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說徐凝為什么喜歡牡丹(徐凝的牡丹)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說說徐凝為什么喜歡牡丹,以及徐凝的牡丹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在賞牡丹中作者寄托牡丹怎樣的形象?
牡丹花,嬌艷多姿,雍容大方,富麗堂皇。自古以來引起許多騷人墨客的謳歌、贊美,是很自然的。據初步收集,歷代文人專寫牡丹的詩詞就有四百余首。其中,以唐、宋兩朝為最多,共一百三十多人,二百七十余首。包括象王維、李白、李賀、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溫庭筠、李商隱、歐陽修、蘇軾、黃庭堅、陸游、辛棄疾等一些很著名的詩人在內。僅蘇軾一人,就有三十多首。金元明三代,六十余人,九十多首。清代,三十多人,五十余首。近代和當代文人,也寫了不少詠牡丹的詩。
總觀牡丹詩,大體有如下幾個方面的內容:
第一,贊美牡丹花的嬌艷多姿,富麗堂皇。“嬌含嫩臉春妝薄,紅蘸香綃艷色輕。早晚有人天上去,寄他將贈董雙成。”(唐·徐夤)用擬人的手法, 寫牡丹的艷麗。“庭前芍藥妖無格,池上芙蕖凈少情。惟有牡丹真國色,花開時節動京城。”(唐·劉禹錫)用對比的手法寫牡丹花的艷美多情。“虛生芍藥徒勞娘,羞殺玫瑰不敢開。”(唐·徐凝)也用了鮮明對比和烘托的手法寫出了牡丹超群芳的特點。“看遍花無勝此花,剪云披雪蘸丹砂。開當青律二三月,破卻長安千萬家。”(徐夤),用形象的比喻寫牡丹花的潔白、鮮艷。有些詩人更進一步直書牡丹為“萬萬花中第一流”(徐夤)“天然國色美無雙”(清·陳確),宋代歐陽修贊美說:“天下真花獨牡丹”。
牡丹花,一般在暮春開放。民謠曰“谷雨三朝看牡丹。”牡丹花開時,桃、梨、杏花都已敗落,牡丹遲開不爭春。這點,也引起詩人、詞家的贊美,以花喻人,風格高尚。
如唐朝李山甫的牡丹詩:“邀勒東風不早開,眾芳飄后上樓臺。數苞仙艷火中出,一片異香天上來。……”元代詩人李孝光的《牡丹》詩,頗能表達人們對牡丹的贊美之情:
富貴風流拔籌倫,百花低首拜芳塵。
畫欄繡幄圍紅玉,云錦霞裳涓翠茵。
天上有香能蓋世,國中無色可為鄰。
名花也自難培植,合費天工萬斛春。
何人不愛牡丹花的作者
作者是徐凝。
唐代詩人,浙江睦州分水人,生卒年均不詳,與諍友張祜(792?-853?)年歲相當,與白居易、元稹同時而稍晚。元和間(806-820)有詩名。明人楊基《眉庵集》卷五“長短句體”賦詩云:“李白雄豪妙絕詩,同與徐凝傳不朽”。 徐詩102首,五七言絕句占了96首,其中五言絕句16首,七言絕句80首,七絕亦高手。徐凝提及牡丹的三首詩作,首首是無以復加,為后人所推崇。代表作有《憶揚州》《奉酬元相公上元》等。
全文:
何人不愛牡丹花,占斷城中好物華。
疑是洛川神女作,千嬌萬態破朝霞。
翻譯:
有哪個人不喜歡牡丹花呢,
盛開時獨占了城中的美景。
莫不是洛水女神在那里翩舞吧,
千嬌萬態如同燦爛的朝霞飛騰。
擴展資料:
賞析:
該詩贊美牡丹花的仙氣神韻。前二句說明牡丹人人愛。 “好物華”就是好景色,洛陽城里的好景色讓牡丹花占據并壟斷了,誰人不喜歡,從人們的普遍愛好和崇尚著筆,直截了當。表面是提問,實是表明牡丹人人皆愛,“占斷城中好物華”一句,即是對提問的回答。暮春時節,群芳凋謝,牡丹獨開,享盡春光,占斷萬物之風光,無怪人稱牡丹是“國色天香”。
作品風格:
詩樸實無華,意境高遠,筆墨流暢、自然。
《題處湖》州縉云鼎:“黃帝旌旗去不回,空攜片石碧崔嵬。有時風卷鼎湖浪,散作青天雨點來。”被奉為絕唱,后來竟無敢題者。
徐凝的書法著稱于時。據《宣和書譜》載:“徐凝,書有行法,其筆意自具儒家風范,非規規于書者。”其《黃鶴樓》、《荊巫夢思》兩詩的墨寶,為宋代宮廷所收藏。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牡丹
百度百科-徐凝
徐凝的《賞牡丹》表達的情感?
由此可見,情感的形成與發展同生物的形成與發展一樣,是一個逐漸進化的過程,其發展方向表現為情感的形式越來越多,層次越來越高,靈活性越來越強,準確性越來越高,前瞻性越來越好,人可以針對各種復雜的價值關系來及時地、靈活地、準確地調節自己情感反應的方向、大小、形式與層次,從而準確無誤地指導自己的行為與思想。
牡丹徐凝第四句表達了作者什么情感
《牡丹》為唐代詩人徐凝歌詠牡丹的詩作。這首詩沒有具體描寫牡丹花的漂亮,而是通過賞花者的主觀感受間接表現的。牡丹在景物中獨占鰲頭,引起詩人無比的贊嘆,從而既可見牡丹之美,又表現了詩人對牡丹花的喜愛。
結句“千嬌萬態破朝霞”,取意于《洛神賦》,將牡丹之形、態、色以一“破”字托出。洛神是“皎若太陽升朝霞”,而牡丹是“千嬌萬態破朝霞”,猶言牡丹花放射著洛神的靈氣,干姣百媚、千姿百態,神女般地鉆出,猶如朝霞樣的神奇。 “破”字形象,有種活靈活現的態勢。詩人以洛神喻牡丹,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可見詩人是用了加倍襯托的藝術手法,其詩法之精妙,自不待言。
誰給我徐凝《題開元寺牡丹》的賞析?
徐凝:唐代詩人,生卒年不詳,籍貫睦洲,約生活在唐憲宗中和年間,曾中過進士,官至金部侍郎,《全唐詩》存其詩100多首。
背景:牡丹花耐旱不耐澇,而且不經低溫冷凍難以開花,在唐代時因為受技術限制,江南種植牡丹不易成活,成活后又能開花的就更加罕見了,而杭州開元寺的僧人悉心栽培的牡丹不僅成活了,還開出了艷麗的花朵,成為當時杭州的的一大勝景,徐凝去賞花后就題了這首詩。后來白居易去賞花見到這首詩后大加贊賞,再加上元稹、韓愈等人的賞識,徐凝的詩名重一時。
大意:這種花在南方都知道它難以栽種,多謝開元寺的僧人平時用心栽培(才使它成活開花)。海燕因知道它的美麗可愛而頻頻探視,而胡蜂更因從未見過牡丹花而在它旁邊久久地徘徊。算是白活的芍藥只能白生嫉妒,休克難當的玫瑰花則連開放都不敢了。還有幾朵頂端已露紅卻未全放的蓓蕾,孕育著一片春芳等著詩人的到來。
手法:擬人。
思想情感:通過對牡丹的贊美贊揚了開元寺僧人對牡丹的悉心栽培和精心管理。
唐詩人徐凝的三條九陌花時節萬馬千車看牡丹什么意思
三條九陌:泛指帝都的縱橫大道。牡丹花開時節,帝都縱橫的大道,滿是觀賞牡丹的車馬。在這里徐凝想表達的是在牡丹花開時節,萬人空巷,大街上滿是車馬,很多人在觀賞牡丹。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