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蘇城外寒山寺在哪里 蘇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是什么
很多朋友對于古蘇城外寒山寺在哪里和蘇城外寒山寺的下一句是什么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寒山寺位于哪座城市
寒山寺位于蘇州。
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三千四百余平方米。因唐代詩人張繼的名詩《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一句而聞名天下。
寒山寺古跡甚多,有張繼詩的石刻碑文,寒山、拾得的石刻像,文徵明、唐寅所書碑文殘片等。它是著名的祈福勝地,每年十二月三十一日,寒山寺都會舉行跨年敲鐘儀式,敲鐘108下。
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鐘閣等。寺院布局并不追求左右均衡,照墻和山門基本是一線相承,后邊的大雄寶殿、藏經樓,并不在一條中軸線上;新建的普明塔院,則按南北向中軸線布局。寺中處處皆院,錯落相通。
寒山寺山門前面的石拱圈古橋是江村橋,橋堍與山門之間那垛黃墻稱照壁。山門兩旁兩棵古樟。黃墻內古典樓閣飛檐翹角,右為楓江樓,左為霜鐘樓,都源于《楓橋夜泊》這首詩。
姑蘇城外寒山寺在哪里
寒山寺地處于蘇州城西閶門外5公里外的楓橋古鎮,建于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寒山寺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臺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
寒山寺在哪里 寒山寺位于哪
寒山寺位于蘇州市姑蘇區,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唐代詩人張繼曾在途徑寒山寺時寫下了“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這樣膾炙人口的詩句。
寒山寺殿宇大多為清代建筑,主要有大雄寶殿、藏經樓、鐘樓、碑廊、楓江樓、霜鐘閣等。寒山寺正殿座上安奉釋迎牟尼佛金身佛像,兩側靠墻供奉著明代成化年間鑄造的十八尊精鐵鎏金羅漢像。
鐘樓位于藏經樓南側,寒山寺的“天下第一佛鐘”為古銅鐘,總重量為108噸,鐘高8.588米,鐘底裙邊最大直徑5.188米。每年除夕或元旦晚上,寒山寺都會舉行敲鐘儀式,鐘敲108下,在悠揚的鐘聲中辭舊迎新,祈禱平安。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中的“寒山寺”位于什么哪里?
在今蘇州市西楓橋鎮.傳說因唐代詩僧寒山、拾得住過而得名.本名妙利普明塔院,又名楓橋寺.或謂“寒山”乃泛指肅寒之山,非寺名.可備一說.
寒山寺在哪
寒山寺在江蘇省蘇州市姑蘇區寒山寺弄24號。寒山寺,初名“妙利普明塔院”,始建于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其占地面積約1.3萬平方米,建筑面積3400余平方米。唐太宗貞觀初年,名僧寒山子來此縛茆起居;唐玄宗時,著名禪師希遷在此創建伽藍,題額曰“寒山寺”。
寒山寺的地理位置
北宋太宗太平興國初,節度使孫承祐重建佛塔七層。.北宋仁宗嘉祐二年,郇國公王珪因書張繼詩,易“封橋”為“楓橋”。南宋高宗紹興年間,稱其為楓橋寺。洪武年間,僧昌崇僻建,“寒山寺”歸并寺三:秀峰寺、慧慶寺、南峰寺。
寒山寺聞名于世,是因為唐代大詩人張繼那首膾炙人口的《楓橋夜泊》詩:“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弊浴稐鳂蛞共础穯柺?,歷代文人墨客為寒山寺刻石刻碑者不乏其人。
在江南古剎寒山寺的碑廊里,有一塊石碑上面便鐫著這首詩。這塊由清末著名學者俞樾書寫的詩碑,已成為寒山寺中的一絕。寒山寺佛像雕塑別具一格,碑刻藝術天下聞名,碑廊陳列著歷代名人岳飛、唐伯虎、董其昌、康有為等人的詩碑。其中,當推晚清俞樾書張繼詩碑最為著名。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