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橋詩人要去哪里(來一首萬里橋)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萬里橋詩人要去哪里,以及來一首萬里橋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宋代詩人呂大防寫的《萬里橋》的詩意是什么?
宋代詩人呂大防寫的《萬里橋》的詩意:
抬眼望去,可以看到萬里橋西面的萬里亭,剛過春汛,錦江的水都差不多與河堤齊平了;我駕著小船馳入一片竹海,坐在船上靜聽著那疾風吹臨萬物的聲響,著實令人神清氣爽。
可以看出,詩人非常享受風臨萬物,神清氣爽的感覺。
萬里橋
宋 呂大防
萬里橋西萬里亭,錦江春漲興堤平.
拏舟直入修篁里,坐聽風湍徹骨清.
呂大防(1027年-1097年),字微仲,京兆府藍田(今陜西藍田)人,其先祖為汲郡人, 北宋時期政治家、書法家。
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進士 ,任馮翊主簿、永壽縣令,縣無井,飲水困難,大防將泉水引入縣,縣民名之曰"呂公泉"。英宗即位,改太常博士、監察御史里行。因參與濮議而被貶黜。哲宗時,召為翰林學士,發遣開封府。元佑元年(1086年),升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省侍郎,封汲郡公。哲宗時,以元佑黨爭,知隨州,貶秘書監。紹圣四年(1097年),再貶舒州團練副使,循州(今惠州市)安置,至虔州信豐(今江西信豐縣)病卒,追謚為正愍,追贈太師、宣國公。著有文錄二十卷,文錄掇遺一卷,《文獻通考》并傳于世。工書法,傳世墨跡有《示問帖》。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是什么意思?
西山:在成都西 ,主峰終年積雪,因此以“白雪”形容。
三城:指松(今四川松潘縣)、維(故城在今四川理縣西)、保(故城在理縣新保關西北)三州。
戍:防守。三城為蜀邊要鎮,吐蕃時常侵犯,故駐軍駐守。
南浦:南郊外水邊地。
清江:指錦江。
萬里橋:在成都城南。
這是唐朝詩人杜甫《野望》中的詩句,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萬里橋。
海內風塵諸弟隔,天涯涕淚一身遙。
惟將遲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馬出郊時極目,不堪人事日蕭條。
萬里橋這首詩寫的是( )季的景色,這條江的名字叫( )?
描寫萬里橋的詩詞歌賦也是很多的,你應該說是那首詩詞 ,下面兩首就是和萬里橋有關的,根據你的題目我覺得你應該說的是唐張籍《成都曲》吧?
萬里橋這首詩寫的是( 夏季)季的景色,這條江的名字叫( 錦江)?
唐張籍《成都曲》
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
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
和郭員外題萬里橋
萬里橋頭獨越吟,知憑文字寫愁心。
細侯風韻兼前事,不止為舟也作霖.
另外提供你萬里橋的小知識
萬里橋
一:位于娘娘橋上游約100米,唐寶歷元年(825年)桂管觀察使李渤所建,因傳說距唐朝京城長安水路1萬里而得名,是廣西境內最古老的石拱橋,迄今已整整1200年歷史。歷史上被稱為“楚越要津”,2004年重修橋亭,橋的南岸立有明代吳玉所寫《萬里橋記》一文和“萬里如歸”題詞兩塊石碑。
二:成都市城南錦江上。是古時乘舟東航起程處。三國時蜀費袆使吳,諸葛亮餞行于此。袆嘆曰:“萬里之行,始于此橋。”橋由是得名。杜甫《狂夫》詩有“萬里橋西一草堂”。唐張籍《成都曲》有對當年附近市容的描繪:“錦江近西煙水綠,新雨山頭荔枝熟。萬里橋邊多酒家,游人愛向誰家宿?”漢、唐舊橋已不復存,今橋為清康熙五十年(1771年)重建,乾隆、光緒年間兩次修葺。為7孔石砌拱橋,長85米,寬15米,系市區南行主道。
岑參的萬里橋表達了什么感情?
萬里橋
作者:岑參
成都與維揚,相去萬里地。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
楚客過此橋,東看盡垂淚。
萬里橋作為進出成都的水陸咽喉要道,也成為了送琴人遠行思老親人的地方。送別思戀時的眼淚讓萬里橋見證了成都的憂傷和落寞。詩人岑參站在萬里橋邊的遇摟上。以酒消愁。寫下《萬里橋》詩:“成都與維揚, 相去萬里地。滄江東流疾,帆去如鳥翅。楚客過此橋,東看盡上垂淚! "游子的悲傷和落寞讓人忍不住蒿淚。
楓橋夜泊的詩人要去哪?
《楓橋夜泊》中,"姑蘇城外寒山寺”一句看,詩人要去姑蘇城(今蘇州)。
萬里橋詩人要去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容,更多關于來一首萬里橋、萬里橋詩人要去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