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夢中多少恨(昨夜夢中多少恨王國維)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昨夜夢中多少恨,以及昨夜夢中多少恨王國維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首《望江南》通過對夢境中游上苑情景的描寫,表現詞人囚居汴京時的哀痛心情。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總領全詞,點明主旨,句意是:一切的悲憤,都來自昨夜夢中之事。前句表示結果,后句表示原因。而昨夜夢中之事,又來自日有所思,廖廖八字將日夜思念、悲憤交加、郁愁難解的心情概括地描述出來。然而昨夜在夢中所見究竟是何事?也就是詞人白日所思念的是何事?“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在夢境中又重現了昔日南唐春季去游上苑時的歡樂情景。那種豪華景象仍是帝王家的氣派,乘載國主國后、王公大臣、嬪妾宮女的華輦像流水一樣,駿馬連成一條龍,是何等的煊赫;當時又值春風微拂、花好月圓之時,又是何等的愜意!短短三句不僅具體而形象地將夢中之事描寫出來,并抒寫出留戀舊時之情。這種以樂寫悲的對比手法,不僅表現了詞人重溫舊時帝王之夢的悲恨,同時給讀者以強烈的藝術感染。這種悲憤的情感被詞人概括為一個“恨”字,表現了詞人抱恨終生的強烈情感。
李煜降宋以后的小詞“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技巧上達到 高峰。其特點是從大處落墨,選取足以代表某種生活的典型形象,如本詞中游上苑這種能代表帝王豪華的游樂活動,來表現詞人國破家亡抱恨終生的藝術情感,意境大、感慨深沉,具有強大的藝術感染力。
李煜《望江南》“多少恨,昨夜夢魂中.”全詩翻譯賞析
出自五代詩人李煜的《望江南》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賞析
這首詞寫夢憶江南,為李煜亡國入宋后所作,抒發作者的故國之思和亡國之痛。
李煜降宋后,悔恨長伴,追憶不斷。“此中日夕只以眼淚洗面”,這一切多從詞中出。故這首詞開篇即道“多少恨”,“多少”是只多不少,是太多太深之意,這是作者國破成囚后的真實心境。此情不解,便入夢中。李煜用夢寫別情離恨的很多,這本也是詩文騷客常用的筆法,但這里李煜有意強調“夢魂”,有魂離此地,親歷故國之用,既是為下面的夢憶場面增添效果,也是愁恨無奈中的一種寄托,其情苦切,也略可見一斑。在夢里,作者借魂歸故國,又回到了舊時的繁華歡情之中,“游上苑”,身份如初,不再是此時的階下之囚,“車如流水馬如龍”,語言樸實、洗練,一言以蔽之,熱鬧場面活靈活現,笑語歡歌宛在眼前。此語原出《后漢記》,本為馬皇后詔中指斥外戚奢華的一句話,用在這里似乎別有寓意,是否是李煜對自己當年的安于奢麗、偏于閑逸的生活有檢討悔恨之意,也未可知。或如俞陛云《南唐二主詞輯述評》中析云:以當年之繁盛,突出今日之孤凄。對過去的眷戀越深,此時的悲哀越重。接下來“花月正春風”一句,似乎夢已不醒,沉湎其中,但將其與開篇“多少恨”對解,則婉轉曲致,寓味深長。
全詞僅5句27字,但卻內容豐富、寓意深刻。作者以反寫正,以樂寫悲,以歡情寫凄苦,昔與今的對比形成了極大的反差,但也蘊寓了極深的用意,以人有回味無窮之感。全詞一筆即成,語白意真,直敘深情,是一首情辭俱佳的小詞。
“昨夜夢中多少恨,細馬香車,兩兩行相近,對面似憐人瘦損,”出自哪里?
《蝶戀花》——王國維
”昨夜夢中多少恨,細馬香車,兩兩行相近。對面似憐人瘦損,眾中不惜搴帷問。陌上輕雷聽漸隱,夢里難從,覺后那堪訊。蠟淚窗前堆一寸,人間只有相思分。“
王國維(1877年12月3日-1927年6月2日),初名國楨,字靜安,亦字伯隅,初號禮堂,晚號觀堂,又號永觀,謚忠愨。漢族,浙江省海寧人。 [1] ?王國維是中國近、現代相交時期一位享有國際聲譽的著名學者。
王國維早年追求新學,接受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把西方哲學、美學思想與中國古典哲學、美學相融合,研究哲學與美學,形成了獨特的美學思想體系,繼而攻詞曲戲劇,后又治史學、古文字學、考古學。郭沫若稱他為新史學的開山,不止如此,他平生學無專師,自辟戶牖,成就卓越,貢獻突出,在教育、哲學、文學、戲曲、美學、史學、古文學等方面均有深詣和創新,為中華民族文化寶庫留下了廣博精深的學術遺產
。
王國維在文學創作和文學理論上最著名的是其
《人間詞》與《人間詞話》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是什么意思﹖
出自李煜的憶江南·多少恨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昨天晚上的那個夢,勾起我多少亡國之恨啊!
全文翻譯:昨天晚上的那個夢勾起我多少亡國之恨啊!我夢見了和過去出游上苑時一樣的熱鬧場面。車如流水,絡繹不絕;馬似游龍,奔騰跳躍。月光明媚,春風拂面,花兒正紅。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全詩的意思
李煜《望江南》
多少恨,
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
花月正春風!
譯文:
昨夜的夢里存有多少恨意! 夢中的景象,還像以前我還是故國君主時,常在上苑游玩,
車子如流水穿過,馬隊像長龍一樣川流不息。 正是百花爛漫的春天,還吹著融融的春風。
評析]
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實生活中的哀情。“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游樂時環境的優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 “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 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
[作者簡介]
李煜,南唐后主,字重光。中主李璟之子。在位17年。降宋后,被太宗趙光義賜牽 機藥毒死。他是南唐最后一個皇帝,也是一個具有高度文化教養的文人。工書善畫,洞曉音律,詩詞文章無不擅長。他在我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主要決定于他獨特的藝術成就。 他用清麗精煉的語言,表達復雜的思想感情,使詞成為抒情言志的新體詩,對后世詞壇 較有影響。
憶江南·多少恨原文翻譯及賞析
多少恨,昨夜夢魂中。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
譯文及注釋
「翻譯」
昨天晚上的那個夢勾起我多少亡國之恨啊!我夢見了和過去出游上苑時一樣的熱鬧場面。車如流水,絡繹不絕;馬似游龍,奔騰跳躍。月光明媚,春風拂面,花兒正紅。
「注釋」
⑴憶江南:此詞調名于《花草粹編》中注云:“一名‘夢游仙’‘夢江南’‘江南好’。”又名“望江南”。《全唐詩》《詞譜》等均作“憶江南”。
⑵夢魂:古人認為在睡夢中人的靈魂會離開肉體,故稱“夢魂”。唐代劉希夷《巫山懷古》中有句:“頹想臥瑤席,夢魂何翩翩。”
⑶還似:《花間集補》中作“還是”。上苑:古代供帝王玩賞、打獵的園林。這里指南唐的御花園。
⑷車如流水馬如龍:意思是車子接連不斷像流水一樣馳過,馬匹絡繹不絕像一條龍一樣走動。形容車馬絡繹不絕,十分繁華熱鬧。語出袁宏《后漢紀·孝章皇帝紀》上記載:“建初二年(馬)太后詔曰:‘吾萬乘主,身服大練,食不求甘,左右旁人無香熏之飾,衣但布皇,如是者欲以身率服眾也。……前過濯龍門,見外家車如流水馬如龍。吾亦不譴怒之,但絕其歲用,冀以默愧其心。……’”
⑸花月:花和月,泛指美好的景色。花月正春風,意思是形容春天鮮花怒放,春夜月光明朗,春風微拂的情景,描繪春光的明媚。
「賞析」
這首記夢小詞,是詩文騷客常用的筆法,但這里李煜有意強調“夢魂”,有魂離此地,親歷故國之用,既是為下面的夢憶場面增添效果,也是愁恨無奈中的一種寄托,其情苦切,也略可見一斑。在夢里,作者借魂歸故國,又回到了舊時的繁華歡情之中,“游上苑”,身份如初,不再是此時的階下之囚,“車如流水馬如龍”,語言樸實、洗練,一言以蔽之,熱鬧場面活靈活現,笑語歡歌宛在眼前。游樂時環境的優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此語原出《后漢記》,本為馬皇后詔中指斥外戚奢華的一句話,用在這里似乎別有寓意,李煜是否對自己當年的安于奢麗、偏于閑逸的生活有檢討悔恨之意,也未可知。接下來“花月正春風”一句,似乎夢已不醒,沉湎其中,但將其與開篇“多少恨”對解,則婉轉曲致,寓味深長。
從表面上看,似乎這首詞所寫的`就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實際上作者要著重表達的倒是另外一面——如今處境的無限凄涼。這是一種“正面不寫寫反面”的藝術手法的成功運用。全詞“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