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哪個季節(jié)(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哪個季節(jié))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哪個季節(jié),以及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哪個季節(jié)對應(yīng)的知識和見解,內(nèi)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哪個季節(jié)的詩
露似珍珠月似弓是秋季的詩,出自《暮江吟》:“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意思是落日的余暉清灑柔和地照在江面上,呈現(xiàn)出一半碧綠一半殷紅。多么可愛的九月初三之夜啊,露水像珍珠一樣月亮像彎弓一樣美。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這兩句是寫傍晚時分在江邊看到的景象。太陽快要落山了,它那粉紅的光芒斜斜地照在江面上,江水因為一半被夕陽照著,一半夕陽照不到,而呈現(xiàn)出一半紅色、一半綠色的奇麗景象。句中的“道”和“鋪”用的非常恰當,形象地描繪出了夕陽的陽光在江面上的形狀,就如江面上鋪了一條紅色的錦緞一般,顯得非常傳神。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是哪首詩,描寫的哪個季節(jié)?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出自唐代詩人白居易的《暮江吟》,描寫的是秋季。
原文:
《暮江吟》
唐 白居易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注釋
⑴暮江吟:黃昏時分在江邊所作的。吟,古代詩歌的一種形式。
⑵殘陽:快落山的太陽的光。也指晚霞。
⑶瑟瑟:原意為碧色珍寶,此處指碧綠色 。
⑷可憐:可愛。九月初三:農(nóng)歷九月初三的時候。
⑸真珠:即珍珠。月似弓:農(nóng)歷九月初三,上弦月,其彎如弓。
譯文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
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作者簡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又號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時遷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鄭。是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唐代三大詩人之一。白居易與元稹共同倡導(dǎo)新樂府運動,世稱“元白”,與劉禹錫并稱“劉白”。
白居易的詩歌題材廣泛,形式多樣,語言平易通俗,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官至翰林學士、左贊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陽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長慶集》傳世,代表詩作有《長恨歌》、《賣炭翁》、《琵琶行》等。
露似珍珠月似弓是什么季節(jié)
露似珍珠月似弓描繪的是秋季的景象。在每年秋季的時候,晝夜溫差比較大,所以在早上或者是晚上的時候,就會在樹木以及一些草地上看到大顆露珠,這里詩人將露珠比作珍珠,月亮比作彎弓,表現(xiàn)了他對于秋季美景的贊美之情。露似珍珠月似弓這句詩出自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作品《暮江吟》。
《暮江吟》全詩內(nèi)容為:
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
可憐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暮江吟》意思是:
一道殘陽漸沉江中,半江碧綠半江艷紅。最可愛的是那九月初三之夜,露珠亮似珍珠郎朗新月形如彎弓。
《暮江吟》賞析:
這是一首寫景佳作。詩人選取了紅日西沉到新月東升這一段時間里的兩組景物進行描寫,運用了新穎巧妙的比喻,創(chuàng)造出和諧、寧靜的意境,通過吟詠表現(xiàn)出內(nèi)心深處的情思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全詩語言清麗流暢,格調(diào)清新,繪影繪色,細致真切,其寫景之微妙,歷來備受稱道。
《暮江吟》——白居易
白居易,唐代詩人。字樂天,號香山居士。生于河南新鄭,其先太原(今屬山西)人。貞元進士,授秘書省校書郎。元和年間任左袷遺及左贊善大夫。后因上表請求嚴緝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兇手,得罪權(quán)貴,貶為江州司馬。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寶歷初年任蘇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書。在文學上,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dǎo)者。其詩語言通俗,人有“詩魔”和“詩王”之稱。和元稹并稱“元白”,和劉禹錫并稱“劉白”。有《白氏長慶集》傳世。
好了,文章到此結(jié)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quán)聲明:本站發(fā)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guān)內(nèi)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wù),不擁有所有權(quán),不承擔相關(guān)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