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寫水的古詩句子有哪些 關于寫水的詩句 古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有關寫水的古詩句子有哪些,以及關于寫水的詩句 古詩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人描寫水的詩句有哪些?
“水之潤下無孔不入;火之炎上無物不焚;雷之肅斂無堅不摧;風之肆拂無阻不透;土之養化無物不融!”
1.所謂伊人,在水一方。(《詩經?蒹葭》)
2.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3.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駱賓王:《詠鵝》)
4.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李白:《望天門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李白:《贈汪倫》)
7.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唱歌聲。跡做(劉禹錫:《竹枝詞》)
8.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
9.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10.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題惠崇{春江晚景}}
瀑布
● 斷山疑畫障,懸溜瀉鳴琴。 唐·王勃《郊園即事》斷山:懸崖峭壁。畫障:貼畫的屏風。懸溜:懸流的瀑布。鳴琴:形容瀑布之聲。
●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銀河:天河。九天:天的極高處。極寫廬山的瀑布的高、水流的猛、飛泉的白,是寫瀑布的名句。充分展示詩人豪宕的胸懷。
● 海風吹不斷,江月照還空。 唐·李白《望廬山瀑布》形容瀑布的傾瀉和潔凈:風吹不散,銀白如空。
● 瀑布天落,半與銀河爭流,騰虹奔電,潈射萬壑,此宇宙之奇詭也。 唐·李白《秋于敬亭送從侄專游廬山序》潈(cóng)射:噴射。壑:土溝。奇詭:奇妙怪異。描寫廬山香爐峰瀑布的奇觀。
● 水懸三尺,瀉階隅,滿石渠,昏曉如練色,夜中如環佩琴筑聲。 唐·白居易《廬山草堂記》隅:角落。昏曉:黃昏、拂曉。練:白綢。環佩:身上飾玉。筑(zhù):弦樂器。描寫瀑布,繪聲繪色。
● 正驚湍直下,跳珠倒濺;小橋流水,缺月如弓。 宋·辛棄疾《沁園春》前兩句描寫山上的一道湍急的瀑布傾落,水花萬點;后兩句形容橫跨在溪流上的板橋如一彎新月。
● 似白虹飲澗,玉龍下山,晴雪飛灘。 元·喬吉《雙調水仙子·重觀瀑布》飲澗:形容瀑布拱身之狀。連用三個比喻,極寫瀑布的動態。
● 自天飛下龍涎,走地流為一股泉,帶風吹作千尋練。 元·徐再思《雙調水仙子·惠山泉》涎(xián):口吐的涎水。練:白色絲物。想象、描寫、夸張,三管齊下寫瀑布的水勢、流速、顏色。
●新晴盡放峰巒出,萬瀑齊飛又一奇。 清·何紹基《山西》新晴:天剛放晴。
大海
● 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 《莊子·秋水》尾閭(lǘ):傳說為海水排泄的地方。萬川入海,從來沒有停止過,海水也從來沒有滿溢過;海水排泄,也從來沒有干涸過。后人每用這句子說明事物是變化發展的,周而復始的。
●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樹木叢生,百草豐茂。 三國·魏·曹操《觀滄海》碣石:指今河北省樂亭縣西南的大碣山。何:那么。澹澹(dàn):水波蕩漾的樣子。竦:即聳。峙(zhì):挺立。這是作者窮追袁紹殘部路經碣石時所作。描繪了海波蕩漾、山島聳立,木繁草茂的壯觀圖景,烘托他當時昂揚的氣概。
● 卷簾天自高,海水搖空綠。 晉·樂府民歌《西洲曲》空綠:指倒映在水中的碧空。卷起簾幕天穹自然顯得高遠,海水搖漾著空中的碧綠之色。境界壯闊動蕩,“搖空綠”三字,奇警。
●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唐·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勾勒了一幅春江月夜的壯麗圖景:春天潮水涌入長江,江海連平,明月潮水相伴而生。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 唐·王灣《次北固山下》殘夜將盡,朝陽已從海面升起;江南春早,年底江上已露春天睜段氣息。作者為客日久,日復一日,年一復一年,歲月蹉跎,回鄉無日,送書無人,觸景傷情,所以有上述的描繪。
●滄海先迎日,銀河倒列星。 唐·杜甫《不離西閣》旭日浮于滄海,眾星掛在銀河。
●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唐·李賀《夢天》齊州:中州,亦即中國。九點煙:我國古代曾分置九州,登高遠望如九點煙。一泓(hóng):一汪:繪出一幅壯觀的九州高空鳥瞰圖,可見作者氣勢不凡的胸懷和濃烈的浪漫色彩。
●八月濤聲孔地來,頭高數丈觸山回,須臾卻入海門去,卷起沙堆似雪堆。 唐·劉禹錫《浪淘沙》八姿早衡月濤聲:指浙江省塘江大潮的聲響,每年農歷八月十八日最為壯觀。觸:碰、擊。兩句把勢大聲洪的江潮描繪得如在目前,使人驚心動魄。全詞是一幅精采的海邊觀濤畫。
● 一千里色中秋月,十萬軍聲半夜潮。 唐·趙嘏《錢塘》中秋:錢塘江海潮,以中秋之夜最為壯觀,歷來譽為天下勝境。寫靜景的壯闊和動景的聲勢,都極為出色。
●海上濤頭一線來,樓前指顧雪成堆。 宋·蘇軾《望海樓晚景》一線:形容浪頭象一排白線涌來。指顧:指點顧盼,喻時間極短。寫江潮水初上的雄渾景色。李白《橫江詞》有“浙江八月何如此,濤似連山噴雪來”之句,附錄于此,以供參照。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宋·蘇軾《八月十五日看潮》幾許:多少。渾:簡直。極寫江潮的高大。
●來疑滄海盡成空,萬面鼓聲中。 宋·潘閬《酒泉子》潮水洶涌沖來的時候,真疑心,大海里的水都光了,到處都象迎接潮水的鑼鼓聲。兩句描寫錢塘江潮水排山倒海的磅礴氣勢。
● 漫漫平沙走白虹,瑤臺失手玉懷空。 宋·陳師道《十七日觀潮》瑤臺:傳說中的神仙住所。潮水象一道白色的長虹從遼闊的沙灘上奔涌而來,又象天仙在瑤臺上失手打翻了玉杯把瓊漿傾瀉而下。以豐富的想象,極狀錢塘江潮奔騰之急,聲勢之大,變化之速。
●江海不與坎井爭其清,雷霆不與蛙蚓斗其聲。 明·劉基《郁離子》坎井:指淺井。比喻寬宏大量者不與小人一般見識。
●海水有門分上下,江山無地限華夷。 清·陳恭尹《厓門謁忠祠》這是作者寫新會厓門懷古的詩。厓門三忠祠,祀宋末文天祥、陸秀夫、張世杰三名臣。觸景生情,懷古痛今,憂時傷國,溢于言表。
●地到盡時天不斷,人能來時鳥難過。 清·沈受宏《渡海》寫盡大海之遼闊。
● 白馬千群浪涌,銀山萬疊天高。 清·宋琬《西江月·錢塘門外作》此錢塘觀潮之作,以白馬奔騰,銀山萬疊形容潮浪洶涌壯觀。
●乾坤浮一氣,今古浸雙丸。 清·張照《觀海》乾坤:天地。浮:融。雙丸:指太陽、月亮。兩句寫大海的景觀,頗有哲理。
●海上波濤回蕩極,眼前洲渚有無中。云磨雨洗天如碧,日炙風翻水泛紅。 清·陳去病《中元節自黃浦出吳淞泛海》渚(zhǔ):水中陸地、小島。磨:摩擦。炙:烤。作者于1908年由上海乘船渡海赴汕頭,到廣東從事革命活動。沿途看到海中壯觀的景色:波濤翻滾、小島朦朧、云天如碧、海面泛紅。詩句的境界開闊、意氣豪邁。
溪泉
●山中一夜雨,樹杪百重泉。 唐·王維《送梓州李使君》杪(miǎo):樹梢。詩句描寫山上雨后從樹叢間噴出了百道飛泉的奇觀。詩中采用了“高遠”取景法,從一個適當的高度,透過近處低處的繁樹茂林,看到遠處高處的巔崖懸泉,將二者“疊合”在一個平面上,造成了一種新鮮奇特之感。
● 萬山不許一溪奔,攔得溪聲日夜喧;到得前頭山腳盡,堂堂溪水出前村。 唐·杜甫《詠懷古跡》群山不讓一條溪水奔流,把溪水攔在山間日夜喧鬧;待它來到前頭的山腳盡處時,溪流已變成堂堂的大水直奔山村。寫溪水到底是攔不住的,可比喻時代的潮流不可阻擋。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 唐·杜甫《佳人》兩句的寓意眾說紛紜。按詩意是比喻“佳人”貞潔自守的節操。
● 恬淡無人見,年年長自清。 唐·儲光羲《詠山泉》恬(tián)淡:安靜清淡。以山間的清泉比喻自己的安閑自得。
● 紅樹醉秋色,碧溪彈夜弦。 唐·湘驛女子《題玉泉溪》紅樹:楓葉秋天變紅,故稱。彈夜弦:比喻溪水潺流之優美音響。
● 江動月移石,溪虛云傍花。 唐·杜甫《絕句六首》江水流動,月移石影;山溪空寂,云霧傍花。活畫出一幅清幽的月夜溪流圖。
● 積之涓涓,泄之浩浩。 宋·王安石《風俗》積;蓄。涓涓:形容水流的細長。泄:排泄。言簡意賅,積小泄大,說明累積難而消耗易,對人們治國、理財、治學甚有啟迪。
● 莫作天涯萬里意,溪邊自有舞雩風。 宋·蘇軾《被酒獨行,遍至子云、威、徽、先覺四黎之舍》舞雩(yú)風:和暢的春風,指作者理想中的境界。這是作者被貶在海南時所作詩句,表現出隨遇而安的豁達情懷。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 宋·楊萬里《小池》泉眼:泉水的出口。惜細流:指泉眼愛惜泉水,不愿多流一點。晴柔:晴天柔和的風光。詩句清新活潑,自然靈巧,是“誠齋體”的典型代表作。
● 溪聲夜漲寒通枕,山色朝晴翠染衣。 宋·張耒《屋東》通:通透襲人之意。朝晴:拂曉天晴。
●溪邊照影行,天在清溪底,天上有行云,人在行云里。 宋·辛棄疾《生查子·游雨巖》描繪沿溪行走時的倒影,體物入微,富于奇思妙想。
● 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 清·查慎行《玉泉山》紅墻:指富貴之地。褒頌清泉,寧愿奔向江湖,也不為紅墻拘禁,有言外之意。
●卻笑溪聲忙底事,奔流偏欲到人間。 清·趙愈《溪聲》忙底事:到底忙些什么事。借笑溪聲來嘲諷世俗--喜好喧鬧而不懂得享受山中的幽靜。
●夜深更飲秋潭水,帶月連星舀一瓢。 清·鄭燮《訪青崖和尚》寫秋水的妙句,妙在“帶月連星”,實在棋高一著。
江河
●誰謂河廣?一葦杭之。 《詩經·衛風·河廣》葦:如蘆葦那么小的扁舟。杭:即“航”。誰說黃河寬?一葉扁舟就能渡過。
● 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沚 《詩經·邶風·谷風》涇(jīng):涇水,發源于寧夏六盤山。渭:渭水,發源于甘肅烏鼠山,與涇水合流后注入黃河。湜湜(zhí):水清的樣子。沚沚(zhǐ):止。涇與渭相比時才顯得渾濁,它不流的時候也是清的。作者以涇水作自比,以渭水比新人。自己并不丑,只是與新人相比,才顯得不美,成語“涇渭分明”源出于此。
●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南朝·梁·吳均《與宋元思書》湍:急流。甚:很象。奔:指奔馳的馬。
● 波流將月去,潮水共星來。 隋·楊廣《春江花月夜》將:帶。描寫“波流月,潮帶星”的景象,波光閃爍,星月交輝,形象生動,用詞精警。
● 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 唐·王之渙《出塞》孤城:玉門關,在今甘肅省敦煌縣,是古代從河西走廊通西域的重關。仞(rèn):古代長度單位,一仞相當八尺或七尺。寫黃河水流的高遠,玉門關地勢的險要。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唐·王維《漢江臨眺》江:指漢江。天地外:形容江流之漫長。有無:若有若無、時隱時現。詩句景色朦朧,掩映動蕩,想象豐富,充滿浪漫色彩。
● 黃河落天走東海,萬里寫入胸懷間。 唐·李白《贈裴十四》落天:夸張手法形容黃河從高原山岳向平原低處的流向。寫:瀉。以大海喻胸懷,貼切形象。
●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唐·李白《將進酒》天上:形容黃河之高,因它發源于高峻的昆侖山脈。描寫黃河源遠流長,水勢雄壯,奔騰而下,直瀉大海,一去不回,寄寓作者對歲月如流,年華不復返的感慨。
● 黃河西來決昆侖,咆哮萬里觸龍門。 唐·李白《公無渡河》昆侖:指昆侖山,東段的巴顏喀拉山是黃河發源地。龍門:在今山西河津縣,傳說夏禹治水至此。寫黃河沖決昆侖,咆哮而下,直奔龍門,顯示它洶涌澎湃,不可阻擋的聲勢。
● 黃河萬里觸山動,盤渦轂轉秦地雷。 唐·李白《西岳云臺歌送丹丘子》觸:碰、擊。盤渦:旋渦。轂(gǔ):車輪的軸。秦地:華山一帶,古為秦國之地。雷:雷鳴。詩人極寫黃河奔騰萬里的聲勢。
●黃云萬里動風聲,白波九道流雪山。 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九道:長江流至潯陽分為九條支流,亦稱九派。雪山:形容波濤如雪似山。這是詩人俯瞰長江所看到的壯觀景色。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唐·杜甫《登高》這是詩人九月九日在夔州登高時寫下的千古絕唱。仰視則聞高山落葉的蕭蕭之聲,俯瞰則見長江駭浪的滔滔之勢,而葉落無邊,江流不盡,更顯得秋風的勁厲,秋色的蒼茫,秋聲的肅殺,擴大了畫面,增強了氣勢。作者悲秋的情調,顯然如見。
● 焉得并州快剪刀,翦取吳松半江水。 唐·杜甫《戲題王宰畫山水圖歌》焉得:怎么得到。并(bīng)州:古九州之一,傳說所產剪刀著名。翦:剪。晉代索靖觀顧愷之繪畫,長嘆一聲:“恨不帶并州剪刀來,把松江半幅白練剪而歸去。”詩人以此贊美王宰的畫,典故隨手拈來,形象貼切,又毫無痕跡。
● 障百川而東之,回狂瀾于既倒。 唐·韓愈《進學解》障:阻擋。回:挽。既:已經。倒:傾瀉。愿意是作者借別人的話肯定他自己,好象阻攔百川使它向東流,挽回已倒下去的巨浪一樣。兩句境界博大,氣勢磅礴。后人每用來形容扭轉乾坤的巨大氣魄。
●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頭,吳山點點愁。 唐·白居易《長相思》汴(biàn):水:曾改道,流經河南、江蘇、安徽等地。泗水:由山東流入淮河,上游四源并流,故名。瓜洲:城名,在運河與長江匯合處,當時很繁盛。詩句描寫婦人登樓遠眺,觸景生情,思緒交織。
●眉月晚生神女浦,臉波春傍窈娘堤。 唐·白居易《天津橋》眉月:指陰歷初三、初四。新月彎曲如眉,故稱。神女浦:地名。臉波:眼波。窈娘堤:堤岸名。以人的形象比喻景物,獨出心裁,惟妙惟肖。
● 萬丈赤幢潭底日,一條白練峽中天。 唐·白居易《十年三月三十日別微之于泮上》幢(chuáng):儀仗用的一種旗幟。練:白絹。俯視深潭,太陽象巨大的赤旗鋪在潭底;仰望高空,天面象長長的白練飄在峽頂。
● 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唐·韋應物《滁州西澗》野渡:郊野渡口。野渡晚雨后所見,流露出詩人任其自然,不進不退的處世哲學,與他“扁舟不系與心同”的心境是一樣的。
●河源怒觸風如刀,剪斷朔云天更高。 唐·溫庭筠《塞寒行》河源:黃河源頭。怒觸:黃河咆哮的景象。朔:北方。
● 溶溶漾漾白鷗飛,綠凈春深好染衣。南去北來人自老,夕陽長送釣船歸。 唐·杜牧《漢江》染衣:形容江水之色映照衣裳。前兩句寫江面美色,后兩句嘆息自己在宦途中奔波消磨,看到悠閑的漁翁,更有無限感慨。意境含蓄委婉。
● 一條雪浪吼巫峽,千里火云燒益州。 唐·李商隱《送崔玨往西州》吼:形容驚濤駭浪的聲音。巫峽:西起四川巫山縣,經湖北巴東縣,綿延四十公里,由長江橫切巫山而成。燒:形容紅色云彩的燦爛。益州:今四川成都一帶。
●曲終人不見,江上數峰青。 唐·錢起《省試湘靈鼓瑟》人不見:指技藝超絕的湘水女神奏完曲子后隨風而去。數峰青:指女神離去后只見江邊幾座碧綠的山峰。一曲既終,伊人不見,余音仿佛還在江水之上和峰巒之間蕩漾。這樣描寫,聽覺形象與視覺形象交融,情景歷歷,意與境和諧統一,余味不盡。
● 看白鳥,下長川,點破瀟湘萬里煙。 五代·張松齡《漁父》白鳥:鷺。下長川:指鳥沿著江流飛翔。瀟湘:湖南境內的瀟水和湘江。煙:煙霧籠罩。
●好是滿江涵返照,水仙齊著淡紅衫。 宋·李覯(gòu):《憶錢塘江》好是:最美的是。涵:容。返照:指江水反映夕陽,滿江通紅。水仙:水中女神。此與唐代白居易《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都極寫水上殘陽之紅,各擅其妙。
● 千里澄江似練,翠峰如簇。歸帆去棹殘陽里,背西風、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鷺起,畫圖難足。 宋·王安石《金陵懷古》練:白色綢子。簇:攢聚。征帆去棹:船只來來往往。背:形容迎風招展。矗:豎起。云淡:形容五彩的船只象籠罩在淡淡的云氣里。星河:比喻長江。鷺起:南京西南面的長江上有個白鷺洲,白鷺飛舞。畫圖難足:畫也畫不出那么好。描寫金陵一帶的長江晚秋景色,極為精采。
●行人稍度喬木外,漁舟一葉江吞天。 宋·蘇軾《書王定國所藏煙江壘嶂圖》稍:正。度:過。喬木:指樹林。一葉:比喻小舟的輕快。江吞天:指天色倒影在江上,水天一色。這是首題畫詩,虛實遠近處理得很好。
● 有如兔走鷹隼落,駿馬下注千丈坡。斷弦離柱箭脫手,飛電過隙珠翻荷。 宋·蘇軾《百步洪》鷹隼(sǔn):鷹類的統稱。落:降落獵物。注:沖的姿態。柱:琴瑟之柱。用兔、鷹、馬、弦、箭、電珠七種疾馳的事物連喻洪水沖瀉,如明珠一串,把百步洪的態勢描繪得淋漓盡致。
● 十分瀲滟金尊凸,千杖敲鏗羯鼓催。 宋·蘇軾《有美堂暴雨》瀲滟(liàn yàn):水勢浩大的樣子。尊:即“樽”,盛酒的器具。羯鼓:用羊皮做的鼓。江水暴漲波光閃動象斟滿美酒,雨聲急促象千支木杖擂羯鼓。
●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大江:指長江。風流人物:杰出的英雄人物。以長江比喻時代洪流,既帶走千古歲月,也帶走千古風流人物。“淘盡”二字,富有哲理,耐人尋味。
●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一時多少豪杰! 宋·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穿空:一作“崩云”。拍:一作“裂”。極狀赤壁的長江天險的景色。“亂石”為仰視的高峭石壁,寫造型;“驚濤”為俯視的奇險江岸,寫聲音;“堆雪”為遠望的洶涌波濤,寫色彩。詞句借亂石驚濤之景,抒豪放之情,襯托千古英雄人物的業績。
● 郴江幸自繞郴山,為誰流下瀟湘去? 宋·秦觀《踏莎行·郴州旅舍》郴江:在今湖南省南部,于郴州城東,流主湘江。幸自:本自。瀟湘:即瀟水、湘水,合流后稱湘江。郴江原自繞郴山而流,為什么不甘寂寞而向北流下瀟湘去?暗示我今日被貶南方,無法北歸觸景傷懷,其何以堪!作者把無法排遣的愁苦渲泄到山水之中了。
● 是處紅衰翠減,苒苒物華休。惟有長江水,無語東流。 宋·柳永《八聲甘州》是處:到處。苒苒:即冉冉,逐漸推移的樣子。在秋風秋雨中,一切紅的綠的都已黯然失色,大自然把美好的景物一步步推向消亡;只有滔滔長江水,靜悄悄地向東流去。寫天地的無情,大江的永恒。
●天地涵容百川入,晨昏浮動兩潮來。 宋·趙抃《次韻孔憲蓬萊閣》蓬萊閣:在山東蓬萊縣北丹崖山上,下臨海岸。涵容:包容。百川入海,天地之大無所不包;早晚潮漲,海水浮動而來,境界壯闊生動。
●一江秋水浸寒空,漁笛無端弄晚風。萬里波心誰折得,夕陽影里碎殘紅。 宋·王杲《浪花》浸寒空:形容水天一色,深秋意寒。碎殘紅;形容浪花映晚霞。有人請王宗作詠物詩,以“浪花”為題,兼押“紅”字,他一揮而就。秋水、晚風、波心、殘紅層層渲染,句句扣緊主題。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宋·辛棄疾《南鄉子》悠悠:又長又遠的樣子。以無窮無盡、日夜奔流的長江比喻社會發展,是傳誦千古名句。
●要看銀山拍天浪,開窗放入大江來。 宋·曾公亮《宿甘露僧舍》銀山:白浪如山。筆力雄邁,收句以小見大,咫尺千里。“放入”二字形象而有氣魄,使人們讀后胸懷廣闊,目光曠遠。與唐代杜甫《絕句》“窗含西嶺千秋雪”,宋代蘇軾《南堂》“掛起西窗浪接天”,宋代周紫芝《凌敲(間囂)晚眺》“開窗忽擁大江來”,一樣筆法。
●和云流出空山,甚年年凈洗,花香不了。 宋·張炎《南浦·春水》不了:沖洗不掉的意思。古人曾說過:“賦水不當僅言水,而言水之前后左右。”這里以云、山、花、香等到美不勝收的春景襯托出春水之美。作者因此詞,而得“張春水”之佳名。
●大波一跳入半天,粉碎銀山成雪片。 宋·楊萬里《池日移舟入江》波:浪。銀山:比喻雪白而高大的浪頭。極度的夸張和比喻,大氣磅礴。
●午夜江聲推月上,浪花如雪寺門前。 元·鄭元祜《寄金山普衲》“推月上”既寫明月的升起,雙狀江濤之洶涌,極為精到。
●大江來從萬山中,山勢盡與江流東。 明·高啟《登金陵雨花臺望大江》江:指長江。長江從群山中流出來,山勢與水流一樣,都向著東方。
●云開巫峽千峰出,路轉巴江一字流。 明·吳本泰《送人之巴蜀》云開:云開霧散,也有云霧劈開的意思。巴江:由四川巫山到湖北巴東一帶的長江。一字流:形容水路狹窄,兩岸山峰陡峭,當中如水流一線,用字警煉。
●落日千帆低不度,驚濤一片雪山來。 明·李攀龍《送子相歸廣陵》低:舟帆低垂。度:過。寫一個日暮驚濤驟起的場面。
●亙地黃河出,開天此一門。 明·顧絳《龍門》亙地:橫貫。此一門:指山西與陜西之間的龍門山。
●江水東流自朝暮,蘆花瑟瑟西風度。金戈鐵馬過江來,朱門大第誰能顧。 清·吳偉業《蘆州行》自:向。度:過。江水日夜向東流,西風蘆花秋瑟瑟;今日清兵過江,豪門大族都置國難于不顧了。借景抒懷。寫明亡之事,可見歷史與自然界一樣,都是無情的。
●雨前方恨湘水平,雨后又嫌湘水奔。 清·魏源《三湘棹歌三首》三湘:指湖南境內的三條河流。語句明白曉暢,寓意頗有哲理,可作為事物不能兩全其美的一個佐證
寫水的詩句
1、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李白《登金陵鳳凰臺》
2、燕子飛時,綠水人家繞。蘇軾《蝶戀花春景》
3、言入黃花川,每逐清溪水。王維《青溪》
4、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李煜《長相思一重山》
5、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陸游《游山西村》
6、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
7、玄都觀里桃千樹,花落水空流。元好問《人月圓玄都觀里桃千樹》
8、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二首其一》
9、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李白《送友人》
10、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蘇軾《江神子江景》
11、憶君心似西江水,日夜東流無歇時。魚玄機《江陵愁望寄子安》
12、遙望齊州九點煙,一泓海水杯中瀉。李賀《夢天》
13、鴻雁幾時到,江湖秋水多。杜甫《天末懷李白》
14、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劉禹錫《金陵五題石頭城》
15、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
16、試上超然臺上看,半壕春水一城花。蘇軾《望江南超然臺作》
17、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蘇軾《惠崇春江晚景》
18、西湖春色歸,春水綠於染。歐陽修《春日西湖寄謝法曹歌》
19、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杜甫《登岳陽樓》
20、遙望洞庭山水色,白銀盤里一青螺。劉禹錫《望洞庭》
21、世事漫隨流水,算來一夢浮生。李煜《烏夜啼昨夜風兼雨》
22、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溫庭筠《夢江南千萬恨》
23、卻下水晶簾,玲瓏望秋月。李白《玉階怨》
24、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王安石《書湖陰先生壁》
25、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朱熹《春日》
26、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鮑照《擬行路難其四》
27、西塞山前白鷺飛,桃花流水鱖魚肥。張志和《漁歌子西塞山前白鷺飛》
28、楚天千里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29、美人閉攔如花隔云端!上有青冥之長天,下有淥水之波瀾。李白《長相思其一》
30、南湖秋水夜無煙,耐可乘流直上天。李白《游洞庭湖五首其二》
31、移舟水濺差差綠,倚檻風擺柄柄香。鄭谷《蓮葉》
32、山明水凈夜來霜,數樹深紅出淺黃。劉禹錫《秋詞二首》
33、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嚴維《丹陽送韋參軍》
34、泉眼無聲惜細流,樹陰照水愛晴柔。楊萬里《小池》
35、水是眼波橫,山是眉峰聚。王觀《卜算子送鮑浩然之浙東》
36、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王維《畫》
37、堤上游人逐畫船,拍堤春水四垂天。歐陽修《浣溪沙堤上游人逐畫船》
38、丁丁漏水夜何長,漫漫輕云露月光。張仲素《秋夜曲丁丁漏水夜何長》
39、門外滄浪水,可以濯吾纓。辛棄疾《水調歌頭壬子三山被召陳》
40、馬毛帶雪汗氣蒸,五花連錢旋作冰,幕中草檄硯水凝。岑參《走馬川行奉送出師西征》
41、寒山轉蒼翠,秋水日潺湲。王維《輞川閑居贈裴秀才迪》
42、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
43、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杜甫《客至》
44、新妝竟與畫圖爭,知是昭陽第幾名?瘦影自臨春水照,卿須憐我我憐卿。馮小青《怨》
45、誰道人生無再少?門前流水尚能西!休將白發唱黃雞。蘇軾《浣溪沙游蘄水清泉寺》
46、半卷紅旗臨易水,霜重鼓寒聲不起。李賀《雁門太守行》
47、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關那畔行。納蘭性德《長相思山一程》
48、勞歌一曲解行舟,紅葉青山水急流。許渾《謝亭送別》
49、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李白《渡荊門送別》輪昌
50、唯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賀知章《回鄉偶書二首》
51、浮云一別后,流水十年間。韋應物《淮上喜會梁川故人》
52、水落魚梁淺,天寒夢澤深。孟浩然《與諸子登峴山》
有關寫山寫水優美詩句
《鹿柴》王維
空山不見人,但聞人語響。
返影入深林,復照青苔上。
《春曉》孟浩然
春眠不學曉,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轎桐胡花落知多少。
《鳥鳴澗》王維
人閑桂花落, 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 時鳴春澗中。
《竹里館》王維
獨坐幽篁里,彈琴復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
《山中》王維
荊溪白石出,天寒紅葉稀。
山路元無雨,空翠濕人衣。
《山居秋瞑》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過故人莊》孟浩然
故人具雞黍,邀我至田家。
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
開軒面場圃,把酒話桑麻。
待到重陽日,還來就菊花。
《飲酒》陶淵明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寫水:夜渡湘水 孟浩然
客舟貪利涉,暗里渡湘川。
露氣聞芳杜,歌聲識采蓮。
榜人投岸火,漁子宿潭煙。
行侶時相問,潯陽何處邊。
問淮水 白居易
自嗟名利客,擾擾在人間。
何事長淮水,東流亦不閑?
淥水曲 李白
淥水明秋日。
南湖采白蘋。
荷花嬌欲語。
愁殺蕩舟人。
春水 杜甫
三月桃花浪,江流復舊痕。朝來沒沙尾,碧色動柴門。
接縷垂芳餌,連筒灌小園。已添無數鳥,爭浴故相喧。
水的詩句
1、御羅屏底翻歌扇,憶西湖、臨水開窗。吳文英《風入松桂》
2、人迷洞庭水,雁度瀟湘煙。李白《郢門秋懷》
3、倚闌祗怕,弄水鱗生,乘東風便。吳文英《燭影搖紅賦德清縣圃古紅梅》
4、夢里池塘春草,卻被鳴禽呼覺,柳暗水邊樓。王惲《水調歌頭送王修甫東還》
5、桂水澄夜氛,楚山清曉云。范云《送沈記室夜別》
6、鷗似雪,水如天,憶當年。吳激《訴衷情夜寒茅店不成眠》
7、隴頭流水,替人嗚咽。賀鑄《子夜歌三更月》
8、二水中分異舊時,河洲株柳少人知。俞益謨《中洲株柳》
9、城隅南對望陵臺,漳水東流不復回。岑參《登古鄴城》
10、愛細縷、先窣輕黃,漸拂水藏鴉,翠陰相接。高觀國《解連環柳》
11、山不盡,水無涯。萬俟詠《訴衷情送春》
12、秋水生時,賦情還在,南屏別墅。吳文英《水龍吟過秋壑湖上舊居寄贈》
13、輕煙曉暝,湘水暮云遙度,簾外余寒未卷,共斜入、紅樓深處。吳文英《雙雙燕小桃謝后》
14、水天空闊,恨東風不借、世間英物。鄧剡《酹江月驛中言別友人》
15、蘆花千頂水微茫。陳亮《一叢花溪堂玩月作》
16、無情水、都不管,共西風、只等送歸船。辛棄疾《木蘭花慢滁州送范倅》
17、沉水香消,梨云夢暖,深院繡簾垂。薩都剌《小闌干去年人在鳳凰池》
18、長安獨客,又見西風,素月丹楓凄然其為秋也,因調夾鐘羽一解煙水闊。周密《玉京秋煙水闊》
19、泛水浮萍隨處滿,舞風輕絮霎時狂。劉基《浣溪沙語燕鳴鳩白晝長》
20、潤逼衣篝,線裊蕙爐沈水。張輯《疏簾淡月寓桂枝香秋思》
21、桃花水到報平渠,喜動新流見躍魚。黃圖安《閑詠二絕》
22、春水迷天,桃花浪、幾番風惡。張元干《滿江紅自豫章阻風吳城山作》
23、冷冷水向橋東去。劉鎮《玉樓春東山探梅》
24、鳳輦宸游,鸞觴禊飲,臨翠水、開鎬宴。柳永《破陣樂露花倒影》
25、雁飛不斷天連水。王庭筠《鳳棲梧衰柳疏疏苔滿地》
26、浩蕩故園思,汶水日悠悠。王惲《水調歌頭送王修甫東還》
27、天際孤云來去,水際孤帆上下,天共水相邀。吳潛《水調歌頭焦山》
28、鷺窺蘆箔水,鳥啄紙錢風。范成大《寒食郊行書事》
29、重謀醉,揉香弄影,水清淺處。吳文英《永遇樂探梅次時齋韻》
30、素天際水,浪拍碎、凍云不凝。吳文英《十二郎垂虹橋》
31、碧草帶芳林,寒塘漲水深。陳子龍《唐多令寒食》
32、云渺渺,水茫茫。晏幾道《鷓鴣天醉拍春衫惜舊香》
33、風清露白,蓮紅水綠。徐昌圖《河傳秋光滿目》
34、綺窗深靜人歸晚,金鴨水沈溫。洪咨夔《眼兒媚平沙芳草渡頭村》
35、急雨收春,斜風約水。賀鑄《惜余春急雨收春》
36、水際輕煙,沙邊微雨。劉將孫《踏莎行閑游》
37、滿堤芳草不成歸,斜日畫橋煙水冷。吳翌鳳《玉樓春空園數日無芳信》
38、金溝御水自西東,昨歲陳宮,今歲隋宮。夏完淳《一剪梅詠柳》
39、夢也夢也,夢不到,寒水空流。蔣捷《梅花引荊溪阻雪》
40、蒼蒹仍碧水,綠酒對黃花。趙時春《原州九日》
41、怕水葉沈紅,夢云離去。周密《掃花游九日懷歸》
42、水亭凝望久,期不至、擬還差。劉克莊《木蘭花慢丁未中秋》
43、晴云度影迷三徑,暗水流香冷一溪。德元《玄墓看梅》
44、嶺梅謝后重妝蕊,巖水鋪來卻結冰。杜荀鶴《春日山中對雪有作》
45、花不語,水空流。晏幾道《鷓鴣天守得蓮開結伴游》
46、漢水東流,都洗盡、髭胡膏血。辛棄疾《滿江紅漢水東流》
47、夕陽西下,塞雁南飛,渭水東流。康與之《訴衷情令長安懷古》
48、相映帶、一泓流水,森寒潔綠。陸容《滿江紅詠竹》
49、綠蓋舞風輕簇水。龔翔麟《南鄉子集調名》
50、翠玉樓前,惟是有、一波湘水,搖蕩湘云。黃孝邁《湘春夜月近清明》
51、風期偶然照,水石若在眼。王闿運《秋曉風日偶憶淇上》
52、渾河水、一線如虹。顧太清《高山流水次夫子清風閣落成韻》
53、水碧風清,入檻細香紅藕膩。顧敻《酒泉子水碧風清》
54、還要倩、流水高山,花前慢奏。顧太清《玉燭新白海棠》
55、冰綃霧縠誰烘染?愛依依、柔條照水,靚妝清艷。顧太清《金縷曲詠白海棠》
56、正青錢遮路,綠絲明水,倦尋歌扇。呂渭老《選冠子雨濕花房》
57、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章楶《水龍吟燕忙鶯懶芳殘》
58、山潑黛,水挼藍,翠相攙。黃庭堅《訴衷情小桃灼灼柳鬖鬖》
59、花易老、煙水無窮。趙昂《婆羅門引暮霞照水》
60、水清月冷,香消影瘦,人立黃昏。吳文英《極相思題陳藏一水月梅扇》
61、明眸似水,妙語如弦,不覺曉霜雞喚。呂渭老《選冠子雨濕花房》
62、流水極天橫晚照,酒闌望斷西河道。趙可《鳳棲梧霜樹重重青嶂小》
63、嘆水覆、杳難收。萬俟詠《木蘭花慢恨鶯花漸老》
64、水風輕,蘋花漸老,月露冷、梧葉飄黃。柳永《玉蝴蝶望處雨收云斷》
65、翩翩之燕,遠集西羌,高山峨峨,河水泱泱。王昭君《怨詞》
古詩中寫水的句子
1、家臨九江水,來去九江側。同是長干人,生小不相識。--《長干行》作者: 崔顥
2、垂鞭欲渡羅敷水,處分鳴騶且緩驅。秦氏雙蛾久冥漠,蘇臺五馬尚踟躕。村童店女仰頭笑,今日使君真是愚。--《過敷水》作者: 白居易
3、煙籠寒水暝禽棲。滿庭紅葉飛。蘭堂寂寂畫簾垂。霜濃更漏遲。--《阮郎歸》作者: 蔡伸
4、城下巴江水,春來似麹塵。軟沙如渭曲,斜岸憶天津。影蘸新黃柳,香浮小白蘋。臨流搔首坐,惆悵為何人。--《巴水》作者: 白居易
5、昔為東掖垣中客,今作西方社內人。手把楊枝臨水坐,閑思往事似前身。--《臨水坐》作者: 白居易
6、水光春色滿江天,蘋葉風吹荷葉錢。香蟻翠旗臨岸市,艷娥紅袖渡江船。 --《江南行》作者: 陳標
7、片花飛后水東流。無計挽春留。香小誰栽杜若,夢回依舊揚州。 --《朝中措》作者: 程垓
8、凌亂波紋異,縈回水性柔。似風搖淺瀨,疑月落清流。 --《玉水記方流》作者: 白居易
9、使君何在在江東,池柳初黃杏欲紅。有興即來閑便宿,不知誰是主人翁。--《宿竇使君莊水亭》作者: 白居易
10、天如水,月如鉤。正新秋。月影參差人窈窕,小紅樓。--《愁倚闌》作者: 蔡伸
11、池殘寥落水,窗下悠揚日。裊裊秋風多,槐花半成實。下有獨立人,年來四十一。--《秋日》作者: 白居易
12、涼吹拂衣袂,助我上高臺。云檐風棟,窗戶絕纖埃。四繞江山雄麗,萬古盤龍踞虎,壯氣鎖崔嵬。二水中分遠,艇子自歸來。 --《水調歌頭》作者: 白君瑞
13、久雨南湖漲,新晴北客過。日沉紅有影,風定綠無波。岸沒閭閻少,灘平船舫多。可憐心賞處,其奈獨游何。--《湖亭望水》作者: 白居易
14、澗下水聲寒,壑底松風靜。時有清香度竹來,步月尋疏影。--《卜算子》作者: 陳三聘
15、淮水東南闊,無風渡亦難。孤煙生乍直,遠樹望多圓。春浪棹聲急,夕陽帆影殘。清流宜映月,今夜重吟看。--《渡淮》 作者: 白居易
16、湖上秋泬寥,湖邊晚蕭瑟。登亭望湖水,水縮湖底出。清渟得早霜,明滅浮殘日。流注隨地勢,洼坳無定質。 --《湖亭晚望殘水》作者: 白居易
17、菡萏迎秋吐,夭搖映水濱。劍芒開寶匣,峰影寫蒲津。--《賦得芙蓉出水》作者: 陳至
18、宮鴉叫赤光,潮聲入宮宮影涼。火華啼露卷橫塘,金堤四合宛柔揚。--《水殿采菱歌》作者: 鮑溶
19、動者樂流水,靜者樂止水。利物不如流,鑒形不如止。凄清早霜降,淅瀝微風起。中面紅葉開,四隅綠萍委。廣狹八九丈,灣環有涯涘。淺深三四尺,洞徹無表里。凈分鶴翹足,澄見魚掉尾。迎眸洗眼塵,隔胸蕩心滓。--《玩止水》作者: 白居易
20、雕楹彩檻壓通波,魚鱗碧幕銜曲玉。夜深星月伴芙蓉,如在廣寒宮里宿。--《宿水亭》作者: 鮑溶
21、并刀昨夜匣中鳴,燕趙悲歌最不平。易水潺潺云草碧,可憐無處送荊卿!--《渡易水》作者: 陳子龍
22、野水尋溪路,青山踏晚春。偶來相值卻鐘情。一樹瓊瑤洗盡客衣襟。--《南歌子》作者: 程垓
23、野店東頭花落處,一條流水號羅敷。芳魂艷骨知何處,春草茫茫墓亦無。--《羅敷水》作者: 白居易
24、潯陽郊郭間,大水歲一至。閭閻半飄蕩,城堞多傾墜。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風卷白波翻,日煎紅浪沸。--《大水》作者: 白居易
25、行尋春水坐看山,早出中書晚未還。為報野僧巖客道,偷閑氣味勝長閑。--《和裴相公傍水閑行絕句》作者: 白居易
26、斜陽冉冉水邊樓。珠箔水晶鉤。拍點紅牙,簫吹紫玉,低按小梁州。--《少年游》作者: 陳允平
27、松下茅亭五月涼,汀沙云樹晚蒼蒼。行人無限秋風思,隔水青山似故鄉。--《題稚川山水》作者: 戴叔倫
28、四月未全熱,麥涼江氣秋。湖山處處好,最愛湓水頭。湓水從東來,一派入江流。可憐似縈帶,中有隨風舟。--《泛湓水》作者: 白居易
29、水拍長堤沒軟沙。菰蒲深處釣魚家。罾頭免得黏風絮,船尾依然帶落花。--《小秦王》作者: 仇遠
30、山圖之白云兮,若巫山之高丘。紛群翠之鴻溶,又似蓬瀛海水之周流。--《山水粉圖》作者: 陳子昂
31、人情依舊歲華新,今日重招往日賓。雞黍重回千里駕,林園闇換四年春。水軒平寫琉璃鏡,草岸斜鋪翡翠茵。聞道經營費心力,忍教成后屬他人。--《答尉遲少監水閣重宴》作者: 白居易
32、隴頭水,千古不堪聞。生歸蘇屬國,死別李將軍。細響風凋草,清哀雁落云。--《隴頭水》作者: 鮑溶
33、隴水何年有,潺潺逼路傍。東西流不歇,曾斷幾人腸。--《經隴頭分水》作者: 岑參
34、蓼花風淡水云纖。倚閣卷重簾。索寞敗荷翠減,蕭疏晚□紅添。--《朝中措》作者: 陳亮
關于水的詩句大全
以下是關于描寫贊美水的詩句古詩:
1、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杜牧《金谷園》2、楊柳青青江水平,聞郎江上踏歌聲。——劉禹錫《竹枝詞》3、如襪鋒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王維《終南別業》4、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5、花易老煙水無窮。——趙昂《婆羅門引·暮霞照水》6、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陸游《后赤壁賦》7、身在應渣晌無回渡日,駐馬相看遼水好昌傍。——王建《渡遼水》8、水何澹澹,山島竦峙。——曹操《觀滄海》
有哪些和"水"有關的古詩?
1、楚水清若空,遙將碧海通。——唐·李白《江夏別宋之碧空衫悌 》
釋義:長江清澈若空,在那遙遠的地方,它是與碧波無際的大海相通的。
2、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濁。——唐·杜甫《佳人》
釋義:泉水在山里是清澈的,出了山就渾濁了。
3、待閑看秋風,洛虧啟水清波。——宋·蘇軾《滿庭芳·歸去來兮》
釋義:唯盼他年閑暇,坐看秋風洛水蕩清波。
4、水清出石魚可數,林深無人鳥相呼。——宋·蘇軾《臘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
釋義:我漫步山中,溪水清清,直見水底的石塊,游魚來往,歷歷可數;幽深的樹林沒個人跡,只聽到鳥兒喧鬧相呼。
5、野桃含笑竹籬短,溪柳自搖沙水清。——宋·蘇軾《新城道中二首》
釋義:矮矮竹籬旁野桃花點頭含笑,清清的沙溪邊柳條輕舞多情。
6、泜水清且淺,沙礫明可數。——清·鄭板橋《泜水》
釋義:泜水清澈且淺,水中沙石清晰可見。
7、水清蓮媚兩相向,鏡里見愁愁更紅。——唐·溫庭筠《蓮浦謠》
釋義:水流清澈見底,美麗的蓮花和嬌媚的人臉兩兩相對,水平如鏡,清清水里映出了那因愁而紅的臉。
8、水心如鏡面,千里無纖毫——唐·李白《初領郡政衙退登東樓作悔腔-自此后詩到杭州后作》
釋義:水面的中心就像鏡子一樣明凈,整個湖面上沒有一絲波瀾。
9、湖清霜鏡曉,濤白雪山來 。——唐·李白《送友人尋越中山水》
釋義:湖水清凈得像反射出清光的鏡子,江中的浪濤翻滾,白如雪山。
10、清泉自愛江湖去,流出紅墻便不還——清·查慎行《玉泉山》
釋義:清泉喜愛向江湖流去,流出紅墻就一去不還。
關于水的古詩句有什么?
水的詩:
1、《望天門山》李白: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2、《書湖陰先生壁》王安石:
茅檐長掃凈無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
3、《惠崇春江晚景》蘇軾: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4、《終南別業》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悔稿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云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5、《游山西村》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6、《春日》朱熹:
勝日尋碧缺孝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7、《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蘇軾:
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扮乎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8、《泊船瓜洲》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
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
9、《望洞庭》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
10、《小池》楊萬里:
泉眼無聲惜細流,樹蔭照水愛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