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村事事幽體現在哪里 江村即事解釋
很多朋友對于江村事事幽體現在哪里和江村即事解釋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讀唐詩 學寫詩《江村》賞析
江村
杜甫(唐)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
注釋:
清江:指成都浣花溪。抱:環繞。幽:幽靜安閑。棋局:棋盤。
“多病所須唯藥物”:有些版本為“但有故人供?米”。
譯文:
清清的浣花溪水繞村而流,長長的夏日,事事幽靜安閑。
梁上的燕子自來自去,水中的白鷗相親相近。
年老的妻子在紙上畫著棋盤,年幼的兒子敲針做成釣鉤。
多病的身體現所急需的只有藥了,除了這此身還有什么可奢求的呢?
賞析:
? ? 上元元年,公元760年夏,作于成都草堂。
? ? 首聯:“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鄙暇鋵懷矍爸?,草堂在浣花溪畔,但只見浣花溪水清清,彎彎曲曲抱村而流,“抱”字讀來倍感親切,采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生動、貼切,而又形象。“長”字透出夏日時光的悠遠閑適,“事事幽”與“長夏”互為因果,因“事事幽”而夏日閑,夏日閑而夏長,“幽”字為全詩之眼,后面緊接著寫具體的幽。詩人將自己的感受融入到景物中。人、物合一,情景交融。
? ? 頷聯:“自去自來堂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薄白匀プ詠怼蓖怀隽搜嘧拥淖杂勺栽冢跋嘤H相近”也表現出了水中鷗的無人打擾,人與自然就這樣和諧共處。這是一幅多么和諧的畫面。然古人做詩最忌字重復,雖然詩中有兩個“自”兩個“相”字, 卻并不覺得有重復拖沓之感,雖近似口語,然讀來卻倍覺親切。
? ? 頸聯:“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老妻”“稚子”形成鮮明對比,隱含著生命的延續。此聯繼續寫幽,你看這是多么悠閑的時光,妻子閑來無事,在紙上畫著棋局,淘氣的幼子,將針彎成鉤準備去釣魚。將針彎成鉤得需要多少時間啊。“畫”“敲”二字,極具動感。隱藏了一段極悠長的時光。詩人含笑望著妻子、孩子,畫面溫馨而美好。
? ? 尾聯:“多病所須唯藥物,微軀此外更何求?”詩人此時是窮困的,生活沒有著落,且又多病,所需只有藥物,再無它求。詩人經安史之亂后,終于能有一個住處,家人團聚,雖前途未卜,然內心終是釋然。
? ? 此詩筆調輕松,以生活中極平常的生活場景,勾勒出一幅溫馨和諧的畫面,雖多病窮困,然而依然笑對生活。
參考書目:《杜甫集》杜甫著 張忠綱解讀 袁行霈 主編
參考網站:古詩文網
《江村》閱讀理解
《江村》閱讀理解1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注:本詩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時所作。
(1)請從寫景和傳情兩方面簡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處。(4分)
(2)“事事幽”是統攝全詩的核心,請結合二、三兩聯簡要說明詩人是如何來表現“幽”的。(4分)
(3)最后一聯,詩人的感情轉為凄婉,請作具體分析。(2分)
【答案】
(1)運用擬人手法,概括了草堂周圍的環境,一灣清流繞宅而過(2分);傳達出詩人與周圍自然山水的融合無間,體現出詩人的自適與愜意。(2分)
(2)兩聯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賦的鋪陳手法;從環境和人事兩個方面展開描寫,典雅的環境和閑適的人物活動相互映襯;細節描寫(每點2分,答出兩點即可)
(3)眼前悠游閑適的生活是建立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上的,曲折地表現出漂泊異地的窘迫,一旦供祿米發生問題,一切都談不上了,流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憂慮。(2分)
【解析】
(1)試題分析:“抱”字既是實寫景物,即江流圍繞村莊流淌,又將清江擬人化,好像特別喜歡這個村莊似的,把村莊環抱起來,表達出作者對于江村的喜愛 之情。本題可以據此回答。
(2)試題分析:“幽”即清靜的意思,梁上的燕子因為江村的'幽靜,沒有拘束地在梁上去來;水中的白鷗在這樣的環境里相親相近,怡然自得,家中的妻子找紙畫棋局,孩子敲針作釣鉤,這些都是生活中的趣味,這些趣味唯有在心情安然閑適的時候才能得到,作者看到家人安樂,自然又感到平靜中的快樂。本題可據此回答。
(3)試題分析:前面六句寫了一幅完美的江村幽夏圖,但最后兩句提到了美中不足,即沒有米祿,沒有生活來源。作者說,如果有人給我米祿,我還有什么不滿足呢,作者是如此地容易滿足,小小的江村就能讓他找到這么多的清景樂事,但就這樣的生活對他來說也并非易事,作者仍要為生活發愁,這對于才高八斗的杜甫來說,實在是太悲哀了。本題可據此回答即可。
《江村》閱讀理解2
江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
注:本詩為杜甫到成都后草堂初成時所作。
(1)請從寫景和傳情兩方面簡要分析首句中“抱”的妙處。(3分)
(2)“事事幽”是統攝全詩的核心,請結合二、三兩聯簡要說明詩人是如何來表現“幽”的。(3分)
(4)最后一聯,詩人的感情轉為凄婉,請作具體分析。(4分)
參考答案:
9. (1)【參考答案】運用了擬人手法(1分),概括了草堂周圍的環境,一彎清流繞宅而過(1分);傳達出詩人與周圍自然山水的融合無間,體現了詩人的自適和愜意。
(2)【參考答案】兩聯四句,每句一景(或“一事”),是賦的鋪陳手法;從景物(環境)和人事(人物活動)兩個方面展開描寫,典雅的環境和閑適的人物活動相互映襯;細節描寫。(每點1分,寫出三點即得滿分)
(3)【參考答案】眼前悠游閑適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上的,曲折地表達出漂泊異地的窘迫;(2分)一旦俸祿供米發生了問題,一切就都談不到了,流露出詩人對未來的憂慮。(2分)
22.“事事幽”體現在哪里?請簡要作答。(2分)
23.尾聯兩句,有人說是幸詞,有人說是苦情。你是怎樣認為的?請結合全詩作分析。(4分)
杜甫的《江村》這首詩中,1、“事事幽”體現在哪里?2、微量兩句,有人說是幸詞,有人說是悲情,怎么理解
江村
[唐]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 長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但有故人供祿米, 微軀此外更何求?
【注釋】 在詩人的眼中,一切都是那么優雅、恬靜,長期的動蕩生活使詩人深受離亂之苦,如今重又找到安靜之處,棲身之所,重又與家人團聚,怎能不讓詩人為此感到欣喜和滿足呢?那梁間的春燕,那水中的白鷗,那癡情的老妻,那天真無邪的稚子,都讓詩人感到無限的歡樂和愜意。
這種歡樂與愜意是表面的,而骨子里正隱藏著多少悲苦之情,詩人能享受這種村居之樂,是靠親朋老友接濟的祿米。貧寒困窘詩人要靠他人的接濟才能生活下去,這不能不讓人傷感。
杜甫的詠懷詩多在結句忽轉凄婉,此詩本是寫閑適心境,但 在結句也不免吐露落落寡歡之情,讀之頓生悵惆之感。
自去自來梁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老妻畫紙為棋局, 稚子敲針作釣鉤。 就是事事幽的體現。
杜甫的詩歌《江村》首聯的“幽”字在全詩中的作用?以及尾聯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
本詩首聯第二句“事事幽”三字,是全詩關緊的話,提挈一篇旨意。中間四句,緊緊貼住“事事幽”,一路敘下。梁間燕子,時來時去,自由而自在;江上白鷗,忽遠忽近,相伴而相隨。從詩人眼里看來,燕子也罷,鷗鳥也罷,都有一種忘機不疑、樂群適性的意趣。物情如此幽靜,人事的幽趣尤其使詩人愜心快意:老妻畫紙為棋局的癡情憨態,望而可親;稚子敲針作釣鉤的天真無邪,彌覺可愛。棋局最宜消夏,清江正好垂釣,村居樂事,件件如意。經歷長期離亂之后,重新獲得家室兒女之樂,詩人怎么不感到欣喜和滿足呢?結句“但有故人供祿米,微軀此外更何求”,雖然表面上是喜幸之詞,而骨子里正包藏著不少悲苦之情。曰“但有”,就不能保證必有;曰“更何求”,正說明已有所求。杜甫確實沒有忘記,自己眼前優游閑適的生活,是建筑在“故人供祿米”的基礎之上的。這是一個十分敏感的壓痛點。一旦分祿賜米發生了問題,一切就都談不到了。所以,我們無妨說,這結末兩句,與其說是幸詞,倒毋寧說是苦情。艱窶貧困、依人為活的一代詩宗,在暫得棲息,甫能安居的同時,便吐露這樣悲酸的話語,實在是對封建統治階級摧殘人才的強烈控訴。中聯四句,從物態人情方面,寫足了江村幽事,然后,在結句上,用“此外更何求”一句,關合“事事幽”,收足了一篇主題,最為簡凈,最為穩當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