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園吟的梁園在哪里(梁園還在嗎)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梁園吟的梁園在哪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梁園還在嗎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商丘市梁園區包含哪幾個鄉鎮,村
截至2013年底,粱園區轄11個街道辦事處、5個鎮個街道辦事處。
梁園區是河南省商丘市市轄區,位于商丘市中心北部、黃河故道南岸,地處豫、魯兩省接合部,南鄰睢陽區、東依商丘新區與虞城縣、西連民權縣與寧陵縣、北望山東省菏澤市。截至2017年,全區下轄16個街道(鎮、鄉),總面積542平方公里,總人口49.6萬人(均不含商丘新區)。
梁園區是商丘市的經濟、文化、交通和信息中心,是豫魯蘇皖四省交界地區區域性商貿物流中心。隴海鐵路、京九鐵路、鄭徐高鐵、商杭高鐵、京九高鐵、連霍高速、濟廣高速、105國道、310國道等國家交通主干道貫穿全區,境內的商丘觀堂機場即將通航。
梁園區是道家文哲大師莊子的出生地,因西漢梁國的梁孝王劉武所筑的梁園而得名。梁園區是漢梁文化和漢賦的發源地,司馬相如在梁園區主打梁園文學,李白在梁園區留下經典名作《梁園吟》。區內有宋、戴、牛等九大姓氏祖陵三陵臺,莊子故里蒙縣故城,佛教圣地清涼寺、觀音寺,以及毛主席視察黃樓紀念館、胡錦濤視察雙八鎮草莓園、商丘市人民公園、黃河故道國家森林公園等風景名勝。
梁園的介紹
梁園,又名梁苑、兔園、睢園、修竹園,俗名竹園,河南商丘梁園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為西漢梁孝王劉武所營建的游賞廷賓之所,故址位于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東,另外商丘市還有市轄區梁園區。 西漢初年,漢文帝封其子劉武于大梁(今商丘),梁孝王在汴梁東南古吹臺一帶大興土木,建造了規模宏大、富麗堂皇的梁園(“梁孝王好營宮室苑囿之樂,作曜華之宮,筑兔園。”-晉·葛洪《西京雜記·卷三》)。又在園內建造了許多亭臺樓閣以及百靈山、落猿巖、棲龍岫、雁池、鶴洲、鳧渚等景觀,種植了松柏、梧桐、青竹等奇木佳樹。建成后的梁園周圍三百多里,宮觀相連,奇果佳樹,錯雜其間,珍禽異獸,出沒其中,使這里成了景色秀麗的人間天堂,汴京八景之一 梁園
的“梁園雪霽”即是此所指。
河南商丘梁園圖集(15張)梁園雪霽
在冬天時梁園白雪覆蓋,萬樹著銀,翠玉相映。當風雪停、云霧散,太陽初升時,梁園銀裝素裹,分外妖嬈,景色更加迷人。故有“梁園雪霽”之稱。
文化盛景
梁孝王劉武喜好招攬文人謀士,西漢時期的大文學家司馬相如,辭賦家枚乘等都經常跟梁孝王一起吟詩作賦,吹彈歌舞。劉武曾在園中設宴,司馬相如、枚乘等都應召而至,成為竹蔭蔽日的梁園賓客,并為之吟詠。后代的很多辭賦均提及了這一盛況,例如: “梁園日暮亂飛鴉,極目蕭條三兩家。”-唐·岑參《山房春事》 “歌揚郢路誰同聽,聲灑梁園客共聞。”-唐·齊己《賀雪》 “休問梁園舊賓客,茂陵秋雨病相如。”-唐·李商隱《寄令狐郎中》 “月明剡水回舟夜,歲暮梁園作賦時。”-南宋·裘萬頃《大雪用前韻五首》 “溝壑皆平,乾坤如畫,更吐冰輪潔。梁園燕客,夜明不怕燈滅。”-南宋·朱淑真《念奴嬌二首·催雪》 此外,天寶三載(公元744年)春,李白離長安,開始漫游。在洛陽,遇見了已經33歲,卻仍蹭蹬未仕的杜甫,二人同游。同年秋,李、杜、高適三人會于梁園(商丘),并同游孟諸(山東單縣)、齊州(濟南)等地,在梁園時,李白曾題寫過一首著名的《梁園吟》。
編輯本段園林名-廣東佛山
簡介
佛山梁園(圖)是佛山梁氏宅園
佛山梁園圖集(19張)的總稱,1984年重修后改稱梁園。廣東佛山梁園
本數據來源于百度地圖,最終結果以百度地圖數據為準。
梁園主要由“十二石齋”、“群星草堂”、“汾江草蘆”、“寒香館”等不同地點的多個群體組成,規模宏大。其中主體位于松風路先鋒古道,其他則位于松風路西賢里及升平路松桂里。 梁園由當地詩書名家梁藹如、梁九章及梁九圖叔侄四人,于清嘉慶、道光年間(公元1796-1850年)陸續建成,歷時四十余年。時至民初,一代名園已瀕于湮沒。鑒于其歷史、藝術和觀賞價值,1982年,佛山市委、市政府首先對現存的群星草堂群體進行了搶救保護,1990年被定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繼而于1994年開始大規模的全面修復,總面積達21260平方米,使名園重光成為現實。 梁園與順德清暉園、番禺余蔭山房及東莞可園并稱為清代廣東四大名園,也是嶺南園林的代表作。園中亭臺樓閣、石山小徑、小橋流水、奇花異草布局巧妙,盡顯嶺南建筑特色。梁園素以湖水縈回、奇石巧布著稱嶺南;園內建筑玲瓏典雅,綠樹成蔭,點綴有形態各異的石質裝飾;不僅如此,梁園還珍藏著歷代書家法貼。秀水、奇石、名貼堪稱梁園“三寶”。
造園藝術
〖總體布局〗 梁園總體布局以住宅、祠堂、園林三者渾然一體最具當地大型莊宅園林特色, 廣東佛山梁園
[1]尤其是以奇峰異石作為重要造景手段。其中的四組園林群體因各自構思取向不同而風格各異,各種“平庭”、“山庭”、“水庭”、“石庭”、“水石庭”等嶺南特有的組景手段式式具備,變化迭出。與各建筑物和景區主題緊密結合的詩書畫文化內涵豐富多彩,詩情畫意比比皆是,園內精心構思的“草廬春意”、“枕湖消夏”、“群星秋色”、“寒香傲雪”等春夏秋冬四景俱全,各異其趣;展示文人園林特質的“石齋寄情”、“硯磨言志”、“幽居香蘭”、“莊宅遺風”四景,將嶺南古園林的多種文化意境,如雅集酬唱、讀書著述、家塾掌教、幽居賦閑等多種文人文化生活追求表現得淋漓盡致,令人回味無窮。 〖山石藝術〗 相傳梁園奇石達四百多塊,有“積石比書多”的美譽。其中,群星草堂中最吸引人的莫過于“石庭”。它講究一石成形、獨石成景,在嶺南私園中獨樹一幟。梁園的主人通過對獨石、孤石的整理,突顯個體特性,在壺中天地中表達了對人的個性和自由人格的追求。 梁園
園內巧布太湖、靈璧、英德等地奇石,大者高逾丈,闊逾仞,小者不過百斤。在庭園之中或立或臥、或俯或仰,極具情趣,其中的名石有“蘇武牧羊”、“童子拜觀音”、“美人照鏡”、“宮舞”、“追月”、“倚云”等。景石大都修臺飾欄,間以竹木、繞以池沼。 梁園的山都不是“疊”出來的,而是與整個造園質樸的風格是相統一的,不求恢宏的氣勢而求石的神態韻味,以小代大,表現山川之奇。梁九圖在詩中描述到,“衡岳歸來意未闌,壺中蓄石當煙鬟。”這種以石代山取代“疊山”的方法,摒棄了石塊的積壓堆砌,省卻了石頭紋理及形狀的比照磨合,可以更靈活自由地表達不同思想情感。 〖人文特色〗 梁園是清代嶺南文人園林的典型代表之一,布局精妙,宅第、祠堂與園林渾然一體,嶺南式“庭園”空間變化迭出,格調高雅;造園組景不拘一格,追求雅淡自然、如詩如畫的田園風韻;富于地方特色的園林建筑式式俱備、輕盈通透;園內果木成蔭、繁花似錦,加上曲水回環、松堤柳岸,形成特有的嶺南水鄉韻味;尤以大小奇石之千姿百態、設置組合之巧妙脫俗而獨樹一幟,是聞名遐邇的粵中四大名園之一。 梁園
梁園是研究嶺南古代文人園林地方特色、構思布局、造園組景、文化內涵等問題不可多得的典型范例,展現了古代佛山文人對遠離大都會凡囂、享受林泉之樂的追求,也體現了“廣府文化”中對花園式宅第和自然的空間環境的向往;其典型豐富的歷史文化內涵,又是反映佛山名人薈萃、文風鼎盛的重要實物例證。
現存建筑
由松風路先鋒古道進入梁園,映入眼簾的是部曹第、佛堂、梁氏宅等和刺史家廟等建筑物,這些建筑物全為磚木結構,飾以木雕、磚雕,高雅精致。造園者巧妙地將住宅、祠堂、園林和諧地連結在一起。
佛山梁園景致(13張)群星草堂為梁九華所建,位于松風路先鋒古道,占地數千平方米。建筑群體由草堂、客堂、秋爽軒、船廳和回廊組成。建筑精巧別致,引人入勝。雖體量不大,但卻小巧精致。“半邊亭”結構奇特,首層六角半邊,二層四方完整,屋頂平緩,飛檐斗拱,可稱是“求拙”之作。“船廳”三面為大型滿洲窗,四周景物盡收眼底,真是斗室容環宇。更為突出的是“荷香小榭”,精美纖巧、四周通透、里外交匯,把天、地、人完全融為一體。 這些建筑物以石庭、山庭、水庭為基調,建筑寬敞通透,四周回廊穿引,采用移步換景之法引人入勝。如荷香小榭位于湖岸邊,站立于小榭屋檐下,面對鋪滿荷葉和荷花的湖水,一片碧綠中的點點粉紅,令人心醉。小榭高四米余,木結構,門楣及窗都飾以木雕,門窗縷空,圖案則是荷葉、荷花,既優雅,又與湖中的荷葉、荷香真假互相呼應,令人對設計者的用心良苦贊嘆不已。 走過一座設計精巧的小石拱橋,就到達汾江草廬群體。這里的水石運用可說是別出心裁:既有一般的疊石置景,又有獨石成景;既有潺潺流水,又有一泓湖水,碧水中,成群的金魚、錦鯉時浮時沉,湖面漣漪連綿,這靜中有動的景觀,令人贊嘆。岸邊有一座造型優美的石舫。遙望湖面,則見一塊形態奇特高約三米的石塊屹立于湖中,此石名叫“湖心石”。湖心石周圍有白鵝及鴛鴦在戲水,“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之意境畢現。 群星草堂群體和汾江草廬群體都用松、竹、柳和盆景于以點綴。園中除有十余株古樹外,還種有富嶺南風韻的玉棠春、鷹爪蘭、雞旦花等。正是:“兩處園林都入畫,滿庭蘭玉盡能詩”。 沿著柳樹成行的堤岸走約五分鐘,便到達松竹寮景觀。這里的建筑物以竹、木為基調,顯示出縛紫為扉,列柳成行,一水畫堤的意境,展示珠江三角洲特有的田園風韻,體現造園者追求遠離煩囂、貼近自然的獨特構思。
編輯本段行政區劃名
1.梁園區,是在原縣級商丘市的基礎上新設立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位于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自古就有“豫東門戶”、“中原鎖鑰”之稱,是商丘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 梁園區
全區轄11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960平方公里,人口73萬。商丘市梁園區是經國務院1997年10月批準,在原縣級商丘市的基礎上新設立的一個縣級行政區。位于豫、魯、蘇、皖四省結合部,自古就有“豫東門戶”、“中原鎖鑰”之稱,是商丘市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市委市政府所在地,又是“全國流通體制改革驗區”、“河南省綜合改革試驗區”和“河南省可持續發展試驗區”全區轄11個鄉(鎮),8個街道辦事處,總面積960平方公里,人口73萬。 梁園區
工業經濟發展迅速。全區擁有各類大、中型企業近300家,生產各類產品2000多種,其中型煤機械、牽引鏵犁、精紡毛呢、玉米淀粉、食用酒精、平板玻璃,桐木板材、稀土微機等近100種產品榮獲省、部優產品稱號,有80余種產品打入國際市場,初步形成了輕工、紡織、食品、機械、建材、化工、醬菜等多門類的工業體系。 商業貿易繁榮活躍。梁園區自古以來就是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的物資集散地。近年來,立足營造地緣商貿優勢,積極實施“市場帶動戰略”,初步形成了大流通、大市場、大商貿的格局。 梁園區
區內商業網點縱橫交錯,各類專賣店、連鎖店遍布城區,以大型綜合批發市場“農副產品中心批發市場”、“京隴商貿城”、“梁園市場”、“市場街服裝城”和現代化購物中心天宇商廈、商丘亞細亞商場等為骨干的5000多個商業網點、形成了豫、魯、蘇、皖四省交界處最大的商貿中心。對外貿易發展到30多個國家和地區。 城市建設日新月異,近幾年,先后投資5億元用于城區建設,改善了硬環境。其中投資3億元。 2.梁園鎮,古稱慎城,居肥東腹地。乾隆私訪梁園、七十二眼井和九丈九尺塔為梁園朦上濃郁的歷史色彩;憑借精巧的做工、獨特的配料和別具一格的入口味道使梁園的獅子頭和小鱉久負盛名。解放以來,梁園先后被設為鄉級鎮、區級鎮,1992年撤鄉并鎮后成立了梁園鎮,2006年根據行政區劃調整要求,原梁園鎮、護城鄉、路口鄉合并為新梁園鎮。現在的梁園鎮面積達176平方公里,轄43個村居,8.5萬人,是省發展改革試點鎮,合肥市小城鎮建設綜合試點鎮。梁園鎮交通區位優越,最近處距縣城僅6公里,距省城合肥23公里。省道合肥至蚌埠公路縱貫南北,合徐高速從鎮西部穿過,南望312國道和合寧鐵路,沿梁園至界牌路可直達岱山湖國際旅游度假區。梁園鎮現有耕地115846畝,系傳統農業大鎮,是我縣重要的糧油生產大鎮。近年來,我鎮農業產業結構得到進一步升級優化,農業生產效益大幅提升。目前全鎮共有種植大戶135戶,年出欄生豬75000頭、家禽95萬只,產魚800萬斤,各類林地13500畝。以管灣水庫和鄧崗村垂釣中心為核心的農家樂旅游業正逐步興起。今年1—10月份,全鎮共完成農業生產總值44928萬元,完成固定資產投資1727萬元,實現財政收入670萬元。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較強的市場輻射能力,使梁園鎮自古商賈云集,商貿經久不衰,年均交易額達2億多元。工業強鎮的戰略目標推動梁園成為崛起的工業新鎮,07年元月以來全鎮29家工業企業共實現生產總值14713萬元,規模以上企業產值突破3000萬元。工業產業比重大幅提高,造紙、建材、食品加工等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突現。 梁園鎮
近年來,梁園鎮黨委、政府把加快發展作為第一要務,大力開展招商引資,積極借助外力推動我鎮跨越發展。為了更好地服務我鎮企業,促進企業做大做強,鎮黨委、政府已申報籌建了梁園鎮工業聚集區。梁園工業聚集區坐落于省道合蚌路沿線的路口村,距縣城僅6公里,遠期規劃面積2平方公里,聚集區設區內擬設服裝加工區、機械制造區、倉儲區、食品加工區四個區域。目前區內已完成固定資產投資2000萬元,完成了土地平整、電力、電信(含移動、聯通、小靈通基站)、道路硬化、供排水系統的建設。區內呈“十”字形的水泥硬化道路長2000米。 為完成富民強鎮和千年古鎮騰飛的歷史重任,鎮黨委政府在緊抓工業發展的同時,注重農業和商業的協調進步。緊緊依靠科技進步,扎實推進農業結構的調整和升級;以文明創建為契機,促進商貿軟硬環境的進一步改善。今天的梁園正蓄勢待發,明天的梁園必將奮力崛起。這里是一片希望的熱土,這里有無盡的舞臺,這里有八萬熱情開放的梁園人期盼與四面八方的來客攜手共進! 梁園歷史悠久,從已查明的古村落遺址來看,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在此勞動生息。夏商時,為淮夷之地。春秋戰國時屬楚國之域。秦屬九江郡。漢武帝時始設逡遒縣。南北朝時梁園為南朝劉宋所占,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將當時設在穎上縣江口集慎縣喬置于梁園,縣治設于梁園。南朝,劉南汝陽郡、陳梁郡,郡治均設梁園。南宋紹興三十三年(1162年),因避孝宗皇帝趙夾(音同慎)之諱,改慎縣為梁縣。時轄現在肥東大部份地區和定遠、全椒、巢縣小部份地區。明洪武初年,梁縣并入合肥縣,為合肥之梁鄉,仍在梁園設巡檢司衙門。清代末,梁園尚有文、武衙門。1949年1月21日合肥解放,2月1日,將合肥縣析為合肥市、肥東縣和肥西縣。2月3日,中共肥東縣委、縣政府在撮鎮四大戶村正式宣布成立,遂將縣政府始設于梁園,同年3月遷入店埠。1950年改為鄉級鎮,1984年為區級鎮,梁園區公所、鎮政府、鄉政府均在此治所。同時,在抗日戰爭時期,合肥縣政府在梁園設立辦事處,為抗戰征集糧草,募捐錢財。
編輯本段人物——梁園
名廚
梁園,廣東名廚。上個世紀30年代曾代表中國參加紐約國際烹飪賽會,憑借一道全蒸宴一舉奪魁,中國菜首次揚威國際,梁園也榮獲“世界廚王”的稱號。紐約的食評家紛紛稱贊梁師傅的蒸菜廚藝是“蒸汽魔術”,中國蒸菜也被稱為“中華一絕”。
藝術家
梁園,北京道家書畫藝術委員會委員、四川省書畫研究院研究員、中國女藝術家協會會員、慧園齋齋主。 梁園
又名梁玉萍,號智光。一九六三年生于四川省成都市書香世家,自幼喜愛書畫藝術,一生視繪畫于生命中不可缺少的—部分。 一九九六年定居在北京,早年在成都曾從事美術教育,有多篇(幅)文學、攝影、繪畫作品見書報、刊物。畢業于四川省成都市瀚林藝術學院國畫系,擅長人物,兼花鳥山水。受教于名師中國美協理事朱理存、中國畫委員會副會長郭汝愚、四川省美協理事羅智慧、巫成金、李青稞等老師。 作品多次參加國內外大展,并獲獎。被多家單位、賓館及海內外收藏。有數幅佛像繪畫作品被中國九大名寺收藏。
平面模特
姓名:梁園 梁園
[2]性別:男 年齡:25 身高:186cm 體重:77kg 三圍:99 79 99 拍攝經歷: 電視廣告:大寶雪膚活力霜、中國移動、全球通、sk公益廣告。 瑞恩珠寶 央視2套片頭、教育3片頭、蒙牛、北方汽修、中國石化、大眾汽車、惠普、PICC等。 雜志:《 時尚健康》《健康之友》《瑞麗》《都市主婦》《商界時尚》《青春期健康》《數碼時尚》《精品購物指南》等。 平面: 伊利牛奶、 中國移動、 建行龍卡、 索愛手機、三星手機、三星mp3、 聯想電腦等。 服裝畫冊: 歌杰斯羽絨服、韓國青青草服飾、tt's戶外休閑服。 車展:東風標致、 大眾斯柯達
古詩梁園吟的原文翻譯
《梁園吟》是唐代偉大詩人李白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古詩梁園吟的原文翻譯,我們來看看下文。
《梁園吟》作品介紹
《梁園吟》的作者是李白,被選入《全唐詩》的第166卷。《梁園吟》是唐代偉大詩人詩仙李白成熟期的代表作之一。此詩大致可劃分為大致相等的兩部分,前半偏重敘事,后半偏重抒情。前半追述了詩人離開國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向東來到梁園(今河南商丘)做客,和朋友在梁園飲酒抒懷的過程;后半主要是面對荒涼頹圮的梁園,抒發了今昔變遷的滄桑感,間接抒發出詩人對唐王朝衰落的隱憂。
《梁園吟》原文
梁園吟
作者:唐·李白
我浮黃河去京闕,掛席欲進波連山。
天長水闊厭遠涉,訪古始及平臺間。
平臺為客憂思多,對酒遂作梁園歌。
卻憶蓬池阮公詠,因吟“淥水揚洪波”。
洪波浩蕩迷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
人生達命豈暇愁,且飲美酒登高樓。
平頭奴子搖大扇,五月不熱疑清秋。
玉盤楊梅為君設,吳鹽如花皎白雪。
持鹽把酒但飲之,莫學夷齊事高潔。
昔人豪貴信陵君,今人耕種信陵墳。
荒城虛照碧山月,古木盡入蒼梧云。
梁王宮闕今安在?枚馬先歸不相待。
舞影歌聲散綠池,空馀汴水東流海。
沉吟此事淚滿衣,黃金買醉未能歸。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
歌且謠,意方遠,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梁園吟》注釋
1、京闕:本指皇宮,這里借指京城。
2、掛席:即揚帆行船。
3、平臺:梁孝王所筑。《漢書》顏師古注:如淳曰:“平臺在大梁東北,離宮所在也。”師古曰:“今其城東二十里所有故臺基,其處寬博,故俗云平臺也。按,平臺在這里借指梁園。
4、卻憶二句:謂想起阮籍當年在此寫的《詠懷詩》,內心哀傷,一片迷茫。阮籍《詠懷詩》: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淥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走**橫馳,飛鳥相隨翔。是時鶉火(星宿名)中,日月正相望。朔風厲嚴寒,陰氣下微霜。羈旅無儔匹,俯仰懷哀傷。蓬池,古澤藪名,在大梁。故址在今河南開封東南。
4、舊國:指西漢諸侯國大梁城。
5、人生句:言能看透命運,哪有時間去發愁。達命:猶知命。
6、平頭奴子:不戴冠巾的奴仆。
7、玉盤句:意謂以玉盤盛楊梅,這是人家給你(我)準備的。把“我”說成“君”(你),是站在主人的立場上說的。李煜的“問君能有幾多愁”,就是這種用法。
8、吳鹽:吳地所產之鹽,以潔白著稱,為四方所食。
9、莫學句:謂不必向伯夷和叔齊效仿高潔。事,從事。
10、昔日句:言昔日信陵君曾經豪雄富貴一時。據《史記·信陵君列傳》:魏公子無忌,封信陵君,仁而下士,士無賢不肖皆謙而禮交之,不敢以其富貴驕士。士以此方數千里爭往交之,致食客三千人。諸侯以公子賢,多客,不敢加兵謀魏。后竊兵符,奪晉鄙兵,擊秦救趙。又率五國之兵,破秦軍于河外,乘勝逐秦軍至函谷關,抑秦兵,秦兵不敢出,當是時,公子威震天下。
11、古木句:字面意思是大梁城為云霧所籠罩而看不清楚。言外之意是說,大梁的歷史人物不僅一一死去,就連他們的遺跡(包括墳墓、城池、宮闕)也看不到。《藝文類聚》:《歸藏》曰:有白云出自蒼梧,入于大梁。
12、枚、馬句:謂梁孝王的門客枚乘、司馬相如等人也早早離去,暗指他們早早死去。
13、汴水:古水名。《漢書·地理志》作卞水。《后漢書》始作汴渠。隋開通濟渠,所經滎陽至開封的一段,原為古汴水,故稱汴河。
14、連呼句:謂自己十分投入地玩博戲。五白,古代博戲的采名,五木制,上黑下白,擲得五子皆黑,叫盧,最貴;其次五子皆白。六博,即六簙,古代一種擲采(博具呈現的花色)下棋的游戲。
15、分曹句:謂分班比賽喝酒,以這種方式打發光陰。分曹,分班。酣,飲酒盡興。馳暉,亦作馳輝,飛馳的光陰。散文句式應是“分曹賭酒,酣于馳暉”。
16、歌且謠,意方遠:謂在歌唱中,產生了高遠的志向。《詩·魏風·園有桃》:心之憂矣,我歌且謠。毛傳曰:曲和樂曰歌,徒歌曰謠。即配曲而歌謂歌,清唱謂謠。歌、謠,這里都泛指歌唱。
17、東山二句:詩人自謂欲效仿晉朝謝安,東山再起,報效國家和人民,還為時不晚。《世說新語·排調》:謝公在東山,朝命屢降而不動,后出為桓宣武(桓溫)司馬,將發新亭,朝士咸出瞻送。高靈時為中丞,亦往相祖(餞行)。先時,多少飲酒,因倚如醉,戲曰:“卿屢違朝旨,高臥東山,諸人每相與曰:‘安石不肯出,將如蒼生何?’今亦蒼生將如君何?”謝笑而不答。蒼生,即百姓。
《梁園吟》翻譯
我乘船由黃河離開京城,一路上黃濤洶涌,雪浪如山,帆船如葉。
航程長,水遙闊,使人生厭,終于到達宋州(今河南商丘)的平臺,這是古梁園的遺跡。
在平臺作客依然愁思不斷,對酒高歌,即興來它首《梁園歌》。
回憶起阮籍的哀吟:“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淥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羈旅無儔匹,俯仰懷哀傷。”
路途遙遠,風沙迷茫,何時才能西歸京城。
人各有命,天命難違,必須豁達,不必憂愁,且登高樓邊賞風景邊飲美酒,再讓歌女唱我的小曲。
還有剪著小平頭的小奴搖扇子,炎熱的五月就如同十月金秋,一點不熱。
侍女為你端上盛滿楊梅的玉盤,再為你端上花皎白雪的吳鹽。
沾白鹽飲美酒,人生不得意也要盡歡,別學周朝的夷齊品行高潔,不食周粟,我拿著皇上的金子買酒喝。
以前這附近有個瀟灑豪勇的主人名叫信陵君,如今他的墳地卻被人耕種,可見權力風流是空。
你看現在這梁園,月光虛照,院墻頹敗,青山暮暮,只有古木參天,飄掛流云。
當時豪奢的梁園宮闕早已不復存在,當時風流倜儻的枚乘、司馬相如那去了?
當時的舞影歌聲那去了?均付池中綠水,只剩下汴水日夜東流到海不復回。
想起那些窩囊事就淚流滿面,現在有了錢,可是沒有顏面回家見親人。
有錢咱就賭,邊賭邊喝多痛快,及時行樂,看太陽走得快,還是我的錢輸得快。
唱起那傷心的歌謠,寄托我深遠的心緒,歸去東山高臥,也許還會時來運轉,到時候還有機會挽救天下百姓。
《梁園吟》題解
梁園,也稱梁苑,一名兔園,西漢梁孝王所建園囿,供游賞馳獵、接待賓客。司馬相如、枚乘、鄒陽等文士在這里皆為座上客。也稱東苑。《漢書·三王傳》:孝王,(竇)太后少子,愛之,賞賜不可勝道。于是梁孝王筑東苑,方三百余里,廣(擴大)睢陽城七十里,大治宮室,自宮連屬于平臺三十余里。
《梁園吟》賞析
這首詩一名《梁苑醉酒歌》,寫于公元744年(天寶三載)詩人游大梁(今河南開封一帶)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時候。梁園,一句梁苑,漢代梁孝王所建;平臺,春秋時宋平公所建。這兩個遺跡,在唐時宋州(今河南商丘)。李白是離長安后來到這一帶的。三年前,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滿懷理想,奔向長安。結果不僅抱負落空,立腳也很艱難,終于被唐玄宗“賜金放還”(《新唐書》本傳)。由希望轉成失望,這在一個感情強烈的浪漫主義詩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濤,是可以想見的。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就是把這一轉折中產生的激越而復雜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動形象地抒發出來。讀者好像被帶入天寶年代,親耳聆聽詩人的傾訴。
從開頭到“路遠”句為第一段,抒發作者離開長安后抑郁悲苦的情懷。離開長安,意味著政治理想的挫折,不能不使李白感到極度的苦悶和茫然。然而這種低沉迷惘的情緒,詩人不是直接敘述出來,而是融情于景,巧妙地結合登程景物的描繪,自然地流露出來。“掛席欲進波連山”,滔滔巨浪如群峰綿亙起伏,多么使人厭憎的艱難行程,然而這也正是作者腳下坎坷不平的人生途程。“天長水闊厭遠涉”,萬里長河直伸向縹緲無際的天邊,多么遙遠的前路,然而詩人的希望和追求也正像這前路一樣遙遠和渺茫。在這里,情即是景,景即是情,情景相生,傳達出來的情緒含蓄而又強烈,一股失意厭倦的情緒撲人,讀者幾乎可以感覺到詩人沉重、疲憊的步履。這樣的筆墨,使本屬平鋪直敘的開頭,不僅不顯得平淡,而且造成一種濃郁的氣氛,籠罩全詩,奠定了基調,可謂起得有勢。
接著詩筆層折而下。詩人訪古以遣愁緒,而訪古徒增憂思;作歌以抒積郁,心頭卻又浮現阮籍的哀吟:“徘徊蓬池上,還顧望大梁。淥水揚洪波,曠野莽茫茫。……羈旅無儔匹,俯仰懷哀傷。”(《詠懷詩》)今人古人,后先相望,遭遇何其相似!這更加觸動詩人的心事,不禁由阮詩的蓬池洪波又轉向浩蕩的黃河,由浩蕩的黃河又引向迷茫不可見的長安舊國。“路遠西歸安可得!”一聲慨嘆含著對理想破滅的無限惋惜,道出了憂思糾結的根源。短短六句詩,感情回環往復,百結千纏,表現出深沉的憂懷,為下文作好了鋪墊。
從“人生”句到“分曹”句為第二段。由感情方面說,詩人更加激昂,苦悶之極轉而為狂放。由詩的徑路方面說,改從排解憂懷角度著筆,由低徊掩抑一變而為曠放豪縱,境界一新,是大開大闔的章法。詩人以“達命”者自居,對不合理的人生遭遇采取藐視態度,登高樓,飲美酒,遣愁放懷,高視一切。奴子搖扇,暑熱成秋,環境宜人;玉盤鮮梅,吳鹽似雪,飲饌精美。對此自可開懷,而不必象伯夷、叔齊那樣苦苦拘執于“高潔”。夷齊以薇代糧,不食周粟,持志高潔,士大夫們常引以為同調。這里“莫學”兩字,正可看出詩人理想破滅后極度悲憤的心情,他痛苦地否定了以往的`追求,這就為下文火山爆發一般的憤激之情拉開了序幕。
“昔人”以下進入了情感上劇烈的矛盾沖突中。李白痛苦的主觀根源來自對功業的執著追求,這里的詩意便象洶涌的波濤一般激憤地向功業思想沖刷過去。詩人即目抒懷,就梁園史事落墨。看一看吧,豪貴一時的魏國公子無忌,今日已經丘墓不保;一代名王梁孝王,宮室已成陳跡;昔日上賓枚乘、司馬相如也已早作古人,不見蹤影。一切都不耐時間的沖刷,煙消云散,功業又何足系戀!“荒城”二句極善造境,冷月荒城,高云古木,構成一種凄清冷寂的色調,為遺跡荒涼做了很好的烘托。“舞影”二句以蓬池、汴水較為永恒的事物,同舞影歌聲人世易于消歇的事物對舉,將人世飄忽之意點染得十分濃足。如果說開始還只是開懷暢飲,那么,隨著感情的激越,到這里便已近于縱酒顛狂。呼五縱六,分曹賭酒,簡單幾筆便勾畫出酣飲豪博的形象。“酣馳暉”三字寫出一似在同時間賽跑,更使汲汲如不及的狂飲情態躍然紙上。
否定了人生積極的事物,自不免消極頹唐。但這是有激而然。狂放由苦悶而生,否定由執著而來,狂放和否定都是變態,而非本志。因此,愈寫出狂放,愈顯出痛苦之深;愈表現否定,愈見出系戀之摯。劉熙載說得好:“太白詩言俠、言仙、言女、言酒,特借用樂府形體耳。讀者或認作真身,豈非皮相。”(《藝概》卷二)正因為如此,詩人感情的旋律并沒有就此終結,而是繼續旋轉升騰,導出末段四句的高潮:總有一天會象高臥東山的謝安一樣,被請出山實現濟世的宏愿。多么強烈的期望,多么堅定的信心!李白的詩常夾雜一些消極成分,但總體上并不使人消沉,就在于他心中永遠燃燒著一團火,始終沒有丟棄追求和信心,這是十分可貴的。
這首詩,善于形象地抒寫感情。詩人利用各種表情手段,從客觀景物到歷史遺事以至一些生活場景,把它如觸如見地勾畫出來,使人感到一股強烈的感情激流。讀者好像親眼看到一個正直靈魂的苦悶掙扎,沖擊抗爭,從而感受到社會對他的無情摧殘和壓抑。
清人潘德輿說:“長篇波瀾貴層疊,尤貴陡變;貴陡變,尤貴自在。”(《養一齋詩話》卷二)這首長篇歌行體詩可說是一個典范。它隨著詩人感情的自然奔瀉,詩境不停地轉換,一似夭矯的游龍飛騰云霧之中,不可捉摸。從抑郁憂思變而為縱酒狂放,從縱酒狂放又轉而為充滿信心的期望。波瀾起伏,陡轉奇兀,愈激愈高,好像登泰山,通過十八盤,躍出南天門,踏上最高峰頭,高唱入云。
《梁園吟》作者介紹
李白(701年2月28日-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詩人,有“詩仙”之稱,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漢族,出生于西域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托克馬克),5歲隨父遷至劍南道之綿州(巴西郡)昌隆縣(712年更名為昌明縣,今四川綿陽江油市青蓮鄉),祖籍隴西郡成紀縣(今甘肅平涼市靜寧縣南)。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陽)。存世詩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難》、《行路難》、《夢游天姥吟留別》、《將進酒》等詩篇,有《李太白集》傳世。762年病逝于安徽當涂,享年61歲。更多古詩欣賞文章敬請關注“可可詩詞頻道”的李白的詩全集欄目。()
李白的詩歌創作帶有強烈的主觀色彩,主要表現為側重抒寫豪邁氣概和激昂情懷,很少對客觀事物和具體時間做細致的描述。灑脫不羈的氣質、傲視獨立的人格、易于觸動而又易爆發的強烈情感,形成了李白詩抒情方式的鮮明特點。他往往噴發式的,一旦感情興發,就毫無節制的奔涌而出,宛若天際的狂飆和噴溢的火山。他的想象奇特,常有異乎尋常的銜接,隨情思流動而變化萬端。
求李白《七古?梁園吟》: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兩句詩的賞析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的意思是:就像當年謝安東山高臥一樣,一旦時機已到,再起來大濟蒼生,時猶未為晚也!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這兩句用了東晉謝安的典故,表達了李白隱居山林后濟世蒼生的志向和抱負。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出自唐代作家李白的《梁園吟》。
原文選段:
連呼五白行六博,分曹賭酒酣馳暉。
歌且謠,意方遠。
東山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譯文:
或呼白喊黑,一擲干金;戴分曹賭酒,以遣時日。
我且歌且謠,暫以為隱士,但仍寄希望于將來。
就像當年謝安東山高臥一樣,一旦時機已到,再起來大濟蒼生,時猶未為晚也!
擴展資料:
寫作背景:
這首詩寫于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詩人游大梁(今河南開封一帶)和宋州(州治在今河南商丘)的時候。天寶元年(741年),他得到唐玄宗的征召,奔向長安。結果被唐玄宗“賜金放還”,離開長安,“浮黃河”以東行,到了梁宋之地,寫下此詩。
這首詩,善于形象地抒寫感情。詩人利用各種表情手段,從客觀景物到歷史遺事以至一些生活場景,把它如觸如見地勾畫出來,使人感到一股強烈的感情激流。讀者好像親眼看到一個正直靈魂的苦悶掙扎,沖擊抗爭,從而感受到社會對他的無情摧殘和壓抑。
李白入長安到出長安,由希望轉成失望,這在一個感情強烈的浪漫主義詩人心中所引起的波濤,是可以想見的。這首詩的成功之處,就是把這一轉折中產生的激越而復雜的感情,真切而又生動形象地抒發出來。讀者好像被帶入天寶年代,親耳聆聽詩人的傾訴。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為“詩仙”。祖籍隴西成紀(待考),出生于西域碎葉城,4歲再隨父遷至劍南道綿州。李白存世詩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傳世。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