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性受,久久亚洲综合色,国产福利一区二区精品免费,99热这里都是精品

當前位置:詩詞問答 > 歷史 > 正文內容

望海潮的詞有多少(望海潮數詞的作用)

北巷梔酒2022-11-27 13:30歷史33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望海潮的詞有多少,以及望海潮數詞的作用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望海潮》詩詞

《望海潮》詩詞1

《望海潮》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長憶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喈。

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作品賞析

【注釋】:

此詞不止于追懷過去的游樂生活,還有政治失意之慨嘆在其中。

有一年早春時節,作者重游洛陽。洛陽這個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當時繁華的大城市之一。

詞人曾經在這里生活過一段時期,對此地留下了難忘的記憶。詞人舊地重游,人事滄桑給他以深深的觸動,使他油然而生惜舊之情,寫下了這首詞。

上片起頭三句,寫初春景物:梅花漸漸地稀疏,結冰的水流已經溶解,在東風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來了?!鞍祿Q年華”,既指眼前自然界的變化,又指人事滄桑、政局變化。此種雙關的今昔之感,直貫結句思歸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寫的舊游,實以“長記”兩字領起,“誤隨車”固在“長記”之中,即前三句所寫在金谷園中、銅駝路上的游賞,也同樣在內。但由于格律關系就把“長記”這樣作為領起的字移后了。“金谷”三句所寫都是歡娛之情,純為憶舊?!伴L記”之事甚多,而這首詞寫的只是兩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花園,在洛陽西北。銅駝路是西晉都城洛陽皇宮前一條繁華的街道,以宮前立有銅駝而得名。故人們每以金谷、銅駝代表洛陽的名勝古跡。但在本篇里,西晉都城洛陽的金谷園和銅駝路,卻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瓊林苑,而非實指。與下面的西園也非實指曹魏鄴都(在今河北臨漳西)曹氏兄弟的游樂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這三句,乃是說前年上已,適值新晴,游賞幽美的名園,漫步繁華的街道,緩踏平沙,非常輕快。

因憶及“細履平沙”故連帶想起當初最令人難忘的“誤隨車”那件事來?!罢`隨車”出韓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償酒,都將命乞花。只知閑信馬,不覺誤隨車?!倍畎椎摹赌吧腺浢廊恕罚骸鞍遵R驕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車。美人一笑搴珠箔,遙指紅樓是妾家?!币约皬埫诘摹朵较场罚骸巴碇鹣丬嚾滕P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則都可作隨車的注釋。盡管那次“誤隨車”只是無心之誤,但卻也引起了詞人溫馨的遐思,使他對之長遠地保持著美好的記憶。

“正絮翻蝶舞”四句,寫春景?!靶醴琛?、“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濃春。春天的氣息到處洋溢著,人在這種環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滿著青春的歡樂了。此處“亂”字下得極好,它將春色無所不在,亂哄哄地呈現著萬紫千紅的圖景出色地反映了出來。

換頭“西園”三句,從美妙的景物寫到愉快的飲宴,時間則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見當時的盡情歡樂。西園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寫道:“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曹丕《與吳質書》云:“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并載,以游后園。輿輪徐動,參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又云:“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托乘于后車?!?/p>

詞用二曹詩文中意象,寫日間在外面游玩之后,晚間又到國夫人園中飲酒、聽樂。各種花燈都點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輝;許多車子在園中飛馳,也不管車蓋擦損了路旁的花枝。寫來使人覺得燈燭輝煌,車水馬龍,如在目前?!暗K”字和“妨”字,不但顯出月朗花繁,而且也顯出燈多而交映,車眾而并馳的盛況。把過去寫得愈熱鬧就愈襯出現在的凄涼、寂寞。

“蘭苑”二句,暗中轉折,逼出“重來是事堪嗟”,點明懷舊之意,與上“東風暗換年華”相呼應。追憶前游,是事可念,而“重來”舊地,則“是事堪嗟”,感慨至深。今天酒樓獨倚,只見煙暝旗斜,暮色蒼茫,既無飛蓋而來的俊侶,也無鳴笳夜飲的豪情,極目所至,已經看不到絮、蝶、桃、柳這樣一些春色,只是“時見棲鴉”而已。這時候,宦海風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詞人不得不離開汴京,于是歸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時也是無可奈何地涌上心頭。

此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其一,結構別具一格,上片先寫今后寫昔,下片先承上寫昔后再寫今,憶昔部分貫通上下兩片。其二,大量運用對比手法,以昔襯今,極富感染力。

《望海潮》詩詞2

作者:秦觀

梅英疏淡,冰凘溶泄,東風暗換年華。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柳下桃蹊,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蘭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煙暝酒旗斜。但倚樓極目,時見棲鴉。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解析

此詞一題洛陽懷古,非是。詞中提到金谷、銅駝等地,系虛似洛陽、實寫汴京,虛虛實實,乃有憂讒畏譏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漸稀,冰河解凍,年華暗換,又到早春時節,然后引起對往事的回憶。全詞結皆撫今,中間插入追昔內容。記憶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難堪,詞意也越耐咀嚼。

賞析

此詞不止于追懷過去的游樂生活,還有政治失意之慨嘆其中。有一年早春時節,作者重游洛陽。洛陽這個古代名城,是北宋的西京,也是當時繁華的大城市之一。詞人曾經這里生活過一段時期,對此地留下了難忘的記憶。詞人舊地重游,人事滄桑給他以深深的觸動,使他油然而生惜舊之情,寫下了這首詞。

上片起頭三句,寫初春景物:梅花漸漸地稀疏,結冰的水流已經溶解,東風的煦拂之中,春天悄悄地來了。暗換年華,既指眼前自然界的變化,又指人事滄桑、政局變化。此種雙關的今昔之感,直貫結句思歸之意。

金谷俊游以下十一句,都是寫的舊游,實以長記兩字領起,誤隨車固長記之中,即前三句所寫金谷園中、銅駝路上的游賞,也同樣內。但由于格律關系就把長記這樣作為領起的字移后了。金谷三句所寫都是歡娛之情,純為憶舊。長記之事甚多,而這首詞寫的只是兩年前春天的那一次游宴。金谷園是西晉石崇的花園,洛陽西北。銅駝路是西晉都城洛陽皇宮前一條繁華的街道,以宮前立有銅駝而得名。故人們每以金谷、銅駝代表洛陽的名勝古跡。但詞里,西晉都城洛陽的金谷園和銅駝路,卻是用以借指北宋都城汴京的金明池和瓊林苑,而非實指。與下面的西園也非實指曹魏鄴都(今河北臨漳西)曹氏兄弟的游樂之地,而是指金明池(因為它位于汴京之西)同。這三句,乃是說前年上已,適值新晴,游賞幽美的名園,漫步繁華的街道,緩踏平沙,非常輕快。

因憶及細履平沙故連帶想起當初最令人難忘的誤隨車那件事來。誤隨車出韓愈《游城南十六首》的《嘲少年》:直把春償酒,都將命乞花。只知閑信馬,不覺誤隨車。而李白的《陌上贈美人》:白馬驕行踏落花,垂鞭直拂五云車。美人一笑搴珠箔,遙指紅樓是妾家。以及張泌的《浣溪沙》:晚逐香車入鳳城,東風斜揭繡簾輕,慢回嬌眼笑盈盈。消息未通何計是?便須佯醉且隨行,依稀聞道太狂生。則都可作隨車的注釋。盡管那次誤隨車只是無心之誤,但卻也引起了詞人溫馨的遐思,使他對之長遠地保持著美好的記憶。正絮翻蝶舞四句,寫春景。絮翻蝶舞、柳下桃蹊,正面形容濃春。春天的氣息到處洋溢著,人這種環境之中,自然也就芳思交加,即心情充滿著青春的歡樂了。此處亂字下得極好,它將春色無所不至,亂哄哄地呈現著萬紫千紅的圖景出色地反映了出來。

換頭西園三句,從美妙的景物寫到愉快的飲宴,時間則由白天到了夜晚,以見當時的盡情歡樂。西園借指西池。曹植的《公宴》寫道:清夜游西園,飛蓋相追隨。明月澄清景,列宿正參差。曹丕《與吳質書》云:白日既匿,繼以朗月。同乘并載,以游后園。輿輪徐動,參從無聲;清風夜起,悲笳微吟。又云:從者鳴笳以啟路,文學托乘于后車。詞用二曹詩文中意象,寫日間外面游玩之后,晚間又到國夫人園中飲酒、聽樂。各種花燈都點亮了,使得明月也失去了她的光輝;許多車子園中飛馳,也不管車蓋擦損了路旁的花枝。寫來使人覺得燈燭輝煌,車水馬龍,如目前。礙字和妨字,不但顯出月朗花繁,而且也顯出燈多而交映,車眾而并馳的盛況。把過去寫得愈熱鬧就愈襯出現在的凄涼、寂寞。

蘭苑二句,暗中轉折,逼出重來是事堪嗟,點明懷舊之意,與上東風暗換年華相呼應。追憶前游,是事可念,而重來舊地,則是事堪嗟,感慨至深。此時酒樓獨倚,只見煙暝旗斜,暮色蒼茫,既無飛蓋而來的俊侶,也無鳴笳夜飲的豪情,極目所至,已經看不到絮、蝶、桃、柳這樣一些春色,只是時見棲鴉而已。這時候,宦海風波,仕途蹉跌,也使得詞人不得不離開汴京,于是歸心也就自然而然地同時也是無可奈何地涌上心頭。

此詞的藝術特色主要是:其一,結構別具一格,上片先寫今后寫昔,下片先承上寫昔后再寫今,憶昔部分貫通上下兩片。其二,大量運用對比手法,以昔襯今,極富感染力。

《望海潮》詩詞3

《望海潮·秦峰蒼翠》

宋代:秦觀

秦峰蒼翠,耶溪瀟灑,千巖萬壑爭流。鴛瓦雉城,譙門畫戟,蓬萊燕閣三休。天際識歸舟,泛五湖煙月,西子同游。茂草臺荒,苧蘿村冷起閑愁。

何人覽古凝眸。悵朱顏易失,翠被難留。梅市舊書,蘭亭古墨,依稀風韻生秋??窨丸b湖頭,有百年臺沼,終日夷猶。最好金龜換酒,相與醉滄州。

《望海潮·秦峰蒼翠》譯文

秦望山青綠秀麗,若耶溪清涼幽雅,在千巖萬壑中爭相流淌。女墻是用鴛鴦瓦蓋成的,城墻上列有手執畫戟的士兵,而蓬萊則勢如飛燕,高達“三休”??吹侥沁h在天際的一葉扁舟,使我想起了同范蠡浪跡太湖的西施,當年的姑蘇臺已荒蕪不堪,西施的故里苧蘿村也已今非昔比,我也因此有了些許寂寞惆悵的感覺。

誰人看史書看得傷了神,總是感嘆青春易失,歡娛難久呢?我能不能像梅福、王羲之一樣,留名青史?不過倒不如學那“四明狂客”賀知章,不為名利所累,在鏡湖旁從容自得,逍遙其中,最好再把那富貴功祿都換成美酒,在這塊遠離塵世的'水濱地盡情享樂。

《望海潮·秦峰蒼翠》注釋

望海潮:由柳永創調,此調詠錢塘(今浙江杭州),當是以錢塘作為觀潮勝地取意,原調開闊博大具有盛氣。

秦峰:即秦望山,在會稽。

耶溪:即若耶溪,在會稽。溪旁有浣紗石,相傳西施嘗浣紗于此。

千巖萬壑(hè)爭流:據《世說新語。言語》載,顧愷之從會稽游玩回來,有人問他那里景色如何,顧回答說:“千巖競秀,萬壑爭流?!?/p>

鴛瓦雉(zhì)城:鴛瓦,即鴛鴦瓦,喻瓦之成對者。雉城,指城上齒狀小墻,又名雉堞、女墻。

譙(qiáo)門畫戟(jǐ):譙門,樓下城門。畫戟,戟上施有彩畫者。

蓬萊燕閣三休:蓬萊燕閣,即蓬萊閣,系游宴之所。燕,通“宴”。三休,形容蓬萊閣之高。

天際識歸舟:語出謝眺《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橋》詩:“天際識歸舟,云中辨江樹。”

泛五湖煙月,西子同游:據史載,范蠡助越王勾踐滅吳國后,攜西施歸隱,泛扁舟于五湖之上。五湖,即太湖。

茂草臺荒:當初吳王夫差為西施所筑的姑蘇臺今已雜草叢生,一片荒蕪。姑蘇臺舊址在今江蘇蘇州西南。

苧(zhù)蘿村:西施故里,在今浙江諸暨苧蘿山下。

朱顏:紅潤之顏,指青春時。

翠被:原意是以翠羽飾被,這里比喻華貴的衣飾。

梅市舊書:梅市,地名?!兜乩碇尽罚骸懊肥性诮B興府城西,以梅福為名?!卑创?,“舊書”似指福上書事。

蘭亭古墨:指王羲之撰書之《蘭亭集序》。

狂客鑒湖頭:狂客,唐代詩人賀知章自號“四明狂客”,晚年退居會稽鑒湖。

夷猶:猶豫,此處意為從容自得。

金龜換酒:典出《本事詩》。李白初至京城,賀知章聞其名,前去其居住的旅舍拜訪,李白出示《蜀道難》詩,賀還未讀完,便大為贊嘆,稱其為“謫仙”,并解下所佩金龜袋換酒,盡醉而歸。金龜,唐代官員的一種佩飾。

《望海潮·秦峰蒼翠》創作背景

此詞作于神宗元豐二年(1079)夏秋之間。是年秦觀往越州探視祖父承議公和叔父秦定,這首詞即是受到自稱“蓬萊東道主”的會稽(古縣名,治所在今浙江紹興)守程公辟的殷勤招待時所作。

《望海潮·秦峰蒼翠》賞析

全詩通過排比大量的景物與典故,描繪并贊美了了越州山川人文之美,同時也表達自己對古圣先賢的敬仰之情和對自由生活的向往。

該詞的開篇就從越州的山水落筆,先選取最典型的”秦峰”“耶溪”兩個意象,以”蒼翠”寫其色澤之濃重,以“瀟灑”寫其種韻之飛動,兩相對比,靈氣十足。接下來”千輔萬壑爭流”'句則把視角推向更高遠處,描繪了氣魄極大的山水圖景?!傍x瓦”二句依然是寫宏大的遠景,不過對象從自然景色轉到了人文建筑。這兩句選取的景物很有歷史的滄桑感,為下文的懷古做好準備?!芭钊R燕閣”一句點明了作者所在的地點,也是剛才諸多景物的觀察點?!叭荨庇昧顺醮驼氯A臺的典故,不僅寫出蓬萊閣之高峻,而且襯托出它所具有的深遠歷史積淀。蓬萊閣同時也是越州歷史的見證。因此“天際”以下雖仍寫蓬萊閣上所見景色,然重心則轉入懷古。”泛五湖煙月”以下四句都是融化西施的典故,抒發作者對蒼茫歷史的感慨。西施本為越州浣紗女,被越王發現送入吳宮,成為吳越斗爭的棋子,最終導致吳國被越國所滅。西施作為政治的犧牲品,只有在傳說中才與范蠡一起歸隱,得到平靜的幸福。當年吳越的龍爭虎斗,到秦觀之時都已如夢般遙遠,只有那長滿荒草的姑蘇臺,幽冷的苧蘿山,依然讓人記起這段歷史,令人感懷、傷情。

下片脫離了眼前實景的捕寫,進入對與越州有關的眾多先賢的回憶。其重心則是抒發作者對歲月流逝的惋惜和對隱居生活的向往。首句”何人覽古凝眸”憑空發問,是下片全部感情的起點。作者站在蓬萊閣上“覽古凝眸”,用一個”悵”字引出下面感慨的內容:“朱顏易失,翠被難留”是嘆息年華老去、容顏衰敗,一切所謂的富貴榮華,都像煙云一樣在歷史的洪流中消散;唯有“梅市舊書,蘭亭古墨”這些由品德高尚之士留下的遺跡,還”依稀風韻生秋”,依然被人們所記憶,所懷念。這兩個對比雖然只是鋪排典故,但字里行間流露出作者的感慨與內心取舍。詞人站在蓬萊閣上極目遠眺,懷古思今,明白了一切功名富貴、形體容貌都是外在的虛無,唯有高尚的品德、杰出的著作,才能被后人懷念?!翱窨丸b湖頭”一句又借用賀知章的典故表明了作者的心跡,既不羨慕當時的榮華富貴,也不羨慕“梅市”“蘭亭”的身后虛名,而是希望能夠像四明狂客賀知章那樣,隱居在“百年臺沼”中“終日夷猶”,“金龜換酒”與一知己“相與醉滄洲”。

這雖是秦觀臨宴佐歡的作品,但卻寫得非常深沉。詞中描繪了大量的自然景物與人文景觀,使用了大量的越州典故,初看之下讓人眼花繚亂,但細細品來卻貼切工整,蘊涵幽深。

《望海潮·秦峰蒼翠》作者介紹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 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望海潮》詩詞4

星分牛斗,疆連淮海,揚州萬井提封?;òl路香,鶯啼人起,珠簾十里東風。豪俊氣如虹。曳照春金紫,飛蓋相從。巷入垂楊,畫橋南北翠煙中。

追思故國繁雄。有迷樓掛斗,月觀橫空。紋錦制帆,明珠濺雨,寧論爵馬魚龍。往事逐孤鴻。但亂云流水,縈帶離宮。最好揮毫萬字,一飲拚千鐘。

注釋

星分牛斗:古人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觀妖祥”。此句謂揚州地域系屬斗星和牛星所屬的分野。

疆連淮海:《書·禹貢》:“淮海惟揚州?!敝^揚州北據淮河,南連大海。

“揚州”句:此句意謂揚州多達八萬余戶。萬井,《漢書·刑法志》:“一同百里,提封萬井。”古制八家為井。提封,通共,大凡意。

“豪俊”句:意謂揚州人豪邁趙俊。李賀《高軒過》詩:“入門下馬氣如虹?!?/p>

“曳照”句:此句意謂貴人華麗飄曳的服飾映照春光。曳,拖。金紫,指貴官的官服和佩飾。

飛蓋:急行的馬車。蓋,車篷。

“有迷樓”句:言迷樓高聳入云,掛住了斗星。

紋錦制帆:指隋煬帝以錦緞作船帆事。

明珠濺雨:隋場帝故事。煬帝曾命宮女灑明珠于龍舟之上,以擬雨雹之聲。

爵馬魚龍:指珍奇玩好之物。鮑照《蕪城賦》:“吳蔡齊秦之聲,魚龍爵馬之玩?!本?,通雀。

《望海潮》詩詞5

原文:

江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譯文:

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高聳入云的大樹環繞著沙堤,怒濤卷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市場上陳列著珠玉珍寶,家庭里充滿著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時向人們夸耀。

古詩《望海潮》原文及意思

望海潮·洛陽懷古

望海潮

【宋】秦觀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 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花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

煙暝酒旗斜。

但倚樓極目,極見棲鴉。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簡析】

此詞一題"洛陽懷古",非是。詞中提到金谷、銅駝等地,系虛似洛陽、實寫汴京,虛虛實實,乃有憂讒畏譏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漸稀,冰河解凍,年華暗換,又到早春時節,然后引起對往事的回憶。全詞結皆撫今,中間插入追昔內容。記憶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難堪,詞意也越耐咀嚼。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圣后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主要詞作】

鵲橋仙(纖云弄巧) 望海潮·洛陽懷古(梅英疏淡)

踏莎行(霧失樓臺)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 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

滿庭芳(山抹微云) 千秋歲(水邊沙外)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回答者:蜣螂 - 高級魔法師 七級 6-14 20:23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賞析一】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盁熈嫎颉?,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致。“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霸茦洹比?,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郁郁蒼蒼,猶如云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蕩?!疤靿q”,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市列”三句,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瑯滿目,暗寫商人比夸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于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叭锕鹱樱锖苫ā边@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扒脊芘?,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胺阂埂薄芭椤保ノ囊娏x,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 “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版益摇倍郑瑒t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爱惾請D將好景,歸去鳳池夸?!笔沁@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昂镁啊倍郑瑢⑷缟纤鶎懞筒患皩懙模M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夸示于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于《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夸張的語氣,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賞析二】

《望海潮》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觀潮勝地。

錢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繁榮,生活富足。在這首詞里,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起筆便大開大闊,直起直落。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東南”,就方向言;“三吳”,就地點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間浩瀚、面積廣大,給人以開闊之感,引起人的閱讀期待:是何處如此占盡天時地利?下句緊接著作了回答:“錢塘自古繁華?!薄白怨拧蓖怀隽撕贾輾v史悠久,繁華富庶。

接下來,詞人如數家珍般一一細數杭州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下三句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說明?!盁熈嫎?,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边h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致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勢,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戶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皡⒉睢毙稳輼情w高下不齊,“十萬”指人口眾多,未必是確數?!霸茦淅@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币暰€從城內轉到錢塘江邊,來寫“形勝”。高聳入云的古樹圍繞著江堤,洶涌的江濤象發了怒一樣奔騰而來,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壯闊的錢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溝阻擋著北方敵人的進犯。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涌,波浪滔滔之勢?!笆辛兄榄^,戶盈羅綺,競豪奢?!辩R頭移近,來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寶石遍陳于市,家家戶戶綾羅盈柜,人們的衣飾更是鮮麗豪華,競相斗艷?!傲小?、“盈”、“競”把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落到了實處。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爸睾B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焙庥泻?,山外有山,西湖的錦山秀水實在是清麗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長,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三秋桂子”就讓人聯想起有關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因此宋之問《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卑拙右住稇浗稀分幸灿小吧剿略轮袑す鹱印?。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扒脊芘纾飧璺阂埂眱删錇榛ノ模辞脊芘纭⒎阂梗飧璺阂埂⑴纭R庵^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蕩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 “泛”說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著湖水蕩漾開來,輕盈愉悅之貌全出?!版益裔炢派復蕖?,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蓮的孩童喧鬧嬉戲。一句話就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睓噘F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閑暇時,品酒賞音,吟詩作畫,賞玩山水,何等風流瀟灑?!爱惾請D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至此,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異日”“歸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這祝愿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贊美上。雖然投贈之詞恭維、夸張在所難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經為自己作了明證,不信就請到杭州來眼見為實吧!(蔣雅云)

《望海潮》這一詞牌名是柳永創制的,大概取意于杭州是觀潮勝地。

錢塘江畔的杭州自古就是著名的大都市,風景秀麗,人文薈萃,經濟繁榮,生活富足。在這首詞里,柳永以生動的筆墨,把杭州描繪得富麗非凡。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起筆便大開大闊,直起直落。兩個四字對句,氣勢博大,力量非凡?!皷|南”,就方向言;“三吳”,就地點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間浩瀚、面積廣大,給人以開闊之感,引起人的閱讀期待:是何處如此占盡天時地利?下句緊接著作了回答:“錢塘自古繁華?!薄白怨拧蓖怀隽撕贾輾v史悠久,繁華富庶。

接下來,詞人如數家珍般一一細數杭州的自然風光、人文景觀。以下三句分別就首句中的“都會”、“形勝”、“繁華”,作出形象的說明?!盁熈嫎?,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遠望去,垂柳含煙,薄霧如紗,虹橋似畫,真是畫中才有的好景致啊。這一處人煙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勢,鱗次櫛比,檐牙錯落;走近了看,微風過處,千門萬戶簾幕輕擺,顯得怡然安詳,真是一派“都會”景象?!皡⒉睢毙稳輼情w高下不齊,“十萬”指人口眾多,未必是確數?!霸茦淅@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币暰€從城內轉到錢塘江邊,來寫“形勝”。高聳入云的古樹圍繞著江堤,洶涌的江濤象發了怒一樣奔騰而來,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壯闊的錢塘江就象一道天然的壕溝阻擋著北方敵人的進犯。一“繞”字盡顯古樹成行,長堤迤邐之態,一“卷”字又狀狂濤洶涌,波浪滔滔之勢。“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鏡頭移近,來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寶石遍陳于市,家家戶戶綾羅盈柜,人們的衣飾更是鮮麗豪華,競相斗艷。“列”、“盈”、“競”把經濟繁榮、生活富庶奢華落到了實處。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錦山秀水實在是清麗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稱千古麗句?!叭铩币庵腹鸹ɑㄆ陂L,馥郁芬芳,長久不散;“十里”是說湖中廣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謂“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了。一句牽出了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來,令人心曠神怡,遐想萬千?!叭锕鹱印本妥屓寺撓肫鹩嘘P西湖的美麗傳說。傳說西湖靈隱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常常有帶露的桂子從天飄落,馨香異常,那是從月宮桂樹上飄落下來的,是寂寞的嫦娥贈與人間有心人的。因此宋之問《靈隱寺》中寫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飄?!卑拙右住稇浗稀分幸灿小吧剿略轮袑す鹱印?。美麗的傳說給秀麗的西湖增添了神秘空靈的色彩。“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兩句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謂笛聲歌聲晝夜不停,在晴空中飄揚,在月夜下蕩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瀟灑歡快之情陡增; “泛”說明人們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聲歌聲似乎隨著湖水蕩漾開來,輕盈愉悅之貌全出?!版益裔炢派復蕖?,湖邊釣魚的老翁怡然自得,湖中采蓮的孩童喧鬧嬉戲。一句話就給我們展開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樂圖。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權貴出行氣派威風,真有一呼百應之勢。閑暇時,品酒賞音,吟詩作畫,賞玩山水,何等風流瀟灑?!爱惾請D將好景,歸去鳳池夸。”至此,才彰顯了寫作目的是拜謁孫何?!爱惾铡薄皻w去鳳池”是對孫何宦途前景的美好祝愿,而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這祝愿歸結到了對壯美秀麗的杭州的贊美上。雖然投贈之詞恭維、夸張在所難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經為自己作了明證,不信就請到杭州來眼見為實吧?。ㄊY雅云)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譯文]

東南形勢重要,湖山優美的地方,三吳的都會,錢塘自古以來十分繁華。如煙的柳樹、彩繪的橋梁,擋風的簾子、翠綠的帳幕,房屋高高低低,約有十萬人家。高聳入云的大樹環繞著沙堤,怒濤卷起霜雪一樣白的浪花,天然的江河綿延無邊。市場上陳列著珠玉珍寶,家庭里充滿著綾羅綢緞,爭講奢華。

里湖、外湖與重重疊疊的山嶺非常清秀美麗,有秋天的桂子,十里的荷花。晴天歡快地奏樂,夜晚劃船采菱唱歌,釣魚的老翁、采蓮的姑娘都嬉笑顏開。千名騎兵簇擁著長官,乘醉聽吹簫擊鼓,觀賞、吟唱煙霞風光。他日畫上美好景致,回京升官時向人們夸耀。

【賞析一】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 。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盁熈嫎颉?,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致。“參差十萬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云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郁郁蒼蒼,猶如云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怒濤”二句,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蕩?!疤靿q”,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笆辛小比?,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聲色之盛。“競豪奢”三個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瑯滿目,暗寫商人比夸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于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這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扒脊芘?,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泛夜”“弄情”,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版益摇倍?,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爱惾請D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是這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好景”二字,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夸示于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于《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夸張的語氣,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望海潮·洛陽懷古

望海潮

【宋】秦觀

梅英疏淡,冰澌溶泄,東風暗換年華。

金谷俊游,銅駝巷陌,新晴細履平沙。

長記誤隨車。正絮翻蝶舞,芳思交加。

柳下桃蹊, 亂分春色到人家。

西園夜飲鳴笳。有華燈礙月,飛蓋妨花。

花苑未空,行人漸老,重來是事堪嗟!

煙暝酒旗斜。

但倚樓極目,極見棲鴉。

無奈歸心,暗隨流水到天涯。

【簡析】

此詞一題"洛陽懷古",非是。詞中提到金谷、銅駝等地,系虛似洛陽、實寫汴京,虛虛實實,乃有憂讒畏譏之意在焉。前三句梅花漸稀,冰河解凍,年華暗換,又到早春時節,然后引起對往事的回憶。全詞結皆撫今,中間插入追昔內容。記憶越是美好,越是富于情趣,眼前景越是難堪,詞意也越耐咀嚼。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圣后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主要詞作】

鵲橋仙(纖云弄巧) 望海潮·洛陽懷古(梅英疏淡)

踏莎行(霧失樓臺) 減字木蘭花(天涯舊恨)

水龍吟(小樓連苑橫空) 八六子(倚危亭,恨如芳草)

滿庭芳(山抹微云) 千秋歲(水邊沙外)

浣溪沙(漠漠輕寒上小樓)

回答者:蜣螂 - 高級魔法師 七級 6-14 20:23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乘醉聽蕭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賞析一】

這首詞一反柳永慣常的風格,以大開大闔、波瀾起伏的筆法,濃墨重彩地鋪敘展現了杭州的繁榮、壯麗景象,可謂“承平氣象,形容曲盡”(見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這首詞,慢聲長調和所抒之情起伏相應,音律協調,情致婉轉,是柳永的一首傳世佳作。

開頭三句,入手擒題,以博大的氣勢籠罩全篇。首先點出杭州位置的重要、歷史的悠久,揭示出所詠主題。三吳,舊指吳興、吳郡、會稽。錢塘,即杭州。此處稱“三吳都會”,極言其為東南一帶、三吳地區的重要都市,字字鏗鏘有力。其中“形勝”、“繁華”四字,為點睛之筆。自“煙柳”以下,便從各個方面描寫杭州之形勝與繁華?!盁熈嫎颉?,寫街巷河橋的美麗;“內簾翠幕”,寫居民住宅的雅致?!皡⒉钍f人家”一句,轉弱調為強音,表現出整個都市戶口的繁庶。“參差”為大約之義。“云樹”三句,由市內說到郊外,只見在錢塘江堤上,行行樹木,遠遠望去,郁郁蒼蒼,猶如云霧一般。一個“繞”字,寫出長堤迤邐曲折的態勢?!芭瓭倍?,寫錢塘江水的澎湃與浩蕩。“天塹”,原意為天然的深溝,這里移來形容錢塘江。錢塘江八月觀潮,歷來稱為盛舉。描寫錢塘江潮是必不可少的一筆?!笆辛小比?,只抓住“珠璣”和“羅綺”兩個細節,便把市場的繁榮、市民的殷富反映出來。珠璣、羅綺,又皆婦女服用之物,并暗示杭城聲色之盛?!案偤郎荨比齻€字明寫肆間商品琳瑯滿目,暗寫商人比夸爭耀,反映了杭州這個繁華都市窮奢極欲的一面。

下片重點描寫西湖。西湖,蓄潔停沉,圓若寶鏡,至于宋初已十分秀麗。重湖,是指西湖中的白堤將湖面分割成的里湖和外湖。疊山,是指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重重疊疊的山嶺。湖山之美,詞人先用“清嘉”二字概括,接下去寫山上的桂子、湖中的荷花。這兩種花也是代表杭州的典型景物。柳永這里以工整的一聯,描寫了不同季節的兩種花?!叭锕鹱樱锖苫ā边@兩句確實寫得高度凝煉,它把西湖以至整個杭州最美的特征概括出來,具有撼動人心的藝術力量?!扒脊芘?,菱歌泛夜”,對仗也很工穩,情韻亦自悠揚?!胺阂埂薄芭椤?,互文見義,說明不論白天或是夜晚,湖面上都蕩漾著優美的笛曲和采菱的歌聲。著一 “泛”字,表示那是在湖中的船上,“嬉嬉釣叟蓮娃”,是說吹羌笛的漁翁,唱菱歌的采蓮姑娘都很快樂。“嬉嬉”二字,則將他們的歡樂神態,作了栩栩如生的描繪,生動地描繪了一幅國泰民安的游樂圖卷。

接著詞人寫達官貴人在此游樂的場景。成群的馬隊簇擁著高高的牙旗,緩緩而來,一派暄赫聲勢。筆致灑落,音調雄渾,仿佛令人看到一位威武而又風流的地方長官,飲酒賞樂,嘯傲于山水之間?!爱惾請D將好景,歸去鳳池夸?!笔沁@首詞的結束語。鳳池,即鳳凰池,本是皇帝禁苑中的池沼。魏晉時中書省地近宮禁,因以為名?!昂镁啊倍?,將如上所寫和不及寫的,盡數包攏。意謂當達官貴人們召還之日,合將好景畫成圖本,獻與朝廷,夸示于同僚,謂世間真存如此一人間仙境。以達官貴人的不思離去,烘托出西湖之美。

《望海潮》詞調始見于《樂章集》,為柳永所創的新聲。這首詞寫的是杭州的富庶與美麗。在藝術構思上匠心獨遠,上片寫杭州,下片寫西湖,以點帶面,明暗交叉,鋪敘曉暢,形容得體。其寫景之壯偉、聲調之激越,與東坡亦相去不遠。特別是,由數字組成的詞組,如“三吳都會”、“十萬人家”、“三秋桂子”、 “十里荷花”、“千騎擁高牙”等在詞中的運用,或為實寫,或為虛指,均帶有夸張的語氣,有助于形成柳永式的豪放詞風。

望海潮

望海潮

*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

 △△△

(仄)仄仄平平。 * 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仄平平。平

 △ △ △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上一下四),(仄)

 △△ 

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平平。

△ △ 

(最后兩句可換成仄仄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說明:望海潮詞牌,一百零七字,雙調,上闕五平韻、下闕六平韻,一韻到底。

望海潮

作者:柳永

東南形勝,三吳1都會,錢塘2自古繁華。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云樹繞堤沙。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3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千騎擁高牙4。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5夸。

全部注釋

1.三吳:指吳興郡、吳郡、會稽郡,此處泛指今江蘇南部和浙江的部分地區。五代吳越建都于此。

2.錢塘:即杭州,古屬吳郡。

3.重湖疊巘:西湖以白堤為界,分里湖和外湖,故稱重湖。疊巘:指層層疊疊的山巒。

4.高牙:原指軍前大旗,因旗桿以象牙為飾而得名。詞中代指高官孫何。

5.鳳池:即鳳凰池,為皇帝禁苑中池沼。詞中泛指朝廷。

在詞史上,柳永是較早把城市題材寫進詞里的人。如他的《拋球樂》便將汴京清明時節的繁盛景象、芳郊名園的歌舞嬉戲和茶樓酒館的解貂買醉,活靈活現地展示出來,堪稱詞中的"清明上河圖"。北宋范鎮曾很有感慨地說:"仁宗四十二年太平,鎮在翰苑十余載,不能出一語詠歌,乃于耆卿詞見之"(祝穆《方輿勝覽》引)??梢娏涝诙际蓄}材上的開拓之功。

這首《望海潮》是他城市詞中的扛鼎之作。羅大

南唐遺子柳三變的“望海潮”全詞誰能幫忙?

望海潮 柳永

東南形勝,江吳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幕,參差十萬人家。

云樹繞堤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嘉。

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

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

這首詞是在至和元年(1054)柳永拜訪杭州知府孫沔時寫成的。據楊湜《古今詞話》所載,柳永與孫沔(注:楊湜誤作孫何,詞學大家吳熊和先生考證為孫沔)乃布衣之交。孫知杭州之時,門禁甚嚴,一般人很難見到他。柳永欲見之也不得,只好作了這首《望海潮》詞,往謁當地名妓楚楚,對她說:“想見孫大人,只恨無門無路。假如知府有宴會,懇請你幫忙,借你朱唇歌于孫相公之前。他如果問起是誰作這首詞,你就說是柳七吧?!焙髞?,在中秋節府會上,楚楚宛轉歌之,結果如柳永所料,孫即日迎接他入府。這是《望海潮》詞之本事。下面來賞析此詞,領會它的妙處。

筆法大開大闔,氣勢雅放,眼界宏博,異于柳永習見風格,不再纏綿凄惻,或俗諧低調。這是最大的亮點。上片寫杭州城,以“形勝”、“都會”、“繁華”三詞總括杭州之重要位置、歷史悠韻、阜盛景觀,可謂先聲奪人,下語鏗鏘不凡。總括之后,緊接著做細部描繪,街巷河橋之優美謂“煙柳畫橋”,市民宅居之雅謂“風簾翠幕”,都市庶眾之繁榮謂“參差十萬人家”。一幅錯落有致的杭州寫意圖初具規模?!笆f”只是約數,略表眾多之意。吳自牧《夢粱錄》卷十九言:“柳永詠錢塘詞曰‘參差十萬人家’,此元豐前語也。自高廟車駕自建康幸杭,駐蹕幾近二百余年,戶口蕃息,近百萬余家。杭城之外城,南西東北,各數十里,人煙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鋪席駢盛,數日經行不盡,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見杭城繁盛耳?!币陨现饕獙憙瘸?,那么城外又是怎樣的呢?“云樹繞堤沙”,言杭城被錢塘長堤包圍,堤上植有青蒼蔥郁、曲折逶迤的樹木,遠望必如云霧縈繞,此處著一“繞”字而給人綽約姿態之感。移步換景,縱目望城外錢塘江,則見“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其潮涌凌厲之勢或許開啟后代蘇東坡詠赤壁 “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之美譽。錢塘江觀潮為時至少二千年之久,宋代最盛,而柳永的《望海潮》當屬較早的詞中佳構。這些詞句,基本上寫的是自然風物,接下來寫的是市民生活狀況。杭州城不僅市場上擺滿了珠璣、羅綺等貴重飾物,而且家家戶戶也財富盈盛,以致富豪權貴們“競豪奢”,爭富斗奇。一方面如陳振孫在《直齋書錄解題》所言“承平氣象,形容曲盡”,另一方面也以“珠璣”、“羅綺”之物借代指稱娛妓生活,呈現了聲色物欲的景觀。

西湖則更多地代表江南綺麗風景。詞的下片主要圍繞西湖美景來鋪陳。首先寫了湖之大體構造,“重湖疊巘”,意謂白堤將之中分里湖與外湖,湖水隱映著靈隱山、南屏山、慧日峰等嶺峰,使之湖光疊翠互相呼應,概之曰“清嘉”。 次寫了具體的代表性的景致,“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兼及水陸二物,又照顧夏秋換季,時間和空間兩方面都考慮進去了,相當簡煉,工整爽口。后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實運際上運用了互文見義修辭法,聲明西湖邊上,無論白天黑夜,都能聽到那些漁翁的羌管曲聲,都能聽到那些姑娘快樂的采菱曲。何以見得歌者快樂?隨后的“嬉嬉”正能表明。柳永借形容釣叟蓮娃的歡愉之色之態,奉送給讀者的是一副杭州百姓安居樂業歌舞升平的氣象,自然也是暗示知府孫沔的卓越政績。孫氏聽到名妓楚楚歌此曲,能不動心接見柳七郎嗎?寫完民間生活,詞筆落轉貴人達官們的生活狀況。“千騎擁高牙”,地方長官在成群馬隊擁護下,嘯傲山水,聲勢喧赫,風流別致。這里或許又直接開啟東坡“左牽蒼,右牽黃,千騎卷平崗”的出游興致?達官們“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既是自樂,亦是與民同樂,一時忘乎山水之間。而酒醒之后,打算“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夸”。末句作結,寫官員們意欲將西湖好景繪成圖畫,獻于朝廷,既表忠心,又表治政有方,兩全齊美,何樂不為呢?

李清照在其《詞論》中說:“逮至本朝,禮樂文武大備。又涵養百余年,始有柳屯田永者,變舊聲作新聲,出《樂章集》,大得聲稱于世。”《望海潮》詞調始見《樂章集》,即為柳永自創新聲,極盡杭州之富庶與秀美。從寫作視角看,由宏觀而微觀,由內而外,由陸而水,由遠而近;從寫作聲勢看,則由博大而細致,由雄渾而婉麗,由激越而清柔;從修辭格來看,明喻和暗喻交叉,借代和互文更替,夸張和對偶并舉;從表達方式來看,敘述和描摹融通,實寫和虛構兼美;從句法措詞看,以點鋪面,以關鍵字眼帶動全句,乃至全篇,行文暢達淋漓。無怪乎鄭文焯在《批校樂章集》里說:“余玩索是集,每于作者著意機栝轉關處,慎審揣得,以墨圍注之,真詞中之眼,如畫龍點睛,神觀超越,使觀者目送其破壁飛去,烏得不驚嘆叫絕?!本唧w而言《望海潮》詞中,至少“形勝”、“繁華”兩詞為點睛之筆,“繞”字下得準,下得簡約,“泛”字從岸上移步至船上,“嬉嬉”寫出人物怡然之態。夏敬觀《吷庵詞評》云:“耆卿詞當分雅、俚二類。雅詞用六朝小品文賦作法,層層鋪敘,情景兼融,一筆到底,始終不懈。” 總之,《望海潮》顯示柳永詞風的另一面,即雅的方面,夏氏說得在理。

由此觀之,恐怕描繪江南之美臻此境界者無幾,無怪乎此詞流播到鄰國時會產生地震般的反響。同時代謝處厚詩云:“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里桂三秋。那知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里愁!”這愁指的是什么,有如此大的效果?原來是金主完顏亮拜聽此歌后,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也想到江南吟賞煙霞,享受人生。于是宋朝上下把這場兵禍怪至柳永身上,說他千不該萬不該寫這么好的詞,好端端地改變風格做啥呢,繼續保持他那套俗艷的作風豈不就天下太平?這海潮縱然再洶涌也難抵它外來入侵勢力!一首詞便能牽動萬里長江之愁,足見文學的功力之深厚。若這段詞林史話屬實,則論及罪過,柳永看來是要吃不了兜著走,走到哪被罵到哪,民族禍類的帽子他是戴定了。稍有歷史知識的人都懂得,這樣的思維邏輯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至今還在發揚光大。

還好有個叫羅大經的人在《鶴林玉露卷十三》為他正名補譽:“余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至于荷艷桂香,妝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大夫流連于歌舞嬉游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也?!绷肋@一生有此等知音,足矣,名節必保矣。

這羅大經一語道破了統治者推卸責任的偽裝。妖嬈江山秀麗風物本無關情與恨,士大夫們自己歌舞歡聲疏于政事國事,以致忘記身上的職責而亡家亡國,干柳耆卿之詞何事?一位美麗女子被男人騷擾猥褻乃至奸污,受譴責的應當是不良男人,總不能怪人家女人長得漂亮也有罪過吧;受懲罰地也應當是施暴的男人,總不能罰人家女人帶上面罩裹得嚴嚴實實從此不得顯露性感特征吧。遺憾的是,這種事時有發生,東南形勝(如荷艷桂香)與長江之愁的關系經常被人們綁在一塊,為執權者的過失做掩飾。所以羅大經緊接著又和謝處厚詩一首,更進一步揭示出問題的癥結,詩云:“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一片依然秋;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清者自清,濁者自濁,孰是孰非,一目了然。不過,拋開歷史是非之辨,這也恰恰證明,《望海潮》狀寫杭州風景人物之富美是很成功的,影響也是舉足輕重的。時人或后人總愛執其一端,言其“惡濫可笑者甚多”,“率皆輕浮猥媟,取譽箏琶”,自然是不足為據的。

《望海潮》組詞

《望海潮、游何山道院》

詞林正韻第一部

蘇州城里,何山路上,瓊樓玉殿真蹤。 黃帝立堂,天師坐鎮,參差萬象朦朧。

一語話窮通,半數分生死,不費閑工。 酒贈重陽,方回老子傲三豐。

丹爐自古稱雄,笑榮華有毒,富貴無終。 松竹掩梁,梅蘭繞壁,長生都在門中。

休說少奇功,應講多經賦,撰寫香籠。 好景東吳此處,留我賞仙風。

《望海潮》

詞林正韻第三部

菊園花謝,梅林草老,吳霜慢過蘇堤。 簾外斗鴉,亭中戲雀,書窗又約翁詩。

筆底倦游詞,莫戀金樽酒,應學旌旗。 一帥神州,三軍華夏萬千池。

生來壯志誰持 ,向長河問頂,玉宇移師。 南海斬鯨,東鄰獵犬,四方疆土巡回。

家國兩相齊,盛世開元景,重塑征衣。 名利都拋腦后,做個弄潮兒。

《望海潮》

詞林正韻第一部

江南佳跡,東吳都會,姑蘇歷代稱雄。 人杰地靈,龍飛鳳舞,絲彈評唱奇功。

魚米戀桑農,織機盈珠戶,德傲蒼穹。 俊秀成堆,才賢滿市物華豐。

雕梁畫棟云中,問瑤臺五爵,玉宇三公。 天下勝名,書中舊景,古來誰與爭鋒。

唯有帝王宮,可抵平江府,一派嬌容。 似說烏篷往事,盡顯自濛鴻。

《望海潮》

詞林正韻第十部

天高吳楚,江分南北,姑蘇舊跡風華。 流水小橋,低墻矮瓦,烏蓬十萬人家。

煙柳系窗紗,畫棟摘星月,羌管宮娃。 羽扇巾綸,劍旗袖舞斬清佳。

西園一笑笙牙,嘆周郎赤壁,范父摩沙。 銅管玉箋,金戈鐵馬,龍吟虎嘯生涯。

都入怨琵琶,愁壯懷今古,空對余霞。 試問圖林剩友,唯有數寒鴉。

《望海潮》

詞林正韻第十部

酒旗歸袖,梅英破雪,東風夜入青紗。 簾底降香,爐中點火,余情自笑吳娃。

誰奏怨琵琶,幾許哀愁勢,望斷天涯。 蠟像叢林,冰花四野沒流沙。

昌門數點寒鴉,正亭前覓食,院后尋花。 來去任時,行藏怪月,山塘舊跡繁華。

多少語相夸,忘識他鄉客,醉賞煙霞。 此處姑蘇好景,不是宦游家。

《望海潮、雪兼和兔子才友》

詞林正韻第十部

云追瓊樹,風馳蠟像,飄零六角凌花。 冰凍十方,塵封萬里,沒埋多少黃沙。

豪壯勝吳娃,素心若秦漢,最識清佳。 夜半粘窗,三更窺戶笑人家。

錦鸞青袖年華,有懷琴楚管,弄玉胡笳。 悲語念多,歡歌怨少,可憐事事堪嗟。

幸雪解愁霞,虧燈明自我,老大相夸。 此景年年總是,月下逐天涯。

望海潮《步韻深山樵夫襄陽風光.仲宣樓》

襄州東域,樊城南角,仲宣漢室遺風。 雕棟及星,危樓近月,擁漳懷黍重重。

勝勢傲蒼穹,古名滿華夏,筑夢凌空。 目接昭丘,肩擔王土似英雄。

可憐君子匆匆,嘆悲鄉舊賦,念故新鴻。 蕭瑟徑霜,盤桓宿雨,征夫怨聽殘鐘。

壯志總愁濃,豪情多悴意,報國難容。 剩我哀顏涕淚,滴墨憶宣翁。

OK,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鏈接:http://m.pinswag.com/ask/5775.html

分享給朋友:

發表評論

訪客

看不清,換一張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里發表您的看法和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