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言志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言志的詩詞
很多朋友對于關于言志的詩句有哪些和關于言志的詩詞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關于詩言志的詩句
1.以詩言志的古詩詞名句有哪些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古】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類別:【靜物】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嘆庭前甘菊花
年代:【唐】 作者:【杜甫】 體裁:【七古】
檐前甘菊移時晚,青蕊重陽不堪摘。明日蕭條醉盡醒,
殘花爛熳開何益。籬邊野外多眾芳,采擷細瑣升中堂。
念茲空長大枝葉,結根失所纏風霜。
題菊花
年代:【唐】 作者:【黃巢】 體裁:【七絕】
颯颯西風滿院載,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菊花
年代:【唐】 作者:【元稹】 體裁:【七絕】
秋叢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 花
元稹
秋絲繞舍似陶家, 遍繞籬邊日漸斜。
不是花中偏愛菊, 此花開盡更無花。
菊
年代:【唐】 作者:【鄭谷】 體裁:【七絕】
王孫莫把比荊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琴曲歌辭·幽蘭
年代:【唐】 作者:【崔涂】 體裁:【樂府】
幽植眾能知,貞芳只暗持。自無君子佩,未是國香衰。
白露沾長早,青春每到遲。不知當路草,芳馥欲何為。
和襲美木蘭后池三詠·白蓮
年代:【唐】 作者:【陸龜蒙】
素花多蒙別艷欺,此花真合在瑤池。
還應有恨無人覺,月曉風清欲墮時。
竹
年代:【唐】 作者:【李賀】 體裁:【五律】
入水文光動,插空綠影春。
露華生筍徑,苔色拂霜根。
織可承香汗,裁堪釣錦鱗。
三梁曾入用,一節奉王孫。
1、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三國?魏?曹操lt;步出廈門行
2、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唐?李白lt;行路難
3、好風憑借力,送我上青云。 清?曹雪芹lt;紅樓夢
4、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清?龔自珍lt;已亥雜記
5、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劉禹錫lt;酬樂天詠老見示
6、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清?石玉昆lt;三俠五義
7、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 巢lt;不第后賦菊
8、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王 翰lt;涼州詞
9、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lt;望岳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詩言志”的古詩有哪些
早梅
唐 柳宗元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唐 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春雪未銷。
行路難
李白
金撙清酒斗十千,
玉盤珍饈直萬錢。
停杯投箸不能食,
拔劍四顧心茫然。
欲渡黃河冰塞川,
將登太行雪滿山。
閑來垂釣碧溪上,
忽復乘舟夢日邊。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
長風破浪會有時,
直掛云帆濟滄海。
3.描寫言志的詩句
1、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稘M江紅》
2、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稌鴳崱?
3、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肚嗨伞?/p>
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蛾惿媸兰摇?
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岳陽樓記》
6、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对讵z詠蟬》駱賓王
7、位卑未敢忘憂國。《病起書懷》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
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度罩洝ふ肌?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秾⑦M酒》
1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睹献印じ孀酉隆?
1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断娜战^句》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堕L歌行》
1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觀滄海》
1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過零丁洋》
1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滕王閣序》
18、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睹坊ā吠醢彩?
1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 鄭板橋
20、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竹石》
21、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懂嬀铡?鄭思肖
2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赌蠄@》
2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24、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洱旊m壽》
2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栋遵R篇》
26、鞠躬盡瘁,死而后已?!逗蟪鰩煴怼?
27、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督亲印?
28、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29、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卜居》
30、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石灰吟》 于謙
31、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侗饼R書·元景安傳》
32、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登科后》
33、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稛o題》
34、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妒裣唷?
35、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菊花》黃巢
36、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冻陿诽鞊P州》
37、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稉P子江》
38、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缎新冯y·其一》
39、采得百花成蜜后,為誰辛苦為誰甜。《蜂》
40、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赌贰?
41、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兜秋w來峰》
4.關于言志的詩句
1、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
《滿江紅》 2、壯心未與年俱老,死去猶能作鬼雄?!稌鴳崱?3、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青松》 陳毅 4、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蛾惿媸兰摇?5、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
《岳陽樓記》 6、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对讵z詠蟬》駱賓王 7、位卑未敢忘憂國。
《病起書懷》 8、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9、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日知錄·正始》 10、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將進酒》 11、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
《孟子·告子下》 12、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夏日絕句》 13、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長歌行》 1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5、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觀滄?!?16、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哆^零丁洋》 17、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
《滕王閣序》 18、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梅花》王安石 1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吨袷?鄭板橋 20、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竹石》 21、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懂嬀铡?鄭思肖 22、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
《南園》 23、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峨x騷》 24、烈士暮年,壯心不已。
《龜雖壽》 25、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栋遵R篇》。
5.關于言志的古詩
托物言志的詩
1、《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10、《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日,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馀芳少,無人問的中。
11、《題菊花》
唐·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12、《精衛》
清·顧炎武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
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
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
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嗚呼!君不見,
西山銜木眾鳥多,鵲來燕去自成窠。
6.游子借詩言志的詩句
1:陰月南飛雁,傳聞至此回。我行殊未已,何日復歸來。江靜潮初落,林昏瘴不開。明朝望鄉處,應見隴頭梅。
2: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唐.賀知章
3:密鎖重關掩綠苔,廊深閣迥此徘徊。先知風起月含暈,尚自露寒花未開。蝙拂簾旌終展轉,鼠翻窗網小驚猜。背燈獨共余香語,不覺猶歌起夜來。
4:去年花里逢君別,今日花開已一年。
5: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7.用物言志的詩句
墨梅:不求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石灰吟: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蒼松怪石圖題詩::“君不見,歲之寒,何處求芳草。又不見,松之喬,青青復矯矯”寫出了松在寒冬之際為大地增添了綠意和嬌姿。“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飽歷與冰霜,千年方未已”這一層寫出了蒼松的品格,其中“直干壯山岳,秀色無等倫。飽歷冰與霜,千年方未已”是對其品格高度贊美。而“天地本無心,萬物貴其真”是隱語,隱含作者的褒揚之意。最后一層“擁護天闕高且直,迥于春風碧云里”,作者從松的外形入手,為本詩更添了悠遠、清麗的意境,尤其最后一句,“春風碧云”帶給讀者無限的希望與憧憬,頗有“冬天已經過去,春天還會遠嗎?”之意。
墨竹圖題詩:是寫竹,實則寫人。寫詩人對百姓的仁愛之心,體恤之情,令人嘆為觀止。文中作者以竹喻人,比喻新穎奇物,把一個錚錚鐵骨的文人寫得極入情理,表現了他的高標挺立、特立獨行、充滿愛民之氣節。
關于言志的古詩有哪些?
《墨梅》
元代:王冕
吾家洗硯池頭樹,個個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流清氣滿乾坤。
《白梅》
元代: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塵。
忽然一夜清香發,散作乾坤萬里春。
《病?!?/p>
宋代:李綱
耕犁千畝實千箱,力盡筋疲誰復傷?
但得眾生皆得飽,不辭羸病臥殘陽。
《臨江仙·梅》
宋代:李清照
庭院深深深幾許,云窗霧閣春遲。為誰憔悴損芳姿。夜來清夢好,應是發南枝。
玉瘦檀輕無限恨,南樓羌管休吹。濃香吹盡有誰知。暖風遲日也,別到杏花肥。
《山中雪后》
清代:鄭燮
晨起開門雪滿山,雪晴云淡日光寒。
檐流未滴梅花凍,一種清孤不等閑。
言志的詩句
言志的詩句如下:
1、臣心一片磁針石,不指南方不肯休。——《揚子江》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兜秋w來峰》
3、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妒裣唷?/p>
4、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稘M江紅》
5、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缎新冯y·其一》
6、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S巢《菊花》
7、夫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卜居》
8、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妒酚洝せ袀鳌?/p>
9、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嵃鍢颉吨袷?/p>
10、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傳》
11、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愐恪肚嗨伞?/p>
12、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子罕》
13、生當作人杰,死亦為鬼雄?!断娜战^句》
14、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吨芤住?/p>
15、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峨蹰w序》
16、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都睦钍锥崱?/p>
17、日月之行,若出其中?!队^滄?!?/p>
18、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趺帷赌贰?/p>
求關于言志的詩句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活百歲。 清?石玉昆三俠五義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唐?黃 巢不第后賦菊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唐?王 翰涼州詞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唐?杜甫望岳
關于托物言志的詩句有哪些
1. 關于托物言志的詩句有哪些
關于托物言志的詩句有哪些 1.關于托物言志的古詩
1、《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2.關于托物言志的詩句有那些
石灰吟 [明] 于謙 千錘萬鑿出深山, 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間。 譯文: 石頭是經過千萬次錘打才從深山里開采出來 把熊熊烈火的焚燒當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就算粉身碎骨都不怕 因為要一身清白留在人間 簡單的意思:石灰石經過千錘萬鑿才從深山中開采出來,用烈火焚燒也是件平常普通的事。
粉骨碎身都不怕,要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人間。 [簡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詩。
作者以石灰作比喻,抒發自己堅強不屈,潔身自好的品質和不同流合污與惡勢力斗爭到底的思想感情 [古詩今譯] 經過千萬次錘打出深山,熊熊烈火焚燒也視平常事一樣。即使粉身碎骨又何所畏懼,只為把一片青白(就像石頭的顏色那樣青白分明,現在多用“清白”)長留人間。
作為詠物詩,若只是事物的機械實錄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沒有多大價值。這首詩的價值就在于處處以石灰自喻,詠石灰即是詠自己磊落的襟懷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錘萬鑿出深山”是形容開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燒若等閑”。
“烈火焚燒”,當然是指燒煉石灰石。加“若等閑”三字,又使人感到不僅是在寫燒煉石灰石,它似乎還象征著志士仁人無論面臨著怎樣嚴峻的考驗,都從容不迫,視若等閑。
第三句“粉骨碎身全不怕”。“粉骨碎身”極形象地寫出將石灰石燒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們聯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犧牲的精神。
至于最后一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懷,立志要做純潔清白的人。此句中的青白是拿石頭的顏色作比,也就是現在的“清白”的意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柳宗元】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早梅發高樹,回映楚天碧。
朔吹飄夜香,繁霜滋曉白。 欲為萬里贈,杳杳山水隔。
寒英坐銷落,何用慰遠客?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體裁:【七絕】 一樹寒梅白玉條,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疑是經冬雪未銷。
注釋 【詩文解釋】 有一樹梅花凌寒早開,枝條潔白如玉。它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人們不知寒梅因靠近溪水而早發,以為那是經冬而未消融的白雪。 【詞語解釋】 迥:遠。
傍:靠。 發:開放。
經冬:過冬。 銷:這里指冰雪融化。
【詩文賞析】 全詩即在于寫一個「早」字。寒冬剛過,百花未開,在冰雪尚未消融之際,為世界帶來生機和希望的只有一束寒梅,因此無數文人墨客踏雪尋訪,尋覓這凌寒獨放的早梅。
在遠離道路的溪水橋邊,詩人終于看到了似玉如雪的早梅。早梅的形象被刻畫得惟妙惟肖,韻味十足,與詩人的精神心有靈犀。
自古詩人以梅花入詩者不乏佳篇,有人詠梅的風姿,有人頌梅的神韻;這首詠梅詩,則側重寫一個“早”字。 首句既形容了寒梅的潔白如玉,又照應了“寒”字。
寫出了早梅凌寒獨開的豐姿。第二句寫這一樹梅花遠離人來車往的村路,臨近溪水橋邊。
一個“迥”字,一個“傍”字,寫出了“一樹寒梅”獨開的環境。這一句承上啟下,是全詩發展必要的過渡,“溪橋”二字引出下句。
第三句,說一樹寒梅早發的原因是由于“近水”;第四句回應首句,是詩人把寒梅疑做是經冬而未消的白雪。一個“不知”加上一個“疑是”,寫出詩人遠望似雪非雪的迷離恍惚之境。
最后定睛望去,才發現原來這是一樹近水先發的寒梅,詩人的疑惑排除了,早梅之“早”也點出了。 梅與雪常常在詩人筆下結成不解之緣,如許渾《早梅》詩云:“素艷雪凝樹”,這是形容梅花似雪,而張謂的詩句則是疑梅為雪,著意點是不同的。
對寒梅花發,形色的似玉如雪,不少詩人也都產生過類似的疑真的錯覺。宋代王安石有詩云:“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也是先疑為雪,只因暗香襲來,才知是梅而非雪,和本篇意境可謂異曲同工。
而張謂此詩,從似玉非雪、近水先發的梅花著筆,寫出了早梅的形神,同時也寫出了詩人探索錄覓的認識過程。并且透過表面,寫出了詩人與寒梅在精神上的契合。
讀者透過轉折交錯、首尾照應的筆法,自可領略到詩中悠然的韻味和不盡的意蘊。 早梅 年代:【唐】 作者:【齊已】 體裁:【五律】 類別:【靜物】 萬木凍欲折,孤根暖獨回。
前樹深雪里,昨夜一枝開。 風遞幽香去,禽窺素艷來。
明年獨自律,先發映春臺。 注釋 【詩文解釋】 萬木經受不住嚴寒的侵襲,枝干將被摧折。
梅樹的孤根卻吸取地下的暖氣,恢復了生氣。在前村的深雪里,昨夜有一枝梅花凌寒獨開。
它的幽香隨風飄散,一只鳥兒驚異地看著這枝素艷的早梅。我想寄語梅花,如果明年按時開花,請先開到望春臺來。
【詞語解釋】 望春臺:指京城,也有望春的含義。 【詩文賞析】 齊已是鄉下貧苦人家的孩子,從小一邊放牛一邊讀書,學習非??炭唷?/p>
幾年后,能夠吟詩作賦,被寺院長老發現,收進寺里作和尚。一年冬天,剛剛下過一場大雪,清晨齊已出去,被眼前的一片雪白吸引住了,突然前方的幾只報春的蠟梅花引來了報春鳥圍著梅花唱歌,齊已被這景色驚呆了,回寺后,馬上寫下了《早梅》這首詩。
這是一首詠物詩。全詩語言輕潤平淡毫無浮艷之氣,以含蘊的筆觸刻畫了梅花傲寒的品性及素艷的風韻,創作了一種高。
3.托物言志的古詩有哪些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
托物言志的古詩
顧炎武《精衛》 萬事有不平,爾何空自苦?長將一寸身,銜木到終古。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
托物言志的古詩
《秋夜望單飛雁》庚信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無奈人心復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 用。
四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古詩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題類別】:托物言志【題材】:五言古詩【韻類】:aoㄠ熬 岱宗夫。
四首借物育人,托物言志的古詩 急需!?。?!
【作者】:杜甫 【年代】:唐五代【主題類別】:托物言志【題材】:五言古詩【韻類】:aoㄠ熬 岱宗夫。
默寫一首托物言志的古詩
【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月,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含有托物言志的古詩
lt;墨梅gt;就是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的古詩及文言文
《秋夜望單飛雁》庚信失群寒雁聲可憐,夜半單飛在月邊。無奈人心復有憶,今暝將渠俱不眠。
「在獄詠蟬」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侵。那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梅花 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 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 為有暗香來。
青松 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墨梅 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顏色,只留清氣滿乾坤.
竹石 鄭板橋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石灰吟 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菊》 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題菊花 黃巢
颯颯西風滿院栽,蕊寒香冷蝶難來。
他年我若為青帝,報與桃花一處開。
沁園春.雪 毛澤東
北國風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 還看今朝! 早梅
年代:【唐】 作者:【張謂】
一樹寒梅白玉條,
迥臨林村傍溪橋。
不知近水花先發,
疑是經春雪未銷。
4.托物言志的詩有哪些
托物言志的詩有以下: 1、《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托物言志的詩有以下: 1、《青松》 現代·陳毅 大雪壓青松,青松挺且直。
要知松高潔,待到雪化時。 2、《墨梅》 元·王冕 我家洗硯池邊樹,朵朵花開淡墨痕。
不要人夸顏色好,只留清氣滿乾坤。 3、《竹石》 清·鄭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巖中。
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 4、《石灰吟》 明·于謙 千錘萬擊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5、《畫菊》 宋·鄭思肖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6、《菊花》 唐·黃巢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7、《沁園春·雪》 現代·毛澤東 北國風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外,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頓失滔滔。 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惜秦皇漢武,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稍遜風騷。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數風流人物,還看今朝! 8、《梅花》 宋·王安石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9、《在獄詠蟬》 唐·駱賓王 西陸蟬聲唱,南冠客思深。
不堪玄鬢影,來對白頭吟。 露重飛難進,風多響易沉。
無人信高潔,誰為表予心。 10、《蓮》 唐·唐彥謙 新蓮映多浦,迢遞綠塘東。
靜影搖波日,寒香映水風。 金塵飄落蕊,玉露洗殘紅。
看著馀芳少,無人問的中。
5.托物言志的詩句
托物言志詩,指的是詩人不直接表露自己的思想、感情,而是采用象征、興寄等手法,把自己的某種理想和人格融于某種具體事物的一類詩歌。那么,一首好的托物言志詩,應該具有什么特點呢?
首先,既然是詠物詩,當然要能逼真地寫出所詠之物的特征,并能深入其里,攝出事物的神韻、品格來,即要做到“神似”。如南宋故臣鄭思肖的《畫菊》:
花開不并百花從,獨立疏籬趣未窮。
寧可枝頭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風中。
菊花獨立疏芳,自甘寂寞,不求虛榮,不屑與“百花”為伍。它堅持節操,傲霜怒放,光彩照人,志趣未窮。這里的菊花具有了某種神韻,而菊花同時又正是詩人的自我寫照,相對應的“百花”則是影射那些屈節仕元的故宋臣屬。
詩三四兩句化用朱淑貞“寧可抱頭枝上老,不隨黃葉舞西風”的詩句,精心刻畫了菊花寧帶著清香枯死枝頭,決不向北風屈服飄零落地的頑強精神,絕好地體現其耿耿忠心、錚錚鐵骨,及“寧為玉碎,不為瓦全”的高風亮節。這里的“北風”一語雙關,字面上指大自然凜冽呼嘯的北風,實際上隱喻來自北方的元朝統治者。他們雖憑借強大的武力滅亡了南宋,但去無法征服像詩人這樣的孤臣義士。詩人以詠菊為題,運用擬人手法詠菊寫人,通過贊美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生動形象地表達了自己的心聲。
其次,在欣賞詠物詩時,要注意作者在描摹的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下面這首明人于謙17歲時寫的《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閑。
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間。
詩的首句寫石灰的來之不易,鏗鏘有力的字句中寄寓了千錘百煉才能造就人才的深意。次句以擬人化的手法表現了石灰臨難不懼、處變不驚的不凡氣度,從中也寄寓了少年于謙不畏艱險的性格。第三句詩人再次以擬人化的手法充分表現了石灰不怕粉身碎骨的崇高精神和甘愿獻身的美德。同樣,從中也展示了詩人不怕犧牲、視死如歸的英雄情懷。詩的末句“要留青白在人間”是前三句的收結與歸宿,是全詩的畫龍點睛之筆。石灰何以能如前面所吟唱的那樣,關鍵在于它具有“要留清白在人間”的志向,這也是詩人的志向和理想。我們可以說,作者句句寫石灰,正是句句寫自己。
再者,要注意分析詠物詩的寫作技巧。手法的不同,往往能反映出所詠之物與詩人自我形象融合的深淺程度。
如黃巢落第后所作的《菊花》: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后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作者親切地稱“菊花”為“我花”,顯然把它作為廣大被壓迫人民的象征。那么,與之相對應的“百花”自然是喻反動腐朽的封建統治集團。
詩的三、四兩句極寫菊花盛開的壯麗情景,“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整個長安城,都開滿了帶著黃金盔甲的菊花,它們散發出陣陣濃郁香氣,直沖云天,浸透全城。這是菊花的天下,菊花的王國,也是菊花的盛大節日。思想的深刻,想象的奇特、設喻的新穎、辭采的壯麗、意境的闊大,都可謂前無古人。正因為這樣,作者筆下的菊花也就一變過去那種幽獨淡雅的靜態美,顯示出一種豪邁粗獷、充滿戰斗氣息的動態美。它既非“孤標”,也不止“叢菊”,而是花開滿城,占盡秋光,散發出陣陣濃郁的戰斗芳香,所以用“香陣”來形容。因此這首詩,無論意境、形象、語言、手法都有“奇”的特點,使人于詩作中讀出抒情詩人的高大形象,精神為之一振,耳目為之一新。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