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闐在哪里 于闐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于闐在哪里,以及于闐是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唐朝地圖中龜茲 疏勒 于闐分別位于今什么地方
龜茲-今新疆庫車、疏勒-今新疆喀什、于闐-今新疆和田西南
于闐國在哪里
于闐國 即今新疆和闐縣,漢西哉三十六國之一。唐時兼有戎盧捍彌匯勒皮山四部,一作于窴,或稱瞿薩旦那,亦曰渙那,曰屈丹,北狄曰于遁,諸胡曰谷旦,王所治號西城,亦稱西山城。
於真國是什么地方?
於真國沒聽說過,有個"于闐國"。
于闐(tian)國(前232—1006年)是古代西域佛教王國,唐代安西都護府安西四鎮之一。君主國姓為尉遲(讀音yù chí),因仰慕唐朝,有兩位君主改姓李,他們分別是尉遲僧烏波(李圣天)、尉遲蘇拉(李從德)國祚長達1238年。
親歷于闐的玄奘在《大唐西域記》中敘述于闐:“自茲已降,奕世相承,傳國君臨,不失其緒”。可知尉遲氏家族在長達千年的時間里,控制著于闐政 權。
古代居民屬于操印歐語系的吐火羅人。1006年被喀喇汗國吞并,逐漸伊斯蘭化。11世紀,人種和語言逐漸回鶻化。
大家都知道和田玉,當年盛產和田玉的那個古國是哪一個?
盛產和田玉的古國叫做于闐國。
和田玉,是我國四大名玉中的一種,一般指的是新疆和田地區產的玉。其他三種玉包括藍田玉、岫玉,還有獨山玉,每一種玉都價值連城。
對于和田玉的記載,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朝時期,最初被稱為“昆山之玉”,是因為它盛產于昆侖山,又被長叫為“于闐玉”,是因為該區域曾是一個古國:“于闐國”。
這是一個遙遠的古國,出現在公元前232年,最終覆滅于公元1006年,整體來講,它是一個西域佛教古國。
從地理位置來看,于闐國位于四大盆地之一的塔里木盆地南部,東面與且末、鄯善相連,而西面是莎車、疏勒。
它是一個宗教色彩特別濃重的國家,國君姓氏是尉遲。尉遲家族控制于闐國長達上千年,在我國的唐代年間,和大唐有著非常密切的關系。
我們知道唐高祖李淵建立的大唐國力強盛(這得益于他的后代李世民開創了貞觀之治,李隆基開創開元盛世,極大的促進了國家、社會的發展、繁榮。),西域各國與大唐的都建立了非常好的外交關系。
于闐國,即是這樣的一個國家,由于國土面積和人口都非常少,所以非常仰慕大唐,尉遲國王更是以被賜予“李”姓為傲。
于闐國生產和田玉,繁盛的時候轄今和田、皮山等縣市,可以說一個完整的國家,它延續了一千二百多年的歷史,但是依然沒有逃過被吞并的地步。
公元1006年,它被喀喇汗國吞并,曾經輝煌一時的古國就這樣沒落了,不得不讓人嘆息。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