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池》楊萬里選自哪里 小池楊萬里的詩句是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小池》楊萬里選自哪里,以及小池楊萬里的詩句是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出自哪首古詩?
出處:?南宋·楊萬里《小池》
原詩: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鑒賞:
原詩中泉眼: 泉水出口。
晴柔: 晴天的柔麗風光。
尖尖角: 指剛出水面的嫩荷葉的尖端。
原詩的意思是: 泉眼無聲地悶知橡慢慢淌著,好像舍不得細細的水流; 水面上樹蔭掩映,加上晴空、柔風,顯得非常幽靜。荷葉的一個小小葉角剛剛露出水面,卻早有蜻蜓伏在上頭。“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蜒立上頭” 這兩句詩原是寫泉池風光的,現在用來形容人們熱愛新的事物。新生事物剛一露頭,就加以扶植,熱烈支持。
楊萬里介紹:
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
紹興二十四年(1154)進士,為贛州司戶,后調永州零陵丞。孝宗時召為國子監博士,遷秘書少監,后以直秘閣出知筠州。光宗即位召為秘書監,紹熙元年(1190)借煥章閣學士為接伴金國賀正旦使,兼實錄院檢討官。《孝宗日歷》成,萬里為之序。寧宗嘉泰三年(1203)詔進寶謨閣直學士,開禧二年(1206)升寶謨閣學士,卒贈光祿大夫,謚文節。學者稱誠齋先生,詩文富健豪放,無不盡妙,自成一家,與范成大、陸游、尤袤齊名,稱南宋四家。工書法,善翰札,取法高古,螞旁下筆脫俗,參章草筆意,富有學者之書卷氣猛芹。著有《誠齋集》《誠齋易傳》《詩話》等。傳世墨跡有《呈達孝宮使判府中大札子》、《題袁起巖本蘭亭》以及《睢陽五老圖題跋》等。
參考文獻:
傅德岷 盧晉 主編.中華詩詞名句鑒賞辭典.武漢:崇文書局.2005.第308-309頁.
吳牧木 主編.中國古代書法家辭典.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9.第54頁
《小池》作者是哪個朝代的
《小池》是宋朝(南宋)詩人楊萬里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
原文為: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陰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擴展資料
創作背景:
楊萬里曾于常州任職,這里淳樸的民風、農家的炊煙、小河的流水、美麗的田野都使他感到新鮮,一有空便攀登古城、漫步郊野、河中泛舟,領略大自然的美景。
一天他來到池塘邊,只見一汪清泉分出細細的水流匯入池塘,楊柳拂水、影映碧波,小荷剛高枯剛鉆出水面,幾只蜻蜓或站或飛,雖沒有粉紅色荷花的點綴,倒也清新可愛。楊萬里詩興高漲,即成小詩一首。
作者簡介:
楊萬里(1127年-1206年),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尺掘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楊萬里登進士第,歷仕高宗、孝宗、光宗、寧宗四朝,曾任國子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太子侍讀、秘書監等職,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開禧二年(1206年),楊萬里病逝,年八十。獲贈光祿大夫,謚號“文節”。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陵念核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小池
小池的作者是什么
問題一:古詩小池的作者是 小池
[宋]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
問題二:《小池》作者是哪個朝代的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疤鏈澹┤恕D纖沃名文學家、愛國詩人、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官至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卒贈光祿大夫,謚號文節。
希望你滿意……
問題三:小池這首古詩的作者是哪個朝的詩人 楊萬里,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沖激坦江西省吉水縣)人。南宋杰出的詩人,漢族人。一生力主抗金,與范成大、陸游等合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以上回答你滿意么?
問題四:小池的作者是什么朝代 《小池》的作者是南宋人楊萬里。
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漢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鎮疤鏈澹┤恕D纖未蟪跡著名文學家、愛國詩人,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南宋四大家”、“中興四大詩人”。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
紹興二十四年(1154年)進士,歷知奉新縣、國子博士、太常博士、廣東提點刑獄、太子侍讀、知筠州等職。宋光宗時,召為秘書監,出為江東轉運副使。官至散桐寶謨閣直學士,封廬陵郡開國侯。開禧二年(1206年)病逝,年八十。追贈光祿大夫,謚號“文節”。
楊萬里一生作詩兩萬多首,傳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譽為一代詩宗。他創造了語言淺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誠齋體”。楊萬里的詩歌大多描寫自然景物,且以此見長。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間疾苦、抒發愛國感情的作品。著有《誠齋集》等。
《小池》 南宋 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 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頭鉛和。
問題五:請問小池的作者是誰?他是哪個朝代的? 小池的作者是楊萬里,宋朝的
問題六:小池的作者是誰 小 池
楊萬里
泉 眼 無 聲 惜 細 流 ,
樹 陰 照 水 愛 晴 柔 。
小 荷 才 露 尖 尖 角 ,
早 有 蜻 蜓 立 上 頭 。
作者背景
楊萬里(1124-1206),南宋詩人,字廷秀,號誠齋,吉州吉水(今屬江西)人。是我國古代寫詩最多的作家之一。他的詩通俗清新,流暢自然,人稱“誠齋體”。詩的內容以山水風光自然景色為主,所以他的好朋友曾經幽默地跟他開玩笑說“處處山川怕見君”。
小池的作者是誰 是哪代詩人
古詩《小池》的作或源者是南宋著名愛國詩人楊萬里。楊萬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號誠齋,自號誠齋野客。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縣黃橋鄉湴塘村)人。南宋文學家、官員,與陸游、尤袤、范成大并稱為南宋“中興四大詩人”。
《小池》宋代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此詩是一首清新的小品,一切都是那樣的細,那樣的柔,鎮團饑那樣的富有情意。它句句是詩,句句如畫,展示了明媚的初夏風光,自然樸實,又真切感人。這首詩描寫一個泉眼、一道細流、一池樹陰、幾支小小的荷葉、一御返只小小的蜻蜓,構成一幅生動的小池風物圖,表現了大自然中萬物之間親密和諧的關系。
古詩《小池》是哪個朝代?誰寫的?后兩句的意思是什么?
古詩《小池》是宋代的楊萬里所寫;后兩句是: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其意思是: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頭。
古詩全文如下: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譯文:
泉眼悄然無聲是因舍不得細細的水流,樹蔭倒映水面是喜愛晴天和風的輕柔。
嬌嫩的小荷葉剛從水面露出罩雀納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調皮的小蜻蜓立物沒在它的上頭。
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作者熱愛生活之情,通過對小池中的泉水、樹蔭、小荷、蜻蜓的描寫,給我們描繪出一種具有無限生命力的樸素、自然,而又充滿生活情趣的生動畫面:泉眼默默地滲出涓涓細流,仿佛十分珍惜那晶瑩的泉水;綠樹喜愛在晴天柔和的氣氛里把自己的影子融入池水中;嫩嫩的荷葉剛剛將尖尖的葉角伸出水面,早就有調皮的蜻蜓輕盈地站立在上面了。
全詩從“小”處著眼,生動、歲模細致地描摹出初夏小池中生動的富于生命和動態感的新景象,現在用來形容初露頭角的新人,因為荷花的小花苞在整個池塘中顯得那么的渺小 ,卻已經有蜻蜓在上面停留, 尖尖角可以看做是新生事物更可以看做是初生的年輕人, 而蜻蜓就是賞識它們的角色。
《小池》楊萬里選自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小池楊萬里的詩句是什么、《小池》楊萬里選自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