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叫銷暑(銷暑的意思)
今天給各位分享為什么叫銷暑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銷暑的意思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xiàn)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xiàn)在開始吧!
白居易銷暑全詩翻譯銷暑全詩白話文
譯文:
怎么消除煩人的酷暑?端正坐在一庭院中。
庭院中沒有高大之物,窗戶吹進縷縷清風。
內(nèi)心平靜熱意自然散,室內(nèi)空蕩涼氣生成。
這樣的時候怡然自得,哪里還和別人一樣。
原文:
《銷暑》
白居易(唐)
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擴展資料:
《銷暑》賞析
這首詩《銷暑》既給我們介紹了消除酷暑的方法,也給我們展示了人生哲學。炎炎夏日,何以銷暑?白居易認為,“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夏天里,我們內(nèi)心要平靜,要寧靜,不要有太多的欲望,不要煩躁。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要簡潔,干凈,不要有太多的“俗物”,做到“室空”。這是告訴了我們銷暑的方法。
怎樣才能做到"心靜"?要“眼前無長物”。沒有過多過高的物質(zhì)追求,摒除生活中沒有必要的欲望和追求,這樣才能做到心靜。
心靜的人煩惱少了,自然不會煩躁,才能體會到“此時身自得”。這樣的生活哲理,可能一般的人體會不到,所以作者最后發(fā)出了“更難與人同”的感嘆。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什么意思
意思是:如何才能消除暑熱,只要在院子里坐著。不想別的事,靜下心來,就會感覺窗子有清風吹來。
出自唐代白居易的《消暑詩》。
原文:
何以消煩暑,端坐一院中。
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
散熱由心靜,涼生為室空。
此時身自保,難更與人同。
譯文:
如何才能消除暑熱,只要在院子里坐著。不想別的事,靜下心來,就會感覺窗子有清風吹來。心靜了,熱自然就散了,消失了。要想清涼,保持室內(nèi)通風,自然涼爽。過多欲念牽引的身心是一個煩躁的身心,皆由煩躁生,只有遠離酒色財氣,心才能進入一方靜謐的世界。
擴展資料
俗話說:“心靜自然涼”,古人留下了很多消暑的詩詞。
1、《晚夏》——南朝徐勉
夏景厭房櫳,促席玩花叢。
荷陰斜合翠,蓮影對分紅。
此時避炎熱,清樽獨未空。
譯文:夏天悶熱的房屋讓人厭煩,夜晚從房屋來到花叢中,席地而坐。團團綠荷斜映水中,碧綠的水色和青翠的荷色,合為一體,亭亭紅蓮倒影水里,水上的蓮花和水中的蓮影,對分紅艷。這個時候在河畔納涼避暑,不停地喝著美酒,十分逍遙愜意。
2、《夏日山中》——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露頂灑松風。
譯文:懶得搖動白羽扇來祛暑,披散頭發(fā)悠然自得的呆在蒼翠樹林中。
將解下的頭巾掛在石壁上,任由松樹間的涼風吹過頭頂。
3、《憶王孫·夏詞》——宋代李重元
風蒲獵獵小池塘,過雨荷花滿院香。
沈李浮瓜冰雪涼,竹方床,針線慵拈午夢長。?
譯文:小池塘里,風中的水草獵獵有聲,雨后的荷花更散發(fā)出沁人的芬芳,使得滿院都是荷花的香味。享用著投放在井里用冷水鎮(zhèn)的李子和瓜,真象冰雪一樣涼。竹制的方床上,誰還有心思去拿針線做女工呢?沒了汗,有了倦,美美地睡上一個午覺,應該是很愜意的事情。
4、《納涼》——宋代秦觀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譯文: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圣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泌人心脾。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白居易
大暑節(jié)氣的古詩詞
《大暑》曾幾,赤日幾時過,清風無處尋。經(jīng)書聊枕籍,瓜李漫浮沉。蘭若靜復靜,茅茨深又深。炎蒸乃如許,那更惜分陰。
《銷夏》白居易,何以銷煩暑,端居一院中。眼前無長物,窗下有清風。熱散由心靜,涼生為室空。此時身自得,難更與人同。
《夏日》韋應物,已謂心苦傷,如何日方永。無人不晝寢,獨坐山中靜。悟澹將遣慮,學空庶遺境。積俗易為侵,愁來復難整。
《夏夜嘆》杜甫,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腸。安得萬里風,飄_吹我裳。昊天出華月,茂林延疏光。仲夏苦夜短,開軒納微涼。
為什么叫銷暑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于銷暑的意思、為什么叫銷暑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