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牧為什么寫杜秋娘詩(杜秋娘詩 杜牧)
大家好,今天本篇文章就來給大家分享杜牧為什么寫杜秋娘詩,以及杜秋娘詩 杜牧對應的知識和見解,內容偏長,大家要耐心看完哦,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秋娘的由來解釋
秋娘后被通指聰明有才華的女人
唐代的李錡,有妾名杜秋。在李琦叛變后入宮,受憲宗寵幸。到穆宗時年紀已老,放回故鄉。詩人杜牧曾寫了《杜秋娘詩》,記述她的身世遭遇。后以泛指美女。唐白居易《琵琶行》:“曲罷曾教善才伏,妝成每被秋娘妒。”。
朱希真,小字秋娘,建康府朱將仕女也。 秋娘:唐金陵著名歌妓,杜牧有《杜秋娘詩》并序。 李太尉曾為謝秋娘所撰,故亦名﹝謝秋娘﹞。
杜牧筆下的悲劇女性
杜牧的古體詩受杜甫、韓愈的影響,題材廣闊,筆力峭健。下面是杜牧筆下的悲劇女性分析,和我一起來看一下吧。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這是出自杜牧的《遣懷》一詩中,該詩是杜牧晚年時回憶自己年輕時那段放浪形骸,風流多情的時光時所寫下的。全詩為:“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幸名。”詩句前兩句再現了當時杜牧在揚州任掌書記時那段沉溺酒色,風流多情的荒唐時光。當時的杜牧三十一二歲,正是而立之年,那時的他喜歡宴游,一些喜好風雅的達官貴人經常設宴邀其一同樂享經年,而宴會上必定少不了歌酒佳人相伴,因此杜牧也與青樓女子多有往來,詩酒風流,放浪形骸便是其當時的寫照。而在那幾年里,他遇到兩名不凡的女子—張好好和杜秋娘,為此也寫下了兩篇名作《杜秋娘詩》和《張好好詩》。
張好好是唐朝名妓,美貌聰慧,德藝雙絕,深受當時許多達官貴人文人的傾慕。但同時她也是沈傳師沈家的一名歌女,身份及其不自由。當時的杜牧在宣州任沈傳師的幕僚,同時兩家為世交,兩家往來頗多。杜牧欣賞張好好的才藝,多次前往沈家與其見面,一來二去,杜牧與張好好就互生好感。無奈沈傳師的弟弟沈述師也早已對佳人暗許芳心,最終把張好好納為小妾,杜牧這段感情也就無疾而終了。幾年以后,杜牧在前往洛陽上任途中,遇見了張好好,只是此時的佳人早已不似當年了,“翠茁鳳生尾,丹臉蓮含跗。”的姿態已然沒有,取而代之的是“綽綽為當壚”的賣酒當壚之女。杜牧的他鄉遇故人來得如此意外,曾經多人仰慕的才女如今淪為為生計而賣酒的當壚女,實在是令人唏噓不已,不得不感嘆人生的無常。
在杜牧筆下也還有一位與張好好遭遇相似的女性,一樣的因才藝而艷冠天下,最終也淪為為生計而奔波的貧苦婦女。她就是杜牧詩篇《杜秋娘詩》里的杜秋,也是曾寫下“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莫惜少年時。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杜秋娘。杜牧寫下《杜秋娘詩》這篇詩歌時也是在一次他鄉遇故人的境遇下。當時杜牧受命前往揚州公干,途經金陵遇見了杜秋,聽她訴說了自己坎坷的一生,杜牧感懷此,便寫下了這部名篇。杜牧再次遇見杜秋時,杜秋已經變成了一位飽經風霜的老嫗了,難以想象那曾是迷倒鎮海節度使李錡和唐憲宗的美妙女子。說起杜秋的遭遇,那真是命途多舛,人生比張好好更為坎坷。杜秋娘原為杜秋,也稱杜仲陽,杜秋娘應該是杜牧對其的.尊稱。唐時,人們通常把年老的婦人在后加上娘字,表以尊稱。說到杜秋娘的生平,她一生中可謂是幾經人生的大起大落。
初時,年方十五的她貌美如花,才藝兼備,被李錡買入府中為歌舞妓,后憑《金縷衣》被李錡納為侍妾享盡寵愛,此為一起。后來李錡造反失敗被殺,杜秋娘被充宮為奴,此為一落。后因其才氣與美貌受到唐憲宗的寵幸,成為貴妃,如此又成為了她人生的一個至高點。可惜好景不長,唐憲宗死后,她被任命為皇子李湊的保姆。歷經辛苦把皇子帶大了,本以為終于可以過上平靜的日子了,李湊卻被廢,杜秋娘也因此被遣回故鄉。自此,杜秋娘的人生再也沒什么大的改變了,她成為了一個貧窮的老嫗,此去經年,年輕時期“ 秋持玉斝醉,與唱《金縷衣》”的生活已不再,惟有“寒衣一疋素,夜借鄰人機。”的困苦生活相伴左右。杜牧在詩中直言不諱地表達對杜秋娘遭遇的同情,也從杜秋娘的遭遇中聯想到自己的遭遇,想自己懷才不遇,空有才華卻不得志,內心的煩悶與抑郁似乎與這些女子的生平遭遇有著同病相憐的感覺,令人傷感與不甘。
自古以來,我國的詩歌文化里,香草美人總與作者本身有著很大的聯系,作者以香草美人自喻,寄托著自己情思與志向。而歌女、風塵女子往往最是詩歌里常用的一類人,她們有如富貴家女子滿腹經綸與才華,只因出身卑賤,就注定了其悲戚的一生。例如白居易《琵琶行》里的琵琶女雖為藝妓,但年輕時才貌出眾,富家子弟文人豪客爭相與其結交,生活也是極盡窮奢,后來紅顏退去,嫁作商人為婦,日子過得也不好,以致出來重操舊業。而當時的白居易也正處低潮,無故被貶,聽聞琵琶女這一番自述,心中盡是澀然與觸動,便有一種“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之感,最后,白居易在結尾處以兩句“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濕。”來表達其心情,正所謂男兒有淚不輕彈,只是未到傷心處,這種感情上的觸動就是最真摯的表達。
大詩人為哪個不簡單的女人寫下了傳世詩歌?
唐代大詩人杜牧曾寫過了一首著名的詩歌,這首詩是感嘆一位老女人的人生遭遇。
杜牧身為文豪,又是當時的官員,為什么要對一個老女人發出諸多感慨,寫詩紀念呢?
今天我們就說說這個女人和杜牧的詩。
這個女人就是杜秋娘,杜牧的這首詩就叫《杜秋娘詩》。
杜秋娘是當時一位頗有名氣的才女美女,杜秋娘相貌出眾,而且文采非同一般。
她曾撰寫著名詩歌《金縷衣》:“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須惜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
杜秋娘年輕時被鎮海節度使李锜看中,娶為妾。可沒想到這個李锜后來反叛唐朝,遭到鎮壓,杜秋娘成了俘虜,被送入唐宮,成為歌舞伎。
唐憲宗因為觀看《金縷衣》歌舞而看中杜秋娘,將其納為妃子。唐憲宗看杜秋娘有才華,有見識,于是很寵愛她,還時常與她探討國家大事。
但是天有不測風云,唐憲宗后來暴斃,傳聞是宦官所為。
杜秋娘再次成了寡婦,他被安排做了皇子李湊的保姆。
唐朝內廷動亂由來已久,官宦專權,可以隨意廢立皇帝。唐憲宗死后,唐穆宗唐敬宗連續兩任皇帝也不明不白的死掉了。
杜秋娘認為宦官太危險,便與人密謀,希望將劉湊立為皇帝,鏟除宦官。但是此事不秘,泄露了出去,李湊被廢,杜秋娘被削為民。
離開宮廷的杜秋娘流落民間,她的晚年境遇十分悲涼。
杜秋娘無兒無女,孤苦一人,只能在到道觀中勉強度日,就連織布養活自己的紡織機都是借別人的,可想而知,這位早年相貌出眾才華橫溢的才女,如何的悲傷。
杜牧在潤州見到晚年的杜秋娘,他早就聽說過這件傳奇女子,如今見到她年老色衰,孤苦伶仃,不禁嘆息人生命運難測,世事無常,于是寫下《杜秋娘詩》。
《杜秋娘詩》乃是杜牧的代表作之一,全詩先寫杜秋娘一生境遇,然后作者濃墨重彩的抒發了天意難測的感慨。
后人評價杜牧這首詩乃傳世經典,所謂:“杜牧司勛字牧之,清秋一首杜秋詩。”又說“江州司馬宦中唐,誰似分司御史狂。同是才人感淪落,樊川亦賦《杜秋娘》。”
杜秋娘作為中國古代女性悲慘境遇的代表人物,既體現了她在當時的社會環境中無法掌握自己的命運的無奈,又顯示出了中晚唐動蕩的時局,連皇帝都無法自保,這個王朝還有誰是安全的呢?
好了,文章到此結束,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版權聲明:本站發布此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本站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不擁有所有權,不承擔相關法律責任。