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描寫山的詩句有哪些 李白描寫山的詩有哪些?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李白描寫山的詩句有哪些,以及李白描寫山的詩有哪些?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關于"山"的詩李白寫過哪些?
《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或做亂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關山月》
唐代: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衫檔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夏日山中》
唐代:李白
懶搖白羽扇,裸袒青林中。
脫巾掛石壁胡派,露頂灑松風。
《獨坐敬亭山》
唐代: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關于李白寫山水的詩句
1.李白描寫山水的詩
「幽澗泉」李白
拂彼白石,彈吾素琴。幽澗愀兮流泉深,
善手明徽高張清。心寂歷似千古,松颼飗兮萬尋。
中見愁猿吊影而危處兮,叫秋木而長吟。
客有哀時失職而聽者,淚淋浪以沾襟。乃緝商綴羽,
潺湲成音。吾但寫聲發情于妙指,殊不知此曲之古今。
幽澗泉,鳴深林。「白云歌,送劉十六歸山」李白
楚山秦山皆白云,白云處處長隨君。長隨君,
君入楚山里,云亦隨君渡湘水。湘水上,女蘿衣,
白云堪臥君早歸。「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李白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廬山秀出南斗傍,
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
銀河倒掛三石梁。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登高壯觀天地間,
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
謝公行處蒼苔沒。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
愿接盧敖游太清。
2.李白描寫山水的詩有哪些
《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獨坐靜亭山》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唯有靜亭山。”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山開,碧豎耐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唐) 李白
樓觀岳陽盡,川核纖埋回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
《登太白山峰》
李白
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
太白與我談,為我開天關。
愿乘冷風去,直出浮云間。
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山,何時復更還。
訪戴天山道士不遇
犬改螞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鐘。
野竹分青靄,飛泉掛碧峰。
無人知所去,愁倚兩三松。
尋雍尊師隱居
群峭碧摩天,逍遙不記年。
撥云尋古道,倚樹聽流泉。
花暖青牛臥,松高白鶴眠。
語來江色暮,獨自下寒煙。
登錦城散花樓
日照錦城頭,朝光散花樓。
金窗夾繡戶,珠箔懸瓊鉤。
飛梯綠云中,極目散我憂。
暮雨向三峽,春江繞雙流。
今來一登望,如上九天游。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引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秋下荊門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鲙,自愛名山入剡中。
蘇臺覽古
舊苑荒臺楊柳新,菱歌清唱不勝春。
只令惟有西江月,曾照吳王宮里人。
越中覽右
越王勾踐破吳歸,義士還家盡錦衣。
宮女如花滿春殿,只今唯有鷓鴣飛。
采蓮曲
若耶溪旁采蓮女,笑隔荷花共人語。
日照新妝水底明,風飄香袖空中舉。
岸上誰家游冶郎,三三五五映垂柳。
紫騮嘶入落花去,見此踟躕空斷腸。
越女詞
鏡湖水如月,耶溪女如雪。
新妝蕩新波,光景兩奇絕。
碧荷生幽泉
碧荷生幽泉,朝日艷且鮮。
秋花冒綠水,密葉羅青煙。
秀色空絕世,馨香誰為傳?
坐看飛霜滿,凋此紅芳年。
結根未得所,愿托華池邊。
太原早秋
歲落眾芳歇,時當大火流。
霜威出塞早,云色渡河秋。
夢繞邊城月,心飛故國樓。
思歸若汾水,無日不悠悠。
3.李白山水詩 名句
1、《望廬山瀑布》 李白· 唐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2、《望天門山》 李白· 唐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3、《送友人入蜀》 李白· 唐 見說蠶叢路,崎嶇不易行。
山從人面起,云傍馬頭生。芳樹籠秦棧,春流繞蜀城。
升沉應已定,不必問君平。 4、《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李白· 唐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
5、《秋浦歌十七首》 李白· 唐 其一 秋浦長似秋,蕭條使人愁。客愁不可度,行上東大樓。
正西望長。 6、《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 李白· 唐 西岳崢嶸何壯哉,黃河如絲天際來。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 7、《橫江詞其一》 李白· 唐 人道橫江好,儂道橫江惡。
一風三日吹倒山,白浪高于瓦官閣。
8、《橫江詞其二》 李白· 唐 海潮南去過潯陽。牛渚由來險馬當。
橫江欲渡風波惡。一水牽愁萬里。
9、《橫江詞其三》 李白· 唐 橫江西望阻西秦,漢水東連揚子津。白浪如山那可渡,狂風愁殺峭帆。
10、《橫江詞其四》 李白· 唐 海神來過惡風回。浪打天門石壁開。
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
11、《橫江詞其五》 李白· 唐 橫江館前津吏迎,向余東指海云生。郎今欲渡緣何事,如此風波不可。
12、《橫江詞其六》 李白· 唐 月暈天風霧不開。海鯨東蹙百川回。
驚波一起三山動。公無渡河歸去。
13、《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李白· 唐 聞道稽山去,偏宜謝客才。千巖泉灑落,萬壑樹縈回。
東海橫秦望,。 14、《杜陵絕句》 李白· 唐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間。
秋水明落日,流光滅遠山。
15、《與夏十二登岳陽樓》 李白· 唐 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
云間連下榻,。 16、《上三峽》 李白· 唐 巫山夾青天,巴水流若茲。
巴水忽可盡,青天無到時。三朝上黃牛,。
17、《下陵陽沿高溪三門六剌灘》 李白· 唐 三門橫峻灘,六剌走波瀾。石驚虎伏起,水狀龍縈盤。
何慚七里瀨,。 18、《送內尋廬山女道士李騰空二首》 李白· 唐 君尋騰空子,應到碧山家。
水舂云母碓,風掃石楠花。若愛幽居好,相邀弄紫霞。
多君相門女,學道愛神仙。素手掬青靄,羅衣曳紫煙。
一往屏風疊,乘鸞著玉鞭。
4.李白寫山水的詩
1、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山水詩。
3、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4、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李白的山水詩。
山隨平野4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6、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7、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8、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9、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10、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11、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12、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13、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4、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15、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5.李白寫山水的詩
1、獨坐敬亭山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2、望廬山瀑布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李白的山水詩。
3、登金陵鳳凰臺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吳宮花草埋幽徑,晉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總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
4、早發白帝城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5、渡荊門送別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李白的山水詩。
山隨平野4盡,江入大荒流。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6、望天門山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7、將進酒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傾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愿長醉不復醒。古來圣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斗酒十千恣歡謔。主人何為言少錢,徑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8、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嶂凌蒼蒼。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9、與夏十二登岳陽樓樓觀岳陽盡,川迥洞庭開。
雁引愁心去,山銜好月來。云間連下榻,天上接行杯。
醉后涼風起,吹人舞袖回。10、山中與幽人對酌兩人對酌山花開,一杯一杯復一杯。
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來。11、北風行燭龍棲寒門,光曜猶旦開。
日月照之何不及此?惟有北風號怒天上來。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
幽州思婦十二月,停歌罷笑雙蛾摧。倚門望行人,念君長城苦寒良可哀。
別時提劍救邊去,遺此虎文金鞞靫。中有一雙白羽箭,蜘蛛結網生塵埃。
箭空在,人今戰死不復回。不忍見此物,焚之已成灰。
黃河捧土尚可塞,北風雨雪恨難裁。12、荊門浮舟望蜀江春水月峽來,浮舟望安極。
正是桃花流,依然錦江色。江色綠且明,茫茫與天平。
逶迤巴山盡,搖曳楚云行。雪照聚沙雁,花飛出谷鶯。
芳洲卻已轉,碧樹森森迎。流目浦煙夕,揚帆海月生。
江陵識遙火,應到渚宮城。13、宣州謝朓樓餞別校書叔云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長風萬里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14、關山月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邑,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15、登太白峰西上太白峰,夕陽窮登攀。太白與我語,為我開天關。
愿乘泠風去,直出浮云間。舉手可近月,前行若無山。
一別武功去,何時復更還?。
李白關于山的詩句大全(李白寫的關于山的詩)
1.李白寫的關于山的詩
李白《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賞析 峨眉山,在今四川成都西南峨眉縣。
山中多寺觀。李白涉及峨眉山的詩。
人們比較熟悉的有三首,一首是《登峨眉山》,這是作者早期居蜀時所作,另一首是寫于晚年的《峨眉山月歌送蜀僧晏入中京》;這一首則是寫于作者二十六歲(726)離開蜀地時。如果說李白早期是為了訪道求仙而登峨眉山,那么在他即將離蜀和離蜀后寫的關于峨眉山月歌的詩,則主要是借以表達豪情壯志及其對友人的思念。
這首詩人們很欣賞,但理解卻有很大不同。 第一,是對作者寫此詩時的心情說法不一。
明高棅《唐詩品匯》卷四十七引劉須溪謂此詩“含情凄婉”,而程千帆《古詩考索·古典詩歌描寫與結構中的一與多》則云:“李白的構思是在以孤懸空中的月與自己所要隨著江水東下而經過的許多地方對比。來展現自己乘流而下的輕快心情。”
如果我們聯系李白出川的動機來分析此詩,對以上兩種理解的正誤便不難做出判斷。作者當時抱著四方之志出蜀遠游,猶大鵬將展其翅。
此時沒有什么“凄婉”之情可言,相反,倒是大有與明月爭勝之心。峨眉山月本饑褲來隨著江水東流,作者乘輕舟順流而下。
所經之處有時可以看到山月,有時看不到,明月時隱時現,仿佛在緊緊追趕自己。看不到時,就像遠遠地將山月拋在身后。
假如把上述劉須溪所謂“含情”的“情”,理解為作者與山月相嬉的情趣或得以出川的喜悅心情,似乎比“凄婉”二字更接近原意。 第二,是對“秋”字的不同理解。
一種認為是指秋天,另一種認為“是指峨眉山月上弦或下弦呈半圓形的時候”。揆度其意,當然以后一種說法較合理。
不過可以肯定,李詩中的“半輪”,不會是指上弦月,因為峨眉山此時在作者的西南方向,自然是指陰歷月終的時候了.同時,將“秋”字解作“時候”,可以在訓詁方面找到根據,即“秋”字可訓為“時期”、“日子”。 此外,“秋”字還訓作飛動的樣子,或騰躍的樣子,如《漢書·禮樂志·安世房中歌》之七:“飛龍秋,游上天。”
據此,將這句解作彎月飛掛峨眉山,似亦說得通。 第三,是對“三峽”的不同解說。
一說這里的“三峽”是指鄂川交界的瞿唐峽、巫峽、西陵峽;一說指四川樂山縣的黎頭、背峨、平羌所謂小三峽。要辨別哪一個更合理。
不妨先考察一下李白的出川路線。作者看到峨眉山月的倒影映在平羌江里,說明是從峨眉山的方面啟程的。
平羌江即青衣江,源出四川蘆山縣西北,至樂山縣入岷江。第三句的“清溪”即清溪驛,在四川犍為縣。
“清溪”在樂山三峽的下游,作者夜間從這里出發。目標是“向三峽氣顯然不是指樂山縣的三峽。
否則不僅“向”字失去了著落,行人便成了走回頭路。所以.此處的“三峽”必定是指著名的巴東三峽。
這里是人們向往的地方,也是由樂山經渝州(今重慶一帶)出川的必由之路。 第四,是對二聯對句中“君”字的不同解說。
有的說是指作者懷念的友人,或為其“送行之人”;沈德潛則云:“月在清溪三峽之間,半輪亦不復見矣。君字即指月。”
(《唐詩別裁》)看來后一種說法更合情理。峨眉山是作者實際上的故鄉,月是故鄉圓。
作者對峨眉山月的懷念。無疑衡肢仿也是對故鄉的依戀。
如果把“思君”解作“思友”,便嫌平直,倒不如看作以月擬人更有詩意。俞陛云認為:“以秋宵之殘月,映青峭之峨眉。
江上停橈,風景幽絕。無奈輕舟夜發,東下巴渝。
回看斜月沉山,思君不見,好山隔面,等于良友分襟也。”(《詩境淺說續編》)所以“思君”不是單指對某一友人的思念,而是一種寬泛的鄉情。
以象征著故鄉的山月為友,不是比指某一具體的友人更有深意嗎? 古人論此詩,最稱道它對地名的妙用。明人王世懋說:“談藝者有謂七言律一句不可兩入故事,一篇中不可重犯故事。
此病犯者故少,能拈出亦見精嚴。然我以為皆非妙悟也。
作詩到神情傳處,隨分自佳,下得不覺痕跡,縱使一句兩入,兩句重犯,亦自無傷。如太白《峨眉山月歌》,四句入地名者五,然古今目為絕唱,殊不厭重。”
(《藝圃擷金》)王世貞稱此詩是太白佳境,并說:“二十八字中。有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峽,渝咐纖州,使后人為之,不勝痕跡矣,益見此老爐錘之妙。”
(《藝苑卮言》)。 這里需要補充的是,作者不僅擅用地名,不露痕跡,更值得注意的是其對于絕句詩藝的嫻熟,尤其是第三句,承轉很見工夫。
作者是從平羌江順流而來,所以第三句的“夜發清溪”是實接,如果再是實轉,由清溪直下渝州,則成了水上碼頭名稱的羅列,便可能詩味索然,而“向三峽”卻是在虛實之間,作為地名,“三峽”屬實,但此時詩人尚未抵達。它又是在想像之中。
由于第三句承轉得妙,第四句便成了順水之舟,并把一系列普通地名賦予濃郁的詩情畫意。變成了詩中的佳境。
全篇說來亦巧亦壯,不愧為古今絕唱。
2.李白寫的寫山的詩句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東山吟》
攜妓東土山。 ( 土山一作山去 )
悵然悲謝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
他妓古墳荒草寒。
白雞夢后三百歲。
灑酒澆君同所歡。
酣來自作青海舞。
秋風吹落紫綺冠。
彼亦一時。
此亦一時。
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暫且找到這些
3.李白的描寫“山”的詩有哪些
1、《望天門山》唐·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早發白帝城》唐·李白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3、《峨眉山月歌》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4、《獨坐敬亭山》唐·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5、《望木瓜山》唐·李白
早起見日出,暮見棲鳥還。
客心自酸楚,況對木瓜山。
4.含有山的詩句
詩中山
1.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2.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3.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4.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5.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6.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7.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8.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9.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10.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5.李白描寫大好河山的詩句
李白描寫大好河山的詩句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
廬山秀出南斗傍,屏風九疊云錦張。____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西登香爐峰,南見瀑布水。____李白《望廬山瀑布水二首》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____李白《峨眉山月歌》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____李白《望天門山》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____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____李白《贈裴十四》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____李白《公無渡河》
鳳凰臺上鳳凰游,鳳去臺空江自流。____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6.李白寫的寫山的詩句
《關山月》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 》 我本楚狂人,鳳歌笑孔丘。
手持綠玉杖,朝別黃鶴樓。 五岳尋仙不辭遠,一生好入名山游。
廬山秀出南斗旁,屏風九疊云錦張,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闕前開二峰長,銀河倒掛三石梁。
香爐瀑布遙相望,回崖沓障凌蒼蒼。 翠影紅霞映朝日,鳥飛不到吳天長。
登高壯觀天地間,大江茫茫去不還。 黃云萬里動風色,白波九道流雪山。
好為廬山謠,興因廬山發。 閑窺石鏡清我心,謝公行處蒼苔沒。
早服還丹無世情,琴心三疊道初成。 遙見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
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盧敖游太清 《峨眉山月歌》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望天門山》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東山吟》 攜妓東土山。 ( 土山一作山去 ) 悵然悲謝安。
我妓今朝如花月。 他妓古墳荒草寒。
白雞夢后三百歲。 灑酒澆君同所歡。
酣來自作青海舞。 秋風吹落紫綺冠。
彼亦一時。 此亦一時。
浩浩洪流之詠何必奇。 暫且找到這些。
7.描寫山的詩句大全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過故人莊》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書湖陰先生》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游山西村》
水何澹澹,山島竦峙《觀滄海》
客路青山外,行舟綠水前《次北固山下》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望岳》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千嶂里,長煙落日孤城閉《漁家傲》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其一》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漢江臨眺》
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題破山寺后禪院》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短歌行》
蟬噪林逾靜,鳥鳴山更幽《入若耶溪》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望天門山》
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卜算子》
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過松源晨》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山坡羊》
蓬山此去無多路,青鳥殷勤為探看《無題》
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登飛來峰》
巴山楚水凄涼地,二十三年棄置身《酬樂天揚州》
來源/ohmaigod,希望能夠幫到你~
李白描寫山水的詩句有哪些?李白6首經典山水古詩欣賞
談起李白,你們可講得出他寫的詩句,關于李白的詩,我們在小學的時候就學過了好幾首。李白的成就可是非常大的,他的樂府啊,寫的歌行,還有絕句這些的成就可以說是最高的。李白的詩可以說是非常的雄奇飄逸,藝術成就極其高。對比起李白來,我們可謂是自行慚愧吧,我想他寫過的經典古詩你們可能都忘光了吧,本文我為你盤點李白寫的關于山水的經典古詩欣賞。
【盤點李白的6首經典山水古詩】
1、《秋下荊門》
李白
霜落荊門江樹空,布帆無恙掛秋風。
此行不為鱸魚膾,自愛名山入剡中。
《秋下荊門》與五律《渡荊門送別》,是李白現存的出川后最早的作品。“荊門”,在湖北宜昌與宜都之間的長江南岸,與北岸之虎牙山對峙如門,為楚之西塞。“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李白的《峨眉山月歌》連用了四個地名,仍使人覺得氣韻流轉。此詩雖用了兩個典故,也令人感到如鹽之入水。李白在此既以“掛秋風”之“秋”點明題目,“布帆無恙”也表現了他一往無前的豪情。
2、《望廬山瀑布二首》
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全詩從“遙看”著眼與著筆,乃遠距離而非近距離。在日光的照射下,蒸騰的水汽化為紫色的煙霧,這是全詩的布景也是瀑布的背景。然后是瀑布出場,“遙看”二字點明題中之“望”。詩人的《望廬山瀑布》(其一)是五古,其中的“掛流三百丈,噴壑數十里。欻如飛電來,隱若白虹起”,對瀑布已描繪得很精彩了,但仍不及此詩后兩句比喻之獨創,氣勢之飛動,神韻之浪漫。李白高唱在前,后人寫瀑布,往往離不開白練與銀河之喻。
3、《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李白
江城如畫里,山晚望晴空。
兩水夾明鏡,雙橋落彩虹。
人煙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誰念北樓上,臨猜讓塌風懷謝公。
李白與杜甫是唐代詩國天空的雙子星座,他們輝耀的是永恒的光芒。“尺有所短,寸有所長”,這是司馬遷所說而為后世所習用的名言,雖然李白五、七言絕句的數量與質量遠在杜甫之上,但五、七言律詩的成就卻也遠不及杜甫,尤其是篇數僅寥寥數首的七律。他的五律整體成就雖說也不如杜甫,單篇或者說單挑,卻足可抗衡。如《秋登宣城謝朓北樓》即是。
4、《獨坐敬亭山》
李白
眾鳥高飛盡,孤云獨去閑。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題目標明“獨坐”,全詩表現的就是詩人向純凈的大自然尋求精神寄托的遺世獨立之意。詩的構圖是上天下地,詩的中心是作者與敬亭山。“眾鳥”與“孤云”對舉成文,鳥“盡”云“閑”,說明天地之間一片岑寂,只剩下了“獨坐”的詩人自己。然而,詩人還要進一步申說和表現自己的孤獨,但他卻不從正面著筆,而移情于無知無覺的青山,青山和他竟然“相看兩不厭”,如此從側面烘托,更顯憤世與孤獨之深!
5、《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
李白
刬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
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滑饑 當此之時也,觸犯宦官李輔國而橫遭誣陷貶為嶺南尉的族叔李曄,因直言進諫貶為岳州司馬的賈至,均不期而至岳陽,相逢在李白的生命的斜陽里。他們同游洞庭,相互唱和。李白本來就有一肚子的牢騷與憤懣,何況有同是天涯淪落人的友情的鼓舞,又何況在百年三萬六千日日日須傾三百杯的酒精煽動之下?他要鏟平君山,讓湘水安流,讓一湖秋水都變成醉殺愁人的美酒,真是酒氣沖天、怨氣沖天、豪氣也沖天。
6、《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
李白
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
且就洞庭賒月色,將船買酒白云邊。
岳陽與洞庭何幸,大詩人李白數度光臨,為它們寫下了許多不朽的詩篇。“南湖”一詩是五首之二。一般注家將南湖釋為“洞庭湖”,雖無大錯,卻不準確。洞庭湖之子的南湖,是今日岳陽南郊與洞庭湖相通的一處浩大湖泊。遠古時它流溢著乳香的名字叫“雍浥”,后來又名“湖穗圓”,因在岳陽城之南,所以“南湖”就成了她通用的芳名。秋月之夜的南湖,水天澄明,無煙無霧。“耐可”為怎能、安得之意,詩人忽發奇想:怎么能劃向水天相接之處而直上青天呢?真是豪情壯采,不減當年。
李白寫過名山大川的詩有哪些
1. 關于李白名山大川的詩句
關于李白名山大川的詩句 1.描寫名山大川的詩句
1、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2、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辛棄疾《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3、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4、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張養浩《山坡羊》
5、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6、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7、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柳宗元《江雪》
8、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9、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10、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啟冊甫《望岳》
11、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王維《鹿柴》
12、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蘇軾《題西林壁》
13、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4、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陶淵明《歸園田居》
15、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16、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17、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王之渙《登鸛雀樓》
18、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19、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20、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2.關于名山大川的古詩
1、《望廬山瀑布》
唐代: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譯文:香爐峰在陽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煙霞,遠遠望見瀑布似白色絹綢懸掛在山前。高崖上飛騰直落的瀑布好像有幾千尺,讓人恍惚以為銀河從天上瀉落到人間。
2、《望天門山》
唐代: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譯文:長江猶如巨斧劈開天門雄峰,碧綠江水東流到此回旋澎湃。兩岸青山對峙美景難分高下,遇見一葉孤舟悠悠來自天邊。
3、《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
唐代: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
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賀櫻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譯文:秋水勝漲,幾乎與岸平,水天含混迷茫與天空渾然一體。云夢大澤水氣蒸騰白白茫茫,波濤洶涌似乎把岳陽城撼動。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與槳,圣明時代閑居委實羞愧難容。閑坐觀看別人辛勤臨河垂釣,只能白白羨慕被釣上來的魚。
4、《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唐代:張志和
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
青箬笠,綠蓑衣,斜風細雨不須歸。
譯文:西塞山前白鷺在自由地翱翔,江水中,肥美的鱖魚歡快地游著,漂浮在水中的桃花是那樣的鮮艷而飽滿。江岸一位老翁戴著青色的箬笠,披著綠色的蓑衣,冒著斜風細雨,悠然自得地垂釣,他被美麗的春景迷住了,連下了雨都不回家。
5、《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禪旁叢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3.描寫祖國名山大川的詩句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李白 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登鸛雀樓〉王之渙 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山坡羊〉張養浩 元朝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4.描寫名山大川的詩句有哪些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行路難〉李白 唐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登鸛雀樓〉王之渙 唐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里潼關路。〈山坡羊〉張養浩 元朝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王維《漢江臨眺》)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赤壁懷古》)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5.關于祖國名山大川的詩句
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詩
望洞庭 獨坐敬亭山 憶江南
劉禹錫 李白 白居易
湖光秋月兩相和, 眾鳥高飛盡, 江南好,風景舊曾諳。
潭面無風鏡未磨。 孤云獨去閑。 日出江花紅勝火,
遙望洞庭山水翠, 相看兩不厭, 春來江水綠如藍。
白銀盤里一青螺。 只有敬亭山。 能不憶江南。
自己選句
鹿柴 望廬山瀑布 望天門山烏衣巷
王維 李 白 李 白 劉禹錫
空 山 不 見 人, 日照香爐生紫煙, 天門中斷楚江開, 朱雀橋邊野草花,
但 聞 人 語 響。 遙看瀑布掛前川。 碧水東流至此回。 烏衣巷口夕陽斜。
返 景 入 深 林, 飛流直下三千尺, 兩岸青山相對出, 舊時王謝堂前燕,
復 照 青 苔 上。 疑是銀河落九天。 孤帆一片日邊來。 飛入尋常百姓家。
飲湖上初晴后雨
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濃妝淡抹總相宜。
杜甫
《望岳》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登岳陽樓》
昔聞洞庭水,
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
乾坤日夜浮。
親朋無一字,
老病有孤舟。
戎馬關山北,
憑軒涕泗流。
6.祖國名山大川的詩句李白和杜甫杜甫的
欲渡黃河冰塞川,將登太行雪滿山。——李白《行路難》
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李白《獨坐敬亭山》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明月出天山,蒼茫云海間。——李白《關山月》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到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李白《將進酒》
7.描寫名山大川的古詩要整首
望廬山瀑布【李白】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西塞山懷古【劉禹錫】
王浚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
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
人世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
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
華岳【王維】
西岳出浮云.積雪在太清.
連天凝黛色.百里遙青冥.
白日為之寒.森沈華陰城.
昔聞乾坤閉.造化生巨靈.
右足踏方止.左手推削成.
天地忽開拆.大河注東溟.
遂為西峙岳.雄雄鎮秦京.
大君包覆載.至德被群生.
上帝佇昭告.金天思奉迎.
人祗望幸久.何獨禪云亭.
七月一日曉入太行山【李賀】
一夕繞山秋,香露溘蒙綠.
新橋倚云阪,候蟲嘶露樸.
洛南今已遠,越衾誰為熟?
石氣何凄凄,老莎如短鏃.
登商山最高頂【白居易】
高高此山頂,四望唯煙云.
下有一條路,通達楚與秦.
或名誘其心,或利牽其身.
乘者及負者,來去何云云.
我亦斯人徒,未能出囂塵.
七年三往復,何得笑他人.
君山【程賀】
曾游方外見麻姑,說道君山自古無.
原是昆侖頂上石,海風飄落洞庭湖.
李白描寫九華山的詩句
1. 李白關于九華山的詩句
李白關于九華山的詩句 1.李白描寫九華山的經典詩句
1. 《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于此臥云松。
2. 《九華山白衣》
澗水潺潺聲不絕,溪壟茫茫野花發。
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唯對空山月。
3. 《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
青陽縣有九子山,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花。按圖征名,無所依據。太史公南游,略而不書。事絕古老之口,復缺名賢之紀,雖靈仙往復,而賦詠罕聞。予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時訪道江漢,憩于夏侯回之堂,開檐岸幘,坐眺松雪,因與二三子聯句,傳之將來。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李白
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高霽
積雪曜陰壑,飛流噴陽崖。——韋權輿
青瑩玉樹色,縹緲羽人家。——李白
4. 《秀華亭》
遙望九華峰,誠然是九華。
蒼顏耐風雪,奇態燦云霞。
曜日凝成錦,凌霄增壁崖。
何當余蔭照,天造洞仙家。
5. 《地藏菩薩贊》
本心若虛空,清凈無一物。
焚蕩淫怒癡,圓寂了見佛。
五彩圖圣像,悟真非妄傳。
掃雪萬病盡,爽然清涼天。
贊此功德海,永為曠代宣。
2.關于九華山的詩句有哪些
1. 宣州送裴坦判官往舒州時牧欲赴官歸京
唐代:杜牧
日暖泥融雪半消,行人芳草馬聲驕。
九華山路云遮寺,清弋江村柳拂橋。
君意如鴻高的的,我心懸旆正搖搖。
同來不得同歸去,故國逢春一寂寥!
2. 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
唐代:李白
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我欲一揮手,誰人可相從。君為東道主,于此臥云松。
3. 旅中送人歸九華
唐代:許棠
分與仙山背,多年負翠微。無因隨鹿去,只是送人歸。
頂木晴摩日,根友碰消嵐曉潤衣。會于猿鳥外,相對掩高扉。
4. 代書問費征君九華亭
唐代:蕭建
見說九華峰上寺,日宮猶在下方開。
其中幽境客難到,請為詩中圖畫來。
5. 望九華山
唐代:盧嗣立
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不遇陰霾孤岫隱,
正當寒日眾峰呈。坐觀風雪銷煩思,惜別煙嵐駐曉行。
得路歸山期早訣,夜來潛已告精誠。
3.有關九華山的詩句
九華山下共追游。朝來多爽氣,都向筆端收。——《臨江仙·難老一杯春酒美》韓淲
九華山,九華山,自是造化一尤物,焉能籍甚乎人間。——《九華山歌》劉禹錫
三年未到九華山,終日披圖一室間。——《題西隱寺》封敖
又聞九華山,山頂連青冥。——《發蕙風館遇陰不見九華山有作》孟遲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題九華山》譚銖
卻是九華山有意,列行相送到江邊。——《別池陽所居》羅隱
青溪煙雨九華山,亂后應同夢寐間。——《送人歸湘中兼寄舊知》羅隱
應向謝公樓上望,九華山色在西南。——《寄尉遲侍御》李昭象
必許酬恩酬未晚,且須容到九華山。——《恩門致書遠及山居因獻之》杜荀鶴
九華山色真堪愛,留得高僧爾許年。——《醉書僧壁》杜荀鶴
九華山色高千尺,未必高于第八枝。——《贈杜荀鶴》王希羽
九華山側雙峰下,還許儂家半席無。——《口號十首呈程殿撰》陳造
九華山吵宏色梅根渡,半日風帆即秋浦。——《送項平甫倅池陽》姜夔
百尺樓高瞻故國,九華山色倚晴眸。——《蕭相樓》王鞏
洗印先經三峽寺,觀風遍踏九華山。——《送韓希道移漕江東》周必大
照潭遙望九華山,弓馬蕭蕭日暮還。——《送賈元英之照潭》錢惟善
4.有關九華山的詩詞
《好知九華山》
扁舟重過九青蓮,極目空明思浩然。
可是畫工煩刻畫,只因山骨偶枝駢。
風高迥認龍騰海,云散初疑劍插天。
剩采太湖嵌孔石,南窗排列佇飛仙。
年代:唐 作者: 郭夔
《九華山》
巖翠凌云出迥然,岧峣萬丈倚秋天。暮風飄送當軒色,
曉霧斜飛入檻煙。簾卷倚屏雙影聚,鏡開朱戶九條懸。
畫圖何必家家有,自有畫圖來目前。
年代:宋 作者: 曹清
《登九華山》
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澤原非令故鄉。
為訪子明尋玉澗,也因太白宿云房。
詩摩古壁搜遺韻,井煉丹砂辨舊方。
從此欲歸情復結,擬移亭舍筑山傍。
年代:明 作者: 吳兆
《晚登九華山》
望江亭望晚江晴,颯颯秋兼風水聲。
寺隔數峰猶未到,禪燈幾點翠微明。
5.贊美九華山的詩句
1、《過池陽,舟中望九華山》宋·楊萬里 役役催行邁,忽忽過此春。
杯翻五湖月,箏掃九華云。不是風煙好,何緣。
2、《晚登九華山》明·吳兆 望江亭望晚江晴,颯颯秋兼風水聲。寺隔數峰猶未到,禪燈幾點翠微明。
3、《池口舟中見九華山》明·周湞 貞履無素期,勞生意恒窘。
誰云戒戎路,曾是返初隱。水宿淹長晷,山行。
4、《九華山下夜泊》明·王守仁 維舟谷口傍煙霏,共說前岡石徑微。竹杖穿云尋寺去,藤匡采藥帶花歸。
5、《和平甫舟中望九華山二首》宋·王安石 楚越千萬山,雄奇此山兼。
盤根雖巨壯,其末乃修纖。去縣尚百里,側身。
6、《滕學士九華山書堂》宋·梅堯臣 處山方畏遠,雖慕結深廬。要與云峰近,寧將野客疏。
澗苗未入俎,林鳥。7、《登九華山化城峰》宋·周必大 攀蘿度險捷猱猿,石角鉤衣屨盡穿。
莫訝遠尋金地藏,也曾徐步玉階前。
8、《望九華山》唐·柴夔 九華如劍插云霓,青靄連空望欲迷。北截吳門疑地盡,南連楚界覺天低。
9、《望九華山》唐·林滋 茲山突出何怪奇,上有萬狀無凡姿。
大者嶙峋若奔兕,小者□嵬如嬰兒。
10、《依韻答人九華山圖》宋·張詠 生憶眠云處,當檐列翠屏。有時聊極目,盡日坐忘形。
去此心惟苦,懸圖。11、《題九華山》唐·譚銖 憶聞九華山,尚在童稚年。
浮沉任名路,窺仰會無緣。罷職池陽時,復遭。
12、《望九華山》唐·盧嗣立 九華深翠落軒楹,迥眺澄江氣象明。不遇陰霾孤岫隱,正當寒日眾峰呈。
13、《九華山》唐·郭夔 巖翠凌云出迥然,岧峣萬丈倚秋天。
暮風飄送當軒色,曉霧斜飛入檻煙。
14、《九華山謠》唐·王季文 九華崢嶸占南陸,蓮花擢本山半腹。翠屏橫截萬里天,瀑水落深千丈玉。
15、《九華山費征君所居》唐·羅隱 草堂何處試徘徊,見說遺蹤向此開。
蟾桂自歸三徑后,鶴書曾降九天來。
16、《舟中望九華山》·李中 排空蒼翠異,輟棹看崔嵬。一面雨初歇,九峰云正開。
當時思水。17、《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唐·李白 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
--李白層標遏遲日,半壁明朝霞。--高霽。
18、《和王季文題九華山》唐·神穎 眾岳雄分野,九華鎮南朝。彩筆凝空遠,崔嵬寄青霄。
龍潭古仙府,靈藥。19、《九華山天臺峰新晴曉望》宋·吳潛 一蓮峰簇萬花紅,百里春陰滌曉風。
九十蓮華一齊笑,天臺人立寶光中。
20、《過九華山》宋·蘇轍 南遷私自喜,看盡江南山。孤舟少僮仆,此志還復難。
局促守破窗,聯翩。21、《登九華山》宋·曹清 浮生江路水茫茫,彭澤原非令故鄉。
為訪子明尋玉澗,也因太白宿云房。
22、《九華山》宋·丁謂 宿月鷗鳧立淺沙,落花蘆荻露人家。天寒夜靜長無物,一片清江浸九華。
23、《舟上望九華山》宋·董嗣杲 雪殘半積陽山磯,大江云涌濤頭飛。
九峰不受夕暉掩,杜牧一亭空翠微。
24、《九華山》宋·孔武仲 扁舟重過九青蓮,極目空明思浩然。可是畫工煩刻畫,只因山骨偶枝駢。
25、《九華山》宋·潘閬 將齊華岳猶多六,若并巫山又欠三。
好是雨余江上望,白云堆里潑濃藍。
26、《壺中九華山并引》宋·蘇軾 清溪電轉失云峰,夢里猶驚翠掃空。五嶺莫愁千嶂外,九華今在一壺中。
27、《題九華山用太白聯句韻》宋·喻良能 千古池陽郡,九峰應最華。
明珠絢晨露,麗綺粲晴霞。嶺頭過子晉,巖腹。
28、《九華山》宋·袁甫 天河秀出九芙蓉,白也詩詞信是工。我欲依然名九子,人情山意兩融融。
6.李白的《九華山》誰知道啊
唐代大詩人李白,在天寶至乾元年間曾三次游九華山。
他第一次經池州從秋浦到了九華山,與隱居在那里的詩人高霽等同游,寫下了《改九子山為九華山聯句并序》。經過細細觀賞,在他心目中此山好似出水蓮花,他在序中說:青陽縣南有九子山,山高數千丈,上有九峰如蓮華。
按圖征名,無所依據。太史公南游,略而不書。
事絕古老之口,復闕名賢之紀,雖靈仙往復,而賦詠罕聞。予乃削其舊號,加以九華之目。”
在聯句中開頭就寫道:“妙有分二氣,靈山開九華。”九華山的這一美名就由此而來。
后來,他再次游九華山,又寫了《望九華贈青陽韋仲堪》,詩中有云:“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
他為欣賞九華山的景色和尋仙訪道,在這里留下了不少遺跡、逸聞和詩篇。那著名的李白書堂”,就在九華街化城寺與龍女泉之間,李白曾在這里建草堂隱居,附近有“太白井”、“太白洗硯池”,還有他栽植的兩棵銀杏樹。
他寫的《秀華亭》等詩描寫他游山觀感。不久前發現,無相寺墻壁上一塊碑刻中有《唐李白宿無相寺五言古風》詩一首詩云:“頭陀懸萬仞,遠眺望華峰。
聊借金沙水,洗開九芙蓉。煙嵐隨遍覽,踏屐走雙龍。
明日登高去,山僧孰與從?禪床今暫歇,枕月臥青松。更盡聞呼鳥,恍來報曉鐘。”
李白當年游九華山時,曾在這座無相寺住過,這首佚詩的發現是彌足珍貴的,從中可以見出這位詩仙游山時的體驗。他還寫了《地藏菩薩贊》,詩中敬佩地藏菩薩普渡眾生的大愿,又表現了對金喬覺的懷念。
李白是為九華山定名的人,也是第一個以詩歌贊賞九華山的人,使九華山之名不脛而走。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