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既?且足生我百谷出自哪里 既且是什么意思

說忘是謊2023-05-16 10:05歷史155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既?且足生我百谷出自哪里,以及既且是什么意思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韓非子說難

韓非子·說難第十二

【原文】培談塌凡說1之難:非吾知之有以說之之難也,又非吾辯之能明吾意之難也,又非吾敢橫2失3而能盡之難也。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注釋】1.說:(shuì稅)《史記·項羽本紀》:“鯫生說我曰:‘距關,毋內諸侯,秦地可盡王也?!薄妒酚洝の汗恿袀鳌罚骸肮踊贾瑪嫡埼和酰百e客辯士說王萬端?!薄妒勒f新語·自新》:“義興人謂為三橫,而處尤劇?;蛘f處殺虎斬蛟,實冀三橫唯余其一。”這里用為游說、勸說之意。

2.橫:(heng恨)假借為“獷”。《孟子·滕文公下》:“處士橫議?!薄盾髯印ば奚怼罚骸皺M行天下?!睋P雄《長楊賦》:“東夷橫畔?!薄稘h書·彭寵傳》注:“以威力相脅曰橫?!边@里用為放縱之意。

3.失:通“佚”或“泆”?!秶Z·周語下》:“虞于湛樂,淫失其身?!薄豆茏印ち⒄罚骸暗卤《蛔鹫咧^之失?!薄痘茨献印ゃ嵴摗罚骸扒啬鹿鲇味嚁?,右服失,野人得之?!蓖跄顚O云:“失,同佚?!薄薄妒酚洝だ献禹n非侍螞列傳》:“非吾敢橫失能盡之難也?!边@里用為淫泆、放蕩、放縱之意。

【譯文】凡是游說的難處:并不是我知道用來游說的難處是很難的,也并不是我能辨別事理就能表明我的意思的難處,也并不是我敢于放縱毫無顧忌把事理全部講出來的難處。凡是游說的難處,在于知道所游說對象的心思,是不是以我所游說的內容相合。

【說明】游說,在戰國時期非常盛行,韓非自己曾無數次游說韓王而沒有成功。本章是他根據戰國時期謀臣策士們的游說教訓和自己的切身體會所寫的經驗總結。所以本節首先提出,要知道對方的心理活動,是不是與自己的游說內容相符,才能去游說:否則,所游說的必然不會成功。

【原文】所說出于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厚利,則見下節而遇卑賤,必棄遠矣。所說出于厚利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見無心而遠事情,必不收矣。所說陰為厚利而顯為名高者也,而說之以名高,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說之以厚利,則陰用其言顯棄其身矣。此不可不察也。

【譯文】所游說的對象屬于追求高尚名聲的人,如果用利益去游說他,那么就會被看成是節操下賤的人而受到卑賤的待遇,必然被拋棄或疏遠。所游說的對象屬于看重利益的人,如果用高尚名譽去游說他,那么就會被看成是沒有頭腦而脫離實際,必然就會被不錄用了。所游說的對象心里追求厚利而表面上是追求高尚名聲的人,如果用高尚名譽去游說他,那么他表面上會錄用游說的人而實際上卻會疏遠;如果用厚重的利益去游說他,那么他暗地里會采用游說者的意見而表面上會拋棄游說者。這些情況不可以不明察。

【說明】本節還是針對游說對象而提出的,也就是說,首先要明確對方是一個什么人,才能根據這個人的特點采用不同的游說內容。千萬不要自己想什么就去說什么,即使有一個中心思想,也要想方設法用對方所喜愛的語言來表達出來。比如說對方喜好名聲,你所說的是利益,那么你就應該將利說成是可以贏得名聲;假如對方喜好利益,你所說的是名聲,你就可以把名聲說成是可以換來利益。如此等等,總之,要摸清對方心思后才能去游說。

【原文】夫事以密成,語以泄敗。未必其身泄之也,而語及所匿之事,如此者身危。彼顯有所出事,而乃以成他故,說者不徒知所出而已矣,又知其所以為,如此者身危。規異事而當,知者揣1之外而得之,事泄于外,必以為己也,如此者身危。周澤2未渥3也,而語極知,說行而有功,則德4忘;說不行而有敗,則見疑,如此者身危。貴人有過端,而說者明言禮義以挑其惡,如此者身危。貴人或得計而欲自以為功,說者與知焉,如此者身危。強以其所不能為,止以其所不能已5,如此者身危。故與之論大人,則以為間6己矣;與之論細人,則以為賣重。論其所愛,則以為藉資;論其所憎,則以為嘗7己也。徑省其說,則以為不智而拙之;米鹽博辯,則以為多而交8之。略事陳意,則曰怯懦而不盡;慮事廣肆9,則曰草野而倨侮10。此說之難,不可不知也。

【注釋】1.揣:《戰國策·秦策》:“簡練以為揣摩?!薄豆砉茸印つΑ罚骸皟确撸е饕??!薄墩摵狻し暧觥罚骸盎粗髡{說以取尊貴,是名為揣。”《漢書·陸賈傳》:“生揣我何念?!薄稘h配圓書·翟方進傳》:“方進揣知其指。”這里用為猜想、推測、估量之意。

2.周澤:《莊子·大宗師》:“澤及萬世而不為仁。”《孟子·公孫丑下》:“然且至,則是干澤也?!薄盾髯印し鞘印罚骸帮椃嵌?,玩奸而澤,言辯而逆?!薄妒酚洝の鏖T豹傳》:“故西門豹為鄴令,名聞天下,澤流后世?!边@里用為恩澤、恩惠之意。

3.渥:(wo窩)《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兇?!薄对姟ぺL·簡兮》:“赫如渥赭,公言錫爵?!薄对姟ば⊙拧ば拍仙健罚骸凹葍灱蠕?,既沾既足,生我百谷。”《說文·水部》:“渥,沾也。”《玉篇·水部》:“渥,沾濡貌?!薄稄V雅·釋詁二》:“渥,漬也?!边@里用指為全身沾滿之意。

4.德:《韓非子·二柄》:“二柄者,刑、德也。”《戰國策·秦策》:“是不敢倍德畔施?!薄妒酚洝ろ椨鸨炯o》:“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边@里用為恩惠、恩德、慶賞之意。

5.已:(yi擠)《易·損·初九》:“已事,遄往,無咎;酌損之。”《詩·鄭風·風雨》:“風雨如晦,雞鳴不已?!编嵭{:“已,止?!薄对姟ぬ骑L·蟋蟀》:“無已大康,職思其居?!薄对姟り愶L·墓門》:“知而不已,誰昔然矣?!薄对姟ば⊙拧つ仙接信_》:“德音不已。”《詩·小雅·巧言》:“昊天已威,予慎無罪?!薄对姟ば⊙拧け鄙健罚骸盎蛳①仍诖?,或不已于行?!薄独献印ざ隆罚骸疤煜陆灾乐疄槊溃箰阂??!薄墩撜Z·公冶長》:“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薄抖Y記·中庸》:“君子遵道而行,半途而廢:吾弗能己矣?!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叭私灾^我毀明堂;毀諸?已乎?”《荀子·宥坐》:“已此三者,然后刑可即也?!薄读凶印珕枴罚骸安偕咧衤勚瑧制洳灰岩玻嬷诘?。”《廣韻·止韻》:“已,止也?!边@里用為停止之意。

6.間:《國語·晉語一》:“且夫間父之愛而嘉其貺,有不忠焉?!薄墩撜Z·先進》:“孝哉閔子騫,人不間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薄妒酚洝でZ生列傳》:“讒人間之?!边@里用為挑拔、離間之意。

7.嘗:《左傳·襄公十八年》:“諸侯方睦于晉,臣請嘗之,若何?”杜預注:“嘗,試其難易也?!薄缎栄拧V言》:“嘗,試也?!薄妒酚洝埗愑嗔袀鳌罚骸澳耸刮迩肆顝堻d、陳澤先嘗秦軍,至皆沒?!薄稄V韻·陽韻》:“嘗,試也?!边@里用為試探之意。

8.交:《莊子·天地》:“交臂厯指?!边@里用為交錯、錯雜之意。

9.肆:《詩·小雅·楚茨》:“或剝或享,或肆或將。”《詩·大雅·大明》:“肆伐大商,會朝清明?!薄对姟ご笱拧ぞ偂罚骸八敛婚遑蕬C,亦不隕厥問?!薄对姟ご笱拧に箭R》:“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詩·大雅·皇矣》:“崇墉仡仡,是伐是肆。”《詩·大雅·行葦》:“肆筵設席,授幾有緝御。”《論語·陽貨》:“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薄睹献印けM心下》:“‘肆不殄厥慍,亦不殞厥問?!耐跻?。”《說文》:“肆,極陳也?!敝祢E聲曰:“此字本訓長?!薄稄V韻》:“肆,陳也。”本義為陳列之意,這里引伸為展現之意。

10.倨侮:《禮記·曲禮》:“游毋倨?!薄稇饑摺で夭摺罚骸吧┖吻百贫蠊б病!薄盾髯印ば奚怼罚骸绑w倨固而心執詐?!薄洞蟠鞫Y記·曾子立事》:“與其倨也寧句?!薄墩f文》:“倨,不遜也?!边@里用為傲慢自大之意。

【譯文】事情要秘密才能成功,講話因為泄露才失敗。不一定就是游說者自己泄露的,而是因為談到了隱秘的事情,象這樣游說者就危險了。對方顯露出他想干什么事,但卻是為了用它來辦成另外的事,游說者如果不知道也就算了,如果明知道他這樣干,象這樣游說者就危險了。規劃非同尋常的事而且符合對方的心意,但聰明的人在外面猜測到這件事,并把它泄露在外,而對方卻以為是游說者泄露的,象這樣游說者就危險了。周到的恩惠還沒有沾滿全身,就說自己什么都知道,所說的得行而且有功效,那么慶賞就會被對方忘記;所說的不得行而且事情有失敗,那么就會被懷疑,象這樣游說者就會有危險。尊貴的人有了過錯,而游說者明白地談論禮義來挑出他的惡行,象這樣游說者就危險了。尊貴的人得到計謀而且還想把這計謀作為自己的功績,但游說者參預并了解這些,象這樣游說者就危險了。強迫對方不能做到的事情非要去做,阻止對方所不能停下來的事情非要停止,象這樣游說者就危險了。所以和對方談論大臣,那么對方就會認為是在挑撥離間;和對方談論小人,那么對方就會認為游說者自己賣弄自己很重要。和對方談論他所喜愛的,那么就會被認為游說者想要找憑借和依靠;和對方談論他所憎惡的,那么就會被認為在試探自己。游說者所說的直截了當簡明扼要,那么就會被認為不聰明而被看成是笨拙;所游說的如果類似油鹽柴米瑣碎小事而又廣證搏引,那么就會被認為太啰嗦太駁雜。所游說的如果簡單扼要只說大意,那么就會被認為是膽小怕事而不把話說完;所游說的考慮事情太多而且廣泛地一一展現,那么就會被認為是農民意識而且傲慢自大。這些游說的難處,不可不知道啊。

【說明】本節還是針對游說對象而提出的,韓非對游說者提出了種種可能性,還是意在說明,要想去游說,一定先要弄清對方,要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原文】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1而滅其所恥。彼有私急也,必以公義示而強2之。其意有下也,然而不能已,說者因為之飾其美而少其不為也。其心有高也,而實不能及,說者為之舉其過而見其惡,而多其不行也。有欲矜以智能,則為之舉異事之同類者,多為之地,使之資說于我,而佯不知也以資其智。欲內相存之言,則必以美名明之,而微見其合于私利也。欲陳危害之事,則顯其毀誹,而微見其合于私患也。譽異人與同行者,規異事與同計者。有與同污者,則必以大飾其無傷也;有與同敗者,則必以明飾其無失也。彼自多其力,則毋以其難概3之也;自勇之斷,則無以其謫4怒之;自智其計,則毋以其敗窮之。大意無所拂悟,辭言無所擊摩,然后極騁智辯焉。此道所得,親近不疑而得盡辭也。

【注釋】1.矜:《禮記·表禮》:“不矜而莊。”《公羊傳·僖公九年》:“矜之者何?猶曰莫我若也?!薄俄n非子·說疑》:“不敢矜其善。”《戰國策·齊策》:“矜功不立。”《廣雅》:“矜,大也?!边@里用為自夸、自恃之意。

2.強:《周禮·司諫》:“強之。”注:“猶勸也?!薄睹献印ち夯萃跸隆罚骸熬绫撕卧?強為善而已矣?!边@里用為勸勉之意。

3.概:古代量米粟時刮平斗斛(hú)用的木板。量米粟時,放在斗斛上刮平,不使過滿?!冻o·惜誓》:“同權槩而就衡?!薄抖Y記·月令》:“斛甬,正權概?!薄盾髯印ゅ蹲罚骸胺蛩瑥膛c諸生而無為也,似德。……盈不求概,似正?!薄俄n非子·外儲說》:“槩者,平量者也?!薄妒酚洝し饿聜鳌罚骸岸桓庞谕跣男啊!北疽鉃楣纹?,不使過量之意。這里引申為折服之意。

4.謫:(zhé哲)《詩·邶風·北門》:“室人交遍謫我?!薄蹲髠鳌こ晒吣辍罚骸皣又單摇!薄蹲髠鳌せ腹四辍罚骸肮珪R侯于濼,遂及文姜如齊。齊侯通焉。公謫之?!薄读凶印ちγ罚骸案F年不相謫發?!薄墩f文》:“謫,罰也?!边@里用為有意指摘、責備之意。

【譯文】凡是游說的要領,在于知道粉飾對方所說的而值得夸耀的地方而不游說對方所認為恥辱的地方。對方有私下里急切的需要,必然要以公眾行為方式來勸勉他。對方思想中有下賤的念頭,而且自己停不下來,游說者就應該粉飾他美好的而勸他盡量少去做下賤的。對方思想中有高尚的念頭,然而卻做不到,游說者就應該舉出這種念頭中的缺點而且讓他見到這其中的壞處,而稱贊他不去做。對方有的想自夸自己有智慧有能力,那么就為他舉出同類的其它事情,而且盡量多地舉例,使他能從我這里取得更多的資料,而我卻假裝不知道我幫他增添了智慧。想要讓對方內心保存下我的話,那么就必須用美好的名義來闡明,而又暗示他從中看到符合他的私利。想要陳述有危害的事情,那么就應該說明這個事情所帶來的詆毀和非議,而又暗示他從中看到帶給他的禍患。贊譽別人有同樣的行為,就要規范非同尋常的事和同樣計謀的人。如果有人與對方有同樣的污點,那么就必須盡量粉飾他而不傷害他;如果有人與對方有同樣的失敗,那么就必須用明白的話來粉飾他并沒有失敗。對方自認為很有能力,那就不要用他難以辦到的事來折服他;對方自認為很勇敢能決斷,那就不要用他的過失來責備他使他惱怒;對方自認為有智慧有計謀,那就不要用他過去的失敗來追問他使他難堪。游說的基本內容不拂逆對方的醒悟,言辭沒有與對方產生摩擦,然后就可以盡情地施展自己的智慧和口才了。這種方法所得到的結果,能使對方親近而且不懷疑從而能夠暢所欲言把話說完。

【說明】本節是韓非論述游說的要領,摸清對方的所思所想后,還要知道該說什么以及說些什么。總之,是要迎合對方的心理,挑選他愛聽的、想聽的,粉飾他的過錯,不挑他的毛病,使對方能聽得下去,才能達到游說者的目的。如果一開始就挑毛病、指責、責備,那么肯定就會引起抵抗情緒、抵觸情緒,那么對方一句話都聽不進去,你的游說也就會以失敗告終。

【原文】伊尹1為宰,百里奚2為虜,皆所以干3其上也。此二人者,皆圣人也;然猶不能無役身以進,如此其污也!今以吾言為宰虜,而可以聽用而振世,此非能仕之所恥也。夫曠日離久,而周澤未渥,深計而不疑,引爭而不罪,則明割利害以致其功,直指是非以飾4其身,以此相持,此說之成也。

【注釋】1.伊尹:尹是官名。傳說伊尹出身奴隸,生于伊水邊,原為有莘之君的近身奴仆,聽說商湯“賢德仁義”,而心向往之。商湯與有莘結親,他作為有莘氏女的陪嫁之臣來到商湯手下,成為湯的“小臣”。

2.百里奚:人名,虞國大夫,虞滅后被轉賣到楚國,秦穆公聽說他有賢才,遂以五張羊皮的代價將他贖出,任命他為秦國大夫。在他的輔佐下,秦穆公成就了春秋霸業。

3.干:《詩·周南·兔罝》:“赳赳武夫,公侯干城。”《詩·王風·中谷有蓷》:“中谷有蓷,暵其干矣?!薄对姟む{風·干旄》:“孑孑干旄,在浚之郊?!薄对姟ば⊙拧げ绍弧罚骸皫煾芍??!薄对姟ご笱拧ず德础罚骸柏M弟君子,干祿豈弟?!薄对姟ご笱拧ぜ贅贰罚骸案傻摪俑?,子孫千億?!薄墩撜Z·為政》:“子張學干祿。”《莊子·徐無鬼》:“其欲干酒肉之味邪?”《孟子·公孫丑下》:“識其不可,然且至,則是干澤也。”《荀子·議兵》:“皆干賞蹈利之兵也?!边@里用為求取之意。

4.飾:通“飭”(chì翅)。《周禮·地官·封人》:“凡祭祀飾其牛牲?!薄豆茏印嘈蕖罚骸坝裰袗u,則小恥不可不飾也?!薄豆攘簜鳌は骞迥辍罚骸肮耪叽髧^小邑,小邑必飾城而請罪?!薄盾髯印s辱》:“以相藩飾,以相安固邪?”《荀子·王制》:“王者之人飾動以禮義?!辟Z誼《過秦論》:“以飾法設刑,而天下治?!边@里用為整飭、整治之意。

【譯文】伊尹當廚師,百里奚做奴隸,他們都是求取上進的人。這兩個人,都是圣人??;然而他們還是不能不成為供人役使的人才能獲得進用,這樣他們就有污點了。但如今把我的言論當做廚師、奴隸的言論,而這些言論被聽被用可以振興時世,那就決不是能進仕途的人所感到恥辱的。如果花費了很長時間,能得到周密的恩惠沾滿全身,很深入的計謀策劃不被懷疑,引起爭論也不會被加罪,那就可以明白地決斷事情的利害得失來造就功業,直截了當地指出是非曲直來整飭對方人品,能這樣與對方互相對待,便是游說的成功。

【說明】本節是論述游說的另一種方法,即屈身為奴。屈身為奴即可以迅速接近君主,能接近君主也就可以想辦法進言游說了。這種辦法歷代都有,只是沒有人統計出來而已。

【原文】昔者鄭武公1欲伐胡2,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娛其意。因問于群臣,“吾欲用兵,誰可伐者?”大夫關其思對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國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聞之,以鄭為親己,遂不備鄭。鄭人襲胡,取之。宋有富人,天雨墻壞。其子曰:“不筑,必將有盜。”其鄰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財。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鄰人之父。此二人說者皆當矣,厚者為戮,薄者見疑,則非知之難也,處知則難也。故繞朝3之言當矣,其為圣人于晉,而為戮于秦也,此不可不察。

【注釋】1.鄭武公:人名。春秋時期鄭國君主,公元前770——744年在位。

2.胡:古地名。古代稱北方和西方的民族如匈奴等為胡。《詩·小雅·小旻》:“我視謀猶,伊于胡底。”《左傳》:“二月,楚滅胡。”《淮南子·人間訓》:“亡而入胡。”《樂府詩集·木蘭詩》:“燕山胡騎?!?/p>

3.繞朝:人名。春秋時期秦國大夫。

【譯文】從前鄭武公想征伐胡地,故意先把自己的女兒嫁給胡國君主來使他心里高興。接著他詢問群臣:“我想用兵,哪一個國家可以征伐?”大夫關其思回答說:“胡國可以征伐?!编嵨涔笈掳阉麣⒘?,說:“胡國,是我們兄弟之國。你說可以征伐,為什么呢?”胡國君主聽說這件事后,就把鄭國當成是親近自己,于是就不防備鄭國了。結果鄭國人偷襲了胡國,奇取了它。宋國有一個富裕人家,天下大雨墻被毀壞。他們家兒子說:“墻如果不修好,必然會有強盜光臨。”他們家鄰居的老人也這樣說。當天晚上果然丟失了許多財物。他們家都認為兒子很聰明,而懷疑鄰居家老人。關其思與鄰居老人這兩個人說的話都是很恰當的,但重的被殺掉,輕的被懷疑,那么這不是認識道理有困難,而是處理這種認識有困難。所以繞朝勸說秦康公的話是恰當的,他是作為圣人在晉國的,然而在秦國卻被殺掉了,這是不可以不明察的啊。

【說明】本節是韓非為上面的論述所舉的例子,前一則故事說明,你即使猜到領導人的心思,也不要把它講出來,因為公開地討論征伐問題,其討論結果是會被泄露出去的,領導人如果表態同意,那么對方就會提高警惕,加強戒備,從而使計謀不能實現。后一則故事說明,你如果看到問題,你就必須要幫助他,如果不幫助他,問題發生后你就會被懷疑。所以游說之事不可以不慎重。我們現代很多人“好為人師”,動不動就幫人出主意、出點子,結果嚴重地得罪了人還不知道。

【原文】昔者彌子瑕1有寵于衛君2。衛國之法:“竊駕君車者罪刖3。”彌子瑕母病,人間往夜告彌子,彌子矯駕君車以出。君聞而賢之,曰:“孝哉!為母之故,忘其刖罪?!碑惾眨c君游于果園,食桃而甘,不盡,以其半啖君。君曰:“愛我哉!忘其口味以啖寡人?!奔皬涀由鄢冢米镉诰?,君曰:“是固嘗矯駕吾車,又嘗啖我以余桃?!惫蕪涀又形醋冇诔跻?,而以前之所以見賢而后獲罪者,愛憎之變也。故有愛于主,則智當而加親;有憎于主,則智不當見罪而加疏。故諫說談論之士,不可不察愛憎之主而后說焉。

【注釋】1.彌子瑕:人名。春秋時期衛國君主衛靈公的嬖臣。《孟子·萬章上》:“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

2.衛君:即衛靈公。衛靈公:春秋時期衛國君主,名元。公元前534——493年在位。《韓非子·十過》:“昔者衛靈公將之晉,至濮水之上?!?/p>

3.刖:(yue月)《易·困·九五》:“劓刖,困于赤紱:乃徐有說,利用祭祀?!薄吨芏Y·司刑》:“刖五百。”《左傳·莊公十六年》:“刖強鉏?!薄墩f文·刀部》:“刖,絕也?!薄稄V雅·釋詁一》:“刖,危也。”這里用來借指為古代削足之刑。

【譯文】從前彌子瑕受到衛靈公的寵愛。那時衛國的法律規定:“偷著駕駛君主車輛的人處以砍腳的刑罰?!睆涀予δ赣H生病,有人連夜來告訴彌子瑕,彌子瑕假托君命駕駛君主車輛出去。衛靈公聽說后認為他很賢惠,說:“真孝順啊!為母親的緣故,忘記了砍腳的刑罰?!庇钟幸惶欤瑥涀予托l靈公在果園游玩,吃了一只桃子覺得不甜,吃不下去,就拿這吃剩下的半只桃子給衛靈公吃。衛靈公說:“你真愛我呀!忘了這桃子的口味來給我吃?!钡鹊綇涀予δ樕ダ蠈檺蹨p退時,得罪了衛靈公,衛靈公說:“這個人本來就假托我的命令駕駛我的車輛,又曾經拿他吃剩下的半只桃子給我吃?!彼哉f彌子瑕當初的行為并沒有改變,但在從前被看作是賢惠而后來卻是罪名,這是因為君主的愛憎態度有了變化。所以臣子如果受到領導寵愛,那么智謀就被認為很恰當而更加受到親近;如果受到領導憎惡,那么智謀就會被認為不恰當而且會被加罪被疏遠。所以專門勸諫游說的讀書人,不可以不審察領導對自己的愛憎態度然后再進行游說。

【說明】本節仍是舉例,這則故事說明,領導人的愛憎態度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改變,所以專門勸諫游說的人,以及專門討好領導人、拍馬屁的人都要當心,一旦領導人的愛憎態度改變了,你也就完蛋了。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規規矩矩做自己份內的事,安守本份、各司其職就是“和諧社會”。

【原文】夫龍之為蟲1也,柔可狎2而騎也;然其喉下有逆鱗徑尺,若人有嬰3之者,則必殺人。人主亦有逆鱗,說者能無嬰人主之逆鱗,則幾4矣。

【注釋】1.蟲:(chóng崇)古代泛指所有的動物?!秴问洗呵铩び[冥》:“蛟蟲死?!薄洞蟠鞫Y記·曾子天圓》:“毛蟲之精者曰麟,羽蟲之精者曰鳳,介蟲之精者曰龜,鱗蟲之精者曰龍?!?/p>

2.狎:《書·秦誓》:“今商王受狎五常,荒怠無敬?!薄独献印て呤隆罚骸盁o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論語·鄉黨》:“見齊衰者,雖狎,必變?!薄墩撜Z·季氏》:“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荀子·不茍》:“君子易知而難狎,易懼而難脅。”《韓非子·南面》:“狎習于亂而容于治,故鄭人不能歸。”這里用為親近、接近之意。

3.嬰:通“攖”。《荀子·議兵》:“延則若莫邪之長刃,嬰之者斷?!薄盾髯印妵罚骸敖陶d之,調一之,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荀子·樂論》:“民和齊則兵勁城固,敵國不敢嬰也。”這里用為觸犯之意。

4.幾:《易·小畜·上九》:“既雨既處,尚德載;婦貞,厲。月幾望,君子征兇?!薄抖Y記·樂記》:“知樂則幾于禮矣?!薄稜栄拧罚骸皫?,近也。”《莊子·天地》:“意幾乎后言。”《荀子·解蔽》:“類是而幾,君子也?!薄稘h語大字典·幾部》:“幾,接近于?!边@里用為“就要”、“快要”之意。

【譯文】那龍作為一種動物,其溫柔時可以親近而且可以騎著它玩;然而它的喉部下有倒著長的鱗片有一尺左右,如果有人觸犯了這鱗片,那么龍就會殺人。君主也有這樣的逆鱗,游說者如果能不觸犯君主那倒長的逆鱗,那就快要成功了。

【說明】本節是韓非用動物來舉例,那龍到底長得什么樣,有沒有逆鱗,這姑且不論。用現代話說,人都有隱私,或有痛處,或有軟肋,這些地方都是不允許別人、外人隨意侵犯的。所以游說者一定要弄清楚,否則便要倒霉。那么觸犯別人隱私、軟肋、痛處的是什么人呢?只能是那些罵街潑婦、黔驢技窮的人,一點辦法也沒有了,最后只好觸犯別人的隱私、軟肋、痛處了。

我最喜歡的名著是《紅樓夢》,作者是曹雪芹,我知道他(她)什么?

我最喜歡的名著是《紅樓夢》,作者是曹雪芹,我知道他是我國清代最偉大的小說家。名沾,字夢阮,雪芹是其號,又號芹圃、芹溪。祖籍遼陽,先世原是漢人,后為滿洲正白旗“包衣”人,是為旗人。中國長篇名著《紅樓夢》的作者?!都t樓夢》寫于曹雪芹凄涼困苦的晚年,原名《石頭記》,基本定稿80回,曾以手抄本流傳。1791年,程偉元、高鶚第一次以活字版印刷出版,全書120回,書名改為《紅樓夢》。

康熙五十四年(1715)正月,時任江寧織造的曹顒在北京述職期間病逝??滴醮蟮鄱髦?,以曹顒堂弟曹頫過繼給曹寅,接任江寧織造。是年三月初七,曹頫奏折:“奴才之嫂馬氏,因現懷妊孕已及七月?!贝诉z腹子即曹雪芹,于四月二十六日(公歷1715年5月28日)生于南京江寧織造府。

曹雪芹滿月后數日,六月初三,曹頫奏折:“連日時雨疊沛,四野沾足?!贝思床苎┣勖罢础钡臋C緣,天時地利人和均占?!罢础弊秩 对娊洝ば⊙拧ば拍仙健贰凹葍灱蠕?,既沾既足,生我百谷”,有“世沾皇恩”之意。“雪芹”二字出自蘇軾《東坡八首》之三:“泥芹有宿根,一寸嗟獨在;雪芹何時動,春鳩行可膾。”

曹罩神敏雪芹的曾祖母孫氏做過康熙帝的保母,祖父曹寅做過康熙帝的伴讀瞎纖和御前侍衛,后任江寧織造,兼任兩淮巡鹽監察御史??滴趿陆希芤玉{四次。在康熙、雍正兩朝,曹家祖孫三代四個人主政江寧織造達五十八年,家世顯赫,有權有勢,極富極貴,成為當時南京第一豪門,天下推為望族。

曹雪芹早年托賴天恩祖德(康熙帝之恩,曹璽、曹寅之徳),在昌明隆盛之邦(康雍盛世)、花柳繁華地(南京)、詩禮簪纓之族(江寧織造府)、溫柔富貴鄉(西園)享受了一段錦衣紈绔、富貴風流的公子哥生活,日子過得心滿意足,“每日只和姊妹丫鬟們一處,或讀書,或寫字,或彈琴下棋,作畫吟詩,以至描鸞刺鳳、斗草簪花、低吟悄唱、拆字猜枚”,“只在園中游臥,每每甘心為諸丫鬟充役,竟也得十分閑消日月”。他終生都對這段幸福生活記憶猶新,親切地呼曰“夢幻”。

童年曹雪芹淘氣異常,厭惡八股文,不喜讀四書五經,反感科舉考試、仕途經濟。雖有曹頫嚴加管教,請了家庭教師,又上過幾天家塾,但祖母李氏溺愛,每每護著小曹雪芹 。幸而曹家家學淵深,祖父曹寅有詩詞集行世,在揚州曾管領《全唐詩》及二十幾種精裝書的刻印,兼管揚州詩局。曹家藏書極多,精本有3287種之多。曹雪芹自幼生活在這樣一個很富麗的文學美術環境之中,接受父兄教育、師友規訓,博覽群書,尤愛讀詩賦、戲文、小說之類的文學書籍。并深入體驗豪門生活,諸如戲曲、美食、養生、醫藥、茶道、織造等百科文化知識和技藝莫不旁搜雜取。

蘇州織造李煦、杭州織造孫文成皆與曹家連絡有親,李煦且兼任兩淮鹽政(治所在揚州),曹雪芹祖父曹寅生前也曾兼任此職。曹雪芹小時候走親訪友時多次游歷蘇州、揚州、杭州、常州等地,對江南山水風物十分鐘愛,友人敦誠、敦敏詩作謂為“秦淮殘夢”、“揚州舊夢”。

雍正六年(1728),曹雪芹十四歲(虛歲),約在年初,時任江寧織造員外郎的叔父曹頫以騷擾驛站、織造虧空、轉移財產等罪被革職抄家。曹雪芹隨著全家遷回北京。曹家從此一蹶不振,日漸衰微。剛回北京時,尚有崇文門外蒜市口老宅房屋十七間半,家仆三對,聊以度日 。可是為了償還騷擾驛站案所欠銀兩,以及填補家用,不得已將地畝暫賣了數千金,有家奴趁此弄鬼,并將東莊租稅也就指名借用些。再后來,虧缺一日重似一日,難免典房賣地,更有賊寇入室-,以至連日用的錢都沒有,-拿房地文書出去抵押。終至淪落到門戶凋零,人口流散,數年來更比瓦礫猶殘。曹雪芹為著家里的事不好,越發弄得話都沒有了,“雖不敢說歷盡甘苦,然世道人情,略略的領悟了好些” 。

雍正末期,曹雪芹一年長似一年,開始挑起家庭重擔,漸漸的能夠幫著曹頫料理些家務了。因曹頫致仕在家,懶于應酬,曹雪芹就出來代為接待,結識了一些政商名流和文壇前輩,在他們的影響下樹立了著書立說、立德立言的遠大志向,把少時那一派迂想癡情漸漸的淘汰了些,為了家族復興而努力奮斗,一度勤奮讀書,訪師覓友,多方干謁朝中權貴。

乾隆元年(1736),曹雪芹二十二歲,諭旨寬免曹家虧空 。乾隆初年,曹雪芹曾任內務府筆貼式差事,后來進入西單石虎胡同的右翼宗學擔任一個不起眼的小職位。曹雪芹在宗學里具體的工作,有助教、教師、舍夫、夫役、當差等說法。 曹雪芹北京朋友圈不乏王孫公子,如敦誠、敦敏、福彭等人。在與他們的交往中,曹雪芹得以領略北物枝京王府文化。

乾隆九年(1744),曹雪芹三十歲。敦誠(1734—1791)十一歲,敦敏(1729—1796)十六歲,入宗學。兄弟倆十分敬仰曹雪芹的才華風度,欣賞他那放達不羈的性格和開闊的胸襟。在漫長的冬夜,他們圍坐在一起,聽曹雪芹詼諧風趣、意氣風生的“雄睨大談”,經常被曹雪芹的“奇談娓娓”“高談雄辯”所吸引、所折服。

乾隆十二年(1747),曹雪芹三十三歲,大約于是年移居北京西郊。此后數年內住過北京西單刑部街,崇文門外的臥佛寺,香山正白旗的四王府和峒峪村,鑲黃旗營的北上坡,白家疃。此一時期,曹雪芹住草庵,賞野花,過著覓詩、揮毫、唱和、賣畫、買醉、狂歌、憶舊、著書的隱居生活,領略北京市井文化,一面靠賣字畫和福彭、敦誠、敦敏、張宜泉等親友的救濟為生,敦誠《贈曹芹圃》詩云:“滿徑蓬蒿老不華,舉家食粥酒常賒?!?/p>

曹雪芹長恨半生潦倒,一事無成,“在那貧窮潦倒的境遇里,很覺得牢騷抑郁,故不免縱酒狂歌,自尋派遣”,其正邪兩賦的人格逐漸成型。在一個秋雨淋涔的早晨,敦誠去敦敏寓所槐園(位于內城西南角太平湖畔)拜訪,巧遇曹雪芹。因時候尚早,主人未出童子未醒,二人便相攜去酒肆狂飲。敦誠解下佩刀質酒助興,曹雪芹乘醉作歌為謝,敦誠亦作《佩刀質酒歌》答之。 有一次,敦敏、敦誠帶幾罐好酒去西山拜會曹雪芹,采摘瓜花做菜,敦誠有“瓜花飲酒心頭樂”句。

曹雪芹“補天”之志從未懈怠,直至晚年,友人敦誠《寄懷曹雪芹(沾)》還在安慰他:“勸君莫彈食客鋏,勸君莫叩富兒門。殘羹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币馑际且蜃锍贾蟮纳矸菁捌渌颍苎┣鄣膫€人奮斗遭遇艱難險阻,敦誠勸他知難而退,專心著書。 曹雪芹亦不負所望,在隱居西山的十多年間,以堅韌不拔的毅力,將舊作《風月寶鑒》“披閱十載,增刪五次”,寫成了巨著《紅樓夢》 。

乾隆二十四年(1759),曹雪芹四十五歲,約在是年南游江寧。南游原因不明,可能是去看望離散的族人,也可能為其他家務私事。南游期間,閱歷山川,憑吊舊跡,聽話往事。張宜泉《懷曹芹溪》一詩當作于這一時期。

乾隆二十五年(1760),曹雪芹四十六歲,初秋,敦敏作詩《閉門悶坐感懷》云:“故交一別經年闊,往事重提如夢驚。”可能是指曹雪芹南游、經年未歸而言。此次南游歷時一年多,于重陽節前后回京。節后不久,敦敏在友人明琳家養石軒偶遇曹雪芹,作《感成長句》以記之。

曹雪芹南游回京后,仍在繼續寫作《紅樓夢》。乾隆二十七年(壬午1762),曹雪芹四十八歲,因幼子夭亡,陷于過度的憂傷和悲痛,臥床不起,大約于這一年的除夕病逝于北京 。敦誠作《挽曹雪芹》,敦敏作《河干集飲題壁兼吊雪芹》(河干當指潞河,其無墓在焉,李煦家墓地亦在通州西王瓜園。依此合看,則曹家通州本有典地,其墓地似有在東郊可能),張宜泉作《傷芹溪居士》。

《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訓》《原道覺世訓》原文

原道救世歌

洪秀全

道之大原出于天, 謹將天道覺群賢。

天道禍淫惟福善, 及早回頭著祖鞭。

道統根源惟一正, 歷代同揆無后先。

享天福, 脫俗緣,

莫將一切俗情牽, 須將一切妄念捐。

開辟真神惟上帝, 無分貴賤拜宜虔。

天父上帝人人共, 天下一家自古傳。

盤古以下至三代, 君民一體敬皇天。

其時狂者崇上帝, 諸侯士庶亦皆然。

試辟人間子事父, 賢否俱循內則篇。

天人一氣理無二, 何得君王私自傳!

上帝當拜, 人人所同,

何分西北, 何分南東。

一絲一縷荷上帝, 一飲一食賴天公;

分應朝朝而夕拜, 理應頌德而歌功。

人而舍此而他拜, 拜盡萬般總是空。

非為無益且有損, 本心瞞昧罪何窮。

人茍本心還不失, 自知呼吸賴蒼穹。

五行萬物天造化, 豈有別神宰其中!

即謂上帝須輔助, 斷非菩薩贊化工,

如果化工賴菩薩, 從前未立理難通。

暄以日兮潤以雨, 動以雷兮散以風,

此皆上帝之靈妙, 天恩能報得光榮。

勿拜邪神, 須作正人;

不正天所惡, 能正天所親。

第一不正淫為首, 人變為妖天最2_;

淫人自淫同是怪, 盍歌麟趾詠振振。

歪俗移人誰挺立, 但須改過急自新。

顏回好學不貳過, 非禮四勿勵精神。

過而能改方無過, 古人所以誨諄諄。

自古君毀友碧師無異任, 只將正道覺斯民。

自古善正無異德, 只將正道淑其身。

凡有血氣心知者, 何可亂常而敗倫。

凡屬頂天立地者, 急宜返璞而歸真。

鬼心既革, 孝經當明。

第二不正忤父母, 大犯天條急自纖舉更。

羊有跪乳鴉反哺, 人不如物忝所生。

歷山號泣天為動, 鳥為耘只象為耕;

尊為天子富四海, 孝德感天夫豈輕。

父兮生我母鞠我, 長育劬勞無能名;

恩極昊天難答報, 如何孝養竭忠誠。

大孝終身慕父母, 視于無告耐形聽無聲。

孝親即是孝天帝, 培植本根適自榮。

逆親即是逆天帝, 戕伐本根適自傾。

蓼莪詩可讀, 胞與量宜恢。

第三不正行殺害, 自戕同類罪之魁。

普天之下皆兄弟, 靈魂同是自天來。

上帝視之皆赤子, 人自相殘甚惻哀。

是以先代不嗜殺, 德合天心天眼開。

寵綏四方惟克相, 故能一統受天培。

夏禹泣罪文獻洛, 天應人歸無可猜。

嗜殺人民為草寇, 到底豈能免禍災。

白起項羽終自刎, 黃巢李闖安在哉!

自古殺人殺自己, 誰云天眼不恢恢?

自古救人救自己, 靈魂超拔在天臺。

自古利人利自己, 福自己求易為推;

自古害人害自己, 孽自己作難挽回。

無言不仇德有報, 終身可行恕字該。

忠厚可師, 廉恥須知。

第四不正為盜賊, 不義不仁非所宜,

聚黨橫行天不佑, 罪惡貫盈禍自隨。

君子臨財無茍得, 楊震昏夜尚難欺。

管寧割席因歆顧, 山谷孤蹤志不移。

夷齊讓國甘餓死, 首陽山下姓名垂。

古來善正修天爵, 富貴浮云未足奇。

殺一不辜行不義, 即得天下亦不為。

人能翼翼畏上帝, 樂夫天命復奚疑。

豈認殺越人于貨, 竟非其有而取之!

營謀珍道義, 學習慎規模。

第五不正為巫覡, 邪術惑眾犯天誅。

死生災病皆天定, 何故誣民妄造符?

作福許妖兼送鬼, 修齋建醮尚虛無。

自古死生難自保, 豈能代禱保無辜?

自古師巫邪術輩, 累世貧窮天不扶。

鬼人送鬼終惹鬼, 地獄門開待逆徒,

欲肥己囊增己孽, 何不回頭早自圖!

術藝固須正, 品概更宜方。

第六不正為賭博, 暗刀殺人心不良。

戒,戒,戒! 理不當。

求之有道得有命, 勿以詐騙壞心腸,

命果有兮何待賭, 命無即賭愿難償。

總之富貴天排定, 從吾所好自徜徉。

孔顏疏水簞瓢樂, 知命安貧意氣揚。

人生在世三更夢, 何思何慮復何望!

小富由勤大富命, 自古為人當自強。

嗟爾有眾, 勿謂無妨。

無所不為因賭起, 英雄何苦陷迷鄉;

不義之財鴆止渴, 士農工商耐久長;

千個賭錢千個賤, 請爾易慮細思量!

他若自驅陷井者, 煉食洋煙最顛狂;

如今多少英雄漢, 多被煙槍自打傷。

即如好酒亦非正, 成家宜戒敗家湯;

請觀桀紂君天下, 鐵統江山為酒亡。

更有堪輿相命輩, 欺瞞上帝罪無強;

富貴在天生死命, 何為惑世顧肥囊。

其余不正難枚舉, 在人鑒別于微茫。

細行不矜終累德, 堅冰未至慎履霜。

禹稷勤勞憂饑溺, 當身而顯及后狂。

周文孔丘身能正, 陟降靈魂在帝旁。

真言語, 不鋪張,

予魂曾獲升天堂, 所言確據無荒唐,

婆心固結不能忘, 言之不足故言長。

積善之家有余慶, 積惡之家有余殃,

順天者存逆天亡, 尊崇上帝得榮光。

(選自《太平天國印書》第1冊P1—6,江蘇

人民出版社1961年版)

原道醒世訓

洪秀全

從來福大則量大,量大則為大人;福小則量小,量小則

為小人。是以泰山不辭土壤,故能成其高;河海不擇細流,故

能就其深;王者不卻眾庶,故能成其德。凡此皆量為之也。

無如時至今日,亦難言矣!世道乖漓,人心澆薄,所愛

所憎,一出于私。故以此國而憎彼國,以彼國而憎此國者有

之。甚至同國以此省此府此縣而憎彼省彼府彼縣,以彼省彼

府彼縣而憎此省此府此縣者有之。更甚至同省府縣以此鄉此

里此姓而憎彼鄉彼里彼姓,以彼鄉彼里彼姓而憎此鄉此里此

姓者有之。世道人心至此,安得不相陵相奪相斗相殺而淪胥

以亡乎!無他,其見小,故其量小也。其以此國而憎彼國,以

彼國而憎此國者,其見在國,國以外則不知,故同國則愛之,

異國則憎之。其以此省此府此縣而憎彼省彼府彼縣,以彼省

彼府彼縣而憎此省此府此縣者,其見在省府縣,省府縣以外

則不知,故同省同府同縣則愛之,異省異府異縣則憎之。其

以此鄉此里此姓而憎彼鄉彼里彼姓,以彼鄉彼里彼姓而憎此

鄉此里此姓者,其見在鄉里姓,鄉里姓以外則不知,故同鄉

同里同姓則愛之,異鄉異里異姓則憎之。天下愛憎如此,何

其見未大而量之不廣也。

遐想唐、虞、三代之世,天下有無相恤,患難相救,門

不閉戶,道不拾遺,男女別涂,舉選尚德。堯、舜病博施,何

分此土彼土;禹、稷憂溺饑,何分此民彼民;湯、武伐暴除

殘,何分此國彼國;孔、孟殆車煩馬,何分此邦彼邦。蓋實

見夫天下凡間,分言之,則有萬國,統言之,則實一家?;?/p>

上帝天下凡間大共之父也,近而中國是皇上帝主宰化理,遠

而番國亦然;遠而番國是皇上帝生養保佑,近而中國亦然。天

下多男人,盡是兄弟之輩,天下多女子,盡是姊妹之群,何

得存此疆彼界之私,何可起爾吞我并之念。是故孔丘曰:“大

道之行也,天下為公,選賢與能,講信修睦。故人不獨親其

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

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貨惡其棄于地也,不

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是故奸邪謀閉而

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p>

而今尚可望哉!然而亂極則治,暗極則光,天之道也。于

今夜退而日升矣。惟愿天下凡間我們兄弟姊妹跳出邪魔之鬼

門,循行上帝之真道,時凜天威,力遵天誡,相與淑身淑世,

相與正己正人,相與作中流之砥柱,相與挽已倒之狂瀾。行

見天下一家,共享太平,幾何乖離澆薄之世,其不一旦變而

為公平正直之世也!幾何陵奪斗殺之世,其不一旦變而為強

不犯弱,眾不暴寡,智不詐愚,勇不苦怯之世也!在《易》,

同人于野則亨,量大之謂也;同人于宗則吝,量小之謂也。況

量大則福大,而人亦與之俱大;量小則福小,而人亦與之俱

小。凡有血氣者,安可傷天地之和,而貽井底蛙之誚哉!詩

云:

上帝原來是老親, 水源木本急尋真;

量寬異國皆同國, 心好天人亦世人。

獸畜相殘還不義, 鄉鄰互殺斷非仁;

天生天養和為貴, 各自相安享太平。

(選自《太平天國印書》第1冊P7—10,江蘇人民

出版社1961年版)

原道覺世訓

洪秀全

天下總一家,凡間皆兄弟。何也?自人肉身論,各有父

母姓氏,似有此疆彼界之分,而萬姓同出一姓,一姓同出一

祖,其原亦未始不同。若自人靈魂,其各靈魂從何以生?從

何以出?皆稟皇上帝一元之氣以生以出,所謂一本散為萬殊,

萬殊總歸一本??棕榧霸唬骸疤烀^性?!薄对姟吩唬骸疤焐裘??!?/p>

《書》曰:“天降下民。”昭昭簡編,洵不爽也。此圣人所以天

下一家,時廑民吾同胞之懷,而不忍一日忘天下。而近代則

有閻羅妖注生死邪說,閻羅妖乃是老蛇、妖鬼也,最作怪多

變,迷惑纏捉凡間人靈魂。天下凡間我們兄弟姊妹所當共擊

滅之,惟恐不速者也。而世人偏伸頸于他,何其自失天堂之

樂,而自求地獄之苦哉!

論道有真諦,大凡可通于今不可通于古,可通于近不可

通于遠者,偽道也,邪道也,小道也。據怪人妄說閻羅妖注

生死,且問中國經史論及此乎?曰:無有。番國《圣經》載

及此乎?曰:無有。無有,則何以起?怪人佛老之徒出,自

陷迷途,貪圖射利,誑人以不可知之事,以售己詐,誘人作

福建醮,以肥己囊,兼之魔鬼入心,遂造出無數怪誕邪說,迷

惑害累世人。如秦政時,怪人誑言東海有三神山,秦政遂遣

入海求之,此后代神仙邪說所由起也。究其始,不過一秦政

受其惑,所謂差之毫厘,而后代則疊效尤于后,至于固結不

可解,所謂失之千里者也。又如漢武時,怪人誑言祠灶丹砂

可化黃金,漢武遂信而祠之,于是燕、齊怪誕怪人,多來言

神仙怪事矣。又如近代有怪人,誑言東海龍妖發雨。東海龍

妖即是閻羅妖變身。雨從天降,眾目所視者也。孟軻云:“天

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則苗氵孛然興之矣。”周詩云:“天上同云,

雨雪分分,益之以沐沐,既優既渥,既沾既足,生我百谷。”又

考番國《舊遺詔書》,當挪亞時,皇上帝因世人背逆罪大,連

降四十日四十夜大雨,洪水橫流,沉沒世人。此皆鑿鑿可據,

且眾目所視,實降于天者也。而世人亦多信怪誕不經之怪說。

即一雨論,而世人既多良心死盡,大瞞天恩矣,又遑論其他

哉!又如近代有怪和尚誑言閻羅妖怪事,且有《玉歷記》怪

書,訛傳于世,而世之讀死書者亦多惑其說。獨不思注生死

一事,豈是等閑。既不是等閑,宜為中國、番國各前圣所論

及,且筆于書以傳后世。而于今歷考中國、番國各前圣所論

及,且筆于書以傳后世者,只說天生天降,皇上帝生養保佑

人,未嘗說及閻羅妖也;只說死生有命,亦是命于皇上帝已

耳,毫無關于閻羅妖也;只說皇上帝審判世人,陰騭下民,臨

下有赫,又毫無關于閻羅妖也。而世人之讀死書者,不信古

今遠近通行各經典,而信怪人無端突起之怪書,不亦惑哉!此

無他,好生惡死,慕福懼禍,恒情也。以恒情而中人心,則

其入之也必易,是以邪說一倡,而天下多靡然信之從之。信

從久,則見聞熟;見聞熟,則膠固深;膠固深,則難尋其罅

漏;難尋其罅漏,則難出其范圍?;噬系劭v歷生聰明圣智于

其間,亦莫不隨風而靡矣。此近代所以多惘然不識皇上帝、悍

然不畏皇上帝、盡中蛇魔閻羅妖詭計,陷入地獄沉淪而不自

知者也。

噫!后之人雖欲諳天地人之道,其孰從而求之?甚矣,人

之好怪也!不求其端,不訊其末,惟怪之欲聞。予想夫天下

凡間,人民雖眾,總為皇上帝所化所生,生于皇上帝,長亦

皇上帝,一衣一食并賴皇上帝。皇上帝天下凡間大共之父也,

死生禍福由其主宰,服食器用皆其造成。仰觀夫天,一切日

月星辰雷雨風云莫非皇上帝之靈妙;俯察夫地,一切山原川

澤飛潛動植莫非皇上帝之功能。昭然可見,灼然易知。如是

乃謂真神,如是乃為天下凡間所當朝朝夕拜。

有執拗者說曰:“皇上帝當拜矣,必然有幫皇上帝保佑人

者,譬如君王主治國中,豈無官府輔治也?”不知君王之官府,

是其親手設立調用,故能輔君王以治事也。至若凡人所立一

切木石、泥團、紙畫各偶像,且問爾,是皇上帝旨意設立否

乎?非也。類皆凡人被魔鬼迷蒙靈心,據愚意愚見,人手造

出各等奇奇怪怪也。況皇上帝當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

物,已設有其神使千千萬萬在天上,任其差遣,何用得凡人

所造各等奇奇怪怪者乎?且叛逆皇上帝實甚??肌杜f遺詔

書》,皇上帝當初下降西奈山,親手繕寫十款天條在石碑上,

付畀摩西?;噬系塾H口吩咐摩西曰:“我乃上主皇上帝,爾凡

人切不好設立天上地下各偶像來跪拜也。”今爾凡人設立各偶

像來跪拜,正是違逆皇上帝旨意。爾凡人反說各偶像是幫皇

上帝保佑人,何其被魔鬼迷蒙靈心,蒙懂之極乎!爾不想皇

上帝當初六日造成天地、山海、人物,尚不要人幫助,豈今

日保佑人又要誰幫助?且問爾,設使皇上帝當初造天不造地,

爾足猶有所企立、且猶有田畝開墾否乎?曰:無也。且又問

爾,今荷皇上帝之恩,既造天地矣。設使皇上帝不造成地上

桑、麻、禾、麥、菽、豆及草、木、水、火、金、鐵等物,又

不造成水中魚蝦、空中飛鳥、山中野獸、家中畜牲等物,爾

身猶有所穿、口猶有所食、饔飧猶有所炊爨、器械猶有所運

用否乎?曰:無也。且又問爾,今荷皇上帝之恩,萬物備足

矣。設使皇上帝一年不出日照耀爾凡人,一年不降雨滋潤爾

凡人,一年不發雷替爾凡人收妖,一年不吹風散爾凡人郁氣,

爾凡人猶有收成平安否乎?曰:無也。且又問爾,今荷皇上

帝之恩,即有收成平安矣。設使皇上帝一旦怒爾,斷絕爾靈

氣生命,爾口猶能講、目猶能視、耳猶能聽、手猶能持、足

猶能行、心猶能謀畫否乎?曰:斷斷不能也。且又問爾,天

下凡間欲一時一刻不沾皇上帝恩典得乎?曰:斷斷不得也。由

是觀之,天下凡間欲一時一刻不沾皇上帝恩典亦不得,此便

是皇上帝明明白白保佑人矣。既是皇上帝明明白白保佑人,爾

凡人卻另立各偶像,另求保佑有得食有得穿,曰:“我菩薩靈?!?/p>

明明皇上帝恩典,卻誤認為邪魔恩典,其邪魔敢冒天恩者,該

誅該滅無論矣。爾凡人良心死盡、大瞞天恩,究與妖魔同犯

反天之罪,何其愚哉!嗟呼,明明有至尊至貴之真神,天下

凡間大共之天父,所當朝朝夕拜而不拜,而拜專迷惑纏捉人

靈魂之妖鬼,愚矣!明明有至靈至顯之真神,天下凡間大共

之天父,求則得之,尋則遇著,扣門則開,所當朝朝夕拜而

不拜,而拜無知無識之木石、泥團、紙畫各偶像,有口不能

言、有鼻不能聞、有耳不能聽、有手不能持、有足不能行之

蠢物,抑又愚矣!

雖然,流之濁,由源之不清,后之差,由前之不謹。天

下凡間無人一時一刻不沾皇上帝恩典,何至于今,竟罕有知

謝皇上帝恩典者,其禍本何自始哉?歷考中國史冊,自盤古

至三代,君民一體,皆敬拜皇上帝也。壞自少昊時,九黎初

信妖魔,禍延三苗效尤,三代時頗雜有邪神及有用人為尸之

錯,然其時君民一體,皆敬拜皇上帝,仍如故也。至秦政出,

遂開神仙怪事之厲階,祀虞舜,祭大禹,遣入海求神仙,狂

悖莫甚焉?;噬系?,獨一無他也,漢文以為有五,其亦暴悖

之甚矣。漢武臨老雖有悔悟之言曰:“始吾以為有神仙,今乃

知皆虛妄也。”然其始祠灶、祠泰乙、遣方士求神仙,其亦秦

政之流亞也。他若漢宣祠后土,遣求金馬碧雞;漢明崇沙門,

遣求天竺佛法;漢桓祠老聃;梁武三舍身;唐憲迎佛骨。至

宋徽出,又改稱皇上帝為昊天金闕玉皇大帝。夫稱昊天金闕,

猶可說也,乃稱玉皇大帝,則誠褻瀆皇上帝之甚者也。皇上

帝,天下凡間大共之父也,其尊號豈人所得更改哉!宜乎宋

徽身被金虜,同其子宋欽俱死漠北焉。總而論之,九黎、秦

政作罪魁于前,歷漢文、武、宣、明、桓,梁武、唐憲接跡

效尤于后。至宋徽又更改皇上帝尊號,自宋徽至今,已歷六

七百年,則天下多惘然不識皇上帝,悍然不畏皇上帝,又何

怪焉。

嗚呼!天地之中人為貴,萬物之中人為靈。人何貴,人

何靈,皇上帝子女也。貴乎不貴,靈乎不靈。木石泥團紙畫

各偶像,物也,人貴于物、靈于物者也,何不自貴而貴于物

乎?何不自靈而靈于物乎?近千百年間能不惑神仙怪事者非

無其人,究之知其一,莫知其他,明于此轉暗于彼,卒無有

高出眼孔徹始徹終而洞悉乎魑魅魍魎之詭秘也。北朝周武廢

佛道,毀淫祠,唐狄仁杰奏焚淫祠一千七百余所,韓愈諫迎

佛骨,宋胡迪焚毀無數淫祠,明海瑞諫建醮,之數人者不可

謂無特識矣。第其所毀所焚所諫僅曰淫祠、曰佛、曰建醮,則

其所不毀不焚不諫者,仍在不知,彼所毀所焚所諫者固當毀

當焚當諫,即彼所不毀不焚不諫者又何獨非當毀當焚當諫乎?

何也?皇上帝之外無神也,世間所立一切木石泥團紙畫各偶

像皆后起也,人為也,被魔鬼迷蒙靈心,顛顛倒倒,自惹蛇

魔閻羅妖纏捉者也。

故今瀝膽披肝實情諭爾等,爾凡人何能識得神乎?皇上

帝乃是真神也。爾凡人跪拜各偶像正是惹鬼。何也?爾凡人

所立各偶像,其或有道德者既升天堂久矣,何曾在人間受享;

其一切無名腫毒者類皆四方頭紅眼睛蛇魔閻羅妖之妖徒鬼

卒,自秦、漢至今一二千年,幾多凡人靈魂被這閻羅妖纏捉

磨害。俗語云:“豆腐是水,閻羅是鬼。”爾等還不醒哉!及

今不醒,恐怕遲矣。

實情諭爾等,爾凡人何能識得帝乎?皇上帝乃是帝也。雖

世間之主稱王足矣。豈容一毫僭越于其間哉!救世主耶穌,皇

上帝太子也,亦只稱主已耳。天上地下人間有誰大過耶穌者

乎?耶穌尚不得稱帝,他是何人,敢面見稱帝者乎!只見其妄自

尊大、自干永遠地獄之災也。

噫,吁!敬拜皇上帝,則為皇上帝子女,生前皇上帝看

顧,死后魂升天堂,永遠在天上享福,何等快活威風。溺信

各邪神,則變成妖徒鬼卒,生前惹鬼纏,死后被鬼捉,永遠

在地獄受苦,何等羞辱愁煩。孰得孰失,請自思之。天下凡

間我們兄弟姊妹,可不醒哉!若終不醒,則真生賤矣,真鬼

迷矣,真有福不知享矣!明明千年萬萬載在天上永遠快活威

風,如此大福都不愿享,情愿大犯天條,與魔鬼同犯反天之

罪,致惹皇上帝義怒,罰落十八重地獄受永苦,深可憫哉!良

足慨已。

(選自《太平天國印書》第1冊P10—19,江蘇人

民出版社1961年版)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35594.html

分享給朋友:

“既?且足生我百谷出自哪里 既且是什么意思” 的相關文章

一道狂新歸是哪個詩句的簡單介紹

一道狂新歸是哪個詩句的簡單介紹

詩名里帶狂字的詩詞有哪些 1、 《狂歌詞》唐·白居易 明月照君席,白露沾我衣。 勸君酒杯滿,聽我狂歌詞。 五十...2、 《沁園春·一曲狂歌》宋·戴復古 一曲狂歌,有百馀言,說盡一生。費十年燈火,讀書讀史,四方奔走,求...3、 《集賢賓·小樓深巷狂游遍》宋·柳永 小樓深巷狂游遍,羅綺成叢。就中堪人...

蘇東坡再哪個州(蘇東坡的東坡在什么地方)

蘇東坡再哪個州(蘇東坡的東坡在什么地方)

蘇東坡是哪里人呢? 蘇東坡是四川眉山人。蘇軾于宋仁宗景祐三年十二月十九日(1037年1月8日)出生于眉州眉山,是初唐大臣蘇味道之后。蘇味道于神龍初年被貶四川眉山(今四川眉山市)任刺史。不久病故,后歸葬故里欒城,留一子于眉,是四川眉山蘇氏的始祖。到了宋代,蘇味道留川子孫中出現了著名文學家蘇洵、蘇軾、蘇...

友情值多少錢的詩句(友情珍貴詩句)

友情值多少錢的詩句(友情珍貴詩句)

金錢和友誼的詩句 1、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卻與人相隨?!畎住栋丫茊栐隆す嗜速Z淳令予問之》2、故人不可見,新知萬里外?!奶煜椤抖宋缂词隆?、況故人新擁,漢壇旌節?!翖壖病稘M江紅·漢水東流》4、洞庭有歸客,瀟湘逢故人。——柳惲《江南曲》5、寒雨連江夜入吳,平明送客楚山孤?!醪g《芙蓉樓送...

如何學習寫詩(怎么學寫詩)

如何學習寫詩(怎么學寫詩)

想學寫詩,該怎么入門 第1步:確定寫詩的主題在開始寫詩時,首選要選好你要寫的主題,到底是寫關于哪方面的,是關于工作、生活還是愛情題材的,這個一定要確定好,也是寫詩過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第2步:選擇詩詞的類型詩詞分很多種類型,是選擇古代詩,近體詩還是現在自由詩,古體詩和近體詩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從詩...

荷葉長新芽是哪個季節(荷葉一般幾月份發芽)

荷葉長新芽是哪個季節(荷葉一般幾月份發芽)

很多朋友對于荷葉長新芽是哪個季節和荷葉一般幾月份發芽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荷葉是什么季節生長 荷葉屬于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是喜陽、喜水的植物,一般每年春末夏初長出來,也就是在每年的5-6月份生長的。荷葉一般可以長到很大,甚至直徑可以達到60cm左右,...

范仲淹哪個朝代的詩人(范仲淹是什么朝代的詩人他的代表作有什么)

范仲淹哪個朝代的詩人(范仲淹是什么朝代的詩人他的代表作有什么)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范仲淹哪個朝代的詩人,以及范仲淹是什么朝代的詩人他的代表作有什么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范仲淹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北宋詩人范仲淹簡介 范仲淹是北宋詩人。簡介:范仲淹,史稱范文正公。為北宋名臣,政治家,軍事...

如何翻譯七月詩中(七月的翻譯)

如何翻譯七月詩中(七月的翻譯)

很多朋友對于如何翻譯七月詩中和七月的翻譯不太懂,今天就由小編來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下面一起來看看吧! 詩經七月翻譯及賞析 詩經七月翻譯七月大火向西落,九月婦女縫寒衣。十一月北風勁吹,十二月寒氣襲人。沒有好衣沒粗衣,怎么度過這年底?正月開始修鋤犁,二月下地去耕種。帶著妻兒一同去,把飯送到向...

古詩人祖詠寫了多少詩(唐代詩人祖詠的詩)

古詩人祖詠寫了多少詩(唐代詩人祖詠的詩)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古詩人祖詠寫了多少詩,以及唐代詩人祖詠的詩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祖詠《終南望余雪》全文及賞析 《終南望馀雪》是唐代詩人祖詠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這首詩句句詠雪,句句從“望”字著眼,描寫終南山的雪景和雪后增寒的感受。起句寫從長安城中遙望終南山的整體印...

王維一生寫了多少首詩(王維一生寫了多少首詩詞)

王維一生寫了多少首詩(王維一生寫了多少首詩詞)

大家好,今天來為大家解答關于王維一生寫了多少首詩這個問題的知識,還有對于王維一生寫了多少首詩詞也是一樣,很多人還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今天就讓我來為大家分享這個問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吧!王維一生中寫過多少首詩? 王維(701--761)保留下來的詩有400多首。他的山水田園詩主要是寫他隱居終南、輞川...

李白一共多少詩(李白共有多少首詩)

李白一共多少詩(李白共有多少首詩)

大家好,關于李白一共多少詩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李白共有多少首詩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李白一共寫了多少首詩? 李白一共寫了1010首詩,存于《李白全集》。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