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安為什么到門不入(呂安為什么到門不入并題鳳而去)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呂安為什么到門不入,以及呂安為什么到門不入并題鳳而去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世說新語 簡傲》之稽康與呂安善
善:友善,關系好
延: 邀請,接待
安后來,值康不在。呂安來晚了,正好嵇康不在家
鳳即凡鳥,瞧不起嵇喜那個平庸的勁兒
呂安題鳳 文言文翻譯
嵇康和呂安很要好,經常是思念對方了,即使相隔很遠也要驅車趕去相見。有一次,呂安拜訪嵇康,正趕上嵇康不在,嵇康的兄長嵇喜出門迎接他,呂安不入,他在門上題鳳字后轉身離去?!?/p>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這首詩的詩句敘述體現了作者悠閑輕松的心境,體現了作者隱居的樂趣。
導讀:
此詩體裁為七言律詩,內容主要寫作者的隱居生活。其原文如下: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王維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
到門不敢題凡鳥,看竹何須問主人。
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老作龍鱗。
中心思想:
這首詩極贊呂逸人閉戶著書的隱居生活,顯示了作者艷羨絕風塵的情懷。
翻譯:
呂逸人隱居之地方,與塵俗世事隔絕。我專程來柳市南頭訪問呂逸人。
來訪未遇主人,參觀主人的住地環境何必詢問主人。
城上的青山好像在室內一樣,東鄰流動的水流入西邊鄰居。
主人在這里著書立說的時問已經很長了,他親手栽種的松樹已經很老了,樹的表皮都象龍鱗一樣。
字詞解釋:
裴迪,王維詩友,早年同居終南山,后常伴王維隱居輞川,游覽賦詩,琴樽相樂。新昌里,即新昌坊,在長安朱雀街東自北數第八坊(見《長安志》)。呂逸人:不詳何人。逸人,古代稱隱居之人。遇:會見。
桃源:即桃花源,此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一向:從過去到現在的一段時間。
絕:斷絕,隔絕。
風塵:指塵俗的'世事。
柳市,漢長安地名?!稘h書·游俠傳》載:萬章。字子夏,長安人也。長安熾盛,街闖各有豪俠,章在城西柳市,號西城萬子夏。此亦借指呂逸人隱居之處。
隱淪:隱士,隱居之人。
題凡鳥:典出《世說新語·簡傲》。魏嵇康與呂安兩人平素非常要好,只要一想念對方,即使身在千里之外,也要命駕專程前去探望。有一次,呂安來看嵇康,正巧嵇康不在家,康兄嵇喜前來迎接。呂安不進屋,只在門上寫了一個鳳字就走了。嵇喜看到了這個鳳字后,感到非常高興,認為是呂安在表揚他。他哪里知道,這個鳳字是呂安對他的譏諷,認為嵇喜這個人只不過是一只凡鳥而已凡與鳥這兩個字合寫,就是鳳的繁體字字形。作者在題凡鳥前加不敢,有兩個意思:一是此次來訪未遇主人;二是贊揚呂逸人家不俗氣。
看竹:典出《晉書·王羲之傳》。王徽之見吳中一個大夫家有好竹子,就去觀賞。到了那里以后,在竹林中諷嘯了很長時間。主人請他坐下,他仿佛沒有聽到。在他要回去的時候,主人把門關上,留他賞竹,盡歡而散。作者在此用典,也有兩個意思:一是未見到主人;二是作者與主人不外,盡管主人不在家,仍可留下參觀主人的住地環境。
何須:何必,哪里還用。
屋里:室內。唐朝杜甫《見螢火》詩:忽驚屋里琴書冷,復亂檐前星宿稀。唐朝姚合《詠破屏風》:殘雪飛屋里,片水落床頭。
閉戶:閉門,關門。
種松:栽種松樹。
龍鱗:謂古松軀干如龍鱗。這里用它來形容老松樹的表皮呈現出鱗的形狀,很老了。
賞析:
桃源一向絕風塵,柳市南頭訪隱淪。借陶淵明《桃花源記》中的桃花源,比況呂逸人的住處,著一虛筆。于長安柳市之南尋訪呂逸人,跟一實筆。一虛一實,既寫出呂逸人長期絕風塵的超俗氣節,又顯示了作者傾慕向往的隱逸之思。
到門不敢題鳥,看竹何須問主人。訪人不遇,本有無限懊惱,然而詩人卻不說,反而拉出歷史故事來繼續說明對呂逸人的仰慕之情,可見其尋逸之心的誠篤真摯。凡鳥是鳳字的分寫。據《世說新語·簡傲》記載,三國魏時的嵇康和呂安是莫逆之交,一次,呂安訪嵇康未遇,康兄嵇喜出迎,呂安于門上題鳳字而去,這是嘲諷嵇喜是凡鳥。王維到門不敢題凡鳥,則是表示對呂逸人的尊敬??粗袷乱姟稌x書·王羲之傳》。王羲之之子王徽之聞吳中某家有好竹,坐車直造其門觀竹,諷嘯良久。而此詩何須問主人是活用典故,表示即使沒有遇見主人,看看他的幽雅居處,也會使人產生高山仰止之情。
上一聯借用典故,來表示對呂逸人的敬仰,是虛寫。城上青山如屋里,東家流水入西鄰,寫呂逸人居所的環境,是實寫。城上,一作城外。青山如屋里,生動地點明呂逸人居所出門即見山,暗示與塵市遠離;流水經過東家流入西鄰,可以想見呂逸人居所附近流水淙淙,環境清幽,真是一個依山傍水的絕妙境地。青山嫵媚,流水多情。兩句環境描寫,一則照應開篇的絕風塵,二則抒寫了隱逸生活的情趣。
閉戶著書多歲月,種松皆作老龍鱗。最后從正面寫隱逸。呂逸人無求于功名,不碌碌于塵世,長時間閉戶著書,是真隱士而不是走終南捷徑的假隱士,這就更為詩人所崇尚。松皮作龍鱗,標志手種松樹已老,說明時間之長,顯示呂逸人隱居之志的堅貞和持久,老龍鱗給多歲月作補充,并照應開頭的一向絕風塵,全詩結構嚴謹完整。
這首詩,句句流露出對呂逸人的欽羨之情,以至青山、流水、松樹,都為詩人所愛慕,充分表現了詩人歸隱皈依的情思。描寫中虛實結合,有上下句虛實相間的,也有上下聯虛實相對的,筆姿靈活,變化多端,既不空泛,又不呆滯,頗有情味。
后世評價:
1,明·周埏、周敬《唐詩選脈會通評林》:此詩淡淡著煙,深深籠水,即離之間,俱有妙景。到門二語,更饒神韻。
2,清·毛張健《唐體馀編》:不復回顧不遇,而摩挲瞻望、闐然之境可想,奇情化筆。
3,清·吳煊、胡棠《唐賢三昧集箋注》:一氣清澈,便是絕妙好詞。彼堆垛零星支架不起者,何止上下床之別?有志雅音,斷宜去彼取此。
作者簡介:
王維(701年-761年,一說699年761年),漢族,唐朝河東蒲州(今山西運城)人,祖籍山西祁縣,唐朝著名詩人、畫家,字摩詰,號摩詰居士,世稱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會打擊徹底禪化。存詩400余首,代表詩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維參禪悟理,學莊信道,精通詩、書、畫、音樂等,與孟浩然合稱王孟。,
蘇軾評價其: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春日與裴迪過新昌里訪呂逸人不遇 就為您介紹到這里,希望它對您有幫助。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不妨分享給您的好友吧。更多古詩詞盡在:!
關注公眾微信號:miyu_88,精彩內容無限推送!
嵇康與呂安善中,為什么呂安到門不入,并題鳳字而去
三國時,魏的文學家嵇康同呂安是好朋友,一次呂安來訪,他不在家,他的哥哥嵇喜出來迎接.呂安不進去,只在門上寫了一個`鳳`字就走了,嵇喜很高興,以為呂安是夸獎他.其實,鳳"字的繁體字拆開就是"凡鳥"二字,呂安意思是說嵇喜是個平庸的人.
嵇康與呂安善,每一相思,千里命駕。安后來,值康不在,喜出戶延之;不入,題門上作“鳳”字而去。喜不覺
善:友好,要好
值:恰逢,剛好
延:邀請
全文是:
嵇康和呂安很友好,每一想念對方,即使相隔千里,也立刻動身前去相會。后來有一次,呂安到來,正碰上嵇康不在家,嵇喜出門來邀請他進去,呂安不肯,只在門上題了個“鳳”字就走了。嵇喜沒有醒悟過來,還因此感到高興。所以寫個鳳字,是因為它分開來就成了凡鳥。
END,本文到此結束,如果可以幫助到大家,還望關注本站哦!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