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樹櫳能治哪些病 楊樹能治病嗎
很多朋友對于楊樹櫳能治哪些病和楊樹能治病嗎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楊樹病蟲害圖譜與用藥
楊樹常見的病害有黑斑余絕病、銹病、灰斑病等,常見的蟲害有天牛、紅蜘蛛、小地老虎等。以楊樹黑斑病為例:防治時,在病害初侵染前,最遲于雨季來臨之前,可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樹噴200倍波爾多液,或7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連噴2-3次,控制病害發生蔓延。雨季噴藥時,因在藥水中加入0.3%明膠(或豆粉汁、豆漿),避免被水沖洗掉。
一、楊樹黑斑病
1、病原
楊樹黑斑病屬真菌性病害,病原主要是楊生盤二孢菌,屬半知菌亞門、腔孢綱、黑盤孢目、盤二孢屬。在高溫多雨、重茬地、苗木生長不良、低洼地和苗木過密濕度大的情況下,病害發生重。
2、癥狀
楊樹黑斑病一般發生在葉片及嫩梢上,以危害葉片為主。發病初期首先在葉背面出現針狀凹陷發亮的小點,后病斑擴大到1毫米左右,黑色,略隆起,葉正面也隨之出現褐色斑點。5-6天后,病斑中央產生灰白色突起小點,后多數病斑匯合為多角斑或大圓斑,病重時全葉變黑枯死。
3、防治方法
(1)化學防治:在病害初侵染前,最遲于雨季來臨之前,向苗木和低矮的幼樹噴200倍波爾多液,正毀衫或70%代森錳鋅600倍液,或50%多菌靈7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等,連噴2-3次,控制病害發生蔓延。雨季噴藥時,藥水中應加入0.3%明膠(或豆粉汁、豆漿),防止被水沖洗掉。
(2)物理防治:增施有機肥、土雜肥,改善通風透光條件,增強樹勢,提高樹木的抗病性;雨后要及時排除林地積水;隨時清掃處理病葉、落葉,消滅病原菌;育苗(造林)密度不可過大。
二、楊樹銹病
1、病原
楊樹銹病的病原屬擔子菌門、銹菌綱、松楊柵銹菌,屬轉主寄生菌。苗圃地易感此病。
2、癥狀
楊樹銹病主要危害葉片,也危害葉柄、嫩梢和冬芽。初期被害葉片上出現橙黃色粉狀斑點,黃粉(夏孢子)日益增多,成為再侵染的病原中心。夏孢子借風傳播,再侵染新葉。5、6月間最為嚴重,葉片病斑相連成片,常造成焦葉、落葉。冬芽受害后不能展葉或縐縮加厚,向葉背卷縮。葉柄、嫩梢被害形成條狀病斑。
3、防治方法
(1)化學防治:25%粉銹寧可濕性粉劑1000-15000倍噴霧;65%代森鋅500倍液;敵誘鈉200倍液噴灑,每隔15天噴1次;發病時噴灑1:1:125-170波爾多液1次,之后用0.3-0.5波美度石硫合劑防治。
(2)物理防治:摘除病芽要早且徹底,并隨摘隨裝入塑料袋中,以防夏孢子揚散;育苗區應盡可能遠離發病菌的大苗區。
三、楊樹灰斑病
1、病原
楊樹灰斑病的病原有楊灰星葉點霉和楊棒盤孢,有性世代為東北球腔菌病菌以分生孢子在落葉上越冬。次年春季分生孢子萌發,借風雨和氣流傳播,從氣孔或直接侵入。此病在東北三省發病率較高。
2、癥狀
楊樹灰斑病主要發生在楊樹的葉片和嫩梢上。病斑常連成大塊黑斑,葉背面無明顯界限。嫩梢受侵染后出現黑色梭形斑,其后變黑萎縮下垂。楊樹苗頂梢受侵染后,易出現多頭梢。
3、防治方法
(1)化學防治:發病初期噴施10%殺菌優水劑600倍液,或50%速克靈10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倍液防治。
(2)物理防治:種植抗病品種;片林種植不要過密,以利于通風降濕;及時拔除大樹下的萌條。
四、天牛
1、癥狀表現
天牛為楊樹主要蛀干害蟲。幼蟲于枝干內向下蛀食,隔一定距離向外蛀1通氣排糞屑孔,排出大量糞屑,成蟲羽化后咬蛀羽化孔爬出樹干。受害嚴重時,全株死亡。
2、防治要點
(1)人工防治:于成蟲發生期組織人工及時捕捉;選用抗蟲樹種造林,多樹種合理配置造林,更新改造不合理的林帶結構;嚴格檢疫,防止蔓延擴散等。
(2)化學防治:早期伐除零星被害木、蟲源樹,噴施或在樹干基部注射內吸性化學農藥或生物制劑毒殺卵、幼蟲、成蟲;于幼蟲活動期,尋找有新鮮排泄物的蟲孔,由上而下插入磷化鋁或舉腔磷化鋅的毒簽或毒丸,用黃泥封口。
(3)生物防治:保護利用啄木鳥等天敵。
五、紅蜘蛛
1、癥狀表現
當年生幼樹上,剛開始在葉、芽、嫩莖上發現灰黃色斑點,之后逐漸擴大,變為褐色或紅褐色斑塊,或葉面卷曲,嚴重時造成葉片脫落,嫩莖畸形。
2、防治要點
(1)人工防治:春季發芽前,紅蜘蛛以雌成螨在枝干翹皮縫隙中越冬,因此刮掉翹皮并集中燒可消滅大量的雌成螨,對防治紅蜘蛛有較好的效果。
(2)化學防治: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農藥,可選用1.8%蟲螨克乳油4000-5000倍液,或2.5%天王星乳油2000倍液,或21%滅殺斃乳油2500倍液,或5%卡死克乳油2000倍液,或40%樂果乳油800倍液,或73%克螨特乳油2000-2500倍液,進行噴霧。
(3)生物防治:束管食螨瓢蟲、深點食螨瓢蟲、肉食薊馬、小花蝽、草蛉、粉蛉和捕食螨等天敵能在中后期抑制葉螨的繁殖量。
六、小地老虎
1、癥狀表現
小地老虎主要以幼蟲危害幼苗,低齡幼蟲常聚集于葉或葉莖間,3齡以后分散并潛伏在土里,夜晚出來將幼苗嫩莖咬斷,并拖入土中取食;也會爬到苗木上部咬食幼嫩莖葉,影響幼苗生長。
2、防治要點
(1)人工防治:結合黏蟲用糖、醋、酒誘殺液或甘薯、胡蘿卜等發酵液誘殺成蟲;對高齡幼蟲可在清晨到田間檢查,如果發現有斷苗,撥開附近的土塊,進行捕殺。
(2)化學防治:在小地老虎1-3齡幼蟲期,可采用48%地蛆靈乳油1500倍液、48%樂斯本乳油或48%天達毒死蜱2000倍液、2.5%勁彪乳油2000倍液、10%高效滅百可乳油15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1500倍液、20%氰戊菊酯乳油1500倍液等地表噴霧。在成蟲發生期,可以配制糖醋液誘殺。
楊樹黃對人能冶啥病?
效與作用楊樹葉的營養含量楊樹葉的吃法和營養
楊樹黃的功效與作用
作用:
一、 抗癌、抗腫瘤;
二、 增強免唯粗鎮疫機能:1、 活化巨噬白血球細指粗胞;2、 清除自由基(Free radicals);
三、 抗老化/抗氧化;
四、 幫助糖尿病患者;
五、 降低膽固醇;
六、 維護凳碼肝、抗纖維化功能;
七、 保護心血管、血壓正常化、改善偏頭痛;
八、 減低過敏性體質的免疫反應
楊樹常見蟲害怎樣防治
楊樹林木蟲害主要有食葉類害蟲、刺吸類害蟲和鉆蛀類害蟲。那么下面一起來看看我為大家精心推薦的楊樹常見蟲害,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楊樹常見蟲害防治
一、食葉類害蟲。主要以楊扇舟蛾、楊小舟蛾、黃刺蛾(俗稱洋辣子)等為主。楊樹從幼苗期到成材期均受上述害蟲危害,造成葉片缺損或吃光。幼樹期(1~4年生)楊樹受害,對生長和存活影響較大。 防治 方法 :1、人工防治。結合林木整枝、修剪、除草等撫育管理 措施 ,人工捕殺蛹和巢苞。成蟲具有趨光性(5月至10月),可用光燈誘殺。2、化學防治。幼蟲危害期(6月至9月),一般選用樂果或80%的敵敵畏1000倍液噴霧防治,也可樹干注射“保林3號”進行防治。
二、刺吸類害蟲。主要是草履蚧。草履蚧在早春上樹吸取樹木嫩芽、嫩枝汁,造成整株枯死。因此,防治草履蚧應選擇在早春若蟲上樹前。 防治方法:1、人工防治。樹干底部扎塑料布或纏塑料此指膠帶阻隔上樹。若蟲上樹前(2月上中旬),用二道細繩將寬約20cm的塑料布(新塑料布為佳)扎于樹干底部或在樹干底部纏膠帶,阻隔率可達98%以上。再輔助人工撲殺,效果更明顯。2、化學防治。樹干1米以下用廢機油加有機磷農藥環涂10厘米寬藥環,以阻止草履蚧上樹或觸藥殺之。若上樹后,可用50%敵敵畏或樂果等農藥1000倍噴霧防治。
三、鉆蛀類害蟲。主要有桑天牛、光肩星天牛、云斑天牛等。在幼蟲期,主干上可見明顯排瀉孔,有木屑外露。 防治方法:1、告扒困營林措施。這是一種預防性措施,通過調整林種結構來避免森林災害的發生。如楊樹就不可與桑樹混交,否則楊樹易發生桑天牛。2、檢疫措施。檢疫是防治天牛擴散傳播的有效手段。凡來自疫區的苗木、木材及包裝箱等都必須經過檢疫后方可調運。3、人工防治。伐除蟲害嚴重的樹木,剪除蟲害導致枯萎的大枝,并及時進行除蟲處理。在成蟲產卵盛期,檢查樹干上刻槽(多在枝叢及枝干分叉處),用小錘擊殺刻槽上方卵粒或幼蟲。在成蟲發生期,搖動樹干,振落成蟲并將其殺死。4、化學防治。找到最新鮮的排瀉孔,向蛀孔中注入敵敵畏原液與柴油的混合液,用濕泥堵塞蛀孔。也可用磷化鋅毒簽插入樹干基部第一孔和上部一個孔中, 其它 蛀孔用濕泥封堵。
入秋謹防楊樹潰瘍病
病害癥狀
潰瘍病主要危害樹干,是一種慢性病,初期在皮孔邊緣形成小泡狀潰瘍斑,圓形,極小。隨后小泡變大鼓起,大小不等,泡內充滿褐色液體,破裂后液體流出,遇空氣變為鐵銹色。繼而病斑干縮下陷,中間有一縱裂縫。重病樹病斑連成一體,布滿整個樹干,遠望像是抹了一層黃泥,樹皮變得非常粗糙。
發病規律
一年生苗較少發病,二年生以上苗及植株易發病,病菌在樹干的病斑內越冬。在我省4月上旬開始發病,5月底至6月和9至10月為發病高峰。如果冬天溫度高,則發病早,反之則遲。干旱脊薄地、林分密度小、四旁樹、移植苗、樹勢弱的發病重。加楊、沙蘭楊抗病,46楊較107楊發病重。同一病株,陽面病斑較陰面多。
防治方法
一是加強出圃苗木檢查,燒毀病苗,禁止用于造林。二是起苗后及時假植、運輸、栽植,減少定植前水分散失,保證定植后立即澆水,縮短緩苗期。三是干旱缺水地區應截干造林。四是初發病的林地,在發病高峰前的4~5月和8月初,對樹干普遍噴藥預防。藥劑可選用2:2:100倍波爾多液、30%福美砷40倍液、40%多菌靈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五是對已產生病斑的病株,輕刮表皮,清除病斑,樹干涂抹10%的堿水(碳酸鈉)防治。
春季楊樹常襪念見病害
楊樹潰瘍病
主要發生于苗木移植過程中,3下旬開始發病,4月中旬至5月下旬為發病高峰期,6月初基本停止,10月后稍有發展。該病可侵染樹干、根莖和大樹枝條,但主要危害樹干的中部和下部。發病初期樹干皮孔附近出現水泡,水泡破裂后流出帶臭味的液體,內有大量病菌。病部最后干縮下陷成潰瘍斑,病斑處皮層變褐腐爛,當病斑橫向擴展環繞樹干一圈后,樹即死亡。楊樹長勢衰弱時易發病。防治方法:①選用壯苗造林,起苗時盡量避免傷根,運輸假植時保持水分。②定植前用ABT3號生根粉溶液沾根,定植時澆足底水,定植后對幼樹干部噴施5406細胞分裂素1000倍液。③春季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用1:1:160波爾多液噴干,可預防樹干感染,降低發病率。若發病率在50%以上時,涂干也不會有明顯效果,可平茬。
楊樹黑斑病
該病5月初開始發生,夏秋最盛,直至落葉為止。可危害楊樹葉片、葉柄、果穗、嫩梢等,在其上形成角狀、近圓形或不規則的黑褐色病斑,直徑約1毫米,有的達5毫米。病斑多時可連成不規則的大塊斑,引起早期落葉。防治方法:①選育抗病楊樹品種。②發病期間,苗圃和幼林用200倍的波爾多液或85%代森鋅250倍液噴灑。③合理密植、及時間伐,保持林內通風透光。及時清掃林內落葉,以減少病源。④可在6月上旬噴40%多菌靈800倍液,或25%百菌清600至800倍液,或O.3%尿素及磷酸二氫鉀混合液防治。
楊樹葉枯病
該病從楊樹葉片抽生開始,危害楊樹葉片、嫩梢和幼莖,受害葉片以5至6月感病最重。受害的葉片上出現近圓形、多角形或不規則形的病斑,直徑1至5毫米,病斑多時可連成大斑。病斑上有黑褐色霉狀物。嫩梢和嫩莖上的病斑凹陷,呈棱形,上有綠色霉層。防治方法:①從發病開始,進行藥劑防治,在整個生長季節噴2至3次藥,可用40%乙磷鋁300倍液,或75%百菌清500倍液,或50%多菌靈1000倍液防治。②及時清除枯枝落葉,并帶出林外集中燒毀或埋漚制肥,以減少菌源。
楊樹腐爛病
主要危害楊樹枝干、枝條的各個部位,病斑形狀不規則,大小不等。發病初期病斑呈暗褐色,水漬狀,后失水干縮下陷,有時病斑開裂成絲狀。后期在病斑上密生出許多小黑點。潮濕時,從病斑的小黑點中能長出卷曲的,橘黃色的絲狀物。該病的病斑每年向外擴展,當包圍枝干一圈時,上部枝、干會全部死亡。在春、夏降水量大的年份,腐爛病發病嚴重。防治方法:①用刀刮除病斑,應刮至健部,再在病斑上涂10倍的食用堿水,或20%農抗120水劑10倍液,連涂2至3次即可。②春天或秋天,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生石灰、食鹽、水的配制比例為1:0.3:10。
楊樹什么時候間伐?和常見病蟲害如何防治?
楊樹間伐的時間要根據樹木的用途確定。病害主要是楊樹的潰瘍病和橋冊銹病,潰瘍病最好在春季萌芽前噴灑治療潰瘍病嫌消圓的一些殺菌劑如石芹塌硫合劑、殺毒礬等,銹病防止在8月中下旬噴灑粉銹寧等藥劑。蟲害主要是美國白蛾,可用一些菊酯類農藥在卵期或幼蟲破網前噴灑。
楊樹的果實可以治病嗎?
根據彎野我了解的情況,楊樹告搜的果襪鬧歷實不是中草藥,不能治病的。楊樹的果實是蒴果,一般在開花后五月前后成熟,成熟后開裂,里面有許多細小帶毛的種子,隨氣流漂移進行傳播。楊樹果實的作用主要是傳播種子繁殖后代。
新疆楊的病害有哪些?具體的防治方法?
楊樹枝干病害主要有水泡型潰瘍病、大斑型潰瘍病、腐爛型潰瘍病和細菌性潰瘍病等,是楊樹主要的枝干病害。楊樹從苗木、幼樹到大樹均可感染這些病害,但以苗木和幼樹受害最重,造成枯梢或全株枯死。
楊水泡型潰瘍病Botryophaeria ribis (Tode) Grossenb et Buggar發生在主干和大枝上,癥狀有三類。在光皮楊樹品種上,多圍繞皮孔產生直徑l厘米左右的水泡狀斑;在粗皮楊樹品種上,通常并不產生水泡,而是產生小型局部壞死斑;當在干部的傷口、死芽和凍傷處發病時,形成大型的長條形或不規則形壞死斑。春季是楊樹水泡型潰瘍病最主要的發生時期,尤其在幼苗移栽后發病率最高。夏季楊樹生長旺盛,病害發展緩慢,秋季又可出現第2次發病高峰。楊樹栽培管理不善,水分、肥力不足,養分失調,生長衰弱均易發病。
楊大斑型潰瘍病Dothichiza populea Sacc. et Briard主要發生在主干的傷口和芽痕處,初期病斑呈水浸狀,暗褐色,后形成梭形、橢圓形或不規則的病斑。病部韌皮組織潰爛,其下木質部也可變褐,老病斑可連年擴大,多個病斑可連接成片,造成頃坦改枯枝、枯梢。一般4月中旬開始發病,5-6月為發病盛期,7-8月病勢減緩,9月又可見新的病斑出現,10月以后停止擴展。一般光皮樹種的感病程度重于粗皮樹種,粗皮的木栓化程度較高,病菌不易侵入。日灼傷口有利于病菌的侵入,樹干陽面的病斑數多于陰面。楊樹在生長衰弱或土壤干旱、樹體含水量低的情況下感病重。
楊腐爛型潰信羨瘍病Valsa sordida Nit.又稱楊樹爛皮病、楊樹腐爛病,引起皮層腐爛、枝枯,嚴重地塊可引起大片楊樹死亡。發病后期的病斑上生出許多針頭狀黑色小突起,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在潮濕情況下可從中擠出桔紅色卷須狀分生孢子角。楊樹爛皮病分生孢子和子囊孢子借風、雨、昆蟲等傳播至寄主皮層上,多由傷口入侵。幼樹、嫩枝和衰弱、有傷口的枝干較易感病。當樹皮含水量不足60%時,發病嚴重。
楊細菌型潰瘍病Erwinia herbicola Chester主要危害樹干和大枝。發病初期,在病部形成橢圓形的瘤,直徑約l厘米,外表光滑,后逐漸增大成梭形或圓柱形的大瘤。顏色變為灰褐色,表面粗糙并出現縱向開裂。夏季從病部裂縫中流出棕褐色粘液,有臭味。病瘤內韌皮部變棕紅色,木質部由白色變為灰色,后變為紅色。發病嚴重時出現腐爛,樹木生長衰弱,木材腐朽不成材,嚴重時可致樹木全株死亡。大樹比幼樹受害重,地勢低洼的林分發病重,夏季修枝的樹比春、秋季修枝的樹發病重,凍傷和修枝傷口易引起發病,修枝不整齊、茬高的也易發病。
防治方法:(1)真菌性潰瘍病防治雀判:①選用抗病品種。根據本地區楊樹栽植的經驗,選育抗病品種,對新引進的品種在未通過區域性栽培試驗栽培前不宜盲目推廣。②加強對楊樹幼林地的栽培管理。改善立地條件,及時清除病死植株和枝條,及時修枝、間伐,防治蛀干害蟲。③起苗后及時假植、運輸、栽植,減少定植前的水分散失。栽后立即澆水,或起苗后立即浸泡24小時以上。④病斑刮涂:對于抗病性較強品種的病樹,可用小刀或釘板將病部樹皮縱向劃破,劃刻間距3-5毫米、范圍稍超越病斑,深達木質部。然后用毛刷涂以所選擇的藥劑(10%堿水、梧寧霉素、不脫酚洗油原液、10%雙效靈10倍液、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50%多菌靈100倍液、40%福美砷50倍液等),涂藥后再涂以50-100ppm赤霉素,以利于傷口的愈合。⑤化學防治。發病高峰期前,可用1%潰腐靈稀釋50-80倍液涂抹病斑或用注射器直接注射病斑處。還可用70%甲基托布津100倍液、40%多菌靈50倍液或2:2:100波爾多液等噴灑主干和大枝,阻止病菌侵入。秋末在樹干下部涂上白涂劑(生石灰、食鹽、水的配制比例為 1:0.3:10)。(2)細菌性潰瘍病防治:①在楊樹育苗插穗前,將插穗浸在鏈霉素(600毫克/公斤)樹木抗病誘導水劑中浸泡24小時。育苗用的種條感染該病,必須刮除病斑,并用300倍福爾馬林液消毒。②涂保護劑。對移栽大苗,早春刷白涂劑,或用0.5波美度石硫合劑,或1:1:160波爾多液噴干,預防感染。③在早春楊樹萌芽前或秋季落葉后,向苗木噴灑鏈霉素(600毫克/公斤)+樹木防凍保護劑(1l0倍),防止楊樹苗木遭受凍害,增加抗病性。
關于楊樹櫳能治哪些病和楊樹能治病嗎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