如《代李敬業傳檄天下文》,氣勢充沛,筆端見情,流傳廣泛,據說武后也曾為之動容。其集最早為唐中宗時郗云卿所輯,已佚。明、清流行有4卷、6卷、10卷本。清陳熙晉《駱臨海集箋注》后出,最為完善。
駱賓王詩集
駱賓王,義烏人。七歲能屬文,尤妙于五言詩,嘗作《帝京篇》,當時以為絕唱。初為道王府屬,歷武功主簿,又調長安主簿。武后時,左遷臨海丞,怏怏失志,棄官去。徐敬業舉義,署為府屬,為敬業草檄(即著名的《討武zhao(上明下空)檄》),斥武后罪狀。武后讀之,矍然嘆曰:“宰相安得失此人?”,情景仿佛當年曹操欣賞陳琳一般。敬業事敗,賓王亡命,不知所終。中宗時,詔求其文,得數百篇,集成十卷。駱賓王素以神童著稱,七歲時寫的《鵝》描畫生動,童叟皆誦,可見其之早慧。其文才過人,多有長作,文辭清麗,意象生動;意蘊豐富,有感人肺腑之力。代表作有《鵝》、《在江南贈宋五之問》、《疇昔篇 》、《在獄詠蟬》、《棹歌行》、《詠美人在天津橋》、《早發諸暨》、《秋晨同淄川毛司馬秋九詠》等,其中除《鵝》外以《在獄詠蟬》為最著名,該詩托物言志,以幽棲高樹,餐風飲露的蟬寄寓自己高潔之志,然蟬露重飛難,風淹其鳴,而我又身陷囹圄,壯志難酬;自己和蟬的處境何其相似,不禁感傷之至,讀來令人泫然涕下。《詠美人在天津橋》一詩中的美人亦刻畫的相當生動,使人心儀神往。其詩編為三卷(全唐詩上卷第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