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如何寫行香子詞牌名(行香子詞牌詞譜)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如何寫行香子詞牌名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行香子詞牌詞譜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宋詞中一個少見的言情寫景的詞牌《行香子》,美到極致!

宋詞中一個少見的言情寫景的詞牌《行香子》,美到極致!

詞牌簡介

《行香子》,詞牌名,又名《爇ruò心香》。雙調小令,六十六字,上片五平韻,下片四平韻。情景交融,音節流美,亦可略加襯字。此調短句多,上下片結尾皆以一去聲字領三個三言句,在三個三言句中常用一相同的字,尤為別致。注:下片第二句有與上片平仄相同兼葉韻,亦有兩句并以仄收不葉韻者。此詞牌最適宜表達歡愉或傷感的心情,或用來描寫大自然優美的風景。

詞牌定格

⊙,⊙,⊙、⊙,⊙,⊙,去⊙,,⊙。

⊙,⊙,⊙、⊙,⊙,⊙,去⊙,,⊙。

注:者,平聲之符號也;者,仄聲之符號也;者,應用平聲而可易仄聲之符號也;⊙者,應用仄聲而可易平聲之符號也;者,平聲之韻也;者,仄聲之韻也;去者,領字去聲也。

詞牌示例

行香子·秋與

宋代蘇軾

昨夜霜風。先入梧桐。渾無處、回避衰容。問公何事,不語書空。但一回醉,一回病,一回慵。

朝來庭下,光陰如箭,似無言、有意傷儂。都將萬事,付與千鐘。任酒花白,眼花亂,燭花紅。

行香子·過七里瀨

宋代蘇軾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水天清、影湛波平。魚翻藻鑒,鷺點煙汀。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算當年、虛老嚴陵。君臣一夢,今古空名。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

行香子·述懷

宋代蘇軾

清夜無塵。月色如銀。酒斟時、須滿十分。浮名浮利,虛苦勞神。嘆隙中駒,石中火,夢中身。

雖抱文章,開口誰親。且陶陶、樂盡天真。幾時歸去,作個閑人。對一張琴,一壺酒,一溪云。

行香子·丹陽寄述古

宋代蘇軾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云。

行香子·天與秋光

宋代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薄衣初試,綠蟻新嘗,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那堪永夜,明月空床。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

行香子·七夕

宋代李清照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

行香子·樹繞村莊

宋代秦觀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行香子·前歲栽桃

宋代晁補之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更黃鸝、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細履斜暉。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何妨到老,常閑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顏難強,拙語多遲。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行香子·梅

宋代晁補之

雪里清香,月下疏枝。更無花、比并瓊姿。一年一見,千繞千回。向未開時,愁花放,恐花飛。

芳樽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攜手同歸。揚州應記,東合逢時。恨劉郎誤,題詩句,怨桃溪。

行香子·臘八日與洪仲簡溪行其夜雪作

宋代汪莘

野店殘冬。綠酒春濃。念如今、此意誰同。溪光不盡,山翠無窮。有幾枝梅,幾竿竹,幾株松。

籃舉乘興,薄暮疏鐘。望孤村、斜日匆匆。夜窗雪陣,曉枕云峰。便擁漁蓑,頂漁笠,作漁翁。

行香子·秋入鳴皋

宋代許古

秋入鳴皋,爽氣飄蕭。掛衣冠、初脫塵勞。窗間巖岫,看盡昏朝。夜山低,晴山近,曉山高。

細數閑來,幾處村醪。醉模糊、信手揮毫。等閑陶寫,問甚風騷。樂因循,能潦倒,也消搖。

行香子·歸去來兮

宋代辛棄疾

歸去來兮。行樂休遲。命由天、富貴何時。百年光景,七十者稀。奈一番愁,一番病,一番衰。

名利奔馳。寵辱驚疑。舊家時、都有些兒。而今老矣,識破關機。算不如閑,不如醉,不如癡。

行香子·春日遲遲

宋代趙師俠

春日遲遲。春景熙熙。漸郊原、芳草萋萋。夭桃灼灼,楊柳依依。見燕喃喃,蜂簇簇,蝶飛飛。

閑庭寂寂,曲沼漪漪。更秋千、紅索垂垂。游人隊隊,樂意嬉嬉。盡醉醺醺,歌緩緩,語低低。

行香子·草色芊綿

宋代趙鼎

草色芊綿。雨點闌斑。糝飛花、還是春殘。天涯萬里,海上三年。試倚危樓,將遠恨,卷簾看。

舉頭見日,不見長安。謾凝眸、老淚凄然。山禽飛去,榕葉生寒。到黃昏也,獨自個,尚憑闌。

行香子·別恨綿綿

宋代晁端禮

別恨綿綿。屈指三年。再相逢、情分依然。君初霜鬢,我已華顛。況其間有,多少恨,不堪言。

小庭幽檻,菊蕊闌斑。近清宵、月已嬋娟。莫思身外,且斗樽前。愿花長好,人長健,月長圓。

行香子·野叟歸歟

宋代沈瀛

野叟歸歟。朋友來無。數無多、幾個相于。問誰姓字,在底中居。云陶靖節,白居士,邵堯夫。

時時對語,一笑軒渠。他行藏、是我規模。朝朝暮暮相喚相呼。愿今生世,長相守,作門徒。

行香子·你也嬌癡

宋代石孝友

你也嬌癡。我也狂迷。望今生、永不分離。如何別后,三換梅枝。是好相知,不相見,只相思。

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負我辜伊。鳳弦再續,鸞鑒重窺。且等些時,說些子,做些兒。

行香子·黃金葉細

宋代杜安世

黃金葉細,碧玉枝纖。初暖日、當乍晴天。向武昌溪畔,于彭澤門前。陶潛影,張緒態,兩相牽。

數株堤面,幾樹橋邊。嫩垂條、絮蕩輕綿。系長江舴艋,拂深院秋千。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煙。

行香子·瘴氣如云

宋代高登

瘴氣如云。暑氣如焚。病輕時、也是十分。沈疴惱客,罪罟縈人。嘆檻中猿,籠中鳥,轍中鱗。

休負文章,休說經綸。得生還、已早因循。菱花照影,筇竹隨身。奈沈郎尫,潘郎老,阮郎貧。

行香子·金井先秋

宋代王詵

金井先秋,梧葉飄黃。幾回驚覺夢初長。雨微煙淡。疏雨池塘。漸蓼花明,菱花冷,藕花涼。

幽人已慣,枕單衾冷,任商飚、催換年光。問誰相伴,終日清狂。有竹間風,尊中酒,水邊床。

行香子·珠露初零

宋代蔡伸

珠露初零。天宇澄明。正閑階、皎月亭亭。更闌人靜,煙斂風清。更井邊桐,一葉葉,做秋聲。

斗帳鸞屏。翠被華茵。夢回時、酒力初醒。綠云堆枕,紅玉生春。且打疊起,龍牙簟,竹夫人。

行香子·梅

宋代黃升

寒意方濃。暖信才通。是晴陽、暗拆花封。冰霜作骨,玉雪為容。看體清癯,香淡佇,影朦朧。

孤城小驛,斷角殘鐘。又無邊、散與春風。芳心一點,幽恨千重。任雪霏霏,云漠漠,月溶溶。

行香子·探梅

宋代劉辰翁

月露吾痕。雪得吾神。更荒寒、不傍人溫。山人去后,車馬來勤。但夢朝云,愁暮雨,怨陽春。

說著東昏。記著南巡。淚盈盈、檀板金尊。憐君素素,念我真真。嘆古為言,新樣客,舊時人。

行香子·舞雪歌云

宋代張先

舞雪歌云。閑淡妝勻。藍溪水、深染輕裙。酒香醺臉,粉色生春。更巧談話,美情性,好精神。

江空無畔,凌波何處,月橋邊、青柳朱門。斷鐘殘角,又送黃昏。奈心中事,眼中淚,意中人。

行香子五首

元代無名氏

短短橫墻。矮矮疏窗。愾楂兒、小小池塘。高低疊障,綠水邊傍。卻有些風,有些月,有些涼。//日用家常。木幾藤床。據眼前、水色山光。客來無酒,清話何妨。但細烹茶,熱烘盞,淺澆湯。

寂寂寥寥。灑灑瀟瀟。淡生涯、一味逍遙。傍臨谷口,斜枕山腰。有竹籬門,荊掃帚,草團標。//寬布麻袍。大緒長條。拄一條、曲律藤梢。黃精自煮,蒼術親熬。有瓦湯瓶,砂釜灶,葫蘆瓢。

凈掃塵埃。惜取蒼苔。任門前、紅葉鋪階。也堪圖畫,還也奇哉。有數株松,數竿竹,數枝梅。//花木栽培。取次教開。明朝事、天自安排。知他富貴幾時來,我且優游,且隨分,且寬懷。

閬苑瀛洲。金谷重樓。算不如、茅舍清幽。野花繡地,莫也風流。卻也宜春,也宜夏,也宜秋。//酒熟堪酌。客至須留。更無榮、無辱無憂。退閑一步、著甚來由。但倦時眠,渴時飲,醉時謳。

一個蒼蠅,飛入腥盆。顧甜時、直入中心去,忘了抬身。沾其足,沾其翅,喪其形。//我好嗟吁,怎不動心。甜中有苦,福內災生。既知滋味,便好抽身。你好不惺惺,不伶俐,一個大蒼蠅。

行香子·月亮灣秋景

高順

雁陣穿空,橋拱飛虹。水晶晶、魚戲荷風。也堪圖畫,稚子描紅。有數棵楊,數枝柳,數株松。

不是閬苑,勝似仙宮。曲悠悠、舞動婆翁。昌圖昌盛,市井繁榮。卻也風流,也高雅,也情濃。

蘇軾 行香子

《行香子》

作者:蘇軾

原文:

一葉舟輕,雙槳鴻驚。

水天清、影湛波平。

魚翻藻鑒,鷺點煙汀。

過沙溪急,霜溪冷,

月溪明。

重重似畫,曲曲如屏。

算當年、虛老嚴陵。

君臣一夢,今古空名。

但遠山長,云山亂,

曉山青。

注釋:

1、行香子:詞牌名。

2、七里瀨:又名七里灘、七里瀧,在今浙江省桐廬縣城南三十里。錢塘江兩岸山巒夾峙,水流湍急,連綿七里,故名七里瀨。瀨,沙石上流過的急水。

3、一葉:舟輕小如葉,故稱一葉。

4、湛(zhn):清澈。

5、藻鑒:亦稱藻鏡,指背面刻有魚、藻之類紋飾的銅鏡,這里比喻像鏡子一樣平的水面。藻,生活在水中的一種隱花植物。鑒,鏡子。

6、鷺:一種水鳥。汀(tīng):水中或水邊的平地,小洲。

7、屏:屏風,室內用具,用以擋風或障蔽。

8、嚴陵:即嚴光,字子陵,東漢人,曾與劉秀同學,并幫助劉秀打天下。劉秀稱帝后,他改名隱居。劉秀三次派人才把他召到京師。授諫議大夫,他不肯接受,歸隱富春江,終日釣魚。

9、君臣:君指劉秀,臣指嚴光。

10、空名:世人多認為嚴光釣魚是假,釣名是真。這里指劉秀稱帝和嚴光垂釣都不過是夢一般的空名而已。

翻譯:

乘一葉小舟,蕩著雙槳,像驚飛的鴻雁一樣,飛快地掠過水面。天空碧藍,水色清明,山色天光,盡入江水,波平如鏡。水中游魚,清晰可數,不時躍出明鏡般的水面;水邊沙洲,白鷺點點,悠閑自得。白天之溪,清澈而見沙底;清曉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

兩岸連山,往縱深看則重重疊疊,如畫景;從橫列看則曲曲折折,如屏風。笑嚴光當年白白地在此終老,不曾真正領略到山水佳處。皇帝和隱士,而今也已如夢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只有遠山連綿,重巒疊嶂;山間白云,繚繞變幻;曉山晨曦,青翠欲滴。

賞析:

此詞在對大自然美景的贊嘆中,寄寓了因緣自適、看透名利、歸真返樸的人生態度,發出了人生如夢的浩嘆。

上闋頭六句描寫清澈寧靜的江水之美:一葉小舟,蕩著雙槳,像驚飛的鴻雁一樣,飛快地掠過水面。天空碧藍,水色清明,山色天光,盡入江水,波平如鏡。水中游魚,清晰可數,不時躍出明鏡般的水面;水邊沙洲,白鷺點點,悠閑自得。詞人用簡練的筆墨,動靜結合、點面兼顧地描繪出生機盎然的江面風光,體現出作者熱愛自然、熱愛生活的情趣。

接下來過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三句,節奏輕快。沙溪,是白天之溪,清澈而見沙底;霜溪,是清曉之溪,清冷而有霜意;月溪,乃是月下之溪,是明亮的水晶世界。詞人用蒙太奇手法,剪接了三個不同時辰的舟行之景。既寫出了船之行程,也創造出清寒凄美的意境,由此引出一股人生的況味,為下片抒寫人生感慨作了鋪墊。

詞的下闋,作者首先由寫江水之清明轉寫夾岸的奇山異景重重似畫,曲曲如屏:兩岸連山,往縱深看則重重疊疊,如畫景;從橫列看則曲曲折折,如屏風。詞寫水則特詳,寫山則至簡,章法變化,體現了在江上舟中觀察景物近則精細遠則粗略的特點。

算當年,虛老嚴陵。東漢初年的嚴子陵,輔佐劉秀打天下以后,隱居不仕,垂釣富春江上。昔人多說嚴光垂釣實是釣名,東坡在此,也笑嚴光當年白白在此終老,不曾真正領略到山水佳處。君臣一夢,今古空名,表達出浮生若夢的感慨:皇帝和隱士,而今也已如夢一般消失,只留下空名而已。那么真正能永恒留傳的實體是什么呢?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只有遠山連綿,重巒疊嶂;山間白云,繚繞變形;曉山晨曦,青翠欲滴。意思是說,只有大自然才是永恒的,只有大自然之美才是永恒的。這是蘇軾的一貫思想,正如他在《前赤壁賦》中所感嘆的:惟江上之清風,與山間之明月,耳得之而為聲,目遇之而成色,取之無禁,用之無竭

下半闋以山起,以山結,中間插入議論感慨,而以虛老粘上文,但字轉下意,銜接自然。結尾用一但字領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三個跳躍的短句,又與上半闋沙溪急,霜溪冷,月溪明遙相呼應。前面寫水,后面寫山,異曲同工,以景結情。人生的感慨,歷史的沉思,都融化在一片流動閃爍、如詩如畫的水光山色之中,雋永含蓄,韻味無窮。

從這首詞可以看出,蘇軾因與朝廷掌權者意見不合,而貶謫杭州任通判期間,盡管仕途不順,卻仍然生活得輕松閑適。他好佛老而不溺于佛老,看透生活而不厭倦生活,善于將沉重的榮辱得失化為過眼云煙,在大自然的美景中找回內心的寧靜與安慰。詞中那生意盎然、活潑清靈的景色中,融注著詞人深沉的人生感慨和哲理思考。

蘇東坡經常發出人生如夢的感慨,有的評論家便批評蘇東坡消極、悲觀,但人們仍然愛蘇詞。人們從蘇詞中得到的,不是灰色的頹唐,而是綠色的歡欣,是詩情畫意的美感享受。

行香子·文殊菩薩

白居易 行香子文殊菩薩

文殊菩薩,出化清涼,神通力以現他方。真座金毛師子,微放珠光。眾生仰持寶蓋,絕名香。我今發愿,虔誠歸命,不求富貴,不戀榮華。愿當來世,生凈土,法王家。愿當來世,生凈土,法王家。

【賞析】

白居易是中唐時期影響極大的大詩人,他的詩歌主張和詩歌創作,以其對通俗性、寫實性的突出強調和全力表現,在中國詩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與元九書》中,他明確說:仆志在兼濟,行在獨善。奉而始終之則為道,言而發明之則為詩。謂之諷諭詩,兼濟之志也;謂之閑適詩,獨善之義也。由此可以看出,在白居易自己所分的諷喻、閑適、感傷、雜律四類詩中,前二類體現著他 奉而始終之的兼濟、獨善之道,所以最受重視。同時提出了自己的文學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而他的詩歌主張,也主要是就早期的諷諭詩的創作而發的。

李清照 行香子·天與秋光

《行香子天與秋光》

作者:李清照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

探金英知近重陽。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

漸一番風,一番雨,

一番涼。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

酒醒時往事愁腸。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

聞砧聲搗,蛩聲細,

漏聲長。

注釋:

1、轉轉:猶漸。

2、探:探看。

3、金英:菊花。

4、綠蟻:酒上漂浮的綠色泡沫,也代指酒。

5、砧聲搗:搗衣的聲音,古代婦女將秋冬衣物置于砧上用棒槌捶洗,叫搗寒衣。

6、蛩:蟋蟀。

賞析:

此詞只冷雪盦本《漱玉詞》收入,他本皆未收,故屬存疑之作。

李清照婚后,丈夫名城曾離家遠行,她以《醉花陰。重陽》寄給趙明誠,抒寫重陽佳節對丈夫的深切思念之情。南渡后,趙明誠病故,她避亂漂泊,在一個近重陽的時節,寫了這首《行香子》,表象他對逝去丈夫的緬懷及悲涼的心情。前者寫的是生離,后者寫的是死別。故后者悲苦過之。從藝術技巧之精湛上說,雖然不像《醉花陰重陽》那樣引人注目,但它的確是一顆明珠瑰寶,在藝海的深處熠熠發光,絲毫沒能降低它的藝術價值。

天與秋光,轉轉情傷,探金英知近重陽。宇宙造化自然,使人間世界有四季的區別,給人們以秋日的光景。隨著節氣及陰雨風寒的往復變化,秋天變得天高氣清,煙消云斂,西風颯颯,草木衰微,落葉蕭蕭,山川寂寥,景象凄肅。《文心雕龍》云物色之動,心亦搖焉景物的變化,使人的思想感情也波動起來。本來易安因國破、家亡、夫喪,又顛沛流離而心境凄悲,看見眼前衰退的景象,怎能不黯然情傷?轉轉指天氣的反復變化。她年輕時看到秋天的景象是無比欣悅的,贊道水光山色與人親,說不盡、無窮好。然而現在她已遭受種種苦難的摧殘,心境情懷產生巨大的變化,覽物之情得無異乎?這更使他情傷的原因。

探金英知近重陽探,仔細察看。金英,黃色菊花。重陽,農歷九月九日為重陽節。女主人仔細觀察一下黃色菊花就知道重陽佳節臨近了。按照古老的習俗,人們要在重陽節這一天,團聚、賞菊、飲菊花酒、插茱萸等。孟浩然《過故人莊》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王維《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從這兩首詩可以看出古時重陽節人們的活動。年輕時她曾寫《醉花陰重陽》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與丈夫趙明誠僅僅是暫別就使她的感情禁受不住,她比菊花還要消瘦了;而今國破家亡,明誠逝世,她轉徙江浙,獨在異鄉為異客近重陽撫今追昔,又何等的情傷。

薄衣初試,綠蟻新嘗,薄衣,粗糙的衣服。《梁書武帝記入屯閱武堂下令》菲飲薄衣,請自孤始綠蟻,一種新釀成的酒,上浮綠色泡沫。這種泡沫后來成為酒的代稱,也叫浮蟻、碧蟻。白居易《問劉十九》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李珣《漁歌子》孤素琴,傾綠蟻,扁舟自得逍遙志,其綠蟻就是這種酒。意思是,剛剛試穿了一件粗糙的衣服品嘗了新釀成的綠蟻酒。因為時近重陽,衣服要加厚;因為情傷,需要用酒來澆愁。每逢佳節倍思親獨在異鄉為異客思今慮昔,情懷酸楚。詞句承前。

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此句回應首句的轉轉漸,漸次。意思是,在陰雨風涼的反復變化中,每刮一次風,下一次雨,天氣便漸次轉涼。此句有三個結構相同、兩個字相同的詞組組成。此類結句,使詞自然流動,增加詞的音律美和修辭美。

上闋寫近重陽,天氣逐漸轉涼,女主人百感交集,格外情傷。

黃昏院落,凄凄惶惶,酒醒時往事愁腸上片,秋光,近重陽,點明節序。此處的黃昏點明時間。落日的余暉已渲染在茫茫的天邊,庭院里也變得昏黃、暗淡。一陣秋風吹來,又有庭樹的葉子飄落,發出颯颯的聲響,冷冷清清,凄凄慘慘,一個人在院子里感到驚恐害怕,凄涼的景象恰似她如水的情懷。白天綠蟻曾使她醉倒,當夜幕要降臨的時候,她酒勁過了,麻醉了的神經剛剛恢復正常,種種往事又涌上心頭。真是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北國淪喪,至今不的收復;家藏的大量的金石書畫,蕩然無存;相依為命的丈夫,在兵荒馬亂中逝去"自己避亂江浙,飄泊無依,撫今追昔真是舊恨春江流不盡,新恨云山千疊,愁腸寸斷。范仲淹《御街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愁腸,極言愁事熬心。

那堪永夜,明月空床永夜,漫漫長夜。易安《蝶戀花》永夜懨懨歡意少郎士元《宿杜判官江樓》故人江樓月,永夜千里心幾個永夜都是同意。明月,是美麗的,有給黑夜以光明,故引起人們無窮的遐思,奇妙的幻想。古今的騷人墨客,在他們的詩文中未曾涉及過明月的,幾乎沒有。騷人有的望月思鄉,李白《靜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是例也。有的望月懷人,如杜甫月下思念妻子兒女《月夜》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有如蘇東坡,《水調歌頭》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是念手足兄弟的;有的望月懷念故國,如李后主《虞美人》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明月中就是如此。李清照望著明月,思念逝去的丈夫。美好的明月,它的光輝照耀在詞人身邊的空床上。過去一起望月,同床共枕的愛人已經不在人世,舊恨新仇,又那忍受得了這般孤單無告的凄涼情景?《古詩明月何皎皎》明月皎皎照我床,星漢西流夜未央,都是寫女子思念丈夫的著名詩句。易安明月空床由此點化而成,將詩句濃縮簡化,利用明月與空床的美感差異,樂景寫哀,其哀倍增。

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砧,古代搗衣用的石頭。古時婦女多在秋季拆洗縫制衣服,忙到深夜。《子夜歌》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這是婦女在明月之夜聽搗衣的聲音,懷念遠征丈夫的詩。秦觀《滿庭芳》有時近重陽也,幾處處、砧杵聲催其時節與此詞時節是相同的。李煜《搗練子》深院靜,小庭空,斷續寒砧斷續風。無奈夜長人不寐,數聲和月到簾櫳這與易安詞意境基本相同。都是表現聽砧人對親人的懷念。易安在往事愁腸的情況下,寫出對逝去丈夫的無比懷念,悲苦甚之。

蛩聲細蛩,蟋蟀。人長夜不寐,聽到蟋蟀細微的叫聲,倍覺情懷凄切。唐人白居易《聞蛩》聞蛩唧唧夜綿綿,況是秋陰欲雨天,猶恐愁人暫得睡,聲聲移近臥床邊。杜甫《促織》促織甚細微,哀音何動人。草根吟不穩,床下夜相親。久客得無淚,故妻難及晨。悲詩與急管,感激異天真。可見古人常用蟋蟀的哀吟襯托愁人的悲哀心境。促織,即蟋蟀。

漏聲長。漏,古代一種滴水計時用的器具。毛熙震《更漏子》更漏咽,蛩鳴切,滿院霜華如雪。古詩詞調名與詞的內容是一致的。《更漏子》作為常用詞調,及其產生的本身,就說明更漏是詩人常寫的素材。長說明主人公久久不能入睡。

易安在近重陽之際追念丈夫,飲酒也無法排遣,酒醒時種種往事時他悲傷。明月照耀,她孤苦伶仃,夜闌不寐。沉重的搗衣聲,細微的蛩鳴聲,迢遞的滴漏聲,組成一個哀怨、凄涼、婉轉的交響樂曲,它與李清照的心曲在節奏、旋律、情調上似乎是合拍的。

下片。寫黃昏時她情懷悒郁,往事愁腸及永夜對丈夫的深切思念。

作者通過典型環境的描寫完美的表達了對逝去的丈夫的懷念這一題旨。之一藝術手段,在此詞創作上的體現是昭著卓絕的。她首先選取的是四季風光中的秋光。秋光是令人情傷的。從這一點說是典型的;寫此季節的環境抓住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這一秋天氣候變化的典型特征來寫;進而擷取秋光中近重陽這一時節,典型意義在于它是令人倍思親的時節;寫此時節的景物抓住了金英,因為菊花獨放百花殺之一時期的獨特特點;進而選取重陽時節中最易使人緬懷往事親人的黃昏永夜;寫這一時刻的環境時抓住黃昏院落明月空床砧聲"蛩聲漏聲這些使人愁發郁勃的典型景物和聲音。作者寫節序時所攝取的景物都是頗具典型的,通過綜合、融化兒塑造出來典型的環境。這表現作者藝術技巧的高超和善于繼承優良文學傳統,同時也表現作者對生活體察的深微,感受的強烈。

易安此詞前結:漸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后結聞砧聲搗蛩聲細漏聲長與她的另一首《行香子》甚霎兒晴霎兒雨霎兒風都是有三個結構相同、個別一二個字相同的詞組組成,前人把它叫做重筆此類結句蓋祖于溫庭筠《更漏子》結句一葉葉,一聲聲,空階滴到明前人評此句說此種句法極鍛煉,也及自然,故能令人掩卷后作三日之想,余韻無窮。溫詞結句是由兩個結構相同、一個結構不同的詞組組成。是二重筆到了蘇軾,行香子》但遠山長,云山亂,曉山青,用了三重筆,其中有一個重字山。易安兩首《行香子》結句用的是三重筆二重字,向前發展了。辛棄疾有《三山作》放霎時陰,霎時雨,霎時晴《問蘧廬隨筆》認為此句胎易安語也。明人高啟《行香子》正一番風,一番雨,一番涼更明顯看出是從易安句化出。

此詞運用轉轉凄凄惶惶六個疊字。古詩詞常用疊字,《詩經》中關關雎鳩桃之夭夭楊柳依依《古詩十九首》行行重行行青青河畔草喬吉《天凈沙》鶯鶯燕燕春春,易安凄凄慘慘戚戚不勝枚舉。此詞六個疊字加濃了詞的凄涼氣氛,把詞悲涼的心境表達得更為深切,增強了詩詞的音律美。

此詞聲聲凄切,字字血淚。她的哀愁與為賦新詩強說愁不同,與浮薄的閑愁不同,又與一般的離愁別苦不同,這是在異族殘酷進犯,南宋統治集團采取屈辱投降政策之下,一個難民的痛苦呻吟,雖然寫的是個人遭逢的凄悲,但卻有代表性。國破家亡,夫死婦喪,妻離子散,背井離鄉,顛沛流離,這是整個時代的苦難。

蘇軾 和子由澠池懷舊

《和子由澠池懷舊》

作者:蘇軾

人生到處知何似?

恰似飛鴻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

鴻飛哪復計東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

壞壁無由見舊題;

往日崎嶇還記否,

路長人困蹇驢嘶。

賞析:

人生在世,總是到處流浪漂泊,這像什么呢?就恰似那飛來飛去的鴻雁一樣,偶然在雪地上停留片刻,也許會留下一些指爪的痕跡,但等到鴻雁飛去以后,又有誰知道它是在東方還是在西方呢?當年曾經熱情招待過我們的老僧已經死去,變成了寺院里的一座新塔;而我們曾經題詩的那堵墻壁也已經破敗,所題之詩也不見了痕跡。還記得我們當日在路上行走的情景吧?漫漫前路,人困驢蹇,嘶鳴聲聲。這首詩的理趣主要體現在前四句,雪泥鴻爪由此成為一個被后世廣泛傳誦的成語。這四句是針對蘇轍原詩中的人生感慨更進一步發表的議論。在蘇軾看來,不僅具體的生活行無定蹤,整個人生也充滿了不可知,就像鴻雁在飛行過程中,偶一駐足雪上,留下印跡,而鴻飛雪化,一切又都不復存在。老僧新塔,壞壁舊題,也都水過是泥上爪印而已。這樣的持論似乎帶了虛無主義的色彩,和佛教所說的諸法亦如是,因緣合乃成,因緣離散即滅、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并無本質的不同。

《行香子茉莉花》(宋·姚述堯)

《行香子·茉莉花》:行香子是詞牌名 這首詞是寫茉莉花 天賦仙姿:天生美妙的外貌(茉莉花好看) 玉骨冰肌:沒說的吧?現代話也是這樣 向炎威:向炎熱逞威 (茉莉花不怕天氣熱) 獨逞芳菲:獨自展現茉莉花的嬌艷姿態。 輕盈雅淡,初出香閨:像剛出閨房的少女一樣輕盈淡雅。 是水宮仙,月宮子,漢宮妃:像龍女,像嫦娥,像漢宮妃子。 清夸苫卜,韻勝酴糜:可以用來占卜,比酴糜更有靈氣 笑江梅,雪里開遲:茉莉花嘲笑梅花,說梅花在冬天開放的太短暫了。 香風輕度,翠葉柔枝:茉莉花的香氣淡雅,給人不知不覺隱隱約約的感覺,葉子翠綠,花枝柔軟。 與王郎摘,美人戴,總相宜:讓帥哥摘下拿在手里,美女戴在頭上,都是那么合適.

詞牌介紹『行香子』

行香子,詞牌名,又名“爇心香”“讀書引”。以晁補之《行香子·同前》為正體,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三平韻。另有雙調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韻;雙調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韻等變體。代表作品有蘇軾《行香子·述懷》等。

詞牌沿革

南宋程大昌《演繁露》云:“行香即釋教之謂行道燒香也。行道者,主齋之人親自周行道場之中;燒香者,熟之于爐也。”從南北朝開始,朝廷即舉辦“行香”法會。唐張籍《送令狐尚書赴東都留守》詩:“行香暫出天橋上,巡禮常過禁殿中。”調名本意即以小曲的形式歌詠拜佛儀式中的繞行上香。《中原音韻》《太平樂府》俱注“雙調”。蔣氏《九宮譜目》入中呂引子。[1][2]

《南史·王弘傳》附王僧達:“何尚之致仕,復膺朝命,于宅設八關齋,大集朝士,自行香。”此調當為佛曲。此調當為重頭曲,后段首旬當用韻,其余宋人之作多如此;蘇軾七首后段首句不用韻,亦可。蘇軾用于詠物、寫景、酬贈、感嘆人生。其另一首感嘆人生之作:“三入承明。四至九卿。問儒生、何辱何榮。金張七葉,紈綺貂纓。無汗馬事,不獻賦,不明經。成都卜肆,寂寞君平。鄭子真、產谷躬耕。寒灰炙手,人重人輕。除竺乾學,得無念,得無名。”蘇軾此詞與“清夜無塵”詞影響極大,確立基本情調格局,故多用以感悟人生哲理。辛棄疾四首具嘲諷之意,風格更為恣肆,如《博山戲呈趙昌甫韓仲止》:“少日嘗聞。富不如貧。貴不如、賤者長存。由來至樂,總屬閑人。且飲瓢泉,弄秋水,看停云。歲晚情親。老語彌真。記前時、勸我殷勤。都休夢帶酒,也莫論文。把相牛經,種魚法,教兒孫。”此調亦用以言情,如洪瑹詞:“楚楚精神。楊柳腰身。是風流、天上飛瓊。凌波微步,羅襪生塵。有許多嬌,許多韻,許多情。十年心事,兩字眉婚。問何時、真個行云。秋衾半冷,窗月窺人。相為人愁,為人瘦,為人顰。”宋蔣捷《舟宿蘭灣》詞意極為輕快:“紅了櫻桃。綠了芭蕉。送春歸、客尚蓬飄。昨宵谷水,今夜蘭皋。奈云溶溶,風淡淡,雨瀟瀟。銀字笙調。心字香燒。料芳悰、乍整還凋。待將春恨,都付春潮。過窈娘堤,秋娘渡,泰娘橋。”此調以四字句和三字句為主,間以兩個上三下四之七字句法。每段前半和緩,結尾由一個領字領三個三字句而又流暢奔放。每結之三字句須構詞法相同,而又意義連貫,意象優美,音節響亮,具語意回環之藝術效果,故使此調特色顯著。縱觀宋人之作多表達感慨、嘲諷、輕快之情意。[3]

格律說明

正體,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三平韻。以晁補之《行香子·同前》為代表。此調以晁詞、蘇詞、秦詞、韓詞為正體,而韓詞一體填者頗少。 按此五首字句悉同,所辨者在前后段起二句或押韻或不押韻耳。若杜詞之或添字、或減字,趙詞之減字,李詞之添字,皆變體也。 此詞前段起句,后段第一、二句俱不用韻,晁詞別首“雪里清香”詞正與此同。又王銑“金井先秋”詞亦與此同,惟前段第三句“幾回驚覺夢初長”,不作上三下四句法異。 葛勝仲詞前段第三句“漸老人不奈悲秋”,“老”字仄聲。晁詞別首后段第一、二、三句“芳尊移就,幽葩折取,似玉人攜手同歸”,“折”字、“玉”字俱仄聲。

變體一,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后段八句三平韻。以蘇軾《行香子·冬思》為代表。此與晁詞同,惟前段起句押韻異。 按晏幾道“晚綠寒紅”詞及蘇軾別首“北望平川”詞皆與此同。又歐陽修詞前段第三句“藍溪水染輕裙”少一字,后段第三句“向越橋邊青柳朱門”多一字。查張先集,刻前句作“藍溪水深染輕裙”,后句作“越橋邊青柳朱門”,仍與蘇詞體同,故不另錄。

變體二,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后段八句四平韻。以蘇軾《行香子·茶詞》為代表。此與晁詞同,惟前段第一句押韻,后段第二句亦押韻異。 按蘇軾“一葉舟輕”詞,晁補之“歸鳥翩翻”詞,晁次膺“別恨綿綿”詞,葛勝仲“風物颼颼”詞,趙師俠“春日遲遲”詞,汪莘“策杖溪邊”詞,洪瑹“楚楚精神”詞,黃升“寒意方濃”詞,皆與此同。

變體三,雙調六十六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韻。以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為代表。此亦與晁詞同,惟前段第一句押韻,后段第一、二句俱押韻矣。 按辛棄疾“白露園蔬”詞,劉過“佛寺云邊”詞,蔣捷“紅了櫻桃”詞,張翥“水遠天低”詞,元好問“漫漫清池”詞,皆與此同。

變體六,雙調六十四字,前后段各八句、五平韻。以趙長卿《行香子·馬上有感》為代表。此與秦詞體同,惟前后段第六句各減一字異。 按《太平樂府》雙調詞,前后兩結,一首“似夢中身,石中火,水中鹽”,“是漢張良,越范蠡,晉陶潛”者,秦觀詞體也。一首“盼佳音,無佳信,誤佳期”,“見人羞,驚人問,怕人知”者,即此詞體也。

變體七,雙調六十九字,前段八句五平韻,后段八句三平韻。以李清照《行香子·七夕》為代表。此與蘇軾“攜手江村”詞同,惟后結三句各添一字異,亦襯字也。[2]

變體四,雙調六十六字,前段八句四平韻,后段八句五平韻。以韓玉《行香子·一剪梅花》為代表。此與晁詞同,惟后段第一、二句押韻異。

變體五,雙調六十八字,前后段各八句、四平韻。以杜安世《行香子·黃金葉細》為代表。此亦晁詞體,惟前后段第四、五句各添一字,第六句各減一字異。句中平仄亦與各家小異。

格律對照

正體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同前》

中仄平平,中仄平平。中中中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中仄,仄平平。

前歲栽桃,今歲成蹊。更黃鸝久住相知。微行清露,細履斜暉。對林中侶,閑中我,醉中誰。

中平中仄,平平中仄,仄中平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仄平平。仄中平中,中中仄,仄平平。

何妨到老,常閑常醉,任功名生事俱非。衰顏難強,拙語多遲。但酒同行,月同坐,影同嬉。

變體一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冬思》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攜手江村。梅雪飄裙。情何限、處處消魂。故人不見,舊曲重聞。向望湖樓,孤山寺,涌金門。

平平平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尋常行處,題詩千首,繡羅衫、與拂紅塵。別來相憶,知是何人。有湖中月,江邊柳,隴頭云。

變體二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茶詞》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

綺席才終。歡意猶濃。酒闌時、高興無窮。共夸君賜,初拆臣封。看分香餅,黃金縷,密云龍。

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斗贏一水。功敵千鐘。覺涼生、兩腋清風。暫留紅袖,少卻紗籠。放笙歌散,庭館靜,略從容。

變體三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樹繞村莊》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

變體四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一剪梅花》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一剪梅花,一見銷魂。況溪橋、雪里前村。香傳細蕊,春透靈根。更水清泠,云黯淡,月黃昏。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幽過溪蘭。清勝山礬。對東風、獨立無言。霜寒塞壘,風靜譙門。聽角聲悲,笛聲怨,恨難論。

變體五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黃金葉細》

平平仄仄,仄仄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仄,平仄仄,仄平平。

黃金葉細,碧玉枝纖。初暖日、當乍晴天。向武昌溪畔,于彭澤門前。陶潛影,張緒態,兩相牽。

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仄,仄平平。

數株堤面,幾樹橋邊。嫩垂條、絮蕩輕綿。系長江舴艋,拂深院秋千。寒食下,半和雨,半和煙。

變體六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馬上有感》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仄,仄平平。

驕馬花驄。柳陌經從。小春天、十里和風。個人家住,曲巷墻東。好軒窗,好體面,好儀容。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仄平仄,仄平平。

燭灺歌慵。斜月朦朧。夜新寒、斗帳香濃。夢回畫角,云雨匆匆。恨相逢,恨分散,恨情鐘。

變體七

格律對照例詞:《行香子·七夕》

仄仄平平,平仄平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平仄仄,平仄平平。仄平平平,平平仄,仄平平。

草際鳴蛩,驚落梧桐,正人間天上愁濃。云階月地,關鎖千重。縱浮槎來,浮槎去,不相逢。

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仄平平。

星橋鵲駕,經年才見,想離情別恨難窮。牽牛織女,莫是離中。甚一霎兒晴,一霎兒雨,一霎兒風。[2][4]

(說明:詞牌格律與對照例詞交錯排列。格律使用宋體字排印,例詞使用斜體字排印。詞牌符號含義如下:平,表示填平聲字;仄,表示填仄聲字;中,表示可平可仄。句末加粗為韻腳。)

典范詞作

宋·晁補之《行香子·同前》

宋·張先《行香子·舞雪歌云》

宋·蘇軾《行香子·過七里瀨》

宋·蘇軾《行香子·述懷》

宋·秦觀《行香子·樹繞村莊》

宋·李清照《行香子·七夕》

宋·李清照《行香子·天與秋光》

宋·沈瀛《行香子·野叟歸歟》

宋·黃升《行香子·梅》

宋·辛棄疾《行香子·三山作》

宋·劉辰翁《行香子·探梅》

參考資料

[1]? 潘天寧.詞調名稱集釋.中州古籍出版社,2016:288

[2]? 詞牌行香子.搜韻網 [引用日期2018-02-09]

[3]? 謝桃坊.唐宋詞譜粹編.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71-72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3299.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