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歐陽修《采桑子》的西湖在哪里的詞條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歐陽修《采桑子》的西湖在哪里,以及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采桑子 歐陽修
采桑子·歐陽修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fēng)水面琉璃滑,不覺洞源船納型態(tài)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這租型首詞是作者晚年《采桑子》組詞中的一首。它以輕松淡雅的筆調(diào),描寫泛舟穎州(今安徽阜陽)西湖時所見的美麗景色。全詞色調(diào)清麗,風(fēng)格娟秀,充滿詩情畫意,讀來清新可喜。
詞的上闋,輕舟短棹,一開頭就給人以悠然自在的愉快感覺。以下數(shù)句展開了一幅美麗的西湖春景:不僅是“春草碧色,春水淥波”,跟綿長的堤影掩映著,看到的是一幅淡遠的畫面;而且在短棹輕縱的過程里,隨船所向,都會聽到柔和的笙簫,隱隱地在春風(fēng)中吹送。這些樂曲處處隨著詞人的船,仿佛是為著詞人而歌唱。廖廖數(shù)筆,就營造出一片安謐、恬靜的氣氛。
下闋著重描寫湖上行舟、波平如鏡的景色。前三句以靜寫動,寫風(fēng)平浪靜時水面晶瑩澄澈,如同琉璃,平滑似鏡,游人不覺船移,只是看到船漿輕劃,水上形成細小的波紋時,方感船身滑動。結(jié)句以動襯靜,寫漣漪微動難免驚動沙灘上的水鳥,使之掠過湖岸飛去,而西湖卻愈顯其幽靜。此句與王維筆下的 “空山不見人,但聞鳥鳴聲”意境相似,有異曲同工之妙。
這首詞如同一幅清麗活潑、空靈淡遠的風(fēng)景畫,美不勝收,清新可愛,令人留連忘返,從中足見歐公乃詞壇寫景高手。
注釋:
①西湖:指潁州西湖。在今安徽省太和縣東南,是潁水和其他河流匯合處。宋時屬潁州。晏殊、歐陽修、蘇軾都在潁州做過太守。歐陽修晚年退休后住在潁州,寫了一組《采桑子》(十首)。
②笙歌:指歌唱時有笙管伴奏。
③漣漪:水的波紋。
譯文:
西湖風(fēng)光好,駕輕舟劃短槳多么逍遙。
碧綠的湖水綿延不斷,長堤上花草散出芳香。
隱隱傳來的音樂歌唱,像是隨著船兒在湖上飄蕩。
無風(fēng)的水面,光滑得好似琉璃一樣,不覺得船兒在前進,只見微微的細浪在船邊蕩漾。看!被船兒驚起的水鳥,正掠過湖岸在飛翔。
歐陽修的《采桑子》蘊含著什么意境
采桑子歐陽修
采桑子是一個詞牌名,歐陽修作采桑子系列的詞一共有十首,其中一首題目叫做群芳過后西湖好。
歐陽修《采桑子》圖片
這首詩內(nèi)容簡短卻富有深沉內(nèi)涵的意境。主要描寫的是西湖的美景。當(dāng)然此西湖非杭州的西湖,這個西湖在安徽境內(nèi)。上闕講的是盡管花瓣已經(jīng)開始落葉,但西湖的美景卻仍然是如此令人陶醉,一些花瓣在風(fēng)兒的吹拂下緩緩落下,但仍然有保留在樹枝的點點花瓣卻格外耀眼;柳絮在風(fēng)中飄蕩,翩翩起舞,讓人陶醉。柳樹的枝條在風(fēng)中也搖曳著,多姿多態(tài)。它們都在春風(fēng)的吹拂下,享受著這美好的一切,湖水也跟著蕩漾起來。歐陽修將大自然的美景寄托到自己的內(nèi)心。通過對美景的描寫,營造了一種清靜祥和氛圍。歐陽修淡然自在的描寫與這種氛圍相結(jié)合,實在是令人向往。
歐陽修將自己內(nèi)心的不悅借助自然美景移除。有美景的地方就必須是好心情。可見歐陽修的內(nèi)心是足夠的強大。下闕描寫的是在欣賞完美景后,人漸漸的少了,隨之伴隨的演奏也結(jié)束了,內(nèi)心的空虛寂寞之情便油然而生。但是這樣沒有聲音的環(huán)境好像也挺好的。于是歐陽修回到了屋子里,把窗簾拉起,然后便看到一對燕子朝屋子這邊飛過來。此時的歐陽修內(nèi)心是空虛的,但是燕子的到來又烘托了一份寂靜之后的愉悅之情。歐陽修的作詞完全是通過觀察生活來表達自己內(nèi)心的愜意,結(jié)構(gòu)縝密,情與景的結(jié)合,讓讀者很是喜歡。
歐陽修是什么居士
在我國古代漢語中,“居士”這個詞一般指的是待在家里沒有進入仕途或者未能進入仕途的人,到了后來,那些有才華、看中個人操守的人受到很多人的尊敬,也被稱為居士,居士成了一個敬稱語。到最后,那些為了表示自己不愿進入仕途或者想退隱和在仕途失意的文人雅士開始自稱為居士,如李白稱青蓮居士,白居易稱香山居士,蘇軾稱東坡居士。既然如此,歐陽修也是一代文豪,歐陽修是什么居士呢?
歐陽修像
歐陽修是北宋時期的人,在散文和詩作方面的成就很高,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一,年輕的時候,他也進入仕途做過官,先后做過翰林學(xué)士、參知政事、兵部尚書、太子師傅等,他是政治文學(xué)方面的革新者,力求改革,摒棄守舊思想。然而步入仕途的人,常常有不如意,也難免會遭受貶謫。歐陽修激進的改革主張和推新思想受到那些固守傳統(tǒng)思想的人的反對和排。在他39歲正直壯年的時候,他在政治上受到貶抑,內(nèi)心充滿著抑郁之情,這個時候,酒成了他的療傷靈藥,喝得得以讓他忘卻失意的煩惱,整日寄情于山水之間,以酒消愁,他便給自己起了一個號,叫“醉翁居士”,以此來表示他未建功業(yè)、年華已逝的悵惘之情。
到了他晚鏈消渣年體弱多病的時候,他辭了官去頤養(yǎng)天年,這個時候他給自己改了另外一個號,叫“六一居士”,他說他的家里藏了有一萬卷書,還有一千卷是收集的金石文字,有一張古琴、一盤棋和一壺好酒,最后還有他自己,一個慢慢老去的老頭,合起來就是“六個一”,所以就叫做“六一居士”。
所以歐陽修一生有兩個號,一個是“醉翁”,另外一個就是“六一居士”,這兩個號都顯示出他寄情山水、以酒為樂、以文棚悄為友的高尚情操。
歐陽修字
中國自古就是文明之國,十分講究敬老愛幼,維護傳統(tǒng)。古時候的人,對于名字的講究是很嚴格的,尤其是那些有身份的人,不管男女,到了成年之后,都會取一個字,以便于別人稱呼他們,得到別人的尊重。一般的同輩以及下屬的橋塌人只能稱呼兄長和長輩的字,不能直呼其名。在他們的名字之外,有些人還會給自己起一個別號,也有別人給他們起的號,和名字沒有關(guān)系。比如諸葛亮,字孔明,號是臥龍;蘇軾,字子瞻,號是東坡居士;再比如李白,字太白,號是青蓮居士。而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晚年時,他給自己起了另一個號,“六一居士”。那么歐陽修字有什么涵義呢?
永叔紀念公園
關(guān)于歐陽修字,有學(xué)者是這樣理解的:古人的名和字相互之間都會存在一定的關(guān)聯(lián),可能意義相近,可能意義相反,也可能意義相連。修和永這兩個字都有長的意思,只不過它們各自的側(cè)重點不同而已。“修”主要側(cè)重的空間概念,而“永”側(cè)重的是時間概念。“叔”字是古代人用來排行的,“伯”是老大的意思,“仲”是老二的意思,“叔”是老三的意思,而“季”是老四的意思。比如說孫權(quán),在家里排行老二,所以字仲謀。再比如曹操,字孟德,院筒俁際潛硎窘誆俚灤械囊饉跡孟也是用來排行的。所以人們推斷歐陽修在家中可能是排行老三,家人希望他生活長久,所以給他起了字,叫“永叔”。
古時候的字,是為了別人表示對他的尊敬而起的。歐陽修在當(dāng)時以及后世文壇上的影響力一直很大,所以人們要么稱呼他的字號,要么都尊稱他“歐公”。
歐陽修是什么家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又號六一居士。他是北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文學(xué)家。
歐陽修畫像
首先,他作為政治家,在政治上頗有名望。他早年步入仕途,目睹了北宋王朝的積貧積弱,他和好友范仲淹一起,向皇帝上書要求推行改革。他認為,當(dāng)時社會最嚴重的問題是因為腐敗。北宋王朝揚文抑武,造成長期冗官冗員的現(xiàn)象。他和范仲淹一起針對這些問題發(fā)起改革,結(jié)果改革失敗,兩人雙雙被貶。不久,歐陽修又被召回,和范仲淹,韓琦等人重新推行改革,史稱“慶歷新政”。但依舊被保守派擊敗,歐陽修再次被貶。之后,在皇佑元年,歐陽修被當(dāng)時的皇帝重新任用,參與編寫史書。
歐陽修還是一個著名的文學(xué)家。事實上,他在文學(xué)上的造詣遠遠超過他在政治上的。他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被后人稱為“千古文章四大家”,并和韓愈、柳宗元、蘇軾、蘇洵、蘇轍、王安石、曾鞏被合稱為“唐宋八大家”。中國二十五史之一的《新唐書》就是他主持修訂的。歐陽修在文風(fēng)上,繼承和發(fā)揚了韓愈的古文運動,主張文章平易明了,言之有物。當(dāng)時和他針鋒相對的學(xué)派是“太學(xué)體”,這種體裁的文章,都擅長玩弄古語,咬文嚼字,歐陽修最反對的就是這種文體。他認為,寫文章應(yīng)該嚴謹平易,通俗點說,就是要讓人看得懂你在寫什么。所以即使是他的散文,歐陽修也幾乎都實實在在地寫了一些事情。
據(jù)說,唐宋八大家有五位都是出自他的門下,可見其在文學(xué)界地位的杰出。而正是因為他,為當(dāng)時的大宋王朝,注入了新鮮的血液,為中國的文學(xué)史,作出了偉大的貢獻。
[宋]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原文、注釋、賞析
[宋]歐陽修《采桑子(輕舟短棹西湖好)》
輕舟短棹西湖好,綠水逶迤。芳草長堤。隱隱笙歌處處隨。無風(fēng)水面琉璃滑,不覺船移。微動漣漪。驚起沙禽掠岸飛。
注釋:
1、棹(zhào):一種劃船工具,形狀如槳。西湖:這里指潁州(今安徽阜陽)西湖。
2、逶迤(wēi、yí):彎曲而長的樣子。
3、琉璃滑:形容流水清澈透明像玻璃一樣光滑。白居易《泛太湖書事》詩:“碧琉璃水凈無風(fēng)。”
4、漣漪:水波紋。左思《吳都賦》:“濯明月于漣漪。”向注:“漣漪,細波紋。”
賞析:
本篇是歐陽修歌詠潁州西湖的組詞--《采桑子》十首的第一首。關(guān)于寫作這十首《采桑子》的心態(tài)和目的,作者在冠于組詞之首的《西湖念語》中這樣說道:“雖美景良辰,固多于高會;而清風(fēng)明月,幸屬于閑人。并游或結(jié)于良朋,乘興有時而獨往。鳴蛙暫聽,安問屬官而屬私;曲水臨流,自可一觴而一詠。至歡然而會意,亦旁若于無人。”由此可見,這些小詞都是他以曠達的胸懷和瀟灑的態(tài)度流連光景的即興之作,每一首都是他對潁州西湖的自然風(fēng)光“歡然會意”時的產(chǎn)物。這十首詞好就好在,它們雖然都是寫同一個西湖,但每一篇都有各自的`藝術(shù)境界和審美特色。誠如近人夏敬觀所說:“此潁州西湖詞。公昔知潁,此晚居潁州所作也。十老卜局詞無一重復(fù)之意。”(龍榆生《唐宋名家詞選》引夏敬觀評六一詞)本篇描寫西湖的恬靜明麗和作者湖面泛舟的舒適之感,并通過這種描寫表現(xiàn)作者這個“閑人”的閑雅風(fēng)度。全篇向讀者展示出這樣的“有我之境”:在碧波長堤、水平如鏡的湖面上,先是笙歌隱隱,接著槳聲陣陣,驚起沙禽,平靜的氣氛一下子被打破,醉翁歐陽修輕舟短棹侍讓,由遠而近地緩緩出現(xiàn)了弊凱……作者似乎只是客觀地寫景,而沒有做什么自我描寫,但主人公那一副風(fēng)流自賞、自得其樂的悠閑之態(tài),卻活靈活現(xiàn)地凸現(xiàn)在畫面上。由此可見作者善于通過特定境界的展現(xiàn)來進行自我表露的藝術(shù)功力。所以許昂霄《詞綜偶評》稱贊本篇說:“閑雅處,自不可及。”俞陛云《唐五代兩宋詞選釋》則點評其造境之妙道:“下闋四句,極肖湖上行舟波平如鏡之狀。‘不覺船移’四字,下語尤妙。”
歐陽修《采桑子》的西湖在哪里的介紹就聊到這里吧,感謝你花時間閱讀本站內(nèi)容,更多關(guān)于、歐陽修《采桑子》的西湖在哪里的信息別忘了在本站進行查找喔。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zé),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dān)相關(guān)法律責(zé)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