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師的詩詞有哪些 出師有名的典故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出師的詩詞有哪些,以及出師有名的典故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內容涉及《出師表》的詩詞有哪些?
1、出師一表真逗漏名世,斗指桐千載誰堪伯仲間!
宋代陸游《書憤》
2、護塞十年高叔子,出師一表儕諸葛。
宋代吳潛《滿江紅·岳后湘靈》
3、出師表上留遺懇,猶自千年激壯夫。
唐代薛逢《題籌筆驛空坦》
4、出師一表通今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宋代陸游《病起書懷》
5、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宋代陸游《游諸葛武侯書臺》
6、塵埃出師表,草棘定軍山。
宋代陸游《感舊》
7、至今出師表,讀之淚沾胸。
宋代文天祥《懷孔明》
8、至今出師表,日月光炯炯。
宋代?洪咨夔《送興元聶帥》
9、賀蘭鼠子不足平,底用西征出師表。
宋代李伯玉《送蕭晉卿西行》
10、奏罷出師表,翻然辭廟堂。
宋代汪元量《賈魏公出師》
關于贊揚出師表的詩句
1.稱贊出師表的詩句
書 憤
陸 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詩譯:
我年輕的時候,不知道社會上的事情是多么的復雜和困難,只知道北伐抗金,收復中原,為祖國效力,豪氣壯如山?;貞洰斈暌褂曛袠谴瑱M江,大敗金兵于瓜洲,秋天在大散關,我們的英勇騎兵大勝金兵。年輕時的遠大抱負和理想,到頭來都化為泡影,只有虛度年華,空自嘆息,看看鏡中的人,頭發都斑白了。孔明真是一代賢相,他的《出師表》好得名傳于世,千百年來有誰能同他相比呢?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圣主尋。
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
前后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螞余沾襟。(白居易)
撥亂扶危磨弊主,殷勤受托孤。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元縝)
2.贊美出師表的詩句
白居易在讀《出師表》后寫道:“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前后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杜甫《蜀相》:“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李商隱《武侯廟古柏》:“誰將出師表,一為問昭融.”
陸游《書憤》:“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病起書懷》:“出師一表悶游滾通千古,夜半挑燈更細看.”
陸游《游諸葛武侯書臺》:“出師一表千載無,遠比管樂蓋有余.”
陸游《七十二歲吟》:“渭濱星隕逾千載,一表何人繼出師.”
陸游《感狀》:“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
文天祥《正氣歌》:“或為出師表,鬼神泣壯烈.”
關于出師表詩句
關于出師表詩句如下:
1、原文: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譯御渣文:
先帝開創的大業未完成一半卻中途去世了?,F在天下分為三國,指蜀漢國力薄弱,處境艱難。這確實是國家危急存亡的時期啊。
賞析:
三國時期,曹魏國力最強,孫吳次之,而蜀漢最為弱小。當劉備病卒于白帝城(今重慶奉節縣東)時,他留給諸葛亮的是內外交困的局面和一個年幼無知、扶不起來的接班人。在這種危難關頭,諸葛亮以丞相府的名義承擔了蜀漢的全部實際責任,對內嚴明法紀,獎勵耕戰;對外安撫戎羌,東聯孫吳,積極準備北伐曹魏。
經過幾年的努力。蜀國力量有所加強,呈現“國以富饒”“風化肅然”的局面,于是諸葛亮率軍北駐漢中(今陜西省漢中市),以圖中原。就當時形勢分析,且不說蜀魏兩國實力懸殊,僅“勞師以襲遠”這種策略也是兵家之大忌,但諸葛亮仍堅持鋌而走險,(先后六次統兵伐魏)并表現出百折不回的意志,其根本原因是北定中原、興復漢室是先主劉備的遺愿。
2、原文: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之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譯文:
將軍向寵,性格和品行善良公正,精通軍事,從前任用時,先帝稱贊他很有才能,因此眾人商議推舉他做中部督。我認為禁軍營中的事,都拿來跟他商討,就一定能使軍隊團結一心,不同才能的人各得其所。
賞析:
諸葛亮出師伐魏前向劉禪陳述意見,提出修明政治的主張,因此全文以議論為主。由于諸葛亮要讓劉禪知道創業的艱難,激勵他立志完成先帝未竟的大業,因而文中兼敘了自己的身世和追隨先帝的原因以及以身許國的經過。又由于諸葛亮對劉氏父子無限忠誠,披肝瀝膽相待,因而言詞充滿著殷切期望之情。
3、原文: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凱拆槐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
譯文:
希望陛下能夠把討伐曹魏,興復漢室的任務托付給我,若不能完成,就治我的罪,(從而)用來告慰先帝的在天之靈。如果沒有振興圣德的建議,那就責備郭攸之、費祎、董允等人的怠慢。來揭示他們的過失;陛下也應自行謀劃,毫無保留地進獻忠誠的建議,采納正確的言論,深切追念先帝臨終留下的教誨。我感激不盡。
賞析:
此文的語言最顯著的特點是率直質樸,表現懇切忠貞的感情。前人特別指出在六盯友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
“報先帝”“忠陛下”思想貫穿全文,處處不忘先帝“遺德”“遺詔”,處處為后主著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興復漢室”的大業。全文既不借助于華麗的辭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話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長輩的口吻。
陸游出師表的詩句是
1. 陸游的關于出師表的詩句
陸游的關于出師表的詩句 1.陸游評價出師表的詩句有啥
1、出師一表真名世
宋
陸游
《書憤》
2、出師一表通今古
宋
陸游
《病起書懷》
3、塵埃出師鎮乎表
宋
陸游
《感舊》
4、凜然出師表
宋
陸游
《感秋》
5、一表何人繼出師
宋
陸游
《七十二歲吟》
6、出師一表千載無
宋
陸游
《游諸葛武侯書臺》
2.陸游評價出師表的詩句
陸游: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書憤》)
——《出師表》的藝術成就無人能比。
陸游:“《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病起書懷》)
——《出師表》非常值得學習研究,汲取教訓。
陸游:“《出師》一表千載無”(《游諸葛武侯臺》)
——《出師表》的藝術成就無人能比。
陸游:“一表何人繼出師”(《七十二歲吟》)
——《出師表》的藝術成就無人能比。
陸游:“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保ā陡袪睢罚?
——《出師表》字字珠璣,是篇不刊之論。
3.陸游稱贊諸葛亮的出師表的詩句是什么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陸游 lt;書憤
早歲哪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雪夜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沖扒。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譯文:
年輕時哪里知道世事艱難,北望被金人侵占的中原氣概有如高山。
贊賞劉锜等曾乘散旅昌著高大的戰艦在雪夜里大破金兵于瓜州渡口,吳璘等也曾騎著披甲的戰馬在秋風中大敗金兵于大散關。
我白白地自認為是邊防上的長城,對鏡照看衰老的頭發早已花白。
lt;出師表gt;這篇文章真是舉世聞名,千載以來誰能與諸葛亮差不多?
出師一表的詩句有哪些?
出師表
兩漢 · 諸葛亮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下也。誠宜開張圣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宮中府中,俱為一體,陟罰臧否,不宜異同。若有作奸犯科及為忠善者,宜付有司論其刑賞,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祎、董允等,此皆良實,志慮忠純,是以先帝簡拔以遺陛下。愚以為宮中之事,事無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補闕漏,有所廣益。
將軍向寵,性豎爛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愚以為營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陣和睦,優劣得所。
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先帝在時,每與臣論此事,未嘗不嘆息痛恨于桓、靈也。侍中、尚書、長史、參軍,此悉貞良死節之臣,愿陛下親之信之,則漢室之隆,可計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陽,茍全性命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咨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后值傾覆,受任于敗軍之際,奉命于危難之間,爾來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謹慎,故臨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來,夙夜憂嘆,恐托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故五月渡瀘,深入不毛緩旦。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當獎率三軍,北定中原,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興復漢室,還于舊都。此臣所以報先帝而忠陛下之余哪漏職分也。至于斟酌損益,進盡忠言,則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討賊興復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靈。若無興德之言,則責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謀,以咨諏善道,察納雅言,深追先帝遺詔。臣不勝受恩感激。今當遠離,臨表涕零,不知所言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