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綱是哪個朝代的詩人(詩人都有哪些朝代)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蕭綱是哪個朝代的詩人,以及詩人都有哪些朝代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古詩文春江曲下面的南朝梁蕭綱是什么意思
南朝 (梁)蕭綱
南北朝時期南朝分為宋、齊、梁、陳四個朝代。
蕭綱,公元五零三年至公元五五一年。梁代文學家。即南朝梁簡文帝。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第三子。由於長兄蕭統早死,他在中大通三年(公元五三一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公元五四九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公元五五一年)為侯景所害。
蕭綱是哪個朝代的詩人
梁簡文帝蕭綱(503年―551年),字世纘,南蘭陵(今江蘇武進)人,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母貴嬪丁令光,南北朝時期梁朝皇帝、文學家。
由于長兄蕭統早死,蕭綱在中大通三年(531年)被立為太子。太清三年(549年),侯景之亂,梁武帝被囚餓死,蕭綱即位,大寶二年(551年)為侯景所害。蕭綱因其創作風格,形成"宮體"詩的流派。
關于折楊柳的詩句
1. 《折楊柳》的詩句
【標題】:折楊柳
【年代】:唐
【作者】:李白
【體裁】:樂府
【內容】:--------------------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標題】:折楊柳
【作者】:蕭綱(南朝梁簡文帝 宮體詩人)
【年代】:南朝梁
【內容】
楊柳亂成絲, 攀折上春時。
葉密鳥飛礙, 風輕花落遲。
城高短簫發, 林空書角悲。
曲中無別意, 并是為相思。
【注釋】
1、折楊柳——古《橫吹曲》名,南朝梁、陳和唐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
2、上春——即早春。
3、畫角——軍中吹器。
4、——猶、總是的意思。
5、楊柳:《折楊柳》曲。古詩文中常以楊柳喻送別情事。《詩經·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楊柳依依。”北朝樂府《鼓角橫吹曲》有《折楊柳枝》,歌詞曰:“上馬不捉鞭,反拗楊柳枝。下馬吹橫笛,愁殺行客兒。”
2. 《折楊柳》的詩句有哪些
1、折楊柳 唐代:李白 垂楊拂綠水,搖艷東風年。
花明玉關雪,葉暖金窗煙。 美人結長想,對此心凄然。
攀條折春色,遠寄龍庭前。 2、折楊柳 / 和練秀才楊柳 唐代:楊巨源 水邊楊柳曲塵絲,立馬煩君折一枝。
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3、離亭賦得折楊柳二首 唐代:李商隱 暫憑尊酒送無憀,莫損愁眉與細腰。
人世死前唯有別,春風爭擬惜長條。 含煙惹霧每依依,萬緒千條拂落暉。
為報行人休折盡,半留相送半迎歸。 4、折楊柳 唐代:張九齡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
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
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5、折楊柳 唐代:魚玄機 朝朝送別泣花鈿,折盡春風楊柳煙。
愿得西山無樹木,免教人作淚懸懸。
3. 楊巨源的《折楊柳》詩意
楊巨源的《折楊柳》詩意:
沿著河岸依依行走,河邊的楊柳低垂著像酒曲那樣細嫩的長條,這不禁勾起了我這個將行之人的依依不舍之意,于是我停下馬來,請送行的您幫我折一枝楊柳吧。
只有春風最懂得珍惜,仍然多情地向我手中已經離開樹干的楊柳枝吹拂。
簡析:
詩的開頭兩句在讀者面前展現了這樣的場景:初春,水邊(可能指長安灞水之畔)的楊柳,低垂著像酒曲那樣微黃的長條。一對離人將要在這里分手,行者駐馬,伸手接過送者剛折下的柳條,說一聲:“煩君折一枝!”此情此景,儼然是一幅“灞陵送別圖”。
末兩句“惟有春風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就語氣看,似乎是行者代手中的柳枝立言。在柳枝看來,此時此地,萬物之中只有春風最相愛惜,雖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風還是殷勤地吹拂著,可謂深情款款。柳枝被折下來,離開了根本,猶如行人將別。所以行者借折柳自喻,而將送行者比作春風。這層意思正是“煩君折一枝”所表現的感情之情的深化和發展。詩人巧妙地以春風和柳枝的關系來比喻送者和行者的關系,生動貼切,新穎別致。
4. 張九齡 《折楊柳》的全詩意思是什么
意思:
水邊的楊柳,低垂著象酒曲那樣微黃的長條。一對離人將要在這里分手,行者駐馬,伸手接過送者剛折下的柳條,說一聲:“煩君折一枝!”楊柳雖是被折下,握在行人手中,春風還是殷勤地吹拂著。
原文:
纖纖折楊柳,持此寄情人。一枝何足貴,憐是故園春。
遲景那能久,芳菲不及新。更愁征戍客,容鬢老邊塵。
注:《折楊柳》詞牌名,傳說漢代張騫從西域傳入《德摩訶兜勒曲》, 李延年 因之作新聲二十八解,以為武樂。 魏晉時古辭亡失。 晉太康末, 京 洛 有《折楊柳》歌,辭多言兵事勞苦。 后人多為傷春惜別之辭,而懷念征人之作尤多。
5. 描寫楊柳的詩句古詩
《絕句》(僧志南全集)
沾衣欲濕杏花雨,吹面不寒楊柳風。
《蠶婦吟》(宋朝謝枋得作品)
不信樓頭楊柳月,玉人歌舞未曾歸。
《咸陽城東樓》(唐代許渾作品)
一上高城萬里愁,蒹葭楊柳似汀洲
《折楊柳歌辭》(南北朝佚名全集)
遙看孟津河,楊柳郁婆娑。
《楊柳枝》(唐朝溫庭筠全集)
塞門三月猶蕭索,縱有楊柳未覺春。
《讀曲歌》(南北朝佚名作品)
暫出白門前,楊柳可藏烏。
《讀曲歌》(南北時期佚名全集)
折楊柳。百鳥啼園林,道歡不離口。
《送別詩》(隋朝佚名全集)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楊柳歌》(南北朝庾信作品)
河邊楊柳百丈枝,別有長條踠地垂、
《送別詩》(隋朝佚名全集)
楊柳青青著地垂,楊花漫漫攪天飛。
《楊柳枝》(唐朝白居易全集)
兩枝楊柳小樓中,裊娜多年伴醉翁。
《楊柳枝》(唐朝白居易作品)
前有別楊柳枝,夢得繼和有“春盡絮飛”之句
《楊柳枝》(唐朝白居易全集)
蘇家小女舊知名,楊柳風前別有情。
蕭綱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蕭綱(503年-551年),字世贊(一說世纘),小字六通,生于建康宮顯陽殿(今江蘇省南京市),南北朝時期南梁第二位皇帝、梁武帝蕭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蕭統同母弟,母為貴嬪丁令光。
初封晉安郡王,累遷驃騎將軍、揚州刺史。中大通三年(531年),昭明太子去世后,冊立為皇太子。侯景之亂導致梁武帝蕭衍受囚并餓死獄中后,太清三年五月二十七日(549年7月7日),蕭綱即位稱帝。大寶元年正月初一日(550年2月2日)蕭綱改元大寶。大寶二年八月十七日(551年10月2日),蕭綱被侯景廢黜為晉安王。
天正元年(551年11月15日)蕭綱被侯景殺害,時年四十九歲。葬于莊陵,廟號太宗,謚號簡文皇帝。作為南朝文學家,其創作風格,形成“宮體詩”的流派。
采蓮曲是什么?作者什么代
采蓮曲
唐代:王昌齡
荷葉羅裙一色裁,芙蓉向臉兩邊開。
亂入池中看不見,聞歌始覺有人來。
譯文及注釋
譯文
采蓮少女的綠羅裙融入到田田荷葉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臉龐掩映在盛開的荷花間,相互映照。
混入蓮池中不見了蹤影,聽到歌聲四起才覺察到有人前來。
注釋
羅裙:用細軟而有疏孔的絲織品制成的裙子。
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顏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亂入:雜入、混入。
看不見: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綠葉紅花,哪是少女的綠裙紅顏。
聞歌:聽到歌聲。
始覺:才知道。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