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是哪個朝代(梁王是什么朝代)
大家好,關于梁王是哪個朝代很多朋友都還不太明白,不知道是什么意思,那么今天我就來為大家分享一下關于梁王是什么朝代的相關知識,文章篇幅可能較長,還望大家耐心閱讀,希望本篇文章對各位有所幫助!
梁朝是哪個朝代??
后梁(907~923年),即梁朝,五代十國之一,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溫篡唐稱帝,國號大梁,建都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期間909-913年建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史稱后梁,唐朝正式滅亡,中國歷史進入五代十國時期。
梁王朝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后唐前身即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后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擴展資料:
背景
后梁,五代十國之一。自梁太祖朱全忠(本名朱溫,后改名朱晃)于公元907年建國至梁末帝于923年11月19日亡國,都城開封(今河南省開封市),期間909-913年建都洛陽(今河南省洛陽市)。盛時疆域約為今河南、山東兩省,陜西、湖北的大部以及河北、安徽、江蘇、山西、甘肅、寧夏、遼寧的一部分。歷三帝,共十七年。
朱溫曾參加過唐末黃巢起義,? 后叛降唐朝,被賜名朱全忠,中和三年(883年)又被授以宣武軍節度使,隨后因鎮壓黃巢起義有功,被封為東平王。天復元年(901年)進封梁王。天祐元年(904年),朱全忠殺宰相崔胤,逼迫唐昭宗遷都洛陽,挾持唐昭宗并誅宦官數百人,徹底剪除持續一百多年的宦官勢力。不久殺唐昭宗,另立其子李柷為唐哀宗。
開平元年(907年)廢唐哀帝,自行稱帝,建都開封,國號“大梁”,史稱“后梁”。至此唐朝正式宣告滅亡。中國歷史由此也正式再一次全面進入了大割據的軍閥混戰時代。公元912年6月,朱溫第三子朱友圭殺父朱溫自立稱帝。913年2月,朱溫第四子朱友貞以討逆之名又殺兄自立,稱梁末帝。923年被后唐所滅。
朱溫曾參加唐末黃巢領導的農民起義,后叛降唐朝,被賜名朱全忠,與沙陀貴族李克用等協同鎮壓黃巢起義。
黃巢覆亡后,大唐王朝已名存實亡,各方節度使形成擁兵自重的局面,其中以宣武節度使朱全忠、河東節度使李克用、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盧龍節度使劉仁恭、鎮海節度使錢镠、淮南節度副大使楊行密等人勢力最大,史載“郡將自擅,常賦殆絕,藩鎮廢置,不自朝廷”,“王室日卑,號令不出國門”。
天復元年(901年)唐昭宗被宦官韓全誨幽禁,宰相崔胤乃召朱全忠救駕。韓全誨不得已投靠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朱全忠進攻鳳翔,鳳翔食盡待援。
天復三年(903年),節度使李茂貞殺宦官韓全誨等七十余人,與朱全忠和解,護送昭宗出城,昭宗又回到長安。崔胤指責宦官“大則構扇藩鎮,傾危國家;小則賣官鬻爵,蠹害朝政”,不久朱全忠盡殺宦官數百人,廢神策軍,完全控制唐室。
天佑元年(904年),朱全忠殺宰相崔胤,逼迫昭宗遷都洛陽,八月殺昭宗,另立其子李柷為帝,是為唐哀帝。
天佑二年(905年),在親信李振鼓動下,朱全忠于滑州白馬驛(今河南滑縣境)一夕殺盡殺宰相裴樞、崔遠等朝臣三十余人,投尸于河,史稱“白馬之禍”。
參考資料:百度百科-后梁(五代十國政權)
大梁皇帝是什么朝代?
梁,朝代名,歷史上有五個朝代以梁為國號。
一是戰國時魏惠王遷都大梁,魏國也稱梁國。
二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第三個王朝南梁。
三是南北朝時期,南梁被攻陷后對西魏稱臣的西梁。
四是隋朝末期,西梁宣帝曾孫所建后梁。
五是五代十國時期五代中第一個朝代的后梁。
后梁(907~923年),五代十國之一,是五代的第一個朝代。907年,梁王朱全忠篡唐稱帝,國號為梁,建都開封,史稱后梁,唐朝正式滅亡,中國歷史進入戰亂紛紛的五代十國時期。后梁自梁太祖朱溫開國之前就長期與后唐前身即河東的晉國爭霸直至亡國,共歷三帝,前后17年。因為皇帝姓朱,為與南北朝時的南梁相區別,故又稱朱梁。
費縣粱王像梁王是那個朝代的梁王是誰?
費縣粱王像的梁王是北齊朝的;這個“梁王”應該是梁武帝長兄、長沙王蕭懿之子“梁王”蕭明。
“梁王”是中國古代王爵稱號之一。春秋戰國時期,魏國(又名梁國)國君稱號即梁王,又名魏王。再是從漢朝開始,“梁王”成為封建王朝王爵封號之一,彭越是第一位被封爵“梁王”。中國歷史上比較有名的梁王共有71位。
在71位以上的“梁王”中,籍山東的三人,即彭越、呂產、蕭明。
彭越(?-前196年),昌邑(今山東巨野,一說山東金鄉)人,西漢開國功臣,拜魏相國、建成侯,楚漢戰爭結束后被封為梁王,都大梁(河南開封)。與韓信、英布并稱漢初三大名將,后因被告發謀反,為劉邦所殺。
呂產(?-前180年),山陽單父人(今山東省菏澤市單縣)。秦末和西漢初人物,漢高祖皇后呂雉的侄子。
蕭明,北齊蘭陵人(現山東省臨沂市蘭陵縣蘭陵鎮),梁武帝長兄長沙王蕭懿之子。于北齊封梁王。
?瑯琊郡為秦設三十六郡之一,瑯琊郡治,秦時在瑯邪,西漢在東武,東漢初年曾在莒縣,此后均在臨沂境內。
費縣,隸屬于山東臨沂,歷史上,曾隸屬于瑯琊郡、泰山郡、丹陽郡、沂州(元始設),而從歷史上,多數朝代、時間費縣屬于瑯琊郡。
費縣歷史沿革:
前202年,劉邦統一天下,分封諸侯,設立郡縣,費地始為費縣。(見《漢書·地理志》)。
東漢光武帝建武六年(公元30年),費城改隸兗州刺史部泰山郡,為侯國,屬泰山郡十二城之一(見《后漢書·郡國志》)。
獻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費城又改隸徐州瑯琊國(見《三國會要·輿地二》)。
永嘉之亂(時在公元311年)以后不久,西晉滅亡,淮水以北地區先后被前趙、后趙、前燕、前秦、后燕、南燕等北方少數民族政權占據,歷時約120年。費縣隸瑯琊郡。
東晉政權建立后,晉元帝司馬睿為了安置隨其南遷的原瑯琊國士族和流民,于大興三年(公元320年)在江乘縣(今屬南京市)境內僑置懷德縣(原費縣),屬丹陽郡。
咸和“土斷”(時在公元326—334年)后,懷德縣更名為費縣,有實土,屬南徐州瑯琊郡。至南朝宋文帝元嘉十五年(公元438年)廢置(見《景定建康志》)。
唐平隋亂,于武德四年(公元621年)重建費縣,屬河南道沂州(瑯琊郡)。
元朝在地方設行中書省,今山東地區直屬中書省,稱腹里。費縣屬腹里山東益都路沂州(見《元史·地理志》)。明代,改行中書省為承宣布政使司。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沂州屬山東承宣布政使司濟寧府。五年,改隸濟南府。七年,屬青州府。十八年,屬兗州府。費縣均屬沂州(見《明代·地理志》)。清朝初年,費縣仍屬兗州府沂州。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沂州由散州改為直隸州。十二年,沂州升為府,費縣屬山東省沂州府(見《清史稿·地理志》)。
分析費縣歷史沿革及70多位梁王出身、封地等因素,費縣粱王像的梁王應該是北齊朝梁王蕭明。
梁王是哪個朝代的 大梁皇帝是什么朝代
1、大梁皇帝是大梁朝代的。
2、隋朝末年蕭銑所建地方割據勢力。蕭銑,南蘭陵人。為后梁(又稱西梁)宣帝曾孫。隋仁壽四年(604),煬帝楊廣即位,次年蕭銑之叔伯姑母被冊立為皇后,即蕭皇后。蕭銑遂被任為羅縣縣令。大業十三年(617),岳州校尉董景珍、雷世猛等密謀起兵反隋,蕭銑在羅縣亦舉兵起事。5日之內,得兵數萬,自稱梁公,又進軍岳陽,與董景珍等會合。十月,稱梁王,建年號為鳴鳳。次年四月,在岳陽稱帝,國號為梁,建元鳴鳳,置百官,均循梁故制。后蕭銑遷都江陵,修復先世陵園。其勢力范圍東至九江,西至三峽,南至交趾(越南河內),北至漢水,擁有精兵40萬,雄踞南方。最終被李孝恭擊敗。唐朝武德四年(621),蕭銑被斬。大梁滅亡。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