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邊鶴的詩人是哪個朝代的(池邊鶴古詩的解析)
今天給各位分享池邊鶴的詩人是哪個朝代的的知識,其中也會對池邊鶴古詩的解析進行解釋,如果能碰巧解決你現在面臨的問題,別忘了關注本站,現在開始吧!
詩經里關于鶴的詩句有哪些
1. 請問有哪些帶“鶴”字的詩句
雁鳴之什·鶴鳴 [詩經·小雅]
鶴鳴于九皋 聲聞于野 魚潛在淵 或在于渚 樂彼之園 爰有樹檀 其下維萚 它山之石 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 聲聞于天 魚在于渚 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 爰有樹檀 其下維谷 它山之石 可以攻玉
詠鶴 [陳·陰鏗]
依池屢獨舞。對影或孤鳴。
乍動軒墀步。時轉入琴聲。
春園即事 [唐·陳羽]
水隔群物遠,夜深風起頻。
霜中千樹橘,月下五湖人。
聽鶴忽忘寢,見山如得鄰。
明年還到此,共看洞庭春。
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 [唐·陳子昂]
古壁仙人畫,丹青尚有文。獨舞紛如雪,孤飛曖似云。
自矜彩色重,寧憶故池群。江海聯翩翼,長鳴誰復聞。
聞云中唳鶴 [唐·章孝標]
久在青田唳,天高忽暫聞。翩翩縈碧落,嘹唳入重云。
出谷鶯何待,鳴岐鳳欲群。九皋寧足道,此去透絪缊。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唐·劉禹錫]
昨日看成送鶴詩,高籠提出白云司。朱門乍入應迷路,玉樹容棲莫揀枝。
雙舞庭中花落處,數聲池上月明時。三山碧海不歸去,且向人間呈羽儀。
鶴 [唐·李嶠]
黃鶴遠聯翩,從鸞下紫煙。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已憩青田側,時游丹禁前。莫言空警露,猶冀一聞天。
遇旅鶴 [唐·孫昌胤]
靈鶴產絕境,昂昂無與儔。群飛滄海曙,一叫云山秋。
野性方自得,人寰何所求。時因戲祥風,偶爾來中州。
中州帝王宅,園沼深且幽。希君惠稻粱,欲并離丹丘。
不然奮飛去,將適汗漫游。肯作池上鶩,年年空沉浮。
2. 古代詩歌帶 鶴 的詩句
杜甫就有稱贊薛稷畫鶴的詩句:"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
"“低頭乍恐丹砂落,曬翅常疑白雪消。”(白居易《池鶴》)方干的“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病鶴不梳翎:蘇軾詩句。
唐朝大詩人杜甫“薛公十鶴,皆寫青田真”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 李白詩句龜息無聲唯默數,鶴軀苦瘦坐長饑。
陸游句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劉禹錫詩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
范成大句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晚唐詩人韋應物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崔顥故人西辭黃鶴去,煙花三月下揚州。
李白譚嗣同“古寺云依鶴,空潭月照龍”。
3. 帶鶴字的詩句有哪些
《黃鶴樓》 唐·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送孟浩然之廣陵》 作者李白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
鶴嘆二首
【鶴嘆二首 作者】:劉禹錫 【詩歌年代】: 唐朝
寂寞一雙鶴,主人在西京。故巢吳苑樹,深院洛陽城。
徐引竹間步,遠含云外情。誰憐好風月,鄰舍夜吹笙。
丹頂宜承日,霜翎不染泥。愛池能久立,看月未成棲。
一院春草長,三山歸路迷。主人朝謁早,貪養汝南雞。
鶴
作者:杜牧 (唐代)
清音迎曉月,愁思立寒蒲。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終日無群伴,溪邊吊影孤。
和裴司空以詩請刑部白侍郎雙鶴
朝代:唐代
作者:張籍
皎皎仙家鶴,遠留閑宅中。徘徊幽樹月,嘹唳小亭風。
丞相西園好,池塘野水通。欲將來放此,賞望與賓同。
鶴
作者:李嶠 (唐代)
黃鶴遠聯翩,從鸞下紫煙。翱翔一萬里,來去幾千年。
已憩青田側,時游丹禁前。莫言空警露,猶冀一聞天。
秋詞
朝代:唐代
作者: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鶴
作者:鄭谷 (唐代)
一自王喬放自由,俗人行處懶回頭。睡輕旋覺松花墮,舞罷閑聽澗水流。
羽翼光明欺積雪,風神灑落占高秋。應嫌白鷺無仙骨,長伴漁翁宿葦洲。
4. 關于鶴的詩文
曹植集校注》 雙鶴俱遠游,相失東海傍。
雄飛竄北朔,雌驚赴南湘。 棄我交頸歡,離別各異方。
不惜萬里道,但恐天網張。 琴鶴二詩送賈治安同知 猗猗綠綺琴,中秘云和音。
一彈動鳴玉,再彈鏘南金。 翩翩玄鶴舞,幽幽孤鳳鳴。
嗟哉塵俗耳,折揚聽哇淫。 淳源日凋謝,誰識雅與南?愿更南風奏,以慰斯民心。
曹植的《白鶴賦》 “嗟皓白之素鳥,含奇氣之淑祥” 白居易《池上篇并序》“靈鶴怪石,紫菱白蓮,皆吾所好,盡在我前” 李白《江上答崔宣城》“貂裘非季子,鶴氅似王恭” 《游泰山》“千峰爭攢聚,萬壑絕凌厲,緬彼鶴上 仙,去無云中道。” 《題嵩山逸人元母乓山居》“拙妻好乘鸞,嬌女愛飛鶴,提攜訪神仙,從此煉金藥。”
唐朝皇帝李世民《喜雪》“蕊間飛禁苑,鶴舞憶伊川。 《東京篇十首》“彩鳳肅來儀,玄鶴紛成列。
杜牧《別鶴》““聲斷碧云外,影孤明月中'' 薛能《失鶴》“誰家白日云間見,何處滄州雪里飛” 魏樸《和皮日休悼鶴》“風林月動疑為魄,沙島香愁似蘊情” 朱敦儒《千秋歲》“鵬萬里,鶴千歲。” 大詞家晏殊《木蘭花》“紅衫侍女頻傾酒,龜鶴仙人來獻壽。
歡聲喜氣逐時新,青鬢玉顏長似舊。” 向子《西江月》“白鶴云間翔舞,綠龜葉上游戲。
齊眉偕志更何疑。個里自非塵世。”
李彌遜《醉花陰學士生日》“瘦鶴與長松,且伴月翟仙,久住人間世。” 劉得仁《憶鶴》“白云尋不得,紫府去無因。
此地空明月,何山伴羽人” 皮日休《悼鶴并寄友請和》“陰苔尚有前朝跡,皎月新無昨夜聲,不知此恨何時盡,遇著云泉即愴情” 張賁《悼鶴和襲美》“無端日暮東風起,飄散春空一片云'' 魏樸《和皮日休悼鶴》“風林月動疑為魄,沙島香愁似蘊情” 鶴 鳴 九 皋 自古以來,鶴一直是中國人心目中的最愛。人們視它為長生不老的仙禽,騎著它可上天與神仙相會。
在中國民俗中,鶴始終與長壽永生、羽化升仙、平安詳和等寓意相伴隨。《淮南子·說林訓》:“鶴壽千年,以極其游。”
王建《閑話》詩:“桃花百葉不成春,鶴壽千年也未神”。傳統吉祥圖案,常以鶴、松組成“鶴壽松齡”紋樣,用于祝壽裝飾。
成語中的“鶴發童顏”,比喻老年人的健康長壽,返老還童。 鶴在中國之所以受到珍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鶴有著華麗秀美的外表。它體態輕盈,舉止有節,踱步瀟灑。
這有史為證。《拾遺記》云:“周昭王時,涂修國獻青鸞修丹鶴各一雄一雌,以潭皋之粟食委之,以溶溪之水飲之。”
這說明,鶴在先秦已被飼養,當時即是王侯貴族的寵物。又《史記·滑稽列傳》云:“齊王,使淳于髡獻鵠于楚。
出邑門,道飛其鵠,徒揭空籠。”需要說明的是,這里講的“鵠”就是所謂的鶴。
“鵠”在《藝文類聚》卷九O作“鶴”。《爾雅翼》云:“古書又言鵠,鵠是鶴音之轉。
后人以鵠。”據這些記載可知,鶴作為寵物也用于國家之間饋贈的珍貴禮物。
在古代,鶴還經常用于買賣。淳于髡云:“鵠,毛物,多相類者,吾欲買而代之,是不信而欺吾王也。”
這話證明當時已存在購買寵物的現象。 一般來說,大部分寵物不具有家畜性,鶴也不例外。
李商隱《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二三引《西清詩話》云:“殺風景,謂清泉濯足,花下曬裈,背山起樓,燒琴煮鶴,對花啜茶”。這說明將鶴當家畜而殺掉來吃是“殺風景”的,不能為之。
當然,古人也有殺鶴的時候,不過并不用于食用。據《漢書·郊祀志下》記載,人們殺鶴是為了將肉用于“黃帝谷仙之術”而入藥。
這是古人神仙思想作崇。除此之外,人們殺鶴也有取其羽毛的目的。
在羅貫中《三國演義》的空城計中,作者描述諸葛孔明在城上樓前觀敵,戴綸巾,披“鶴 ”。鶴 ,就是鶴的羽毛。
古人愛鶴,不僅因為鶴有著漂亮的外表,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鶴獨特的個體品質。鶴是一種長壽的禽鳥,每當睛日便展翅起舞;古人養鶴,這在文獻中屢有記載。
《左傳》中曾提到一位名叫衛懿公的國王,他異常愛鶴,整天與鶴為伍,結果導致了亡國,可謂玩物喪志。春秋時期,五霸之一的吳王闔閭也鐘迷養鶴,(《吳越·春秋》卷四)。
到了六朝時期,國人養鶴的愛好開始從君主擴大到一般士大夫,由此形成了一定的規模。那個時期有名的養鶴者是羊祜,史書上專有一筆。
《輿地紀勝·江陵府上》云:“晉羊祜鎮荊州,江陵澤中多有鶴。常取之,教舞以娛賓客”劉義慶《世說新語·排調》對羊祜其人亦有所述:“昔羊叔子有鶴善舞,嘗向客稱之。”
羊祜的鶴以“善舞”聞名,表明古人養鶴是為了娛樂之用。關于訓鶴跳舞的方法,在古書上亦有記載。
宋林洪《山家清事·相鶴訣》云:“欲教以舞,俟其餡而置食于闊遠處,拊掌誘之,則奮翼而唳,若舞狀。久之則聞拊而必起,此食化也。”
明屠隆《考盤余事·魚鶴箋·鶴品》云:“欲教以舞,俟其饑餒,置食于空野,使童子擬掌歡顛搖首起足以誘之,彼則奮翼而唳,逸足而舞矣,習之熟,一聞拊掌,即便起舞,謂之食化。”到了唐代,士大夫養鶴的熱情依然不減。
如唐代馮贄《云仙雜記·金城記》云:“衛濟川養天鶴,日以粥飯啖之,三年識字。濟川檢書,皆使鶴銜取之無差。”
而騰飛躍雪,引頸長鳴而達于九宵。古人對之早有所知,古。
5. 有關仙鶴的含寓意詩句,含蓄的優美詩句
唐 -杜牧 -鶴 【年代】:唐 【作者】:杜牧 【題目】:鶴 【內容】: 清音迎曉月,愁思立寒蒲。
丹頂西施頰,霜毛四皓須。 碧云行止躁,白鷺性靈粗。
終日無群伴,溪邊吊影孤。 曹植集校注》 雙鶴俱遠游,相失東海 傍。
雄飛竄北朔,雌驚赴南湘。 棄我交頸 歡,離別各異方。
不惜萬里道,但恐天網 張。 琴鶴二詩送賈治安同知:猗猗綠綺 琴,中秘云和音。
一彈動鳴玉,再彈鏘南 金。 翩翩玄鶴舞,幽幽孤鳳鳴。
嗟哉塵俗 耳,折揚聽哇*。 淳源日凋謝,誰識雅與 南? 愿更南風奏,以慰斯民心。
6. 一句有關鶴的古詩
鶴鳴 詩經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野。
魚潛在淵,或在于渚。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宅萚。
它山之石,可以為錯。
鶴鳴于九皋,聲聞于天。
魚在于渚,或潛在淵。
樂彼之園,爰有樹檀,其下維榖。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
灞上閑居 王昌齡
鴻都有歸客,偃臥滋陽村。
軒冕無枉顧,清川照我門。
空林網夕陽,寒鳥赴荒園。
廓落時得意,懷哉莫與言。
庭前有孤鶴,欲啄常翩翻。
為我銜素書,吊彼顏與原。
二君既不朽,所以慰其魂。武陵龍興觀黃道士房問易因題 王昌齡
齋心問易太陽宮,八卦真形一氣中。
仙老言余鶴飛去,玉清壇上雨蒙蒙。
7. 一句有關鶴的古詩
文人騷客,情操高雅,多是愛鶴之人,下面是一些與鶴有關的詩歌古文:白居易可是一個愛鶴狂人啊。
《詩經·小雅·鶴鳴》 《相鶴經》 無名氏 《失題》 魏晉·曹植 《舞鶴賦》 南朝宋·鮑照 《代別鶴操》 南朝宋·鮑照 《鶴》 唐·白居易《感鶴》 唐·白居易《問鶴》 唐·白居易《代鶴》 唐·白居易《池鶴》 唐·白居易《鶴嘆》 唐·劉禹錫 《失鶴》 唐·白居易《題籠鶴》 唐·白居易《嘆病鶴》 唐·白居易《代鶴答》 唐·白居易《池鶴八絕句》 唐·白居易《病中對病鶴》 唐·白居易《答裴相公乞鶴》 唐·白居易《劉蘇州以華亭一鶴遠寄以詩謝之》 唐·白居易《秋詞》 唐·劉禹錫 《鶴嘆二首》 唐·劉禹錫 《和樂天送鶴上裴相公別鶴之作》 唐·劉禺錫 《鶴》 唐·杜牧 《別鶴》 唐·杜牧 《松鶴》 唐·元稹 《和樂天感鶴》 唐·元稹 《病鶴篇》 唐·錢起 《藍田溪雜詠二十二首·田鶴》 唐·錢起 《鶴》 唐·李嶠 《鶴》 唐·鄭谷 《鶴》 唐·褚載 《鶴》 唐·李九齡 《曉鶴》 唐·孟郊 《憶鶴》 唐·劉得仁 《黃鶴》 唐·沈佺期 《失鶴》 唐·韓偓 《松鶴》 唐·戴叔倫 《田鶴》 唐·司空曙 《悼鶴》 唐·皮日休 《黃樓鶴》 唐·崔顥 《憶放鶴》 唐·李紳 《鶴警露》 唐·陳季 《錢塘鶴》 唐·吳仁璧 《仙鶴篇》 唐·武三思 《遇旅鶴》 唐·孫昌胤 《緱山鶴》 唐·張仲素 《失鶴二首》 唐·薛能 《崔卿池上鶴》 唐·賈島 《郡中見群鶴》 唐·張九齡 《賦得失群鶴》 唐·呂溫 《琴曲歌辭·別鶴》 唐·王建 《琴曲歌辭·別鶴》 唐·張籍 《琴曲歌辭·別鶴》 唐·楊巨源 《雜詠五首·池邊鶴》 唐·儲光羲 《相和歌辭·飛來雙白鶴》 唐·虞世南 《賦得鶴送史司馬赴崔相公幕》 唐·李白 《望鳴皋山白云,寄洛陽盧主簿》 唐·李欣 《詠主人壁上畫鶴寄喬主簿崔著作》 唐·陳子昂 《鶴野為述律存道賦》 南唐·王沂 《放鶴亭記》宋·蘇軾 《放鶴歌》 宋·蘇軾關于鶴的詩句"薛公十一鶴,皆寫青田真,畫色久欲盡,蒼然猶出塵。" ——杜甫贊薛稷畫鶴“鶴盤遠勢投孤嶼,蟬曳殘聲過別枝”—— 方干病鶴不梳翎——蘇軾詩句。
仙人有待乘黃鶴,海客無心隨白鷗。———李白詩句龜息無聲唯默數,鶴軀苦瘦坐長饑。
———陸游句誰將玉笛弄中秋,黃鶴歸來識舊游。———范成大句心同野鶴與塵遠,詩似冰壺見底清。
——晚唐詩人韋應物“古寺云依鶴,空潭月照龍” ——譚嗣同寒塘渡鶴影,冷月葬花魂。 --曹雪芹《紅樓夢》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李白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昔人已乘黃鶴去, 此地空余黃鶴樓, 黃鶴一去不復返, 白云千載空悠悠。
——唐崔顥《黃鶴樓》。
詠鵝駱賓王是哪個朝代的
駱賓王是唐朝的詩人。
駱賓王字觀光,漢族,婺州義烏人。唐初詩人,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又與富嘉謨并稱“富駱”。
駱賓王出身寒門,七歲能詩,號稱“神童”。據說《詠鵝》就是此時所作。駱賓王尤擅七言歌行,名作 《帝京篇》為初唐罕有的長篇,當時以為絕唱。
他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遺世。
擴展資料:
駱賓王代表作:
1、詠鵝
作者:駱賓王
朝代:唐
鵝,鵝,鵝,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紅掌撥清波。
譯文:
“鵝!鵝!鵝!”面向藍天,一群鵝兒伸著彎曲的脖子在歌唱。
雪白的羽毛漂浮在碧綠的水面上,紅色的腳掌劃著清波,就像船漿一樣。
2、于易水送人
作者:駱賓王
朝代:唐
此地別燕丹,壯士發沖冠。
昔時人已沒,今日水猶寒。
譯文:
在此地離別了燕太子丹,壯士荊軻憤怒發已沖冠。昔日的英豪人已經長逝,今天這易水還那樣凄寒。
3、在軍登城樓
作者:駱賓王
朝代:唐
城上風威冷,江中水氣寒。
戎衣何日定,歌舞入長安
譯文:
城上軍威使人望而生畏,連江中的水都似乎殺氣騰騰。
現在,我身穿軍裝準備戰斗,等到平定了天下時,一定載歌載舞進入長安京城。
關于羲的詩句
1.一首詩詞里含有羲字的描寫桃花的詩句
桃 花 令
桃花簾外春意暖, 桃花簾內晨妝懶。
簾外桃花簾內人, 人與桃花隔不遠。
桃花簾外開依舊, 簾中人比桃花秀。
花解憐人弄清柔, 隔簾折枝風吹透。
風透湘簾花滿庭, 庭前春色自多情。
閑苔院落門空掩, 斜日欄桿人自憑。
憑欄人向東風倚, 茜裙偷傍桃花立。
桃花落葉亂紛紛, 花綻新紅葉凝碧。
胭脂鮮艷何相類, 花之顏色人之媚。
若將人面比桃花, 面自桃紅花自美。
2.尚羲開頭的詩句有哪些
“鳳舞,你將來會娶妻生子么?”這是尚羲最近問的最多的問題,尚羲一遍又一遍地問,不厭其煩。
少年時鳳舞寫給他的情書,他還好好地珍藏著,那時只是兩小無猜的兒戲,什么情啊愛啊的,都覺得好玩罷了。如今,再看那些情愛詩句,只覺得字字驚心,撓心抓肺,尚羲根本不承認自己和肥鳥之間的這種情愫名喚“友情”!他只想這樣一輩子和肥鳥膩在一起,吃喝玩樂,做什么都好,就是不想讓他離開,不想讓他娶妻,不想讓他屬于任何人!他好想問問肥鳥是怎么想的,但是看到肥鳥沒心沒肺開心吃喝的樣子,又突然覺得,問了也是白問。
3.有沒有一首古詩作者叫什么羲的什么〈曲〉
儲光羲(約706—763)唐代官員,田園山水詩派代表詩人之一。開元十四年(726年)舉進士,授馮翊縣尉,轉汜水、安宣、下邽等地縣尉。因仕途失意,遂隱居終南山。后復出任太祝,世稱儲太祝,官至監察御史。安史之亂中,叛軍攻陷長安,被俘,迫受偽職。亂平,自歸朝廷請罪,被系下獄,有《獄中貽姚張薛李鄭柳諸公》詩,后貶謫嶺南。
代表作有:
【雜詠五首·石子松】
盤石青巖下,松生盤石中。
冬春無異色,朝暮有清風。
五鬣何人采,西山舊兩童。
【雜詠五首·架檐藤】
得從軒墀下,殊勝松柏林。
生枝逐架遠,吐葉向門深。
何許答君子,檐間朝暝陰。
雜詠五首·池邊鶴】
舞鶴傍池邊,水清毛羽鮮。
立如依岸雪,飛似向池泉。
江海雖言曠,無如君子前。
【雜詠五首·釣魚灣】
垂釣綠灣春,春深杏花亂。
潭清疑水淺,荷動知魚散。
日暮待情人,維舟綠楊岸。
【雜詠五首·幽人居】
幽人下山徑,去去夾青林。
滑處莓苔濕,暗中蘿薜深。
春朝煙雨散,猶帶浮云陰。
【泛茅山東溪】
清晨登仙峰,峰遠行未極。江海霽初景,草木含新色。
而我任天和,此時聊動息。望鄉白云里,發棹清溪側。
松柏生深山,無心自貞直。
【野田黃雀行】
嘖嘖野田雀,不知軀體微。閑穿深蒿里,爭食復爭飛。
窮老一頹舍,棗多桑樹稀。無棗猶可食,無桑何以衣。
蕭條空倉暮,相引時來歸。斜路豈不捷,渚田豈不肥。
水長路且壞,惻惻與心違。
【游茅山五首】
十年別鄉縣,西云入皇州。此意在觀國,不言空遠游。
九衢平若水,利往無輕舟。北洛反初路,東江還故丘。
春山多秀木,碧澗盡清流。不見子桑扈,當從方外求。
世業傳儒行,行成非不榮。其如懷獨善,況以聞長生。
家近華陽洞,早年深此情。巾車云路入,理棹瑤溪行。
天地朝光滿,江山春色明。王庭有軒冕,此日方知輕。
平生非作者,望古懷清芬。心以道為際,行將時不群。
茲山在人境,靈貺久傳聞。遠勢一峰出,近形千嶂分。
冬春有茂草,朝暮多鮮云。此去亦何極,但言西日曛。
昔賢居柱下,今我去人間。良以直心曠,兼之外視閑。
垂綸非釣國,好學異希顏。落日登高嶼,悠然望遠山。
溪流碧水去,云帶清陰還。想見中林士,巖扉長不關。
名岳征仙事,清都訪道書。山門入松柏,天路涵空虛。
南極見朝采,西潭聞夜漁。遠心尚云宿,浪跡出林居。
為己存實際,忘形同化初。此行良已矣,不樂復何如。
4.要詩經或者古代經典里帶曦字的句子
尚書:乃命曦和,欽若昊天,歷象日月,敬授人時
東曦既駕——《聊齋志異·促織》
◎ 曦
燨 xī
〈名〉
(1) (形聲。從日,羲( xǐ)聲。本義:太陽,陽光)
(2) 同本義 [sun]
東曦既駕——《聊齋志異·促織》
(3) 又如:曦月(日月);曦車(曦軒。曦和所駕之車。指太陽);曦景(陽光);曦微(陽光微弱)
(4) 通“羲” [Fu xi]。如:曦和(即羲和。羲氏與和氏的并稱。為傳說中堯時執掌天文歷法的官吏)
5.關于風骨的詩詞
1、《水龍吟·壽李長孺》
宋代:吳泳
清江社雨初晴,秋香吹徹高堂曉。天然帶得,酒星風骨,詩囊才調。沔水春深,屏山月淡,吟鞭俱到。算一生繞遍,瑤階玉樹,如君樣、人間少。
未放鶴歸華表。伴仙翁、依然天杪。知他費幾,雁邊紅粒,馬邊青草。待得清夷,彩衣花綬,哄堂一笑。且和平心事,等閑博個,千秋不老。
譯文:到得清江縣,適逢社日大雨卒晴,帶著花香氣的秋風吹拂著晨日的高堂。這氣息便自然帶有酒星之風骨和詩囊之才情格調。詩人的腳步遍布濃濃春色中的沔水和淡淡月光下的屏山。就算用一生走遍落雪的石階和覆雪的樹木這樣浪漫的地方,能像您這樣的詩人也是很少的。
沒有把仙鶴放回華表,依然陪著仙翁在天際遨游。大雁能吃多少紅米,馬能吃多少青草?待等到風輕云淡的時候,功名利祿不過一笑耳。心事平和,很容易就能爭取做到長壽不老!
2、《蓮蓬人》
近現代:魯迅
芰裳荇帶處仙鄉,風定猶聞碧玉香。
鷺影不來秋瑟瑟,葦花伴宿露瀼瀼。
掃除膩粉呈風骨,褪卻紅衣學淡裝。
好向濂溪稱凈植,莫隨殘葉墮寒塘!
譯文:以菱葉作衣荇莖為帶的蓮蓬人,她如同純潔的少女居住在仙鄉 。即使秋風停止了,仍然散發著清香。在秋風輕吹的時候,鷺鷥鳥早已飛逃遠方。在寒露濃聚的深夜里,只有潔白的蘆花伴她入夢鄉。她洗凈了滑膩的脂粉,更顯露出品格的高尚。
她脫掉了過去濃艷的矯飾,卻換上了如今純樸的淡妝。這正好告慰在天的濂溪先生,她仍然潔凈地挺立生長。永遠保持淡雅絕塵的風采,不隨殘葉墜入冰冷污穢的荷塘。
3、《上云樂》
唐代:李白
金天之西,白日所沒。
康老胡雛,生彼月窟。
巉巖容儀,戍削風骨。
碧玉炅炅雙目瞳,黃金拳拳兩鬢紅。
華蓋垂下睫,嵩岳臨上唇。
不睹詭譎貌,豈知造化神。
譯文:在遙遠的西方,太陽落山的地方,傳說中的胡人神仙文康就出生在那里。老胡文康儀容奇特,五官就像陡峭的山峰一樣古怪,骨骼清瘦,風度不凡。
他的雙眼眼瞳碧綠而有光,頭發金黃而彎曲,兩鬢呈紅色。眼眉下垂著長長的睫毛,高聳的鼻子像山峰一樣聳立在嘴唇的上方。要不是看到這樣離奇古怪的容貌,真不知道天地造物的神奇。
4、《書懷感事寄梅圣俞》
宋代:歐陽修
希深好風骨,迥出風塵間。
師魯心磊落,高談羲與軒。
子漸口若訥,誦書坐千言。
彥國善飲酒,百盞顏未丹。
譯文:謝絳風骨極佳,遠遠超出凡人。尹洙內心磊落,喜歡談論遠古的傳說與歷史。尹言不愛講話,但是背誦起來詩書滔滔不絕。富弼喜歡喝酒,喝一百杯酒臉都沒有紅。
5、《唐才子傳·卷一》
少年為詩,意浮艷,多陷輕薄,晚節忽變常體,風骨凜然。
譯文:崔顥年輕時寫詩,立意浮華文辭艷麗,多流于輕浮淺薄,晚年突然改變平時的體式,風骨凜然。
6.關于凝香的詩句
《游靈隱寺得來詩復用前韻》
年代: 宋 作者: 蘇軾
君不見,錢塘湖,錢王壯觀今已無。屋堆黃金斗量珠,運盡不勞折簡呼。
四方宦游散其孥,宮闕留與閑人娛。盛衰哀樂兩須臾,何用多憂心郁紆。
溪山處處皆可廬,最愛靈隱飛來孤。喬松百丈蒼髯須,擾擾下笑柳與蒲。
高堂會食羅千夫,撞鐘擊鼓喧朝晡。凝香方丈眠氍毹,絕勝絮被縫海圖。
清風時來驚睡余,遂超羲皇傲幾蘧。歸時棲鴉正畢逋,孤煙落日不可摹。
《六絕句呈趙帥兼簡鄭機宜》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長日登臨憶侍郎,芳時譚笑客凝香。須公多辦瓊花露,容我時開古錦囊。
《再次韻》
年代: 宋 作者: 陳造
門第應疑堪不庭,翩隨府檄下山城。江梅作意先秋拆,檻菊多情擅晚榮。
飲處凝香嚴畫戟,客間張丈間殷兄。主賓縹緲蜚埃外,信有人間小玉京。
《次韻童尚質書懷三首》
年代: 宋 作者: 陳著
夜寂氣如洗,心閑理自明。凝香清夢寐,讀易悟生平。
月樹烏驚曉,云階鶴報更。閉門佳致意,名利一毛輕。
《題婺州仁風堂寄韓侍郎》
年代: 宋 作者: 崔敦禮
公余燕寢但凝香,稍退朝來雁鶩行。政譽已爭銅嶺峻,恩波仍帶繡川長。
未應尚布春風詔,會許重賡夏日章。皎皎東陽嘉話在,到公端類發天藏。
《賀曾修撰帥江陵》
年代: 宋 作者: 董穎
麟符虎節爛龍光,勢重侯藩壯帝鄉。那復謝玄將淝水,政煩汲黯守淮陽。
咄嗟萬戶無窮惠,清凈三州已試方。余事不妨哦妙句,韋郎韻勝寢凝香。
《玩金鸂鶒戲贈襲美》
年代: 唐 作者: 陸龜蒙
曾向溪邊泊暮云,至今猶憶浪花群。不知鏤羽凝香霧,堪與鴛鴦覺后聞。
《陽羨雜詠十九首·梅花塢》
年代: 唐 作者: 陸希聲
凍蕊凝香色艷新,小山深塢伴幽人。知君有意凌寒色,羞共千花一樣春。
《閨怨》
年代: 唐 作者: 韋莊
戚戚彼何人,明眸利于月。啼妝曉不干,素面凝香雪。
良人去淄右,鏡破金簪折。空藏蘭蕙心,不忍琴中說。
《玉河橋曉行》
年代: 明 作者: 蔡羽
太液新波出建章,轆轤聲近想宮墻。殘星拂樹天橋凈,隔岸啼鶯禁御長。
紫氣凝香開北極,蒼龍乘日起東方。君王垂拱臨朝蚤,銀燭光中散鷺行。
詠鵝的作者是哪個朝代
《詠鵝》的作者是駱賓王,唐朝人。駱賓王,字觀光,婺州義烏(今屬浙江)人。唐代大臣、詩人、儒客大家,與王勃、楊炯、盧照鄰合稱“初唐四杰”。
駱賓王出身寒微,少有才名。永徽年間,成為道王李元慶文學、武功主簿,遷長安主簿。儀鳳三年(678年),擔任侍御史,因事下獄,遇赦而出。調露二年(680年),出任臨海縣丞,坐事免官。光宅元年(684年),跟隨英國公徐敬業起兵討伐武則天,撰寫《討武曌檄》。徐敬業敗亡后,駱賓王結局不明,或說被亂軍所殺,或說遁入空門。
駱賓王詩歌辭采華膽,格律謹嚴。長篇如《帝京篇》,五七言參差轉換,諷時與自傷兼而有之;小詩如《于易水送人》,二十字中,悲涼慷慨,余情不絕,有《駱賓王文集》傳世。
詠鵝的作者駱賓王什么朝代人
駱賓王是唐朝人啊,初唐四杰之一,王楊盧駱里面的駱就是駱賓王了,公元619年,也就唐高祖武德二年生的人,現在來說是浙江義烏人,詠鵝是他7歲的作品
《登鸛雀樓》詩人王之渙是什么朝代的人
王之渙(688—742),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薊門人,一說晉陽(今山西太原)人。性格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
登鸛雀樓
作者: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是盛唐詩人王之渙創作的一首詩。此詩前兩句寫的是自然景色,但開筆就有縮萬里于咫尺,使咫尺有萬里之勢;后兩句寫意,寫的出人意料,把哲理與景物、情勢溶化得天衣無縫,成為鸛雀樓上一首不朽的絕唱。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