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的有哪些著名詩歌 朱熹的有哪些著名詩歌作品
大家好,關于朱熹的有哪些著名詩歌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朱熹的有哪些著名詩歌作品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宋朝朱熹的詩有哪些
宋朝朱熹的詩有《春日》、《觀書有感》、《偶成》、《水調歌頭》、《水口行舟》、《墨梅》、《秋月》等。朱熹世尊稱為朱子,閩學派的代表人物,是宋朝有名的思想家、哲學家與教育家。
朱熹簡介
朱熹生于1130年,字元晦,又字仲晦,號晦庵,晚稱晦翁。朱熹是“二程”(程顥、程頤)的三傳弟子李侗的學生,與二程合稱“程朱學派”,他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是一位非常偉大的哲學家與教育家。
朱熹作品
1、《勸學詩》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
沒等池塘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鎮彎了。
2、《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
風和日麗游春在泗水之濱,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
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3、《秋月》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譯文
清澈的溪水流過碧綠的山局空頭,懸空一瀉而下,澄清的水與藍天在月色的映御臘悶照下構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畫卷。
這秋色把人世間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閑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閑自在的紅葉。幽靜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朱熹的詩句有哪些
說說朱熹的哲理詩,道學家所寫卻無道學氣。
我國古詩中有不少蘊含精辟哲理的佳作,以極其簡練、形象的文字,道出了“人人心中有,人人筆下無”的深邃的人生哲理,膾炙人口,流傳千古。譬如唐代王之渙的《登鸛雀樓》:“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褲察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又如北宋蘇軾的《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兩首詩的后兩句千百年來已融化在群眾的口語中,成為人們認識事物的一個價值判斷標尺。這一方面,南宋朱熹的哲理詩的杰出成就也令人刮目相看。
朱熹是南宋著名的道學家,“程朱理學”的領軍人物,其理學思想博大精深,影響深遠。但一般讀者對其深奧的理學不感興趣,倒是他的幾首小詩老少皆知,流傳極廣,道學家的詩卻無道學氣,精妙的詩句被后人一再引用。最有名的當數他的《觀書有感》:“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為什么小而淺的方塘如此清澈,以至從水中能看到“天光云影共徘徊”的景象呢?原來此方塘不是無源之水,而是有永不枯竭的源頭在為它源源不斷地供應著清水,因此永不陳腐、污濁。詩中充滿著意趣、理趣、情趣,激發人們無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簡直使人詫異:一首小詩怎么能展現如此豐富深刻的形象及其思想意義!
朱熹的《觀書有感》其實是兩首,其二為:“昨夜江邊春水生,艨艟巨艦一毛輕。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試想,往日因江水枯竭而使艨艟巨艦擱淺時,任憑多少人費力推移,巨艦紋絲不動,然而只待春水涌來,巨艦胡神茄便在一江春水中自由自在地航行。任何事物倘若違背客觀規律,全憑主觀意志,一味盲動橫行,是沒有好結局的;只有順應了客觀規律,才能獲得自在而理想的結果。
朱熹另一首《春日》也歷來為人們所稱道:“勝日尋常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文字極淺顯明白,景中有情,情景交融,和煦的春風仿佛撲面而來,明媚的春光映入眼簾,春天的氣息令人陶醉,使人身臨其境根本不覺得詩人在說理,而道理已經悄悄沁入你的心脾。這是真正的藝術高手才能達到的境界。
朱熹還有一首《水口行舟》也富含哲理:“昨夜扁舟雨一蓑,滿江風浪夜如何?今朝試卷孤篷看,依舊青山綠樹多。”昨夜,漆黑的江面飄搖著一葉孤舟,風狂、雨驟、浪急,危機四伏;但是今早試卷簾子往外一看,兩岸依然是充滿生機的青山綠樹。風浪再大總有平息之時,黑夜盡頭就是曙光,風光美好的大地永遠長存。詩人朱熹當時正受朝中權貴打擊,身處逆境,但仍能以平常之心,冷眼面對現實,堅持自己的信念,充滿樂觀的精神。這首小詩對一切正在逆境中苦苦掙扎、奮斗的人們都是一種溫馨的鼓勵和慰藉。
一般來說,詩重形象思維,忌說抽象道理,形象和思想、情感和理智在詩中往往很難相融。但朱熹的哲理詩卻像一個精靈,能做到形象與思想并茂,情感和理智共存,在感性的形象中閃爍著理性的光輝,其詩境具有更多的審美意味,對讀者認識事物,認識人生,有著豐富的啟迪意義。正如一位學者所說:“朱熹作為一個道學家,他的詩卻絕少道學氣,更無頭巾氣,酸腐氣,他與一般詩家一樣,常用字眼也無非是水天山色,江風月夜一類。朱熹有時也用詩來說理,但決不說孔孟程朱的理,他的說理詩多有形象思維,不僅比說理的文章清爽透徹,而且比一般臃腫而空泛的抒情言志詩更覺靈瞎悉氣發越,親切近人。”
關于朱熹的詩5篇
朱熹的理學思想對元、明、清三朝影響很大,成為三朝的官方哲學,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后的又一人。那么朱熹的詩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推薦給大家有關朱熹的詩,供大家參考。
朱熹的詩篇一:《滿江紅·秀野詩翁》
秀野詩翁,念故山、十年乖隔。
聊命駕、朱門舊隱,綠槐新陌。
好雨初晴仍半暖,金釭玉斝開瑤席。
更流傳、麗藻借江天,留春色。
過里社、將兒侄。談往事,悲陳跡。
喜尊前現在,鏡中如昔。渣冊
兩鬢全期煙樹綠,方瞳好映寒潭碧。
但一年、一度一歸來,歡何極。
朱熹的詩篇二:《念奴嬌·臨風一笑》
臨風一笑,問群芳誰是,真香純白。
獨立無朋,算只有、姑射山頭仙客。
絕艷誰憐,真心自保,邈與塵緣隔。
天然殊勝,不關風露冰雪。
應笑俗李粗桃,無言翻引得,狂蜂輕蝶。
爭似黃昏閑弄影,清淺一溪霜月。
畫角吹殘,瑤臺夢斷,如肢宏直下成休歇。
綠陰青子,莫教容易披折。
朱熹的詩篇三:《西江月·堂下水浮新綠》
堂下水浮新綠,門前樹長交枝。
晚涼快寫一篇詩。不饑塵說人間憂喜。
身老心閑益壯,形癯道勝還肥。
軟輪加璧未應遲。莫道前非今是。
朱熹的詩篇四:《水調歌頭·富貴有馀樂》
富貴有馀樂,貧賤不堪憂。
誰知天路幽險,倚伏互相酬。
請看東門黃犬,更聽華亭清唳,千古恨難收。
何似鴟夷子,散發弄扁舟。
鴟夷子,成霸業,有馀謀。
致身千乘卿相,歸把釣漁鉤。
春晝五湖煙浪,秋夜一天云月,此外盡悠悠。
永棄人間事,吾道付滄洲。
朱熹的詩篇五:《鷓鴣天·暮雨朝云不自憐》
暮雨朝云不自憐。放教春漲綠浮天。
只令畫閣臨無地,宿昔新詩滿系船。
青鳥外,白鷗前。幾生香火舊因緣。
酒闌山月移雕檻,歌罷江風拂玳筵。
朱熹的詩其他推薦:
1.朱熹著名詩句大全
2.勵志的唐詩宋詞精選
3.經典的古詩句大全
4.最經典的勵志詩句
5.有關修身的古詩名言
朱熹的古詩有哪些?
一、《春日》
勝日尋芳泗水濱,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
譯文:風和日麗之時泗水的河邊踏青,無邊無際的風光煥然一新。誰都可以看出春天的面貌,春風吹得百花開放、萬紫千紅,到處都是春天的景致。
二、《觀書有感·其一》
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譯文:半畝大的方形池塘像一面鏡子一樣打開,天光、云影在水面上閃耀浮動。要問池塘里的水為何這樣清澈呢?是因為有永不枯竭的源頭源源不斷地為它輸送活水。
三、《勸學詩》
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
未覺池塘春草夢,階前梧葉已秋聲。
譯文:青春手猜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學問卻很難獲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陰都不能輕易放過。沒等池塘首薯友生春草的美夢醒來,臺階前的梧桐樹葉就已經在秋風里沙沙作響了。
四者槐、《觀書有感·其二》
昨夜江邊春水生,蒙沖巨艦一毛輕。
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譯文:昨天夜晚江邊的春水大漲,那艘大船就像一片羽毛一般輕盈。以往花費許多力量也不能推動它,今天卻能在江水中央自在漂流。
五、《秋月》
清溪流過碧山頭,空水澄鮮一色秋。
隔斷紅塵三十里,白云紅葉兩悠悠。
譯文:清澈的溪水流過碧綠的山頭,懸空一瀉而下,澄清的水與藍天在月色的映照下構成了一副空明澄澈的秋景畫卷。這秋色把人世間隔在三十里之外,空中是悠閑自在的白云,山上是悠閑自在的紅葉。幽靜的秋色是多么令人陶醉啊!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