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個詞牌出的名句最多(最長的詞牌有哪幾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哪個詞牌出的名句最多,以及最長的詞牌有哪幾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清照寫的詞。詞牌( ) 名句( )
李清照寫的詞(詞牌名+名句)如下: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紅藕香殘玉簟秋。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花自飄零水自流。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 李清照《夏日絕句》
云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薄霧濃云愁永晝,瑞腦銷金獸。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 —— 李清照《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
天接云濤連曉霧。 ——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東籬把酒黃昏后,有暗香盈袖。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風住塵香花已盡,日晚倦梳頭。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 ——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 —— 李清照《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淡云來往月疏疏。 —— 李清照《浣溪沙·髻子傷春慵更梳》
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 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
何須淺碧深紅色,自是花中第一流。 —— 李清照《鷓鴣天·桂花》
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 —— 李清照《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
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 李清照《點絳唇·閨思》
佳節又重陽,玉枕紗廚,半夜涼初透。 —— 李清照《醉花陰·薄霧濃云愁永晝》
雪里已知春信至。 —— 李清照《漁家傲·雪里已知春信至》
九萬里風鵬正舉。 —— 李清照《漁家傲·天接云濤連曉霧》
淡蕩春光寒食天。 —— 李清照《浣溪沙·淡蕩春光寒食天》
聞說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 —— 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簾外五更風,吹夢無蹤。 —— 李清照《浪淘沙·簾外五更風》
風柔日薄春猶早。 —— 李清照《菩薩蠻·風柔日薄春猶早》
浣溪沙作為詞牌名,眾多詩詞大家寫過,其中有哪些名句千古流傳?
晏殊《浣溪沙》名句: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
全文如下:
《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宋代? 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譯文:聽一支新曲喝一杯美酒,還是去年的天氣舊日的亭臺,西落的夕陽何時才能回來?花兒總要凋落讓人無可奈何,似曾相識的春燕又歸來,獨自在花香小徑里徘徊。
蘇軾《浣溪沙》名句:
莫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全文如下: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宋代? 蘇軾
游蘄水清泉寺,寺臨蘭溪,溪水西流。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瀟瀟暮雨子規啼。
游玩蘄水的清泉寺,寺廟在蘭溪的旁邊,溪水向西流淌。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
譯文:山腳下蘭草新抽的幼芽浸潤在溪水中,松林間的沙路被雨水沖洗的一塵不染,傍晚時分,細雨蕭蕭,布谷聲聲。誰說人生就不能再回到少年時期? 門前的溪水都還能向西邊流淌!不要在老年感嘆時光的飛逝啊!
擴展資料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這兩句都是描寫春天的,妙在對仗工整。為天然奇偶句,此句工巧而渾成、流利而含蓄,聲韻和諧,寓意深婉,用虛字構成工整的對仗、唱嘆傳神方面表現出詞人的巧思深情,也是這首詞出名的原因。
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這一聯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時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雖然惋惜流連也無濟于事,所以說“無可奈何”,這一句承上“夕陽西下”。
然而這暮春天氣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無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還有令人欣慰的重現,那翩翩歸來的燕子就像是去年曾此處安巢的舊時相識。
人們慣用“白發”、“黃雞”比喻世事匆促,光景催年,發出衰颯的悲吟。白居易當年在《醉歌》中唱道:“誰道使君不解歌,聽唱黃雞與白日。黃雞催曉丑時鳴,白日催年酉前沒。腰間紅綬系未穩,鏡里朱顏看已失。”
蘇軾也曾化用樂天詩,吟過“試呼自發感秋人,令唱黃雞催曉曲”之句。此處作者反其意而用之,希望人們不要徒發自傷衰老之嘆。“誰道人生無再少?”“休將白發唱黃雞!”這與另一首《浣溪沙》中所云“莫唱黃雞并白發”,用意相同。
應該說,這是不服衰老的宣言,這是對生活、對未來的向往和追求,這是對青春活力的召喚。在貶謫生活中,能一反感傷遲暮的低沉之調,唱出如此催人自強的歌曲,這體現出蘇軾執著生活、曠達樂觀的性格。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百度百科-《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浣溪沙作為詞牌名,眾多詩詞大家寫過,其中有哪些名句千古流傳
《浣溪沙》
宋·晏殊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
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
小園香徑獨徘徊。
《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宋·蘇軾
山下蘭芽短浸溪,松間沙路凈無泥,
瀟瀟暮雨子規啼。
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
休將白發唱黃雞。
《浣溪沙》
宋·蘇軾
簌簌衣巾落棗花,村南村北響繰車,
牛衣古柳賣黃瓜。
酒困路長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
敲門試問野人家。
《浣溪沙·閨情》
宋·李清照
繡面芙蓉一笑開,斜飛寶鴨襯香腮。
眼波才動被人猜。
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
月移花影約重來。
《浣溪沙》
宋·秦觀
漠漠輕寒上小樓,曉陰無賴似窮秋。
淡煙流水畫屏幽。
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
寶簾閑掛小銀鉤。
《浣溪沙》
宋·晏幾道
閑弄箏弦懶系裙,鉛華消盡見天真。
眼波低處事還新。
悵恨不逢如意酒,尋思難值有情人。
可憐虛度瑣窗春。
《浣溪沙》
宋·歐陽修
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
綠楊樓外出秋千。
白發戴花君莫笑,六幺催拍盞頻傳。
人生何處似樽前!
《浣溪沙》
清·納蘭性德
伏雨朝寒愁不勝,那能還傍杏花行。
去年高摘斗輕盈。
漫惹爐煙雙袖紫,空將酒暈一衫青。
人間何處問多情。
古詩詞中,最常見(熱門)的詞牌是什么?
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詞的格式和律詩不同,律詩只有四種格式,而詞則總共有
兩千多種格式(按欽定詞譜)。詞的這些格式稱為詞譜。
關于詞牌的來源,大概有下面三種情況:
(1)本來是樂曲的名稱。如《菩薩蠻》、《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
。這些有的來自于民間,有的來自于宮廷或官方。
(2)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
最早一首詞的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叫《憶秦娥》,又叫
《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因為白居易的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
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又叫《憶江南》。《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由于
蘇軾一首《念奴嬌》的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的最
后三個字是“酹江月”。
(3)本來就是詞的題目。《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更漏子》詠夜,《拋球樂
》詠拋球,等等。這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是
詞題,不另有題目了。
但是,絕大多數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在詞牌
下面或后面注明詞題。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沒有任何聯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
全不提到浪和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提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
代號罷了。
念奴嬌的來歷: 念奴,唐天寶年間著名歌妓,曲名本此。
念奴是唐代歌女的名字,據元稹《連昌宮詞》自注:“念奴,天寶中名倡,善歌。每歲樓下酺宴,累日之后,萬眾喧隘,嚴安之、韋黃裳輩辟易不能禁,眾樂為之罷奏。玄宗遣高力士大呼于樓上曰:‘欲遣念奴唱歌,邠二十五郎吹小管逐,看人能聽否?’未嘗不悄然奉詔。”王灼《碧雞漫志》卷五又引《開元天寶遺事》:“念奴每執板當席,聲出朝霞之上。”
傳說玄宗每年游幸各地時,念奴常暗中隨行,因之取念奴為詞牌名。嬌,我想是個形容詞吧。
《念奴嬌?赤壁懷古》中,“念奴嬌”是詞牌,“赤壁懷古”是詞的標題,揭示該詞是一首抒懷詞,地點是“赤壁”。詞必須有詞牌,但不一定有標題。
1:暗香 詞牌名。從小序中可知始自作者。紹熙二年冬天,作者冒雪去拜訪石湖居士(范成大),逗了一個月,石湖拿出詩箋,向作者索要詞章新作,作者填寫了兩首詞。石湖吟賞不已,命兩個歌妓演唱,音調節律和婉,作者就將這首詞名為《暗香》。
2: 卜算子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3: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于晏殊。
4: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后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5: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6: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稱《采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7: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8:定風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9;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10:風入松 唐僧人皎然有《風入松》歌,后取用為詞調。
11:花犯 詞牌名。周邦彥自度曲。“犯”:意為“犯調”,是將不同的空調聲律合成一曲,使音樂更為豐富。
12:浣溪沙 又名《小庭花》。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
減字浣溪沙 詞牌名。減字,唐宋曲子詞術語,一般填詞應按譜填,但詞人在聲腔字數上有伸縮自由,以求舊曲出新聲。這首詞實際沒有減字,末字“些”是語氣助詞,是取用楚地方言。
13:浪淘沙 唐代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令》《過龍門》、《賣花聲》。此詞最早創于唐代劉禹錫和白居易。
14:酹江月 即念奴嬌,取蘇軾《念奴嬌》中“一樽還酹江月”。
臨江仙 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原曲常用于詠水仙。
15:六丑 周邦彥自創。后人覺《六丑》不雅,易名為《個儂》。傳說當年名妓李師師為宋徽宗唱了這支曲子,徽宗覺得這首曲詞圓婉好聽,就問。“是誰寫的?”李師師說:“這曲子叫《六丑》,周邦彥寫的新調。”徽宗召見周邦彥時問:“為何取名《六丑》?”周邦彥答道:“因為它沖犯了六個宮調,那都是最好聽的章調,可是要唱好它并不容易。昔日高陽氏有子六人,富才華
而貌,故以此取為曲調的名字。”
16:六州歌頭 詞牌名。原是唐代的鼓吹曲。宋時入詞牌。六州指伊、涼、甘石、氐、渭。六州各有歌曲,統稱《六州》。歌頭即引歌。
17: 綠羅裙 原名《生查子》,因有“記得綠羅裙”一句,取名之。
18:賣花聲 詞牌名。唐教坊曲名。又名《浪淘沙》、《浪淘沙令》、《過龍門》。此曲最早創自唐代劉禹錫。初為小令,形式與七言絕句相同。其內容專詠浪淘沙。五代至宋,此調發展為長短句,內容也更廣泛。
19:滿庭芳 詞牌名。因柳宗元有“偶此即安居,滿庭芳草積”的詩句而得。
又名《滿庭霜》、《江南好》、《滿庭花》。
20:木蘭花 又作《玉樓春》《西湖曲》等。唐和五代詞人所填《木蘭花》,句式參差不一。宋人定為七言八句。
21:念奴嬌 念奴是唐朝天寶年間的著名歌妓,因念奴音色絕妙,后人用其名為詞調。
22:破陣子 原是唐朝開國時創制的大型武舞曲《破陣樂》中一曲,后改用為詞牌。
23:菩薩蠻 原為唐教坊曲。唐代蘇鶚《杜陽雜編》載:“大中初,女蠻國入貢,危髻金冠,纓絡被體,號菩薩蠻隊。當時倡優遂制《菩薩蠻曲》,文士亦往往聲其詞。”
24:青玉案 詞牌名。取于東漢張衡《四愁詩》:“美人贈我錦銹段,何以報之青玉案”一詩。
25:清平樂 原為唐教坊曲名,取用漢樂府“清樂”、“平樂”這兩個樂調而命名。又名《清平樂令》、《醉東風》、《憶蘿月》。一說李白曾作《清平月》,恐后人偽托。
26:鵲橋仙 詞牌名。因歐陽修有詞“鵲迎橋路接天津”一句,取為詞名。又有一說,此調因詠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而得名。
27:如夢令 相傳后唐莊宗自制曲,因曲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一句而得名。
28:阮郎歸 詞牌名。出自東漢劉晨、阮肇天臺山采藥遇仙女的典故。
29:瑞鶴仙 詞牌名。宋周邦彥始創,格體參差。
30:少年游 唐無此詞調,宋人晏殊作《珠玉詞》中有“長似少年時”句,取之為名。又名《小闌干》、《玉臘梅枝》。
31:霜天曉角 詞牌名。又名《月當窗》、《踏月》。此詞調首見于《全芳備祖前集》,宋代詞人林逋取其前片的意境用為詞牌名。
32:水調歌頭 又名《元會曲》、《凱歌》、《臺城游》。相傳隋煬帝開汴河時,曾制《水調歌》,唐人演為大曲。大曲分散序、中序、入破三部分。“歌頭”是中序的第一章。
33:水龍吟 又名《龍吟曲》。取李白“笛奏龍吟水”一詩句而名之。
34:蘇幕遮 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原曲源自西域龜茲國,“蘇幕遮”意“西戎胡語”。
35:望江南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此調本名為《謝秋娘》,是唐李德裕為亡姬謝秋娘所作。后進入教坊。
惜分飛 又名《惜雙雙》、《惜芳菲》。《詞譜》中以毛滂為正曲。故此詞牌可能是毛滂自創。
37:惜奴嬌 《高麗史樂志》載:宋賜大晟樂內有《惜奴嬌曲破》,故此詞牌名應是出自大曲。
38:行路難 詞牌名。本是古樂府雜曲歌名,內容多寫世途艱難,英雄末路。后用為詞調。又名《梅花引》、《小梅花》。
39:一剪梅 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一句。又名《玉簟秋》、《臘梅香》。
40:漁家傲 唐、五代詞中不見此詞牌,取自北宋詞人晏殊的“神仙一曲漁家傲”一句。又名《吳門柳》、《忍辱仙人》、《荊溪詠》和《游仙詠》等。
41:虞美人 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據說取名于項羽寵姬虞美人。又名《一江春水》、《玉壺冰》。
42:雨霖鈴 一作《雨淋鈴》,唐教坊曲名。后用于詞牌。相傳唐玄宗因安史之亂逃入蜀地,進斜谷,霖雨連下十數天,在棧道中聞見鈴聲,思念起楊貴妃,便制曲一闕,名為《雨霖鈴》。
43:昭君怨 詞牌名。樂府詩集》載王昭君出塞故事,說此調最早為昭君所創。調見蘇軾的《東坡詞》。又名《一痕沙》、《明妃怨》《道無情》。
44:鷓鴣天 唐、五代詞中無此詞牌。最初由北宋的宋祁所作。北宋大詞家晏殊以《鷓鴣天》填詞最多。在北宋詞牌中《鷓鴣天》的別名最多,有《千葉蓮》、《思佳客》、《思越人》、《第一香》、《醉梅花》、《鷓鴣引》、《驪歌一疊》等等。
45:醉落魄 詞牌名。又名《一斛珠》。據曹鄴小說《梅妃傳》載,唐玄宗封珍珠一斛密賜江妃。江妃不受,寫下“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的詩句。玄宗閱后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唱之,名《一斛珠》。曲名由此而得。
好聽的宋詞詞牌名
宋代盛行的一種中國文學體裁,宋詞是一種相對于古體詩的新體詩歌之一,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華,標志宋代文學的最高成就。以下是我整理的好聽的宋詞詞牌名,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好聽的宋詞詞牌名1
1、一剪梅
出自宋代詞人周邦彥詞中的“一剪梅花萬樣嬌”一句。又韓淲詞有“一朵梅花百和香”句,故又名《臘梅香》,李清照詞有“紅藕香殘玉簟(diàn)秋”句,故又名《玉簟秋》。
2、望江南
本名《謝秋娘》,李德裕為亡妓謝秋娘作。后來因為唐代白居易曾依其句格而做《憶江南》三首,但嫌其名不雅,遂改名為《憶江南》,又名《夢江南》、《望江南》、《江南好》等。
3、卜算子
又名《百尺樓》、《眉峰碧》、《楚天遙》等。相傳是借用唐代詩人駱賓王的綽號。駱賓王寫詩好用數字取名,人稱“卜算子”。
4、采桑子
原唐教坊大曲中有《采桑》,后截取一“遍”單行,取為詞。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等,四十四字。宋詞中又創慢詞,《采桑子慢》等,九十字。唐代無此詞牌,始于晏殊。
5、釵頭鳳
原名《擷芳詞》,相傳取自北宋政和間宮苑擷芳園之名。后因陸游有“可憐孤似釵頭鳳”詞句,故名。
6、長相思
詞牌名。原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調。又名《長相思令》、《相思令》等。因南朝樂府中有“上言長相思,下言夕別離”一句,故名。
7、丑奴兒
詞牌名。出自唐教坊大曲《采桑》,所以通稱《采桑子》,又名《丑奴兒令》、《羅敷媚》。
8、搗練子
詞牌名。以搗衣而名。晚唐已有此詞調。
9、定風波
唐教坊曲名,敦煌曲子詞中有“問儒士,誰人敢去定風流”一語。此調取名原來有平定叛亂的意思。又名《定風流》、《定風波令》等。
10、芳心苦
原名《踏莎行》,因詞中有“紅衣脫盡芳心苦”,故名。
好聽的宋詞詞牌名2
第15名桂枝香
桂枝香,又叫“疏簾淡月”、“桂枝香慢”,正體雙調一百零一字,前后段各十句,五仄韻。
唐朝袁浩登第后曾寫一首《寄岳陽嚴使君》,里面有句“桂枝香惹蕊枝香”,詞牌名就源于該詩。
桂枝香的知名作比較少,壓卷之作當然是北宋王安石這首千古絕唱《桂枝香金陵懷古》:
登臨送目,正故國晚秋,天氣初肅。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斜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念往昔、繁華競逐,嘆門外樓頭,悲恨相續。千古憑高,對此漫嗟榮辱。六朝舊事如流水,但寒煙、衰草凝綠。至今商女,時時猶唱,后庭遺曲。
這首詞整篇全是佳句,乃懷古詞中的精品力作,也是王安石所寫水平最高的一首詞。
第14名天仙子
天仙子,又名“萬斯年”、“秋江碧”等,正體單調三十四字,六句,五仄韻。另有雙調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六句、五仄韻等變體。
天仙子詞牌佳作相對也較少,最經典的作品當屬張先這首《天仙子水調數聲持酒聽》:
水調數聲持酒聽,午醉醒來愁未醒。送春春去幾時回?臨晚鏡,傷流景,往事后期空記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來花弄影。重重簾幕密遮燈,風不定,人初靜,明日落紅應滿徑。
這首詞最精彩一句是“云破月來花弄影”,一“弄”字而境界全出,這句也是“張三影”其中的一影之來源。
第13名臨江仙
臨江仙,原為唐代教坊曲名,又名“雁后歸”、“畫屏春”、“鴛鴦夢”等,是不是這些名字也都很優美動聽?臨江仙詞牌體最常見的是全詞分兩片,上下片各五句,三平韻。
臨江仙是詞人很喜愛的一個詞牌,神作很多,如明朝楊慎的“滾滾長江東逝水”、北宋蘇軾的“夜飲東坡醒復醉”、南宋李清照的“庭院深深深幾許”等。這里我選一首同樣很精彩的北宋晏幾道的《臨江仙夢后樓臺高鎖》:
夢后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弦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
這首詞流動、婉轉,優美、動聽,尤其“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和“當時明月在,曾照彩云歸”兩句最為精彩,歷來頗受好評。
第12名鵲橋仙
鵲橋仙,又名“鵲橋仙令”、“憶人人”、“廣寒秋”等,正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后段各五句,兩仄韻。這個詞牌名來源于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神話故事,其詞內容也多寫男女之情。
最經典、水平最高的鵲橋仙詞當屬秦觀這首《鵲橋仙纖云弄巧》:
纖云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渡。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這首詞尤其以尾句“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最為精彩,寫盡相思而不能相聚之情,暗含自我安慰之意。
第11名踏莎行
踏莎行又名“踏云行”、“柳長春”、“惜余春”等,正體雙調五十八字,上下片各五句,三仄韻,另有四仄韻的變體等。“莎”是一種野草,清明節前后踏草是唐宋時期很流行的活動,又叫踏青,“踏莎行”詞牌最初就是詠誦踏青活動的。
水平最高的《踏莎行》我認為是歐陽修這首《踏莎行候館梅殘》:
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征轡。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
寸寸柔腸,盈盈粉淚,樓高莫近危欄倚。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此詞最精彩的是“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平蕪盡處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兩句,以景代情,寫盡相思。
第10名西江月
西江月,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又名“白蘋香”、“步虛詞”、“江月令”等,西江月之名可能來自李白的“只今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詩句。
西江月的變體比較多,正體雙調五十字,上下片各四句,兩平韻一仄韻。除了押韻和平仄,西江月詞牌有對仗要求,一般上下片的前兩句要對仗。
西江月的代表作是辛棄疾這首《西江月明月別枝驚鵲》: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大家可以看到,此詞上下片的首兩句“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和“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對仗極其工整,這是這個詞牌的顯著特點。
第9名釵頭鳳
釵頭鳳,原名“擷芳詞”,又名“折紅英”、“摘紅英”、“惜分釵”等,此詞每片六仄韻,上三句一韻,下四句又換一韻。
提到這個詞牌,首先想到的肯定是陸游這首《釵頭鳳紅酥手》: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墻柳。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第8名玉樓春
玉樓春,又名“呈纖手”、“春曉曲”、“惜春容”等,正體雙調五十六字,前后段各四句,三仄韻。
我最欣賞的玉樓春是下面宋祁的這首《玉樓春東城漸覺春光好》:
東城漸覺春光好,觳皺波紋迎客棹。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浮生長恨歡娛少,肯愛千金輕一笑。為君持酒勸斜陽,且向花間留晚照。
其中“紅杏枝頭春意鬧”一句最為精彩,尤其“鬧”字堪稱煉字典范,一“鬧”字則境界全出。
第7名浣溪沙
浣溪沙,原為唐教坊曲名,后用為詞牌名,名字得自于西施溪邊浣紗的故事。浣溪沙分平仄兩體,字數以四十二字居多,節奏多明亮、歡快。
浣溪沙的代表作是晏殊這首《浣溪沙一曲新詞酒一杯》:
一曲新詞酒一杯,去年天氣舊亭臺,夕陽西下幾時回。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
這首詞知名度很高,尤其以“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兩句最為經典。
第6名虞美人
虞美人,唐代教坊曲,后成為詞牌名,又名“一江春水”、“玉壺水”等。虞美人詞牌的來源眾說不一,有人說來自于虞姬,也有人說來自于虞美人花草。
提到虞美人詞牌,最知名的當然是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但一般將李煜歸為南唐詞人,若提宋詞,我首推南宋蔣捷這首《虞美人聽雨》:
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云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青年、壯年、老年,不同的雨,不同的心境,寫盡詞人的`一生。
第5名清平樂
清平樂,原為唐教坊曲名,后成為詞牌名,又名“醉東風”、“憶蘿月”等。清平樂正體雙調八句四十六字,前片四仄韻,后片三平韻。關于清平樂詞牌的來源,一般認為來自漢樂府“清樂”和“平樂”這兩個樂調。
清平樂是宋代詞人很喜歡的一個詞牌,寫出很多佳作,代表作我選晏殊這首《清平樂紅箋小字》:
紅箋小字,說盡平生意。鴻雁在云魚在水,惆悵此情難寄。
斜陽獨倚西樓,遙山恰對簾鉤。人面不知何處,綠波依舊東流。
這首詞精美、婉轉、動人,包含無盡相思之情。
第4名一剪梅
很多人都聽過歌曲《一剪梅》,曲調極其優美。詞牌中也有一剪梅,詞牌和內容同樣優美。
詞牌中的一剪梅,又叫“一枝花”、“臘前梅”、“臘梅香”等,古時稱一枝為一剪,所以一剪梅的意思就是一枝梅花。一剪梅詞牌正體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六句,三平韻。
一剪梅適合寫流動婉轉的婉約詞,經典作品不少,例如李清照的《一剪梅紅藕香殘玉簟秋》等,這里我推薦南宋蔣捷這首一剪梅舟過吳江
一片春愁待酒澆,江上舟搖,樓上簾招。
秋娘渡與泰娘橋,風又飄飄,雨又蕭蕭。
何日歸家洗客袍,銀字笙調,心字香燒。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此詞感慨時光流逝,世事無常,尤其以尾句“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最為精彩。
第3名雨霖鈴
又是一個很美的詞牌名。雨霖鈴,原為唐教坊曲,又叫“雨淋鈴”、“雨淋鈴慢”等,一般認為此詞牌得名跟唐明皇、楊貴妃和“馬嵬之變”有關。此詞牌正體雙調一百零三字,前片十句五仄韻,后片九句五仄韻。
提到雨霖鈴這個詞牌,自然會想到柳永這首千古絕唱《雨霖鈴寒蟬凄切》: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都門帳飲無緒,留戀處,蘭舟催發。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節。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此去經年,應是良辰美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
此詞尤其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最為精彩,千古名句。
第2名蝶戀花
“蝶”和“花”在一起本來就很美,而一個“戀”字更是錦上添花,這個“戀”字用得實在精彩。
蝶戀花,原是唐教坊曲,后用作詞牌,本名“鵲踏枝”,又名“黃金縷”、“卷珠簾”、“鳳棲梧”等,正體為雙調六十字,前后段各五句,四仄韻。
蝶戀花這個詞牌佳作也是比較多的,如柳永的《蝶戀花佇倚危樓風細細》、歐陽修的《蝶戀花庭院深深深幾許》等。這里分享的代表作是蘇軾這首《蝶戀花春景》:
花褪殘紅青杏小,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枝上柳綿吹又少,天涯何處無芳草。
墻里秋千墻外道,墻外行人,墻里佳人笑。笑聲不聞聲漸悄,多情卻被無情惱。
這首可以看作是蘇軾婉約詞的代表作之一。
第1名如夢令
如果要選最美詞牌名,我首選“如夢令”,充滿了詩意。如夢令,又名“憶仙姿”、“宴桃源”、“無夢令”等,正體單調三十三字,七句五仄一疊韻。
提到如夢令這個詞牌就不得不提李清照,她寫過兩首很經典的如夢令,相對于《如夢令昨夜雨疏風驟》,我更欣賞下面這首《如夢令常記溪亭日暮》: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
自然、清新、活潑的一首詞,滿滿全是生機。
字數最多的詞牌
《鶯啼序》始見吳文英詞。四疊,二百四十字,又名《豐樂樓》。最長的是《重樓疊月》,共三百三十三字。
重樓疊月格律為:
平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韻)。
平平仄平中仄仄,仄仄平仄中平平(韻)。
仄平中中平仄,仄中中中仄,平中中中平(韻)。
平中中仄仄平平,仄中中平平仄仄,
平平平平中中中中仄仄平平仄平平(韻)。
中中平中中仄,中中仄中中平,
中中中中中中,平平仄中仄平平(韻)。
中中仄中中中仄中中中仄中中中仄中中,
仄仄平平(韻)。
平中中中中中仄,仄中中中中平(韻)。
中中中中平平仄,中中中中仄仄平,
中中中中仄仄平平(韻)。
中平仄中,中中中仄,平平中平(韻)。
中仄平中,中中中平,仄仄中平(韻),
仄仄仄仄平平平平(韻)。
平平平仄平仄仄,仄仄仄平仄平平,
中中平仄平仄,平仄中中仄仄平平(韻)。
平仄中中,
中中中平平仄仄中中仄仄中平平(韻)。
中平平中中仄仄,中中仄中平(韻)。
平平中中仄仄,平平中中仄仄,
中中中中仄平、中中仄平平仄仄平(韻)。
仄中中仄平中平,平中中平仄中仄。
中中中仄中,中中中平中,中中中中仄平(韻)。
中中中仄中平中,中中中平中仄中,
仄仄仄中平平平(韻)。
仄平仄平中,中平仄,仄平(韻)。
附鶯啼序格律:
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仄⊙平,⊙⊙平仄(韻)。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韻)。
⊙⊙仄,⊙仄平平,⊙平仄仄⊙仄(韻)。
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韻)。
仄⊙平,⊙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仄⊙平,⊙⊙⊙⊙仄(韻)。
⊙仄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韻)。
⊙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仄平平,⊙⊙⊙⊙平仄(韻)
⊙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韻)。
仄⊙仄,⊙仄⊙仄(韻),仄仄平平,⊙仄平⊙,⊙⊙⊙仄(韻)。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韻)。⊙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韻)。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