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湓亭在哪里 亭夜組成的字是怎么讀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夜湓亭在哪里,以及亭夜組成的字是怎么讀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同諸客玩月
月好共傳唯此夜,境閑皆道是東都。
嵩山表里千重雪,洛水高低兩顆珠。
清景難逢宜愛惜,白頭相勸強歡娛。
誠知亦有來年會,保得晴明強健無。
【賞析】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
白居易 答夢得八月十五日夜玩月見寄
南國碧云客,東京白首翁。
松江初有月,伊水正無風。
遠思兩鄉斷,清光千里同。
不知娃館上,何似石樓中。
【賞析】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白居易 華陽觀中八月十五日夜招友玩月
人道秋中明月好,欲邀同賞意如何?
華陽洞里秋壇上,今夜清光此處多。
【譯文及注釋】
秋中:一作中秋。
【賞析】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今夜清光似往年。
【譯文及注釋】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
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像以往的那些年。
1、昔年:去年、以往。
【賞析】
詩歌的首頷聯多層面的表現詩人白居易的痛苦感,其實這還是生活橫截面的對比,那詩歌又是如何完成內容的轉折呢?從內容上頸聯涉及望鄉和圓月,表面上像在思鄉,但是望鄉行為反映的心理,卻浸透著詩人的孤寂和凄苦,而這種心理再次強化了內在的主體孤苦體驗。見月就是觀賞中秋明月月,那是一輪圓月,但行為發問的竟為幾回圓人極度孤寂產生的心理結果。西北望四方眺望故鄉和四野觀望明月,能想象出一個人觀望的心神不定和急切之情,希望能望到家鄉帶給自己溫暖,能看到心中一輪明月留給自己關懷,卻出現相反結果,徒添了詩人不盡的凄苦感。
詩歌是如此極盡曲折的突出詩人貶謫的孤寂之情,尾聯詩人細節化的再現秋風月光。秋風秋雨愁煞人,過去的日子出現的昨風一吹無人會,沒有人領會這凄厲秋風的涼意。能忽略這凄冷秋風的肌膚感,一定是人們沉浸在無情的喜悅里,已然忘記了秋風的凄冷,這里突出詩人過去日子的歡快感。今夜清光似往年,一是說今夜的月和往年是相似的,光是借代用法,突出的月亮還是昔日的月亮,暗含了人已不是昔日的意氣之人了,照應詩歌前文對比的物是人非的無奈悲苦;二是言今夜的月亮似往年,但這樣的月光照在身上,卻令人清冷至極,置身湓浦沙頭水館前環境里,心內卻是清冷感,詩歌在這進一步強化了詩人貶謫后面對十五驚嘆詩人詩歌技巧的嫻熟,尺幅之間盡情描摹無形的心里悲苦!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中的湓讀什么
湓
pén
部首筆畫
部首:氵
部外筆畫:9
總筆畫:12
五筆86:IWVL
五筆98:IWVL
倉頡:ECST
筆順編號:441345325221
四角號碼:38112
Unicode:CJK
統一漢字
U+6E53
基本字義
1.
〔~水〕今中國江西省龍開河的古稱。
2.
水等向上涌:河水~溢。熱血~涌。
詳細字義
〈動〉
1.
水往上涌
[gush
forth;spourt
water
out]
河水湓溢。——《漢書·溝洫志》
2.
又如:湓涌(水翻騰涌流)
3.
漫溢
[overflow]。如:湓溢(水洶涌泛濫);湓噎(水流及及宣匯而泛濫)
湓
Pén
詳細字義
〈名〉
1.
山名
[Penmountain]。在今江西省新干縣東
2.
水名。湓水。今名龍開河
[Pen
River]。源出江西省瑞昌縣西清湓山,東流至九江市,名湓浦港,北入長江。如:湓口(湓水入長江口而得名);湓浦口(湓水流至長江入口處)
明年秋,送客湓浦口。——
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唐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全解及賞析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
曲江池畔杏園邊。
今年八月十五夜,
湓浦沙頭水館前。
西北望鄉何處是,
東南見月幾回圓。
昨風一吹無人會,
今夜清光似往年。
詩譯:
以往八月十五的夜晚,“我”站在曲江的池畔杏園旁邊。
今年八月十五的夜晚,“我”又在湓浦沙頭水館前。
向著西北怎么才能看到故鄉在哪里,向著東南方向看見月亮又圓了好幾次。
昨天的風吹過沒有人理會,今晚清美的風彩就好象以往的那些年。
賞析:
唐詩人白居易,敗于中央的政爭,而被流放為江州司馬時,睹月思鄉、思人,寫下了這首詩。
作者面對與往昔相似的中秋明月,抒發了物是人非的感慨。作者進行一系列對比:一、地點的對比。去年中秋節是在京城中的曲江杏園邊歡度的,今年中秋卻在被貶之地湓江度過。二、情景的對比。去年的歡樂之景與今朝的冷清之景形成鮮明對比。三、情感對比。昔之樂游與今之苦嘆;昔之歡樂與今之愁苦。在這些鮮明的比照中,表露了謫居生涯中的愁悶。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