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唐詩收錄哪些詩歌 全唐詩收錄的是唐代什么多首詩?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guān)于全唐詩收錄哪些詩歌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全唐詩收錄的是唐代什么多首詩?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xiàn)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唐詩三百首有哪些詩?
部分唐詩三百首詩詞匯總?cè)缦?/p>
001 感遇其一
張九齡
孤鴻海上來, 池潢不敢顧;
側(cè)見雙翠鳥, 巢在三珠樹。
矯矯珍木巔, 得無金并碰丸懼?
美服患人指, 高明逼神惡。
今我游冥冥, 弋者何所慕?
002. 感遇其二
張九齡
蘭葉春葳蕤, 桂華秋皎潔;
欣欣此生意, 自爾為佳節(jié)。
誰知林棲者? 聞風(fēng)坐相悅,
草木有本心, 何求美人折?
003. 感遇其三
張九齡
幽人歸獨臥, 滯慮洗孤清,
持此謝高鳥, 因之傳遠(yuǎn)情。
日夕懷空意, 人誰感至精?
飛沈理自隔, 何所慰吾誠?
004. 感遇其四
張九齡
江南有丹橘, 經(jīng)冬猶綠林;
豈伊地氣暖? 自有歲寒心。
可以薦嘉客, 奈何阻重深?
運命惟所遇, 循環(huán)不可尋。
徒言樹桃李, 此木豈無陰?
005. 下終南山過斛斯山人宿置酒
李白
暮從碧山下, 山月隨人返余歸;
卻顧所來徑, 蒼蒼橫翠微。
相攜及田家, 童稚開荊扉;
綠竹入幽徑, 青蘿拂行衣。
歡言得所憩, 美酒聊共揮;
長歌吟松風(fēng), 曲盡河星稀。
我醉君復(fù)樂, 陶然共忘機。
006 月下獨酌
李白
花間一壺酒, 獨酌無相親;
舉杯邀明月, 對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飲, 影徒隨我身;
暫伴月將影, 行樂須及春。
我歌月徘徊, 我舞影零亂;
醒時同交歡, 醉后各分散。
永結(jié)無情游, 相期邈云漢。
007 春思
李白
燕草如碧絲, 秦桑低綠枝;
當(dāng)君懷歸日, 是妾斷腸時。
春風(fēng)不相識, 何事入羅幃?
008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 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層云, 決眥入歸鳥。
會當(dāng)凌絕頂, 一覽眾山小。
009 贈衛(wèi)八處士
杜甫
人生不相見, 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fù)何夕? 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 鬢發(fā)各已蒼。
訪舊半為鬼, 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 重上君子堂。
昔別君未婚, 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zhí), 問我來何方。
問答乃未已, 驅(qū)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 新炊間黃粱。
主稱會面難, 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 感子故意長。
明日隔山岳, 世事兩茫茫。
010 佳人
杜甫
絕代有佳人, 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 零落依草木。
關(guān)中昔喪亂, 兄弟遭殺戮;
官高何足論? 不得收骨肉。
世絕世談情惡衰歇, 萬事隨轉(zhuǎn)燭。
夫婿輕薄兒, 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時, 鴛鴦不獨宿;
但見新人笑, 那聞舊人哭?
在山泉水清, 出山泉水濁。
侍婢賣珠回, 牽蘿補茅屋。
摘花不插發(fā), 采柏動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全唐詩收錄的是唐代多少首詩
《全唐詩》收錄唐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全唐詩》成書于清代康熙四十五年,共計900卷。在康熙帝為《全唐詩》所作序中有言“得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后人一般跟從這種說法。近年日本學(xué)者平岡配稿武夫為《全唐詩》逐一粗旁編號統(tǒng)計后,得出《全唐詩》共巖賣橡收詩四萬九千四百零三首。
《全唐詩》的介紹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十人奉敕編校,“得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計900卷,目錄13卷。
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詩》,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始編,次年十月,全書即編成奏上。全書架構(gòu)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統(tǒng)簽》和清代季振宜《唐詩》的基礎(chǔ)上,旁采殘碑、斷碣、稗史、雜書,拾遺補缺,巨細(xì)靡遺。
全唐詩收錄的主要是哪些詩歌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汪士鋐、汪繹、俞梅、徐樹本、車鼎晉、潘從律、查嗣瑮等10人奉敕編校,“得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1]共計900卷,目錄12卷。曹雪芹的祖父曹寅奉旨刊刻《全唐詩》,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始編,次年十月,全書即編成奏上。全書架構(gòu)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統(tǒng)簽》和清代季振宜《唐詩》的基礎(chǔ)上,旁采殘碑、斷碣、稗史、雜書,拾遺補缺,巨細(xì)靡遺。全書以〈帝王〉、〈后妃〉作品列首,〈樂章〉、〈樂府〉次之,又以年代為限﹐列出唐代詩人,附以作者小傳。接著是〈聯(lián)句〉、〈逸句〉、〈名媛〉、〈僧〉、〈道士〉、〈仙〉、〈神〉、〈鬼〉、〈怪〉彎歲、〈夢〉、〈諧謔〉、〈判〉、〈歌〉、〈讖記〉、〈語〉、〈諺謎〉、〈謠〉、〈酒令〉、〈占辭〉、〈蒙求〉,最后為〈補遺〉、〈詞綴〉。中華書局編《全唐詩外編》,收集了日本人上毛河世寧(市河渣神寬齋)的《全唐詩逸》3卷,王重民輯《補全唐詩》,收詩104首,孫望《全唐詩補逸》20卷、童養(yǎng)年《全唐詩續(xù)補遺》21卷等4種。另外,劉師培有《全唐詩發(fā)微》,岑仲勉有《讀全唐詩札記》。如鬧虧張忱石編《全唐詩作者索引》。
《全唐詩》中收錄了多少首詩?全唐詩簡介
《全唐詩》凡900卷,目錄12卷,共計收詩48900余首,作者2200余人。連同日本學(xué)者上毛河世寧纂集之《全唐詩逸》、一九九二年十月出版的《全唐辯罩詩補編》,共收唐、五代三千三百余名詩人的詩詞作品五萬四千余首。這是到目前為差橡止所能見到的唐代詩歌的全貌。
全書以帝王后妃作品列于首;其次為樂章、樂府;接著是歷朝作者,基本按時代先后編排,附以作者小傳;最后是聯(lián)句、逸句、句媛、僧、道士、仙、神、鬼、怪、夢、諧謔、判、歌、讖記、語、諺謎、謠、酒令、占辭、蒙求,而以補遺、詞綴于末。它不但收集了全部唐代著名詩人的集子,而且廣泛搜羅了一般作家及各類人物的作品,全面反映了唐詩的繁榮景象。亦可見唐代詩歌創(chuàng)作具有廣泛的群眾性。
《全唐詩》是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三月至四十五年十月,由彭定求、沈三曾、楊中攜慶鬧訥、潘從律、徐樹本、汪繹等10人奉敕編校,由曹寅負(fù)責(zé)刊刻事宜。它是在明代胡震亨《唐音統(tǒng)簽》和清初季振宜《唐詩》的基礎(chǔ)上,旁采殘碑?dāng)囗侔奘冯s書所載,拾遺補缺,網(wǎng)羅了唐五代的詩歌,包括已結(jié)集者及散佚者而成,是一部資料豐富和比較完整的唐詩總集。
全唐詩的編修過程是這樣的: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清圣祖玄燁即考慮編纂此書,至四十四年(1705年)三月,他第五次南巡至蘇州時,將主持修書的任務(wù)交給江寧織造曹寅,并將內(nèi)府所藏季振宜《唐詩》一部發(fā)下,作為校刊底本。同年五月,由曹寅主持,在揚州開局修書,參加校刊編修的有賦閑江南的在籍翰林官彭定求、沈三曾、楊中訥、潘從律、汪士綋,徐樹本、車鼎晉,汪繹、查嗣瑮、俞梅等十人。至次年十月,全書即編成奏上。得詩四萬八千九百余首,凡二千二百余人”,共計900卷,目錄12卷。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fù)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