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古代詩歌悼古詩有哪些 古代悼詩詞

過分想念2023-04-15 19:10歷史43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古代詩歌悼古詩有哪些,以及古代悼詩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描寫悼亡的古詩詞大全

【 #詩詞鑒賞# 導語】“哀祭”和“悼亡”都是生者祭奠、悼念死者的文字,但從文體分類的角度看,“哀祭”屬于文的范圍,而“悼亡”則歸于詩詞。下面 無 就給大家分享下描寫悼亡的古詩詞大全,歡迎閱讀!

描寫悼亡的古詩詞篇一

1、《鷓鴣天》

宋·賀鑄攔顫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曦。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2、《離思·其四》

唐·元稹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3、《詩經·邶風·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4、《為薛臺悼亡》

唐·白居易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傷神。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5、《悼亡詩》

南朝·沈約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簾屏既毀撤,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6、《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宋·蘇軾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

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

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

相顧無言,唯有淚千行。

料得年年斷腸處,明月夜,短松崗。

描寫悼亡的古詩詞篇二

《述國亡詩》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花蕊夫人。其古詩全文如下:

君王城上豎降旗,妾在深宮那得知。

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

【翻譯】

此詩寫得很有激情,表現出亡國的沉痛和對誤國者的痛切之情;更寫得有個性,活現出一個活潑潑有性格的女性形象。詩人以女子身份罵人枉為男兒,就比一般有力,個性色彩鮮明。就全詩看,有前三句委婉含蓄作鋪墊,雖潑辣而不失委婉,非一味發露、缺乏情韻之作可比。

《悼亡姬》作者為唐朝文學家韋莊。其古詩全文如下:

鳳去鸞歸不可尋,十洲仙路彩云深。

若無少女花應老,為有姮娥月易沈。

竹葉豈能消積恨,丁香空解結同心。

湘江水闊蒼梧遠,何處相思弄舜琴。

《傷遼東戰亡》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李世民。其古詩詞全文如下:

鑿門初奉律,仗戰始臨戎。

振鱗方躍浪,騁翼正凌風。

未展六奇術,先虧一簣功。

防身豈乏智,殉命有馀忠。

《為薛臺悼亡》作者為唐朝文學家白居易。其古詩全文如下:

半死梧桐老病身,重泉一念一傷神。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翻譯】

一邊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樹一邊是久病的身軀,每當想到簡中敗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傷。夜晚手拉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園中,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沒有看見任何人。

《宿城南亡友別墅》作者為唐朝文學家溫庭筠。其古詩全文如下:

水流花落嘆浮生,又伴游培消人宿杜城。

還似昔年殘夢里,透簾斜月獨聞鶯。

《金縷曲·亡婦忌日有感》作者為清朝文學家納蘭性德。其古詩全文如下:

此恨何時已。滴空階、寒更雨歇,葬花天氣。三載悠悠魂夢杳,是夢久應醒矣。料也覺、人間無味。不及夜臺塵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釵鈿約,竟拋棄。

重泉若有雙魚寄。好知他、年來苦樂,與誰相倚。我自中宵成轉側,忍聽湘弦重理。待結個、他生知已。還怕兩人俱薄命,再緣慳、剩月零風里。清淚盡,紙灰起。

《南鄉子·為亡婦題照》作者為清朝文學家納蘭性德。其古詩全文如下:

淚咽卻無聲,只向從前悔薄情。憑仗丹青重省識,盈盈,一片傷心畫不成。

別語忒分明,午夜鶼鶼夢早醒。卿自早醒儂自夢,更更,泣盡風檐夜雨鈴。

【翻譯】

熱淚雙流卻飲泣無聲,只是痛悔從前沒有珍視你的一往深情。想憑藉丹青來重新和你聚會,淚眼模糊心碎腸斷不能把你的容貌畫成。

離別時的話語還分明在耳,比翼齊飛的好夢半夜里被無端驚醒。你已自早早醒來我卻還在夢中,哭盡深更苦雨風鈴聲聲到天明。

《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作者為宋朝文學家蘇軾。其全文如下: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描寫悼亡的古詩詞篇三

《半死桐·重過閶門萬事非》作者為唐朝文學家賀鑄。其古詩全文如下: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翻譯】

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能與我同歸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

原野上,綠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我流連于舊日同棲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今后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

《離思》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元稹。其古詩全文如下: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翻譯】

曾經觀看過茫茫的大海,對那小小的細流,是不會看在眼里的。除了巫山上的彩云,其他所有的云彩,都不足觀。我即使走到盛開的花叢里,也毫不留心地過去,懶得回頭觀看。只希望余生能以修道來緩解對你的思念。

《遣悲懷三首·其一》出自唐詩三百首全集,其作者為唐朝文學家元稹。古詩全文如下:

謝公最小偏憐女,自嫁黔婁百事乖。

顧我無衣搜藎篋,泥他沽酒拔金釵。

野蔬充膳甘長藿,落葉添薪仰古槐。

今日俸錢過十萬,與君營奠復營齋。

【翻譯】

她如謝公最偏愛的小女兒,嫁給我這貧士百事不順心。見我無衣衫到處翻箱倒柜,求她買酒就拔下頭上金釵。野蔬豆葉充饑她吃得甘美,靠古槐落葉當柴也無怨言。今天我的俸錢已超過十萬,只能為你辦祭品燒些紙財。

《沈園二首其一》作者為宋朝詩人陸游。其古詩全文如下: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非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曾是驚鴻照影來。

【翻譯】

城墻上的角聲仿佛也在哀痛,沈園已經不是原來的亭臺池閣。那座令人傷心的橋下,春水依然碧綠,當年這里我見到她美麗的側影驚鴻一現。

十大著名悼亡詩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對古詩都再熟悉不過了吧,古詩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又稱古體詩或古風。那大鍵些被廣泛運用的古詩都是什么樣子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古代十大悼念詩詞,僅供參考,歡滾派巧迎大家閱讀。

1、第一首——《詩經·唐風·葛生》之:百歲之后,歸於其居!百歲之后,歸於其室!追悼詞

葛生——詩經·唐風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歲之后,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2、第二首——《詩經·邶風·綠衣》之: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衣——詩經·邶風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3、第三首——魏晉·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悼亡詩——潘岳·魏晉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羨明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悼念古詩

清明時節,你是否會憶起他們?那些離開的親人!僅以這些經典的悼念古詩,獻給我逝去親人,寄托我的哀思!

第一首——《詩經·唐風·葛生》

葛生蒙楚,蘞蔓于野。

予美亡此。誰與獨處!

葛生蒙棘,蘞蔓于域。

予美亡此。誰與獨息!

角枕粲兮,錦衾爛兮。

予美亡此。誰與獨旦!

夏之日,冬之夜。

百歲之后,歸於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

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譯文】:

葛生長覆蓋住荊條,蘞蔓生在田野。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居處?

葛生長覆蓋酸棗樹,蘞蔓生在墳頭。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睡眼?

角枕燦爛啊,錦緞被子鮮明啊。

我的愛人葬身此地,誰來陪伴孤獨的白日?

夏季的天酷長,冬季的夜漫漫。

只有百年以后,到這兒共同居住!

冬季的夜漫漫,夏季的天酷長。

只有百年以后,到這兒共冊圓同居住!

【背景】:

這首詩被后人認為歲姿告是‘悼亡詩之祖’。關于這首《葛生》的主旨,歷代學者多有爭議。至清郝懿行首先揭示了“角枕”、“錦衾”為收殮死者的用具,指出:“《葛 生》,悼亡也。”今人多取其說。顯然,憑“亡此”、“于域”、“角枕”、“錦衾”、“其居”、“其室”、“獨處”、“獨息”、“獨旦”等詞語證本詩悼亡之 旨,是有說服力的。

后世對這首詩評價極高,今人認為本篇“不僅知為悼亡之祖,亦悼亡詩之絕唱也”(朱守亮《詩經評釋》),又認為“后代潘岳、元稹的悼亡詩杰作”,“不出此詩窠臼”(周蒙、馮宇《詩經百首譯釋》)。就本詩的藝術魅力和對后世悼亡詩歌的創作影響而言,這種評價是當之無愧的。

詩從葛藤寫起,或者正是墳墓之地,觸動情思,兩相分離各自獨處,倍感傷心。詩寫亡人的獨處無人陪伴,正是為了寫活著的人的孤獨無親,從而見出生前的相親相愛,同心同德,以致于發出死后同穴的悲號。詩反復抒寫無法忍受的獨處的時日,都是為了表達當初同處和和諧美好。《葛生》可以被看作是中國悼亡詩的濫觴,那 生死不渝的愛情絕唱,可以穿越時空,成為每個時代人們心中的夢想與期許。

第二首——《詩經·邶風·綠衣》

綠兮衣兮,綠衣黃里。

心之憂矣,曷維其已!

綠兮衣兮,綠衣黃裳。

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綠兮絲兮,女所治兮。

我思古人,俾無訧兮!

絺兮绤兮,凄其以風。

我思古人,實獲我心!

【譯文】: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面子黃里子。

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止!

綠衣裳啊綠衣裳,綠色上衣黃下裳。

心憂傷啊心憂傷,什么時候才能忘!

綠絲線啊綠絲線,是你親手來縫制。

我思亡故的賢妻,使我平時少過失。

細葛布啊粗葛布,穿上冷風鉆衣襟。

我思亡故的賢妻,實在體貼我的心。

【背乎明景】:

這首詩同樣被一些學者認為是中國第一首‘悼亡詩’,和《葛生》一樣,其在中國詩歌史上是否歸屬悼亡范疇亦有爭論。舊說謂詩的主旨是衛莊姜傷己,《毛詩序》 云:“妾上僭,夫人失位,而作是詩也。”朱熹《詩集傳》云:“莊公惑于嬖妾,夫人莊姜賢而失位,故作此詩。”但后世多家注本均點其悼亡之音,同《葛生》均 奉為悼亡詩經典。

`

這是一首懷念亡故妻子的詩。睹物思人,是悼亡懷舊中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現象。一個人剛剛從深深的悲痛中擺脫,看到死者的衣物用具或死者所制作的東西,便又喚起剛剛處于抑制狀態的興奮點,而重新陷入悲痛之中。

這首詩在文學史上有較大的影響。晉潘岳《悼亡詩》很出名,其實在表現手法上是受《綠衣》影響的。如其第一首“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流芳未及歇,遺掛猶 在壁”、“寢興何時忘,沉憂日盈積”等,實《綠衣》第一、二章意;再如元稹《遣悲懷》,也是悼亡名作,其第三首云:“衣裳已施行看盡,針線猶存未忍開。” 全由《綠衣》化出。可見此詩在表現手法上實為后代開無限法門。

第三首——魏晉·潘岳《悼亡詩》三首之一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

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

僶勉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

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

悵恍如或存,回惶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

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

寢息何時忘,沉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作者】:

潘岳(247年-300年):字安仁,世稱潘安,我國晉代著名文學家。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容止》:“潘岳妙有姿容,好神情。少時挾彈出洛陽道,婦人遇者,莫不連手共縈之。”劉孝標注引《語林》:“安仁至美,每行,老嫗以果擲之滿車。” 他少年時即以才穎見稱鄉里,十二歲即能行文作詩,被鄉里稱為奇童。作為西晉文學的代表,潘安往往與陸機并稱,古語云“陸才如海,潘才如江”。

【背景】:

據說,潘岳的妻子楊氏是西晉書法家戴侯楊肇的女兒。潘、楊兩家原是世交,潘岳十二歲時第一次見到楊氏的父親楊肇,楊肇很喜歡這個聰穎過人的美少年,便把自 己的大女兒許配給了他。潘岳十二歲時與楊氏訂婚,結婚之后,夫妻兩人大約共同生活了二十多年,楊氏于晉惠帝元康八年(298年)卒,當時不到五十歲。潘岳 夫婦感情很好,楊氏去世后,潘岳除過《悼亡詩》三首外,還有《楊氏七哀詩》等。

【另注】:

潘安以前,中國古代文學并無‘悼亡’一說,正是潘安所做《悼亡》三首,開中國悼亡詩歌之先河。《辭源》對“悼亡”的解釋:“晉潘岳妻死,賦《悼亡》詩三 首,后因稱喪妻為悼亡。”該辭典也收“潘岳”條,其釋文中有:“工詩賦,辭藻艷麗,長于哀誄之體,《悼亡》詩三首最著名”的內容。

第四首——南朝·沈約《悼亡詩》

去秋三五月,今秋還照梁。 今春蘭蕙草,來春復吐芳。

悲哉人道異,一謝永銷亡。 屏筵空有設,帷席更施張。

游塵掩虛座,孤帳覆空床。 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者傷!

【作者】:

沈約(441年-513年):南朝梁文學家,字休文。詩風浮靡,著意雕飾,與謝朓、王融等皆注重聲律,時號“ 永明體”。所創“ 四聲八病”之說,在聲律方面為詩歌創作做了許多規定,對五言古體詩向律詩的轉變有一定影響。曾據何承天、徐爰等宋史舊本,稍加更益,撰成《宋書》。所著有 《四聲譜》、《齊紀》、《沈約集》等,已佚。明人輯有《沈隱侯集》。

【背景】:

這首詩是沈約為悼念亡妻而作。沈約詩最突出的特點便是‘清怨’,這首詩集中體現了沈約的清怨之風。詩的前半以大自然的永恒來反襯人生易逝、一去不返的悲 哀;后半將悲傷的情感同凄涼的環境融為一處,情狀交現,悲愴靡加。沈約的這首悼亡詩對后世以離別哀亡的為題材的詩詞作品有較大影響。把南朝之前類似作品的 哀而不傷(如潘安《悼亡詩》)的境界真正推向哀傷并茂的新境界。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關于‘沈腰’之說。《梁書·沉約傳》載:沉約與徐勉素善,遂以書陳情于勉,言己老病,“百日數旬,革帶常應移孔,以手握臂,率計月小半分。以此推算,豈能支久?”后因以“沉腰”作為腰圍瘦減的代稱。李煜詞中有“沈腰潘鬢消磨”一句,明代詩人夏完淳也有“酒杯千古思陶令,腰帶三圍恨沈郎”之詩句,均典指沈約。

第五首——唐·元稹《離思》五首之四

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叢懶回顧,半緣修道半緣君。

【譯文】:

經歷過無比深廣的滄海的人,別處的水再難以吸引他;

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別處的云都黯然失色。

花叢信步,我全無心思看那百化爭艷,

一半是因為篤佛修道,一半是因為忘不了你。

【作者】:

元稹(779年-831年):字微之,河南河內人。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詩辭淺意哀,仿佛孤鳳悲吟,極為扣人心扉,動人肺腑。

【背景】:

元稹有離思詩五首,這是其中第四首,都是為了追悼亡妻韋叢而做。韋叢為當時太子少保韋夏卿之幼女,二十歲時下嫁元稹,其時元稹尚無功名,婚后頗受貧困之 苦,而她無半分怨言,元稹與她兩情甚篤。七年后韋叢病逝,韋叢死后,元稹有不少悼亡之作,這一首表達了對韋叢的忠貞與懷念之情——曾經經過滄海的人,再看 到其他的水,不是壯闊可觀的水,看過巫山的云之后,便覺得別地方的云都不值得一看;即使從成千的美女中走過,都懶得回過頭看他們一眼,一半固然是為了修身 治學,一半是沒有忘情于你呀!取譬極高,抒情強烈,詞意豪壯,用筆極妙。言情而不庸俗,瑰麗而不浮艷,悲壯而不低沉,成為唐人悼亡詩中的千古名篇。

元稹的悼亡詩一直以前都是傳唱的經典,除此之外,其還寫了悼念亡妻韋氏的《遣悲懷》三首,同樣堪稱中國悼亡詩歌的絕唱。‘誠知此恨人人有,貧賤夫妻百事哀’之類的詩句已成了流傳千古的名句。

第六首——清·納蘭性德《沁園春》

序:丁巳重陽前三日,夢亡婦淡妝素服,執手哽咽,語多不復能記,但臨別有云:“銜恨愿為天上月,年年猶得向郎圓”,婦素未工詩,不知何以得此也。覺后感賦。

瞬息浮生,薄命如斯,低徊怎忘?記繡榻閑時,并吹紅雨;雕闌曲處,同倚斜陽。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遺容在,只靈飆一轉,未許端詳。

重尋碧落茫茫,料短發、朝來定有霜。便人間天上,塵緣未斷;春花秋月,觸緒還傷。欲結綢繆,翻驚搖落,減盡荀衣昨日香。真無奈,倩聲聲鄰笛,譜出回腸。

【作者】:

納蘭性德,清詞人。名性德,字容若,號楞伽山人,滿洲正黃旗人。大學士納蘭明珠長子。 善騎射,好讀書。經史百家無所不窺,諳悉傳統學術文化,尤好填詞。康熙十五年(1676)進士,授乾清門三等侍衛,后循遷至一等。康熙二十四年患急病去世,年僅三十一歲。

詞以小令見長,多感傷情調,間有雄渾之作。其嘗有悼亡之吟,傳唱極廣。 有《通志堂集》。詞集名《納蘭詞》,有單行本。又與徐乾學編刻唐以來說經諸書為《通志堂經解》。他與陽羨派代表陳維崧、浙西派掌門朱彝尊鼎足而立,并稱 “清詞三大家”。后世對其評價頗高,況周頤在《蕙風詞話》中譽其為:“國初第一詞手”;王國維稱其“北宋以來,一人而已。”

【背景】:

這首《沁園春》是納蘭性德眾多悼亡詩詞作品中最哀婉痛徹的一首,納蘭性德二十歲時,娶兩廣總督盧興祖之女為妻,賜淑人。是年盧氏年方十八,“生而婉孌,性 本端莊”。成婚后,二人夫妻恩愛,感情篤深,新婚美滿生活激發他的詩詞創作。但是僅三年,盧氏因產后受寒而亡,這給納蘭性德造成極大痛苦,從此“悼亡之吟 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擊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詩詞中一再流露出哀惋凄楚的不盡相思之情和悵然若失的懷念心緒。

納蘭性德后又續娶關氏,并有側室顏氏。值得一提的是,納蘭性德三十歲時,在好友顧貞觀的幫助下,納江南才女沈宛。沈宛,字御蟬,浙江烏程人,著有《選夢詞》。集中悼亡之作“豐神不減夫婿”。可惜她在與納蘭性德相處一年之后,納蘭性德就去世了,這段短暫的愛情又以悲劇告終,年僅三十一歲。

第七首——北宋·賀鑄《鷓鴣天》

重過闊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

梧桐半死清霜后,白頭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

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譯文】:

同來何事不同歸?本已永結同心,生死以共,卻還是生死相隔,痛斷肝腸。一句突兀問來,千言萬語無以作答,空余淚痕而已。問得看似突兀,卻又是因日思夜想而 起,是至情之語。臥聽窗外梧桐細雨,一夜都滴在心頭,浸濕回憶。發妻挑燈補衣的溫馨場面,仿佛昨日,卻又已渺如云煙。筆下凄楚哀傷,勝過梧桐。夜雨滴到天 明。

【作者】:

賀鑄,北宋詞人。字方回,衛州人。宋太祖賀皇后族孫,所娶亦宗室之女。自稱遠祖本居山陰,是唐賀知章后裔,以知章居慶湖(即鏡湖),故自號慶湖遺老。

【背景】:

這首詞是賀鑄為悼念亡妻趙氏而作,亦是唐宋之后悼亡詩歌中不可多得的名篇。賀鑄夫人趙氏,勤勞賢惠,賀鑄曾有《問內》詩寫趙氏冒酷暑為他縫補冬衣的情景,夫妻倆的感情是很深的。

作者與妻子曾經住在蘇州(閶門是蘇州著名的城門,用來借指蘇州),后來妻子死在那里,當賀鑄不久因事要離開蘇州時,痛感物是人 非,滿腹辛酸無處傾訴,只能哀嘆:“好好一起來的,怎么就不能一起離開呢?”窗前的梧桐在經歷了清霜之后,已經樹木凋零,落葉蕭索;而池中原先那對比翼雙 飛的白頭鴛鴦如今也只剩下孤零零的一只,它肯定也經歷了失伴之苦吧!那晨光初露的草原,東方才剛剛發白,躺在草叢上的一顆顆晶瑩剔透的露珠兒,須臾之間就 不見了。

人生原來就是這樣短暫啊!在那新壘起來的墳頭前,作者默默地哀悼著亡妻;在從前兩人住過的地方,作者更是久久留戀,不肯離去。回到家里,躺在死者 睡過的床上,聆聽著南窗的夜雨,遙想當年妻子在深夜里為自己補衣的情形,作者沉痛地表現出了對亡妻患難與共、相濡以沫之情的'深切懷念。

第八首——南宋·陸游《沈園二首》

夢斷香消四十年,沈園柳老不飛綿;

此身行作稽山土,猶吊遺蹤一帳然。

城上斜陽畫角哀,沈園無復舊池臺;

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特錄】

紅酥手,黃籘酒,滿城春色宮墻柳。

東風惡,歡情薄,一懷愁緒,幾年離索。錯,錯,錯!

春如舊,人空瘦,淚痕紅浥鮫綃透。

桃花落,閑池閣,山盟雖在,錦書難托。莫,莫,莫!

——《釵頭鳳》·陸游

世情薄,人情惡,雨送黃昏花易落。

曉風乾,淚痕殘,欲箋心事,獨語斜欄。難,難,難!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聲寒,夜闌珊,怕人尋問,咽淚裝歡。瞞,瞞,瞞!

——《釵頭鳳》·唐婉

【作者】:

陸游(1125年-1210年):字務觀,號放翁,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杰出愛國詩人。少年時即深受家庭親友間愛國思想的熏陶。年輕時中應禮部試, 為秦檜所黜。孝宗即位,賜進士出身,后官至寶章閣待制。在政治上,主張堅決抗金,一直受到投降集團的壓制。晚年退居家鄉,但收復中原的信念始終不渝。陸游創作力非常旺盛,是我國古代作品最多的詩人,僅在他的詩集《劍南詩稿》中保存至今的就有9300多首,他自言“六十年間萬首詩”。他的詩內容極為豐富,風格雄渾豪放。

【背景】:

《沈園二首》是陸游為悼念前妻唐婉而作,連同此后關于沈園的多首悼亡詩,可以說構成了一個具有相當情節和規模的系列。在民間流出最廣的其實是‘沈園’系列真正的起點——陸游和唐婉各賦的《釵頭鳳》一首。陸游與唐婉的故事,是中國封建制度造成的最悲劇性的愛情故事之一。

唐婉,陸游的表妹,陸游母舅唐誠女兒, 自幼文靜靈秀,才華橫溢。陸家曾以一只精美無比的家傳鳳釵作信物,與唐家訂親。陸游二十歲(紹興十四)與唐婉結合。不料唐婉的才華橫溢與陸游的親密感情, 引起了陸母的不滿(女子無才便是德),后陸母認為唐婉把兒子的前程耽誤殆盡,遂命陸游休了唐婉。陸游曾另筑別院安置唐婉,其母察覺后,命陸游另娶一位溫順 本分的王氏女為妻。唐婉而后由家人作主嫁給了皇家后裔同郡士人趙士程。

公元1155年(紹興二十年),禮部會試失利后陸游到沈園去游玩,于唐琬及趙士程夫 婦不期而遇,唐婉得到丈夫的允可設酒款待陸游。陸游回想前塵往事,傷感地在墻上寫下了一首名傳千古的《釵頭鳳》(紅酥手)詞。

事后,唐婉再次來到沈園瞥見陸游的題詞,不由感慨萬千,于是和了一闕《釵頭鳳》(世情薄)。隨后不久便抑郁而終。

陸游與唐婉邂逅之后,出走京城求取功名,他的文才頗受新登基的宋孝宗的稱賞,被賜進士出身。以后仕途通暢,一直做到寶華閣侍制。這期間,他除了盡心為政外,也寫下了大量反映憂國憂民思想的詩詞。到七十五歲時,他上書告老,蒙賜金紫綬還鄉了。陸游浪跡天涯數十年,企圖借此忘卻他與唐婉的凄婉往事,然而離家 越遠,唐婉的影子就越縈繞在他的心頭。此番倦游歸來,唐婉早已香消玉殞,自己也已至垂暮之年,然而對舊事、對沈園依然懷著深切的眷戀。常常在沈園幽徑上踽 踽獨行,追憶著深印在腦海中那驚鴻一瞥的一幕,這時他寫下了“沈園懷舊”二首。

【另注】:

關于陸游與唐婉這段悲痛絕人的愛情故事,以及圍繞著沈園的這些傳唱千古的詩詞,近人陳衍游沈園之后留下了一句評語:“無此絕等傷心之事,亦無此絕等傷心之詩。就百年論,誰愿有此事?就千秋論,不可無此詩。”

第九首——南宋·吳文英《鶯啼序·春晚感懷》

殘寒正欺病酒,掩沉香繡戶。

燕來晚、飛入西城,似說春事遲暮。

畫船載、清明過卻,晴煙冉冉吳宮樹。

念羈情,游蕩隨風,化為輕絮。

十載西湖,傍柳系馬,趁嬌塵軟霧。

溯紅漸、招入仙溪,錦兒偷寄幽素。

倚銀屏,春寬夢窄,斷紅濕、歌紈金縷。

暝堤空,輕把斜陽,總還鷗鷺。

幽蘭漸老,杜若還生,水鄉尚寄旅。

別后訪、六橋無信,事往花委,瘞玉埋香,幾番風雨?

長波妒盼,遙山羞黛,漁燈分影春江宿。

記當時、短楫桃根渡。

青樓仿佛,臨分敗壁題詩,淚墨慘淡塵土。

危亭望極,草色天涯,嘆鬢侵半苧。

暗點檢、離痕歡唾,尚染鮫綃;躲鳳迷歸,破鸞慵舞。

殷勤待寫,書中長恨,藍霞遼海沉過雁,漫相思、彈入哀箏柱。

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斷魂在否?

【作者】:

吳文英,字君特,號夢窗,晚年又號覺翁,四明鄞縣(今浙江寧坡)人。《宋史》無傳。一生未第,游幕終身,于蘇州、杭州、越州、三地居留最久。并以蘇州為中心,北上到過淮安、鎮江,蘇杭道中又歷經吳江垂虹亭、無錫惠山,及茹霅二溪。游蹤所至,每有題詠。晚年一度客居越州,先后為浙 東安撫使吳潛及嗣榮王趙與芮門下客。清全祖望答萬經《寧波府志》雜問,謂吳文英“晚年困躓以死”,殆得其實。享年六十歲左右。

【背景】:

這是吳文英為悼念亡妾而做的一首詞,盡管后世學者對其創作背景及主旨多有爭議,但詞中所彰顯的懷悼之意是顯而易見的。這首詞在《宋六十名家詞》中又題作 ‘春晚感懷’、‘感懷’,實際就是懷舊與悼亡之意。據夏承燾《吳夢窗系年》:“夢窗在蘇州曾納一妾,后遭遣去。在杭州亦納一妾,后則亡歿。”

“集中懷人諸 作,其時夏秋,其地蘇州者,殆皆憶蘇州遣妾;其時春,其地杭州者,則悼杭州亡妾。”《鶯啼序》就是悼念亡妾諸作中篇幅最長、最完整、最能反映與亡妾愛情關 系的一篇力作。它不僅形象地反映出與亡妾邂逅相遇及生離死別,而且字里行間還透露出這一愛情悲劇是由于某種社會原因釀成的。它感情真摯,筆觸細膩,寄慨遙深,非尋常悼亡詩詞之可比。

悼念逝者的古詩詞有哪些?

1、宋代蘇軾《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記夢》

原文:

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凄涼。縱使相逢應不識,塵滿面,鬢如霜。

夜來幽夢忽還鄉,小軒窗,正梳妝。相顧無言,惟有淚千行。料得年年腸斷處,明月夜,短松岡。

譯文:

你我夫妻訣別已經整整十年,強忍不去思念可終究難相望。千里之外那座遙遠的孤墳啊,竟無處向你傾訴滿腹的姿裂悲涼。縱然夫妻相逢你也認不出我,我已經是灰塵滿面兩鬢如霜。

昨夜我在夢中又回到了家鄉,在小屋窗口你正在打扮梳妝。你我二人默默相對慘然不語,只有流出淋漓熱淚灑下千行。料想得到我當年想她的地方,就在明月的夜晚矮松的山岡。

2、西晉潘安《悼亡詩三首(其一)》

原文:

荏苒冬春謝,寒暑忽流易。之子歸窮泉,重壤永幽隔。

私懷誰克從?淹留亦何益?僶俛恭朝命,回心反初役。

望廬思其人,入室想所歷。幃屏無仿佛,翰墨有余跡。

流芳未及歇,遺掛猶在壁。悵恍如或存,回遑忡驚惕。

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春風緣隙來,晨溜承檐滴。寢息何時忘?沈憂日盈積。

庶幾有時衰,莊缶猶可擊。

譯文:

時光流逝,冬去春來,你去了碧落黃泉,層層的土壤將我們永遠隔絕了。我自己也很矛盾到底走不走呢,想留在這里,但是你已經不在了,留在這里又有什么用呢?

勉強遵從朝廷之命,轉變念頭,返回原來任職的地方.看著我們共同居住過的房子,走進去就想到了你以及和你的種種經歷。可是,在羅帳、屏風之間再也見不到你的身影。

可是墻上掛的你的筆墨遺跡,婉媚依舊,余香未歇。恍惚間,你還在我身邊,直到看到你的遺物在墻上掛著,才想到你已經離基簡開我了,心中悵然若失,還有點驚懼。

我們就像翰林鳥一樣,現今我卻形單影只;如同在小河里一起遨游的比目魚一樣,你的中途離開讓我再再難以前行。冬去春來,寒暑流易,你去世忽已逾周年。

又是春風襲人之時,檐下晨溜點點滴滴,逗人哀思,難以入眠。深沉的憂愁,何時方能消卻?如同三春細雨,綿綿無休,盈積心頭。要想使哀思衰減,只有效法莊周敲擊瓦盆了。

3、宋代賀鑄《鷓鴣天·重過閶門萬事非》

原文:

重過閶門萬事非,同來何事不同歸?梧桐半死清霜后,頭白鴛鴦失伴飛。

原上草,露初晞。舊棲新垅兩依依。空床臥聽南窗雨,誰復挑燈夜補衣?

譯文:

再次來到蘇州,只覺得萬事皆非。曾與我同來的妻子為何不能與我同歸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又似白頭失伴的鴛鴦,孤獨倦飛。

原野上,綠草上的露珠剛剛被曬干。我流連于舊日同棲的居室,又徘徊于壟上的新墳。躺在空蕩蕩的床上,聽著窗外的凄風苦雨,平添幾多愁緒。今后還有誰再為我深夜挑燈縫補衣衫!

4、唐代元稹《遣悲懷三首(其三)》

原文:

閑坐悲君亦自悲,百年都是幾多時。鄧攸無子尋知命,潘岳悼亡猶費詞。

同穴窅冥何所望,他生緣會更難期。惟將終夜長開眼,報答平生未展眉。

譯文:

閑坐無事為你悲傷為我感嘆,人生短暫百年時間又多長呢!鄧攸沒有后代是命運的安排,潘岳悼念亡妻只是徒然悲鳴。

即使能合葬也無法傾訴衷情,來世結緣是多么虛幻的企望。只能睜著雙眼整夜把你思念,報答你平生不得伸展的雙眉。

5、唐代白居易《為薛臺悼亡》

原文:

半死梧桐老病跡鋒閉身,重泉一念一傷神。

手攜稚子夜歸院,月冷空房不見人。

譯文:

一邊是就要枯死的梧桐樹一邊是久病的身軀,每當想到人死后要去九泉之下心里感到悲傷。

夜晚手拉著年幼的兒子回到了自己的故園中,寒冷的月光下空空的房子里沒有看見任何人。

古代悼亡詩句

悼亡詩,一般是丈夫追悼亡妻之作,始于西晉潘安的《悼亡詩三首》。現在廣義的也指對亡故親人或朋友表達追悼、哀思的詩歌。從最開始的悼亡妻子,到悼亡朋友、親人,在文學史上,詩人們留下許多動人的悼亡詩句。今天,收集了10句悼亡名句,情真意切,讀后令人肝腸寸斷,愿你永遠都不要讀懂。

1、《詩經?唐風?葛生》:百歲之后,歸於其居!百歲之后,歸於其室!

2、《詩經?邶風?綠衣》:綠兮山運褲衣兮,綠衣黃裳。心之憂矣,曷維其亡!

3、魏晉?潘岳《悼悄稿亡詩》三首其一:如彼翰林鳥,雙棲一朝只。如彼游川魚,比目中路析。

4、南朝?沈約《悼亡詩》:萬事無不盡,徒令存著傷!

5、唐?元稹《離思》: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云。

6、北宋?蘇軾逗簡《江城子》:十年生死兩茫茫。

7、北宋?賀鑄《鷓鴣天》:梧桐半死清霜后,白頭鴛鴦失伴飛。

8、陸游《沈園二首》:傷心橋下春波綠,疑是驚鴻照影來。

9、南宋?吳文英《鶯啼序春晚感懷》:傷心千里江南,怨曲重招,短魂在否?

10、清?納蘭性德《沁園春》:夢好難留,詩殘莫續,贏得更深哭一場。

關于古代詩歌悼古詩有哪些和古代悼詩詞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32287.html

分享給朋友:

“古代詩歌悼古詩有哪些 古代悼詩詞” 的相關文章

軍行詩有哪些(什么軍行古詩)

軍行詩有哪些(什么軍行古詩)

很多朋友對于軍行詩有哪些和什么軍行古詩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國慶節的軍行的古詩。 詩  1、《慶祝國慶64周年》禮炮聲聲震天下,五星紅旗似彩霞。光輝歷程世矚目,神州大地遍地花。改革開放揚起帆,祖國躍上千里馬。今日再展戰洪圖,燦爛前景世人夸。視如今,...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寫過哪些寫山的古詩詞,以及李白寫山的古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李白寫的山水的詩句 1.李白寫山水的詩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

與朱元思書多少字(與朱元思書多少字除標點)

與朱元思書多少字(與朱元思書多少字除標點)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與朱元思書多少字,以及與朱元思書多少字除標點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與朱元思書》全文多少個字? 【原文】 二十三日,過巫山凝真觀[1],謁妙用真人祠[2]。真人即世所謂巫山神女也[3]。祠正對巫山,峰...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有什么詩)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有什么詩)

今天給各位分享高一有哪些古詩的知識,其中也會對高一有什么詩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高一語文必背古詩詞 高一語文必背古詩詞有25篇。詩詞是中文獨有的一種文體,有特殊的格式及韻律。詩按音律分,可分為古體詩和近體詩兩類。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

關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的信息

關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的信息

很多朋友對于古詩如何賞析分析和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如何賞析古詩 古詩詞鑒賞方法:抓詩眼、抓意象、明意境1.詩眼:詩歌是語言的藝術,古人寫詩特別講究“煉字”。一句詩或一首詩中最傳神的一個字、一個詞,一般是動詞、形容詞。如“悠然見南山”中的“見”字,...

王勃滕王閣序多少字(王勃滕王閣序寫的哪里)

王勃滕王閣序多少字(王勃滕王閣序寫的哪里)

大家好,關于王勃滕王閣序多少字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王勃滕王閣序寫的哪里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滕王閣序全文字數 滕王閣序全文共773字。以下附全文豫章故郡,洪都新府。星分翼軫,地接衡廬。襟三江而...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語文古詩有哪些)

高一有哪些古詩(高一語文古詩有哪些)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高一有哪些古詩,以及高一語文古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高一有哪些需要背的古詩文 1.沁園春 長沙 ——毛澤東 P32.蘭亭集序 ——王羲之 P193.赤壁賦 ——蘇軾 P22必修(二)1.氓 ——《詩經》 P212.離騷 ——屈原 P243....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陸游山西村在哪里(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陸游山西村在哪里,以及游山西村陸游的簡介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游山西村,中,山重水覆疑無路,柳岸花明又一村的山是哪個地方? 以下信息由星藍海學習網提供:這首詩是蟄居山陰老家農村時所作。生動地描畫出一幅...

帶龍字的詩句有哪些(帶龍字的古詩句)

帶龍字的詩句有哪些(帶龍字的古詩句)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帶龍字的詩句有哪些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帶龍字的古詩句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帶龍的詩句 帶龍的詩句如下: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辛棄疾《青玉案》)還似舊時游上苑,車如流水馬如...

《春晚》作者有哪些(春晚的作者簡介)

《春晚》作者有哪些(春晚的作者簡介)

大家好,關于《春晚》作者有哪些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春晚的作者簡介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春晚》詩意? 《春晚》是宋代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全詩的字面意思:荒蕪的園子冷落凄清, 我懶得去...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