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壕吏中官吏是怎么樣逼問老婦的(石壕吏老婦人)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石壕吏中官吏是怎么樣逼問老婦的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石壕吏老婦人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有人說,《石壕吏》中老婦的“致詞”全部是吏步步緊逼來的。你同意著個說法嗎?為什么?
寫老婦人的致詞時襯托吏的殘暴兇狠
《石壕吏》的構思藝術
這首詩寫的是一個真實的故事,情節其實并不簡單,但詩人僅用120字就栩栩如生地再現了情節發展的全過程,精煉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這歸功于詩人構思的巧妙。從詩題來看,主要人物應是差吏,但詩人對他用了暗寫,一出場只用“吏呼—何怒”來點出他的威勢,此后就讓他轉入“幕后”。對老婦則用明寫,把她所說的那些話寫成了一篇“抒情獨白”。其實呢,用心品味一番就會發現老婦的話句句都是差吏逼出來的。原來的情形很可能是這樣:差吏一進門就問“汝家有男丁否”,老婦答以“三男鄴城戍……”;再問“尚有他人否”,又答以“室中更無人……”;最后是差吏仍逼著要人不已,老婦只好“請從吏夜歸”??傊罾舻摹芭薄昂簟必灤┰诶蠇D陳情的全過程中,其兇橫殘暴不言而喻。
詩人明寫老婦,暗寫差吏,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思想矛盾。詩人一向憎恨統治階級壓迫人民的行徑,但當前這場平叛戰爭是國家和民族的安危所系,大敵當前,人民應當為此作出犧牲。正是出于這種考慮,他贊揚老婦自請應役的精神,而對統治階級爪牙的殘暴只是含蓄地予以揭露。在《新安吏》《新婚別》《垂老別》諸詩中,可以更清楚地看出詩人的這種心情來。
《石壕吏》中官吏是怎樣逼問的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 。兩句話極其概括、極其形象地寫出了“吏”與“婦”的尖銳矛盾。 一“呼”、一“啼”,一“怒”、一“苦”,形成了強烈的對照; 兩個狀語“一何”,加重了感情色彩,有力地渲染出縣吏如狼似虎, 叫囂隳突的橫蠻氣勢,并為老婦以下的訴說制造出悲憤的氣氛。
希望能夠幫到你!
《石壕吏》中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步步緊逼出來的。你同意這個說法嗎?為什么?
同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墻走,老婦出門看。
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聽婦前致詞:三男鄴城戍。
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存者且偷生,死者長已矣!
室中更無人,惟有乳下孫。有孫母未去,出入無完裙。
老嫗力雖衰,請從吏夜歸,急應河陽役,猶得備晨炊。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天明登前途,獨與老翁別。
你看從吏開始呼喝 老婦開始啼哭 然后致詞 三個兒子死了兩個 家里只有嗷嗷待乳的孫子和出入都沒有玩好的衣裙兒媳 。這些都是不能帶走的。要帶走就帶走老太婆我吧 現在和你們夜晚就上路 去河陽服役 還能幫忙準備早飯。
是一步步逼迫出來的吧? 杜甫沒有正面寫官吏怎么兇暴 而是從老婦的話中一步步說出了殘酷和緊逼。試想 如果說了三個兒子都去了戰場 而且戰死了兩個了,美國都知道拯救獨苗大兵瑞恩,若是官吏也這樣。老婦還用說家里還有一個兒媳和一個孫子?若是說完了這個 官吏說算了 那老婦還要自己說 那我跟你們走吧? 杜甫的高明啊 從老婦的致詞就說出了這個緊逼
有人說,《石壕吏》中老婦的“致詞”全都是吏逼問出來的。你同意這種說法嗎?為什么?
說老婦的致詞是被逼問出來的,我認為有一點道理。理由如下:
1、根據詩歌的描述,石壕吏進屋之后,由于“老翁逾墻走”了,所以屋里只有一個老婦,這時候小吏為了完成“抓壯丁”的任務,肯定會想方設法逼問老婦:“家里的男人上哪去了?”
2、詩歌中說,“吏呼一何怒,婦啼一何苦”,可見,老婦可能已經哭得很厲害,如果不是被逼問,她應該已經泣不成聲,說不出什么話了。
綜上,我覺得這種說法有道理。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